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选修2).ppt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选修2).ppt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选修2).ppt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选修2).ppt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选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考点一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考点一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考点二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 康梁与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比较 一 康梁与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比较 二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独裁专制的斗争 1 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2月12日 清朝统治结束 2 二次革命 虽然最终失败 但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3 护国运动 1915年 蔡锷在云南组织 护国军 1916年3月 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 不久后死去 此间 孙中山先后发表 讨袁宣言 和 第二次讨袁宣言 梁启超发表 异哉 所谓国体问题者 反对袁世凯称帝 4 反对张勋复辟 张勋借 府院之争 之机 拥戴废帝溥仪复辟 这一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一致的强烈反对 孙中山发表 讨逆宣言 宣布坚决反对复辟帝制 结果 这场复辟闹剧 短短12天即告结束 二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独裁专制的斗争 三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异同点 1 相同点 1 都来源于西方 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2 都为挽救民族危亡 发展资本主义 3 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 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4 都侧重介绍 宣传政治主张 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5 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都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6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三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异同点 2 不同点 1 宣传各自思想的手段不同 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 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 革命派直接采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2 对待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维新变法思想要求维护清朝的统治 改变的只是专制主义 而民主革命思想则不仅是要改变封建主义而且还要推翻清王朝统治 3 在通向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上和具体建立的政治体制方面不同 维新变法思想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而民主革命思想则是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三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异同点 3 理解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由改良到革命 由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 由保留清政府到推翻清政府的过程 其演变动力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其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其根本动力 三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异同点 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民主政治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 1 问需要读懂材料 概括主张 第 2 问运用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论观点 需要结合阶级属性和时代特征 认识梁启超 孙中山的观点 解析 三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异同点 1 梁启超认为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 先培养 新民 再建立民主政治 孙中山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 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 保障民权 2 不对立 理由 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 推动社会变革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答案 三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异同点 四 第二条战线的含义 特点及意义 1 含义 指全面内战爆发后 中共领导国统区人民掀起的反对国民党独裁 内战 卖国政策的人民民主运动 它是针对解放区军民反对国民党军事进攻的战线而言的 称为 第二条战线 2 特点 这次运动主要发生在1946年冬到1947年5月 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 包括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 民族资本家 其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和中坚力量 斗争形式以合法斗争为主 并有武装起义的方式 在运动中逐步形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但最后被国民党镇压 四 第二条战线的含义 特点及意义 3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以学生为先锋 各阶层人民的积极参加是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条战线与第一条战线的人民解放战争相互呼应 配合 使蒋介石政府处在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政治包围之中 加速了它的灭亡 五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比较 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政协会议 一次是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被称为旧政协 另一次是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被称为新政协 1 相同点 1 都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 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2 都采取多党派协商的方式 有利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 3 都商讨建国 军政的重大问题 五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比较 2 不同点 1 新政协是在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没有反动派参加的条件下召开的 2 新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 各民主党派 各人民团体参加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 旧政协以 和平建国纲领 为主要内容的协议 设想的是一条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 结果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破坏 这条道路破产 新政协制定的 共同纲领 规定新中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前途是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 标志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由此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时期 4 新政协的召开并履行人大职能 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 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五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比较 五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比较 本题考查理解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 1 问注意材料主要提供了国共两党在 国民参政会的产生及其权力和地位问题 上不同主张的论述 第 2 问要从全民族抗战这一背景下分析国民参政会对民主政治发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 解析 五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