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大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某某大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某某大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某某大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某某大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某某大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2 目录 一、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 . 1 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 3 三、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 . 6 四、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 7 五、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任命管理制度 . 9 六、员工参与管理制度 . 10 七、文件与资料控制管理制度 . 11 八、安全检查制度 . 14 九、职业卫生(危害)管理制度 . 20 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22 十一、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 25 十二、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制度 . 27 十三、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 28 十四、安全生产事故、事件回顾管理制度 . 30 十五、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 . 31 十六、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 32 十七、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 36 十八、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 38 3 十九、升降人员、物料罐笼管理规定 . 40 二十、危险物品和材料管理制度 . 40 二十一、特殊作业现场管理与审批制度 . 43 二十二、特殊工种管理制度 . 44 二十三、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 45 二十四、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 46 二十五、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 . 46 二十六、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度 . 48 二十七、安全例会制度 . 49 二十八、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50 二十九、地面工业建 (构 )筑物管理制度 . 51 三十、外部联系、内部沟通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 . 52 三十一、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制度 . 54 三十二、施工队管理制度 . 56 三十三、管理评审制度 . 59 三十四、安全认可与奖励制度 . 59 三十五、工余安全管理制度 . 61 三十六、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 62 三十七、关键任务识别、分析与观察管理制度 . 65 三十八、设计管理制度 . 68 三十九、“三同时”管理制度 . 70 四十、采矿工工艺管理制度 . 71 4 四十一、生产保障系统管理制度 . 72 四十二、提升运输系统管理制度 . 74 四十三、电机车运输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 77 四十四、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 80 四十五、通风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 82 四十六、通风防尘安全管理制度 . 84 四十七、局部通风与炊烟检测规定 . 85 四十八、防排水系统管理制度 . 85 四十九、水仓管理规定 . 88 五十、防火系统管理制度 . 89 五十一、爆破器材库房防火管理制度 . 90 五十二、变化管理制度 . 93 五十三、紧急撤离管理制度 . 95 五十四、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 96 五十五、采空区管理制度 . 98 五十六、采空区处理方案 . 100 五十七、地表塌陷区管理制度 . 101 五十八、井巷、硐室维护管理制度 . 102 五十九、井巷、硐室报废管理制度 . 103 六十、照明管理制度 . 104 六十一、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 107 六十二、支护管理制度 . 109 5 六十三、爆破管理制度 . 112 六十四、交接班管理制度 . 113 六十五、 现场风量、风速、风质测量管理制度 118 六十六、 出入井登记管理制度 119 六十七、 填充管理制度 120 六十八、 现场出入登记制度 122 六十九、 填绘图纸管理制度 124 七十、 爆破器材储存管理制度 126 七十一、破器材运输管理制度 127 七十二、高 处作业管理制度 128 七十三、安全生产拒绝管理制度 129 七十四、矿柱回收管理制度 130 七十五、松软围岩安全管理制度 131 七十六、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 132 七十七、人机功效管理制度 134 七十八、安全投入管理制度 135 七十九、安全科技管理制度 137 八十、工伤 保险管理制度 138 八十一、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139 八十二、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40 八十三、绩效测量管理制度 141 八十四、系统内部评价管理制度 142 1 一、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要求,为了表明管理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承诺,明确责任总站和责任人员相应职责,使安全生产方针,得以切实贯彻落实,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生产方针 的制定 1、安全生产方针制定应有员工参与并与相关方沟通,由管理层提出初稿之后,经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讨论通过,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 2、安全生产方针应体现:遵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企业风险特点,预防伤害和疾病,预防财产损失,持续改进。 3、安全生产方针应文件化,并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签发。 二、安全生产方针的传达 1、安全生产方针可采取会议、显著位置张贴、职工培训及再教育内容、印刷在现场安全手册中以及多媒体等形式向员工有效、充分传达。 2、安全生产方针应传达给相关方。 3、安全生产方针应能向公 众获取或向公众披露。 三、安全生产方针的评审 对安全生产方针应定期评审,以保证安全生产方针的持续适应性。 四、安全生产方针的修定 当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应及时对安全生产广告进行修订,以保证其持续适宜性。 五、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2 安全生产方针同企业安全环部具体管理,并指定责任人,企业各部门应保留安全生产方针文本,以供查阅和查阅。 3 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目标管理是目标管理的方法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是以公司一定时期内确定的安全 生产总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 制达到安全目标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公司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安全目标体系的设定、安全目标的实施、安全目标的考核与评价。 一、公司安全目标体系的设定 1、安全目标设定的依据和原则 安全目标的设定主要依据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公司安全生产的中、长期规划,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数据,公司安全工作的现状,公司的经济技术条件等。 在制定安全目标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l)突出重点。目标应体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安全工作上主要达到目的,要切中要害,体现企业安全工作的关键问题。 (2)先进性。目标要促人努力、促人奋进 ,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3)可行性。目标制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经广泛论证、综合分析,确实保证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4)全面性。总目标的设定既要考虑企业的全面工作和在经济、技术方面的条件以及安全工作的需要,也要考虑各职能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配合与协调的可能与方便。 (5)灵活性。所设定的目标要有可调性。要求主要目标的实施有多种措施作保证,使环境的变化不影响主要目标的实现。 4 (6)尽可能数量化。目标具体并尽可能数量化,不但有利于对目标的检查、评比、监督与考核,而且有利于调动职工努力实现目标的积极性。 (7)目标与措施要对应。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措施作保证,只设立目标没有实现目标的措施,目标管理就会失去作用。 2、安全目标设定的内容 安全目标设定的内容包括安全目标和保证措施两部分。 ( 1)、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是企业全体职工在计划内完成的劳动安全卫生的工作成果,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重大事故次数,包括死亡事故、重伤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急性中毒事故等; 死亡人数指标; 伤害频率或伤害严重率; 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如工作日损失、工伤治疗费、死亡抚恤费等; 作业点尘毒达标率; 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计划完好率、隐患整改率、设施完好率; . 全员安全教育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率等。 ( 2)保证措施 保证措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教育措施。 安全检查措施。 危害因素的控制和整改。 5 安全评比。定期组织安全评比,评出先进班组。 ( 3)安全目标的分解 公司总目标设定以后,按层次逐级进行目标的分解落实,将目标从上到下层层展开,将纵向、横向或时序上分解到各部门直到每个人,形成自上而下层层保证的目标体系。 目标分解的结果对目标的实现和管理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目标分解的形式通常有以下 三种: 纵向分解。安全目标的纵向分解是将总目标自上而下逐级为每个管理层次直至每个人的分目标。企业安全总目标可分解为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及个人安全目标。 横向分解。安全目标的横向分解是指将总目标在同一层次上分解为不同部门的分目标。企业安全目标可分解为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设备能源部、机动处等安全目标。 时序分解。按时间顺序分解总目标是将总目标按时间顺序分解各个时期的分目标,如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目标等。 二、安全目标的实施 安全目标的实施是指落实保障措施,促使安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 所进行的管 理活动。在制定和展开安全目标后就转入目标实施阶段。 在这阶段中要着重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必要的监督检查以及信息交流这三方面的工作。 6 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 l、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的目的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的途径主要有网络、培训、上级的各种规定、新闻媒体、报纸等国家认可的有效途径: 3、对已识别出的法律法规在员工中熟知程度通过试卷、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做以跟踪调查,每年初始,作为首发文件; 4、法律法规的普及需做到涉及所有层 面的员工; 5、法律法规的普及以培训、电视宣传、会议、报纸等多种形式进行; 6、对法律法规的识别应做到及时、有效、可靠; 7、建立法律法规的识别、评审、更新等相关制度; 8、识别的有效法律法规应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及其他要求等; 9、须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获取的渠道畅通、及时、有效; 10、须将安全法律法规融入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中; 11、对员工培讽工作应融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12、有效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获取、评审等更新制度,并逐一落实。 7 四、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根据矿山安全法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要求,为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提高企业各级管理者参与安全生产活动和各类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效果,规范各自应奂其安全生产责任,建立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责任体系,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与纯净测量的管理制度,明确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与评审的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二、建立企业所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主要责任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其他职能部门和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制内容应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量。 三、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级管理层人员应明确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并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安全生产的承诺。 四、责任制沟通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详细说明和交流,确保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充分理解,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 五、各级管理层均应接受相关的安全生产职责与权限的培训,并取得安全生产任职资格证书。 六、建立落实责任制的配套制度 1、签订责任状。 8 2、遵 循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建立激励机制,授予权,对表现好的给予奖励,晋职加薪,评优等;建立约束机制,对失职或不尽职者实行降职撤职,降薪、罚款;全员风险抵押。 七、企业应定期对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八、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定期评审,并根据需要予以更新。 9 五、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任命管理制度 l、公司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依法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必须持有有效资格证书上岗; 2、公司必须依法设立安全管理机构,依法配备、配齐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公司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的任命和更新 须以文件或任命书加以体现; 4、公司最高管理者可依法在高级管理层中指定安全生产管理者; 5、公司最高管理者应依法以书面形式任命安全负责人、员工代表、消防队负责人、抢险救援人员、事故调查员、与风险及其评估相关的职位等; 6、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应设置专职医护人员及员工代表; 7、文件或任命书应由最高管理者及接受任命人员签字; 8、依法建立公司安全委员会职责及成员职责; 9、管理层应依据接受事故调查分析技术、沟通技巧、法律依从性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变化管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技术等培训; 10、员工代表不仅 需要熟悉职责范围内的各种危险源及其风险情况,而且应完全胜任其职责所要求的所有条款。 10 六、员工参与管理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员工权益保障制度,确保员工关心的问题得到积极响应。 二、定期收集员工关心的安全、事项。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会议形式、公告形式、合理化建议箱、投诉箱、个别员工阅读等形式,收集员工关心的安全、健康问题。对收集到的问题按程序进行了梳理、调查、采纳、处理,并将结果及时向员工反馈。对员工投诉事项,要根据员工意愿进行保密。 三、选举员工代表 ,参与企业各项安全活动。 员工代表应有代表性,并侧重一线员工。 四、成立“问题解决小组”处理安全问题,并对“问题解决小组”成员进行了技能培训。 五、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应正确对待员工的拒绝行为,并对拒绝事项进行公正调查,有效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 六、采取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参与安全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企业安环部负责员工参与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八、建立职工参与安全活动记录。 11 七、文件与资料控制管理制度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要求,为了保证标准化文件系统效力与效率、标准 化系统文件控制系统效力、记录控制效力以及标准化系统文件质量,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文件控制的管理制度 1、制定文件与资料的识别与控制制度,确保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产生,使用、评审、修订和控制的效力与效率。 2、企业应定期代号不定期对安全规章制度进行了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或废除。 3、标准化系统文件制定、评审与修订过程应有员工参与。 4、标准化系统文件应分发到相应的员工。 5、标准化文件要求: 标准化文件系统应做到文件需求响应及时,文件产 生的流程畅 通、用户界面良好,文件分发充分,确保文件系统效力与效率; 标准 化系统文件控制系统包括主索引表、分配的适用性、制定时间、版本、解释权、准批、变化、废止、存储媒介、保存期限、外部文件、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可获取性,确保系统文件控制效力; 记录控制系统包括识别与检索、可追踪性、存储有效、可读性、保持期限、维护效果、可攻取性等,以确保记录控制系统效力; 保证标准化系统文件质量。 二、根据安全生产管理需求制定标准化系统文 主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 12 1、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 4、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5、危险物品和物料管理制度 6、职业 危害预防制度 7、特种作业管理与审批制度 8、特殊工种管理制度 9、事故与事件管理制度 10、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1、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12、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三、有效保留安全生产记录 安全生产记录包括: 1、管理评审报告 2、事故、事件记录 3、风险评价信息 4、培训记录 5、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 6、事故调查报告 7、检查记录 8、职业卫生检查与健康监护记录 13 9、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10、安全活动记录 11、法定检测记录 12、任务观察记录 13、许可文件 14、应急演习信息 15、纠正与预防行动 记录 16、承包商和供应商信息 17、维护和校验记录 18、技术资料、图纸 14 八、安全检查制度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要求,为及时排查安全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规避风险,并为整改提供准确信息和依据,达到除患及时发现,整改及时到位,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一、一般要求 1、制定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所进行的安全检查覆盖所有的作业现场、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严格按照“全员参加、我厂拉网、全方位排查、全面集 中整治”的“四全”要求进行排查和整治,努力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空位、不留隐患”“四不留”,并遵循“谁检查谁签字、谁整改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提高检查的有效性。 2、针对检查内容、检查频率、检查范围、检查人员要求,制定检查制度。 3、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渠道。 4、应对所有安全检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类安全检查方法和技巧。培训内容为危害识别、危害分类、有效的补救技术和报告的要求。 5、安全检查的频率应依据风险水平确定。 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抓住主要部位或部件 ,以及相邻或交叉作业岗位可能造成伤害的环节,并针对不同检查对象制定不同的检查表。 检查内容应做到对象明确、标准具体。 检查表应文字精练,含义准确。 7、在检查发现的问题未彻底消除前,应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临时措施,以避免隐患被触发引起事故。 15 8、应定期对安全检查的结果进行评审,并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更新检查内容和方法。第年或在有变化发生时对检查表进行回顾和更新。 9、所有安全检查应记录存档,并可获取。 10、检查的结果应作为安全考评的依据。 二、巡回检查 1、制定巡回安全检查制度,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巡回检查 路线,检查时间,明确检查内容,考虑各级检查之间的联系,确定检查部门和检查人员。各部门依据巡回检查制度进行了巡回检查。 2、检查频率:以每季度末检查一次为宜。 3、巡回安全检查表包括下列内容:识别并纠正不当的可能导致伤害的作业环境;识别并纠正不当的可能导致伤害的行为;识别不当安全的设备、设施与工具;识别员工对个体防护用品的依从情况;识别人机功效的需求;识别纠正和预防行动的效力。 4、保持巡回检查记录,并可获取。 5、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6、对重大不安全因素和行为立即报告并采取行动。 7、管理层应 对巡回检查报告内容及建议作出回应及采取行为。 8、管理层的意见应反馈给提交报告的部门。 三、例行检查 1、制定例行检查制度,明确各级管理机构例行检查内容和检查人员职责。 2、各级管理机构应对其责任范围内安全管理情况定期进行了例行检查。 3、检查频率:以每半年检查一次为宜。 16 4 例行检查员内容包括: 为实施标准化系统所提供的组织保障情况; 无意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 安全检查与纠正措施、隐患整改情况; 标准化作业落实情况; 员工参与标准化作业落实情况; 文明生产情况; 违章违规情况; 应急响应的准 备与演练情况; 汗毛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员工的安性情况。 四、专业(项)检查 1、制定专义(专项)检查制度,明确检查部门职责及检查责任。 2、检查频率及检查人员要求:检查频率:针对检查人员要求。 检查频率:针对检查对象的风险等级定期按计划进行。 检查人员要求:应经培训,熟悉并掌握检查方法和技巧。 3、专业(项)检查对象,主要针对风险等级较高或对生产安全影响较大的危险单元,检查对象包括: 提升运输系统; 排水系统; 通风系统; 17 紧急通讯系统; 应急救援系统; 供配电系统; 其他重要设 备和设施。 4、专业(项)检查的类型包括: 顶板检查; 提升系统检查; 排水系统检查; 通风系统检查; 紧急通讯系统检查; 应急救援系统检查; 危害气体监测设施检查; 机械安全装置检查; 供配电系统检查; 受法律法规约束的其他设备及建筑物检查。 5、根据确定的专业(项)检查类型编制检查表; 6、编制要求检验设备的登记表、索引表,包括:用于检验的设备的唯一性识别;校准方法,要求的精确性,校准周期;环境条件,参考标准;校准资质与要求,校准状态;处理保存和存放方法。 7、保存已完成的专业(项) 检查记录,并方便获取。 8、专业(项)检查可由企业的有关专业部门进行,必要时也可要求中介机构进行检查。 18 9、专业检查应定期进行,发现影响系统安全的重大隐患时,应及时进行了专业检查。 五、综合检查 1、制定综合检查制度,明确检查部门职责和检查人责任,并针对通过检查识别出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行动。 2、检查类型: 节假日前的安全大检查,明确连续放假时间 3 天(含 3 天)以上的节假日; 主管部门布置的安全大检查,按要求时间和内容进行检查。 3、检查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的适合检查要求的人员参加。 4、内容一般包 括: 重大风险的控制情况;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执行情况; 有关专项工作开展情况; 其他有关情况。 5、针对识别出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行动。 六、安全检查组织领导与检查组职责、人员配备。 1、在企业分管生产的副矿长领导下,由安环部策划,统一组织实施检查行动。 2、在实施检查前,由企业安全环部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时间和具体要求,沟通信息,协调各级管理机构的检查工作。 3、各级管理机构按要求成立安全检查组,配备相应检查人员。 19 4、实施检查。按检查表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并 做好检查记录。 5、由企业安环部汇集和整理各级管理部门检查小组的检查资料,对检查发现的各种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编写检查报告。 6、检查结果及整改建议就及时向被检查单位和人员气馁信息。 7、安环部应对安全检查进行了回顾,并对不适应的检查表和检查方法进行改进或更新。 8、安环部保存检查记录和相关资料。 20 九、职业卫生(危害)管理制度 1、新工人上岗前,医疗部门必须进身体健康检查,不适于从事矿山井下作业时,不得录用,患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者不得从事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 2、对职业病和其他病患者,应调 离原工作岗位; 3、在淋水的井筒内作业,要设防水圈,井下巷道内淋水,要导入排水沟,人员来往的巷道经常清扫杂物和污泥,定期清洗岩壁,保持井下卫生: 4、地面和井下各作业地点附近必须设饮水站,及时供应清洁开水,并设专人供应饮水,饮水容器必须有保温装置并加盖上锁,送保健食品的器具要经常消毒,巷道内的空气必须新鲜不受污染; 5、每一个中段应在项板岩石稳定,回风巷道处设置厕所,经常清扫和消毒,保持井下卫生: 6、井上和地面各作业地点的噪声水平,不得超过 90 分贝( A声级); 7、各坑口应设保健站或医务室,并备有电话、 急救药品箱和担架,班组长应学会急救知识,医务部门每年要进行培训; 8、井下凿岩必须湿式作业,不能出干货,爆破后要洗 刷巷道: 9、必须搞好矿区环境卫生,作到文明生产; 10、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要提交职业病危害预防评价报告; 11、每年要对职业病重点人员进行医疗诊断,对接触危害人员进行普查,必须对职业病重点人员建立健康监护挡案; 12、井下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得低于 20%,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28; 21 13、对井下通风、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温度、湿度、噪声等应定期检测,发现超标,应及时采取措 施。 22 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种类及办法; 1、 新入矿人员的矿级区段 、 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 : 公司级安全教育由主管经理负责 , 公司安环部会同有关门组织实施: 各单位安全教育由单位负责人组织实施; 区段、班组安全教育由区段、班组长组织实施; 三级安全教育的时间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令 (2005)第 3号生 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及相关法 律、法规的规定。 2、调换工作岗位或脱岗 3个月 以上重新上岗,以及采 用新工艺 、 新材料 、 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的人员的重新培训 : 3、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 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 国家规 定特种作业人中指 : 爆破工 、 通风工 、 信号工 、 电工 、 金属焊接工、水泵工、主扇风机操作工、卷扬 (绞车 )司机 工等; 特种作业人员,应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国家经贸委 13号令 )的要求,由有资质的培训机构按、照全国统一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 和培训教材进行系统的培训 , 并经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 , 取得操作证后才能上岗位工作 。 未经 过 培训教育 , 或虽经过培训教育 , 但考核不合格者 , 严禁上岗工作; 对已持有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 , 每两年要进行一次复 审 , 复 审不合格者 ,除不准上岗工作外 , 还应在接到通知之 日起 30日内申请再次复审。对不参加复审,或接连两 次复 审不合格者,吊销其操作证; 23 复审内容包括 : 健康检查 、 违章作业记录检查 、 安全生产新知识和事故案例教育、本工种安全知识考试; 4、生产作业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 生产作业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以 班组安全教育为主 。主要形式包括班前安全活动 、 每周一次 的 安全活动日 、 每年一次 的 “安全生产周 ”或安全活动月以及安全检查 、 事故分析会等 。 要求生产作业人员每年的在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 20小时; 5班组长和安全员的安 全教育: 公司对班组长和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知识培训 , 每 1 2年 应 进行一次 , 以提高其安全意识 , 每 1 2年应进行一次 , 以提高其安全技术素质和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每次轮训都要命题考试。考试不合格者要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建议免职; 6外委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建立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如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临时用电有关规定、现场动火制度、高处作业规定、个体防护用品佩戴规定、保持作业区安全通道畅通的规定、厂内设备、开关、阀门、仪表不得擅自触动的规定、电气、仪表控制室不得吸烟、吃食物的规定、厂区不得随意乱跑和骑自行车的 规定、施工作业后及时做好四清 (清扫、清洁、整理、整顿 )工作的规定等等; 各施工单位须按“三个不准”严格把关,即没有签订安全协议的不准进行安全教育,没有经安全教育的不准进入施工现场,没有经过现场安全交底的不准进行作业。 7、经理及矿长管理资格培训考核: 24 凡在职的经理及矿长在规定的期限内,采取轮训或自学的办法,学完规定的安全知识教育通过考试达到合格要求并取得资格证书; 对经理及矿长须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考试,考试内容以国家标准为依据。 8、安全管理人员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考核; 由上级安全监督管理局负责。 9、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 25 十一、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1、死亡事故; 2、重大伤亡事故; 3、特大伤亡事故; (1)按事故类别分类: GB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中将事故类别分为 20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2)按受伤性分类: 电伤、挫伤、割伤、擦伤、刺伤、撕脱伤、扭伤、倒塌压埋伤、冲击伤; 4、伤亡事故报告: (1) 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单位负责人: (2)单位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公司主管部门; (3)单位主管部门接到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的同时按系统逐级上报省、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集团总公司等; 5、伤亡事故统计: 公司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行考核为主的制度(以公司年度经济责任制为依据)。 6、伤亡事故处理: 26 (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建议,翁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 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发现事故隐患、危险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至造成伤亡事故的,由公司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以不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公司将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27 十二、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法及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 化规范要求,为了提高事故、事件调查的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事故、事件调查制度,调查制度包括事故、事件类型是,调查主人员,调查内容,调查方法,时间要求,所需装置、设备、现场调查要求,事故证据、资料的收集整理,事故、事件信息沟通的方式,附录和时间,中高层管理人员参与调查的要求。 二、书面任命事故、附件调查员。并为事故、事件调查配备相应的设备和装置。 三、被任命的调查员应撑握事故调查技巧和知识培训,包括访谈技巧,证据收集和保留,事故、事件原因分析技术,事故、事件调查报告编写、报送及记录保存。 四、事故、 事件调查按规定进行,确保员工、中高管理人员及时响应现场参与,并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五、在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前应将事故调查结果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 六、要根据事故性质和结案权限按时完成事故结案工作。 七、事故结案后,及时跟进防范措施的落实,关有效。 八、按要求将事故调查结果报送相关部门。 九、事故调查相关资料经整理后归档保存。 28 十三、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1、公司应设立各类事故、事件统计分析组织机构,办公室设在公司安环部; 2、组织机构成员由公司各部室、各专业技术主要人员组成,各成员须具备国家行 业资格证且有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等条件; 3、事故、事件统计分析要完成和满足指标要求、内容要求、时间要求等; 4、统计、计算的指标及计算方法为工伤事故频率、百万工时死亡率、未遂率; 5、公司为事故、事件统计分析提供人员、资金、设备、运输等足够资源; 6、事故、事件的统计整理以本月及过去 12 月的死亡、受伤(重、轻伤)、职业病、疾病、未遂事故的统计资料为准; 7、所有事故、事件以事故性质、类别等数据通过条型统计表、折型统计表等图形形式显示,并通过图形反映、寻找事故规律及特点; 8、寻找事故规律及特点主要针对事故原 因种类、伤害发生的时间特点、伤害发生的地点、致害物、伤害部位、职业卫生重要分析、工伤事故率分析、事故事件费用分析、标准化元素分析等; 9、依法定期对职业病症进行评估、辨识非职业病和职业病,并公布统计分析结果; 10、及时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事件统计分析结果; 11、统计过程应做到统计项目齐全、统计范围全面、数据准确、真实完整、统计方法科学合理; 12、事故、事件统计分析的有效性应体现数据合理且有针对性、数据有可比性、明确规律和趋势变化等; 29 13、以会议、培训或通过报纸、板报、电视等方法对事故事件进行 回顾,起到总结经验、警钟长鸣; 14、事故、事件统计分析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为纠正错误行为提供有效信息为宗旨。 30 十四、安全生产事故、事件回顾管理制度 1、班前安全教育可针对具体工作对事故、事件做以回顾; 2、班组长以上干部、有丰富经验的员工、事故、事件的当事人等均可牵头对事故进行回顾; 3、事故的回顾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事实为原则; 4、事故事件的回顾必须依法确保事故当事人的各种权益不受侵犯; 5、事故事件回顾的宗旨是汲取经验、警钟长鸣,努力杜绝同类事故的发生; 6、事故、事件回顾可采用电视宣传、 板报、报纸、演讲或其他形式的安全教育方式; 7、建立事故事件分析记录,注明时间、内容等; 8 、事故事件的回顾在员工中须做到广泛性、实效性。 31 十五、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 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公司重大危险源,一般来说,包括公司火药库、尾矿库、各矿爆炸物品发放站、采空区、塌陷区、危化品库房等; 3、公司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登记建档制度。登记的内容包括:重大危险源的名称、地点、性质、可能造成的危害等。登记建 档应当保证档案的完整性、连贯性; 4、公司对重大危险源实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制度。 32 十六、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 设备、设施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企业进行生产的重要 物质基础 。 提高设备、设施管理水平 , 对提高生产质量 、 降低成本 、 节约能源 、 安全生产及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大意义 , 为适应公司体制改革 的需要,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 设备管理条 例,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单位的设备管理。 第三条:设备管理的原则:依靠技术进 步、促进生产发展、预防设备事故,管理与使用相结合、定时维护与定期检修相结合、修理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 第四条: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的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公司装备的技术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合理调配使用,争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五条:公司必须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设备管理,对所有设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编号、台帐清楚、帐物相符。 第六条:公司设备主管领导对公司设备管理进行全面负责 对公司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作出决策、并制定设备管理的考核内容。 第二章设备规划 第 七条:设备采购必须严格执行公司设备采购工作程序及要求。 第八条:设备安装必须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安装。安装结束后要进行测试及试验,并出具报告。危险区域的电气设备要由专业许可人员进行安装、改造。 33 第九条:库存设备管理要严格,并专人负责,做到入库设备严格验收、登记上帐、妥善保管,确保“三好出库”。 第三章固定资产管理 第十条:公司所属固定资产为此设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00元及以上者,均由专门机构统一管理。 第十一条:对公司生产设备均须建立设备台帐,并根据设备变化及时更新,固定资产卡片和设备 技术档案做到数据准确、技术资料完整。 第十二条:公司主管部门机动处对设备的验收、增减、转移、报废等做好业务记录,并于年末进行实地检查、盘点,做到帐、物、卡相符合,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设备固定资产验收入库后,由主管部门统一调拨,要严格执行设备调配、调报制度。设备调配时,原使用单位必须保证设备完好,调出、调入单位及设备管理单位三方人员共同交接验收,交接后,一个月内如需发生维修费用,一律进入原使用单位成本。 第十四条:各使用单位未使用和不需用的设备应及时清理、维护、并报主管部门将闲置设备调出,由主管部门 进行调配、不得私自进行调配、转借或出租。 第十五条:新投产设备应严格执行竣工验收制度,安装部门应提供全部有关技术资料及完整的安装施工记录与图纸,具体验收工作由主管部门负责,验收后的原始资料存入技术档案。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合格,出具检验合格报告。 34 第十七条:设备的革新改造,应予先制定技术方案或设计,由主管部门审批,如审定应记入档案。 第十八条:固定资产报废要符合条件,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后,填写设备报废申请书,报上级领导审批,已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应 移交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第四章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第十九条:各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十条:各使用单位要对本单位的设备进行登记造册,要落实到具体班组、个人,实行分级负责、归口负责,要保证设备的完好,提高利用率。 第二十一条: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应注重维修、保养、提高设备人员素质、正确使用、规范操作,做好日常维护,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患设备事故的发生,以确保设备长期正常运行。 第二十二条:需取得矿用安全标志的设备必须取得矿用安全标志 ,电气设备、刀闸、开关等要有永久性标签。 第二十三条:设备维修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养修并重的方针,认真执行使用与维护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十四条:主要设备要实行预修预检,其安全装置、各种仪表等必须按规定送检。 第二十五条:检修、大修必须依据实际情况确定,设备检修前应做好组织准备工作,检修计划提前上报,设备损坏严重、残余价值很小的,不列入检修计划。 35 第二十六条:大修设备拆装时,必须通知设备科进行检验确认,以备结算。检修时,必须认真填写检修记录、施工记录单、设备档案及报表。 第二十七条: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须报 本单位主管领导,由单位主管领导上报到主管部门,采取逐级上报,及时消除异常情况。 第五章 设备事故管理 第二十八条:设备事故直接影响生产经济的运行,其管理必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调查分析、制定和监督执行防范措施,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及统计分析上报等进行全过程管理。 第二十九条:对设备事故应进行全员管理,各使用单位应发动全体职工,包括领导干部、维修工人、操作工人都必须参加设备事故管理。 第三十条:对设备事故的管理应专人专责,对事故从组织抢修、调查分析、制定和 监督执行防范措施,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及统计分析上报等进行全过程管理。 第三十一条:严格控制故障发生率,出现事故及事故隐患应及时上报。 第三十二条:出现设备事故时,抢修要迅速,对其调查分析要做到“三不放过”,及时分析事故原因,采取防范措施,对事故次数、事故时间、事故损失费等基本数据,必须如实记录和正确统计。 第三十三条:在设备事故管理中应贯彻执行奖惩办法,实行有奖有罚,重奖重罚,与使用单位及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以促进安全生产。 第六章 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36 第三十四条:公司设备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设备档案、设备图 纸及技术资料等,要保存完好,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及时准确上报各类报表。 第三十五条:档案材料及各项记录的填写要认真准确、字迹整洁、清晰。 第三十六条:各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使用与维护保养责任制,完善操作规程,做好设备保养记录、检修记录、运转记录、事故分析和处理记录等。 第三十七条:各使用单位要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不许设备带病运转,不许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技能考核,确保安全生产。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及个人,按设备综合管理考核细则考核。 第三十九条 :本制度由机动处负责编制、解释、修改和补充。 第四十条:本制度至 XX年 XX月起实施。 十七、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作用: 为了科学地管理好公司的各类设备 , 使设备的维护管理 工作有 组织 、 有计划 、有原则 、 有标准 、 有规程的进行 , 以达到设备完好 , 提高设备完好率及利用率为目的 , 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 l、公司机动处 负责对全公司范围内设备维护的监督指导。 2、 各设备使用单位要严格按 照 “设备维护保养方针 ”, 对本单位设备维护人员 、 操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 , 强化考核制度。 三、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37 1、设备维护工 作应贯彻“ 预防为主”的原则,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 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连接件松动 、 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 ,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 , 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 2、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原则,操作人员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 )、“四会”, (会使用、会维护、会检修、会排除故障 )。 3、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完好率及利用率。 四、设备维护要点 1、操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2、设备维护实行“三定” (定人 、定机、定职责 )。 3、设备润滑实行“五定” (定人、定机、定质、定量、定时 )。 4、无固定人员操作的设备,由设备使用单位的设备段长安排专人维护保养。 5、大、中型设备在维护保养的同时,要设维护保养记录 (维护保养时间、人员、使用备件等等 )。 38 十八、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国家规定:特种设备主要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矿)内机动车辆、防爆电气设备等; 2、严格执行 2003 年 2月 19日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 373号令);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使翔 有生产许可证或者安全认可证的物种设备,特种设备必须附有制造企业关于该产品或者部件的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装箱清单等出厂随机文件; 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对特种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安全负责; 5、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包括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修保养、定期报检和应急措施等在内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管理制度;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操作等的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请取得特种设备 安装、维护保养、改造资格的单位来进行特种设备的安装、维护与改造; 39 8、特种设备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而再次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影响安全的隐患; 9、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度,经检查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运行。检查应当做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案; 10、在用特种设备实行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查制度,使用单位必须定期向使用特种设备所在地的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的特 种设备不得使用; 11、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使用单位必须采取紧急救援措施,防止灾害扩大,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 12、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必须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所在地区的地、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上后,方可以投入正式使用。 13、公司机动车使用应结合本公司生产或施工现场的实际隋况,按照国家GB43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等标准的要求执行。 40 十九、升降人员、物料罐笼管理规定 1、罐笼顶部应设置可拆卸的安全篷 (保护伞 )和栏杆。 2、罐内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层或多层罐笼最上层的净高 (带弹簧的 主拉杆除处 )不行小 于 1.9m,其他各层净高不行小于 1.8m; 提升人员时,按允许乘载人数计算,每人所占底 板面积不得小 于 0.2m: 提升矿车时,矿车与罐体两侧的最小安全间隙, 固定车厢不得 小于50mm;翻转车厢不 得小于 ?5mm。矿车与罐体两端的最小安全间 隙不得小于lOOmm。 3、罐体内两侧应设置供 乘罐人员扶握的扶手。扶手与罐体的连 接强度应由设计人员根据 其受力状况确定 。扶手的设置高度应为 1600mm 50mm。 4、罐两端出入口应安装罐门,罐笼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罐笼门应采用钢或铝合金制作;罐笼门不得向处打开; 罐笼门应有锁闭装置,防止因受摇动或振动而自行打开; 罐笼门关闭后,其上部边缘离罐体内必须设置坚固可靠的阻车器,阻车器的阻爪在阻车时不得白行打开。采用橡胶压块式阻车器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采用带连装置的阻车器时,罐体底板必须设置检查,检查孔应用厚度不小于 4mm的钢板封闭。 罐体顶部应设顶盖门,多层罐笼的中间隔板上应设人孔,顶盖门和人孔应用可打 开的厚度不小于 4姗的钢板封闭。 二十、危险物品和材料管理制度 41 1、 生产 、 销售 、 储存 、 运输和使用易燃 、 易爆 、 剧毒 、 强 腐蚀 、 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 应当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 以及在紧急情况下抢救、安全疏散的设施和预案; 2、有关场所应设置安全标志和报警装置: 3、国家规定危险物品主要有:化学危险物品、爆炸物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空气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白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