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_第1页
(广东专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_第2页
(广东专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_第3页
(广东专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_第4页
(广东专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东山中学测试)小说静静的顿河中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企业国有政策b粮食税c劳动义务制 d余粮收集制2(2012山西十校摸底)“当一月底,在巴兹基召开的守备部队大会上骑兵连的战士就公开提出了意见。从他们的队伍里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赶走征粮队!征粮工作该收场啦!打倒粮食委员。”材料描述的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是()a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遭到农民的反对c农民对农业集体化运动强烈不满d斯大林模式下农民生活困苦3(2013海珠测试)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a列宁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c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d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4(2013广东六校联考)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5(2013惠州调研)“1930年冬季成为农民的恐怖冬天,抄家、流放和处决成为寻常的事。”“恐怖冬天”的来临是因为苏联(俄)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6(2013顺德期中)“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必然会导致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政策是()a罗斯福新政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斯大林模式 d新经济政策7斯大林曾经说:“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为此,苏联实行了()a新经济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c农业集体化 d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8(2012深圳调研)有人说,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命令经济”而非“计划经济”,但却创造了工业化的奇迹。这种“命令经济”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c新经济政策 d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9(2012汕头质检)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10.(2012揭阳模拟)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当时的苏联()a调整农业政策,促进农业市场化b调整农业政策,实现农业集体化c农业经济改革,增加粮食生产量d农业经济改革,支持工业化建设11赵楚在停滞的时代中写道:延续18年的“”式庸人政治,因其停滞的时代特点,被称为“20年核冬天(认为使用大量的核武器)”。“”式庸人政治时期出现的现象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b合并集体农庄,庄员拥有自留地c苏联与美国势均力敌d大肆批判社会主义制度是“官僚专制”12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a斯大林 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2梅州摸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材料二材料三威尔斯: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列宁当年曾经说过,要“学习做生意”,要向资本家学习。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主义精神。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你和罗斯福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的。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材料四苏联20世纪4060年代经济问题诊断书病人苏联发病时间20世纪4060年代病由病症诊断患了严重的“经济发展缓慢”症医生处方赫鲁晓夫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农民和农庄的自主权“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1)材料一中苏俄得以恢复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材料二中的现象?(3分)(2)材料三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你如何评论威尔斯的观点?(8分)(3)材料四中分别应该填上什么?表中三个“医生”所开的处方都没能“医治”好苏联,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9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921年)列宁:我们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做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10分)(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6分)(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4分) 答 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1选d题干中“把我们的粮食全搞走啦”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农业政策,故排除a、c两项;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排除b项。2选a由“赶走征粮队”“征粮工作该收场啦”等可以看出,以余粮收集制以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士兵的不满,故a正确。3选c“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说明社会主义吸收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故选c。4选b“追随理想的实验”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面对现实的实验”指新经济政策;“ 回归理想的实验”是指斯大林模式。故选b。5选d1930年,苏联在农业方面正在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时间为19181921;b项新经济政策是19211927年; c项与题意无关。故d项符合。6选c抓关键词: “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 “指令性计划” “导致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上述内容都是斯大林体制具有的特点。7选c由“不能”将“苏维埃政权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可知,斯大林要改变分散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以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故c正确。8选b“命令经济”而非“计划经济”, 但却创造了工业化的奇迹推断是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9选d本题考查对苏联工业化的认识。20世纪20年代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从苏联采取的措施看,国家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可以看出国家全力支持工业化。10选c玉米为高产作物,“推广种植玉米”说明苏联想提高粮食产量。11选c根据题干中的“18年”“停滞的时代”和“核冬天”可知,“”式庸人应是勃列日涅夫。a项属于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b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c项符合题意,d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12选d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有很大的迷惑性。“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很容易错选a项。但题干的关键信息是“一直到剥光为止”寓意是苏联解体。13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以来人类对现代化模式的新探索。第(1)问,“原因”可以结合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探索活动的作用回答,材料二漫画实际讽刺了斯大林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现象。第(2)问,注意分析美国和苏联当时所处的不同背景,“评价”的关键是指出威尔斯观点的错误之处。第(3)问,填表内容需要结合所学回答,“评价”言之有理即可,注意所表述的内容与二战后苏联改革的关联性。答案:(1)实行新经济政策。片面地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背景: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之下,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苏联: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评论:威尔斯只看见罗斯福新政对经济干预的表象,(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未看到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根本改变的实质,因而得出错误的结论。(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发展缓慢;重点改革农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等;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评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来了严重的弊端,苏联的改革收效不大;社会主义改革具有曲折性和艰巨性。(言之成理即可)14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1919年至1920年实行,“1921年”表明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从农业方面征收粮食税的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材料一中逐条归纳,第一段从实行的“迂回”策略回答,第二段从“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回答,第三段从经济的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实行的是自由经济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第二小问,根据两国改革之后在经济制度变化中的不同点回答。第(3)问,要看到三则材料中不同国家的性质,苏俄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特殊的环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出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方面,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进行了对经济的干预,可以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地回答。答案:(1)表现: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理解: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