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能达空预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介绍.doc_第1页
北京华能达空预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介绍.doc_第2页
北京华能达空预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介绍.doc_第3页
北京华能达空预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介绍.doc_第4页
北京华能达空预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 区域经理 刘区域经理 刘 洋洋 电电 话 话 1860003640218600036402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20112011 年年 2012 2012 年年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1 目目 录录 1 技术分析技术分析 2 2 回转式空预器的漏风分析及计算回转式空预器的漏风分析及计算 2 2 1 受热面回转式空预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受热面回转式空预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 2 2 空气预热器各部位形变量计算空气预热器各部位形变量计算 3 2 3 漏风量计算漏风量计算 4 3 目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各种密封形式的比较及分析 目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各种密封形式的比较及分析 5 3 1 15 扇形板与扇形板与 24 分仓式分仓式 5 3 2 双密封和双密封和 48 分仓式分仓式 5 4 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介绍 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介绍 7 4 1 柔性接触式密封原理简介柔性接触式密封原理简介 7 4 2 材料及设计计算材料及设计计算 10 5 5 改造范围 改造范围 11 6 6 柔性接触式密封改造可行性研究分析 柔性接触式密封改造可行性研究分析 12 6 16 1 各种形式空预器密封比较分析各种形式空预器密封比较分析 12 6 26 2 不同负荷下柔性密封和硬密封漏风率比较不同负荷下柔性密封和硬密封漏风率比较 12 6 36 3 密封状况随年限运行漏风量密封状况随年限运行漏风量 13 6 46 4 柔性接触式密封改造后技术指标及特点柔性接触式密封改造后技术指标及特点 14 6 56 5 年节约费用的计算分析年节约费用的计算分析 14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2 引引言 言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大中型电站锅炉上被普遍采用 漏风率是其重要的经济指标之 一 有效控制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可以从降低送 引风机电耗和提高锅炉效率两个方面 得到节能收益 因而无论是国内外空预器生产厂家或广大的空预器使用单位 都努力从不同方面降 低空预器漏风率 相关术语 柔性接触式密封 自润滑合金 合页式弹簧 漏风率 转子热变形 密封形式 1 技术分析技术分析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国内锅炉领域专家就曾预言 回转式空预器密封的最终出 路在于动静合理接触 德国一家公司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我国西北电力系统进行 多台空预器接触式密封改造 因材料原因等有限 九十年代中期 日本国内空预器也进 行了接触式改造 并一度来中国推广 但因成本太高 未得使用 北京华能达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推荐的 柔性接触式密封 具有技术指标优 保证 漏风率 6 一个大修周期 7 有近百台机组的成功应用的经验 获得国家发改委第 二批节能项目推广 采用 柔性接触式密封 改造本次预热器密封结构 降低漏风率 提高炉效 恢复 锅炉出力 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降低发电煤耗 2 回转式空预器的漏风分析及计算回转式空预器的漏风分析及计算 2 1 受热面回转式空预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受热面回转式空预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受热面回转式空预器是现在锅炉容量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下 大多采用的一种空预器 形式 由转子 外壳 密封装置 传热元件 转动轴传动装置等组成 传热元件放置在转子中 烟气自转子的上部自上而下穿过整个空预器 相应的会给 转子内部装置的传热元件进行加热 而空气由转子下部进入 自下而上流过整个空预器 由于转子的旋转 使流经的空气被烟气加热过的传热元件加热 从而达到利用烟气余热 的节能效果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3 2 2 空气预热器各部位形变量计算空气预热器各部位形变量计算 2 2 1 转子热变形转子热变形 预热器运行时 转子的上下端面上存在温度差 也即沿着转子高度方向上的温度梯 度引起了转子的热态蘑菇状变形 转子上端面外凸 下端面内凹 请见如下示意图 2 1 2 2 冷态 热态 冷 空 气 热 空 气 热 烟 气 冷 烟 气 图 2 1 转子的冷态和热态情况 图 2 2 转子热变形 2 3 漏风量计算漏风量计算 漏风是由携带漏风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直接漏风两部分组成 下 H0 上 D Hx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4 2 3 1 携带漏风量的计算公式为携带漏风量的计算公式为 LE 0 94 60n A R rf E a 0 85 R rp K kg h 式中 LE 转子从空气侧旋转到烟气侧的仓格空间中空气携带到烟气中的量 kg h 0 94 转子构件占据容积的修正系数 n 转子转速 r min A 进出口空气的平均速度 kg m3 R 转子内半径 m Rf 端板半径 m rp 转子中心筒半径 m E a 传热元件篮子框架的最高线和最低线之间的距离 m 0 85 系数 受热元件的自由流量截面与转子横截面的比值 K 上下扇形板的密封面之间距离减去 E a m 2 3 2 直接漏风直接漏风 直接漏风主要取决于烟空气的压差和密封间隙 其公式如下 LD 508 7 A K kg h 式中 LD 各部分直接漏风量的总和 kg h A 计算处的泄露面积 m 计算处的空气密度 kg m3 p 计算处的烟空气之间压差 Pa K 阻力系数 取用 0 65 泄漏面积的大小涉及预热器型号大小 热力温度参数 不同密封装置 预热器的支 撑方式所引起热态工况的膨胀差异 以致于各个计算方法也不同 还要考虑由于制造 安装等未覆盖的泄漏面积 A 这个 A 是纯经验数据 它与工厂的制造和设计水平以 及工地安装的技术水平有关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工业和技术水平 所取的数值也应不同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5 3 目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各种密封形式的比较及分析 目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各种密封形式的比较及分析 3 1 15 扇形板与扇形板与 24 分仓式分仓式 把扇形板制作成 15 将转子分割为 24 分仓 这种密封形式保证了在转子转动的 过程中 任何一个时刻都有一道密封片在扇形板下 这时的漏风量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LD 508 7 A K 这种形式的密封系统 又分为扇形板固定 扇形板与径向密封片之间间隙冷态调整 后 扇形板不随转子的变形而跟踪变化和扇形板随转子变化自动跟踪调节间隙的调整系 统两种 由于扇形板固定在空预器的热端 扇形板与径向密封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楔 形间隙 产生较大的漏风 根据我们公司的理论计算及现场测试的数据分析 大型空预 器中 携带漏风约占总漏风的 10 20 直接漏风约占 70 80 而直接漏风中 热端径 向漏风约占直接漏风的 50 70 直径越大 此比例越大 所以 治理空预器漏风的关 键即是热端径向漏风 80 年代 世界各国先后采用自动跟踪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但由 于测量和控制问题 目前这种技术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对于直径在 10 米以上的空预器 如果不采取热端扇形板跟踪技术 其漏风率一般在 10 15 之间 严重影响锅炉整体效 果 3 2 双密封和双密封和 48 分仓式分仓式 3 2 1 双密封的形式如下 双密封的形式如下 图 3 1 双密封形式图 双密封技术在早期回转式空预器上采用过 主要是早期空预器直径较小 一般直径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6 小于 6m 从热力学原理上分析 双密封没有泄漏空气比容增大的空间 目前有些公司 采用这种技术进行空预器改造 可能改造后 漏风率有一定的降低 但那并不是增加了 一道密封片的原因 而是其他部位进行了精修后产生的效果 3 2 2 48 分仓改造技术 分仓改造技术 由于自动跟踪技术在理论上讲是一种很好且很理想的控制技术 但实际在使用过程 中 存在的现实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 所以在 90 年代 英国豪顿公司对空气预热器进行 48 分仓改造 我们也叫真实 48 分仓技术 也就是说 在扇形板 15 下任何一个时 刻都有两道径向密封形成双道密封 其理论依据如图 4 当压力和比容为1 1 的空 p 气漏过第一道密封面而进入第二道密封时 压力和比容变为2 2 再从第二道密封 p 漏到烟气侧 压力和比容变为3 3 我们看到双密封没有这个压力下降比容增加的 p 空间 径向密封片 径向密封片 3 3 扇形板 2 2 1 1 图 3 2 48 分仓空预器 此热力过程是一个等温过程 由前面的漏风计算公式 LD 508 7 A K pp P 21 P 48 分仓式的漏风量由于 代入上述整理后得到其漏风量 P 21 P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7 LD 2 LD 0 707 LD 所以从理论上讲 48 分仓治理可以使漏风率在原基础上下 2 降 30 同时豪顿公司为了减少轴向漏风 改圆周围带驱动为中心轴驱动 可以再减少 约 0 5 的漏风 这种改造技术在现场改造工期较长 工程量大 需要取出全部蓄热元件 焊接量大 蓄热元件的篮子也要进行改造 由于是有间隙密封 存在着飞灰磨损问题 所以 随着 运行时间的推移 漏风率会逐渐上升 采用这种技术 在满负荷状态下漏风率是 8 左右 当锅炉在 70 负荷时 漏风间隙几乎没有因负荷减少而变化 总风量 漏风计算中的分 母 却受负荷影响减少 30 此时漏风率随之上升 这是 有间隙密封 固有的矛盾 更严重的问题是 由于改造需要把空预器蓄热元件的蓝子一分为二 蓄热元件的蓝 子成倍增加 同时使空预器产生堵灰的死角也成倍增加 改造后大大增加了空预器的堵 灰成因因素 给清洗和吹灰也带来很多困难 目前有些电厂改造后堵灰问题已十分突出 4 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介绍 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介绍 4 1 柔性接触式密封原理简介柔性接触式密封原理简介 传统空预器密封技术是采用刚性有间隙密封技术 在动静间保持一个最小间隙 达 到漏风最小 由于空气预热器的蘑菇状变形问题 而且这种变形随负荷环境温度不断发 生变化 使得我们很难达到一个最佳的动静之间的间隙值 柔性接触式空预器密封技术 滑块采用自润滑复合材料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8 图 4 1 柔性接触式密封示意图 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 4 2 柔性接触式密封运行示意图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9 4 1 1 基本工作原理 基本工作原理 将扇形板固定在某一合理位置 柔性接触式密封系统安装在径向转子格仓板上 在 未进入扇形板时 柔性接触式密封滑块高出扇形板 5mm 10mm 当柔性接触式密封滑块 运动到扇形板下面时 合页式弹簧发生形变 密封滑块与扇形板接触 形成严密无间隙 的密封系统 当该密封滑块离开扇形板后 合页式弹簧将密封滑块自动弹起 以此循环 进行 图 4 3 柔性接触式密封径向安装立体图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10 图 4 4 轴向密封示意图 4 1 2 柔性接触式密封系统的主要特点 柔性接触式密封系统的主要特点 采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 不会形成密封间隙 密封效果好 由于扇形板与径向密 封滑块之间没有间隙 则没有气流通过 也就避免了冲刷磨损的问题 从而密封系 统能长期运行 采用合页弹簧技术 该技术允许空预器的转子在热态运行状态下有一定的圆端面变 形及圆周方向的变形 特别适合空预器的改造 采用压缩弹簧 材料采用 X 750 镍 基合金材料 使用温度 980 空预器热态下 圆端面和圆周椭圆度均有不同幅度的 变形问题存在 这种技术也可以自动补偿这样的变化 检修工艺简化 柔性接触式密封系统采用工厂化生产 车间组装成单个密封元件 对 原有转子的椭圆度 两端面的平行度 平面度 转子转动跳动量要求降低 大大简 化了现场安装的工艺程序 工期短 效果好 4 2 材料及设计计算材料及设计计算 4 2 1 自润滑合金材料特性自润滑合金材料特性 此种材料在高温无润滑脂的条件下 可以达到很低的摩擦系数 具有耐磨损 耐高温 摩擦系数小 安装方便及更换组件快捷的优点 下面是该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 材料名称材料名称自润滑合金自润滑合金 密度 g m3 7 54 硬度 HB 450 800 干摩擦系数 0 05 0 2 抗压强度 MPa 355 抗弯强度 MPa 275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11 适用速度 m s0 3 2 5 使用温度 30 550 年磨损量 圆周处 mm0 36 弹性模量 E 105 MPa 1 83 膨胀系数 106 10 72 切变模量 G 103 MPa 80 4 4 2 24 2 2 特种弹簧特种弹簧 该弹簧为 inconel X 750 是以 Al Ti Nb 强化的镍基合金 是 inconel 合金系统中早期 发展的应用广泛的合金之一 合金在 980oC 以下具有良好的强度 良好的抗腐蚀和抗氧 化性能 而且也有较好的低温性能 成形性能也好 能适应各种焊接工艺 inconelinconel X 750X 750 合金的化学成分合金的化学成分 技术条件技术条件 C CM MSiSiCrCrFeFeNiNiNbNbTiTiAlAlCuCu 工厂标准工厂标准 0 08 0 08 1 00 1 00 0 50 0 5014 0 17 014 0 17 05 0 9 05 0 9 0 70 700 7 1 20 7 1 22 25 2 752 25 2 750 40 1 000 40 1 00 0 50 0 50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 品种品种线材 线材 1 1 号硬度号硬度线材 弹簧硬度线材 弹簧硬度 状态状态退火退火时效时效 15 15 冷加工冷加工 时效时效 50 50 60 60 冷加工冷加工 时效时效 30 30 冷加工冷加工 时效时效完全热处理完全热处理 厚度厚度 mmmm 0 63 0 63 0 63 0 63 12 712 7 6 3 6 3 6 3 6 3 1010 6 6 10 6 10 6 1212 7 70 30 3 6 6 3 3 6 3 6 3 1212 7 7 105910598928921138113813141314152015201098109813731373123612361030103010001000 b b MPa MPa 1030103011381138 5 5 改造范围 改造范围 5 1 转子热端 冷端 T 型钢调整 5 2 热端 冷端旁路密封片更换 5 3 轴向密封调整 5 4 热端径向 冷端径向柔性接触式密封安装及原有密封片更换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12 5 5 热端 冷端扇形板修理调整 弧形板修理调整 5 6 其他空预器漏风处理 6 6 柔性接触式密封改造可行性研究分析 柔性接触式密封改造可行性研究分析 6 16 1 各种形式空预器密封比较分析各种形式空预器密封比较分析 扇形板 径向密封片 径向密封片 3 3 扇形板 2 2 1 1 柔性接触式密封组件 48 分仓 双密封 柔性接触式密封 柔性接触式密封 48 分仓 双密封分仓 双密封 6 26 2 不同负荷下柔性密封和硬密封漏风率比较不同负荷下柔性密封和硬密封漏风率比较 空预器漏风治理一直以来是各电厂节能减排的重要项目 传统的空预器硬性密封虽 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漏风率 但效果并不明显 硬性密封主要是在机组 100 负荷 柔性接触式密封柔性接触式密封 分仓 分仓扇形板自动跟踪扇形板自动跟踪 效果效果 改造后漏风率 6 大修期内 7 改造后 8 10 改造后 10 工期工期 20 天40 50 天20 天 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一年一年半一年 改造后负面影响改造后负面影响增加 52Pa 的烟气阻力 容易积灰 传热 面积减少 1 5 无 工程量工程量 组件工厂化生产 便于 安装 适合空预器改造 需要对全部蓄热 元件进行切割改造 增加测量间隙的 传动装置 年维护量年维护量 可根据年磨损情况 小 修大修期间进行调整 使之 永远保持最佳状态 改造后无法再进 行任何调整 需定期更换部分 被腐蚀及磨损密封片 定期维护测量 及传动装置 抗磨抗腐抗磨抗腐 采用合金材料 抗磨抗腐性好 采用常用考登钢 抗磨抗腐性一般 以发生传动故障 测量故障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13 时对其密封片进行调整 一旦负荷下降 则无法控制其漏风 经济性不能保证 而柔性 接触式密封是无间隙密封 负荷的变化对其影响并不是很大 所以经济性优于传统的硬 性密封 图 6 1 柔性密封与硬性密封漏风率比较 6 36 3 密封状况随年限运行漏风量密封状况随年限运行漏风量 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工期比较短 适合大小修期间进行改造 改造后漏风率一年内 6 一个大修期内 5 年 7 投资回报期一般为一年左右 一个大修期内厂内 维护量几乎为零 主要维护工作由本公司承担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 刘洋技术介绍 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刘洋传真 010 83607611 801814 图 6 2 柔性密封与硬性密封随运行年限漏风率变化 6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