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救援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灭火救援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灭火救援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灭火救援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灭火救援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灭火救援基础理论 授课人 桥东区大队张建峰 1 教学内容 第一讲燃烧 火灾与爆炸第二讲抢险救援基础理论讲解 2 第一讲燃烧 火灾与爆炸 第一节燃烧第二节火灾第三节爆炸 3 第一节燃烧 一 燃烧的概念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化学反应 通常伴有火焰 发光和 或 发烟的现象 在化学上这种化学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4 二 燃烧条件1 燃烧的必要条件 1 要有可燃物质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 都称为可燃物 2 要有氧化剂 助燃物 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也称氧化剂 3 要有引火源 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称为引火源 2 燃烧的充分条件 1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2 一定的氧气含量或氧化剂 3 具有一定的点火能量 4 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 5 三 燃烧分类1 按着火方式分类 1 点燃 由明火源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过程 称为点燃 又称为强迫着火 2 受热着火 又称受热自燃 指不接触明火而靠外界加热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过程 3 自热着火 有些可燃物在既没有明火作用又没有受热的情况下 由于内部发生生物 物理 化学等作用所产生的热 积蓄起来达到一定温度而发生自行着火 这种着火方式称为自热着火 又称本身自燃 6 2 按燃烧形式分类 1 射流燃烧 可燃气体或蒸气从管口或容器裂缝等处流向空气中的燃烧 就是射流燃烧 2 爆炸燃烧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预先混合 并且混合气体的比例处在燃烧极限范围之内 当遇火源时 便发生着火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 这就是爆炸燃烧 3 蒸发燃烧 液体燃烧不是液相燃烧 而是液体蒸发产生蒸气与空气混合发生着火 形成的火焰进一步加热液体表面 从而又促进它的蒸发使燃烧持续下去 这种燃烧就称为蒸发燃烧 7 4 分解燃烧 在燃烧过程中 如果可燃蒸气的形成主要是由可燃固体热分解产生的 这类燃烧就称为分解燃烧 5 阴燃 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 6 灼热燃烧 木材燃烧经过一段时间后 由于热分解作用而发生炭化 当挥发组分分解完毕时 剩下的碳还能继续燃烧 但不产生烟 也不形成火焰 这种燃烧称为灼热燃烧 8 四 可燃物的燃烧特点1 可燃物的燃烧特点 1 气体的燃烧特点 决定气体燃烧性能的主要参数指标有 爆炸 燃烧 极限 燃烧热 点火能量 自燃点等 2 液体的燃烧特点 液体能否发生燃烧 燃烧速率高低 与液体的蒸气压 闪点 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 3 固体的燃烧特点 单质固体物质燃烧和复杂固体物质燃烧 根据上述气体 液体 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可以看出 大部分情况下气体燃烧速度最快 其次是液体 再次是固体 9 五 燃烧产物1 燃烧产物的概念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物质都称为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分为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 完全燃烧产物 凡是物质在燃烧时生成不能再燃烧的物质 不完全燃烧产物 凡是物质在燃烧时生成还可继续燃烧的物质 10 2 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 1 单质的燃烧产物 2 化合物的燃烧产物 3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产物3 燃烧产物的毒性据统计 在火灾中死亡的人约80 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 所以在火灾现场 防烟和排烟是非常重要的 11 第二节火灾 一 火灾的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就是火灾 它是最常见的灾害之一 12 二 火灾的分类与分级 一 火灾分类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 火灾划分为A B C D E F六类 A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 一般在燃烧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B类火灾 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13 C类火灾 气体火灾 D类火灾 金属火灾 E类火灾 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 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 如动植物油脂 火灾 14 二 火灾分级特别重大火灾 造成30人以上死亡 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 造成3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下重伤 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15 第三节爆炸 一 爆炸的概念爆炸是指物质由于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 引起能量的快速转化 内能转化为机械压缩能 且使原来的物质或其变化产物 周围介质产生运动的过程 16 二 爆炸的分类按爆炸发生的原因 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形式 17 三 爆炸极限及其影响因素1 爆炸极限 1 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性气体 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 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范围 称为爆炸浓度极限 简称爆炸极限 气体 蒸气的爆炸极限 通常用体积百分比 来表示 粉尘通常用单位体积中的重量 g m3 来表示 18 当空气中含有可燃物质所形成的混合物 遇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 称为爆炸浓度下限 遇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 称为爆炸浓度上限 混合物的浓度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 既不能发生爆炸也不能发生燃烧 19 2 爆炸温度极限可燃性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 称为爆炸温度极限 部分可燃液体的爆炸浓度极限与对应的爆炸温度极限 20 2020 1 9 21 爆炸温度下限 即液体在该温度下蒸发出等于爆炸浓度下限蒸气浓度 也就是说 液体的爆炸温度下限就是液体的闪点 爆炸温度上限 即液体在该温度下蒸发出等于爆炸浓度上限的蒸气浓度 爆炸温度上 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 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22 2 影响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 1 初始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在遇到点火源之前的最初温度升高 爆炸下限降低 上限增高 爆炸危险性就增加 2 初始压力多数爆炸性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增加时 爆炸极限范围变宽 爆炸危险性增加 压力降低 爆炸范围缩小 待降至一定值时 其下限与上限重合 此时的最低压力称爆炸的临界压力 3 混合物中的含氧量混合物中含氧量增加 爆炸极限范围扩大 爆炸危险性便增加 23 4 惰性介质在混合物中掺入氮 二氧化碳等不燃惰性气体 爆炸极限范围变窄 一般是下限基本不变 上限降低 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 任何比例的混合气均不再发生爆炸 5 容器的直径和材质充装混合物的容器直径愈小 火焰在其中的蔓延速度愈小 爆炸极限的范围就愈小 临界直径 甲烷0 4 0 5 汽油 氢和乙炔0 1 0 2 容器的材质 对爆炸极限也有影响 24 三 抢险救援基础理论讲解 第一节抢险救援概述第二节抢险救援的实施 25 第一节抢险救援概述 一 抢险救援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6 一 新世纪抢险救援工作的重要性 1 抢险救援工作是法律赋予消防部队的历史使命 消防法 第27条第三款规定 公安消防队伍除完成本法规规定的火灾扑救外 还应当参加其他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27 2 抢险救援工作是21世纪消防改革发展的方向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诸如化学工业 地铁 高层 地下等各类事故的发生逐渐增加 这些必将使消防工作不能再是单一的火灾扑救 还应当积极承担各类事故的处置工作 28 3 抢险救援工作是消防部队的光荣传统消防部队是社会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担负灾害救援和处置的骨干力量 所以 走多功能化 专业化的道路 承担消防 救援 急救等多位一体的任务是公安消防部队的光荣传统 4 抢险救援工作是与世界消防工作发展接轨的需要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消防队伍除担任火灾扑救的任务外 都积极承担抢险救援和救急任务 这也是他们的工作范围和要求 因此 我们必须着眼于世界消防发展的趋势 与世界消防联系在一起 互学互补 才能适应新世纪工作的需要 29 二 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工作中的作用1 主战作用在公安消防 公安和行业救援三支抢险救援的专业队伍中 消防部队起着主战作用 处于决策地位 消防部队到场后应对参战力量实施统一的组织指挥 并紧紧把握救援工作的全局和关键 及时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形成强大的整体优势 速战速胜 完成救援任务 2 协同配合作用消防部队在当地政府统一组织指挥下参与诸如火灾 地震等自然灾害救援或特种事故处置时 消防部队起着协同配合作用 处于骨干地位 应积极主动请求担负突击性的急 难 险攻坚任务 主动协调好与各方面的关系 向实施救援和处置和主体系统提供装备援助和技术指导 按照政府要求 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30 第一节抢险救援概述 二 抢险救援工作的范围和特点 31 一 工作范围1 各种化学危险品泄漏 爆炸事故的救援工作 如易燃或有毒化学品发生泄漏时实施堵漏 对有毒空间进行洗消等 2 各种特大交通事故和其他有人员遇险情况下救援工作 包括参与空难 列车脱轨 车辆相撞等交通事故救援 实施高空 水下特殊环境救人作业 排除建筑物倒塌事故中的险情等 32 3 发生水灾 风灾中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时的抗灾救灾工作 如灾害发生时疏散人员 抢运物资 4 当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和关键性生产设备发生故障时的抢险和故障排除工作 如煤气管道 水管发生断裂时实施紧急救援等 5 其他需要消防部队参加的抢险救援工作 如公共场所发生群死群伤事件时的救援 登高排除险情 33 二 抢险救援工作的特点1 必然性2 多样性3 艰巨性4 协调性 34 第二节抢险救援的实施 一 抢险救援的原则 35 一 预作准备 快速响应1 思想准备2 物质行动3 能力准备快速响应具体体现在 接警调度快 到达现场快 掌情况快 决策方案快 行动展开快 二 统一指挥 协同作战 36 三 把握全局 举重救急具体应做到 1 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 2 把握住关键性问题 四 科学处置 因情施救1 侦察检测 掌握灾情2 科学分析 对症下药3 尊重事实 遵循规律 37 第二节抢险救援的实施 二 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 38 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 试行 中规定 一 在规模大 损失大 影响大 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力量较多的情况下 公安部队应当在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救援工作 到场的最高指挥员应当参加抢救现场指挥机构 二 在参加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