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制造型经济到创造型经济(FROM MAKING-ECONOMY TO CREATING-ECONOMY)杜力内容摘要:存在有数量、力量、方式三个要素。存在的发展变化无非三要素不同程度的协同变化。以数量要素增长为本质特征的经济模式属于制造型经济模式,服从数量逻辑,终不免数量逻辑极限。以力量要素与数量要素协同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经济模式属于僭取型经济模式,服从力量逻辑,终不免力量逻辑极限。以方式、力量、数量三要素协同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经济模式属于创造型经济模式,服从自主的方式逻辑,无增长极限。自主的方式逻辑之极致为智慧逻辑。关键词:制造型经济、僭取型经济、创造型经济、数量逻辑极限、力量逻辑极限生命存在具有双重性:个体相对于自然的存在和个体之间的相对存在。前者可称为个体之自然存在,后者可称为个体之社会存在。个体之自然存在是第一性的,而个体之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个体必先存在于自然中,而后有个体之间的相对存在。因此,个体之自然存在也可称之为个体之绝对存在。个体之自然存在(或曰个体之绝对存在)无非谋生。而生,当然有或低或高的境界。在生命的社会化生存状态下,个体之自然存在与个体之社会存在互相交织,其中,个体之自然生存努力集合成社会经济。就其发展形态而言,社会经济也有与其成员之自然生存状态相应的或低或高的境界。一、制造型经济模式存在有三个要素:数量、力量、方式。存在的发展,无非存在三要素,亦即存在的数量要素、力量要素、方式要素三者之不同程度的协同发展。最低级,也是最基本的发展模式是发展仅限于数量要素增长,而力量要素和方式要素在发展过程中基本维持不变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服从数量逻辑:数量要素越多,即表明存在得越多,因而也表明越适应存在。因此,仅限于数量要素增长的发展模式也可称之为数量逻辑发展模式。数量逻辑发展模式的典型样本是生物生命的发展。这里,我们把生物理解为忽略其自主运动和思维机能的生命形态。生物凭物种固有的分子力从环境中摄取种类和形态一定的养料,按自身基因复制新体,从而实现数量要素增长。这就是繁殖。生物繁殖数量越多、寿命越长、个体越大则表明越适于存在。这就是生物生存的数量逻辑。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这种数量逻辑也就是生物性存在逻辑。繁殖本质上是用固有材料凭借固有手段按照固有方式制造固有产品。因此,数量逻辑发展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制造型发展模式。生命的制造型发展模式因为服从数量逻辑,必然一味追求数量要素增长,因而总是以穷尽环境资源能力为极限。因此,生命的制造型发展模式总不免“制造性极限”。“制造性极限”的实质是数量逻辑极限,这是任何数量逻辑发展所不可避免的,因为物质有限。在生命的社会化生存状态下,如果社会成员中的多数或主要部分的生存发展都采取制造型发展模式,则由此集合而成的社会经济模式必然表现为制造型经济模式,其数量逻辑发展亦必不免制造性极限。对于人类社会面言,由于人类既具有思维能力又具有自主运动能力,所以,人类社会若陷入制造型经济模式必然是有条件的,要么是因为力量要素足够强、方式要素足够优,因而使得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数量要素增长问题;要么是因为力量要素和方式要素由于受内因或(和)外因限制而丧失发展的自主性。比如,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革新或社会变革完成之初,都会由于掌握了新的自然力量或释放出新的社会力量而打开新的数量逻辑空间,从而导致人之自然存在的自主的数量逻辑增长,因而产生自主的制造型经济模式。这方面的典型样本不胜枚举,读者只要锁定任何一种成功的技术或制度去看其出现之后初期所导致的发展,概莫能外。试举一例:微软每次新视窗系统的推出,往往有一年半载的风光,订单象雪片一样飞来,微软只需开足马力供货,盈利只受机器和机构能力限制。一年半载过后,漏洞问题、新的需求、市场饱和等等问题逐渐出现,订单骤减,于是面临数量逻辑极限。再举一例: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三来一补”产业,也是典型的自主的制造型经济模式。实际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模式一直是以自主的制造型经济模式为主体。鉴于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以及经济处于低起点成长期等等因素,这种自主的制造型经济模式自有其必要性,而其能够持续二十年不衰,又自有其必然性。但是,如果一个社会因此就把制造型经济模式当作成功法宝,在主观上固守于制造型经济模式,则无疑将付出压抑比生物生命意志更高级的生命意志的代价,最终陷入全社会规模的制造性极限而积重难返。又比如,当旧技术因其物质条件受自然限制或旧制度因其精神条件受社会限制而在一定时期内得不到突破时,则必然导致基于这些物质或精神条件的人之自然存在的个体力量或群体力量也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不变性,进而导致人之自然存在只能限于不自主的数量逻辑增长,由此必然产生不自主的制造型经济模式。这方面的典型样本也不胜枚举,读者只要锁定任何一种成功的技术或制度去看其达到制造性极限之后的发展,就可以发现,或长或短,都会不自觉地进入一个极限状态的数量逻辑发展期,也就是通常所谓零增长或负增长期。试举一例:比较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农村经济模式,如果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模式是自主的制造型经济模式,则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经济模式就是典型的不自主的制造型经济模式。正是这种不自主的制造型经济模式难以为继,才有了后来农村经济改革的合理性。当人之自然存在在主流上服从泛个体数量逻辑时,则社会必然具有个体规模的制造型经济模式。因为制造型经济基于人之自然存在的力量要素和方式要素的不变性,所以,个体规模的制造型经济模式必以个人自给自足为最高境界。当人之自然存在在主流上服从群体数量逻辑时,则社会必然具有群体规模的制造型经济模式。因为群体规模的制造型经济模式基于人之自然存在服从群体数量逻辑,而人之自然存在服从群体数量逻辑必然导致群体内各个体之数量要素互补性发展,所以,群体规模的制造型经济模式必然导致个体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和产品交换,并因此而产生商品经济和商业社会。然而,同样因为制造型经济基于人之自然存在的力量要素和方式要素的不变性,所以,群体规模的制造型经济模式必以群体自给自足为最高境界。在自主的制造型经济模式中,人尚可体验到自给自足的快乐。而在不自主的制造型经济模式中,人则不免时时在生存危机中挣扎。制造型经济模式因为服从数量逻辑,单纯追求产量递增,所以其理想状态的增长类型为算术级数。二、僭取型经济模式与单纯数量要素增长的数量逻辑发展模式相比,数量要素与力量要素协同发展显然构成较高级的发展模式。在方式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存在的数量要素往往是力量要素的构成条件。进而,一旦数量成为力量的结果,比如动物凭借个体力量获取食物,则存在的发展必然表现为数量要素与力量要素的正反馈协同发展。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因为力量是发展的主要动因,因此这种发展模式服从力量逻辑:力量要素越强,则获取的数量要素越多,而数量要素越多又使力量要素更强,如此循环不已,最终达到存在得越多的结果,因而表明越适应存在。因此,数量要素与力量要素协同发展的发展模式可称为力量逻辑发展模式。力量逻辑发展模式的典型样本是动物生命的发展。这里,我们把动物理解为忽略其自主思维机能的生命形态。动物凭借个体力量僭取其它生命体为食,借以促进自身机体生长,而动物机体生长往往伴随力量增强,而力量增强又使其可以僭取更多更好的食物,从而实现动物生命存在的数量要素和力量要素的正反馈协同发展。因此,对于动物生存而言,力量越强则越具生存适应性。这就是动物生存的力量逻辑。动物生存和发展的这种力量逻辑也就是动物性存在逻辑。因为动物凭借力量获取食物的过程是一个僭取其它生命体的过程,所以,力量逻辑发展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僭取型发展模式。生命的僭取型发展模式因为服从力量逻辑,必然追求力量要素增长,而力量要素增长必以据有更多的数量要素为条件,因此,僭取型发展模式最终也总不能超越环境的数量逻辑极限。环境的数量逻辑极限就是僭取型发展模式的“僭取性极限”。因此,生命的僭取型发展模式总不免“僭取性极限”。“僭取性极限”的实质是力量逻辑极限,这是任何力量逻辑发展所不可避免的,因为有限的物质必不免有限的力量。在生命的社会化生存状态下,如果社会成员中的多数或主要部分的生存发展都采取僭取型发展模式,则由此集合而成的社会经济模式必然表现为僭取型经济模式,其力量逻辑发展亦必不免僭取性极限。对于人类社会面言,由于人类具有思维能力,所以,人类社会若陷入僭取型经济模式必然是有条件的,要么是因为方式要素足够优,因而提供了足够的力量逻辑空间,使得力量要素与数量要素协同增长的僭取型经济模式表现出不可遏止的适应性;要么是因为方式要素由于受内因或(和)外因限制而丧失发展的自主性,因而使得力量逻辑成为最高存在逻辑,以致弱肉强食成为优胜劣汰的唯一法则,因而使得僭取型经济模式表现出令人无可奈何的适应性。比如,某些企业或社群固守某种技术或某种产品(方式要素)而一味追求扩大再生产的过程无疑都是企业或社群的数量要素与力量要素协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冷漠地吞噬资源和劳力,资本的数量与资本的力量的正反馈协同发展将僭取型经济模式的力量逻辑发展诠释得淋漓尽致。在这个扩张过程中,资本无疑会体验到征服的快感。在这种快感的激励下,资本往往不知自我约束,因而往往很快达到力量逻辑极限,这个极限也就是在即有技术和市场条件下的资源或劳力或市场容量的数量逻辑极限。面对这种极限,若企业或社群在技术或观念上不能及时更新,就难免超极限僭取资源或劳力或市场,如滥采滥伐、残酷剥削、假冒伪劣、侵略扩张等等,从而进入僭取型经济模式的恶性发展期。如果说僭取型经济模式在达到力量逻辑极限前还能让人体验到征服的快感,并可能在改进传统、改造自然等方面对文明产生积极影响的话,那么在其恶性发展期,僭取型经济模式则只会在恶化环境、危害社会方面对人类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充分暴露出人类想象力的贫乏。群体力量依其中个体力量之间组织程度的高低分为三个等级:当群体力量成就于个体力量之间的平行性一致取向时,群体力量强弱主要取决于群体中个体数量的多少,因此这种群体力量称为数量型群体力量。与之相应的力量群体表现为势力集团。当群体力量成就于个体力量之间的趋附性一致取向时,群体力量强弱主要取决于群体中强者力量的强弱,因此这种群体力量称为力量型群体力量。与之相应的力量群体表现为强力集团。当群体力量成就于个体力量之间的协作性一致取向时,群体力量强弱主要取决于个体力量之间的有效协作,因此这种群体力量称为协作型群体力量。与之相应的力量群体表现为协力集团。当人之自然存在在主流上服从泛个体力量逻辑时,则社会必然具有个体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在个体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的鼓励之下,人之自然存在的泛个体力量必然由于或多或少的平行性一致取向而在统计上或多或少地表现为人之自然存在的数量型群体力量。因此,社会之外在形态必然在统计上或多或少地表现为人之自然存在的某种势力集团,同时,个体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也在统计上或多或少表现为势力集团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当自然资源零散而且无限时,社会经济模式在统计上表现为越来越无序的个体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当自然资源集中而且无限时,社会经济模式在统计上表现为有序的势力集团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但是,因为人之自然存在的泛个体力量要素天然存在人际差异,而这种差异的持续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分化,因此,有序的势力集团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的持续发展往往宿命地走向失序。当自然资源有限时,则不论其分散或集中,其中的力量逻辑发展最终都必然因为达到力量逻辑极限而使力量逻辑失效,从而使无序或有序的势力集团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沦落为个体规模或群体规模的制造型经济模式。当人之自然存在因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影响而在主流上服从数量型群体力量逻辑时,则社会必然产生基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因而导致社会经济模式带有鲜明的种族、宗教、文化等特色。在基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僭取型经济模式的鼓励之下,社会之外在逻辑必然依从基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数量型群体力量逻辑,从而导致社会之外在形态表现为具有种族、宗教、文化等特色的数量型力量群体亦即势力集团,同时,社会经济模式亦表现为基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势力集团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因为由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而产生的人之自然存在的数量型群体力量逻辑无非是人之自然存在的泛个体力量逻辑基于某种本能或某种偏执意识而发生的平行性一致取向,所以,基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势力集团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实质上是非理性或偏执理性经济模式。实际上,因为人之自然存在服从力量逻辑本身即表明人之自然存在具有非理性或偏执理性,所以,任何人之自然存在的数量型力量群体及其势力集团规模的僭取型经济都或多或少带有种族、宗教、文化色彩。从本质上说,种族、宗教、文化与势力集团规模的制造型社会经济模式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是人之自然存在服从数量型群体力量逻辑的必然表现。由于数量型群体力量依赖于泛个体力量之间的平行性一致取向,所以服从数量型群体力量逻辑的势力集团规模的制造型经济模式必然内禀着某种程度的平均主义,恰如母权社会。当人之自然存在在主流上服从力量型群体力量逻辑时,则社会必然具有基于人之自然存在的力量型群体力量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在基于人之自然存在的力量型群体力量的僭取型经济模式鼓励之下,人之自然存在的力量型群体力量逻辑必然有机地结合成社会之外在逻辑,因而必然导致社会之外在形态表现为人之自然存在的力量型力量群体亦即强力集团,同时,社会经济模式表现为强力集团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因为人之自然存在的力量型力量群体亦即强力集团之形成必基于自然资源相对于泛个体力量的相对有限性和由此而发生的人之自然存在的泛个体力量对于亦强亦智者的趋附性一致取向,所以,强力集团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必然存在于自然资源相对于泛个体力量而言相对有限的地域或时期,如父权社会,而且必然产生并依赖于某种形式的初始力量权威。其善的典型如神农时期的农业经济,其恶的典型如帝国争霸。当人之自然存在在主流上服从协作型群体力量逻辑时,则社会必然具有基于人之自然存在的协作型群体力量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在基于人之自然存在的协作型群体力量的僭取型经济模式鼓励之下,人之自然存在的协作型群体力量逻辑必然有机地结合成社会之外在逻辑,因而必然导致社会之外在形态表现为人之自然存在的协作型力量群体亦即协力集团,同时,社会经济模式也表现为协力集团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因为人之社会存在的协作型力量群体亦即协力集团之形成必基于自然资源相对于泛个体力量的绝对有限性和由此而发生的人之自然存在的泛个体力量的协作性一致取向,所以,协力集团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必然发源于自然资源相对于泛个体力量绝对有限的地域或时期,而且必然不承认任何形式的个体力量权威,而遵从协作型群体力量的权威。其典型如民主社会经济的整体形态。由于民主社会经济属于协力集团规模的僭取型经济模式,服从协作型群体力量逻辑,因此,民主社会经济本质上具有扩张禀性,并且是全社会通力参与的扩张。又恰由于民主社会扩张具有全社会通力参与的特性,所以民主社会扩张必然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扩张。到今天,民主社会扩张已经是仅存的扩张类型了。民主社会扩张的最新鲜实例,良性者如欧盟扩张,恶性者如伊拉克战争。这都是今天的人们亲眼目睹又无可奈何的事实。僭取型经济模式包括针对外部社会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和针对外在自然环境的僭取型经济模式,前者依赖于对于外部社会的僭取性扩张,亦即军事扩张,而后者依赖于对于外在自然环境的僭取性开发,亦即经济扩张。对外部社会的僭取性扩张和对外在自然环境的僭取性开发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换言之,僭取型经济模式往往表现为相辅相成的军事扩张和经济扩张。僭取型经济模式因为服从力量逻辑,追求生产力递增,进而导致产量的成比例递增,所以其理想状态的增长类型为几何级数。三、创造型经济模式与仅限于数量要素和力量要素增长的发展模式相比,数量、力量、方式三种要素协同发展显然构成最高级的发展模式。因为力量必然是方式的结果,所以在数量、力量、方式三要素协同发展的发展模式中,方式要素的变化是主导因素。因此,数量、力量、方式三要素协同发展的发展模式必然服从方式逻辑:方式越优,则力量越强,数量越丰,因而越具存在适应性。然而,因为数量或力量并不自动促进方式改进,所以,在没有智慧参与的条件下,方式逻辑必然是不自觉的,只能通过随机性变异,在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中起作用,表现为自然进化。从逻辑上说,因为随机性变异不可遏制,所以自然进化必然趋向神奇。自然进化最神奇的产物之一是智慧。智慧的本质就是逻辑自觉,也就是生命的逻辑判断机能达到了能够对逻辑进行逻辑判断的境界。因而智慧不仅能认识自然,而且能认识自我。正是基于智慧的认识自然和认识自我的禀性,所以运用智慧的生命之自然存在方式必然会对生命之自然存在方式本身进行反省,从而必然产生自主创新生命之自然存在方式的冲动,由此产生生命之自然存在发展的自主的方式逻辑。由于自主的方式逻辑依赖智慧,因此只有人类能实现自主的方式逻辑发展。正是由于人类智慧必然或多或少导致人类社会自主的方式逻辑发展,才导致了人类文明发展相对于自然进化在速度上的天壤之别。因此,自主的方式逻辑是只有人类才能达到的人性存在逻辑。对于存在之方式要素的自主创新即创造。因此,自主的方式逻辑发展模式即创造型发展模式。由于存在的方式要素不受制于物质存在之有限性,即使有限的物质也可以有无限的方式变化,因此创造型发展模式没有极限。又由于创造型发展模式注重对于存在方式要素的创新,而不依赖于对于物质占有量的增长,所以,惟有创造型发展模式可以实现无限而又和谐的发展。正是基于此,惟有创造性自由可以实现自由自身的和谐,亦即成为自在的自由。而不象僭取性自由和制造性自由那样由于物质的有限性而必然互相冲突,导致自由悖论。因此,惟有创造性自由是自洽的人性的自由。在生命的社会化生存状态下,如果社会成员中的多数或主要部分的生存发展都采取创造型发展模式,则由此集合而成的社会经济模式必然表现为创造型经济模式,其自主的方式逻辑发展亦必然生机勃勃,前途无量。如果说,制造仅导致利益转换,从一形态转换为另一形态,僭取仅导致利益转移,从一主体转移至另一主体,那么,创造则导致利益增长,包括数量和形态的增长。如果说,制造型经济模式导致没头没脑的增长,僭取型经济模式导致生命成为力量的奴隶,那么,只有创造型经济模式是一种天人合一境界。然而,人类智慧并不能天然免受力量扼制,尤其是创造往往产生崭新的力量,并由此而打开广阔的力量逻辑空间,所以人类社会的自主的方式逻辑发展亦即创造型发展往往是不自觉的,亦即往往不连贯,有时甚至会沉寂上千年,被人类自身创造的力量所控制而不能自拔,使人类理性陷入无尽的迷茫甚至跌入绝望的深渊。反过来,人类文明的每次自主的方式逻辑发展无不基于对于某种扼制智慧的旧力量的超越,亦即基于理性的胜利。遗憾的是,理性对于力量的胜利往往只发生于力量逻辑极限处。而一种自然力量或社会力量的消耗怡尽,往往需经历数代人的苦苦等待。因此,人类社会若欲建立一种自觉的创造型经济,就必须与力量逻辑决裂。为此,人类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种“非僭取原则”。从逻辑上说,一旦人类拥有了“非僭取原则”,则意味着人类在整体上超越了动物性,进而人类社会就可以运用社会的力量来保障智慧免受任何亚社会力量的钳制。而一旦智慧摆脱了力量的钳制,则人类便会获得“创造性自由”,因而自主的方式逻辑便会层出不穷,连绵不断,从而使得自主的方式逻辑升华为自觉的方式逻辑。在自觉的方式逻辑中,智慧成为变化的主导因素,因此,自觉的方式逻辑实质上是智慧逻辑:智慧导致方式持续优化,而方式越优则力量越强、数量越丰,因而越具存在适应性。从逻辑上说,在所有创造中,最根本的创造是对“创造性自由”的创造。一旦人类拥有了“创造性自由”,则一切创造皆有可能。相反,如果没有“创造性自由”,则创造无疑会受到种种人为限制,从而使创造丧失其最动人的特性无限性。因此,自觉的创造型经济必始于对“创造性自由”的创造。因此,惟有超然的智慧能呼唤创造。因此,惟有超群的先行者能在持续的自主的社会变革中领略到变革的无限风光并乐此不疲。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经济模式即社会之外在形态发展变化的不变的方式要素。因为变化的必然性本身实际上也正是一种存在方式(持续变化)不变性,所以自觉的方式逻辑亦即智慧逻辑实际上是存在之发展变化的一种高阶次的不变的方式要素。因此,服从智慧逻辑的自觉的创造型经济模式是一种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高级社会经济模式。自觉的创造型经济模式意味着人之自然存在服从智慧逻辑成为社会主流,因而必然导致社会之外在逻辑在主体上表现为智慧逻辑。而社会外在逻辑服从智慧逻辑必然导致社会之外在形态呈现出无拘无束的创造性的多样性,并且因而在整体上持续地发生自主进化。事实上,人之自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服从智慧逻辑正是社会之外在形态持续地自主进化的根本动因。这也就是持续的社会变革使得一个社会在世人眼中日新月异的根本原因。一个社会具有某种性质的创造型经济模式正是这个社会中人之自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服从智慧逻辑,亦即人之自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自主人性的明证。反过来,创造型经济模式必然深刻地影响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促使每一个人之自然存在都尽可能服从智慧逻辑,因而必然助长每一个人之自然本性中的人性。换言之,创造型经济模式必然激扬人之自然存在的人性而抑制人之自然存在的动物性和生物性。创造型经济模式的典型样本是IT产业。IT产业中永不停歇的技术更新和层出不穷的财富神话是智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环境艺术设计创业创新
- 财务管理外包合同样本
- 设备租赁合同样本简明版
- 电影金融知识分析
- 药物过量护理个案分析
- 智能城市共建合作框架协议
- 舞台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 市场拓展合同合作计划
- 春节后回复生产安全教育
- 2025年国家电投集团珠海横琴热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河南郑州航空港区国际教育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中小学校长在教师大会上讲话:以八项规定精神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深・重明・规立・法新・行远
- 2025山东航空股份限公司社会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开封尉氏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外交政策试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打印版
- 建筑公司管理制度大全
- GB/T 45251-2025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
- 西交大政治考题及答案
- 铁路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