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气安全技术说明书.doc_第1页
混合气安全技术说明书.doc_第2页
混合气安全技术说明书.doc_第3页
混合气安全技术说明书.doc_第4页
混合气安全技术说明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合气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混合气(压缩的)化学品英文名称:Mlxture gas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_混合气_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 第2.2类 不燃气体侵入途径: 吸入健康危害: 吸入高浓度的气体有窒息危险。环境危害: 无环境危害。燃爆危害: 低温容器可能由于低温液体和气体的膨胀及容器和设备的冷缩和热膨胀引起机械事故(压力爆破、冷脆事故、冻漏、冷收缩事故)。暴露在火中可能导致容器破裂或爆炸。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体温并放松。呼吸困难时给氧,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就医。当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当溅入皮肤上时切勿揉搓,应脱下或解开衣服用溦温水给以适度稳定的加温。就医。皮肤接触: 无害眼睛接触: 无害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有窒息性。受热、撞击或强烈振动时,瓶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钢瓶破裂爆炸或瓶阀漏气。与空气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有害燃烧产物: 无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尽可能将钢瓶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打开钢瓶阀门,释放其中压力,并用分散或浸入水中冷却钢瓶,直至气体放尽为止。当上述方法不能做到时,喷淋分散水冷却钢瓶,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灭火注意事项: 禁用沙土覆盖。消防人员必须在防爆陷落处操作。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避免强水流直接冲击钢瓶堆垛,以免倒垛引起再次爆炸。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严格限制出入。关闭钢瓶阀门,让其自然扩散。大量泄漏时:立即报警。扩大人员疏散范围。防止钢瓶倒塌而相互撞击扩大事故,让泄漏气体自然扩散。应急处理人员穿戴隔绝式呼吸器,一般工作服和手套。设备器材:瓶阀专用开头和活动扳手。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 通风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其中重点强调:严禁超压充装和充装不合格钢瓶;钢瓶专用,不得改装;钢瓶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对钢瓶放至地点,不得靠近热源,距明火10米以外;钢瓶立放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夏季防止曝晒;严禁在钢瓶上电焊引弧和用40以上热源加温以及敲击、碰撞钢瓶;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不及于0.02MPa以上的气体;在可能造成回流的场合,在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回流装置(如单向阀);不得擅自更改钢印和颜色标志。作业场所严禁烟火。操作人员穿一般工作服和戴一般破手套。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器材。储存注意事项: 贮存在阴凉、通风和库房内;宜专库贮存;库温不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避免日光直射、雨淋水湿。与其他类化学危险品隔离贮存。作业时不得摔、震、撞击或地面滚动。库存中加强检查。库存数量不宜过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 无监测方式: 无工程控制: 无呼吸系统防护: 无身体防护: 无手防护: 无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微融于水和乙醇。第2 / 4页主要用途:_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 稳 定禁配物: 无禁配物避免接触条件: 热源、明火、阳光曝晒、撞击、剧烈震动、腐蚀物品 聚合危害: 不能发生分解产物: 无分解产物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急性中毒: LC505000ppm,1h,不生发急性中毒。但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吸入会引起单纯窒息。刺激性: 无刺激性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 对水生物、陆生物、有益微生物都无毒性。生物降解性: 不被生物降解非生物降解性: 不被非生物降解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理废弃物性质: 危险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废弃处理方法:向大气排放废弃注意事项: 在空旷通风处,气流避开人员或用管道伸出室项排放。控制排放速度。钢瓶废弃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要求处置,禁止随意废弃。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 22001UN编号: 1006包装标志: 不燃气体包装类别: III类(专指20升以下的钢瓶)包装方法: 钢质无缝气瓶(简称钢瓶);外包装木箱(专指20升以下钢瓶),且不超过50kg/箱。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工具上要有明显的安全标志。钢瓶戴好安全帽和防圈。装车卧放时瓶头部朝向一方,垛高不准超过五层;立放时钢瓶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的2/3,且钢瓶须妥善固定,以防倾倒。不得于易燃、易爆、腐蚀物品等公运。夏季运输要有遮阳设施。运输车、般不得在人口密集处停靠。充气瓶的运输应严格遵守危险品运输的规定。第3 / 4页第十五部分 法规消息法规消息: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做了相应的规定。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其划分为第2.2类,不燃气体。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12月31日颁发),是对气瓶安全的基本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