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病设置不能走进误区[文档资料]_第1页
语病设置不能走进误区[文档资料]_第2页
语病设置不能走进误区[文档资料]_第3页
语病设置不能走进误区[文档资料]_第4页
语病设置不能走进误区[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病设置不能走进误区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 辨析并修改病句 ” 是历年各地高考语文的常见题型,作为一个基础知识题,这本来不应是一个感觉有太大难度的题目。因为考生经过大量的实战训练,寻找语病很有经验;而且所考查的病句类型只有六种,学生比较熟悉,容易掌握。然而,由于部分出题者并不愿设置考生容易发现的语病,喜欢增加语病设置的 “ 隐蔽性 ” ;或偏执于严格的语法要求,视很多正常的句子为 “ 非法 ” ,于是编出一些自以为设错高明、颇具新意的题目来考查考生, 却不想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下面以 2013 年高考中部分地区的试题为例加以说明。 例 1.(湖南卷)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B.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代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C.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 、水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 D.要彻底根治 “ 中国式过马路 ” 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本题给出的答案为 B 项,但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解释。于是网上大量的 “ 详解 ” 便对病因进行了猜测。 一部分老师认为本项错在 “ 多向性与多面性 ” 语序不当,应为 “ 多面性和多向性 ” 。认为句中的 “ 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 ” 两个分句对应 “ 多面性 ” ;而后面的两个分句对应 “ 多向性 ” 。我认为这种理解并不能让人信服。因为 “ 多向性 ”“ 多面性 ” 是两个内涵接近、差异不太明显的短语,而四个分句无论其中哪一个分句都没有明显的特征隶属于 “ 多向 ” 还是 “ 多面 ” ,所以,我认为 “ 多向性和多面性 ” 其实是从两个方面、从相互补充的角度来统领下面的四个分句的,不能硬性地要求 “ 多向 ”“ 多面 ” 一定要和后面的分句一一对应。 还有一部分老师认为本项错在最后一个分句 “ 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 ,认为这句话并不属于文化的“ 特性 ” ,与前面三个分句不能并列,它缺少主语,应在句前补出主语 “ 我们 ” 。这种理解也站 不住脚。首先,我认为“ 传承 ”“ 创新和发展 ” 也属于文化的 “ 特性 ” ,它对应的是前面的文化的 “ 过去时 ”“ 现代时、将来时 ” ,前面的是时间方面的特性,后面是对应时间的行为方面的特性。如果说这不是 “ 特性 ” ,那么 “ 过去时 ”“ 现代时 ” 也不能算特性。其次,这句话到底能不能缺少主语?我们知道,汉语句法强调精练,在一定的语境里,在不至于误解的情况下,表达往往会省略一些不言自明的成分。如 “ (天)要下雨了,赶快回家吧 ” 省略了主语 “ 天 ” ; “ 老栓看看灯笼,(灯笼)已经熄了 ” 省略了主语 “ 灯笼 ” ; “ 高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 ,省略了主 语 “ 同学们 ” ; “ 清除腐败,(我们)既要 打老虎 ,也要 打苍蝇 ” 省略了主语“ 我们 ” 。同样道理, “ 文化,(我们)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 ,要不要 “ 我们 ” 都是通顺的,甚至,不要“ 我们 ” 更显得简洁顺畅。 我查了一下, B 项中的这句话来自 2013 年 3 月 12 日人民日报中李建永写的一篇理论文章文化在哪里,原文是这样的: “ 文化在哪里?在传承中,发展里。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亦有现在、未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发展它。 ” 与 B 项相比,选项 中在 “ 多面性 ” 后用了冒号,而原文则是用了逗号,其他几乎一模一样。作为档次很高的党报,人民日报虽然不能说不会出错,但对于用词用语自然是分外注意的。真的是一个高中生能看出的语病,人民日报的编辑也应该会发现。所以,到底出题者认为这个句子错在哪里,我们实在难以揣摩。 例 2.(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记录片电影节 12 天里吸引了 20 多万名观众,来自 40 多个国家的近 2500 名电影人、300 多部电影前来参与。 B.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 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经过几轮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 C.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本题给出的答案是 C 项。由于辽宁卷也没有给出 “ 官方 ” 的具体解释,所以大家一般认为 A 项错在 “ 电影参与 ”搭配不当,而 B 项病因则存在着较多的争论( D 项语病较为明显,这里不 作分析)。 首先看 A 项。这句话来自于 2012 年 11 月 30 日的人民网中的文章真实记录 打动人心: “2012 年 11 月 25 日,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落下帷幕。作为荷兰影视界的经典盛事, 12 天里吸引了 20 多万名观众,来自40 多个国家的近 2500 名电影人、 300 多部电影前来参与。 ”可见 A 项与原文的表述基本一致。那么, “ 电影 ” 与 “ 参与 ” 到底能不能搭配呢?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的。 在汉语中,为了表达的简洁,没有 “ 生命 ” 的事物有时完全可以做只有 “ 人 ” 才能做的事,只要表达不引起误解就行。 其次来看 B 项。大家猜测病因可能为以下两种: 一是语序不当,应将 “ 从多角度 ” 调至 “ 大家 ” 之后。不错,调整之后读起来确实比原来顺畅,但我认为不调也并没有错。因为 “ 从多角度 ” 作为状语是修饰后面的动词“ 提出 ” 的,表示提出质疑时的思维发散、角度很多。所以这个介宾短语紧邻动词,是无可非议的。 二是语意重复, “ 质疑 ” 义为 “ 提出疑问 ” ,前面再来一个 “ 提出 ” 多余。这种设错就更不可取了。我们知道,“ 提出质疑 ” 到底是对还是错已经在语文界争鸣了好久,汉语学习 1983 年第 2 期(报刊语病若干例)、 咬文嚼字 1995 年第 10 期( “ 提出质疑 ” 之我见)、语文天地 2001 年第 11 期(质疑 “ 提出质疑 ” )、咬文嚼字 2004 年第 3 期( “ 提出质疑 ” 对吗)、语文月刊 2011 年第 10 期(对 “ 提出质疑 ” 的质疑)都相继有人发表文章进行争辩,时间跨度整整 20 年,到现在也没有统一的意见。据统计, “ 提出质疑 ” 的用法要远远多于 “ 质疑 ” 单用或者 “ 提出疑问 ” 。很多人认为, “ 质疑 ” 当做名词(意为 “ 质询、疑问 ” ), “ 提出质疑 ” 就是可以的,相关的例句也很多;如果把 “ 质疑 ” 理解成动词(意为 “ 提出疑问 ” ), “ 提出质疑 ” 就是错误的,这也显而易见。既然大家意见不统一,谁也说服不了谁,我认为就不应该拿来考查学生。 例 3.(重庆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管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盲人足球运动都还相去甚远。 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得到改善。 D.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极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本题给出的答案是 A 项。 B 项和 C 项没有争议,而 D 项引起的争议则很大。我查了网上的各种解释,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成分残缺,关联词语 “ 如果 ” 应和 “ 就 ” 搭配,在“ 会变成黑色的 ” 前面加上 “ 就 ” 。 暗换主语, “ 会变成黑色的 ” 不是 “ 银块 ” ,而是“ 银粉 ” 。 “ 加工 ” 前应加上 “ 被 ” 字。 成分赘余,删去 “ 银粉 ” 后的 “ 时 ” 字。 表意不明, “ 极其细小 ” 修饰 “ 银粉 ” 非常准确,而与之并 列的短语 “ 只有十分之几微米 ” 到底指的是银粉的半径还是直径等,没有说清。 争议越多,其实越说明大家对这个选项病因理解的模糊。因为是高考题,大家不敢相信它会出错,于是千方百计也要找出病因所在。其实,我认为本项根本就没有语病。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种说法,是不是只要有 “ 如果 ” 出现,就一定要出现 “ 就 ” 与之搭配,否则就是病句,这肯定不是。如口语中经常说的 “ 你如果不认真学习,会考不上大学的 ” 。第二种说法,加不加 “ 被 ” 也是一样,和第一种说法一样,这只是表达的习惯不同罢了,并不能说没有 “ 被 ” 就错了,比如 “ 小麦,可以(被 )加工成面粉 ” ,意思相同。第三种说法,好像不去掉 “ 时 ” 就是 “ 银块 ” 作主语;去掉 “ 时 ”后, “ 银粉 ” 就可以作主语,只有银粉才能是 “ 黑色的 ” 。这其实也是一种多虑,比如 “ 他牵着一条狗逛街,是黄的 ” ,虽然后一个分句前省略了主语 “ 这条狗 ” ,但这并不妨碍句意的正确性,没有人会认为 “ 狗的主人是黄的 ” 。第四种说法则更是吹毛求疵, “ 十分之几微米 ” 就是从更具体的角度来说明银粉粉末的极细,如果一定加上 “ 半径 ”“ 直径 ” 之类,则会画蛇添足,累赘啰嗦。 高考设置病句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注意汉语表达的规范性,形成正确使用祖国语言 文字的习惯。而注意表达的规范,并不是要学生死守严格的语法要求,不越雷池一步,还要从生活中灵动鲜活、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中汲取营养。孟宪斌先生说得好: “ 语言最本质的作用是交流,如果一个字,一个词,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人都写得不对,读得不对,只有少数甚至极少数人才能写对读对,那这个字或词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和读音。 ” (咬文嚼字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