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古典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赵娟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 内容简介 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亚当 斯密让 巴蒂斯特 萨伊托马斯 马尔萨斯大卫 李嘉图约翰 穆勒小结 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 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 古典模型的内容节俭 勤奋工作 开明的自我利益和对同胞的仁爱是美德 应予鼓励 政府应将其活动限于司法 维护私有产权和防范外敌入侵 国家对经济事物应实行自由放任不干预的总政策 自由贸易 低税 最精简官僚机构等等 古典金 银本位制约束了国家实行货币贬值的行为 提供了稳定的 经济可以繁荣的货币环境 第二节亚当 斯密 ADAMSMITH 1723 1790 第二节亚当 斯密 6 2019年12月30日星期一 亚当 斯密的生平细节 1 亚当 斯密的思想 3 亚当 斯密的代表作 2 一 生平细节 斯密是第一个古典政治经济学家 将经济学区分出来成为单独的学科 斯密14岁就考入格拉斯哥大学 先后学习道德哲学 伦理学 数学 自然法学和政治经济学 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 1740年 17岁 进入牛津大学作为斯内尔奖学金学生 在牛津大学 斯密学习希腊和拉丁经典学说 外语 文学和哲学 生平经历 1748年接受爱丁堡大学聘请讲授修辞学和文学 1749年编写过一份经济学讲义 在1750 1751年的冬天 讲授过一学期经济学 1751年转到格拉斯哥大学任教 担任逻辑学和道德哲学讲座 28岁 后兼任大学教务长 副校长职务 这个时期是他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生平经历 他讲道德哲学的范围共分四部分 神学 伦理学 法学 政治学 政治学包括贸易 价格 国家收入 税收等等有关经济理论和财政问题方面的内容 一直到1764年以后他才开始专门从事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和著作 1759年初 在任拉格斯哥大学教授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 道德情操论 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 生平经历 他在1764年离开学院后 随巴克勒公爵用了两年时间在法国和瑞士游学 在那里他跟在瑞士的伏尔泰 卢梭 和在法国的魁奈和杜尔阁建立了联系 在法国 亚当斯密观察到了来自国内贸易和税务官的数量对经济的限制 亚当斯密观察到法国的税务问题使人民 极端的悲惨 这种税务系统在18世纪末导致了血腥的法国大革命 也因此诞生了法国伟人拿破仑 生平经历 1767年5月他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卡柯尔迪 直到1773年4月的7年间 他一直在从事 国富论 的著述工作 两次与富兰克林会面 第二次向富兰克林介绍了自己的 国富论 并耐心地听取他的意见 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 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 国富论 该书一举成功 使他在余生享受着荣誉和爱戴 生平经历 生平经历 1778年1月 由于巴克勒公爵的举荐 亚当 斯密被诺思首相任命为苏格兰海关专员及苏格兰盐税专员 斯密在担任这两项公职期间 从未停止过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 1790年斯密在克科底去世 在他的墓碑上写着 国富论 的作者 亚当 斯密 斯密的个性 心不在焉 在他真的产生了浪漫情怀的时候他可能在舞会上认不出他的舞伴 在他带着访问者参观鞣皮厂解释他的劳动分工优势理论时他可能会掉进鞣皮坑里 他沏茶时他可能会把黄油面包放进茶壶里然后抱怨饮料的味道太差 早晨起来他在他的花园里用力吸入新鲜空气在一阵沉思默想之后 才发现自己穿着睡袍已经到了离家15英里以外的地方了 二 代表作 国富论 1776 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道德情操论 1759 TheoryofMoralSentiment 一 国富论 1 对 国富论 的相关评论2 国富论 的一些引语3 国富论 的主题4 国富论 的结构框架 1 对 国富论 的相关评论 斯密受休谟在 政治论 中的货币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很深 这些都可以在 国富论 中反映出来 斯密并不是第一个表达 国富论 中那些观点的人 在配第的 税收论 和 政治数学 中和杜德里 诺斯的 贸易论 中都有提及 还有就是杜尔阁的 财富组成和分配的影响 这些著作都是先于斯密的 国富论 使斯密成了当代经济思想的奠基人 影响了19世纪的李嘉图和马克思 及20世纪的凯恩斯和弗里德曼 2 国富论 的一些引语 我们的晚饭并非来自屠夫 酿酒师 和面包师的恩惠 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心 我们不是向他们乞怜 而是由于他们的自利心 他在通常情况下既不是为了提升公共利益 也不知道他能为此做到多少 他选择国内的产品供给而不是国外产品也只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 因为这可能会为他带了最大的效用 他只计算自己的得失 就像在很多范例中一样 最终结果是靠一只看不见的手去调节得到的 而不是由于任何个人意愿导致的 我们最好购买外国能够提供给我们相对于我们自己生产更便宜一点的产品 而去出口给外国我们在其他生产中有优势的产品 国王和部长们假装在观注私人经济 然后通过一些节约费用的法律和禁止国外奢侈品的进口 这是很不恰当和自以为是的 3 国富论 的主题 政治经济学的目标在于富国和裕民 二者皆依赖于国民财富的增加1 什么是财富构成一国财富的不是金银 而是人们能够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2 如何才能增加国民财富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主要依赖于分工的深化和市场交换过程的畅通增加劳动者的人数 主要依赖于资本的积累和资本用途的适当坚持经济自由 取消政府的不适当干预 让经济生活依其天然秩序运行 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 4 国富论 的结构框架 国富论中的美好世界 花了12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大部头的著作 斯密确信找到了创造 普遍富裕 的真正的 经济学 他称其模型为 天赋自由体系 今天 经济学家称之为 古典模型 天赋自由 意味着劳动 资本 货币和产品的自由流动 还包括不受政府限制而进行储蓄 投资和积累资本的权利 这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二 道德情操论 在 国富论 中建立的 富国裕民 的古典经济学体系 道德情操论 中阐明的以 公民的幸福生活 为目标的伦理思想 亚当 斯密问题 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就提出了所谓的 亚当 斯密问题 即 道德情操论 和 国富论 对比悬殊 相互矛盾的问题 他们认为 斯密在 道德情操论 中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于同情 而在 国富论 中却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于自私 把斯密看作是伦理学上的利他主义者 经济学上的利己主义者 这种观点 似乎成了研究亚当 斯密的传统 信条 亚当 斯密问题 的解释 斯密并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他把他的两部著作看成是相互补充的 斯密相信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接受的基本欲望 为获得同情 人们将按能获得尊重和爱慕的方式行动 在经济生活中 这意味着开明的自我利益 在其中买卖双方在交易中互利 斯密争论说 经济进步和剩余财富是同情和慈善的先决条件 斯密意欲将经济学和道德行为结合起来 离开了 道德情操论 就无法真正理解 国富论 国富论 主要讲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条件问题 道德情操论 主要讲的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要求问题 三 亚当 斯密的经济思想 分工理论 分工是斯密全部经济学说叙述的起点 斯密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进国民财富的主要原因和方法 分工有三个优点 提高每个工人的技能和机智 节省时间 有利于机械的发明 斯密在 国富论 中开篇便描述了分工是如何提高别针工厂的劳动生产率的 这一行业的生产方式现在展开 它被分成几个部分 一个人将金属线展开 另一个人将它拉直 第三个人负责切割 第四个人削尖它 第五个人磨光针头 制作针头另外还需要二至三个工序 这样 别针的主要过程将被分为18个不同的工序 斯密指出 如果这些工人单独工作 他们每天生产的别针不会超过20个 而这样的分工使他们每人每天生产48000个别针 分工的一个实例 货币理论 他从商品种类的增多 交换的困难出发论证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斯密认为货币是商品 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就是商品同商品的交换 金属货币包含着一定的劳动量 也具有价值 货币有两种职能 货币是交换的媒介 又是价值尺度 斯密还探讨过货币流通量以及纸币流通的规律性问题 价值论 客观劳动价值论用于占有某物而付出的劳动 交换价值 主观效用价值论某一特定物品的效用 使用价值 钻石和水的 价值悖论 无论个别商品或社会总产品 它们的价值都是由三种收入即工资 利润和地租决定 工人 工资 资本 利润 利润是随着资本的出现而出现的 它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又是资本的报酬 土地 地租 地租是工人创造价值的一部分 是使用土地的代价或自然报酬 斯密的教条 价格论 自然价格是由工资 利润 地租构成的商品价格 这个价格也就是价值 市场价格是商品通常出卖的价格 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偏离主要受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市场价格是以自然价格为基础 由商品的供求关系支配 由竞争调整 斯密对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分析实际上是对市场机制的分析 工资理论 劳动生产物是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工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工资基金 工资契约论 效率工资 补偿性工资差异 工资基金 生存工资 资本积累使得雇佣劳动成为可能 因为积累的资本构成维持劳动人口的基金 这种基金是由资本家向工人预付的工资构成 资本家有权得到回报 工资契约论 生存工资 效率工资 激励问题补偿性工资差异工作的舒适性 获得必要技巧和知识的成本 工作的稳定性 信任与责任水平 成功得概率 利润理论 两种 利润的两种来源 是工人劳动生产价值的一部分 是雇主分享的由工人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价值在扣除了工资以后的余额 是资本的自然报酬 是商品价值或生产费用的一个构成部分 是资本家生活费用的正当来源 进一步解释 斯密明确指出利润是随着资本的出现而出现的 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 利润变动趋势同工资变动趋势完全相反 地租理论 三种 地租的来源 是工人劳动所产生的价值的一部分 是投入土地的劳动生产物或其价值在工资 利润以外的一个扣除部分 剩余的思想 是使用地主土地的代价或自然报酬 是商品价值或生产费用的一个构成部分 是商品价值的根本源泉之一 垄断因素 地租是土地生产物价格超过农业家普通利润以上的余额 选择成本 资本积累学说 斯密把资本看作是使国民财富增加的积极因素之一 斯密认为资本就是能够用以取得利润的积累 是用于继续生产的过去的劳动积累 即生产资料 斯密把资本的构成区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 他把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才能看作是固定资本的一部分 斯密认为资本积累来源于节俭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是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劳动 凡是能增加物的价值的劳动称之为生产劳动 不能增加物的价值的劳动称之为非生产劳动 非生产劳动仅提供个人服务 不能生产价值和任何物品的劳动 生产劳动部门包括农业 制造业 批发商业 零售商业 除此之外从事其它职业的人都是非生产性劳动 斯密主张节俭以积累资本 主张减少非生产者的人数 以减少非生产性开支来增加生产性劳动的支出 以增加国民财富 经济增长理论 增加的生产力 更大的产量 更高的工资 增加的人均收入 提高的年消费水平 分工 增加的资本积累 一国增加的财富 国家的职能 按照自由的制度 君主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 第一 保护社会 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 管理司法 第二 尽可能保护社会上每个人 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 这就是说 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 提供国防 第三 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和某些公共设施 提供 公共物品 国际分工理论 绝对成本说 国际的分工和自由贸易 正如国内的分工和自由交换一样能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 使交换双方都能得到好处 每个人把自己的劳动用来生产他最擅长生产的东西 然后用他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擅长生产的东西 花费最少 比他去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有利 每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最擅于生产的部门 劳动生产率就高 成本就低 劳动和资本都会得到正确的分配和运用 这样去进行自由贸易 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会更多的东西 就能增加国民财富 第三节 让 巴蒂斯特 萨伊 SAY 1767 1832 第三节让 巴蒂斯特 萨伊 49 2019年12月30日星期一 一 生平细节 萨伊出生在里昂一个新教徒的大商人家庭 早年经营商业 后去英国受商业教育 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后投入革命 积极参加军队与保皇军作战 雅格宾派上台后他脱离革命 反对雅格宾派政权 回到巴黎后担任 哲学 文艺和政治旬刊 主编 由于反对拿破仑的保护关税政策而被解职 后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 代表作是1803年发表的 政治经济学概论 从1830年起担任法兰西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 直至逝世 二 代表作和思想 政治经济学概论 1803 政治经济学问答 1817 政治经济学教程 1828 1830 四个方面的贡献 对用事实和观察检验理论的坚定信仰 一种主观效用 而不是劳动 价值论 企业家十分重要 萨伊的市场定律 萨伊定律 总需求 工资 利润 利息 租金 收入 供给 消费 储蓄 投资 对消费品的需求 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关于萨伊定律的总结 一个国家的资本无论怎样都不会太多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消费不仅不能刺激财富创造 而且还会带来相反的影响 需求决定于生产 需求不足 即生产过剩 从来不是经济扰动的根源 只有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比例失调时 经济扰动才会出现 萨伊定律的相关结论 资本主义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 这一观点影响到了李嘉图对经济危机的看法 社会各阶级利益是和谐的 对外贸易应该采取自由贸易 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 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 第四节 托马斯 马尔萨斯THOMASMALTHUS 1776 1834 第四节托马斯 马尔萨斯 57 2019年12月30日星期一 一 生平细节 2019年12月30日星期一 马尔萨斯 ThomasMalthus 于1776年2月13日出生在一个英国的贵族家庭 马尔萨斯的姓氏在英格兰是非常罕见的 在英文的原意里 这个姓氏来源于Malt house 麦芽作坊 随着语音和拼写的历史演变 Malt house就演变化为Malthus 发音就变化为马尔萨斯 他的父亲丹尼尔是哲学家戴维 休和让 雅各布 卢梭的朋友 他让儿子在家接受教育 直到1784年被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录取 马尔萨斯在剑桥大学中主修科目是数学 多方学习 于辩论 拉丁文和希腊文课程中获奖 1805年他成为英国第一位政治经济学教授 执教于东印度公司学院 他的学生亲切地称呼他为 人口 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与另一位经济学大师李嘉图在纯学术与公共经济政策上有许多争论 但也因报章上的论战熟识对方之后还成为了挚友 二 代表作和思想 人口原理 1798 谷物法的影响 1814 地租的性质和发展研究 1815 政治经济学原理 1820 马尔萨斯的重要影响 人口学和人口研究的奠基者倡导严格的人口控制和经济增长极限启发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有效需求理论启发了凯恩斯马尔萨斯和李嘉图的 宿命论 使经济学获得了 阴郁的科学 的名声 理论一 人口论 一 人口论的写作起源 二 人口论 的主要内容 三 人口论 历史上争论最多的一部社会科学著作 四 马尔萨斯与中国 一 人口论的写作起源 二 人口论 的主要内容 1 两个级数 人口以几何级数率增加食物供应以算术级数增加 2 两个公理 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 3 两个抑制 种级抑制 提高人口死亡率的办法来使人口与生活数据之间保持平衡 道德抑制 让人们通过各种主观努力在道德上限制生殖的本能 4 四点结论 工人贫困 失业并非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 而是人口法则作用的结果 财产私有制的社会制度却是不可避免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的工资同样受人口法则的支配 工资的水平是受人口的增减而变动 反对救济穷人 救济穷人即帮助穷人制造穷人 5 一条规律 土地肥力递减规律 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上 由于土地生产潜力的影响 递加投资不能相应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而是到一定限度后收益递减 6 一个适度 人口的增长必需要有一个适当的限度 7 三点见解 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只要生活数据增长 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增长 占优势的人口繁殖力 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 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和数据保持一致 三 人口论 历史上争论最多的一部社会科学著作 1788年 人口论 是匿名发表的 但是因为拥有广泛的读者 使他一鸣惊人 这部名著的较长版本发表于五年后的1803年 该书在马尔萨斯去世之前总共六次出版 马尔萨斯的 人口论 能够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 是他的第一版写的通俗 简单明了 约翰 斯图亚特 穆勒将人口论看成了不必再经过任何证明 可以自行成立的 公理 英国经济学家 马歇尔认为 不是人口的增长导致了人类的贫困和苦难 相反 人口的缩减将会产生停滞的经济后果 英国的人口学者亚 莫 卡尔 桑德斯说 是马尔萨斯首先唤起大家对这一课题的关注 美国人口学家威廉 彼得逊说 人口论 毕竟是第一本重要的人口著作 新马尔萨斯主义 弗朗西斯 普雷斯先是马尔萨斯的种极追随者 但后来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普雷斯并不赞成马尔萨斯倡导的晚婚和禁欲 而是主张用避孕的方法来控制人口的增长 马尔萨斯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马尔萨斯主义以新的形式盛行于世 人口危机论 和 自然资源枯竭论 是现代马尔萨斯主义中影响比较大的派流 其代表人物有保罗 伊尔里奇和多尼拉 米多斯等人 四 马尔萨斯与中国 中国和日本的人口抑制 是 人口论 中的一章 主要论述中国当时的人口问题 一人超生 全村结扎 该扎不扎 见了就抓 能引的引出来 能流的流出来 坚决不能生下来 一胎生 二胎扎 三胎四胎 刮 刮 刮 该扎不扎 房倒屋塌 该流不流 扒房牵牛 中国计划生育提出的一些口号 普及一胎 控制二胎 消灭三胎 宁可家破 不可国亡喝药不夺瓶 上吊就给绳坚决打击流产女婴 经济搞上去 人口降下来 少生孩子多种树 少生孩子多养猪 山区人民要想富 少生孩子多种树 农村想不穷 少生孩子养狗熊 结贫穷的扎 上致富的环 中国计划生育提出的一些口号 中国计划生育提出的一些口号 理论二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市场供给过剩理论 一 有效需求的定义 有效需求是指供给与需求保持一致时的需求 二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有效需求不足呢 如何才能增加有效需求呢 马尔萨斯把整个社会划分出三大阶层 工人 工人工资 生活开销资本家 资本家的利润 生活开销 资本品投入 私人财富积累地主 土地所有者 二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潜在有效需求不足 导致了地主阶层扩大消费的必要 尽可能地保护地主的利益 并鼓励他们多消费 这样可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二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全部产品 资本家倾向于积累财富 二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两点结论 社会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支持谷物法 二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评价 高估了地主的作用错误地区分了生产性消费与非生产性消费意识到了潜在失业问题 二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三 剑桥第一位经济学家 1 马尔萨斯理论与凯恩斯理论的内在关系20世纪的大经济学家凯恩斯给予马尔萨斯至高无上的荣耀 称为剑桥第一位经济学家 马尔萨斯理论与凯恩斯理论共同点就在于 把人口看成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石 而关于有效需求的最基本原理却是来源于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马尔萨斯有一个重要的思想 关于稳定通货的思想 纸币的发行是一种重要的需求管理方法 是国家从宏观上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重复了马尔萨斯关于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的主张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Friedman Friedman认为 从长远来看 稳定的货币背景是经济发展和稳定所不可缺少的前提 而要得到稳定的货币背景 就应实行稳定的货币量增长率 2 马尔萨斯理论与Friedman理论的内在关系 第五节大卫 李嘉图 DAVIDRICARDO 1772 1823 第五节大卫 李嘉图 91 2019年12月30日星期一 一 生平细节 出生于伦敦犹太人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 14岁随父从事交易所活动 21岁时背叛了家庭 带着800磅开始从事证券经纪事业 25岁成为英国金融界巨富 3000万法郎 43岁转向房地产投资 47岁时彻底退出了证券交易所 终年只有51岁 研究过数学 化学 物理 矿物学 地质学等 喜欢文学和哲学 27岁读 国富论 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1817年4月 45岁 发表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成为当时著名经济学家 与马尔萨斯一直是十分亲密的朋友 1819年入选国会 致力于议会改革 反对谷物法 提倡自由贸易 李嘉图经历的三场论战 金块论战 1809 1811 废除谷物法有没有经济危机 金价论战 1809 1811 18世纪末19世纪初 由于对拿破仑的战争 英国财政处于困境 英国政府大量发行银行券 纸币贬值 金价上涨 黄金价格的急剧上涨引发了议会 理论界和金融实业界的争论 金块论者 反金块论者 金块论和反金块论 金块论者认为 纸币贬值在于其发行过多和银行券停止兑现 并由此导致物价和黄金价格上涨 主张建立银行券兑换金块的金本位制 反金块论者认为 纸币的发行是以社会需要为根据的 银行券即使不兑换 也不影响纸币 物价 黄金之间的关系 纸币贬值是由于国际收支某些特定项目失衡所致 反对银行券兑换金块 李嘉图发表了 黄金的价格 和 黄金的高价就是银行券贬值的证明 其中提出了货币数量论的观点 把金块论战推向了高潮 他认为 产生物价高涨及黄金价格高涨的原因在于银行券贬值 而银行券贬值是因为银行券的大量发行所造成 银行限制法 停止银行券的兑现加剧了这一矛盾 促进了银行券进一步贬值 因此 主张限制银行券发行的数量和恢复银行券的无限兑换 并应当从流通中收回200万 300万英镑纸币 废除 谷物法 1814年发生的关于谷物法的辩论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开始研究利润与资本积累 谷物价格的关系 1815年 针对当时普遍关注的谷物法问题和马尔萨斯的地租理论 李嘉图出版了 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谷价 工资 利润 李嘉图认为资本阶级的利益就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资本利润的增加就是国家财富的增加 有没有经济危机 生产为了消费 生产创造需求 接受了萨伊定律 需求无限 生产无限 有效需求 无限 生产永远满足不了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因为不会发生生产过剩 自由竞争纠正局部过剩 二 代表作和主要思想 匿名发表论文 黄金的价格 1809 黄金的高价就是银行券贬值的证明 1810 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1815 关于一种既经济又可靠的通货的建议 1816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 议对农业的保护 1822 李嘉图的经济思想 一 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1 李嘉图的经济主张2 政府职能3 李嘉图与斯密在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方面主张的共同点 二 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1 废除谷物法2 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3 李之比较成本学说与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异同4 对比较成本学说之评价 三 主要理论 价值论地租论所得分配发展法则货币理论赋税理论 一 价值论 他不以亚当 斯密的使用与交换价值之说为满足 而创立劳动价值论 依照其劳动价值法则 货物的交换系按各自所需劳动多寡的比例 而劳动量乃以时间为测量的标准 二 地租论 亚当 斯密与马尔萨斯均认为地租是自然的恩惠 李嘉图根据边际原则及土地报酬递减律 认为地租起因于土地质量的不一 位置的不同及应用资本与劳力的多寡 而用到级差地租 DifferentialRent 位置地租 LocationRent 及密集地租 IntensityRent 诸观念 但以级差地租的阐释为最精辟 三 所得分配发展法则 社会人口不断增加 不能不用劣质与更劣质的土地 或在优良土地上进行密集耕作 地租乃不断升高 而实质工资按照工资铁律而为常数 货币工资随谷物价格之上涨而上涨 则利润率有随谷物价格上跌而下跌之趋势 经济到静止状态时 利润率将可等于零 四 货币理论 货币数量论在流通中的商品价值 商品流通量 既定的情况下 货币的价值决定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购买力平价 李嘉图到卡塞尔 在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 李嘉图阐述了 货币自动调节功能 的思想 五 赋税理论 李嘉图等价定理 Ricardo BarroEquivalenceTheorem 问题 政府财政收入形式的选择会不会引起人们调整其消费行为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内容和意义李嘉图在其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书的第17章明确表达了征税和政府借款在逻辑上是相同的看法 李嘉图 如果为了一年的战费而以发行公债的办法征集2000万镑 这就是从国家的生产资本中取去了2000万镑 每年为偿付这种公债利息而征课的100万镑 只不过是由付这100万镑的人手中转移到收这100万镑的人手中 也就是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公债债权人手中 实际的开支是那2000万镑 而不是为那2000万必须支付的利息 付不付利息都不会使国家增富或变穷 政府可以通过赋税的方式一次征收2000万镑 在这种情形下 就不必每年征课100万镑 但这样做并不会改变这一问题的性质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三层含义 征2000万镑税与发行2000万镑公债都会使一国生产资本减少2000万镑 他假定政府为战争而筹款 在发行公债的情况下 每年由政府偿付的利息 只不过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付给另一部分人而已 并不改变一国财富的存量 因为发行公债与征税一样会使该国生产劳动者的收入下降 并且这种消费行为变化与征税条件下个人消费支出下降是相同的 举债条件下人们的消费行为是否发生变化 直接关系到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 消费需求的大小取决于 可支配收入总财富的水平帕廷金 D Patinkin 在1965年出版的 货币 利息 价格 中认为政府未偿还的公债中有K部分被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租赁合同模板解析
- 2025年异环磷酰胺项目发展计划
- 设计权转让协议二零二五年
- 低价整屋改造合同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版酒店婚宴协议合同
- 免责招商合同样本
- 产品代加工合同合同样本
- 个人对公材料合同样本
- 公司扣押员工合同样本
- 桥梁加固施工方案
- (完整版)作文格子纸模板
- 课后习题详解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第13章 实战案例-钻石数据分析与预测
-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题库
-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册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Listening Speaking课件
- 【课件】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光伏过户转让协议书
-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赏析
- 宇电温控器ai 500 501用户手册s 6中文说明书
- 免疫学检验技术-抗原抗体反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