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提纲(一)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好学【注: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蚤:同“早”。恸:哀痛之至。贰:重复。亡:同“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即更刮目相待( )门人益亲( ) 不迁怒,不贰过。(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不迁怒,不贰过。译:3.请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举一例。(2分)答:4.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有何感想?(2分)答:二、木兰诗拓展阅读训练甲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乙题木兰庙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丙木兰从军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丁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选自木兰诗)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黑体词语。(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赏赐百千强( )(3)著我旧时裳( )(4)双兔傍地走( )(5)少习骑,长而益精( )(6)木兰乃易男装( )(7)市鞍马( )(8)朔风裂人肤(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4)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3.体悟甲丁中画横线语句,分别提取一个成语 、 。.甲文中与丙文中的“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意思大致相同的是哪三句?.甲丙两文均写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请分别找出有关的句子。.甲文中的哪句话反映了丁文中的“秣马备戎行”这一内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选出对乙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诗人一开头就用一个“作”字把北朝民歌木兰诗的诗意高度概括出来。这个“作”字很传神,它既突出地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生动地描绘出这位女英雄女扮男装“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要不,“同行十二年”,伙伴们怎么竟“不知木兰是女郎”呢?b.诗人在诗句“梦里曾经与画眉”中借取木兰诗“当窗理云鬓”的意境,运用一真一梦、一主一辅的衬托手法,借助梦境,让木兰脱下战袍,换上红装,运笔尤为巧妙。c.诗句“几度思归还把酒”刻画了木兰矛盾的内心世界,“几度”二字,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种内心矛盾的深刻性。d.诗人通过“把酒”“祝明妃”,把木兰对明妃的敬慕之情暗暗地透露出来,把木兰内心的矛盾统一起来,运用对比手法,使木兰和昭君灵犀一点,神交千载,倍觉委婉动人。这无疑也正是本诗值得特别称许之处。三、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2529题。(18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注释】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典郡:掌管郡务。罔不:无不。伎:同“技”。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尝射于家圃( ) (2)尔安敢轻吾射( )(3)子乃曰可教射( ) (4)而不以善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尔安敢轻吾射 /安能辨我是雄雌 b但微颔之 /但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去/ 旦辞爷娘去 d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岂汝先人志邪?4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4分)答:5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四、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4-5题。(5分)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4.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5.“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木兰诗系列练习一、填空题木兰诗选自 (代) 编的 ,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 。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二、解释下列词语1 木兰当户织( )( )2 不闻机杼声( ) 3 惟闻女叹息( )4 问女何所忆( )5 军书十二卷( )6 愿为市鞍马( ) 7 旦辞爷娘去( )8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9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10 万里赴戎机( )11 关山度若飞( )12 朔气传金柝( )13 寒光照铁衣( )14 策勋十二转( )15 赏赐百千强( )16 出郭相扶将( )( )17 当户理红妆( )18 著我旧时裳( )19 对镜帖花黄( )20 雄兔脚扑朔( )21 雌兔眼迷离( )22 双兔傍地走( )三、木兰诗原文填空1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 2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 3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4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5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6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7表现家人对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8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9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10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11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12任意写出木兰运用互文见义修辞方法的连续两句 13描写出木兰同其他战士一样,戎马倥偬,由于军情紧急而矫健如飞的句子是 七下古诗文阅读练习(一)参考答案孙权劝学参考答案:一1.研究 重新 更加 转移2.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颜回)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3.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 凿壁偷光 程门立雪(2分)4.示例:甲段文字写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由一介武夫变成一名儒将,从而阐明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乙段文字告诉我们颜回学习“不迁怒,不贰过”,被孔子称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分)二、木兰诗拓展阅读1.(1)只,仅仅(2)有余(3)穿(4)跑(5)更加(6)换上(7)买(8)北方2.(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2)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数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归来。(3)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4)早晨驻扎在雪山的下面,晚上住宿在青海的旁边。3.甲扑朔迷离丁秣马厉兵.暮宿黄河边,暮至黑山头,壮士十年归。.甲: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丙: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互文、排比,增强语势,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写出了出征前的准备工作。.d(不是对比手法,而是烘托手法。)三、卖油翁比较阅读答案:1(1)曾经 (2)轻视 (3)你 (4)休息(或调养气息)(每个1分,共4分)2d(3分)3(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2分) (2)您为什么不替代我射一射呢?(2分)4(1)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2分) (2)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2分)5要点: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每点1分,共3分)答案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每处一分)(1)夸耀(2)打发(3)随便、随意(4)畏惧、害怕10、翻译下面句子。(4分,每小题2分,译出大意,语句通顺即可) (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11、(6分,每空2分)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12、(3分,表述完整、意对即可)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木兰诗答案:(一)(5分)4.(3分)c5.(2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说明:意思答对即可。木兰诗系列练习一、填空题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乐府民歌,二、解释下列词语1、对着,门 2、织布梭子3、只4、思念5、表示多数,不是确指6、买7早晨8水流声9只;马叫的声音10战争11过12北方13铠甲14记功15有余16外城;扶持17指女子的艳丽装束18穿19帖通贴20动弹21眯着眼22跑三、1、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4、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7、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8、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9、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10、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4 写出文中运用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15任意写出文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16写出诗中运用对偶修辞的手法的诗句17写出诗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 18表现木兰出征时矛盾心理的句子 19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 20从文中找出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意境相似的诗句是21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也有相似的两句 22“火伴”皆“惊忙”的原因是什么2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24写出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四、问答题:2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3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4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5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6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7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让人们感受的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有的同学说“她不想当官,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慕荣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真的还有其他原因,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8文中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有的同学读后会问“她在军营中十多年,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子吗?文章这样写是否有失真实”,对此,你又什么看法?9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说说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10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11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 12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13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14木兰在古代被称为女英雄,家喻户晓。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不乏众多的女英雄。请你举出一例,同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英雄行为。 15结合本文请拟一幅对联。16.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17.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18.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19. 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战斗的句子是: 220.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21.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22、文中两次写“不闻但闻”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3、木兰辞官回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什么性格? 24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雄免脚扑朔,雌免眼迷离”一句,如今,它的意思是什么?卖油翁课文阅读1记叙文有六个要素,时间、人物、地点、原因、经过、结果。本文省略了“时间”,试填下表把其他五个要素填在表内。人物地点原因经过结果2“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什么?用原文中的两个字回答。3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为什么久而不去?对其箭术持何态度?4、在文中找出表现陈尧咨傲慢无礼的语句。5、康肃由“忿然”到“笑而遗之”说明了什么?6、卖油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7、写出两句勤奋成才的名言警句。 8、卖油翁作者是_ ,北宋著名_ 家。唐宋_ 之一。9给下列汉字注音。矜( )圃( )睨( )忿( )酌( )颔(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2)但微颔之( )(3)无他,但手熟尔( )(4)尔安敢轻吾射( )11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12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13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14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15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16、 文中说陈尧咨善射,试举两点说明他善射的情形。(4分)(1)(2)17、找出三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6分)(1) (2) (3)18、 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4分)19、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5分)20、“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5分)21、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酌油沥之”的目的是什么?(5分)2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 )(5分)、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23、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6分)、以: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射: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去: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自: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24、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5分)、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无他,但手熟尔25、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 )(6分)、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26、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5分)、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27、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 )(5分)、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卖油翁比较阅读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断2处)(2分)生不 识 水则 虽 壮 见 舟 而 畏 之2、翻译下面句子。(4分)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文: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译文: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 ,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4.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其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竹里馆阅读【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阅读题一1、诗歌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这种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2分)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2分)3、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 4、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5、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春夜洛城闻笛阅读 【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 诗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诗人“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2. 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5、 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6、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7、 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逢入京使阅读 【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晚春阅读【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下列可以作为标题的一项( )a晚春 b初夏 c晚秋 d初冬2这首诗的语言特点?请分析。3一、二句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 4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5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6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7、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逢入京使阅读 【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解释词语:故园:漫漫:龙钟:凭:传语: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5、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下列可以作为标题的一项( )a晚春 b初夏 c晚秋 d初冬2这首诗的语言特点?请分析。. 3一、二句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4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5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6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请同学们自主默写四首附录诗依次如下: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请同学们自主默写木兰诗: 木兰诗阅读参考答案木兰诗填空答案补充1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5、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16、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旦辞四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17、爷娘闻女来六句 东市买骏马八句18、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20、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2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2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四、问答题2、提出悬念,引导下文,又可以吸引读者好奇往下阅读。【叹息原因】: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原文】: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表现出花木兰表现她孝顺,深明大义、勇敢、坚强的性格。3、这句话是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到各处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这样写表现了木兰操办军备物资急切而井然有序。4、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作用:木兰停机叹息,表现异常,设置悬念。 意思是: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一早一晚间接表明了大背景表现出国家战事紧急,征兵迫切场景。5、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些句子中的数字在用法特点上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并非实指。6、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7、辞官还乡是因为要孝敬爹娘。木兰最初奔赴前线就是因为父亲年迈,是出于一片孝心,如今战事结束,如若继续留任,岂不是违背了初衷,更能显现出木兰的一片孝心,即使是沙场征战多年,建功无数,可汗封官赐爵,也依然能不留恋于功利,执意返乡孝亲,上阵能杀敌,下马能孝亲,平凡中更显伟大,更显一代奇女子的风范。8、花木兰历史上却有其人,只是一直存在各种争议,木兰辞中存在些艺术成分。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故居、出生年代,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清以后,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再创作,“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日臻完美。迄今为止,上演过木兰戏的剧种有京剧、越剧、汉剧、昆曲、秦腔、平剧、黄梅戏等20多种,特别是大师常香玉花木兰的全国巡演,“花木兰”在民间的影响更加深远,“花木兰”这个称谓在人们心中也逐渐“固定”下来。9、课文详写了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因为本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孝顺品质,当时的人民厌恶战争,喜爱和平,战争并不是重点,所以要略写战争.。最主要的是,本文主题在于热情赞扬花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10、吟唱者以双兔为喻,体现了对木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多年从军中未被发现时女郎的谨慎和机警。11、这几句意思是花木兰从军归来后,每间房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旧衣裳,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面容。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的心情。12、本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年征战归来,不慕荣利,自愿过劳动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13、木兰是一个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的女子,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14、任长霞。以为女子出任一方公安局长,积极从事打黑斗争是新时代的女英雄。15、木兰代父从军英雄扬名千古 1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8、东西南北19、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2、用对比写出木兰在征途上思念亲人的细腻感情,同时与“鸣溅溅”“鸣啾啾”共同渲染出了征途中的悲凉气氛。23、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上次之多,她辞官表明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24、比喻事物错综复习,难以辨别。卖油翁课文阅读1人物:卖油翁、陈尧咨;地点:陈尧咨的菜园子里,起因:陈尧咨善射、自矜,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经过:陈尧咨看到卖油翁轻视他的箭术,忿然质问,卖油翁用酌油之事教育他,结果;陈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2善射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只微颔之:只觉此技无他,但手熟耳。4“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5通过卖油翁的表演,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技术是无止境的。6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7、略8欧阳修,散文,八大家;9略10(1)放;(2)只、不过;点头;(3)罢了;(4)怎么;11“熟能生巧”。12“尔安敢轻吾射”;13“手熟”;14“以我酌油知之”;15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16、(1)当世无双(2)十中八九17、百发百中 百步穿杨18、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19、评价是:“无他,但手熟尔” 是凭他倒油的经验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以我酌油知之)。20、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21、用自己的实力来说明问题。22、 23、a 24、b 25.d 26、27、卖油翁比较阅读参考答案1.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2.翻译下面句子。(4分)(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关键词“矢、但、颔、日、道”等词漏译、错译一个扣1分。句子通顺得1分。)3.(3分,每空1分)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或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或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乙文:生不识水。(或不学而务求其道)4.从陈康肃和卖油翁的故事中,我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诉我们人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从北方勇者学没“不学而务求其道”而“未有不溺者”的故事中,我领悟到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操练。(3分,表述完整、意对即可,未结合扣1分)【译文】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竹里馆参考答案1、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保险公司代理合同与保险公司单位赔付业务管理协议授权书
- 2025健身房合伙经营合同样本
- 全方位解析小自考市场营销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浙江出版联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凉山州会东县招聘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语言发展评估系统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资产证券化AI应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逻辑思维游戏课程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第三方支付AI应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航天技术类博物馆在线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 学生作业打卡模板
- DZ∕T 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正式版)
- DZ∕T 0212.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盐类 第3部分:古代固体盐类(正式版)
- 《雷雨》《窦娥冤》《祝福》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命案防控知识讲座
- 人工智能在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中的应用
- 猪肉配送服务应急保障方案
- 2024年西藏自治区成考(专升本)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真题含解析
- 专项报告模板
- 卸货与装载操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