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课女娲造人课时作业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女娲_ 澄澈_ 莽莽榛榛_ 气概_ 掺和_答案:w|chngch|zhn|gi|chn解析: 注意“澄”的声母是ch,不是d ,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榛”不要和“秦”搞混;“掺”的声母是ch ,不是c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绵廷_ 奔奔榛榛_ 开僻_ 气慨_ 兴高彩烈_答案:廷延 奔奔莽莽 僻辟 慨概 彩采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常用字的掌握度,学生熟记即可。 3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可贵的灵气。b这篇神话赞颂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c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于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d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答案:d解析:这篇神话并没有科学地解释人类的起源。正因为人们无法科学地解释这一问题,才借助奇妙的想象谱写出女娲造人的神话。4填空。_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_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地叙述了_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答案:神话|想象幻想|神话女娲造人解析: 学生只要记住神话故事的概念及特点即可。5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加点的词语指代的内容。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_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_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_答案: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人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解析: 学生在做这类题时一定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这里需要分析都是一些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从前后文段中都能得出答案。6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_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_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_答案:心理捕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解析: (1)句根据“觉得”一词可以判断是心理描写;(2)句根据“掘、掺和、揉”等词可以判断出示动作描写;(3)可以根据“眉开眼笑”这个词语判断出是神态描写。二、文本提升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题。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几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1)复述故事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答案: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把女娲塑造成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母性的大神形象。解析: 通过通读文章可知文章写的是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作为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具有伟大的母性。(2)“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中的“这种方法”指的是哪种方法?_答案: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人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解析: 分析文中的指示代词“这”一般可以从句子的前面去寻找答案、筛选信息。(3)女娲为什么会想出这种“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_答案:因为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仅凭她一个人用双手团土成人,显然是很难让人布满大地的。所以想出了这种“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解析: 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一是要结合前文的内容,这是文章情节的合理推进,二是要结合女娲的最初愿望来分析。(4)概括上文最后一段的段意。_答案:女娲想出了让人类自己创造后代的办法。解析:前面部分都是写女娲如何造人,最后一段则是道出了人类繁衍的方法,这是符合现实社会的一种推理。(5)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女娲一直在工作?_答案: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解析: 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直接去文章中找出相照应的句子即可。(6)品读课文,尝试学习夸张和想像的作用找出文中的夸张句子,试着说出它的的作用。找出文中的想像句子,试着说出它的作用。答案:(1)示例:课文15段,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女娲的神通广大。 (2)示例:课文中充满了想像,大胆而真实的想像,赋予了女娲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经验,既显神威又合人情事理解析: 夸张的作用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某一特点,神话故事本来就是人类通过对大自然的一些认识展开合理的想象,使神仙既有神威又合人情事理。(7)看到人类能世世代代绵延下去,女娲的心情如何?请你想象一下。_答案:略解析: 学生首先要明确女娲的人物形象是人类始祖,具有生命的活力和母性的光辉,然后学生再在此基础展开合理的想象。三、同步拓展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tigr)。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tigr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的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tigr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可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1)题目中的“造”字可用一个词来诠释,这个词是_。答案:克隆解析: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本文讲述的是科学家们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克隆出人出来,所以“造”就是克隆的意思。(2)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是_,说明顺序是_,第段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答案: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逻辑顺序 列数字解析: 学生根据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来进行推断。(3)第段画线句子的含意是什么?_答案:人和其他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解析: 从句子的前后文的内容可以判断出来,科学家们对于“人造人”的问题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也就意味着推翻了以往的神话故事中的人类是上帝创造的论断。(4)从文章内容来看,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_答案: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有用的基因就可以创造出活生生的生命。作者认为利用基因创造生命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前景。解析: 从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可以推断出来,现在科学已经具备了创造生命的技术。但是及时停止了研究,并且在文章最后发出了感慨,都表明了作者认为这件事对人类来说是十分可怕的。9.盘古开天辟地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当中。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心里慌。他觉得这种情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级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推算的结果,说是有九万里那么长。这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长柱子一样撑在天和地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与黑暗混沌的机会。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撑天拄地的辛苦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相当巩固,他不必担心它们会合在一起,他实在需要休息休息。终于,他和我们人类一样地倒下来死去了。 就在这时候,周身突然起了巨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岳,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土,他的头发和丝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温润的玉石,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汗水,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总之一句话:这“垂死化身”的盘古,就用了他的整个身体来使这个新诞生的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1)写出下列三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天升得级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推算的结果,说是有九万里那么长。这巍峨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 )他浑身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 )答案:夸张|比喻|比喻解析: (1)句说盘古的身子长的极长,对人来说,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2)句可以根据“一根长住似的”判断出是一个比喻句;(3)把汗毛比作花草树木,是一个比喻句。(2)“就在这时候”中的“这时候”指_。答案: 盘古死去了的时候解析: 这道题是分析时间指示代词的含义,可以根据前文的内容进行判断。从前文中可以知道“这时候”指的是盘古死去的时候。(3)最后一段文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_,从结构上看其作用是_,突出赞扬了盘古的_。答案:最后一段文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抒情,从结构上看其作用是总结全文,突出赞扬了盘古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解析: 最后一段的作用通常有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根据全文的内容和作者感情倾向可以得出答案。(4)概括第6段文字的内容:_。答案:概括第5段文字的内容:盘古虽然死去了,但是他的整个人都幻化为天地万物。解析: 根据第6段的内容,可以用一组关联词:虽然但是来连接。(6)第7段中“新诞生的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有没有具体内容?简单说明下:_。答案:盘古用他的无私奉献精神造就出了天地,产生了新的宇宙,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也说明了劳动人民用智慧造就了盘古的伟大。解析: 这一句话在全文的最后,但是结合前文可以看出,第6自然段就是对盘古开辟的新天地的描述,同样它也具有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四、语言运用10女娲为让天地间生气蓬勃起来而产生了造人的动机,并且不辞辛苦地用黄泥造人。这大概是黄色人种的起源吧。那么女娲又是用什么方法创造了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棕色人种呢?她还有其他造人的动机吗?请推测女娲造人的新动机、新方法。(1)推测造人的新动机:_(2)新方法:_答案:(1)示例:女娲非常爱美,她需要有人织出美丽的彩绸,做成衣服穿,使自己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AFP培训课件2022教学课件
- 旅途中的一见钟情
- 计量单位书写规范
- 教育行业股东大会
- CAD基础知识课件
- 异常子宫出血护理查房
- 中小学学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查报告
- 宜宾市属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中心宜宾临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一批项目制员工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驻陕西煤矿企业招聘(1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羊毛制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房建资料员知识培训课件
- 新零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尝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下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B卷(含解析)
- 《商务沟通与谈判》课件 第二章 商务沟通原理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答案
- 中级银行管理-2025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银行管理》点睛提分卷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