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坚持质量兴市 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提升舟山经济核心竞争力前 言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短短的几年内,无论在国际贸易中还是在美国本土,美国的产品市场大量被日本产品所挤占。这种状况极大地震撼了美国。美国工商界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产品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因为日本产品质量好、可靠性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企业的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做得好。日本制造曾经是“质次价廉”的代名词, 在欧美贫民区商店的货架上充斥着日本商品。日本的质量振兴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7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产业合理化运动”, 邀请美国管理专家戴明到日本讲学, 并全面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统计过程控制等。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经济竞争力,使日本逐步成为经济大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日本商品开始昂首进人国际市场。在其后的多年里, 日本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强劲的质量竞争力。美国强烈地意识到“若想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获得质量领域的领导地位是最重要的,经济上的成功取决于质量。”为此,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规定每年10月为“质量月”,其口号是“质量第一”。1987年8月20日,里根总统签署了“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提高法”,并据此建立了国家质量奖,以鼓励美国企业加强和改进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美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从1988年起,美国国会每年拨款490万美元,用于美国国家质量奖的评审。克林顿总统在宣布1999年度美国国家质量奖获奖企业时讲话说:“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在使美国经济恢复活力以及在提高美国国家竞争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日本和美国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环境下,要想发展经济,赢得竞争优势,必须靠质量。靠质量开拓市场,靠质量巩固市场,不重视质量就等于放弃市场,市场竞争,以质取胜。一、我市工业质量发展现状。(一)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舟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近十年舟山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全市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临港工业迅速崛起,2008实现工业总产值832.6亿元,已连续六年保持25.0%以上的增速。船舶修造、水产加工、机械制造已成为临港支柱产业。1、船舶修造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自2003年起,船舶修造业产值以年均65%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实现产值319.1亿元,同比增长65.6%,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8.0%,占全省船舶修产值60%以上。“中远”、“扬帆”、“欧华”、“金海湾”、“常石”等一批大型船舶修造企业成为全国船舶修造龙头企业,有的进入了世界造船五十强企业。2008年全市造船能力突破300万载重吨,进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船舶配件制造业迅速发展,产品通过了各国的船级社认证,船舶配件制造业产值超过10亿元。通过招商引资,一批具有国际品牌的国内外船舶配件生产企业即将落户本市,将进一步优化我市船舶修造业发展的结构。2、水产加工业逐步做强。水产品加工业是舟山传统工业支柱行业,2008年全市水产加工业工业总产值15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18%,占全国水产加工产值10%。出口6.3亿美元,是全国最大的海水产品出口基地。水产加工业依托技术创新,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高,从传统的冻、干品逐步转向活、鲜和高附加值的旅游食品、海鲜配菜及海洋药物、海洋保健产品。水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42%。全市海水产品科技创新能力、加工能力、技术装备等均居全国前列。被国家专业协会评为“中国渔都”和“中国海鲜之都”。全市获得“舟山黄鱼”等6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兴业集团和舟渔公司分别列“全国水产加工贸易25强”首位和16位。水产品已创中国名牌产品1个,浙江省名牌产品23个。3、机械加工业发展前景广阔。塑机螺杆制造业产值达30亿元,占全国的70%以上,部分产品出口国外。定海已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塑机螺杆之乡”。金鹰集团收购了国际著名的英国的麦凯公司,所生产的绢麻纺织机械成套设备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据了全国85%的份额。金鹰食品机械公司研发的全自动数控机床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价格仅为国外最先进冲床的1/4,材料利用率比同类产品至少节约10以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弘生集团收购德国格罗斯公司及无通丝电子提花机,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浙江科力尔公司研发的旋转挤压式过滤机为国家级新产品,已成为当前普遍使用的离心式污水处理设备的更新替代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二)产业质量保证能力逐步提高。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逐步加强,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强。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投入6.34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45亿元,同比增长28%,占科技经费支出总额的66.2%。全市有企业技术中心28个,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6个。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申请专利1000余件,授权近600件。20032007年,全市共组织实施了国家及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90项,共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企业人才素质得到提高,2007年我市科技型企业共有研发人员1485人,其中的高级职称人员279人,博士、硕士77人。一批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从国外引进关键技术装备、先进的船舶设计系统和现代造船模式,实现了造船精度化、无余量化,产品已从普通常规船舶转向大吨位散货船、滚装船、海洋工作平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检测能力不断提高,建成了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已能较好地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2、品牌和标准化战略不断突破。全市着眼重点产业发展,积极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和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创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浙江名牌产品37个、舟山名牌产品77个。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采标253家,可采标率达到 80.3%;省级以上名牌企业100%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449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HACCP等体系认证。12家企业参与36项省以上标准制修订,其中6家企业为13项国家、行业标准第一起草人,1个国家重点新产品技术上升为国家标准。组建了省海洋生物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搭建了标准技术创新平台。岱山县争取到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围绕块状产业质量提升,强化技术标准的创新,全市三个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联盟标准并推广实施。3、工业产品质量指数走在全省前列。从全省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情况看,我市的产品质量状况始终保持全省前列,未出现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和产品质量突发事件。从2003年以来,全市工业产品省级定期监督抽查质量指数均在97以上。除2007年,历年质量指数均位列全省第一。2008年省级定期监督检查共抽查我市8大行业35种439批次产品,批次合格率为94.5%,质量指数为99.1,并高出全省平均2.0点,批次合格率和质量指数均创历史新高。说明我市的小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不断提高,大中型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仍处在全省的前列。(三)质量安全整治成效明显。近年来,全市先后组织开展了部分重点产品整治、“十小”行业整治、奥运食品整治、奶制品整治,加强了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确保了全市食品及产品质量安全。在部分重点产品整治中,突出水产品、饮用水、豆制品等食品行业和玩具等重点产品,开展“呵护民生”等专项整治行动,使定海豆制品、普陀虾皮、岱山水白虾、嵊泗螺酱等行业规范提升。岱山县玩具产业摘除省级挂牌督办的“帽子”。奥运食品整治中,在全省率先提出对全市34家供奥食品企业实行“定人、定责、定企业”监管。在乳制品整治中,对液态奶企业实行驻厂监管,产品质量安全批批抽检等措施。在“十小”行业整治中,摸清了全市近1.4万家“十小”底数,制定了整治标准及相关监管制度,帮扶培训3000多户(次),整治规范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局面。在强化产品质量整治中,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得到不断完善。推行了以协会建设推动行业自律新举措,分别成立了豆制品、虾皮、糕点等行业协会。严格食品添加剂申报制度,规范委托加工行为,推动小企业、小作坊整合提升,探索建立了豆制品长效监管制度。加强了“菜蓝子”工程安全建设,加强了对蔬菜批发市场上市蔬菜农残的抽检,通过“五个一”分析归类,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预测预警作用。(四)检验检测能明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是产业发展的技术保障,全市加强了检测能力建设,2008年完成了国家海洋食品质检中心建设完成。设备资产达到1500多万元,检验检测能力覆盖海洋食品202项、项目(参数)303项,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56项。完成各级科研项目、地方标准制定14项,正在实施10余项,检测能力与国际相接轨,科研水平快速发展。同时,岱山县筹资120万元建设县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嵊泗县筹资150万元建设县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上,全市已形成以国家级实验室为龙头,省市级实验室为基础,县级实验室为补充的新格局。浙江省船舶质检中心筹建进度加快,已投入设备230万元,与国际九大船级社建立关系,同上海等国内著名船舶科研机构开展了科研合作。积极向上争取筹建“国家船舶用材料质检中心”的工作已经开始。(五)质量发展存在问题明显。2008年,我市经济跨上了人均GDP7000美元的新台阶。但是,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依然存在。产业层次低、竞争力弱和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全市经济面临着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资源要素制约加剧等问题,由此产生了不少质量问题。主要有: 1、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低下。朱兰的“80/20原则”指出: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中,20%来自基层操作人员,80%由管理问题所引起。从我市历年的监督检查情况看,绝大多数的产品质量问题发生在中小企业,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者长期重营销、轻管理,质量意识不高,缺乏现代质量管理知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能力相对较弱。从全市企业看,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开展的面还不够广,仅局限在几个大企业,全市开展QC小组活动的企业只有十余家,经过登记的QC小组不足20个。部分机械加工企业现场管理较为混乱,资源利用率较低。2、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缺少互动发展。技术标准落后成为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全市专利纳入标准的数量极少,难以形成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企业利用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意识不强,多数企业没有内控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较少。3、企业品牌经营能力较弱。舟山经济外向度高,贴牌加工等经营形式使企业品牌意识弱化,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品牌策划推进机构,也没有聘请专门的品牌咨询机构开展咨询,品牌宣传投入少,导致我市水产、机械产品的品牌价值不高,产品的附加值低。在当前国际市场不景气,企业大力拓展国内市场的形势下,品牌已经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短板”。二、坚持质量兴市,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质量问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质量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周国辉市长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高海洋经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质量兴市、加强品牌建设”。(一)坚持质量兴市,加强宏观质量管理的现实意义。坚持质量兴市,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必然要求。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实行宏观调控是政府职责。党的十六大提出实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要“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各级政府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由此可见,质量工作,不单纯是企业的工作,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党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在经济建设中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根本要务,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把握统筹兼顾这一方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经济发展做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只有把经济工作的重心真正转移到质量和效益上来,才能做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最近的重要批示就明确提出了要“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的任务,并且强调指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对扩大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坚持质量兴市,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是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坚持以港兴市、工业强市、服务富市,提升“三大定位”,推进“四海”建设,是当前舟山推进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从舟山经济发展形势看,经济总量过小,长期积累的素质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产业层次低、核心竞争力不强,服务能力弱、质量水平不高,环境质量的优势也受到了工业发展的挑战。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市委提出了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要求不失时机地加快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创新发展,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把好与快统一到推动转型升级当中去。加快发展是做大经济总量的必然要求,提高发展质量做大总量的根本保证,没有质量就不可能快速发展,就不可能实现量的快速增长。因此,在舟山快速发展海洋经济的形势下,坚持质量兴市,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显的尤为迫切和重要。坚持质量兴市,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是我市质量发展水平的现实需要。质量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实施质量振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我市以“以港兴市、工业强市、服务富市”为当前经济发展战略,而“质量兴市”则应当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当前,我市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偏重于产业布局和产业规模,对包括服务业在内的行业质量发展规划则有所欠缺。从工业产品看,在国家开展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分析中,2006年我市工业产品质量竞争力综合指数仅排名全省第7位;从服务业质量水平看,服务标准少,企业标准化水平低,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导致了服务质量水平不高,都将影响到我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二)质量兴市活动的历史背景。质量兴市活动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项有重大影响力的质量振兴创举,是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从重视速度效益向重视质量效益的一个重大转变,是从源头抓质量,从根本上提高产品、企业、产业和地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是在地方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下,以提高地方整体质量水平为突破口,通过夯实企业基础工作、实施名牌发展战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效遏制假冒伪劣产品,从而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政府和广大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振兴活动。质量兴市活动最早始于温州。20世纪90年代初,温州经历了“第一次创业”的高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产品质量低劣、假冒伪劣猖獗、经济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极大地制约了温州经济的持续发展。温州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质量是温州的生命。质量上则温州兴,质量下则温州衰”。并且认为:“温州的产品质量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政治问题”。1993年,温州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提出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扎实的成效,全面推动了温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行业性、区域性的质量问题变为行业性、区域性的质量优势;小作坊式的生产变为规模化生产;假冒别人品牌变为创立自身优势品牌。据了解,我国质量兴市活动开展13年以来,全国共有1615个市县开展这项活动,超过全国县级行政区的56%。质量兴省取得新突破,有9个省人民政府作出在全省开展质量兴省活动的决定。我省的温州、台州获得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称号。(三)质量兴市的基本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在总结全国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即将出台质量兴市考核细则,提出质量兴市工作要达到三项标准和三个结合的要求。即:必须是党委政府做出决策;要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的质量兴市活动目标、计划及措施;要成立以当地政府领导为组长的质量兴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三个结合即把质量兴市与落实各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责任制和打假工作责任制结合起来;把质量兴市活动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坚持打假治劣与质量振兴两翼推进;质量兴市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结合起来,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三、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的基本构想。(一)确定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1、总体思路: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借鉴温州、台州两市开展质量兴市的经验,我们认为,开展“质量兴市”活动,要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为依据,围绕以港兴市、工业强市、服务富市以及提升“三大定位”,推进“四海建设”的发展战略,完善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质量兴市工作机制,开展全社会的质量教育,推进品牌和标准化战略,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落实打假责任制度,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强化宣传,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提高全市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努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2、活动内容。质量兴市活动包括质量兴县(区)、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活动。质量兴县(区):就是县(区)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量工作,组织和调动各行各业推进浙江省质量振兴计划,以提高质量、振兴经济、促进发展。质量兴业:就是积极推进工业、服务业的质量振兴。质量兴企:就是引导企业深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改造步伐,实施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总体目标。经过5-10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县区全部通过省级验收。(二)应建立健全质量兴市三大机制。1、建立质量兴市的工作运行机制。-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质量兴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教育、考核检查工作。各县区政府也应成立相应的组织,乡镇、街道确定质量兴市工作联络员。从而在全市形市、县、乡三级较为健全的质量兴市工作组织网络。-建立工作规划计划制度。依据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浙江省质量振兴计划,制定质量兴市长远发展规划,每年依据政府工作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工作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分析质量兴市工作形势,宣扬表彰先进,动员部署年度质量工作。定期召开质量兴市联席会议,研究探讨和协调相关质量工作。-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市政府应当把质量工作纳入对各县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之中。各县区政府也要把质量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的考核之中。2、建立质量兴市的激励机制。对质量兴市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县区、职能部门,由市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开展“争创质量工作先进乡镇”达标考核活动,对达标乡镇予以表彰。设立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对获得各级政府质量奖、各级名牌产品特别是服务名牌产品、参与上级标准制定、设立国家或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的企业、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项目以及获国家及新产品认定、获发明专利以及在质量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个人予以奖励。3、建立质量兴市的责任追究机制。建立以质量兴市(县区)领导小组负总责,政府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在质量兴市活动中的任务责任。对工作不落实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必要时应予以党纪政纪处分。(三)通过抓重点工作,推进质量兴市工作深入开展。质量兴市主体在企业,只有广泛开展质量兴企业活动,才能实现质量兴业、质量兴市。为此,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就应当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讲求质量、人人为了质量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深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改造步伐,实施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开展全社会的质量教育,提升全民质量意识。要以企业为重点,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水平。要把推进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政府要拨出专项经费支持教育培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积极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要把质量教育纳入学历教育、干部岗位培训之中,提高干部的质量意识、素质和质量管理的能力。要鼓励管理骨干积极开展质量专业职业资格培训考核,培养一批质量专业专家队伍。深入开展“质量月”宣传活动,开展全民质量宣传。2、组织各行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达标激励机制,把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同企业管理创新结合起来,如建立企业质量管理扶持资金,对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精益生产、6管理等给予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工会、共青团及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企业员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改进等活动,表彰先进典型,营造全面质量管理的氛围。3、办好政府质量奖,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政府设奖,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是当今政府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普遍作法。我市市县两级政府均设立了质量奖,目前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帮助企业树立卓越的质量经营理念,导入卓越绩效标准,宣传企业运用标准所取得的成果,开展质量奖的评价,表彰和宣传获奖企业,以营造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氛围。适时将服务业和建筑业纳入政府质量奖的评价范围。4、组织开展区域经济质量提升,不断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强化块状经济产业内企业质量基础工作,完善企业计量和标准化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品牌经营,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争创“舟山海鲜”省级区域名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联盟标准,通过标准的推广应用,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运用行政干预的手段,通过市场准入、兼并、合作等方式对影响区域经济质量提升、影响环境质量的小企业、小作坊进行整治,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流动。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在企业中推广清洁生产。5、大力培育服务名牌,推动现代服务业质量发展。标准化是服务业质量提升的关键,也是当前服务业质量发展的“短板”。针对服务业质量发展现状,应紧紧抓住当前全市大力推进服务发展的良好形势,以标准化工作为重点,大力培育服务名牌产品,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应制定重点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服务业的联盟标准、地方标准,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引导服务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公司流程优化与管理顾问协议
- 2024年专属家政服务聘用协议
- 道德与法治八上8.1《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
- 2024香港商业贷款协议格式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东瓯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数学试题
- 2024专业个人汽车租赁协议指南
- DB11∕T 1704-2019 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监测与评价
- 2024年定制航拍服务协议范本下载
- 2024年全球贸易条款专业翻译协议
-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4级实证材料基础项
- 泵与泵站(水20)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甲状腺结节指南总结
- 某水电站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 食品检测员基本知识演示文稿
- 马工程《刑法学(下册)》教学课件 第20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GB/T 3820-1997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
- GB/T 3215-1982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
- GB/T 2885.5-2008矿用窄轨车辆第5部分:平板车
- GB/T 25021-2010轨道检查车
- GB/T 2492-2003普通磨具交付砂轮允许的不平衡量测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