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一文的教案.doc_第1页
《自我保护》一文的教案.doc_第2页
《自我保护》一文的教案.doc_第3页
《自我保护》一文的教案.doc_第4页
《自我保护》一文的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我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3、增强学习与体质锻炼的自觉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身体素质,促进自身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2、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认知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防范侵害的必要性,认识一些不法侵害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2、 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知道呼救法、周旋法及勇敢抗争都是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了解常用的呼救电话号码;二、教学重点、难点:防范不法侵害、提高警惕的必要性,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教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讨论和辩论赛等方式。教具:多媒体。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欣赏FLASH自我保护问答歌(多媒体)教师:喜欢这首歌吗?在这首歌里,怎样做才是自我保护?(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时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教师:调查背景(多媒体)读到这样一组数字:1999年我国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2000年国家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成为威胁14岁以下儿童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隐患。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虽然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已经为我们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真要收到良好效果,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同学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如何?让我们考考自己。(多媒体)1、小明逛商店发生火灾,小明应如何逃生?(A从窗户往外跳B从安全出口逃出)2、在看电视时,发现电源插座冒烟了怎么办?(A关闭电视B切断电源)3、你骑车穿越十字路口,到马路中央时,交通信号灯有绿灯变黄灯,这时你会怎么做?(A退回到路边B快速通过)4、新房装修完毕,爸妈想赶紧搬进去,你该怎么办?(A听爸妈的B提醒爸妈迟点搬)5、如果你独自一人在家,突然有强盗闯入,你该怎么办?(A用报警来威胁强盗B记住其特征,之后报警)6、一个人在家,如有人敲门,声称要查煤气,你怎么办?(A不出声,装作无人B让其等候,然后通知家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但这还远远不够,社会生活复杂多样,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确保自己快乐、健康的成长。(二)共同探究:问题探究一、生活中我们还可能受到哪些侵害(家庭、学校、社会)?我们应如何应对?学生讨论:(偷看女儿的日记、学校被罚写作业,被人强行搜身)教师引导:假如受到了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民事侵害,侵害的程度又较轻,我们该如何应对?(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教师点拨:可以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协商和调解的方法来解决。也可以申明自己的某一权益是合法的,是不允许非法侵犯的,以借助法律的威力,制止侵害,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探究二、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的身边是否存在敲诈勒索的现象?你是否曾被敲诈勒索过?面对侵害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学生回答:(经历过或者没有)教师:(多媒体)中学生中80%的学生诉说在身边存在校园抢劫、敲诈现象,18%的学生诉说自己曾遭遇过,但真正告诉老师家长寻求保护的却很少因为怕遭到报复,所以决定自认倒霉,你认为应该怎么办?下面录像中受害人的做法是否可取呢?教师:我们先看录像拦截敲诈(多媒体)(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探究,教师适时点拨)教师:集中同学们的观点,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勇敢反击,一种是顺从妥协。两种观点实际上都有一定道理,下面让我们再看拦截敲诈片中又是怎么讲的?学生:继续观看录像拦截敲诈教师点拨:我们遭遇意外险情和伤害时,处理方法是随机应变,机智勇敢,用智慧来保护自己;处理原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直接针对目前比较普遍的校园暴力,以录象拦截敲诈为媒体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分析面对勒索可能会采取哪些策略并都会导致怎样的后果?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重要性。)教师:友情提醒(多媒体)1、上学、放学时,应与同学结伴而行。2、身上不要装过多的钱,不要携带珍贵物品。3、即使携带了,也不要随意显露4、牢记常用的公用电话号码:火警119匪警110急救中心120(帮助学生尽可能得远离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防止溺水、触电、烧伤、交通事故等,逐步提高自我保护的本领)问题探究三、主题:“当我们面对歹徒正在行凶时,该怎么做?”(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教师总结:刚才我们共同探讨的是万一我们自己遭遇到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必要时,还可以采取自卫行动,实施正当防卫。那么,如果我们发现他人正在遭遇不法侵害时又该怎样做呢?(多媒体)广州市一名14岁的女中学生小苏在乘坐62路公交车时,看到一名歹徒趁一位女士不注意,抢走其手机,她便紧迫不舍夺回了被抢的手机,在与歹徒的搏斗中小苏被歹徒匕首捅伤。虽然小苏的义举使全校师生感到自豪和光荣,但班主任罗老师仍不无担忧地说:太危险,假如歹徒那一刀捅在要害部位正方:应该见义勇为。反方:不应该见义勇为。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见义智为。对未成年人来说,可以见义勇为,但更需要在见义勇为中灵活地保全自己。走进生活(三)实践活动:自护救助站(多媒体)说出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自己身上令自己困惑的案例,互相交流,共同维护2、情境剧场(多媒体)小丽放学回家看见房门已开,一个陌生人正在翻箱倒柜,小丽顿时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