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与上海高新区内生竞争变量比较.pdf_第1页
深圳与上海高新区内生竞争变量比较.pdf_第2页
深圳与上海高新区内生竞争变量比较.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7年第3期 科技管理研究 S cie n ce a n d T e c h n o lo g y Ma n a g e me n t R e s e a r ch 2 o 0 7 No 3 文章编号 1 0 0 0 7 6 9 5 2 0 0 7 0 3 0 0 7 6 0 3 深圳与上海高新区内生竞争变量比较 王卫红 高 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 1 0 4 2 0 摘要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内生竞争因素的研究成果 对深圳和上海高新区在研发投 入 研发资金构成 产出指标 技术创新能力等主要 内生竞争变量 因素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分析 得出若干结 论 并针对深圳高新区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 关键词 高新开发区 竞争变量 内生变量 上海 深圳 中图分类号 F D 6 4 2 文献标识码 A 深圳高新区和上海高新区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两大高 新技术开发区 能否健康发展 能否具备竞争实力 关系到 全国高新区发展的步伐与国家创新能力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借鉴经济增长理论中有关内生竞争因素的概念 提出了 影响高新区发展的内生竞争变量的概念 并运用几个主要的 内生竞争变量指标对深圳与上海高新区进行了比较 以此来 评价作为开放型协同系统的两个高新区的竞争力 1 理论综述 最早将 内生变量引入经济 领域的是哈罗 德 H a r r o d 1 9 3 9 提出的著名 Y A K模型 Y代表产出 A为常数 K 是影响产出的资本投入 即产出与资本存在直接的线性相 关 这里的资本是作为影响产出的唯一内生变量而存在的 到2 O世纪8 O年代 卢卡斯 L u ca s 1 9 8 8 提出了内生性增长 理论 随后罗默 R o h m e r 1 9 9 0 将其发展 提出第二类新增 长理论直接强调了发展的内生变量是增长的发动机 一个部 门的增长归结于知识积累这个内在变量 而不仅仅是资本积 累 国内学者也对内生竞争变量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金碚 1 9 9 9 在 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报告 中从产业竞争 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模式考虑 提出了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内 在竞争指标和因素 陈向东 1 9 9 9 等在 我国产业科技竞 争力的国际比较实证分析 中从产业研究与开发 技术人才 投入 创新能力等发展状况来研究产业内在竞争力 高长远 1 9 9 9 等在 高新技术产品评价系统研究 中运用系统工 程的思想 建立了高新技术产品评价方法体系 运用 A K P方 法建立了评价高新技术产品的指标体系 谢章澍 2 0 0 1 等 在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从内外生 竞争变量考虑来建立国内高新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模型 借鉴以上学者的研究 本文对高新区内生竞争变量的概 念进行了界定 所谓高新区内生竞争变量是指反映高新区内 在要素在环境要素的控制下发生相互联系 从产业 自身生成 而影响竞争力的内部变量 它决定高新区竞争力的高低 高 新区的投入 产出规模及创新能力都是用来反映内生竞争变 量的指标 内生竞争变量是相对独立且在长期的发展与营运 中反映出来的 是动态的 这些变量把高新区的长期增长归 结为优化结果的内生性均衡结果 这个结果反映高新区经济 的结构特征 他们并不需要以外生竞争变量如法律 政策等 为依托 因此 本文将影响高新区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归结 为研发投入 产出规模 创新能力三个指标 并对深圳 上 海高新区体现竞争能力的内生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 因此 在评价高新区竞争力时 可以对竞争力的内在影响因素有比 较清楚的认识 从而对高新区竞争力进行全面的分析 2 深圳与上海高新区研发投入分析 衡量一个高新区是否具备竞争力 最终是体现在投入和 产出的量和质上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实力 如科研投入绝对数 量 科研投入强度 产出规模等都能反映一个高新区的竞争 力现状 R D活动是科技活动中最具创新性的部分 对科 学技术的知识形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衡量 R D投入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 不仅要看 其绝对量的大小 也要看 R D G D P强度的大小 对于高新 区来说 R D G D P 是衡量其科技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 2 1 研发投入和资金 构成 比较 研发投入是引导性的战略投入 它的结果不仅要从单个 企业方面看 更要从高新区的整体发展上看 对高新区的研 发投入 企业可以以自己的优势来争取政府的科技投入 高 新区较高的研发投入就蕴涵着高新区的高生产率 高收入和 高成长 这是惯例的必然 上海高新区的经验也反映出 研 发投入的高效性与高收入和高成长的并发性 这带有逻辑的 必然 因为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的成功 意味着一个或多个 市场问题的解决 市场问题的解决就意味着购买机会 购买 力或投入回报的出现 深圳高新区2 0 0 4 年投入研发经费 4 2 O 1 亿元 其中企业 投入3 5 7 6亿元 占研发经费总投入的8 5 政府资金 1 6 8 亿 占研发经费总投入的 4 银行和其他资金 4 6 2 亿 占 研发经费总投入的 1 1 资金构成说明深圳高新区是以政府 主动引导 企业为主体 银行为支撑 创业投资和引进外资 为补充的特色 深圳高新区9 0 以上的研究开发机构设在企 业 9 0 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在企业 9 0 以上的研发 资金来源于企业 9 0 以上职务发明中的专利出自企业 产 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当然不是政府行为 而是市场调节和企业 行为的结果 企业把市场竞争的挤迫力传递给自身的科研机 构 因此科研机构为企业服务的观念十分明确 这大大加强 了企业的责任感 避免了企业经营人员的道德风险 上海高新区2 0 0 4年总投入研发经费4 7 2 9亿 其中企业 资金3 1 6 8 亿 占研发经费总投入的 6 7 政府资金 1 O 8 8 收稿 日期 2 0 0 6 0 9 0 1 修 回日期 2 0 0 6 0 9 2 5 基金项 目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课题项 目 2 0 0 5 13 7 0 1 0 1 1 0 4 的阶段性成果 维普资讯 王卫红等 深圳与上海高新区内生竞争变量比较 7 7 亿 占研发经费总投入的 2 3 银行和其他资金 4 7 3亿 占研发经费总投入的 1 0 相比较深圳高新而言 上海市政 府在科研经费筹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说明上海高新区 市场功能不如深 O f I 高新区健全 在资金筹集上放的不够开 政府仍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科研开发的主导 无论是经费的 来源还是研发项目的选择 政府在其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科 技成果与经济需要仍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脱节 图 1 上海高新科研资金构成 图 2 深圳高新科研资金构成 资料来 源 上海科技年鉴深圳年鉴 在对研发资金的引进上 深圳和上海高新区展现出一些 共性 两区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引入较少 银行作为融资机 构的功能还未充分发挥 因此需要将更多的银行资金 社团 资金 个人资金 外企资金引入高新区内 以继续提升高新 区的研发能力 因为企业投入单一性有其弊端 高新区的研 发活动大都集中于企业 资金源于企业 而企业的研发投入 取决于市场 多集中于应用型产品开发 一旦市场疲软 产 值下降 研发投入和活动可能迅速滑落 企业在战略性 共 性技术开发 前期基础性技术开发方面往往投入不足 所以 这里需要政府那只有形的手和市场那只无形的手紧密结合 给予高新区引资以指导调节 规避风险 2 2 研发投入 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分析 表 1 深圳 上海高新区2 0 0 4年研发费用 单 位 亿元 资料来 源 深圳市 2 0 0 4年城市发展报告2 0 0 4上海科技年鉴 国际上通常采用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来衡量高新 区投入的情况 一般来说 这一比例如接近 1 0 说 明投入 是比较充裕的 2 0 0 4年深圳高新区是 3 8 6 上海高新区 是 2 6 7 虽然都比上一年有一定增长 但是离 1 0 还有一 定差距 从整体上看 深圳高新区和上海高新区都存在研发 投入不足的问题 经费数量增长缓慢 从数据分析可得到深 圳高新区的科研投入力度比上海要大 但是效率却没有上海 高新区高 2 0 0 4深圳高新 区的研发投入 4 2 0 1亿 占到了 深圳市研发投入 8 5 6 8亿 的4 9 0 3 而上海高新区研发 投入 4 7 2 9亿 仅仅 占到上海市研发投入 1 7 0 7 8 的 2 7 6 9 这一数据说明深圳高新区已经 日益成为深圳市最重 要的研发基地 深圳高新区在整个深圳市的经济发展中的分 量越来越重要 而从侧面也能看出上海高新区研发资金的绝 对数量不够 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从绝对数量来看深圳高新 区研发投入 4 2 0 1亿 和上海 高新区的研发费用 4 7 2 9亿仅差5 2 8亿 但是总产值深圳的 1 0 8 8 4 0亿却和上海的 1 7 7 1 1 6亿相差6 8 2 7 6亿 说明上海 高新区研发经费的利用率比深圳高新区要高 产生这一情况 的原因是深圳高新区的研发主体主要是企业 研发主体比较 单一 政府作用发挥的力度不够 产 学 研存在一定程度 的脱节 而上海高新区企业研发中心 科研机构和高校都很 活跃 虽然企业的主体作用不够完善 但是能很好的做到产 学 研的结合 由此我们虽然不能得出研发费用绝对影响总 产值这样一个结论 但是我们可以初步得出 研发费用的提 高和总产值成正相关 产出的提高不仅取决于经费的绝对数 量 还取决于经费的使用效率 3 深圳与上海高新区总产出指标比较 表2 深圳高新区主要产出指标 单 位 万元 万美元 表3 上海高新区主要产出指标 单 位 万元 万美元 技 人 高新区 个 万元 万元 万美元 一 资料来 源 广东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 深圳高 新 区 2 0 0 4年 产值 达 1 0 8 8 4亿 元 同 比增 长 2 1 5 总产值 占全市总产值的3 1 净利润 5 3 2亿 同比 增长3 2 3 2 全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7 1 6 5亿美元 同比 增长 3 7 2 6 高新技 术产 品 出 口占全 区总 产值 总额的 5 2 6 6 比2 0 0 3 4 6 6 1 年全年水平高 6 0 5个百分点 上海高新 区 2 0 0 4年总产值达 1 7 7 1 0 6 3 1亿 元 同 比增长 4 3 3 净利润 1 7 4 1 7亿 同比增长 3 3 7 8 全区高新技 术产品出12 1 达 1 3 6 4 4亿美元 同比增长 1 0 5 6 5 高新技术 产品出口占全区总产值总额的 6 1 6 比2 0 0 3 4 2 9 3 年全年水平高 1 8 6 7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深圳高新区企业数量虽然 增长缓慢 但是产值却有大幅提高 说明深圳高新区单个企 业科技产值效率比较高 但由于高新区企业绝对数量和上海 高新区有一定差距 直接影响到深圳高新区的总产值不如上 海高新区 从数据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深圳高新区技术性收入 从2 0 0 3年到2 0 0 4年有一个质的飞跃 这主要归因于2 0 0 3年 深圳市实行专利申请奖励政策 促使深圳专利的申请量和授 权量突飞猛进一技术性收入的提高和深圳高新区的创新能力 有所提高分不开 上海高新区的技术性收入一直都能稳定增 长 从侧面说明上海高新区创新能力比较稳定 深圳和上海 高新区出12 1 创汇每年都占到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 这一数据 表明深圳和上海高新区都是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特色 上海高 新 区 2 0 0 4年 出 12 1 更 是 达 到 1 3 6 44 亿美 元 同 比增 长 1 0 5 6 5 上海高新区的出12 1 加工结构特征更为明显 4 深圳与上海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比较 技术创新以人才为依托 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平台 高 维普资讯 7 8 王卫红等 深圳与上海高新区内生竞争变量比较 新区的科技人才主要来 自学校和科研机构培养的合格学生 上海高新区科技研究整体实力强大 高新区周围云集了复旦 大学 交通大学等全国著名的高等院校 科研实力雄厚的中 科院等科研机构里聚集了一大批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人才 名 校和研究机构的数 目在全国名列前茅 在此方面深圳高新区 和上海高新区差距较大 深圳高新区在研发机构和人才方面 实力不够雄厚 只有两所全日制的大学和一所虚拟大学园为 支撑 因而人才大量需要从外地引进 成本大 风险高 人 才结构不能很好的适应高新区的发展 概括起来说 深圳高新区内在创新能力与上海高新区尚 有一定差距 具体表现为 科技基础薄弱 技术创新体系 不太健全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 系逐步建立 但不完善 研发机构数量低于上海水平 技 术创新资源的供给能力不强 技术开发能力不足 对外来技 术的依赖性过强 高新区近8 0 的发明专利为外商投资企业 所有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差 教育人才基础薄弱 教 育整体规模水平仅居国内中游水平 教育资源的学科结构 培养质量 人才规格与经济总量与结构不对称 人才质量 不佳 缺乏战略性科学家 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及复合型的 人才 技术工人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 需要 科技教育体制与环境不健全 科技教育管理体制改 革不到位 技术市场发育及服务功能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 需要 还缺乏以知识产权技术利益为核心的利益分配机制的 支撑 学术环境 人文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等方面与上海高 新区尚有一定差距 深圳 上海高新区在人才引进方面有一个共同特点 高 新区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人才流失 人才断层现象 也比较严重 一方面高层次人才数量少 特别是高新技术人 才及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紧缺 另一方面是人才不足与经济 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日益显现 高科技人才短缺与技术创新 能力不强制约了高新区经济的发展 因此两大高新区都需要 更进一步调整人才结构 把人才重点逐渐转移到培养和引进 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上来 5 结论与建议 5 1结 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深圳高新区在科研投入 产业规 模 市场机制健全等方面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特别是深圳高 新区的高尖端信息技术发展在全国首屈一指 深圳高新区形 成的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自主创新体系 而在产 学 研结合 方面则略显不足 深圳高新区毗邻港澳的优势 使得深圳高 新区可以很快的吸收利用到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为深圳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上海高新区的主要优势 体现在内部技术创新上 上海高新区有着众多的科研机构和 高校 是创新能力提高的内在巨大动力 这一特色决定了上 海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这一创新 平台 而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较弱 5 2 建议 在此借鉴上海高新区的成功经验对深圳高新区提出以下 建议 1 继续加大信息产业投入力度 突出产业主导优势 信息产业是深圳高新区的核心产业 2 0 0 4年深圳高新区信息 产业占到整个园区的9 2 因此 深圳高新区在产业发展战 略上必须坚持突出重点产业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加速 国际化信息产业中心的建设 以深圳的重大信息应用系统建 设为突破口 带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以信息产业发展带动 深圳高新区其他产业发展 2 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相结合 基于深圳高 新区的研究经费构成的研究 政府在研发方面的作用不明晰 融资体系不完善 这就需要政府能起到调节资金的作用 让 政府来带动投资 可考虑由政府引导商业银行 建立更为完 善的协调机制 进一步落实与各银行签订的银政合作协议 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参照国际惯例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设立 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 积极试办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 押贷款等新的信贷业务 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基金的政策环 境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鼓励扶持发展各类风险投资主体 直接向风险大的高技术领域投资 3 采取直接与间接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政策 利用外部 人才为深圳高新区做贡献 政府要多鼓励和支持深圳高新企 业到北京 上海等人才密集的城市吸纳高水平科技人员加盟 参与科技开发工作 同时加大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回深创业的 力度 设立面向海外留学人员 海外高科技人才回深创业的 创业基金 加快形成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效应 4 构筑深圳高新区科研平台 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 深 圳高新区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