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南居民集中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北湖南居民集中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北湖南居民集中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北湖南居民集中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北湖南居民集中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湖南居民集中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湖南居民集中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一、总 论5(一)项目背景5(二)项目概况5(三)项目提出的背景6(四)项目编制依据及原则8二、选 址 方 案11(一)选址原则11(二)选址方案11(三)选址条件11(四)建设条件11三、项目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20(一)项目规划20(二)主要建设内容21四、工程技术方案24(一)居民住房工程24(二)公用工程28五、结 构 设 计34(一)结构设计依据34(二)基本技术参数34(三)结构设计35(四)结构计算35(五)供配电设计:36(六)防雷与接地:36(七)有线电视系统:36(八)电话及宽带网络系统:37(九)综合布线系统:37六、给排水设计38(一)设计依据38(二)设计范围38(三)室外给水设计38(四)室外排水设计39(五)管材及接口39(六)隔振与防噪39(七 )节水、节能环保措施39(八)消防水池设置40七、消 防 专 篇41(一)建筑消防设计41(二)给排水消防设计41(三)电气消防设计42八、节能、节水44(一)概述44(二)建筑节能设计44(三)电气节能环保设计44(四)暖通节能环保设计45(五)节能、节水措施45九、环 境 保 护47(一)项目环境保护执行的法规、标准47(二)项目的生态评价47(三)环境保护措施48十、工程建设与管理50十一、项目实施进度和方案51(一)项目实施进度51(二)实施方案51十二、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2(一)投资估算52(二)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3(三)编制说明54十三、工 程 招 标55(一)发包方式55(二)招标组织形式55(三)招标方式56(四)本项目招标形式和招标内容57十四、社会效益分析59十五、结论与建议60(一)结论60(二)建议6062 一、总 论(一)建设单位概况1、项目名称:*镇北湖南居民集中区建设工程2、承办单位概况:(1)单位名称:*镇北湖南村民委员会(2)法定代表人:(3)联系人:联系电话:3、承办单位概况北湖南村隶属于某镇,位于*镇西北部,距*镇5公里。北邻韩村镇,距临涣煤焦化基地4公里,西靠袁店村,东邻孟集村。该村9个自然庄,人口4474人,耕地面积8850亩,省861计划项目袁店煤矿就坐落在该村。该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和蔬菜等,由于靠近界沟煤矿,依托界沟集市,运输、餐饮、加工、服务业等发展较快,到矿务工人员较多,农民人均收入也大辐提高,实现人均收入5500元。村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在校学生800人。(二)项目概况1、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8992万元。(2)资金筹措:计划投资8992万元,申请市专项资金,县区配套资金,自筹资金。2、占地面积:项目占地面积46844.9平方米,约70.2674亩。3、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总面积56200平方米。其中居民住房建筑面积54200平方米,配套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4、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集中区主干道长1200米,宽12米;进村道路拓展改造工程,长850米,宽7米;建设公共服务用房、给排水、绿化亮化等。5、建设地址:某镇北湖南村。6、本项居民集中区安置村民460人。7、建设容积率1.2。8、绿化率40%。9、建设期:1年。(三)项目提出的背景 根据中央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至2020年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规划、强化基础、做大产业、创新制度、协调发展”的要求,全力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七个方面的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着力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切实让城乡居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把*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城市。要积极构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立足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协调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实施城乡中小学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推进小学向乡镇所在地和中心村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高中向县城和市区集中。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招录大学生到农村任教,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努力在皖北地区率先实现教育均衡化和教育现代化。二要推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巩固市、县、镇(乡)、村四级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和应急指挥五大公共卫生体系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三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扎实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全面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四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对接。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体系,完善面向城乡的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体系,加强街道社区和乡村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建设,多渠道扩大城乡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进城务工农民综合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丰富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别救助为基础,以慈善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建立起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格局。*镇北湖南居民集中区建设工程,已经*县一体化办公室(2009)13号文批准立项,项目用地已于2012年12月29日皖政地(增减挂钩)(2012)118号文审批。(四)项目编制依据及原则1、项目编制依据(1)*市、*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纲要;(2)*镇2010年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方案;(3)*镇北湖南村居民集中区建设规划方案;(4)项目单位的编制委托书(5)*统计年鉴-2009(6)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7)国家及安徽省有关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8)安徽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施意见;(9)*市、*县总体规划;(10)*县“十二五”发展规划;(11)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和数据。2、编制原则:(1)依据*市总体规划、*县总体规划,结合*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能充分体现项目“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2)博采全国各地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以“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的原则,点线面结合,参与构筑*县的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创造城市的新形象,新面貌。(3)根据规划要求,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县城区现有和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加强项目建设与县城总体规划的衔接,使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4)合理有效使用土地资源。(5)坚持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以服务为宗旨,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广开科技信息渠道,体现高效实用的原则。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提高企业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水平。(6)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姿态,求实的态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法规和管理规定,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活力。二、选 址 方 案(一)选址原则1.应具备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2.应方便群众,交通便利。3.周边宜有便利的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4.应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5.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高压线路及其设施。(二)选址方案*镇北湖南村东200米、北东、顾家、后元、北西四个村民小组。(三)选址条件1、地形、地貌与环境条件公用设施齐全,道路畅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2、交通条件靠近主要干道公路附近,交通极为方便,为项目区提供了更为快捷的交通条件。(四)建设条件1、自然条件项目区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作为一座新兴的能源城市,*市既有工业城市的整洁开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旖旎婉约,凭借相山、龙脊山和众多的采煤塌陷湖形成的独特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依山傍湖的园林城市,并先后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皖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城市呈组团式发展,在主城区内,形成三个城市组团和一个城市“绿心”的布局结构,由依山建城向依山傍水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转变。至2020年主城区规划人口为94万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达96.25平方公里。全市辖三区一县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7万公顷(202.05万亩),至200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7.7万。(1)气候条件*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主导风向全年以偏东风为主,其次为偏北风和偏南风。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1.6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8C;历年平均降水量为854.7毫米,年均无霜期207天,年均相对湿度为70%,年均蒸发量为1815.6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4430.2小时。(2)水文条件*市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平原中部。*市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619.72 104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155.09 104立方米/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枯丰基本依赖降水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慢。近年来,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水能力逐年减少,呈现超采现象,应该予以防范。全市水资源的水质较好,均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小于1.0克/升,但其钙镁离子偏高,导致水的硬度较大。(3)地质地貌*市地处*平原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除东北部有少量低山地形分布外,其余为广阔平原。其主要类型是:山丘、平原、湖洼地、河流。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中部偏东,系泰山余脉,海拔在60400米之间,余者皆为一望无际的平原。其海拔高度23.532.4米,面积235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5%。以横贯平原中部的古隋堤(今宿永公路)为界,北部为黄泛冲积平原区,土壤肥沃,地面平整,地下水丰富;南部为古老河湖沉积平原,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地瘦质差,但增产潜力大。封闭型湖洼地主要分布在四铺、百善、铁佛等地区,全系耕地。总面积为86.67平方公里。*市域境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河流多系人工河道,河道平直,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水流量大、水流急,冬季河水变浅,水流缓慢。由于煤炭的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积水而形成湖泊。至1992年底,全市辖区内形成大小塌陷湖泊30余个,常年积水面积7.98平方公里,占总塌陷面积的38%,多年平均蓄水量为3040万立方米,占全市平均地表蓄水量的34.4%。塌陷湖泊水质好、浮游生物多、污染少,适合鱼类生长。(4)工程地质条件*市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拨一般为2.5-32.5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厘米,地震烈度6度。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的4.7。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 由西北向东南。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根据项目区地质普查钻孔揭露地层属第四级河流冲击相地层,分述如下:粉质粘土,浅褐黄色,可塑状,中偏高压缩性,在埋深约1米以上及2.2-3.5米,粉粒含量较多,部分段为粉土,松散状,结构性差。粘土,棕褐色,青灰色,可塑性偏硬,中等压缩性,见少量淡水螺壳,完整。粉质粘土,黄绿色,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含有钙质结核,在埋深约6米处较富集。粉细砂,浅黄色,级配性差,中密,本层埋深7.1米钻至15.0米未揭穿。层厚不详。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在140KPa以上。(5)交通运输条件*环境优越,交通便捷。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合肥、东进港口城市连云港只需2小时左右。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50公里。内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2、社会经济状况(1)优良的发展环境在城市发展中,*市始终坚持两手抓,在全力抓好城市硬环境建设,增强城市整体功能的同时,紧紧抓住优化软环境不放松,在全市上下持久、深入地开展创建全国最优经济发展环境活动,掀起了一场新的“环境革命”,一是强化效率意识,改革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阳光操作”。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效率型政府的转变。推行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不断优化办事模式,推出了“三零”工程模式,即:招商政策更优,实行零收费;办事效率更高,实行零环节服务;打击更有力度,努力实现外商对环境零投诉。三是强化保护意识,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出台了关于严格控制各类检查活动的通知、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意见,设立了“*市优化投资环境投诉受理中心”,严肃查处一切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亲商、和商、富商、安商的环境和氛围初步形成,对外商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以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全面优化,为推进城市转型和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保证。(2)雄厚的经济基础长期以来,*市在坚持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不断加强其他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为主,纺织、酿酒、建材、电子、化工等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一是工业产业实力雄厚。*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和精煤生产基地,煤炭远景储量350亿吨,以淮矿集团、皖北煤电为代表的煤炭产业,2010年全市原煤产量4734.9万吨,增长10.8%;洗煤产量1013.3万吨,增长7%;焦炭产量228.3万吨,增长9.2%;发电量84.2亿千瓦时,增长25.9%。六大主导产业全面增长,其中煤电、煤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陶瓷建材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5.8%、51.4%、25.6%、21.4%和46%。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89.7%,对工业增长贡献达到78.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5.3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7.4亿元,增长64%;实现利税106.7亿元,其中利润45.5亿元,分别增长36.7%和55.7%;亏损企业亏损额3.8亿元,增长149.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6.5%,比上年提高22.6个百分点。产品产销率98.6%,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分别是2005年的4.2倍、4.1倍和10倍,“十一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33.4%、32.6%和58.5%。三是建筑业稳步增长。年末全市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7家,从业人员35169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7.7亿元,增长14.9%;实现工程结算收入47.1亿元,增长15.4%,竣工产值35.7亿元,增长14%;建筑业劳动生产率13.56万元/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4.1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45.2万平方米。四是特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近郊型、远郊型、工矿型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建成了水果、水产等八大亿元项目基地,植树造林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菜篮子”工程连续16年居全省之冠,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粮、棉、油、水果、蔬菜等生产基地。(3)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多年来,*市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重,不断提高城市的规模水平和整体功能。强力推进城市东进南扩,2010年实施项目27个,新建道路123公里,新东外环、沱河东路、合徐高速*连接线建成通车。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投入使用,市图书馆建成,*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持续推进山水生态城市建设,水网一期工程竣工验收,东部山场绿化二期工程全面完成,相山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宇能垃圾发电厂投入运营。认真落实拆迁安置政策,3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建设。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在全国117个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中,我市分别位居地级城市第33位和第27位,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末,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0.26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97.0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26平方米,燃气普及率92.07%。二是邮电通讯业发达。2010年邮电业务总收入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8571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20023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2.4万户,比上年增加2.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9.6户,农村电话用户12.8万户;小灵通用户1.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8.4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68.7部/百人。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百强市局,是全国邮电通讯枢纽之一。3、施工条件施工场地平整开阔,施工运输可利用现成的铁路、公路和城市道路。高标号水泥、砂石、石灰等建筑材料当地产量可观,能满足供应,运距短、价格便宜。其它建筑材料在当地市场上容易购得。施工用水、用电、通讯可以利用开发区已有设施就近解决。三、项目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一)项目规划1、农村居民集中区建设现在与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持续了近30年。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着手实施新村规划以来,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不断优化人口、产业和城镇布局,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民住房也由平房向楼房或别墅转变,但农民建设的自发性,导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一是居住点散乱,基础设施难以配套到位。二是大量占用土地,不利于土地的节约利用和集约使用。三是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业生产空间被分割成小块地,不利于推广农业机械化。四是农民的生活水平。五是农民分散建房,为农村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隐患,增加了困难,提高了发展成本。2、农村居民集中区规划建设的原则(1)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要注重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2)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立足自身实际,确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3)统筹规划,逐步推进。既要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搞好长远规划,统筹谋划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等各项事业发展,又要根据情况,先易后难,分步实施。(4)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导,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5)讲究科学,突出和谐。按照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3、规划方案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整体规划要求,加快居民集中区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差别,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行整体规划。根据*镇2010年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方案及*镇北湖南村居民集中区规划方案,北湖南村共有居民4474人,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占地面积46844.9平方米,约70.2674亩。(二)主要建设内容1、集中区居民住房建设工程建筑面积总面积56200平方米。其中居民住房建筑面积54200平方米,配套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5、建设地址:某镇北湖南村。6、本项居民集中区安置村民460人。7、建设容积率1.2。8、绿化率40%。2、道路建设工程居民区中心主干道长1200米,宽12米;拓展进入居民集中区主干道长850米,宽7米,道路加宽工程。 3、安全饮水工程按照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的规划方案建设供水管和埋设入户管道8000米左右。4、排污工程沿居民集中区内的路网配套建设排水工程,完善生活污水排放系统,修建下水管道3400米。5、绿化工程建设居民集中区绿化工程,修建绿化带用于休闲散步,加上道路和生活小区绿化,改善居民集中区的生态环境。6、新村服务中心建设建设集中区文化休闲广场1处,建筑面积3000,购置健身器材及娱乐设施。7、电力设施变电站一台,架设线路4000米,以及路灯亮化工程。8、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2000平方米。包括:建设建设幼儿园1所,建筑面积200;卫生所1处300;水冲公共厕所5处、垃圾收集站1处、垃圾收集箱60个。9、太阳能灯购置安装太阳能灯160个。四、工程技术方案(一)居民住房工程1、规划设计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住房的规划设计,由村民按确定的点,自行确定房型,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后,报镇政府按照规定的建筑控制指标、道路控制指标、绿化控制指标等指标要求进行审核确定。2、建设标准应充分体现*平原的风貌特色,各居民集中区形成具有个性、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在集中居住区分组团建设中,户型设计、地坪标高、檐口高度、屋脊高度、层高、屋面材料和颜色、外墙材料和颜色应基本统一,具体实现“五个化”:即道路硬化、小区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整体美化。3、建筑特征 抗震设防烈度7度。4、拟建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工艺要求 本项工程以农村居民住宅及生产为主的单体楼房,村民住宅建筑层次,两层带院,一般不高于3层,建筑总高度不得超过10米。上人屋面的上人楼梯间面积不得超过20平方米,高度不得超过2.2米;坡屋顶的应从檐口起坡,坡顶不超过2.5米;半地下室、架空层的层高超过2.2米(含)的按一层计算。5、单体平面功能设计与竖向设计主体建筑为2层楼房,座北向南,主房前布置院墙及配房、大门入口。居民集中区内的各居民楼房外部造型协调一致,内部结构可根居民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户型。6、造型设计(1)强调简洁大方、富有雕塑感的形体:建筑形体由多种元素组成,充分融入*地区的建筑风格、文化元素。主体建筑以竖向线条为主,形体简约完整,力求在建筑形体上创造出庄重、大方的建筑效果。在简洁大方的形体内,注重开窗及道路绿化等处的细部设计,并注重材质的变化与对比。建筑整体造型既统一又有变化,融合并创造居民集中区和谐的建筑群体关系,整体建筑形象与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相适应。(2)丰富的形体穿插关系:各居民户住房单体之间相互咬接,形体丰富,体块感强烈;(3)强调细部设计:在简洁大方的形体内,注重开窗等处的细部设计;(4)注重材质的变化:外墙面与大小玻璃窗及玻璃体块相互呼应,对比中有统一; 7、日照分析:每排楼房南北间距,东西间距,由*县建委对日照进行分析,自身建筑及北侧建筑满足大寒日日照标准要求。8、建筑装修与构造(1)外墙涂料:外墙涂料色彩应淡雅、明快、适当镶嵌还原砖,同一组团外墙色彩应一致,但不同组团可采用不同色彩。外墙粉刷层中掺适量防渗、防裂剂,分层粉刷。(2)屋面材料:采用新型瓦材,各组团屋面瓦色彩、规格应一致,色泽宜用柔和亚光色。屋面建筑方案一(上人屋面):防水等级为级,二道防水设防。20厚1:25水泥砂浆广场砖铺地40厚细石混凝土刚性层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脂胎)防水层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4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层10陶粒混凝土找坡层,最薄处厚厚851防水涂膜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屋面建筑方案二(不上人屋面):防水等级为级,二道防水设防。银灰色漆保护层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脂胎)防水层。20厚:3水泥砂浆找平层4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层10陶粒混凝土找坡层,最薄处30厚厚851防水涂膜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网架结构(3)卫生间:防水砂浆粘贴优质彩色釉面磁砖,贴至吊顶高度。墙下部300高为C20混凝土防水带;防水砂浆粘贴优质防滑地砖,下设2厚851防水涂膜防水层,并沿墙上翻300。(4)门窗:部分外门窗为深灰色断热铝合金框、浅镀膜Low-E玻璃窗。窗:90100系列深灰色亚光铝合金窗框料,浅镀膜玻璃;门:阳台、上屋面门:亚光铝合金材料,透明玻璃;房间门:乙级木质防火门;(5)围墙:设开启式围墙的,围墙应根据组团、户型风格,按照低、矮、透的要求进行设计,围墙总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底部0.4米为实体墙,上部1.4米为隔离栅。各组团围墙用材、规格、色彩基本统一。(6)原则不设防盗栅。如需设置,窗栅不得突出墙体,并应保持形式、材料、色彩一致。窗户框宜采用隔热节能铝型材料,材料、规格、色彩一致。空调、太阳能、晾衣架等附着物,按照城镇居民住宅区附着物设置有关规定执行,做到位置得当、排列有序。(7)消防设施:尽量利用现有水体,并留出消防取水码头和消防通道,消防栓和其他消防设施按居住区消防要求进行建设。(二)公用工程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的公用工程设施配置,应按“一次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实施。其中除高压、燃气管线外,供水、污水、雨水、道路及低压供电线、弱电必须与房屋同步建设到位:污水处理,可建多户共用四格式化粪池。1、道路居民集中区道路工程设计本着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在满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前提下,力求技术先进、造价经济、美观实用,与地方风貌融为一体。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技术先进、造价经济、安全可靠。(1)道路建设规模本工程居民集中区规划建设道路总长2550米,建设道路2条主干道,每排楼房前后左右规划建设支路网,每条道路相互连接,形成循环的路网系统。(2)道路技术标准水泥砼路面路基两侧分别比路面宽度增加0.5m,计算行车速度15-30km/h,停车视距15-30m,会车视距30-60m,平曲线半径15-60m,护坡道1m,路面高于平均地面0.3m,水泥混凝土路面厚20cm。煤矸石路面路基两侧分别比路面宽度增加0.5m,计算行车速度15-30km/h,停车视距15-30m,会车视距30-60m,平曲线半径15-60m,护坡道1m,路面高于平均地面0.3m,煤矸石路面厚30cm。(3)道路设计a、纵断面设计以道路的设计等级为标准控制最大最小纵坡及竖曲线要素,与平面线型相协调,以各相交道路为控制标高,在此基础上尽量考虑挖、填土方平衡,并考虑防洪、防汛要求的管线工程的要求,尽量做到经济合理。最小纵坡按0.3%,最大纵坡按3%以下控制。b、横断面设计在满足交通、绿化、管线敷设、排水要求的前提下,根据道路性质和规划红线确定相应的路幅。(4)路面工程a、水泥砼路面结构机动车道水泥砼路面结构:2224厘米厚C35砼面层,30厘米厚6:12:82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素土夯实,压实度95%。b、碎石路面结构碎石路面结构:6厘米厚碎石面层,30厘米厚6:12:82石灰、煤矸石、粉煤灰类基层,素土夯实,压实度93%。(5)平面交叉设计交叉口交通设计方案主要从渠化设计、交口扩大、标志标线设计等层面进行。一般情况下,交叉口面积越小,机动车通过交叉口的损失时间越小,因此,可以通过设置物理渠化岛、标划渠化线、停车线前移、信号配时设计等措施尽量缩小交叉口中央区域的面各,从而可以实现损失时间的最小化。本次方案设计内平面交叉,建议均采用为加铺转角型式。交叉形式采用十字形交叉或T形交叉。平面交叉口的进出口应设展宽段,并增加车道条数,每条车道宽度宜为3.5cm,2、排水管网布设满足50年一遇排水要求,雨、污分流,与农村三改工程相结合,生活污水排入沼气池,雨水排入行洪河道。居民新区雨水排放系统采用“分区排水、就近排入水体”的原则。管网采取正交式布置,使雨水管道以最短距离,最小管径把雨水就近排入河渠水体。(1)本项目道路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雨水管道,雨水经雨水管汇集后,排至居民新区雨水总干管中。(2)雨水管网工程规模、管径雨水工程应充分利用地形特点,高水高排,就近排入,保证雨水出口通畅,目前雨水管径,暂拟定为3001000。雨水管道设计时,还应当与道路纵断面设计相协调,并进行综合考虑,以降低工程造价。(3)污水管网工程a、居民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后方能排入污水管道,达到允许排放标准,就近排入居民新区污水管。b、污水管网规划设计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确定污水主干管的位置及走同,尽量缩短污水干管长度,减少污水管网的造价。同时还要根据道路标高走势,合理布置污水管位置,确定管径和埋置深度。c、管材选用在安徽省近期污水管网建设项目中,直径300mm500mm管道考虑采用塑料管;直径500mm以上采用耐腐蚀钢筋砼管。该管道生产原料是利用工业废渣,管材价格略高于普通砼管1015%,已在淮河流域、巢湖流域的一些城市污水管网中使用,其它城市也将开始使用。3、供水达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指标要求。4、供电按照农村电网改造技术要求,道路照明工程参照城市道路照明技术要求。5、供气以沼气为洁净能源,供气管网覆盖全村居民,确保炊饮用气和取暖用气。依据沼气管网设计施工技术要求,每隔30-50m设高程控制点,150-250m设平面控制点。沼气管与其他管道的水平净距,建筑物基础0.7m等。6、信息网络和有线电视按照农村信息化工程要求,以及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的要求。7、环境绿化景观环境配置应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加强主入口及各类公建周围的景观环境建设,营造标志性景观效果。区内充分利用基地的地形地貌,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形成以道路为框架的大环境绿化系统,以及由居住区内部不同层次的中心公共绿地、社区公园、小游园等环境节点形成的绿地景观系统。植物配置宜选用具有地方特色、易生长、抗病害、生态效应好的品种。园林绿化和生态绿地成活率达到95%,覆盖全村,绿化美化,要体现新农村,新风貌,精心配植,环境和谐。五、结 构 设 计(一)结构设计依据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6、已颁布的各有关规范、规程等。(二)基本技术参数1、基本风压:W0=0.40KN/,地面粗糙度为B类。2、基本雪压:S1=0.5KN/3、地震作用: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4、根据荷载规范及有关资料,本工程主要楼面、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如下:公共用房: 2.0KN/阳台: 2.5KN/楼梯: 3.5KN/公共浴池用房: 10.0KN/上人屋面: 2.0KN/(三)结构设计1、工程概况本工程住宅楼、幼儿园、公共浴池、餐饮服务为2层楼房,砖混结构;公共超市建筑为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楼面采用现浇楼板。柱、墙及梁均为现浇。剪力墙及框架的抗震等级均为三级。2、墙体材料墙体材料采用新型煤矸石烧结砖,局部采用轻质隔墙。外墙及分户墙厚度200mm。室内分隔墙厚度200mm、120mm。填充墙用M5混合砂浆砌筑。3、混凝土强度等级 梁、墙、柱:C45;楼板:C354、基础设计基础暂定为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待甲方提供地质报告后另行设计。(四)结构计算在本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进行了试测算。受力分析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程序SATWE进行结构计算。计算采用总刚度振型分解法计算水平作用。主要计算结果如下:a.柱轴压比小于0.95(考虑配置一定的箍筋时轴压比提高0.1)b.结构第一扭转震动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之比Tt/T1小于0.90。c.楼房的侧向刚度比满足规范的相关条款的要求。经分析,主要计算参数均在现行规范的合理范围内(五)供配电设计:本工程为一类建筑,消防负荷、超市的备用照明等用电负荷等级为一级;空调等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六)防雷与接地:本工程为三类防雷建筑物,按三类防雷设防,屋面设避雷带。利用柱内主筋为接地引下线。本工程采用TN-S接地系统,在变配电所处统一接地。建筑内配线采用三相五线制,接地线一律专放。利用基础内钢筋作自然接地极,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弱电共用此接地极,接地电阻1。(七)有线电视系统:由见有线电视网引入信号源。室内设置电视终端,电视终端由二次装修根据用户需要设置。干线采用SYWV-75-9同轴电缆线槽管井内敷设、支线采用SYWV-75-5同轴电缆穿KBG管沿浇楼板、吊顶或墙内暗敷。有线电视系统仅预留管线,具体由当地有线电视部门设计。(八)电话及宽带网络系统:相关室内设置电话终端,设宽带网信息终端;干线线槽管井内敷设、支线穿KBG管沿浇楼板、吊顶或墙内暗敷。电话及宽带网络系统仅预留管线,具体由当地电信部门设计。(九)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包括配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六、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提供的条件图及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二)设计范围室内外给水排水及消防灭火系统的设计。(三)室外给水设计1、水源:居民集中区水源为开发区自来水厂,本项工程的水源引自居民集中区供水管网。2、给水系统:室外给水由居民集中区饮水安全工程给水管网引入,并在室外开支管分别进入生活、消防水池等。3、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为两路分别从居民集中区饮水安全工程引入,在环网上设SS150-1.0地上式消火栓,室外消火栓提供室外消防用水。4、室外给水管DN100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水泥砂浆衬里,T型橡胶圈接口,DN100采用衬塑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四)室外排水设计1、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系统,雨水直接排至中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中沟。2、雨水排水采用有组织雨水,暴雨强度q=1.67A(1+ClgP)/(t+b)n,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P取5年,场地雨水设计重现期P取2年。3、室外雨、污水管均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承插连接。(五)管材及接口生活给水管采用外镀锌内衬塑复合钢管,采用衬塑管路或沟槽式连接,消防管采用消防给水涂塑钢管卡箍连接。生活排水管采用法兰全承式排水用柔性铸铁管,雨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接口。(六)隔振与防噪水泵进出水管及水泵基础均采用减震以及柔性接头,水泵选用优质泵,排水管选用柔性铸铁管以改变普通UPVC管带来的噪音问题。(七 )节水、节能环保措施节水方法:洁具选用节水环保材料,水咀选用陶瓷阀蕊。生活给水选用变频供水设备,注重节约用水,及时更换供水系统的漏水配件。节能方法:应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生活热水;加强教育,增强节能意识,培养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环保方法:生活污水统一排入污水排放系统,不乱洒污水,保护环境。(八)消防水池设置池内储三小时室内消火栓用水,一小时自动喷淋用水,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DN100管网的补水,即设500T消防水池,水池水位由液压阀控制。室外消防水由室外消火栓解决。七、消 防 专 篇(一)建筑消防设计1、总平面消防:设置消防系统,满足防火间距要求。2、设备管井与线缆孔洞防火:管井在楼板相同耐火极限的混凝土封堵,检修门均为丙级防火门;3、墙体及装修防火:墙体材料均采用不小于3h的空心砖及GRC轻型墙板,装修材料均按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规范(GB50222-95修订版)进行选材和设计,并不低于B1级耐火材料。(二)给排水消防设计本工程消防灭火系统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超细干粉自动灭火系统及建筑灭火器。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系统: 40L/S(火灾延续时间按3h计)室外消火栓系统: 30L/S(火灾延续时间按3h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5L/S(火灾延续时间按1h计)3、管材 采用热镀锌钢管,立管采用厚壁镀锌钢管。DN=100mm以上者沟槽连接。管材和接口要求承压1.6Mpa.4、其它灭火设备依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在各场所消火栓箱下配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地下车库、配电房按中危险级B类配置外,其余均按中危险级A类配置。(三)电气消防设计1、消防电源:1)本工程消防设备负荷等级为一级。2)消防泵、防排烟风机、消控室等消防设备由本工程变电所两个不同变压器引来两路电源,末端切换。3)消防配电线路采用NH-YJV-1KV型耐火电缆防火桥架内敷设,或穿钢管敷设。穿钢管敷设暗敷在不燃烧结构内切保护层不小于30mm,或刷防火涂料保护。2、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本工程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在消防设备配电箱(柜)、内设置漏电火灾探测设备。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保护等级:本工程按一级保护对象进行消防设计。2)系统组成: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系统,整个系统报括火灾报警、消防联动控制、消防专用电话、消防广播。3)消防专用电话:本工程设置消防电话系统。消防泵房、变配电室等处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手动报警按钮处同时设置消防对讲电话插孔。4)线路敷设:消防线路一律穿钢管吊顶、墙内敷设。消防电话、消防广播与其它线路分管敷设。线路吊顶内敷设时需对保护管刷防火涂料保护。八、节能、节水 (一)概述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0左右。能耗的大小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提高节能意识,抓好节能工作,不仅对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任何一个单位,要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是一项重要措施。因而,在工程设计建设中,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把消耗降低到最低点。(二)建筑节能设计1、本设计屋面采用保温隔热处理,钢筋混凝土屋面保温材料为挤塑聚苯板,K0.7。2、外窗采用铝合金低辐射双层中空玻璃6+12+6厚,K3.2。3、外墙为200厚非承重煤矸石空心砖,外贴3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K1.0。4、玻璃幕墙玻璃采用LOW-E镀膜的双层中空玻璃(FL6+12+Low-E6-75),K3.0。5、 本工程所选用的一切内装修材料,均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6)的要求。(三)电气节能环保设计1、采用SCB10节能型变压器,接线组别采用D.Yn11型,减少变压器铜损和铁损。2、变电所低压侧设置无功补偿装置。3、空调单独设置变压器,非空调机组可以切除相关变压器,降低变压器空载损耗。4、采用高效节能光源和高效节能灯具。办公室、营业厅等场所采用T8型三基色荧光灯。所有灯具要求功率因数不小于0.9。所有整流器要求采用电子型或节能电感型。5、严格控制照明功率密度,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四)暖通节能环保设计1、所有通风、空调设备均选用高效低噪型。2、通风机、空调器进出口设柔性短管。吊顶式风机支吊架采用吊式阻尼弹簧减震器。3、水泵、制冷机、空调器水管进出口均安装可曲绕橡胶接头。4、新风机,空调器送回风管均设消声器。5、厨房排油烟经净化处理后高空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五)节能、节水措施1、建筑节能根据国家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按照节能指标65%进行设计施工,外墙传热系数0.6以下。建筑节能主要是建筑施工墙体、门窗、屋顶等,维护结构采取可靠的保温、隔热、密闭措施,保温隔热性能好,门窗密闭严,室内的热量不易散失,“冷、热气”易于保持,居住舒适性提高。2、用电节能选用自动电容补偿装置在配电室集中补偿,使功率因数补偿到0.9(供电部门要求标准)以上。3、供水、供气节能在原总图布局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管网,制订保养维修措施,防止“跑、冒、滴、漏”,达到节能目标。4、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灯具,减少照明能耗,居民集中区安装路灯全部选用太阳能灯。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