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阶段工作报告062711187-94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区域互动促进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行动研究的子课题常熟市实验中学 朱永发执笔一、 课题的提出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我校是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在“十五”期间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批准设立的江苏省“十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招标课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法经过四年时间的研究,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教学资源初步形成规模,为教务管理、教学应用提供了支撑。在建设的基础上,课题组人员还重视应用与研究,各学科度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实验教师形成了一部分研究成果,部分作品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屡屡获奖或者在出版物上发表。其中有两个网络课件分别获全国一、二等奖;学摄影获全国专题网站二等奖;两篇论文分别获全国、省三等奖;一个教学案例获大市一等奖;10篇文章在出版物上发表。并于2005年3月31日由江苏省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和省电教馆组织专家到校进行验收结题。为了进一步巩固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数字化校园”的内涵,真正把建成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创新应用,使数字化校园建设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亮点。所以我们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二、课题的价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信息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还能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信息化“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和教师的生活质量”,站在生命的层次上研究和处理教育信息化的各个要素。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从过去更多地关注电脑,转向关注人脑,着眼于为师生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所以我们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是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三、研究的方法我们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学者卡尔与凯米斯(carr, Kemmis,1986)所界定的定义:“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包括教育情境),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等人,其目的在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对实践工作的了解、情境(或组织内)之实践工作能够付之实施而有成效。”行动研究法认为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理论的发现以及推广普及,而是为了实践本身的改进。它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强调问题来自实践中,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行动研究强调解决问题的实践者必须意识到所进行研究的重要性,这种研究的动力来自实践者本人。通过实践者的研究和对自己实际工作的反思,不断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本课题于2006年2月开始启动,有二位副校长直接参与课题研究,这样保证了课题研究的经费,并可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业务指导。信息中心主任担任课题组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研究人员,信息技术老师对课题研究进行技术支撑,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每年制定一次研究计划和做好年度小结,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每年23次),及时收集课题研究成果和反思阶段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研究质量。四、阶段研究主要成果 经过三年的课题研究,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和结合本校实际,依托学校优越的信息技术环境,(附网络拓扑图)着眼于教师、学生的各方面素养的提高,不断增强广大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意识和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能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益。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各级各类论文、课件、教案、科技活动等获奖。其中国家级的有徐晨老师的论文利用有利环境,促进专业成长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大赛一等奖等8项;江苏省级的有邓辉老师的消化系统课在2007年江苏省初中生物教学优秀课评比中获二等奖等14项;苏州市级的有我校英语团队(张明亚、奚建新、邹惠云)在2007年苏州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暨十佳网络教学团队评比活动中获初中组一等奖并获初中组十佳网络教学团队等14项;常熟市级的有丁方老师的传媒的发展在2006年常熟市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优课中获一等奖等22项。(详见附表:阶段研究主要成果一览表)五、小结与反思1、课题研究促进了师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即创造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自信心、坚持力、探索精神和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的品质,是创造力的源动力,决定了人们对创造寄予无限的希望。创新能力,即教师解决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它是各种能力的复合体。一般来说,创新能力是由创造性地确定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等因素构成的。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守成性、维持性的教育,创新教育一方面牢固地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同时以展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求这种新型同时发展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求这种新型的教育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信息技术具备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储存和多样化的教学信息显示,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教育信息源一定时间内大量高速率地传输,同时映象的切换伴随着声像,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信息技术不仅显示出教育内容的创新,更在教育界的实践过程中体现了创新教育思想,解决了传统教育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科学研究的量化过程,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在联系和运动变化的情况,解决问题的思维展示过程,动画实验等虚拟现实仿真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演示,在动态中观察,使问题的结论迅速形象地展示,提高了教学速度的同时,使问题的解决具有准确性和深刻性。这些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认知的学习情景,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例如:丁方老师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课件以电影中火烧圆明园一场戏开始:从富丽堂皇的“万园之园”到大水法遗迹。人类文明的伟大结晶在冲天火光中化为残垣断壁这是怎么了?又是为什么?教师在短短的两分钟里,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圆明园,是被雨果称为“人类史无前例的惊人杰作”,中国所谓“康乾盛世”的能工巧匠几代人的成果,这使学生感到喜。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清之精华在圆明园”,看到中国的圆明园被毁,这使学生感到悲。然而圆明园被谁毁?英法联军。这使学生感到怒。然而圆明园为什么被毁?英法联军的借口是因为双方换约过程的冲突,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他们要惩罚的是咸丰皇帝。这使学生感到哀。今天象圆明园这样奇迹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毁灭圆明园就是在毁灭世界文明!但其背后的原因呢?邓小平说过:“落后就要挨打!”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老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光,“吊足了胃口”,使学生欲罢不能。这为本课内容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后老师可以层层剥笋,润物无声中达到教学目标。另外,资源的共享、信息的广泛性和信息显示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以及多种教育媒体的综合利用,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提高了教育的效果。教育的质量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必须经过教育过程才能实现。信息技术大大地扩展了教育过程的内涵外延。从而达到促进师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目标。例如我校化学组的老师由主备课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其他老师集思广益充实课件内容,制作了一整套化学教学的课件,然后全体化学老师资源共享,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校的化学中考成绩始终名列前茅。2、课题研究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教学结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 我校老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大部分老师都能使用Word来制作教案、制作讲义、出测验题;使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内容的课件进行上课;利用因特网搜寻相关教学主题的资源并作整理分类,形成自己的教学材料资源库;或使用网页编辑软件如FrontPage和DreamWeaver来制作自己的专题网站(目前有十个)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并向课外延伸。还整理资源并提供分享,这样不但自己下次准备类似的课程内容时可以事半功倍,而且校园网的特性,也可以让其他教授相同课程的教师有丰富的资源参考使用。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应用了计算机、网络、课件或网络探究等新型教学模式,而且能够使教师、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科学地调整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务于促进学习,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质量。3、课题研究的反思和今后的设想我们工作做得很多,但理论学习不够,今后要加强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研究理论学习,使研究工作有指导、有方向,少走弯路。有些师生由于升学压力过大,信息技术掌握得不够,制约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通过课题的研究资料积累很多,但缺乏科学的管理,今后要加强资料的归类做好便捷检索工作,使现有研究成果发挥最大作用。鉴于上述问题,我们继续要认识到课题研究必要性和重要性,继续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继续深入扎实的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为整个社会信息化培养后备力量作出更大的贡献。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及时把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充实课题网站,争取更多的研究成果迎接专家们验收。 2009.3课题阶段研究成果2006.2-2009.2国家级:1、2006.2 我校蒋雯老师的论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语言要求在中国教育与教学2006年第3卷第4期上发表,该论文被该刊学术评审委员会评审为优秀论文一等奖。2、2006.7 夏梅芳在“首届全球ET学术峰会2006”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说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3、2006.7 蒋雯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网站在“2006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主题网站展评活动”中荣获网站评选二等奖暨特色教育主题网站。4、2007.4 朱永发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研究报告论文在中国名优校长创新全书评奖中获一等奖,并录用出版。5、2007.6 徐晨的论文利用有利环境,促进专业成长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大赛一等奖。6、2007.6 蒋雯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获电脑绘画类指导工作二等奖。附:学生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卢婷二等奖、梅雅婷二等奖。7、2007.7 蒋雯的论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氛围被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杂志录用,并获一等奖。8、2008.5 张明亚的论文新课程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及注意点在“中小学信息技术优秀论文及教案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并入编2008中小学信息技术优秀论文与教案选省级:1、2006.5 丁方的传媒的发展获第四届苏州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评比中学组二等奖。2、2006.7 蒋雯指导郑纯在2006年江苏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应用竞赛中获初中组二等奖。3、2007.1 二00六年江苏省中学数学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张建良通过网络延伸与学生交流二等奖。4、2007.4 徐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浅谈在“DELL杯”第五届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论文、方案及课件评比中获初中组论文类三等奖。5、2007.4 朱永发老师在江苏省第十四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活动中被评为活动优秀科技辅导员附:朱永发、徐晨老师辅导学生获奖江苏省第14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活动投篮机器人:温李延 一等奖张本骞 、 二等奖、叶敏超 二等奖 赵凌洋 三等奖 足球机器人:邹戴晓 三等奖、张佳汇 三等奖、顾 磊 三等奖6、2007.8 二00七年课改优秀论文评比活动徐 晨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优秀论文。7、2007.11 邓辉的人体的激素调节获二00七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8、2007.12 邓辉的消化系统课在2007年江苏省初中生物教学优秀课评比中获二等奖。9、2008.11 我校被评为创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先进学校10、2008.3 徐晨的论文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获2007年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11、2008.8 2008年江苏省课改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二等奖:蒋 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12、2008.10 徐晨的数据的筛选获二00八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13、2008.5 江苏省第十五届青少年科技模型(军舰拼装)竞赛活动: 初中组 二等奖:钱亦翔 三等奖:钱子安、殷梓勋指导教师:蒋雯、张明亚14、2008.6 江苏省第十五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 投篮机器人:第一名 支宇航 第二名 秦阳光、祁志豪 第三名 朱经炜、唐学范 足球机器人:第一名 苏 健指导教师:蒋雯、张明亚苏州级:1、2006.2 苏州市第二十三届化学教学年会交流论文夏梅芳对初中化学新教材实验改革的思考和探索一等奖;徐文琴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的初探一等奖;徐步田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课程整合实践活动的体会三等奖;盛培红浅议化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中对学生的引导三等奖;2、2006.10 蒋雯被评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个人。3、2006.10 邓辉消化系统课获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6年中学生物评优活动初中组一等奖。4、2006.12 徐晨在2006年苏州市第三届中学信息技术优秀课评比中获初中组二等奖。5、2007.6 孙霞执教的新闻专题一课荣获“苏州市第五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评选活动”二等奖。2008.1 张暐的论文网络对初中学生的影响在2007年苏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分会的论文评审中被认定为交流论文6、2007.7 2007年苏州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素质竞赛 初中组:郑 纯 一等奖 指导教师:朱永发 陶 微 二等奖 指导教师:蒋雯 吴沁祺 三等奖 指导教师:蒋雯 王莹姿 三等奖 指导教师:蒋雯 王怡嘉 三等奖 指导教师:朱永发7、2007.12 沈嘉骏在2007年苏州市”星海杯”中小学生科技模型制作竞赛活动中两栖动力组个人二等奖。8、2007.12 徐晨的论文利用有利环境,促进专业成长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在2007年度苏州市教育技术研究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9、2008.1 我校英语团队在2007年苏州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暨十佳网络教学团队评比中获初中组十佳网络教学团队。10、2008.1 我校英语团队(张明亚、奚建新、邹惠云)在2007年苏州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暨十佳网络教学团队评比活动中获初中组一等奖。11、2008.1 苏州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比蒋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活动设计研究三等奖。12、2008.4 苏州市教育学会二00七年优秀教案评选徐 晨数据的筛选 二等奖张明亚WORD中表格制作与数据规划三等奖13、2008.11 常熟实验中学校园网网站在第二届苏州市优秀教育网站评比中获教育门户网站类一等奖常熟级:1、2006.2 朱永发主持的课题“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在常熟市“十五”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中获二等奖。2、2006.5 丁方的传媒的发展在2006年常熟市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优课中获一等奖。3、2006.8 2006年常熟市中小学课件论文评比结果:信息技术论文:吴庆丰对信息技术与物理新课程整合的一些探讨二等奖;多媒体课件:吴庆丰声音一等奖; 丁 方传媒的发展二等奖。4、2006.12 常熟市初、高中学校信息技术青年教师评优课决赛:初中组:一等奖 徐 晨5、2006.12 2006年常熟市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优课比赛一等奖: 孙霞 初一语文七颗钻石。6、2006.8 朱永发被命名为常熟市第六批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7、2007.5 常熟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科学幻想电脑绘画比赛 陈 玥太空漫步二等奖 指导老师:徐晨8、2007.12 常熟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画:瞿乃隽海底之城初中组一等奖 指导老师:卓 佳 顾凌枫新世界初中组二等奖 指导老师:顾君瑜、顾建平张 求太空火车站初中组优秀奖指导老师:顾君瑜、顾建平拱桥模型制作:胡晨迪、孙子豪 三等奖 指导老师:吴庆丰9、2007.12 我校被命名为常熟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0、2、2008.1 我校获2007年度常熟市中小学生键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酒驾宣传标语(130句)
- 水的溶解中班教案5篇
- 平面设计个人工作计划(10篇)
- 网络销售开场白(3篇)
-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检测 数学试题含答案
- DB12-T 1113-2021 河湖长制工作规范
-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随堂测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PCM脉码调制终端设备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二调化学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师信息化培训
- 中国记者日介绍主题班会 课件
- 光伏发电项目试验检测计划
- 会计领军人才笔试题库及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有答案
- 洗浴搓澡承包合同书(2篇)
- 《中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垂直起降场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 DBJ46-064-2023 海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篇)
- 农村网格员个人述职报告
- 2024年全国财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国开(陕西)2024年秋《社会调查》形考作业1-4答案
-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