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有感.doc_第1页
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有感.doc_第2页
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有感.doc_第3页
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有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有感2013年11月3日,我们一行人辗转来到郑东新区,来到盼望已久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进行参观。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等多个展厅。我们一路深深地被吸引,被震撼。我们流连于各个展厅,参观完毕,仍觉意犹未尽。回来后,虽然众多文物已叫不出名字,但它们的影像却长时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那种激动的心情仍稍不曾减少。还未进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大门,我们就看到了高大威猛的恐龙,顿时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参观充满了无比的好奇心以及向往和憧憬。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地球厅。地球厅中,太阳系、银河系、宇宙,震撼的照片、模型展现着浩瀚的天外世界。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地球以及天文的一些有关知识,而且对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圈层结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还见到了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石,不得不说,我们被这些奇奇怪怪的岩石深深震撼!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更有幸见到了家乡的土壤。原来土壤与土壤之间竟有这么多玄机,不同地区的土壤在特性上千差万别,有黑色的,有黄色的,又有粘性的,有无粘性的,不只不觉间,他们早已被打上了地区烙印。这不得不让我们赞叹!随后,我们来到了恐龙厅。在恐龙厅,我们不仅见到了亚洲体腔最大的恐龙、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中国唯一的结节龙、还有世界上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等等,而且一睹中生代陆地霸主恐龙、海洋霸主鱼龙、空中霸主翼龙的风采。展馆还有世界上最早的银杏果化石、最早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等大批动植物化石标本,几乎展示了河南所有种类的矿石、岩石以及来自国内和部分国家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和观赏石标本,其中有多件国宝级和数百件珍稀实体精品标本。此外,馆内还建有喀斯特地貌、冰川、碧水丹霞、溶洞、露天采矿等余处仿真度很高的景观模型。这让我们十分振奋!还未从来自恐龙厅的激动心情中抽脱出来,我们转身已来到生物演化厅。在生物演化厅,我们看到了最早的生物化石,了解了生命的繁衍生息以及人的演变进化过程。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这些成果都是前辈们用心血研究并积累下来的财富啊。如果不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求索,我们又怎能破获生命的奥秘?突然发现我们真的好幸运,虽然我们所了解的仅仅是冰山一角。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古象厅。在这里,我们如愿以偿地与大象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虽然见到的只是大象骸骨,但大象的形象却在我们眼前更加生动具体了 。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与大象合影留念,虽然那只是骨骼,这仍然让我们兴奋不已!从中我们可以想想一下我们中原大地在远古时期竟有大象的踪迹,这不得不说是不可思议的。出厅时我们捕捉到了墙壁上的豫字,看上去竟然象大象在和人跳舞,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对其它生命的亲近与尊重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观看了矿物厅、矿产资源厅和地质环境厅。在矿物厅和矿产资源厅陈列了好多矿物质及矿产资源,形态各异,有液态的、粉末状、石块状,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等等。还有些比较珍贵也很漂亮的岩石,比如云母、石英石,水晶等,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吸引了在观游人的眼球。在地质环境厅,我们领略到了中原大地的各种地质遗迹资源。而且,了解到了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影响。比如,由于所处地区的地质元素的构成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某种化学元素含量大,会造成当地某种疾病高发或比其他地方多发。通过对地区地质环境的了解,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地方性多发病。另外,还可以有效的防治地质灾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还看到了众多不同地区的特色景致,比如伏牛山、嵖岈山、养子峰等,我们深深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在馆外,我们零距离接触了矿石林,石凳、石桌是它们的主体。在科普广场,我们看到了“地球发威”的壁画,它这是在警告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相信每个人看到它的时候都会心有触动的,爱护地球是我们不容辞的责任。 这次地质博物馆的参观,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精神和思想上也经过了深刻的洗礼。 首先是发展。从古至今,物种在不断的进化,人类的思想和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历史的规律便是不断的发展,无论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还是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社会。同时,发展的重要因素便是创新与实践,实践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又是实践的最高体现。唯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发现更多新事物,新问题;然而也唯有创新,我们才能拥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从而找到更多的突破口,更好地解决问题,得到更大的收获。 二是灭亡。记得去年看过一个电影2012,想到如果地球发飙,我们真的能靠几艘“诺亚方舟”就能脱离灭绝的命运吗?从一楼看着面前巨大的恐龙骸骨,回想着这些中生代的霸主,他们也曾在大自然的巨大毁灭力之下化为灰烬。当我们认为自己可以靠着高科技躲过大自然的毁灭时,那些巨大的恐龙是否也在想着靠自己的巨大身躯来与从天而降的灾难抗衡呢?再想想最近几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环境污染,以及伴随着全球变暖而来的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不规律等激增的自然灾害,这无疑是加速地球毁灭、人类灭亡的节奏啊!此时,如果我们再不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环境、防治自然灾害,那么我们便再也无力阻挡这场世界大灾难的到来!虽说人生不过寥寥几十年,终究是要尘归尘土归土的,但我们活着不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就在我们追求梦想的路上,在我们为他人、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上。那么首先,必须得确保有他人,有社会。唯有生命延绵不绝,我们的价值才能永存,我们的生命才能升华!如果地球毁灭了,人类灭亡了,那么我们的一切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或许会老去,但我们的生命,总该留下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