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i|目一i“,14螭 中文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根据我国城 乡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 问题而做出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其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 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县域城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加快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需要以发展县域城镇为重要载体,对此我们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把发展壮 大县域城镇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出一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 路子。 但在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中还存在着两者互相脱节、互相分离、 甚至互相矛盾的问题,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互相促进作用,而且占用或浪费了新 农村建设的资源,影响着二者的共同发展。因此,有必要分析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 互动关系,针对二者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思路。 本文拟对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t 动关系以及如何更好的发挥二者的互动作用 进行研究,这也是县域城镇理论和新农村建设理论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的研究对于 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形成关于二者良性互动研究的新理论以及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深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发挥县域城镇与新农 村建设的互动作用,提出实现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对策和措施,推进县域 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和联动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县域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 a b s t r a c t f a c e dw i t hn e ws i t u a t i o n sa n dn e wp r o b l e m si n c h i n a su r b a n r u r a l r e l a t i o n s ,t h ec p cc e n t r a lc o m m i t t e ep u tf o r w a r dam a jo rs t r a t e g i cm o v eo f c o n s t r u c t i n ga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i nan e wp e r i o do f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b u i l d i n g a m o d e r a t e l yp r o s p e r o u ss o c i e t y i no r d e rt o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i m p l e m e n tt h es c i e n t i f i co u t l o o k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 c o o r d i n a t et h eu r b a na n d r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o l v et h ei s s u e sc o n c e r n i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e ,c o u n t r y s i d ea n d f a r m e r s t h ep r o p o s a li so f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om a k et h er u r a l e c o n o m y f l o u r i s h ,i n c r e a s ef a r m e r s i n c o m e ,i m p r o v et h er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n a r r o w t h eu r b a n r u r a lg a pa sw e l la sb u i l da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 a sa ni m p o r t a n t b a s i sa n ds u p p o r tf o rt h e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 , c o u n t yt o w n sa r ea ni m p o r t a n t p l a t f o r ma n ds t a r t i n gp o i n tt op r o m o t e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n e ws o c i a l i s t c o u n t r y s i d e t os p e e du p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r o m o t et h en e ws o c i a l i s t c o u n t r y s i d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 r ei san e e dt od e v e l o pc o u n t yt o w n sa sa n i m p o r t a n tc a r t i e r , s ow es h o u l dc o o r d i n a t eu r b a na n dr u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r a t e g yt oa c c e l e r a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g r o w t ho fc o u n t yt o w n sa n dt h e b u i l d i n go fa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 ,c o m b i n i n ge f f o r t st oe x p l o r ean e ww a y o f i n t e g r a t i n gu r b a n r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h o w e v e r , i nr e a l i t y ,t h eb u i l d i n go fa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a n d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c o u n t y l e v e lt o w n sd i s j o i n t ,s e p a r a t e ,a n de v e nc o n t r a d i c te a c h o t h e r t h ec o u n t yt o w n sn o t o n l yf a i lt og i v et h er o l ef u l lp l a y i np r o m o t i n g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n e wc o u n t r y s i d e , b u ta l s ow a s t ea n do c c u p yr e s o u r c e sf o r r u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u sa f f e c t i n g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o u n t yt o w n sa n da 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a n a l y z ec o u n t y l e v e lt o w n s a n d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n e wc o u n t r y s i d ea n dc o u n t y t o w n sa n dp u tf o r w a r de f f e c t i v em e a s u r e sa n di d e a s t h i sp a p e rf o c u s e so n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c o u n t y 1 e v e lt o w n sa n d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a n dh o wt o b r i n gt h e r o l eo ft h e i n t e r a c t i o ni n t of u l lp l a y , w h i c hi sa l s oaw e a kl i n ki nt h et h e o r yo fc o u n t y t o w n s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n e ws o c i a l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 t h i ss t u d yi so f g r e a t f t h e o r e t i c a lv a l u ef o rt h ef u r t h e rd e e p e n i n g o ft h e o r i e so nc o u n t y 。l e v e lt o w n sa n d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n e wc o u n t r y s i d e i t i sa l s om e a n i n g f u la st of o r m i n ga n e wt h e o r yo fa np o s i t i v e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t w oa n db u i l d i n gam o d e r a t e l y p r o s p e r o u ss o c i e t y w h i l et h ep a p e ri sa l s oo fi m p o r t a n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 p r a c t i c a lv a l u et op l a yt h ea c t i v er o l eo f 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c o u n t yt o w n s 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 , s e tf o r t hp o l i c i e sa n d m e a s u r e st op r o m o t et h ep o s i t i v e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c o u n t y l e v e lt o w n sa n d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 ,t h u sa c c e l e r a t i n gt h ec o m m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c o u n t yt o w n s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n e ws o c i a l i s t c o u n t r y s i d e k e y w o r d s :c o u n t yt o w n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 ; p o s i t i v ei n t e r a c t i o n i v 第一 第二 2 1 2 2 第三章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9 3 1 县域城镇与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内容9 3 1 1 县域城镇的内涵和类型9 3 1 2 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内容1 0 3 1 3 城镇发展对农村建设的效应1 1 3 1 4 农村建设对城镇建设的效应1 2 3 2 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的新互动1 2 3 2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和新内容1 3 3 2 2 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统一关系1 5 3 2 3 县域城镇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1 7 3 2 4 新农村建设对县域城镇的助推作用1 8 第四章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2 1 4 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着城乡“共促共进机制的形成2 1 4 1 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涵义2 l 4 1 2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表现2 1 4 2 资金匮乏制约着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2 2 4 2 1 资金不足2 2 4 2 2 财政收支缺e j 较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贫乏2 3 4 3 农民素质不高影响了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互动作用的发挥2 3 4 3 1 农民自身素质不高2 3 4 3 2 农村劳动力转移雉度大2 3 4 4 政府管理欠缺和制度的不健全使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出现脱节2 4 4 4 1 政府管理欠缺使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出现脱节2 4 4 4 2 制度的不健全使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出现脱声2 4 4 5 其他问题2 5 v 第五章实现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对策和思路2 7 5 1 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经济基础2 7 5 1 1 着力建设有利于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新型经济2 7 5 1 2 着力推动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升级2 8 5 2 3 着力优化县域城镇和新农村经济结构2 8 5 2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推动二者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2 9 5 2 1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2 9 5 2 2 消除户籍制度障碍3 0 5 2 3 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3 0 5 2 4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3 1 5 2 5 加快建立社会各界支持的参与机制3 1 5 3 优化财政投入机制,多方筹集资金3 l 5 3 1 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3 2 5 3 2 以提高资金绩效为己任,切实强化资金监管3 2 5 3 3 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资金合力3 3 5 3 4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3 3 5 4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3 4 5 4 1 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3 4 5 4 2 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范围3 4 5 5 提高农民素质,发挥新农民的主体地位3 5 5 5 1 加快办好农村教育事业3 5 5 5 2 抓住关键,加速启动农民主体内动力3 5 5 6 因地制宜,更好发挥模式带动作用3 6 5 6 1 功能辐射式模式3 6 5 6 2 产业开发式模式3 7 5 6 3 科技创新式模式3 7 5 6 4 市场主导式模式3 7 5 6 5 生态建设式模式3 7 5 6 6 文化保护式模式3 8 第六章结语,3 9 参考文献,4 1 v l 致谢4 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 7 v l l 第一章引言 第一章引言弟一早 ji 茜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上世纪8 0 年代仞我们党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 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从本世纪起到2 0 2 0 年的奋斗目标, 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但目前我国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 面、不平衡的小康,把农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这是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 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与县域城镇战略互动。然而,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 现实中存在诸多不相协调的地方,如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城乡发展缺乏 良性互动机制、制度体制不适应两者良性发展等。推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县域城镇的发 展壮大,县域城镇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实力和活力又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建设。对此,我们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把发展壮大县域城镇与加快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关于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问题,是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 理论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的研究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对县 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作一较为深入、全面、系统的探究。在理论上对县域城 镇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度剖析,在实践上揭示二者互动关系中存在的现实的 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实现二者良性互动的战略对策和思路。这对于深化城镇建设、 新农村建设及小康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加快我国县域城镇 和新农村建设,尽快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目前对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研究县域城镇建设和农村 建设的文献都不少,但目前已有的研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涉及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 瓦动关系的研究和沦述还较少,创新窄问比较大。即使少量的涉及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 设互动关系的论述,也是只对二者互动关系中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问题加以研究,如 只对县域城镇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却没有对新农村建设对县域城镇的促进作用进 行研究;只对二者之问的促进作用,却没有对二者之问存在的不 力 调j 、u j 题进行研究;只 对_ 者互动关系中的某些不协渊问题,却没有对者互动关系中的整体性不协调问题进 行研究;只对促进二者h 动发展的某些对策进行研究,却没有从科学发展观引领的角度 思考_ 者互动的战略对策等等。简而言之,现自的关于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之间互动 l 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关系的研究不仅数量少,而且是零星分散,不全面、不统一的。因而,对这个问题的研 究现状是,理论没有深度,所考察问题没有精度,所提出的对策没有力度,理论研究严 重滞后于社会实践,亟待加以充实。 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遵循的最根本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方法。具体应用的方法有系统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的方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以及案例分析法等。 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关于县域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文献资料都很多,但涉及 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的研究和论述还较少,创新空间比较大;本文提出关于 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互动研究的论题即有创意,关于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新互动关 系和互动作用的研究,也具有创新性,目前尚很少有人论及。本论文关于实现县域城镇 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对策和措施的研究,以前也很少有人系统地提出。 4 、正文结构 本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关 于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论以及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 论两个内容。从理论来源和政治高度阐述了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论渊源。 第二部分介绍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包括县域城镇和农村建设的内涵 和内容以及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的新互动两部分内容。前者包括县域城镇的内涵和类 型、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内容、城镇发展的效应、农村建设对城镇的效应等。第二部分包 括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和新内容、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统一关系、县域城镇对 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新农村建设对县域城镇的助推作用。 第三部分介绍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 构阻碍着城乡“共促共进”机制的形成、资金匮乏制约着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 农民素质低下影响了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互动作用的发挥、政府管理欠缺和制度的不 健全使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出现脱节和其他问题。 第四部分介绍实现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对策和思路。内容有坚持科学 发展观,着力构建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经济基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 立推动二者良性瓦动的长效机制;优化财政投入机制;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 民素质,发挥新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及因地制宜、更好发挥模式带动作用。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提出了一系 主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对中国的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提出了系统性的 些对我们研究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理论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支持。 2 1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极为重视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问题,他们在一系列著作中 农村相关的问题做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理论,可以 究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和 的理论主要有: l 、城市和乡村的分离是旧的分工的产物。城乡关系,尤其是城乡对立是 恩格斯论述较多的课题。主要集中于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他们认为城乡分离 分工的合理性、必然性是历史的进步,并认为人类历史上有两次大的城乡分离 发生在远古时代,“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 而引起城乡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并且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最大 工,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过渡,地方局 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第二次城乡分。 离伴随着产业革命而出现,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过程。大工业的发展使商业 城市最终战胜了农村。 2 、城乡分离不可避免地带来深刻的矛盾和某些负面效应,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对 立”。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城乡对立的含义。首先是个人劳动生产方式的 对立。恩格斯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这“立即使农村人口 陷于数卜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的专门手艺的奴役”。其次,生产方式 的对立,表现为财产、交换、政治关系等方面的多重矛盾。农民的劳动是孤立的,他们 的生产资料是零星分散的,“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 而在乡村罩所看剑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在这些经济差异的基础 上,作为上层建筑,建市起来了一整套迎然不同的社会政治观点。不同的财产形式和劳 动方式也使得城市! 卜产者和乡村个体农民之间的利益隔阂。再次,城市始终居于主导和 马克思、思格斯德意,占意识彤态。马兜心恩格斯伞集【m 】北京:人民版 r ,1 9 6 0 年版:2 4 2 5 ! 马允思、恩格斯德患,基患识形态t 克心恩格斯伞集【m 】北京:人民版 :,1 9 6 0 年版:5 65 7 屿兜心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 】北京:人民版 l :,1 9 7 2 年版:3 2 9 。r 5 兜心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 】北京:人民版 i :,1 9 7 2 年版:3 3 0 j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 第一卷) 【m 】北京:人民版 i :,1 9 7 2 年版:5 6 3 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统治地位。斯大林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应该看作是利益上 的对立。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农村对城市、对一般“城罩人”的敌对态度。 3 、造成城乡对立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私有制,进一步说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城乡 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城乡之间的分离还可以看作是资本和 地产的分离,看作是资本不依赖于地产而存在和发展的丌始,也就是仅是以劳动和交换 为基础的所有制的开始”。 4 、工业化城市的历史地位。产业革命大大改变了城市的功能和面貌,现代城市成 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城市发展作为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城市的优势地位。“资本主义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 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 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 5 、随着社会化大分工的发展,城乡对立将逐步被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 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正如它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 卫生事业的需要一样。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 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 6 、消灭城乡对立,不仅需要工业化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需要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 变革。“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 质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预测,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基础上,才能为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提供制度条件。农业现代化则是实 现城乡共同发展的技术条件。 7 、发展农村经济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走合作化的 道路,我们决不能用暴力去剥夺小农”,“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 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 会帮助”。 8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农业中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而农业现代化 引发了现代大农业取代小农经济的农业革命,农业资本化、企业化经营又推动着现代大 农业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还科学预见了西方现代大农、出走向更高级阶段即社会主义 阶段的前景以及对未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本设想。如上地的社会所有制、作为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 】北京:人民i 叶;版i l ,1 9 7 2 年版:5 6 5 7 馥马克心、恩格斯共产党宣苦马兜思慰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版l :,1 9 6 4 年版: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 】北京:人民版 l :,1 9 7 2 年版:3 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 】北京:人民版 i :,1 9 7 2 年版:5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p q 卷) 【m 】北京:人民版礼,1 9 7 2 年版:3 l o 4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论 的农业生产者联合体的农业合作社的社会化的生产、科学技术应用于大规模地农业生产 过程等。 9 、列宁、斯大林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认为发 展农业的问题是俄国国内外政策的首要问题。但他们对农业问题的思考主要着眼于俄国 的状况,即对俄国农奴制改造后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研究以及后来领导苏联社会主义 建设的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大农业发展的思想,如农 业中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技术化、集约 化和资本化促进了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业的出路在于组织大规模的农业,正确处理工农关系等。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十分突出的城乡对立现象, 并提出了若干解决城乡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问题的方案。其启示是,即使在生产力不够 发达和富裕的条件下,人类社会仍要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创建社会平等制度,改善城乡 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城乡对立、分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不断 扩大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为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提供了制度前提, 同时还需工业化的发展等物质技术条件。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城乡互 动发展,需要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民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和奉献。 2 2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论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同样极为重视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问题,这对我们研究县域 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其具体理论包括: 1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代表包括农民在内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农民作为重 要的社会基础。中共一大在中国共产党纲领中指出,党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 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中共二大进一步强调:“中国三 万万的农民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 。“那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 可以保证中困革命的成功”。 对此,各届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 用。毛泽东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农民的情况如何,对 于我圈的经济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邓小平认为,农、i p 足根本,不要忘掉。中 国有百分之八f 的人u 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围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 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足不是好起来。江泽民也认为,农业是社会效益大而比较效 益低的产业,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必须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加以扶持和保护,要制定引导 1 武力、郑友贵解决“三农”问题之路【m 】中固经济; ;版 l :,2 0 0 3 年版:4 8 2 秦必彩i 等共和吲农村的发展道路【m 】广东- 矗等教育版 ! i :,2 0 0 2 年版:2 3 5 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多方筹集农业发展资金的政策。合理调整工农、城乡利益 关系,按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健全主要农产品风险基盒和储备调节制度,减少农业 的市场风险以及引导二、三产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持,逐步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 工带农的机制等。 2 、实行农业合作化。毛泽东明确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 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 业社会化,就没有巩固的社会主义”。这种合作社一方面能保持农民已获得的土地权 利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利于克服发展生产需要的资金、农具、劳动短缺等困难, 是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管理下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一定程度的互助合 作是受到农民欢迎的,但随后的高级社却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从根本上 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3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 利益有关”。圆任何阶级的任何积极性都不可能自然产生。 “确定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 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充分发挥中国八亿农民的积极性”,党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 干问题的决定中如是指出。1 9 8 5 年的“一号文件”最终确立了农村家庭责任制,这使 得农民从僵化的人民公社体制下解放了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财产主体,同时激发了农 民的积极性,使农村成为自我发展和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微观经济组织, 带来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 4 、大力扶持乡镇企业。直接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经济活动,分布于我国广 大农村地区的经济组织,即是乡镇企业。1 9 8 5 年和1 9 8 6 年两个“一号文件”提出促进 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政策,使乡镇企业获得了1 0 年的黄金发展期,有了前所未有、非常 宽松的外部环境。它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带动了二、三产业发展,能吸纳更多农业剩余 劳动力,同时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化的进程,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工业体系,加快了农 村工业化步伐,农村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江泽 民同志指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长期制约我国经济良 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既有利于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经 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又有利于启动民间投资、带动最终消费,为下世纪困民经 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f h j 和持续的增k 动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富余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我们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i i 芒持大中小城市和 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因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和新型:- i :业化道路。 “j 中共中央义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省作选读( 下册)【m 】北京:人民版4 1 :,1 9 8 6 年版:6 8 4 4 屿克思、恩格斯令集( 第一卷) 【m 】北京:人【亡版礼,1 9 5 6 年版:8 2 6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关丁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论 5 、对劳动力转移的积极引导。2 0 世纪8 0 年代术( 特别是9 0 年代中期) 以来,乡 镇企业发展遇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也已经发挥出家庭经营的巨大潜能, 农民增收日益趋缓。因此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向城镇,尤其是向经济 较为发达的沿海城镇转移。国家为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实施了一系列新政策, 从2 0 0 0 年下半年开始,赋予了城乡统筹就业以新的具体含义,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就业 的各种不合理限制,积极推进诸多方面的配套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这打破了传统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而更多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也丌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和致富道路。党中 央高瞻远瞩并重复强调,“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农民共享经 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6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 家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支持工业,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 与农村协调发展成为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目前我国己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两个 趋向”的重要论断,我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 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 的新要求。它体现了党对农民需要的全面而准确的把握,足党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工农互动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7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我图经济社会发展进 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共中央在一系列文件中不断指出,要统筹工业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强农惠 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 果。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和农村建设的理论,揭示了城乡对立的社会根源,指明了消火 城乡对赢,推动城乡共同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我们党关于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螳理论是本文研究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互动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和重要理论基础,当然,只自将理沦与实际相结合,从中国的 国情实际出发,j 能使我们的研究结出硕果。 县域城镇与卒十会主义新农村建没互动关系研究 第二章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互动作用,县域城镇可以促 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而新农村建设又反过来助推县域城镇的发展。清楚地认识和把握 二者的互动关系,对于发现二者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思路,都具有重 要的意义。 3 1 县域城镇与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内容 县域城镇不仅有独特的内涵,而且有较多的类型,具体包括工业带动式、市场带 动式、外向带动式、农业产业化推动式和旅游带动式。农村建设除了特定的内涵外,也 包括诸多方面的建设,如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 环境建设等。 3 1 1 县域城镇的内涵和类型 首先,县域城镇的内涵。县域城镇是指县域行政区划内的城市和集镇,是以非农业 人口为主的居住区,是人口较为集中,非农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统筹工业与农业的交会点和 结合部,具有城市与农村实施支持对接和资源过渡,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进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城镇化会 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县域城镇既是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解决“三农 问题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其次,县域城镇的类型。具体包括: 一是工业带动式。这类小城镇作为乡镇企业的生产基地,既有原来就有一定工业基 础,改革开放后工业实力更加雄厚的,又有新兴工业小城镇或由乡镇企q k 带动起来的, 以及由乡镇企业的逐渐集中扩展而成的。这一模式表现为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这既 加快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促进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工 业带动式的典范即是苏南地区城镇化的轨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借助行政、经济力量, 苏南地区动员区域内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率先打破城乡企业传统分工,以发展集 体乡镇仓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非农产业。1 9 9 3 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巾占到江苏省 乡镇工业总产值的7 0 ,产值达2 0 0 0 亿元,三市4 3 0 多个乡镇巾有9 0 以 :成为亿厄乡 镇,产生了一批亿元村和亿元企业,而乡镇企j i k 与本地城f l j 工业的比例山1 9 8 0 年初的3 : 7 变为7 :3 ,促进了苏南地区小城镇的发展。 二是市场带动式。商品流通职能的释放促使相当数量的小城镇必起。这类城镇r 叮以 9 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汇集信息、沟通城乡、繁荣农村经济,形成和扩大的小城镇也对商品流通提出更高层次 的需求,促使规模效益、科技、信息、资金、服务和基础设施等随之发展。浙江省的温 州地区可以说是此类型的代表。温州中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与市场建设密切相关。江泽民 同志曾指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不仅有利于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经 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而且有利于启动民问投资、带动最终消费,为下世纪国民 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小商品、大市场,小城镇、大战略 作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种思路值得借鉴。 三是外向带动式。这类小城镇利用外部市场引进技术发展加工贸易来带动小城镇发 展,或毗邻经济中心,或地处沿海沿江沿边区,一般都具有地缘优势。我国广东、福建 沿海地区毗邻港澳地区,改革开放后此地人们利用侨资和外资发展外向式经济,依托侨 乡优势,促使一批城镇繁荣起来。福建石狮市利用侨资建起服装加工厂,并建立了全国 闻名的服装市场,进而成为近百万人的小城市,而它曾经只是晋江的一个镇。 四是农业产业化推动式。这类模式般分布于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传统农业区,大多 具有较好的自然资源基础、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农副产品丰富,工农业协调发展,从而 实现了以发展商品性农业为基础,外联市场,内联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生产、 加工、销售有机结合。龙头企业建设和市场建设作为关键,其龙头和市场建在镇、农业 产业化中的龙头及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带动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为载体和 依托的此类小城镇的发展。典型有山东的新泰市楼德镇、莱阳市龙旺庄镇、泰安市力德 镇等。 五是旅游带动式。旅游带动式主要依靠旅游业的连锁效应发育成各种要素集聚地, 从而形成小城镇。据专家预算,旅游业直接增加1 个就业人员,社会能增加5 个就业机 会;旅游收入每年增加1 个单位,当地g n p 能相应增加4 个单位。旅游业的兴起对带动 当地住宿、交通、餐饮等服务行业的繁荣,拉动周边地区人口聚集,增加更多就业岗位, 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尽快完成从农村到城镇的“蜕变”。其典型有武夷山市、黄山市、 弋阳、三清山等。 此外,县域城镇还有其他类型。县域城镇的这些类型,不但带动了县域城镇当地的 发展,而且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 1 2 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内容 首先,农村建设的内涵。农村,对应丁城市的称渭,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 农业产业( 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 为辛,包括各种农场( 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 、林 场( 林业生产区) 、园艺和蔬菜生产等。与人口集中的城镇比较,农村地区人【 呈散落 l o 第二章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生产为主居住。在进入工业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