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药(本科)PPT课件.ppt_第1页
局麻药(本科)PPT课件.ppt_第2页
局麻药(本科)PPT课件.ppt_第3页
局麻药(本科)PPT课件.ppt_第4页
局麻药(本科)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丙泊酚的药理作用,1.CNS:起效快,诱导平稳、迅速,短效苏醒快而完全,醒后无宿醉感BIS与血药浓度相关良好,BIS随镇静的加深和意识消失逐渐下降有抗惊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脑血流量、脑代谢率和颅内压镇痛作用不确定,无肌松作用,2.呼吸系统:明显抑制呼吸: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减少,偶见呼吸暂停(30-60s)3.心血管系统:明显抑制心血管:CO,心脏指数和每博指数,SVR,BP4.其他:对肝、肾及肾上腺皮质功能无影响;类变态反应;拮抗D2受体产生止吐作用,分离麻醉,应用氯胺酮后不像其它全麻药出现类自然的睡眠状态,而是呈木僵状:意识消失但眼睛睁开凝视,眼球震颤;角膜反射,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存在;肌张力增加,少数病人出现牙关紧闭和四肢不自主活动。,具有宿醉现象的静脉麻醉药是_具有显著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是_,尤其是_镇痛效果好。代谢后可产生能量的静脉麻醉药是_依托咪酯的突出优点是_,局部麻醉药localanesthetics,局部麻醉药概念,简称局麻药,是一类能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有关神经支配的部位出现暂时性、可逆性感觉(甚至运动功能)丧失的药物。,第一节概述,一、理想条件二、构效关系和分类三、作用机制四、药理作用五、影响因素六、体内过程七、不良反应八、临床应用,一理想条件(idealcondition),理化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局部无刺激性起效快、强、时效适当穿透力强,能用于表面麻醉,麻醉效果完全可逆安全范围大,不易被吸收入血不易引起过敏反应无快速耐受性back1,易长期保存,虽被吸收,但毒性小,满足不同手术所需时效,ON,(一)基本结构(basicstructure),RR,芳香基团中间链氨基(亲脂疏水)(酯键/酰胺键)(亲水疏脂),二构效关系和分类,(二)分类(classify),1.根据中间链不同分类:酯类: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丙胺卡因、依替卡因、甲哌卡因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化学结构不同;代谢方式不同:酯类通过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而酰胺类主要在肝内,经线粒体酶、酰胺酶分解;,过敏反应:酯类经水解产生对氨基苯甲酸(PABA),可形成半抗原,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而酰胺类引起过敏反应则罕见。一般情况下,酰胺类比酯类起效快,弥散广,阻滞明显,时效长,临床应用广泛2.根据作用时效分类:短效: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中效:利多卡因、甲哌卡因、丙胺卡因长效:丁卡因、布比卡因、依替卡因、罗哌卡因back2,三作用机制(mechanism),阻止Na+的内流发挥局麻作用主要影响动作电位使兴奋阈升高,动作电位降低直至丧失兴奋性使传导速度减慢直至丧失传导性对静息电位无影响Ca2+学说、膜膨胀学说受体学说直接作用于细胞膜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具有使用依赖性(usedependence)back3,可逆的封闭钠通道内口,电压门控钠通道亚单位结构模拟图,back,D4区,、1、2,局麻药的使用(频率)依赖性,罗哌卡因对钠电流作用的频率依赖性,发挥作用的两种形式不带电荷的碱基脂溶性穿透膜能力解离的阳离子与带负电的膜内受体结合阻Na+内流back3,四药理作用,1.局部麻醉作用对所有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都有阻滞作用阻滞作用与局麻药的剂量、浓度、神经纤维类别及刺激强度等有关神经阻滞特点:可逆性无髓神经阻滞早于有髓神经与直径粗细有关浓度由低至高,感觉消失顺序:痛觉冷热触觉深部感觉运动功能,获得满意的阻滞应具备三个条件:足够的浓度充分的接触时间足够的神经长轴与局麻药直接接触局麻药至少接触1cm的神经,以保证传导的阻滞,因为有髓纤维的冲动能跳跃2-3个Ranvier结。2.吸收作用(全身作用):见不良反应,3.抗心律失常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4.镇静作用普鲁卡因,但是临床上不宜选择局麻药抗惊厥或治疗癫痫。5.对中枢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局麻药静脉给药可缓解中枢性疼痛,如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可选择性地抑制脊髓细胞传入纤维引起的电活动。6.抗菌作用局麻药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对多数感染性细菌只要将它分离,并与局麻药接触18h,即有此作用。back4,五影响药理作用的因素,1.剂量:影响局麻药显效快慢、阻滞深度和持续时间浓度和容量提高浓度增强阻滞:常用扩大容积增强阻滞: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2.加入血管收缩药:AD作用:减慢局麻药从作用部位的吸收,降低血中浓度,延长局部麻醉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局部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滞时:1:20万,显著延长所有局麻药作用时间硬膜外腔阻滞:延缓程度因药而异,a.成盐:RN+HClRNH+Cl-b.解离:RNH+RN+H+c.解离常数:Ka=RNH+/RNH+pKa=pH-lg(RN/RNH+)pKa:局麻药在水溶液中可解离为带电荷的阳离子部分(RNH+)和不带电荷部分(碱基,RN),当该两部分各为50%时的pH,称为该局麻药的pKa。10pKa-pH=RNH+/RN,3.局部pH对局麻药作用的影响,d局麻药为弱碱性药物,根据公式:碱基和阳离子都是局麻作用所必需的在同样的pH环境中,pKa越大的麻醉药,解离型阳离子越多,其穿透膜的能力越差碱性条件下,非解离型碱基多,易透过神经膜;酸性条件下,解离型阳离子多,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酸中毒时,阳离子多,穿透膜的能力差,局部pH值对局麻药作用的影响普pKa=9.0,细胞外液pH=7.4,细胞内液pH=7.1【阳离子】9.07.4细胞外液普1040【碱基】【阳离子】9.07.1细胞内液普1080【碱基】碱性条件下,非解离型碱基多,易透过神经膜;酸性条件下,解离型阳离子多,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4.局麻药混合应用:利多卡因丁卡因5.快速耐药性:反复注射局麻药后,出现神经阻滞效能减弱,时效缩短,连续硬膜外阻滞时甚至有缩小阻滞节段范围的趋向。与Pka、注射部位局部组织反应(水肿、纤维蛋白沉淀)有关追加局麻药、混合使用局麻药可延缓发生back5,1.吸收影响因素给药部位的组织灌流。是否加血管收缩药。药物理化特性。药物总量,如浓度、容量。注射部位血药浓度:肋间骶管硬膜外臂丛蛛网膜下隙皮下浸润,六体内过程,2.分布:二室模型: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三室模型:丁卡因/布比卡因3.代谢:酯类:由假性胆碱酯酶水解酰胺类:肝微粒体酶、酰胺酶4.排泄:受尿液pH影响。酸性尿时,解离多,排泄多back6,七不良反应,全身性不良反应:毒性反应:CNS和心血管高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变态反应接触性不良反应:神经毒性,1.毒性反应,概念:局麻药迅速吸收入血,使血中局麻药浓度过高,引起CNS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原因a.单位时间内用药量过大,注射速度过快;b.误注入血管;c.注射部位血管丰富;d.病人体弱,病情严重;e.其他:未用肾上腺素、pH影响、肝药酶抑制药影响等。,1)中枢神经系统:低浓度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高浓度中毒,先兴奋后抑制中枢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更敏感,首先被抑制,引起“脱抑制”出现兴奋现象。,临床表现,初始症状:口周发麻、眩晕、烦躁不安、肌肉震颤、耳鸣等血药浓度更高:表现嗜睡、语无伦次、神志不清、惊厥、全身抽搐等;严重时能引起整个中枢神经抑制:出现昏迷呼吸麻痹,以及脑电图等电位等。若血药浓度升高过快、过高(如误入血管)或病人年老体弱、病情危重或合用中枢抑制药,“兴奋”表现易被隐藏,不表现早期症状,而即刻出现抑制表现。,2)心血管系统小剂量:抗心律失常作用大剂量:心脏抑制和扩张外周血管初期:BPHR中毒加深:HR,BP,传导阻滞,心搏停止AD可部分拮抗与CNS对局麻药反应相比,心血管具有更大耐受性。如:lidocanine惊厥浓度12g/ml;血压下降浓度30g/ml。,关键在于尽量减少局麻药吸收入血;提高机体耐受性。使用安全剂量;加入血管收缩药;回抽原则,避免血管内意外给药;警惕中毒先兆,如突然入睡、多语、惊恐、肌肉抽搐;麻醉前纠正病人病理状态,如高热、低血容量、心衰、贫血、酸中毒;术中避免缺氧和CO2蓄积。,预防措施,停药、给氧、维持呼吸;紧张、烦躁病人iv.地西泮0.1-0.3mg/kg;惊厥吸氧;人工呼吸;地西泮肌松药+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监测循环、体温防止脑缺氧;低血压iv.麻黄碱、DA或间羟胺严重者进行心、肺、脑复苏,治疗,2.高敏反应:病人接受小剂量(最大剂量1/3-2/3)局麻药,可突然出现晕厥、呼吸抑制甚至循环衰竭等毒性反应先兆。是一种个体差异。同一病人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也有差异。诱因:脱水、酸碱平衡失调、感染、室温过高等。,3.特异质反应:极小剂量的局麻药引起严重毒性反应。极少见,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表现为:惊厥、喘息、惊恐感、循环虚脱4.变态反应(过敏反应):酯类多见。5.神经毒性神经或神经束内直接注射;脊髓、神经根直接接触局麻药:原有神经系统疾病、脊髓外伤、炎症易诱发back7,八临床应用,表面麻醉(surfaceanesthesia):将药物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纤维麻醉,用于眼、鼻、咽喉、气管、食道、生殖器粘膜浅手术的麻醉,如丁卡因、利多卡因。浸润麻醉(infiltrationanesthesia):将药物注射到皮下或手术切口部位组织,使局部的神经纤维麻醉,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传导麻醉(conductionanesthesia):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支配的区域麻醉,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又称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epiduralanesthesia):将药物注射到硬膜外腔,通过扩散使神经根麻醉。蛛网膜下隙麻醉(脊麻)(subarachnoidanesthesia)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隙者为蛛网膜下隙麻醉,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spinalanaesthesia),常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麻醉范围广,易进入中枢,吸收可扩张血管。其主要危险是呼吸麻痹和血压下降,血压下降用麻黄碱预防。,第二节常用局麻药,酯类局麻药:普鲁卡因、丁卡因酰胺类局麻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普鲁卡因,1.水溶液不稳定,颜色变黄,效应2.作用快/弱/短,局麻作用稳定,毒性小3.临床应用广泛,但不宜表面麻醉(扩散与穿透力差)复合麻醉:静滴,镇静、镇痛,呼吸道干燥,呼吸管理容易,并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苏醒快,安全、简便、并发症少4.用前皮试,丁卡因,1.作用慢/强/长,毒性大2.主要用于表面麻醉,神经阻滞,脊麻或硬膜外麻醉3.一般不单独用于浸润麻醉,如无禁忌,均应加用AD延缓药物的吸收,利多卡因,1.水溶液稳定,不分解,不变质2.作用快/中/中,弥散广,不明显扩张血管3.“全能”局麻药:表面、浸润、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4.不用或少用于:复合麻醉:静脉注射随浓度增加毒性急剧增大脊麻:弥散广,阻滞范围不宜控制5.治疗心律失常,布比卡因,1.作用快/强/长,穿透力弱2.心毒性大3.广泛,但不用于表麻罗哌卡因1.作用快/强/长,2.CNS和心脏毒性小于布比卡因3.用于镇痛、硬膜外和神经阻滞,表:常用局麻药的作用特点比较局麻药类别麻醉作用穿透力(脂溶性)临床procanine酯类快/弱/短差镇静、镇痛、复合麻醉不宜用于表面麻醉tetracanine酯类慢/强/长强目前用于表面麻醉(毒性大)lidocanine酰胺类快/中/中中不用于脊麻(因阻滞范围不稳定)治疗室性心律失常bupicanine酰胺快/强/长弱不用于表麻;心毒性大ropivacanine酰胺类,作用同bupicanine,但心脏毒性弱。*感觉神经阻滞优于运动神经阻滞,表:常用局麻药的作用特点比较,思考题,1.理想的局麻药应具备哪些条件?A起效快,毒性低,局部作用强B易溶于水,局部刺激性小,理化性质稳定C不易被吸收入血,不易引起过敏D麻醉效果是完全可逆的,无快速耐受性E以上都是2.以下关于局麻药说法错误的是:A剂量大小影响显效快慢、阻滞深度和持续时间B局麻药引起的惊厥对于兴奋性的神经元而言是抑制的减弱而不是兴奋的加强C在体液中以解离的碱基和未解离的阳离子存在D局麻药阻滞Na内流的作用具有使用依赖性E心血管系统对局麻药的耐受性较中枢系统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