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内容,1.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的意义及现状,3.单体电池研究基础,2.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1.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的意义及现状,动力电池的成本、性能、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HEV的成本和可靠性;电池的温度和温度场的均匀性对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进行电池散热结构的优化设计与散热性能的预测,对提高混合动力汽车及动力电池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的意义及现状,美国NREL与开发商、制造商、DOE以及USABC合作,一直在进行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究,在世界此方面的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1.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的意义及现状,我国春兰、长安、重庆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家863等专项的支持下,开展了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究。,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热管理系统原始方案整车实验验证原始模型的CFD仿真分析A样电池包优化方案B样电池包优化方案,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热管理系统原始方案整车实验验证,试验在长安公司试验环境舱中进行,按双方设定循环工况试验,试验发现电池组温度分布严重不均衡。,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原始模型的CFD仿真分析,在极限工况发热功率为1750W时,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温差约33,变工况最大温差为17.2,远大于温差在5内的要求。,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A样电池包优化方案一(改变倾斜角度和电池的间距),取上下层电池倾斜角度为3.5度,两排电池的距离为30mm;极限工况最大温差为9.5;变工况的温差为14.3,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A样电池包优化方案二(电池位置不动,添加挡板),电池的位置不动,通过增加圆弧形的导流板、长条形的引流板以及菱形的引流板,减少了前部电池的热交换面积,为后部电池增加了冷却风量,极限工况温差11.6。变工况温差5.83。,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A样电池包优化方案三(给电池包热阻),通过在电池表面增加不同厚度热阻,改变了电池和空气换热热阻,电池组的温度均匀性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极限工况温差5.7,变工况温差2.83。,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B样电池包优化方案,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通过在不同压差下仿真分析,得出管路特性曲线,然后与风机特性曲线求交点,以确定风机的工作点。,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正在以上述电流数值为边界条件进行瞬态仿真分析。,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中混原始模型的CFD仿真分析中混优化方案一CFD分析结果中混优化方案二CFD分析结果中混外围冷却系统CFD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中混圆形电池热管理系统整车实验验证中混圆形电池瞬态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强混项目简介,2019/12/16,15,可编辑,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原始模型的CFD仿真分析,CFD分析时取入口空气的初始温度35,电池发热功率为650W,入口空气流量为140m3/h。仿真结果为:最高温度76.08,最低温度51.48,温差为24.6,出口空气温度49.5。,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优化方案一CFD分析结果,CFD分析时取入口空气的初始温度35,电池发热功率为650W,入口空气流量为140m3/h。仿真结果为:最高温度60.03,最低温度50.85,温差为9.5。,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优化方案二CFD分析结果,CFD分析时取入口空气的初始温度35,电池发热功率为650W,入口空气流量为140m3/h。仿真结果为:电池壳体表面最高温度53.457,最低温度49.423,温差为4.03。进出口压力损失为142.2Pa,出口空气温度为46.12。各单个模块的不均匀性,除了进风口第一排的三个电池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温差在6,其他各模块的均匀性均在5以内。,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外围冷却系统CFD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DC/DC内部半导体元器件温度上限为75度,IPU温度上限为85度,计算结果所得到的DC/DC温度值已经超过了上限。,优化方案的CFD分析结果中IPU和DC/DC评估点处的温度分别为65.4和67.7,低于许用温度值,满足散热性能要求,由CFD仿真及实验可以看出,此方案设计合理。,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圆形电池热管理系统整车实验验证,对CV8圆形电池进行了五种工况的实验,分别是:6%爬坡、10%爬坡、城市堵车、高速、急加速急减速。,数据处理时温度已补偿,均取各个工况的温度和温差来比较,经验证CV8圆形电池优化方案二满足要求。,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中混圆形电池瞬态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电池模块最高温度不超过48,模块间最大温差不超过3,散热强度和散热均衡性良好。表明电池组在生、散热方面满足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使用要求。,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强混项目简介,先对电池包进行流场分析,确定DC/DC、上下层电池组的流量分配,为下一步温度场分析打下基础。,由于此项目将于年底验收,故分析结果及优化结构不能给出。,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原始方案CFD仿真分析优化方案一优化方案二优化方案三,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原始方案CFD仿真分析,取进口流量1400m3/h,I=150A,则发热功率为16.28KW。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此结构的最高温度达115,最大温差达30,电池组温度分布严重不均匀。,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优化方案一,取进口流量1200m3/h,I=150A,则发热功率为16.28KW。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最高温度已降到105,最大温差为15。,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优化方案二,出风,进风,取总进口流量3200m3/h,I=100A,则时发热功率为7.255KW。进风口处电池温度高达65,出风口处温度为39,前后温差较大。,2.重大前期电池热管理研究工作基础,长安杰勋,长安志翔,恒通客车,优化方案三,出风口,进风口,进风口,出风口,出风口,取总进口流量3200m3/h,I=100A,则发热功率为7.255KW。进风口处电池温度49,出风口处电池温度43,温差为6左右。,3.单体电池研究基础,研究目的该项目通过测量电池单体在多种工况下表面温度场的变化,并将其与电池温度场数值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希望能够获得一种简化并可靠的电池内部温度场数值分析方法。通过该项目,一方面对长安目前采用的多种电池进行评价,包括电池效率、放热及材料一致性以及温度对电池寿命的影响等性能;另一方面,建立起可用于工程项目的单体电池温度场分析模型,提高电池箱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信行业安全生产
- 讲师培训班课程
- 商丘蓝球场施工方案
-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名家解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工商学院《大型数据库应用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中医药大学《外国文学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工程质量事故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木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力交易员)备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2022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技术规程-附录
- 【数学】第1课时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三级医师查房规范
- 初三物理常识试卷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儿童主任培训课件
- 护理巡视巡查管理制度
- 沈阳华海锟泰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高分子化学8-开环聚合
- 给小学生讲医疗知识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