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近年来能源短缺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能源危机,突破 瓶颈,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将视角对准高耗能产业并对其国 际转移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对我国能源短缺的解决做出一点贡献。 本文在给出了高耗能产业的定义与覆盖范围后,具体分析了国内外高耗能产 业的国际转移情况和动因。在动因的分析上,本文分别就高耗能产业的宏观层面 和微观层面进行探讨,并结合产业转移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企业区位选择 理论给出了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的动因。 进一步地,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的四大主要因素:市场需求、 知识转移、跨国公司和政府管制,并结合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和这四个方面的相关 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的理论模型。这个理论模型 动态地反映了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的全过程,并清晰的描述了四大影响因素在跨 国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市场需求吸引高耗能产业进行转移,知识转移推动高耗能 产业转移,跨国公司是高耗能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而政府管制则为高耗能产业 的国际转移提供控制力。 随后,本文对转移机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发现市场需求和知识转移这两 个因素能很好地解释高耗能产业的国际转移。市场需求是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的 原因,反之不然;知识转移与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互为因果。 最后,本文在结合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模型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了加快中国高耗能产业信息库的建立、以及中国吸引高耗能产业转移和中国高耗 能产业“走出去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耗能产业转移机制市场需求知识转移跨国公司政府管制 i l abs t rac t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e n e r g ys h o r t a g eh a sg r a d u a l l yb e c o m et h eb o u l e n e c ko f0 1 1 1 c o u n t r y s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h o wt os o l v et h ec 1 1 e r g yc r i s i sa n db r e a kt h r o u g ht h eb o t t l e n e c kb e c o m e s t h ek e yi s s u eo fr e c e n te c o n o m i cr e s e a r c h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a i m sa t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a n d t r i e st oa n a l y z ei t s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n s f e r a f t e rd e f i n i n gt h e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 , 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d e t a i l e d l ya n a l y z e st h es t a t u sa n dm o t i v a t i o no f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 s i n t e r a a t i o n a lt r a n s f e ra n dt h e n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m o t i v a t i o no f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n s f e rb ym a e r oa n dm i c r oa n a l y s i so ft h i si n d u s t r y f u r t h e r m o r e ,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a n a l y z e st h ef o u rd e m e n t so f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n s f e r , w h i c ha r em a r k e td e r n a n d ,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 ,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c o m p a n ya n d g o v e r n m e n tc o n t r 0 1 a n db yc o m b i n i n gt h er e l a t e dt h e o r i e sw i t hj u s tm e n t i o n e da n a l y s i s ,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e s t a b l i s h e sam e c h a n i s mm o d e lo f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 8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n s f e r t h i sm o d e ld y n a m i c a l l yd e p i c t st h ew h o l ep r o c e s so f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 s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n s f e ra n de m p h a s i z e st h er o l e so ft h ef o u rd e m e n m :m a r k e td e m a n dp u l l st h et r a n s f e r , 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p u s h e st h et r a n s f e r ,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c o m p a n yc a 豳t h et r a n s f e r a n d g o v e m m e n tc o n t r o lc o n t r o l st h et r a n s f e r n e x t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d o e st h ee m p i r i c a lr e s e a r c ho f t h e t r a n s f e rm e c h a n i s mm o d e l t h er e s u l t sa r et h a tm a r k e td e m a n da n dk n o w l e d g et r a m f e rg r e a t l y a f f e c t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 s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n s f e r , m a r k e td e m a n di st h eg r a n g e rc a u s eo ft h e t r a n s f e ra n d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a n d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 st r a n s f e ra m u t u a l l yg r a n g e r c a u s eo fe a c ho t h e r a tl a s t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p u t sf o r w a r d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o nt h eb a s eo ff o r m e r s t u d y , s u c ha sa c c e l e r a t i n g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 s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d a t a b a s e ,a n ds o m ea d v i e e so f h o wt ol e tc h i n e s e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t r a n s f e ra b r o a ds m o o t h l y k e y w o r d s :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 ;t r a n s f e rm e c h a n i s m ;m a r k e td e m a n d ;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c o m p a n y ;g o v e r n m e n tc o n t r o l i l 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逝望盘堂或其他教育机 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 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姿盘鲎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逝江盘鲎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笏例 签字日期:d 7 年月;e l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釉, l i 、zh 签字日期: b 7 年6 月弓日 电话: 邮编: 致谢 两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结束,作为一名浙大学子,我很感激母校浙江大 学浓厚的学术气氛对我的熏陶和感染,很感激经济学院对我的培养和锻炼。经济 学院积极的进取精神让我一生受益,让我怀着一份浙大经院人的骄傲走出校园, 踏入社会。 研究生学习期间,一直得到导师余燕春教授的指点和帮助。余燕春老师深厚 的理论功底,对现实问题的深邃洞察力,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无时无刻不在感染 着我,催我上进她的智慧、才华和敏锐使学生受益匪浅。借此感谢恩师对我无 私的关怀和教育。非常感谢经济学院的各位老师对我学习的帮助和支持,有你们 才能有我更为顺利的人生道路。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王靖、邹妍萍和韩晓丹的指导与帮助,在此 表示深深的谢意此外,两年的硕士学习还使我有幸结交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同学 和学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给予了我许多帮助,在此感谢。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教育之情,感谢他们无条件支持我追求自己的目标, 感谢他们的理解、支持和爱 感谢1 1 舍5 3 8 的兄弟们伴我成长,祝福你们有精彩、幸福的人生道路。 最后,感谢抽出时间审稿和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 谨向所有教过我知识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谨向所有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过我帮助的人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毕业在即,祝福浙大,祝福经济学院,祝福我的老师和同学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1 引言 1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贸易与投资日渐频繁。各国 对外贸易的发展导致了国际市场的形成与扩大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带动了国际投 资与生产,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问的大规模流动,从而形成了经济资源超出民 族国家的固有范围的格局。贸易与投资的快速发展使各国的相对优势得以充分发 挥,促进了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产业转移随着国际投资的发展而出现,它 作为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整合流动的一种形式,对世界经济的结构和产业布 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主要载 体,它的迅速发展很自然的促进了产业在各国间、各地区间转移,使国际产业转 移无论在实务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从二战后到现今为止,世界已 经历了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有学者认为当前正在进行着第五次国际产业转 移浪潮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资源局面的紧张,石油、矿石原料等价格飙升,温室效 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土地荒漠化等现象的出现与日益严重,资源环境问题开 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能源的短 缺会严重制约经济体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一国的国家安全。就中国而言,由于 经过近三十年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发展,中国的资源环境已付出了 相当大的代价。目前国内很多地区电、煤、油供应紧张,能源短缺问题凸现。而 同时能源对外依存度的上升,也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隐患。如何解决能源危机, 突破瓶颈,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中国制定的能源战略的基本 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 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 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拟从国内国外双管其 下来解决能源问题概括的说,现阶段突破能源瓶颈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 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新能源;第二,依靠国际贸易,直接进 口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以及多进口能源密集型的产品,少出i z l 能源密集型的产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品,以减少国内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紧张局面;第三,依靠国际投资,一方面 直接与国外合作开发能源、矿产等资源以及将国内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能源相对 丰裕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合理控制其他国家及地区的高耗能产业的进 入。 1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拟从第三个方面入手探讨解决中国能源短缺的策略。首先对高耗能产业 的国际转移现状及动因进行分析,接着剖析转移中的市场需求,知识转移,政府 管制,和跨国公司这四大影响因素,进而建立一个转移机制的理论模型,然后再 进一步从实证角度论证这个机制模型,从而提出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由于目前 国内学者对这方面问题的探讨主要留于表面,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而在研 究方法上,也主要侧重于定性的分析。在对转移机制进行分析的时候,多倾向于 以环境污染为对象,而对投资与能源消耗方面涉及较少。在很多方面,尚处于对 西方理论、测算技术等方面的学习、消化阶段,至今未有系统的理论与模型的论 证和实证测算。所得出的政策建议也有些泛泛而谈或是不够全面。然而这个问题 研究的透彻清楚与否,对中国能否顺利实现。十一五修规划中把单位g d p 能耗降 低2 0 的指标,未来达到京都议定书的减排要求,解决能源紧张局面,甚 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故研究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的机制及 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国情的角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3 高耗能产业的界定 1 3 1 高耗能产业的定义 关于“高耗能产业”的准确的定义,政府部门及学术界并未出现系统的论述 从字面上看,这个概念比较好理解:“高”表示程度,即含有的能源必须很“高。 当然,。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需要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加以度量和确认,即 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高一“耗能”即消耗能源的意思。综合起来,“高耗能产 业”就是消耗能源程度高的产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高耗能工业发展研究”课 题组从产业发展及资源结合的模式的角度给出了以下定义:高耗能工业,就是将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优势资源和优势能源相结合,资源密集,大多采用规模化方式生产的一种模式。 西南财经大学的方行明等人则提出了“高载能产业一的概念,并指出其是在1 9 9 8 年建设乌海高载能工业区时提出来的。“高载能产业”的定义是生产在产品价值 构成中能源价值比较高的工业产品的产业或工业就是高载能产业或高载能工业。 实际上,高耗能产业与高载能并无实质上的区别,二者是等同的。高载能产业生 产过程必然伴随着高耗能,所以高载能产业本质上就是高耗能产业。高耗能和高 载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反映了不同的意义。“载”具有加工过程和价值承载的 含义,体现了能源运动的规律和价值转换的特点。而“耗竹强调的是减损消耗, 体现出的是资源约束及能源消耗对经济的影响。从节能降耗的角度来看,“高耗 能”的称谓比较合理、准确。通过技术革新、采用先进加工工艺和设备,加强生 产过程的管理,可以降低能耗,使“高耗能”中的“高”有所降低,这是复合成 本控制和能耗控制管理的 结合以上各种定义及本文探讨的领域,本文给出的“高耗能产业”的定义是 在生产过程中,行业总能耗很高,以及所消耗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比重比较高、 能源成本在产值中所占成分比较高的产业,其对应的英文翻译为 e n e r g y - i n t e n s i v ei n d u s t r y ( 能源密集型产业) 其划分一般以综合能耗来判断,即 指总能耗和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能源消费所占比重都较高的产业。 1 3 2 高耗能产业的划分 一般说来,高耗能产业的行业总能源消耗都很突出。根据中经专网上的数据, 本文将从2 0 0 0 年到2 0 0 7 年能源消耗总量排名靠前的行业做了个排序和罗列。可 以从表1 1 中看出,这六大行业的能源消耗在2 0 0 7 年都是过亿吨标准煤的,且 它们加总的消耗量约占年能源消耗总量的5 2 4 ,而一般的制造业大概是一两千 万吨标准煤的消耗,至于如家具制造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的能源消耗就更少些, 大概在2 0 0 万吨标准煤左右。当然不能说行业能源消耗总量大的就一定是高耗能 产业,进一步的我们需要一个判断的标准。由于高耗能产业中电能消耗占了主要 部分,又结合其他学者在这方面上的提法,因而本文中划分高耗能产业的标准是 在制造业中,将单位产品( 一般固体以吨计) 耗电在3 0 0 0 千瓦时以上,耗电成 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在2 0 以上的产业以及在非制造业中年能源消耗量超过亿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吨标准煤的产业归类为高耗能产业经测算,上表中所出现的六大行业都符合这 个标准。 表1 12 0 0 0 年到2 0 0 7 年能源消耗总量排名靠前的行业 单位:万吨标准煤 2 0 0 72 0 0 62 0 0 52 0 0 42 0 0 32 0 0 22 0 0 12 0 0 0 能源消费总量 2 6 5 5 8 32 4 6 2 7 02 2 4 6 8 22 0 3 2 2 71 7 4 9 9 0 1 5 1 7 9 7 1 4 3 1 9 9 1 3 8 5 5 3 黑色金属冶炼 及压延加工业 4 7 7 7 4 3 74 2 8 1 2 3 23 5 9 8 8 2 32 9 7 0 2 4 92 4 0 6 9 6 61 9 3 2 7 4 91 7 1 3 6 3 31 6 7 9 1 。6 化学原料及制 品制造业 2 7 2 4 5 2 72 4 7 7 9 0 42 2 4 9 4 0 72 0 3 4 6 8 81 7 1 0 8 21 4 5 0 7 7 31 2 8 8 6 4 51 2 7 0 0 6 6 非金属矿物制 品业2 0 3 5 4 8 41 9 9 4 8 41 8 8 4 9 9 4 1 8 0 8 8 412 6 5 6 0 8 1 0 6 2 4 6 4 9 9 8 0 8 71 0 1 0 0 5 5 电力煤气及水 1 9 8 9 2 7 21 8 8 1 1 9 l1 7 1 2 2 9 8 1 5 7 6 7 6 1 4 3 3 9 9 51 2 2 4 2 0 81 0 7 6 9 3 6 1 0 8 1 1 9 生产供应业 石油加工及炼 13 1 7 6 5 l1 2 3 6 0 1 1儿8 8 1 8 71 2 1 7 3 8 58 9 9 1 3 48 4 7 8 6 97 8 3 7 3 47 4 1 0 8 8 焦业 有色金属冶炼1 0 6 8 6 3 7 8 6 3 3 3 27 1 8 8 6 96 4 0 3 5 3 5 4 0 8 7 94 3 7 2 9 5 3 8 9 2 7 63 6 0 5 1 5 及压延加工业 资料来源:中经专网经济年鉴并经本文整理所得 高耗能产业涵盖面非常广,所涉及的门类非常多而复杂。虽然要对高耗能产 业所包含的所有产品进行准确分类是非常困难的,但一般说来,冶金工业、有色 金属工业和化学工业是高耗能产业最密集的三大行业,也是重化工业的典型代 表。重化工业泛指生产生产资料( 资本品) 的行业,包括能源、机械制造、电子、 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重化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生产手段和技 术装备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按照国际口径, 它主要包括金属、机械、化工三个行业。由于在生产这些重化工产品的过程中, 所消耗的能源比重较高,因而能源成本在产值中所占成分比较高。因此,从资源、 能源消耗的情况看,重化工业属于高耗能产业,以高耗能为特征具体说来,高 耗能产业说涉及的行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发酵工业等; 其产品主要有:钢、铁合金、硅铁、电石、电解铝、电解锰、电解铜、金属钠、 工业硅、多晶硅、稀土金属、稀土合金、钢玉、石墨电极及水泥等1 1 方行明中国高载能产业与西部发展战略【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 0 0 5 2 :5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1 3 3 高耗能产业的特征 高耗能产业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 1 )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一般说来,生产高耗能产品的能源消耗增长 速度与高耗能产业产量增长速度之比,均在1 以上。而全国各产业综合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则相对较低,该系数= 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 长速度,如在2 0 0 7 年,全国各产业综合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 6 6 。 ( 2 ) 高耗能产业的产品的单位成本中能源费用占的比重较大,至少在2 0 以上,这个也是判断该产业是否高耗能产业的标准之一 ( 3 ) 高耗能产业一般属于为其他产业提供原材料的基础产业。如黑色金属 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中国最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部 门,为国民经济部门提供金属材料,也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高耗能产 品应用大都较为广泛,其发展程度与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工业收入、人民生活、 高科技产业产生直接影响。 ( 4 ) 高耗能产业的原料主要来看来自矿产品,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比 如高耗能产业中的电解铝、磷化工业及钢铁工业等分别需要大量铝矿、磷矿和铁 矿石。 ( 5 ) 高耗能产业一般运输量较大,无论是生产所需材料,还是产成品均对 运输条件有较高要求。 ( 6 ) 大多高耗能产业又同时是高污染产业,其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排放物一 般对环境有破坏作用,因此,高耗能产业的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 高耗能产业对能源的消耗巨大,尤其表现在对电力的消耗上。电解铝是典型 的高耗能产业,生产1 吨电解铝的耗电量高达1 5 万k w h ,每吨电解铝电力成本 约7 0 0 0 元,约占生产成本的6 0 ;生产1 吨锰铁合金的耗电量达4 0 0 0 k w h ;生产 1 吨硅铁合金的电力成本约占其总成本的7 0 ;水泥的电力成本占其生产成本的 3 0 左右;电石工艺的电耗为3 5 0 0k w h t ,隔膜碱耗电2 5 8 9 k w h t ,占成本的8 1 , 离子膜碱耗电2 3 1 9 k w h t ,占成本的6 2 3 。随着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电能 消耗剧增,加剧了该产业所在地区的供电紧张状况,甚至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 浙江大学硕_ i 学位论文 商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生活用电。一家高耗能企业就会吞噬一个大型发电厂的全部发电量。但是,如此 高的发电量却难以满足需求,2 0 0 3 年以来,全国有2 2 个省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 拉闸限电。此外,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对电力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也很大,钢铁、 建材、有色金属产业是众人皆知的欠费大户,这些行业在电费上的拖欠比例通常 占到全部欠费的2 3 以上,一些大的钢铁厂欠费往往达1 亿,甚至是几亿,严重 影响电力企业的经营。与此同时,高耗能产业往往带有高污染,如生产多晶硅的 副产品一一四氯化硅是高毒物质。用于倾倒或掩埋四氯化硅的土地将变成不毛之 地,草和树都不会在这里生长。它具有潜在的极大危险,不仅有毒,还污染环境, 回收成本巨大氧化铝会产生氟化物污染,水泥会产生c 0 2 、s 0 2 、n 0 2 及粉尘污 染,以及钢铁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等。 1 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章节:( 1 ) 第三章,这一章通过对高耗 能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动因进行分析,为高耗能产业转移机制模型的建立做好铺 垫。( 2 ) 第四章,该章从市场需求、知识转移、跨国公司及政府管制这四个方 面着手,分析高耗能产业的国际转移机制。这四者在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中的作 用与地位是有所差异的,市场需求吸引高耗能产业进行转移,知识转移推动高耗 能产业转移,跨国公司是高耗能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而政府管制则为高耗能产 业的国际转移提供控制力。( 3 ) 第五章,这一部分以中国为对象进行高耗能产业 国际转移机制的实证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本文在写作当中碰到的难点:( 1 ) 文献及数据搜集方面的困难。现阶段关于 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的研究比较缺乏,细化到产业层面的数据也较难获得( 2 ) 一些抽象概念的量化问题,如知识转移、政府管制等就很难选择指标进行量化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 从宏微观两个角度分析高耗能产业国际 转移的动因。( 2 ) 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模型。( 3 ) 对高 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2 投资、资源环境及国际产业转移的文献综述 2 1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早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就提出了应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合理的按比较 成本差异来分工的概念而后在赫克舍尔一俄林( h 0 ) 的要素禀赋理论中, 说明了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暗含前提,即为什么国与国之间在生产特定产品方面 存在差异其核心思想是国与国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 种种原因,一国要素禀赋中某些要素丰裕,另一些要素稀缺;国际贸易中一国出 口的应当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的则应是那些较多 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沿着这一脉络,到了2 0 世纪6 0 年代,阿瑟刘 易斯基于h - o 理论分析认为,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几乎为 零,而工业的增长速度又前所未有的迅速,引致的非熟练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 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生产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而发达国家所需要的劳动密集型产 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由于当时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 面,因而影响转移的因素主要是上述两类不同国家问在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方 面的差别。而此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已包含了一部分高耗能产业接着在2 0 世纪7 0 年代,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根据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而提出的边际产 业扩张论中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 投资国) 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 劣势的产业一一可称为边际产业一一( 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 势的产业) 依次进行。”他以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 理论为基础分析认为,固然要把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比率理论放在中心位置 上,但是也应该把供给可能性论、地点选择论、以及从经营学角度的研究方法等 等考虑进去。他在q 边际产业扩张论”的推论四中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当立足 于“比较成本原理 进行判断。应该采用先找出本国两种商品的成本比率,用来 和外国的同种比率相比较这样一个“比较之比较的公式”这一理论为一些处于 比较劣势的高耗能产业的转移提供了理论支持。 然后到了2 0 世纪8 0 年代初期,邓宁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他认为一个企业 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 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在该理论中,邓宁把一国的对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外直接投资与该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在经济发展初期,一国基本上处于 国际产业单向移入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g d p 的增加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该国逐渐走上国际化道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改 变原先国际产业的单向移入,真正加入到产业国际转移的行列国当中到了2 0 世纪9 0 年代初,出现了两个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理论,一个是诱发要素组合理 论,另一个是竞争优势理论前者认为任何类型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产生都是 由投资的直接诱发要素和问接诱发要素的组合而诱发产生的。直接诱发要素是指 各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及其信息等,它们是国际直接投 资产生的主要因素间接诱发要素则是指除生产要素之外的其他要素,包括政策 法规,投资软硬环境状况,世界性诱发要素等。诱发要素组合理论阐述对外投资 的决定因素的作用,克服了先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只重视投资目的、动机和条 件因素,而忽视东道国和国际环境因素对投资决策影响作用的片面性后者由哈 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影 响。该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国际竞争环境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 的动态调整及相互适应的过程。波特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模式。根据他 的观点,竞争自身越激烈越有可能带来成功。他强调,一国要想在全球竞争中战 胜对手,国内需要有激烈的竞争。这样的竞争,一方面促使企业向海外发展直接 投资,另一方面又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创造了条件。他关于竞争优势的菱形 动态模式指出了国际投资应“先内后外”的顺序,具有理论创新意义他认为激 烈的国内竞争导致对外投资的发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的竞争优势确保了对外 直接投资成功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也对高耗能产业如何才能成功的进 行转移提供了理论指导。 此外,有关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理论,不得不提的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 “雁行形态理论”和弗农( r v e r n o n ) 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前者是一种提示后 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途径的理论。赤松要对日本棉纺工业从 进口发展到国内生产,再发展到出口的过程进行考察后得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 展应遵循“进口一国内生产一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其理论模型在图表 上酷似飞行中的雁阵,因此称为“雁行形态理论”1 后者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 1 王雪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工业技术经济。2 0 0 6 1 0 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来解释产业国际转移现象。其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 品三个时期,不同时期产品的特性存在很大差别。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 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产品的特性会发生变化,将由知识技术密集 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相应地,在该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生产要 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国家 之间转移。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主张应按某项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选择转移产品生 产的适当时机。虽然从转出国( 发达国家) 的角度,阐述了产业如何由发达国家逐 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其产品生产的转移是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进行, 似乎与产品技术的扩散无关但从生产转入国( 东道国) 来看,要接纳产品的生产 转移其前提是必须掌握相关的产品技术。因此,产品生产的转移也包含着产品技 术的扩散,而只有那些具有相关技术基础和较高的技术吸收与学习能力的国家和 地区才能真正接纳生产的国际性转移,进而成为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商和出口商。 国内学者提出的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a ) 重合产业论一一当产 业深化不能够抵消别国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发达国家重合产业就只有一个调整 方向即产业转移。 b ) 梯形产业转移论一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 移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该种产业 转移沿着劳动密集产业一一资本密集产业一一技术密集产业的方向进行转移和 升级,存在着阶段性,呈梯形。1 2 2 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现状及评述 在资源、环境方面,随着2 0 世纪7 0 年代初世界性的能源危机爆发后,自然资 源约束问题受到了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新马尔萨斯主义提出了“增长极限论” 的观点,并认为生产率减速与能源、矿产价格上涨和环境管制成本上升有关。 m e a d o w sc ta l ( 1 9 7 2 ) 和m i s h a n ( 1 9 7 7 ) 认为新马尔萨斯主义的关注焦点转移到了 ( 不可再生) 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方面。然而,许多经济学家对新马尔萨斯 主义进行了反驳b e r c h e r m a n ( 1 9 7 2 ) 认为技术能够找到任何可耗竭资源的替代 物。增长理论家如s o l o w ( 1 9 7 4 ) 曾通过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对可耗竭资源的最优 开采、利用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即使自然资源存量有限, 1 王雪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工业技术经济,2 0 0 6 1 0 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人口增长率为正,人均消费持续增长仍然是可能的。此外,s c h o l z ( 1 9 9 6 ) , g e o r g e ( 1 9 9 6 ) ,s c h o u ( 2 0 0 0 ) ,g r i m a u d ( 2 0 0 3 ) a n dr o u g e ( 2 0 0 3 ) 首先尝试将自然资 源、环境污染等因素纳入内生增长模型n o r d h a u s ( 1 9 9 2 ) 提出了“增长阻力” ( g r o w t h d r a g ) 的概念,他在索洛模型基础上纳入自然资源,分别建立一个有资 源约束和一个无资源约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将两个模型得到的稳态人均产出增 长率之差定义为自然资源的“增长阻力”,并据此测算出美国土地和其他自然资 源的增长阻力为0 0 0 2 4 我国学者薛俊波、王铮( 2 0 0 4 ) 等将r o m e r ( 2 0 0 1 ) 1 均生产 函数模型进行了简化,分析了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计算了其对中国经济 的“增长尾效”谢书玲( 2 0 0 5 ) 等人也根据r o m e r 的假说( 实际经济生活中的经 济增长由于资源耗费引起了“增长尾效”) ,并在薛俊波、王铮等模型的基础上, 加入了自然资源中的水资源要素,侧重分析水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尾 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水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尾效”为0 0 0 13 9 7 ,土 地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尾效”为0 。0 1 3 2 0 1 ,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引起的“增长 尾效”为0 0 1 4 5 4 8 。同时,对于资源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中情况不同的问题, c h i c h i l n i s k y ( 1 9 9 4 ) 认为资源环境拥有不同的产权会产生比较优势的差异。与发达 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对自然资源是公有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在这种情 况下,因为任何人都没有保护资源的动机,就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出 现所谓的“公地的悲剧”的现象。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资源的使用费用很低 甚至免费,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南方国家会 更加专业化于资源密集型产品。这必然会吸引国外投资者投资于发展中国家资源 密集型产业,导致发展中国家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恶化。o t a v i om i e l n i k ( 1 9 9 9 ) 和j o s eg o l d e m b e r g ( 1 9 9 9 ) 通过计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碳化指数得出的结 论是发达国家正在脱碳化而发展中国家正在被碳化 2 3 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国际转移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在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国际转移方面,r e p e t t o ( 1 9 9 5 ) 分析了1 9 9 2 年美国的 对外投资,指出虽然发展中国家接受了美国对外投资1 的4 5 ,但其中高耗能与环 境敏感产业( 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及相关产业、金属制造及装配业) 所占的比例 非常低。发展中国家接受的外来投资只有5 投向了高耗能与污染产业,而发达国 1 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家接受的投资中有2 4 投向了高耗能与污染产业。发达国家似乎并不是把高耗能 与污染产业转移给发展中国家,而是发达国家相互输出高耗能与污染产业。 l e v i n s o n ( 1 9 9 6 ) 以美国的案例对能源、污染密集型产业新企业的设立问题做了 大量的研究,最后发现美国州际之间环境与能源标准的不同并不必然导致大多数 的高耗能、污染型制造企业重新在异地设厂而与前两位学者研究结果相反, x i n g 和k o l s t a d ( 2 0 0 2 ) 对美国的若干行业的分析,确实发现环境管制较为宽松 的其他国家的确有吸引美国的直接投资,且这种吸引力只限于美国的污染密集型 产业,而对污染不大的行业影响甚微。a l l e nb l a c k m a n ( 1 9 9 9 ) 和x u n w u ( 1 9 9 9 ) 认 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能源效率的提高有很强的正效应,尤其是投在中国能源 部门的那部分。然而,中国政府对外资进入能源部门设置了很多限制,如只偏好 其进入小型的发电厂,在准入程序上的管制和电力购买合同中不履约的风险等。 o t a v i om i e l n i k ( 2 0 0 0 ) 和j o s eg o l d e m b e r g ( 2 0 0 0 ) 通过对19 71 到1992 年相关数据的 处理,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能源利用的模式方面正在趋同。 国内学者张贤和周永( 2 0 0 7 ) ,运用空间自相关与空间自回归模型证明了f d i 有集聚效应且对降低当地与邻近地区的能源强度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史丹( 1 9 9 8 ) 证实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年g d p - 与g n p 的差值与能源强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 系,相关系数达到- 9 0 ,并说明了经济要素流入能够有效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 根据丁刚( 2 0 0 7 ) 分析,总体上看,国际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中国工业能 源消耗结构,抑制了中国工业能源消耗强度;而近几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能源 消耗强度的上升,只是说明这种抑制力有所减弱。对中国制造业中五大高耗能产 业,外商投资制造业结构的比重不高;反之,对外商投资制造业中前五大产业, 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制造业这五大产业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也不高,这说明了以 外商直接投资为载体的国际产业转移从整体上提升了中国工业以及制造业结构, 有效地平衡和抑制了中国工业以及制造业的能源消耗强度。有学者提出应警惕高 耗能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并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而谢姚刚( 2 0 0 4 ) 认为发展中国 家不会必然成为“污染避难所井,并提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制定出特殊的环 境保护政策进行防范的政策建议是错误的他将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纯粹的出于环境成本的差异而进行的产业转移;第二种是出于发展中国 家劳动力较低,发达国家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具有优势的转移,在这种情况下环境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成本只是一个次要因素。并认为现实中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当中绝大多数是属 于第二种类型丁刚( 2 0 0 7 1 1 ) 运用行业增加值结构能耗综合法等的分析测算 得出,国际产业转移是平衡和抑制中国单位g d p 能耗的“战略伙伴”但是,这种 平衡和抑制力正在逐渐减弱。他给出了一些描述性的政策建议,希望能未雨绸缪, 防止其发生根本性逆转。罗浩( 2 0 0 7 ) 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下,运用数理模 型在理论上推导证明了突破资源瓶颈的两个可能方向,即产业转移和技术进步 陈晓涛( 2 0 0 6 ) 运用生产函数与利润函数建立起产业转移的数学模型,并假定产业 的发展符合逻辑斯谛方程,从而导出产业转移的演进机制,并得出产业移入地由 于外部先进产业的移入,包括通过先进技术和稀缺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注入,以及 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为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升级创造了机会。 1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3 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的现状及动因 3 1 高耗能产业国际转移的现状 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国际直接投资来完成的,高耗能产业的国际转移也 不例外于是本文首先进行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情况分析。( ( 2 0 0 8 年世界投资报 告指出经过四年的连续增长,全球外国直接投资( f d i ) 流入量在2 0 0 7 年再增3 0 , 达到1 8 3 3 万亿美元,远远高于2 0 0 0 年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发达国家的外国直 接投资流入量达到1 2 4 8 万亿美元其中,欧盟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最大的地 区,几乎占发达国家总流入量的三分之二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创 下新高,达5 0 0 0 亿美元,比2 0 0 6 年上涨了2 1 s 。2 0 0 7 年,最不发达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高考语文三年模拟真题(21-23年)知识点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 2024年新疆(兵团)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简易房屋加固维修合同
- 展览合作履约保证协议书
- 土地租赁居间合同2024年
- 2024年红砖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软件开发工程项目居间合同协议
- 派遣合同法律风险防控
-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合同书模板
- 标准建筑施工合同书格式
- 《沉淀溶解平衡》说课课件(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 独特的交通工具
- 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全)
- 2022年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医体质辨识标准评分标准
- 初一数学-探索规律课件
- 甲醇钠车间操作规范流程(碱法)
- (完整)ICU进修汇报ppt
-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2年新编) 光现象小孔成像实验教学设计
- DB32-T 4345-2022 建设用地非确定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指南
- 画法几何 华中科大-新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