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摘 要本文以吉林航盛电子有限公司的汽车扬声器为背景进行调研,通过现场实际操作和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及文件资料,利用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流程程序分析、ECRS原则、5W1H相关IE技术和方法,对车载扬声器装配线进行分析和改善。主要解决整个装配线工序的不合理问题以达到消除工序节拍不平衡、减少瓶颈工序、消除作业时间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通过科学的规划使企业制度更加合理,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加具有活力和竞争力。关键词: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流程程序分析;ECRS原则;5W1HI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Jilin Hang Sheng Electronics Co., car speaker as the background of research, through the actual operation and collect large amounts of data and documents, using program analysis, motion analysis, process analysis, ECRS principle, 5W1H IE related technology and methods, the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n vehicle loudspeaker assembly line. The main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unreasonable problem of the assembly line proces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liminating the imbalance of the working procedure, reducing the bottleneck process, eliminating the waste of working time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rough scientific planning to make the enterprise system more reasonable, reduce the cost of enterprises,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more dynamic and competitiveKeywords:Program analysis; Motion analysis;Process analysis;5W1H;ECRSI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绪 论VI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VI现场管理VI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VI第一章 工业工程概述11.1工业工程的定义11.1.1工业工程的体系11.1.2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21.1.3工业工程所研究的目标31.1.4 IE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31.2 工业工程的内涵41.2.4IE是系统优化技术41.25IE重视现场管理51.3 IE方法研究的内涵5第二章 国内外IE方法研究的现状72.1工业工程的研究变化72.2工业工程在国内外的使用情况83.1工作研究103.2方法研究的概述153.3作业测定的概述173.4程序分析概述19第四章吉林航盛公司装配线的生产现状224.1吉林航盛电子公司扬声器装配车间概况224.2装配线的作业内容和现状224.3改进前的装配线工艺流程分析224.4装配线的问题分析与改善244.5高音扬声器的整体流程改善264.6改善后的整体效果评价28结 论29参考文献30V绪 论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吉林航盛电子有限公司在现场生产管理和工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吉林航盛电子有限公司在现场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在生产管理现场中应用流程程序分析、ECRS原则和5W1H的管理方法。流程程序分析对产品或零件的整个制造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分析,尤其适用于对搬运、储存、等待等隐藏成本浪费的分析。ECRS原则用于对现有的生产工序进行优化和设计,以减少不必要的工序,消除工时浪费,来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5W1H是企业在生产管理工作中对目标计划进行分解和进行决策的思维程序。这些方法和手段都能使企业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撰写这次论文使我更深层次的认识到提高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的重要性,我认为要加强企业现场管理的几点理由:加强企业现场管理有利于提升生产现场的管理绩效,进而对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行优化。生产现场是工人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企业产品价值的场所。企业面向市场和社会提供的每一件产品,都需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通过现场生产与劳动力的配合才能转换出来。因此,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是生产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现场管理提高的思想,切实抓好生产现场管理。加强企业现场生产管理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现场管理要求对4M1E(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等其它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和优化设计,以此来确保生产现场按企业既定的目标实现优质、低耗、高效、安全、文明的生产。这就为企业提高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供了可能,进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加强企业现场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新产品的研发。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升级、新的原材料、新的工艺方法、以及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应用,都需要扎扎实实的体现在企业的现场管理中。有些企业在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后,但由于其自身的现场管理水平无法与之对应,导致产品产能不达标。所以只有加强现场管理,才能加快生产力的提升水平。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以及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机、料、法、环、信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VII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现场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形象、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控制和精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应,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广义上的现场管理是指企业将所有现场作业活动的管理,包括生产现场管理、经营现场管理、办公现场管理、生活现场管理等,而狭义的现场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包括生产限产管理和辅助生产现场管理。其具体的任务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现场管理标准、指标体系、评估内容和考核办法,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推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国内外现场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服务;研究和探索现场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和高效化的内容,创建新的有效管理方法。其主要方法有定置管理、日本的5S管理、欧美企业的5C管理、目视管理、看板管理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IE方法与思想在当今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吉林航盛电子有限公司的扬声器产品流水线作业在现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描述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在企业推行IE的方法研究和改善。首先分析IE七大手法在吉林航盛电子公司的使用和状况,它们分别是:防呆法、动改法、流程法、五五法、人机法、双手法、抽查法,这七种IE方法研究对现代制造业的现场生产管理的控制及工艺流程的改善具有极高的实际操作价值。其次通过实际操作分析,把IE方法在现场管理中加以运用,为吉林航盛电子有限公司设立实施新的管理目标和相应的工艺流程,使企业得到提高和改善,并加强对现场管理的控制。最后,通过运用本文设计的方法与措施加强对企业一线主管的督导训练。要形成制度化与秩序观念,并加以激励措施,使更多的员工能过自动自觉地参与到整个现场活动的改善中来,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质量的目标,进而创造吉林航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现场管理的新面貌。1第一章 工业工程概述1.1工业工程的定义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美国泰勒和吉尔布雷夫妇通过自己实践,观察工人的作业方式,来寻找效率更高的作业方法,并设定了标准时间对工人进行效率评估,使得生产效率提高,工人的收入得以增加,从而开创了工业工程研究的先河。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估。 1959年日本工业工程协会在美国工业工程协会定义的基础上加以定制: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从美国与日本两国对工业工程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得出,美国强调要以工厂中使用到的工程技术(电机/化工/土木/机械除外)为导向,通过产品的设计和流程达到目的;而日本的IE理念则更多的是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也正是IE这门专业与其他工程学科的不同之处。1.1.1工业工程的体系 美国于1982年将工业工程的知识领域分为16个分支,即:生物力学、成本管理、数据处理与系统设计、销售与市场、工程经济、设施规划、材料加工、应用数学、组织规划与理论、生产计划与控制、实用心理学、人的因素、工资管理、人体测量、安全、职业卫生与医学。 IE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已经从其最主要和最具代表性的制造业,逐步扩大到其它领域,如建筑业、交通运输、销售、航空、金融、医院、公共卫生、军事后勤、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各种服务行业。IE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大有可为。 1.1.2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一般认为泰勒和吉尔布雷斯夫妇是工业工程的开山鼻祖,泰勒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原理,他的科学管理思想对整个科学管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他的研究成果也被世人公认为是工业工程的开端,他本人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也被誉为“工业工程之父”。吉尔布雷斯夫妇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动作研究”,就是对操作者在从事生产作业中的一系列动作进行分解,确定其基本的动作要素,并对之进行科学的分析,坚持“动作经济原则”并把这种原则推广应用到工人中,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表1-1工业工程发展历程表年份概念方法创始者(发现者)国家或地区1832年工时研究的一般概念查理.贝贝奇英国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时间研究概念泰勒美国1911年动作研究;工业心理学的概念吉尔布雷斯美国1913年移动的装配线亨利.福特美国1914年工作进度图表亨利.甘特美国1917年应用经济批量方法空置存储F.W哈利斯美国1927年霍桑对工人积极性的新见解研究爱尔顿.梅耶美国1934年工作活动抽样调查L.H.C铁佩特美国1940年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协作方法运筹学小组英国1947年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G.B旦泽美国1949年人为因素的研究人机工程学会1950后模拟、决策理论数学规划、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美国和西欧70年代后完善的工业工程理论和技术,研制出软件包1.1.3工业工程所研究的目标 工业工程研究的最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质量和安全,以获取多方面的效益。具体来说, 就是通过科学的研究、分析、评估和规划, 对现有的制造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设计和改善,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充分的综合起来, 设计出新的系统整体, 以实现所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优化运行, 保证低成本、低消耗、安全、优质、准时、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它所追求的是系统整体的优化与提高完善。 业工程的应用, 不但有利于企业, 同时也有利于员工增加收入, 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够保障人们的职业稳定性和安全性, 并且能减轻疲劳强度和保护身体健康。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讲, 实施工业工程将有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高效利用,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广义上的工业工程的实施, 将有利于于社会各种产业。1.1.4 IE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或其他工程方面的知识,理解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或其他工程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生产与工艺技术等知识,掌握现代工艺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工艺的知识,掌握会计、统计经济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我国经济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熟悉有关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规范。显然,IE技术人员要懂得广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才能应付宽广复杂的IE业务,增强其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 此外,工业工程技术人员还应具备以下的能力结构:观察实验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集成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协调和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外语阅读能力等。所以,与其他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相比,IE人员的知识面更宽,有很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作为IE技术人员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IE意识,包括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作简化和标准意识、全局和整体的意识,以及以人为本的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工程人员还需要具备不断改进的意识,快速响应需求意识等。 树立IE意识比掌握IE技术和方法更为重要,IE涉及的知识和范围广泛,方法很多,而且发展很快,新的方法不断创造出来。因此,对于工业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掌握方法和技术(如作业测定、方法研究、物料搬运、经济评估、信息技术等)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掌握IE本质,树立IE意识,学会运用IE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以不变(IE实质)应万变(各种具体事务),从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处理问题。1.2 工业工程的内涵IE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国外的IE应用和发展情况表明,各国都会根据自己实际的国情形成自己独特的IE体系,甚至名称也不尽相同。然而,无论是哪个国家的IE,尽管特色不同,其本质内涵都是一致的,综合IE的定义、内容、和目标分析得出现代IE的基本特点为以下几个方面:1.2.1 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从IE的发展史表明,它的产生就是为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只有为社会创造并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得到有效的产出。否则,不合格产品生产越多,浪费越大,反而会降低生产率。所以,提高质量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联系起来综合研究,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是反应IE内涵的重要特点。1.2.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IE的定义清楚的表明,IE是一个包括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庞大体系。其本质在于综合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术,而且特别体现在应用的整体上,这是由IE的目标提高生产率所决定的。因为生产率不仅体现各种生产要素本身的使用效率,而且还取决于各个要素之间、系统的各部分(如各部门、车间)之间的协调配合。IE从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出发,不仅要研究和发展硬件部分,即制造技术和工具,而且要提高软件水平,即改善各种管理方法和控制程序,使人和其他各种要素(技术、机器、信息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硬件各部分发挥出最佳效果。所以,简单地说,IE实际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的结核起来的学科。 1.23.IE应用注重人的因素生产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和不缺定因素。IE为实现其目标,在进行系统设计、实施控制和改善的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人和其他因素,建立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机器和环境系统,使人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充分发挥人的动能作用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并能最好地发挥其他各生产要素的作用。 1.2.4IE是系统优化技术IE强调的不仅是某种生产要素或某个局部(工序、生产线、车间等)的优化,而且是系统整体的优化,最终追求的是系统整体效益的最佳。所以,IE从提高系统生产率的总目标出发,对各种生产资源和环节作具体研究、统筹分析、合理配置;对各种方案进行量化的分析,以此来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改善方案,充分发挥各要素和各子系统的功能,使之协调有效地运行。 1.25.IE重视现场管理现场是企业为顾客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地方,是由人、机、物、环境、信息、制度等各生产要素和质量、成本、交货期、效率、安全、员工士气六个重要的管理目标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IE的研究对象是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组成的各种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系统。由此看出,现场即为IE的重要研究对象。现场管理就是要不断改善、改进现场中存在的问题,消除一切不利因素,消除各种浪费,使整个现场处于“受控”状态。这符合IE的核心思想:消除浪费、降低成本。IE运用5S管理、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等方法和手段主要对现场的作业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成本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组织结构管理等进行改进和优化以达到实现现场管理的目标。1.3 IE方法研究的内涵1.3.1IE方法研究在制造业中的意义虽然现代IE的应用极其广泛, 但制造业仍就是IE主要的和有代表性的一个领域,制造工业具备这样的特点: 即生产活动的全部内容既括技术有含有管理两个方面:一是围绕材料加工即制造技术的研究工艺与设备, 这也是制造的硬件组成部分; 二则是关于制造系统方面, 即对由人、材料、设备等组成的集成系统的控制和管理,这是制造业的软件组成。IE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原理和技术。因此, 作业研究的应用不仅仅是直接促使生产率提高, 而且它也是其他技术, 如设施规划分析与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等的必要要求和基础。作业研究是以企业中的整个生产系统作为其研究的对象,运用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等技术, 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工艺流程、作业程序、材料的运用、机器设备与工装夹具的使用以及人的双手作业动作加以分析研究, 从而来制定最合理的工作方法, 并对此方法制定标准时间, 这种方法与时间标准用于编制生产工序标准、作业指导标准、生产计划、日程进度、产品标准成本和人力资源配置、评估生产结果、分配生产奖励、考核生产成绩等。总之,作业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改进工作方法, 并使之方法科学化与标准化。1.3.2IE方法研究与精益生产活动的关系精益生产,简称精益,是利用杜绝浪费以及无间断的作业流程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而IE则是实现精益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并且是精益生产流程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IE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对人员、物料、设备、信息、能源所构成的系统进行设计、规划、改善的一门学科。1960年开始,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制造业通过JIT生产模式,以低成本、高质量的优势迅速占领美国的汽车市场,从而引发美日两国之间长达十年之久的汽车贸易战。日本的精益生产的推行,运用了IE中作业研究、动作研究、时间技术分析等技术,使得精益生产有了强大的科学基础。而日本在从美国引进IE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极具自身特色的IE,即把IE与管理相结合的同时,又加强生产现场的控制,并且持续的改善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组织体系、管理体制以及企业经营的价值观。从学术的发展的角度来讲,IE理论有着近百年的历史,而精益生产的理论体系仅仅只有六十余年,可以说IE理论奠定了精益生产理论的基础。从企业的应用角度来看,精益生产在高度和广度上是大于IE的,IE往往是改善局部效率,而精益生产可以从物流、采购、仓储、生产、工程、质量,甚至HR和销售等相关支持部门也在精益改善的范畴之内。如果要用一个形象的公式来表示精益生产与IE,我认为可以如下表示:精益生产=IE+物流+计划+质量+生产+老板领导力+中层管理+基层执行力+全员参与,除此之外,如果企业要长远发展,还要加上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第二章 国内外IE方法研究的现状2.1工业工程的研究变化工业工程从其诞生之日起到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待征,而 现代IE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为条件的支持下研究生产和工作统从而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学科。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发展趋势表现在兼收并蓄高新技术理论得同时,也注重了敏捷柔性精益并行制造系统的集成开发与应用。2.1.1敏捷制造的开发组织模式企业在无法预测的持续、快速变化的生存环境中生存、发展并扩大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组织模式。它通过联合来赢得竞争;强调通过产品制造、信息处理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集成来实现人员、知识、资金和设备的集中管理和优化利用。利用敏捷虚拟形式进行产品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企业动态联盟合作机构已有的设计制造等方面的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尽可能地减少的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工作量,并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设计的敏捷性。2.1.2、并行工程协调机制的应用并行工程是集成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并行工程的工作方式是组织跨部门多学科的开发小组,一起并行协同工作,对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等上下游各方面进行同时考虑和并行交叉设计,及时地交流信息,使各种问题尽早暴露,并共同加以解决。这样就使产品开发时间大大缩短,同时新产品质量和成本都得到改善。2.1.3、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企业逐步应用了CADCAPPCAMPD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而且系统的集成性能不断提高。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可以有效地控制与管理产品的相关信息,可以使企业实施并行工程时拥有一个计算机协同支持条件,从而使企业动态联盟环境下的新产品设计有了一定的环境基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更加快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迫使企业必须去面对全球化的大市场,主动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之中。同时也使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可以充分利用和吸收不同地区及国家企业组织机构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建立起虚拟敏捷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的实现是基于面向企业对外联系网络和内联网络的集成,形成超越空间拘束的分散网络设计开发系统进行企业动态联盟组织的设计及制造活动,支持企业能够实现异地协同设计成为虚拟组织产品设计。因为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试制都是由核心或盟主企业分别完成,所以跨地域的联合设计将成为未来主要的设计方式。因此,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化和应变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2.1.4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制造系统设计包括产品系统设计、工艺系统设计、组织系统设计、生产系统设计和信息系统设计。而现代制造技术则包括数据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料计划、准时制生产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等等。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高速、高效、高精度的和优质化的生产提供了条件与基础。2.1.5、强调着重研究生产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并且提高生产率和质量永远是工业工程追求的最根本目标。伴随着生产技术、组织以及环境的不断变化, 现代IE针对现代新的制造技术以及新出现的生产组织和环境等问题,把提高生产率、保证质量放在首要位置来研究生产率的理论、测定方法以及相关的问题。例如,现代制造系统所要求的质量与可靠性保证, 生产率与柔性制造, 在企业资源计划和准时制生产中产生的问题等等。其根本目的, 就是如何更好地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发展当今现代的制造系统, 不断来提高生产率和产品量。2.2工业工程在国内外的使用情况 美国是工业工程的发源地和其实践地, 工业工程的探索和发展为美国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以MRP、闭环MRP、MRPII为典型代表的具有美国特色的模式。日本的IE模式也是从基础工业工程逐渐演变过来的,日本首先创立了TQP模式,随后又推出了极具日本特点的IE模式,准时制生产方式和丰田生产方式。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引进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的重庆九龙坡交通大学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系。而在50年代,国内就已经开展了IE的具体实践如郝建秀操作法、标准工时定额等。虽然是大约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时候工业工程才算做真正意义上进入中国,但在进入90年代以后,伴随着国内企业开始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与严峻挑战,企业为了提高管理水平、要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有的企业开始自觉、有意识地应用IE。多年以来,工业工程的应用已涉及冶金、化工、机械、汽车、等各个领域。工业工程技术在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企业加强科学化管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方式转变的入手点。对工业工程的一些重要技术,如系统分析与统筹规划、工作研究、设施规划与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等的应用已形成一定的能力。如今,更多的企业家也已经意识到,实施工业工程是实现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一条有效途径。第三章 本论文应用IE技术的主要理论与方法3.1工作研究3.1.1工作研究的对象 工作研究的对象是作业系统。作业系统主要是由材料、设备、能源、方法以及人员这五大方面的因素组成,其结构如图3-1所示 产品或服务原材料生产设备、能源、生产方法和人员 输入 转换机构 输出 反 检时间(Time)质量(Quality)成本(Cost)柔性(Flexible) 馈 测 控 制 图3-1作业系统构成简图 为了使作业系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挣个系统转换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核对测定作业活动的时间、质量、成本、柔性。其中,时间包括整个作业活动的进度、作业宽放时间以及交货时间等;质量不仅包含成品的质量,而且也包括整个转换过程的质量情况;柔性是指企业在面对不同客户或者是市场的需求时,快速应变的能力。作业活动的时间、质量、成本、以及柔性根据检测结果再反馈到整个作业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使整个作业活动按预定的目标进行。如果进一步对作业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这些组成的要素对整个作业系统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表3-3是变动因素对作业系统影响程度的具体等级划分。表3-1变动因素对作业系统的影响程度表级别变动因素变动内容1产品设计通过改变设计,简化作业或者是取消一部分动作2原材料从根本上来改变作业方式,或者是取消作业方法3工程对工序进行合并、取消、简化或者是重排4设备改变加工的设备、工具使工作轻松、高效5操作方法与动作对操作方法进行优化,使动作简捷、快速从表3-3中我们不难看出,“产品设计”的变动对作业系统的影响程度为最高的,也就是说,某一产品的设计如果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原材料以及作业方法的改变;“原材料”的变动会引起作业方法的改变,甚至是取消某种作业方法;“工程”的变动是指作业工序的取消、合并、重排、简化一部分作业;“设备和工具”是指,选择更为有效的设备与工具,使得作业变得简单和容易;“操作方法与动作”是指在以上所有条件都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只是单单改变操作的方式和方法,最终使得操作变得较为简便。一般来说,改变高级别的因素,会给作业系统的改进带来较大的困难和太多的不确定性。再考虑变更因素的时候,需要从技术、经济、人员等方面进行考虑。3.1.2工作研究的特点工作研究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投资很少或者是根本不需要投资的情况下,通过改进现有的作业流程和作业方法,制定合理的工作定额,充分挖掘企业自身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3.1.3工作研究的内容 工作研究包括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这两大方面。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经济有效且科学的工作方法,其主要的内容有程序分析、作业分析以及动作分析。而作业测定是为了制定每项作业科学的工作定额,主要有秒表测时、工作抽样、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标准资料法。运用这些技术来考察生产和管理工作,系统科学地调查研究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的各种因素,从而制定出最合理、最科学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法,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方方法研究对工作进行化简并制定出更经济的方法和程序法 工作研究中的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这两种技术是密不可分的。方法研究着重于对现有的作业系统与方法进行改进,但实际上实施的具体效果需要用作业测定来衡量,而作业测定是为了不断努力地减少生产过程中那些无用的时间,从而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在进行工作研究时,一般情况下是先要进行方法研究,制定出合理的作业方法,之后再测定作业时间。图3-2简单地表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工作研究方作业测定确定进行某项工作的所需时间法提高效率图3-2工作研究两种技术的关系3.1.4工作研究所应用的分析技术工作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技术包括“5W1H”、“ECRS原则”、“一表”。“5W1H”是指对所要研究的工作和每一项从事的活动从目的、原因、时间、地点、人员、方法这几个方面上进行提问,为了更清晰明了地发现和寻找问题,可以连续几次进行提问,然后根据所提问题得到的答案,弄明白原因所在,并探讨是否有改进的可能性。因为前5个提问的英语单词的首字母均以“W”开头,最后一个问题以“H”开头,所以,人们常称之为“5W1H”提问技术。“5W1H”的提问方法见表3-2 表3-2“5W1H”的提问方法考察点第一次提问第二次提问第三次提问目的做什么(What)是否必须做有无其他的对象可替代原因为何做(Why)为什么这样做是否不需要做时间何时做(When)为什么此时做有无其他更适合的时间地点何处做(Where)为何需要此处做有无其他更合适的地点人员何人做(Who)为何需要此人做有无其他更合适的人选方法如何做(How)为何需要这样做有无其他更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5W1H”提问技术主要是用于弄清楚问题的现状,并研究和探讨是否有继续改进的可能。而在整个的改进过程中则需要用到“ECRS原则。“E”即代表消除(Eliminate),在经过“做什么”、“是否必要”等相关问题的疑问后,若得出的结果为不必要则以取消。取消是改善的最佳结果,是改善的最高原则。“C”即代表合并(Combine),对于无法取消而又必须存在的活动,看能否合并,从而达到简化的目的。例如,合并一些工序或者是动作。“R”即代表“重排”,对于那些不能取消的工序或活动,可根据“何人、何事、何时”三提问进行重排,使整个作业顺序达到最佳。“S”即代表“简化”在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则可以考虑用更简单、更便捷的方法来完成作业。例如,可以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使操作动作简单等措施。对现有活动和生产进行改善时,一般遵循对目的进行消除,对时间、地点、人员进行合并或者是重排的原则,其示意图如图3-2所是,消除目的 合并重排时间地点人员方法简化图3-2 ECRS原则运用示意图“一表”也被叫做检查分析表,例如动作改善检查表、物流改善检查表等3.1.5工作研究的步骤 工作研究作为企业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应当积极的加以组织和实施,工作研究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总目标来制定,共有七个步骤。1、挖掘问题并明确工作研究的项目 在选择对某一项作业进行研究之后,必须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1)经济因素,考虑该项目在经济上有无可获取的价值,或者是优先选择有经济价值的作业进行研究。(2)技术因素,在研究之前,必须明确是否有足够的技术手段作为这项研究的支持。(3)人员的因素,一旦将工作研究的对象确定后,就需要让相关的企业人员都了解这项工作研究对他们本身的意义。2、对现行方法进行观察并记录 一旦问题明确,就要制定调查计划,进行现场分析,寻找改善方法。现场记录事实的准确性是整个改进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这是考察、分析和研究改进方法的基础。3、记录的事实并进行改进 以记录的事实为依据,运用“5W1H”、“ECRS原则”和“一表”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整改的措施,进行改进。4、拟定新方案并进行评价 如果对作业进行工作研究后,有了一些较为复杂和重大的改变,通常会制定几个方案,再通过评价比较,选出其中最为优秀和合理的方案,作为最终的实施计划。5、制定作业标准和时间标准 将已经选定的方案要进行标准化后,才能变成指导生产作业活动和操作方法的规范和依据,才能使改进方案真正落到实处。作业标准化是新方法报告书的具体化,其中主要包括作业所要使用的机器和设备标准化、工作环境标准化、工作地布置标准化以及作业指导书等。6、新方案的实施 这是工作研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只有新方案真正落实到生产活动中,工作研究的成效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7、检查和评价 新方案在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应由企业工程主管部门对此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后作出相应的评估。检查评估的重点是考察方案实施后产生的种种影响,检查和评估新方案原定目标是否达到;分析所制定的作业标准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并考虑有无调整的必要。3.2方法研究的概述3.2.1方法研究的定义 方法研究的是质就是运用不同的分析技术对现有的工作活动(加工、制造、装配、操作、管理等)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记录、严格的考察、科学系统的分析和改善,制定出最经济、最合理、最高效的工作方式,以此来减少人员、机器不必要的动作和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工作方法标准化的活动。3.2.2方法研究的自身特点1、创新意识 方法研究不仅仅只满足于现有的工作方法,而是不断努力改进,不断求新,这种永无止境的创新意识也正是方法研究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2、寻找最优的作业方法 寻找最优的作业方法,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方法研究是不断挖掘企业自身内部的潜力,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通过流程优化,以寻求最佳的作业方法,以此用来在不增加投资或是增加较少投资的情况下,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3、要有整体优化的意识 方法研究首先是着眼于系统的整体优化设计,其次再进行深入的解决局部关键且复杂的问题,即对操作进行优化设计,进而进行动作优化,最终要达到整个系统的全部优化。3.2.3方法研究的内容 方法研究的本身实质是一种系统地研究技术,其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系统,目的是解决系统优化的问题。所以,方法研究是从全局出发,是从整体到局部,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方法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图3-3所示生产方式作业分析劳动过程自然过程方法研究程序分析生产准备过程生产服务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基本生产过程动作分析运输过程检验过程工艺过程由工序构成由检验工序构成由工艺工程构成图3-3方法研究的内容3.2.3方法研究的层次方法研究的整个分析过程是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和层次性的。一般情况下,首先进行程序分析,使整个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其次进行动作分析,最后进行动作分析。其中,程序分析是对整个工作过程的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工序,而作业分析是对某个具体工序的分析,其研究的对象是操作,动作分析其实是对作业者操作过程中的动作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研究最小的对象是动素。方法研究是一个由粗到细,由微观到宏观,由整体到局部的过程。图3-4表示了方法研究的层次。动素构成动作构成操作构成工序构成程序动作分析作业分析程序分析图3-4方法研究的分析层次图3-4中的“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多个工人,在某一工作地点,对一个劳动对象或者是一组劳动对象进行的连续操作,“操作”是指操作者为了达到某一个明显的目的,而采取一定的方法所用的若干个动作的总和,“动素”是构成动作的最基本单位,例如抓取、持住等。3.3作业测定的概述3.3.1作业测定的概念作业测定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来测定合格工人在按照规定的作业标准操作下,完成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的过程。文中所指的“合格工人”的意思是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一定的智力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有过具体某项工作方法的完全训练,能独自完成所从事的工作,并且在安全、质量、数量等方面达到合格的水平。按照所规定的作业标准指的是工人按照方法研究后所给出的标准的工艺操作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完成的作业。除此之外,还应该保证现场的设备、工装夹具、原材料、车间环境等方面都满足作业标准的要求。3.3.2作业测定的内容作业测定是在操作方法、工作流程以及操作动作经济、高效、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作业测定方法研究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准备与结束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辅助时间基本时间技术性宽放时间组织性宽放时间作业时间宽放时间非定额时间非定额时间工作时间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测定某一工作或者是作业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的技术。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作业时间测定和标准工时的制定。其研究的具体内容如图3-5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图3-5作业测定的内容3.3.3作业测定的层次作业测定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都有特定的要求与用处。从对操作者的实际观察记录上来看,有的是对人员的基本动作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有的是对整个作业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总而言之,作业测定的不同方法所研究的工作阶次可能不同。因此,工作研究通常分为四个阶次:第一阶次:动作,这是指人的最基本动作单元,是最小的工作阶次,第二阶次:单元,这是几个连续动作的集合,第三阶次:作业,其工作范围较大,一般情况下由两到三个操作组成。一般说来,作业可拆分为多项操作,但是这些操作不能分给两个以上的人员以分担的形式进行作业。第四阶段:制程,它是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所必须的作业的联合。作业测定中的阶次划分是以研究便捷为依据和原则的。较低阶次的工作可以合并成为较高阶次的工作,而高阶次工作同样可以拆分为较低阶次的工作。一般情况下,预定时间标准法和秒表时间研究用于第二阶次的工作,而第三、四阶次工作通常用工作抽样,标准资料法用于第二、三、四阶次的工作。3.4程序分析概述3.4.1程序分析的概念程序分析是按照工作流程,从流程的第一道工序一直到最后一到工序地,全面彻底地分析是否有多余、重复、不合理的作业,通过对整个工作流程的分析,对程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过多,等待时间是否过长等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进而改进现行的作业方法和空间布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换句话说,程序分析的实质就是通过对、现行流程的分析和调查,改进整个流程中不经济、不合理的生产现象,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研究方法。3.4.2程序分析的种类工艺程序分析产品、材料的工艺程序分析程序分析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工艺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管理事物分析四种,如图3-6所示作业人员的工艺程序分析产品、材料的流程程序分析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作业人员的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生产设备的流程程序分析工艺程序分析图 3-6程序分析种类3.4.3程序分析的常用符号程序分析的工作流程通常由五种基本活动组成,它们是加工、检查、搬运、等待和存储。这五种基本活动如表3-1所示 表3-1程序分析的常用符号符号名称表示的意义例如操作指原材料、零件或半成品根据生产目的承受物理、化学、形态等的变化车削、磨削、搅拌、打字等都属于加工检查对原材料、零件、半成品、成品的特性和数量进行测量。对照图样检验产品的加工尺寸、查看仪器盘等运转情况搬运表示工人、物料或设备从一处向另一处在物理位置上的移动过程物料的运输、操作者的移动等待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时间耽误等待被加工、被运输、被检验都属于等待储存为了控制目的而保存货物的活动物料在某种授权下存入仓库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除了表3-1所表示的5种基本符号表示的单一活动外,还有两种流程活动同时发生的情况,如表4-2所示表3-2流程图派生的复合活动符号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同一时间或同一工作场所由同一人同时执行加工和检查工作以质量检查为主,同时也进行数量检查以数量检查为主,同时也进行质量检查以加工为主,同时也进行数量检查以加工为主,同时也进行搬运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房买卖合同发布点赞莫惊慌
- 家政服务三方合同
- 营销策划 -盒你·更新美好 -企业定制礼盒项目创意简报
- 汽水饮料售卖合同范本
- 腌制食品采购合同范本
- 街区爆破拆除合同范本
- 油漆承包协议合同范本
- 联系人合同范本
- 扩建猪棚合同范本
- 外贸合同范本实例框架
- IT系统架构规划与设计手册
- 2025年国家电投集团珠海横琴热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档案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建筑公司管理制度大全
- 2025-2030中国慢性腰痛治疗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演出经纪人与文化经济试题
- pcb抄板合同范例
- 药浴疗法的基本原理操作规程及临床应用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 2025年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厂房装饰装修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