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理论专业论文)培育社会资本:解决村庄民主治理困境的内源基础.pdf_第1页
(政治学理论专业论文)培育社会资本:解决村庄民主治理困境的内源基础.pdf_第2页
(政治学理论专业论文)培育社会资本:解决村庄民主治理困境的内源基础.pdf_第3页
(政治学理论专业论文)培育社会资本:解决村庄民主治理困境的内源基础.pdf_第4页
(政治学理论专业论文)培育社会资本:解决村庄民主治理困境的内源基础.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内容摘要 在村庄民主治理过程中总会出现集体行动的困境问题。村庄独特的内源基 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制度和治理的绩效。社会资本概念和理论对于村庄的治 理困境有很大的解释效力。当前中国村庄传统社会资本逐渐丧失,而现代性社 会资本却不能较快地建立起来。作为村庄治理资源的社会资本的缺乏使村庄治 理陷入困境之中。有效的治理需要将培育现代意义的社会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 探索路径。 第一部分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并梳理了以往的理论进路。理性选择理论与 新制度主义各有其合理性,但也面临着解释上的漏洞。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一种 替代进路在解释集体行动困境问题上具有日益广泛的影响力。 第二部分探讨了村庄社会资本的历史与现状。无论传统性社会资本对村庄 治理起到怎样的作用,它正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转型期无可挽回的丧失。而与此 同时,现代性的社会资本却仍然没有茁壮成长的迹象。 第三部分试图将村庄社会资本放在村庄治理的过程中去考察二者的关系。 可以看到在丧失过程中的传统性社会资本对村庄治理有着j 下负两个方面的关 联。更有效的治理仰赖于现代性社会资本的建立。 第四部分的着眼点在于讨论建立现代性村庄社会资本的途径。与此紧密相 关的是在村庄社会资本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当前村庄社会资本的特 征与缺陷。培育村庄社会资本需要各方面的系统性的努力。 关键词:社会资本:村庄民主治理;集体行动困境;内源基础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i e s i s a b s t r a c t v i l l a g e s d e m o c r a t i cg o v e r n a o c ei nt o d a y sc h i n ai ss t r a n d e db yt h ed i l e m m a o fc o l l e c t i v ea c t i o no ft h ev i l l a g e r s t oag r e a td e g r e e ,t h ei n t e r n a lb a s i so ft h e v i l l a g e sp r e d e t e r m i n e s 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t h ei n s t i t u t i o na n dg o v e m a n c e t h e c o n c e p ta n dt h e o r yo f s o c i a l c a p i t a lh a v eat r e m e n d o u se x p l a n a t i o np o w e rt ot h e g o v e r n a n c ed i l e m m ao fv i l l a g e s i n t h e v i l l a g e so ft o d a y c h i n a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s o c i a lc a p i t a la r ev a n i s h i n gd a y b yd a y , w h i l em o d e m s o c i a lc a p i t a lc a n n o tb eb u i l t u pi n o n ed a y t h e s h o r t a g e o ft h es t o c ko fs o c i a l c a p i t a l 船ar e s o u r c e o f g o v e r n a n c eh a sp l a c e d t h ev i l l a g e s g o v e r n a n c ei n t o m u l t i p l yp r e d i c a m e n t t h e e f f e c t i v eg o v e r n a n c ec a l l sf o r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 ms o c i a lc a p i t a l 船a ni m p o r t a n t a p p r o a c h t h ef i r s t p a r t r a i s e st h ei s s u e sf o rt h i s s t u d y a n dr e v i e w s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p p r o a c h e si nt h ep a s t r a t i o n a lc h o i c et h e o r ya n dn e w l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s mb o t h h a v e t h e i r r e a s o n a b i l i t yf o rt h e i ro w np a r t s ,b u tb o t hh a v et o f a c et h ef l a w si nt h e e x p l a n a t i o n s a saa l t e r n a t i v ea p p r o a c h , s o c i a lc a p i t a lh a sai n c r e a s i n g l yp o w e r f u l i n f l u e n c ei nt h ee x p l a n a t i o no f t h e d i l e m m a o f c o l l e c t i v ea c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p a r te x p l o r e st h eh i s t o r ya n ds t a t u sq u oo ft h ev i l l a g e s s o c i a l c a p i t a li nc h i n a n om a t t e rw h a tr o l e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s o c i a lc a p i t a lh a sp l a y e di n v i l l a g e s d e m o c r a t i cg o v e r n a n c e ,i th a sb e e nv a n i s h i n gb e y o n dr e t r i e v a li nt h er u r a l c h i n a st r a n s f c l r m a t i o nt o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a tt h es a m et i m e ,h o w e v e r , t h e r ei sn o s i g nf o rm o d e m s o c i a lc a p i t a lt og r o w v i g o r o u s l y t h et h i r dp a r tt r i e st oe x a m i n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s o c i a lc a p i t a la n d t h ed e m o c r a t i cg o v e r n a n c eo ft h ev i l l a g e sb y p u t t i n gs o c i a lc a p i t a li n t ot h ep r o c e s s o f g o v e r n a n c e o n e c a ns e et h a td u r i n gi t sv a n i s h i n g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s o c i a lc a p i t a la c t o n v i l l a g e s g o v e m a n e e b o t h p o s i t i v e l y a n d n e g a t i v e l y t h e m o r ee f f e c t i v e g o v e r n a n c er e l yo n t h eb u i l d i n go f m o d e ms o c i a lc a p i t a l 1 1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t h ef o u r t hp a r tp a y s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a p p r o a c h e st ob u i l du pt h em o d e ms o c i a l c a p i t a l w h a tc o n n e c tc l o s e l yw i t ht h o s ei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s ,l i m i t a t i o n sa n d t h em a i n f a c t o r sf o rt h ef o r m i n go ft h ev i l l a g e s s o c i a lc a p i t a li nc h i n a c u l t i v a t i n gv i l l a g e s s o c i a lc a p i t a ln e e d sas y s t e m a t i ce n d e a v o rf r o md i f f e r e n tq u a r t e r s k e yw o r d s :s o c i a lc a p i t a l ;v i l l a g e s d e m o c r a t i c g o v e r n a n c e ;d i l e m m ao f c o l i c c t i v ea c t i o n ;i n t e m a lb a s i s i i i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t l e s i s 一、导论 ( 一) 研究的缘起 2 0 世纪末期以来,中国农村民主治理实践和乡村建设研究方兴未艾。不堪 重负的中国乡土社会与不甘寂寞的社会科学学者一起构建了这场热烈与繁荣, 与这片土地上进行的另一场经济上的变革形成交相辉映之势。然而学术上的繁 荣与村庄民主的热烈并不代表问题的解决。 在外来力量将越来越多的制度和期望注入农村这块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 试验用时,却发现很多情况是始料不及的。其中之一就是村庄共同体的集体行 动困境问题。制度的本意肯定是好的,但是由于村庄具有其独特的内源基础和 运行规则,制度的治理绩效往往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发生畸变。这种集体行动困 境在村庄民主治理实践中犹如一个幽灵一再出现,成为困扰村民和学者的一个 难题。例如,在村民自治选举中,村民并没有足够的默契将不满意的村干部选 下来;由村民自己选出的村民代表并不能得到村民的信任,不能起到监督村干 部的作用,也不能形成有利于村民的决议i 村庄共同体无法抵御乡村组织的过 度提取,缺乏一致对付地痞的能力:村民们无力解决社区共同面对的道德难题; 在公共工程建设这种对全村有益的好事中即使让村民有足够参与表达意见和 民主决策的机会,仍然难以达成妥协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它们似乎证 明了农民的“原子化”,“善分不善合”,“缺乏合作能力”。这种无法为了共同 利益进行合作,绝不意味着他们缺乏理性。正如贺雪峰所言,当前中国农村的 根本问题不在于理性的人不会算计,而在于这些理性算计的个人过于算计个人 的经济利益,而又不大相信与其合作的人。回 村民的集体行动的困境因而成为中国乡村治理中难以回避的一道难题,也 成为中国农村政治研究中的一个冰点。对之做出政治学上的合理解释在理论上 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见韫雪峰,新乡土中国 ,广两师范大学山版杜,2 0 0 3 年版。 i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t l e s i s ( 二) 集体行动理论与新制度主义 、集体行动的困境 这种集体行动困境也绝不只是原子化的中国农民独有的毛病。长期以来, 集体行动困境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一直让人们迷惑不解。古 希腊哲入亚里斯多德两千多年前就注意到:“凡是属于最大多数入的公共事务 总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对于 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务。”回直到今 天,这一难题仍然是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公共课题。 2 0 世纪初,团体理论家亚瑟本特利( a r t h u rb e n t l e y ) 在这个问题上独 具影响( g i 1 li n s o n ,s a r a h ,2 0 0 4 ) 。他的团体理论认为,当一群个人有着共 同的利益并能从合作中获得好处。那么他们就会为这个共同的利益而形成合作 团体。到了6 0 年代,曼瑟尔奥尔森( o l s o n ,m a n c u r ) 在他的影响重大的著作集 体行动的逻辑( l o g i co fc o 1 e c t i r ea c t i o n ) 一书中对上述观点进行了批判。 与传统理论家一样,奥尔森也从个人的利益与理性出发,但他却得出了与传统 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个人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常常不是致力于集体的公共利 益,个人的理性不会促进集体的公共利益。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 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 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四 因为集团的共同利益实际上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供应的关联性( j o i n t n e s so f s u p p l y ) 与排他的不可能性( i m p o s s i b i l i t yo fe x c l u s i o n ) 两个特性。这两 个特性决定了集团成员在公共物品的消费和供给上存在搭便车的动机,即个人 不为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应承担任何成本也能为自己带来收益,因为公共物品 的消费并不排斥不承担成本者的消费。 1 9 6 8 年英国科学家哈丁在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公用地的 悲剧( t r a g e d yo fc o l r g i l o n s ) 一文,此文描述了理性地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个体 行为是如何导致公共利益受损的恶果。哈丁设想古老的英国村庄有一片牧民可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 9 8 3 年版。 。曼瑟尔奥尔森t 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 :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m 敝社,1 9 9 5 年版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以自由放牧的公共用地,每个牧民直接利益大小取决于其放牧的牲畜数量。一 旦牧民的放牧数超过草地的承受能力,过度放牧就会导致草地逐渐耗尽,而牲 畜因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就只能挤少量的奶。倘若更多的牲畜加入到拥挤的草 地上,结果便是草地毁坏,牧民无法从放牧中得到更高收益,这时便发生了“公 用地悲剧”。尽管每个牧民决定增加饲养量会考虑到现有牧畜的价值的负效应, 但他考虑的只是对自己牧畜的影响,并非所有牧畜的影响。 著名的“囚徒困境”( p r i s o n e r s d i l e m m a ) 博弈模型也说明了:在一次 博弈的情况下,人们不遗余力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博弈结果对于集体来 说往往并非帕累托最优状态。假设两个合谋犯罪的嫌疑犯被警察抓住,分别被 关在两个不能豆通信息的房间进行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坦白,则 各判刑5 年;如果一人坦白一人抗拒,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抗拒者重判8 年:如 果两人拒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 年。很明显,每个囚 犯从个人利益出发,都必然会选择坦白的策略。于是双方毫不犹豫地选择坦白。 等待他们的是服刑5 年的中等处罚,而这一结果较双双抵赖的处罚要更糟。因 此,对个人最有利的坦白策略,给两人集体带来的是次优的结果。圆 上述三个理论模型都表明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冲突正是理性个 人在追求集体利益时的困境所在。中国古代“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也是这 一困境的经典表述。如何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而达到理想的集体合作和社会 和谐呢? 对于集体行动中的个人来说,核心的问题在于对“搭便车”行为进 行制裁。要想实现成功的合作,准确的信息和可靠的执行都是必要的。 2 、理性选择范式的解决路径及其缺陷 理性选择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继承了亚当斯密著作中 的一个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把分析个人在既定的环境中选择和行动 的动机作为范式的解释重点。理性选择范式的基本构件包括:( 1 ) 把理性的个 。参见陈潭,集体行动田境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非台作博弈下的公共管理危机及其克服中国 软科学 ,2 0 0 3 ,( 9 ) 。 圆参见褒璃军,囚徒困境中的晟佳选择重复博弈条件下的集体行动困境初论) 科学决策 , i g g b ,( 5 ) 。 3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人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和根本的出发点。所谓的理性指的是个人有判断选择和 行为的成本和收益的能力;( 2 ) 理性个人的选择和行为动机是实现成本的最 小化,收益的最大化,这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动力;( 3 ) 制度和文化是既定的,是 解释范式的外生变量,对所有个人的影响是均质的,因此不是范式解释中的自 变量;( 4 ) 由于把个人界定为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者,所以对整个社会状态的判 断基本上是冲突的。这些基本的范式构件使理性选择范式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 点和解释优势。 理性选择范式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具体体现,突出的有横跨经济学和 政治学的公共选择理论和获得许多学科肯定的博弈理论。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假 设都是理性的个人,他们都以自己的理论逻辑对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 做出了各自的阐释,并提出了解决的路径。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治领域,把政治活动 类比为市场交易,把政治家、官员和选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目的界定为谋求最大 利益。并试图从行为动机角度揭示政治生活运行的方式和微观动力。布坎南认 为无政府情形下的合作面临囚徒困境问题,而国家具有强制征税的能力,掌握 着个人放弃了的对违约进行惩罚的权利,能够保证得到一致同意的宪法契约的 执行,因而可以解决搭便车问题。然而政府和国家虽然是克服搭便车的一种 制度安排,它们也造成了搭便车现象。因为国家作为“第三方”提供的任何服 务本身都是具有外部性影响的公共产品,无论是从鉴别公共服务的收益与成本 的技术角度,还是从当政者的私利考虑,寻租或参与租金分配等搭便车现象都 是在所难免。正如诺思所说的,“简单地说,如果国家拥有强制力,那些掌握 国家权力的人就会使用这些力量,在牺牲社会其他成员利益的基础上,谋取自 己的利益。”圆 博弈理论可以说是6 0 年代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中被应用最广的理论。由于它 与数学、统计学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因而被认为更有科学性。博弈理论分析 了在既定制度和规则下,个人面对不同选择困境进行选择的动因以及集体困境 的成因。罗伯特艾克斯罗德( r o b e r ta x e l o r d ) 等人进而通过对重复性囚徒 。参见j m 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 ,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杜,1 9 8 9 版 。i 茸格拉斯诺思,1 f 制度、制度变_ 壬与经济绩效卜海三联书店m 牍社,1 9 9 4 版。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困境( i t e r a t e dp r i s o n e r sd i l e m m a ) 研究发现,在一项长期进行的博弈中, 即使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也有进行合作的可能。所谓重复性囚徒困境是指相 同的博弈者不断重逢,即不断面对相似的囚徒困境的选择条件。重复为博弈 产生了新的动力结构在重复性囚徒困境下。理性博弈者将考虑,如果我拒绝 合作不断背叛,为了减少损失你也会背叛。那么背叛就会受到惩罚,只有合 作才有可能获得收益。如果博弈者关心未来收益,而且博弈没有确定的时间限 度,被惩罚的威胁似乎足以保证每一个博弈阶段的稳定合作。然而问题在于重 复性囚徒困境下的合作还有其他的内存条件,包括( 1 ) 参与者的数量有限; ( 2 ) 有关每一参与者以往的信息丰富,并且相互间信息充分对称;( 3 ) 参与 者对未来的预期和考虑。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是很重要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客 观世界,行动者对实现目标的选择手段不可能拥有足够的信息,从而使这一理 论建构在“真空”假设之上,即使用最发达的数学工具:线性规划、动态规划以 及因果模型制作技术等进行分析,所得结论也必然是理想状态的假设。这种由 “真空”假设建构的理论是无法指导纷繁复杂的政治社会生活的。 因此,理性选择范式虽然有明显的解释优势,但也有难以克服的缺陷。突 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于认同了既有的制度,没有把制度纳入解释框架, 因而对制度缺乏深入的分析,无法为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提出见解,使理论的构 建趋于保守。二是理性选择范式对个人理性的判断实际上把人的需求单向化了, 过度自然化了,没有考虑到个人的社会需求一面。在对人的需求判断上,理性选 择范式实际上背离了它所继承的斯密和韦伯理论的内在精神。三是理性选择范 式具有盲目地把西方文化和价值推向普遍主义的危险倾向,忽视甚至无视其他 文明和文化的存在,因此在分析非西方背景下的个人选择时难以深入。正如查 默斯约翰逊对美国政治学界中的理性选择理论泛滥所做的批评那样,“在文 化概念上理性选择理论完全是幼稚可笑的;与其说它超越了文化,不如说它仅 仅反映了美国文化中的特有的地方偏狭主义( p a r o c h i a l i s m ) 。”9 。g i l l i n s o n ,s a r a h ( 2 0 0 4 ) w h y c o o p e r a w ? am u l t i d i s c i p t i n a r y s l u o f c o l l e c t i v e a t o n ,l o n d o n :o v e r s e a s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s t i t u t e ( w o r k i n gp a p e r ) 。 。c h a l m e r sj o h n s o n ,p r e c o n c e p t i o nv s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r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o f r a t i o n a lc h o i c et h e o r ya n d la r e a s t u d i e s1 0c o n t e m p o r a r yp o l i t i c a ls c i e n c e ,p o l i t i c a ls c i e n c e & p o l i t i c s ,j u n e1 9 9 7 5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i e s i s 3 、新制度主义的阐释及其问题 为了弥补理性选择理论忽视制度的缺陷,在6 0 、7 0 年代,许多学科中出现 了一种重新认识制度,希图厘清制度在决定社会政治结果过程中的作用的倾 向。这种研究倾向被统称为“新制度主义”。之所以把这种倾向冠以“新”,主 要是为了与凡伯伦和康芒斯等人在2 0 世纪早期倡导的制度主义区别开来。 将政治制度视为领域内的核心部分是政治学的长期传统。它最初关心的是 决定政治制度的正式规则。这种旧制度主义被行为主义所取代。后者承认制度 的局限性以及人类的心理、文化和利益产生的相应的巨大影响。政治学理论开 始使用大量的微观经济学分析视角,并将理论建立在理性选择和对合作一非合 作博弈理论的应用基础上。新制度主义强烈反对把行为确定为政治分析的基础 要素,他们不相信行为能够为解释“所有政府现象”提供足够的基础。因为行 为发生在制度环境中,在理解这一概念时,必须考虑制度因素。 在新制度主义者看来,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 的约束,是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中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而出 现的,是人与人之间长期博弈的结果。制度是具有协调功能的规则和规则集, 其本质在于行为的高度可预测性即提供相对稳定的预期,由国家规定的正式 制度和社会认可的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国正式制度是在非正式制度的基础上 人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创造出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和规则,从宪法、各种成文 法和不成文法到各种政策规定、实施细则,最后直到个别交易活动的个别契约。 在集体行动中,个体的选择往往使楚体的效果不理想,新制度主义者开出 了药方,他们认为适当的制度结构和制度设计可以解决个体偏好问题。因为制 度结构和价值倾向可以使个人可选择的范围变得狭窄,从而排除了人们行动的 某些可能性。使团体向一个方向努力。美国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带头人之 一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建构了公共池塘资源模型,从理论和 实证的角度阐述了运用非国家( 集权) 和非市场( 私有化) 的解决方案解决公 共事务的可能性,认为“利维坦和私有化,都不是解决公共池塘资源的灵丹妙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挥中国人民大学u l 版社,1 9 9 2 版,第1 1 7 页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弓羟济绩效 1 :海三联书店j l l 敝杜,1 9 9 4 版 6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药”,“人类社会中大量的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事实上不是依赖国家也不是通过 市场来解决的,人类社会中的自我组织和自治,实际上是更为有效的管理公共 事务的制度安排”。她的制度分析方法给予集体行动困境的解决或公共物品 供应危机的克服颇多启示,她的自主治理框架对中国当前乡村的民主治理实践 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在她对案例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即制度 设计的原则应该包括这样一些方面:1 、制度的界限得到清晰的界定;2 、有关 各方参与规则的制定:3 、违规者要受到分级惩罚;4 、拥有低成本的冲突解决 手段;5 、自治组织自己设计制度的权利不受外部政府权威的挑战。 各个学派的新制度主义者在面对集体行动的困境时,都越来越趋向于一 致,即强调制度设计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规范在个人互动中的作用。 但问题是为什么有些制度安排成功地克服了集体行动困境,有些则失败了呢? 能够有效克服集体行动困境的正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它们又是如何在不同 的社会条件下发生作用的? s t e p h e nc o r n e l l 和j o s e p hp k a l t 在作为公 共品的文化和制度一书中说:“社会控制的正式机制,从其本原上来说,无 法躲避搭便车。居于统治地位的小集团会去朗弱宪法的权威;其他方面都善良 好心的公民会让邻居去监督那些篡权者,自己则坐享其成;藐视法律的人则会 偷税漏税,开车闯红灯。”圆中国农村研究学者也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很多时候 不是因为外来的制度,而是制度的村庄基础,决定了村治的状况。 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 d - 普特南在其影响巨大的著作使民主运转 起来中提出了相同的假设,他认为对于集体行动悖论以及由此产生的违背自 身利益的投机行为,成功的超越依赖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他借用了社会学 中的一个概念“社会资本”来解释:“在一个继承了大量社会资本的共同体内, 自愿合作更容易出现,这些社会资本包括互惠的规范和公民参与的网络。”。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等译,j :海三联书店2 0 0 0 年版。 。p u t n a m r o b e r td1 9 9 2 m a k i n gd e m o c r a c yw o r k :c i v i ct r a d i t i o n si nm o d e mi t a l yp r i n c e t o n :p r i n c e t o n 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o 贺雪峰乡村泊理的社会基础一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t2 0 0 3 年版 o p u 恤a m r o b e r td 1 9 9 2 m a k i n gd e m o c r a c yw o r k :c i v i ct r a d i t i o n si nm o d e mi t a l yp r i n c e t o n :p r i n c e t o n u n l v e r s i t yp r e s s 7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三) 社会资本理论及其中国应用 1 、社会资本定义概述 “资本”是经济学的核心术语,是指以交换媒介为体现形式的价值凝结物, 有具体的物质形式。“社会资本”最初也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是与“个 人( 私人) 资本”相对的概念。在社会学中,“社会资本”演化为与“经济资本” 相区别的概念,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概念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它 使“资本”向广义扩展,成为可以带来价值增殖的所有资源的代名词,抽象了 资本的最初含义。 社会资本是一个新概念,但不是一个新话题。在古典社会学文献中,对社 会资本的认定就有四种理论传统:马克思和恩格斯“有限度的团结”的观点; 齐美尔的“互惠交易”、规范和契约;迪尔凯姆和帕森斯所讨论的“价值融合”、 “集体意识”等概念;韦伯的“强制性信任”思想。因此可以说,“社会资 本完全重新继承了社会学先驱的真知灼见”( 波茨,2 0 0 0 ) 。 当代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从布迪厄等人开始,在科尔曼、普特南、波茨等学 者的努力下,研究逐步理论化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借用布朗( 2 0 0 0 ) 和奥斯特罗 姆等人的观点,可以把学者们对社会资本的定义按其讨论的层次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微观( 狭义) 层次的社会资本定义,或称嵌入自我的观点,认为 社会资本是个体获取资源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也是一种较为功利或工具性的解 释。如伯特( b u r r ,1 9 9 2 ) 认为,“社会资本指朋友、同事和更普遍的联系,通过 他们你得到了使用其它形式资本的机会”。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指某个个人 或群体,凭借拥有一个比较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的相互交往、彼此熟 悉的关系网,从而积累起来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波茨( 2 0 0 0 ) 相信“社会 资本在理论上的最大魅力在于个人层面”,认为社会资本是处在网络或更广泛 的社会结构中的个人动员稀有资源的能力。林南( 2 0 0 2 ) 也把社会资本定义为 “个人通过涉取镶嵌性资源以增强工具性行动或情感性行动中的期望回报而 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投资”。国内的许多社会资本研究也是在这个层次上进行 的。如张其仔( 1 9 9 9 ) 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网络。边燕杰、丘海雄( 2 0 0 0 ) 也把 。转引自李惠斌、杨冒冬主主编,t 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0 年版。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社会资本定义为“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汲取稀缺资源的能 力”。还有许多研究将社会资本视为“关系”( 或称“关系资本”) 。 第二类是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定义,也称结构的观点,强调社会资本的 公共产品性质。正如奥斯特罗姆( 2 0 0 1 ) 所说的,科尔曼为社会资本从狭义向广 义扩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尔曼强调社会资本的结构性质和公共产品性质,他 认为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 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它使某些目的的 实现成为可能。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有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 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社会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等( 科尔曼, 1 9 9 9 :3 5 l 一3 6 7 ) 。 第三类是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定义,或称嵌入结构的观点,这种观点将 社会资本与集体行动和公共政策联系起来。虽然这种理解被称为是政治学家对 社会资本所做的“一个有趣的曲解”( 波茨,2 0 0 0 ) ,但这极大地拓展了社会资 本的解释力和研究领域,其政策实践意义也大为增强。普特南( 1 9 9 3 ) 的定义和 研究最具代表性。他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 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在普特南看来,社 会资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彼此已经熟悉的人们团结在一起的社会资本。它 起纽带( b o n d ) 作用:另一种是把彼此不认识的人或群体联系到一起的社会资本 它起桥梁( b r i d g e ) 作用。 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争议颇多,从其基本内涵看,就是个人或组织间 通过长期性交往而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其所蕴涵的 历史文化、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的一种资源性力量。社会资本存在于社会结 构之中,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进而提高社会的效率。作为与物质( 经济) 资 本和人力资本相并列的第三种“资本”,“社会资本”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力 的新解释范式,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团体、非正式群体、宗族组织、帮派组 织、市民社会、社会规范和社会信任等等相关现象的一个抽象的提升,也是对物 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个体、 j :会发展中的补充,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资本”。 9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2 、社会资本的功能及其特征 当代形成社会资本研究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认识到社会资本在现代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人们在使用社会资本概念时, 也主要强调其工具性意义和积极后果。而且,决策者也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政 治社会问题成本更低的非经济方法上。从定义来看,布迪厄、伯特、波茨、科 尔曼等人的社会资本概念都是工具性和功能性的,都把社会资本视为获得其 他收益,促进集体合作的可靠来源。波茨( 2 0 0 0 ) 认为,对现有文献的评论有可 能把各种背景下的社会资本的三个基本功能区分丌来:作为社会控制的来源 ( 可保证社会规则的执行) ;作为家庭支持的来源;作为通过家庭外的网络获得 的收益来源。科尔曼很关注社会资本的社会控制功能,他认为,在原始性社会 结构中( 如家庭、社区) 广泛存在的规范和赏罚措施等原始性社会资本有效地 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从而保证了社会的有序运转。而在以法人组织为主的现代 社会中,出现了社会资本相对短缺的状态。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不仅促进了 某种行为而且压制了其他行为”( 科尔曼,1 9 9 9 :3 6 4 ) 。也有许多学者使用“社 会资本下降”、“下滑”( 如普特南) 、“消极的社会资本”( 如波茨和兰多特) 等 字眼来阐述社会资本韵负功能和消极方面。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形态,它与经济资本或人力资本有很多 不同之处,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 ) 增值性。这是社会资本的内在本 质特征。即社会资本可以为其拥有者带来“利益和“搞定事情”( g e t t i n gt h i n g s d o n e ) o ,并且因其通过主体间长期交往而具有累积叠加的生成趋势即密度和强 度的增加。( 2 ) 互惠性。即社会资本一旦建构,在使用上可以达到互惠的效果, 促进集体行动;( 3 ) 公共性。即社会资本具有不同于物质( 经济) 资本那样的可 分割、可转让性,可以占为私有财产,而社会资本实际上是不可转让的,通过 约定俗成的“规范”为其群体内成员所共同拥有和支配使用,具有公共物品的 特性回;( 4 ) 时代性。即所处日寸代不同,社会资本的表现形态也各不相同,其偏 重点也不一样;( 5 ) 空间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地域,社会资本的表现类型 及其密度不一样。 。转引自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0 年版,3 8 7 页。 。j a m e s 科尔曼礼会理论的幕础礼会科学文献小版t i :,1 9 9 9 年版,3 6 0 3 6 9 页 1 0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 t h e s i s 3 、社会资本概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尽管社会资本在概念上还很混乱,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在实证研究上也 还不够深入,但这一概念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解释力已使其成了许多学科的 热门概念和分析的重要起点,社会资本理论也成为具有重要的跨学科影响的思 潮之一。社会资本概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把价值判断和文化纳入了分析的框架之中,不仅使对社会行动者 的行为动因解释更加全面深入,而且对于描述和分析宏观层次上的集体行为 和长期选择也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它希望把微观层次的个人选择与宏观层次的集体和社会选择结合在 一起的努力很有开创性和启发性。实际上,新制度主义一直想把这两个层次上 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但是由于范式框架的限制,难以化解两个层次分析之间 的矛盾,无法在本解释范式内理顺这些关系。而社会资本首先在概念上就充分 肯定了社会对个体行为选择的约束和推动,没有把个人和社会对立起来,避 免了以往一些范式中存在的个人与社会之间难以调和的紧张。 第三,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反映了社会科学中一度削弱和低沉的人本精 神的复兴。理性选择范式虽然顺应了市场对社会全面渗透的现实,但是夸大了 社会中冲突的一面,对人的理解片面、实用化,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科学许多领 域的经济学化,追求定量分析和指标体系成了许多学者炫耀自己可以成为“经 济学家”的方式,背离了社会科学研究关注人、完普人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精神。 第四,社会资本概念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有力的概念工具,并使各门学科的 对话与综合成为可能。社会资本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新的解释范式,也为各学科 尤其是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之间的对话提供了通道。正如美国社 会学家武考克所言,“社会资本最大的价值在于,针对当代某些最迫切的问题, 它为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方法进行广泛探讨提供了可靠起点。在社会资本身上, 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决策者以及各个领域。内的各 阵营,又一次找到了一种存于公开的和建设性的争论中的共同语言,一种在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t ! r st i i e s i s 过去的1 5 0 年中受到狭隘的学科主义严重压制的语言。”。 第五,社会资本概念具有重要的政治学意义。普特南的研究使社会资本概 念和理论受到广泛关注,他对意大利行政区政府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在 此基础上写成了使民主政治运转起来( 1 9 9 3 ) 一书,由书名也可看出社会资 本对政治学的意义。乔丹纳( 2 0 0 0 ) 认为社会资本概念已为社会科学家所广泛 认可,它被认为是解释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等现象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他还指 出,普特南的著作之所以获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力图在比较政治学 视野和理性选择之间提供一个确切的关联,同时指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 系。在普特南的启发下,出现了许多关于社会资本与民主的研究。 政治学家科曼在为社会资本与欧洲民主( 这本政治学论文集从不同的 角度对社会资本概念的政治学意义进行了论述) 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认为:“社会 资本近来作为一个很有潜力的概念出现在现代政治学中,社会资本被看 作是公民杜会的粘合剂许多集体行为的问题只通过个人行为无法解决, 但是由遥远的国家调节或间接的正式民主程序也不容易解决。相反,社群的自 我调节,结合民主国家及其机构的威权,倒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圆 社会资本强调网络、规范、信任,强调社会资本形成的基本途径是通过长 期的交往、沟通和参与,所以它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摆在政治学或政治社会学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如政府的功能、国家与社会的 关系、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公民参与、制度创新、社会规范、社会信任和社会 团结等,都与社会资本有紧密的联系。社会资本概念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有 效的分析工具和解释范式。 社会科学家用理性选择理论、博弈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治理理论和社 会资本理论来分析公用地的悲剧、个人与集体行动的关系、公共物品以及囚徒 困境等困扰现代社会发展和民主治理的问题。尤其是社会资本概念和理论,在 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上有强大的可操作性,因此受到人们的瞩目。从前面的分 析可以看出,社会资本概念和理论是一个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有效视角。 o 伍考克,社会资本与经济麓展:一种理论综合与政策构架,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 ,社会科学文献 山版社2 0 0 0 年敝。 。李惠斌什么是社会资本礼会赍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 i 版杜,2 0 0 0 年版。 1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i e s i s 作为含义丰富的理论,社会资本既可以解释宏大的社会现象,也可解释相当 小的事情,由于社会资本的层次性,其分析框架可以贯穿个人、群体、组织、 阶级阶层、国家甚至国际社会等不同的层次。社会资本可以作为一个中层理论 的分析工具和技术,深入分析社会运行过程中个人与集体是如何互动的;作为 一种理论和价值选择,通过创建或改造社会资本,则可以促进集体的一致行 动,从而提高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和公共事务的治理。 社会资本概念及其理论研究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以为经济、社会和政治决 策提供行动的方向和科学的根据。因此它越来越多地被引用于经济、社会和政 治研究中。世界银行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项目中,“参与”是一个很重要 的概念,从上个世纪9 0 年代开始,“社会资本”代替了“参与”。世行专门 成立了社会资本研究小组,集中国际学者对社会资本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以及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在西方社会兴起的“第三条道路”,其理论框架和政 策建议中,社会资本是一个重要概念,被用来论证理论的实践性和政策的合 理性。社会资本已获得了官方的认同,并成为西方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关 键词,推动了社会资本由理论层面向实践层砸的全面延伸。 4 、社会资本概念对于研究中国乡村治理的适合性和解释力 中国传统社会是关系取向、伦理本位的社会,这一点似乎已成了共识。粱 漱溟、费孝通、黄光国、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