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代谢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1,概述,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也是肌红蛋白、细胞呼吸酶(如细胞色素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组成成分,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2,铁的分布,铁在人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都含有铁,以肝、脾含量最为丰富。人体大部分铁分布在血红蛋白中(约65%),少量存在于肌红蛋白中,各种酶和血浆中呈运输状态的铁仅占全身铁的极小部分。多余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和肠粘膜等处,贮存铁的多少,因各人的情况不同差别较大。,3,铁的来源,1、食物:含铁量较高的食物有:海带、紫菜、木耳、香菇、动物肝等,乳类、瓜果含铁量较低,食物中铁的被吸收量因人体对铁的需要而变化。2、体内红细胞衰老破坏时所释放出的铁:经处理后作为铁的来源而被再利用。,4,铁的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1/4段被吸收。吸收量:主要取决于体内铁贮存量以及红细胞生成的速度。一个健康人从一般的膳食中能吸收所有铁的5%10%,而缺铁的人吸收量约占20。需求量:健康成年男性及无月经的妇女,每天需吸收铁0.51mg,婴儿约为0.51.5mg,有月经的妇女需12mg;孕妇25mg。,5,铁的代谢,吸收入血的亚铁被氧化成高铁后,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1分子转铁蛋白能结合2个三价铁离子,将铁运送至利用和贮存场所。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膜上有丰富的转铁蛋白受体,它与转铁蛋白结合成受体一转铁蛋白复合物后,通过细胞的胞饮作用进人胞质中,复合物在胞质中释放铁,转铁蛋白则返回细胞表面,再回到血浆中。,6,进人胞质内的铁转移至线粒体内,在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的血红素合成酶催化下,与原卟啉结合成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当红细胞衰老死亡时,即被肝、脾和骨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在巨噬细胞内,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先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尔后血红素与珠蛋白分解,被释放出来的铁几乎全部在巨噬细胞中。,7,铁的排泄,正常人铁的排泄量很少,主要由肠道脱落的细胞从粪便排出体外,少量由胆汁、尿液、皮肤和汗液排泄。成年男性平均每天排泄约1mg,成年女性由于月经、妊娠、哺乳等原因,平均每天排泄约2mg,故妇女失铁的机会比健康男子多。,8,缺铁的原因,摄入不足1.膳食中铁不足2.需要量增加3.吸收障碍,缺铁,丢失过多1.月经过多2.泌尿系失血3.出血性疾病,9,铁代谢障碍性疾病,铁缺乏症,储存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缺铁性贫血,铁代谢异常,慢性病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组织铁沉着症,10,一、缺铁性贫血,11,概述,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因机体铁的需要量增加和(或)铁吸收减少使体内储存铁耗尽而缺乏,又未能得到足够的补充,导致合成血红蛋白的铁不足而引起的贫血。临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成人缺铁最常见原因:慢性失血婴幼儿、妊娠妇女缺铁最常见原因:摄入不足,12,临床表现,Hb下降所引起的症状:疲乏、困倦、乏力、皮肤粘膜苍白含铁酶活性下降引起的症状: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吞咽困难皮肤干燥,毛发无光泽,指甲脆薄,反甲,13,临床表现,精神行为:异食癖,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10脾大,14,实验室检查,15,血象,红细胞、Hb减少,以后者的减低更为严重,贫血轻微时,红细胞形态变化不大,重症者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一般正常。血小板计数多正常。血涂片中RBC大小不均,以小型者为主,大多中心染色过浅,16,17,18,19,20,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红细胞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胞总百分率常30,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各阶段幼红细胞胞体较小,胞浆量少,边缘不整齐,嗜碱性色调较强,胞核小而致密浓染(核老质幼)。,21,粒系细胞总百分率相对减低,各阶段百分率及细胞形态染色大致正常。M:E比值减低。巨核细胞系常无明显变化,血小板形态一般正常,22,23,24,25,26,27,骨髓铁染色骨髓可染铁是指细胞外铁,以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骨髓涂片用普鲁士蓝染色后可见蓝色小珠粒和块状物,是检查骨髓中贮存铁最有效和简便的方法,其结果可反映全身贮存铁的情况,是诊断缺铁的重要指标之一。,28,骨髓内有可染铁存在,可排除缺铁性贫血。骨髓涂片经铁染色后,亦可见部分中、晚幼红细胞胞质内有蓝色铁小粒,即铁粒幼细胞。缺铁时,含铁血黄素消失,铁粒幼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通过观察该细胞的数量及铁粒的分布染色情况,可反映机体对铁的贮存和利用。,29,骨髓铁染色:外铁阴性,内铁减少诊断缺铁性贫血直接可靠的方法,30,31,铁代谢检查,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5,红细胞碱性铁蛋白(EF),2,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6,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32,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蛋白(serumferritin,SF)其形状近似球形,包括两部分:一是不含铁的蛋白质外壳,称去铁蛋白;另一个为中心腔,含铁多少不一,核心最多可容纳约4500个铁原子,具有很大贮铁能力。铁蛋白中的铁是可以被立即动用的贮存铁。,33,铁代谢检查,临床意义反映体内储存铁的情况。铁缺乏症时减少,且早期即出现异常。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急性炎症,肝病时可反应性增高。,34,铁代谢检查,红细胞碱性铁蛋白(erythrocytealkalineferritin,EF)是幼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后残留的微量铁蛋白,与铁粒幼红细胞呈良好平行关系。反映体内铁的状态,对IDA敏感性低于SF,但较少受其他疾病因素影响。IDA时降低主要用于慢性疾病合并IDA时的检测。,35,铁代谢检查,血清铁(serumiron,SI)血清铁以Fe3+形式与转铁蛋白结合存在。IDA时明显减少SI对缺铁的诊断不敏感,受生理、病理因素影响较大,不能单独应用作为缺铁的诊断指标,36,铁代谢检查,总铁结合力(totaliron-bindingcapacity,TIBC)TIBC指血清中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的总量反映血浆转铁蛋白的水平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红细胞增多症等;降低见于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大量排泄铁蛋白)、恶性肿瘤、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反映储铁的变化敏感性低于SF,37,铁代谢检查,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saturation,TS)是血清铁占总铁结合力的比值,它比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能更敏感地反映机体缺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见于铁利用障碍和铁负荷过重;转铁蛋白饱和度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及炎症。综合分析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饱和度三项参数,对鉴别缺铁性贫血、继发性贫血和其他增生性贫血具有重要价值,38,铁代谢检查,血清转铁蛋白(serumtransferrin,sTF)IDA时血清转铁蛋白明显增高,39,铁代谢检查,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transferringreceptor,sTfR)细胞膜上转铁蛋白受体的一个片段,其浓度大致与机体总的转铁蛋白受体的量成正比。铁缺乏时,sTfR浓度升高IDA早期、溶贫及红细胞增多症时均可增加,40,铁代谢检查,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reeerythrocyteprotoporphyrin,FEP)血红蛋白由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原卟啉是构成亚铁血红素的主要成分。当铁缺乏或铁的利用障碍时亚铁血红素的合成受阻,使红细胞内游离的原卟啉增多。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测定,有助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亦可见增高。巨幼细胞性贫血及红白血病时红细胞游离原卟啉降低。,41,其他检验,红细胞寿命:缩短动力学检查:铁利用加快,利用率增高,42,诊断,铁缺乏症的三个阶段:储存铁缺乏(irondepletion,ID)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rondepletionerythropoiesis,IDE)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43,储存铁缺乏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诊断)(1)血清铁蛋白12g/L。(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44,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诊断标准:符合储存铁缺乏的诊断标准,同时有以下任何一条者即可诊断:运铁蛋白饱和度0.1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mol/L(50g/dL)(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ZPP)0.96mo1/L(60g/dL)(全血),或FEP/Hb4.5g/gHb。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浓度26.5nmol/L(2.25mg/L),45,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64.44mol/L(360g/d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46,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mol/L或血液锌原卟啉0.96mo1/L(600g/L)或FEP/Hb4.5g/gHb。血清铁蛋白12g/L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浓度26.5nmol/L(2.25mg/L)铁治疗有效.符合第1条和29条中任何两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47,非单纯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如在有合并症的情况下(如感染、炎症、肿瘤等),除应符合贫血的诊断标准外,尚应符合以下任何一条:细胞内碱性铁蛋白降低(6.5g/细胞)骨髓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消失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浓度26.5nmol/L(2.25mg/L)铁剂治疗有效,48,WHO制定的缺铁标准血清铁8.95mol/L(50g/d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血清铁蛋白12g/L红细胞游离原卟啉1.26mol/L(70g/dl),49,鉴别诊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家族史,脾大,靶形红细胞,铁增加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出现大量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慢性病贫血常伴有慢性感染、炎症或肿瘤的相应症状。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或稍低;血清铁蛋白增高;骨髓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增加而细胞内铁减少。,50,二、铁粒幼细胞贫血,51,概述,铁粒幼细胞性贫血(sideroblasticanemia,S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铁利用障碍性贫血其特征为:骨髓内出现较多的环形铁粒幼细胞;体内总铁量增加,可见大量铁沉积于单核-巨噬细胞和个器官实质细胞内;铁动力学显示为红细胞无效生成,呈低色素性贫血。,52,分类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后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已归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继发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由药物和毒物如异烟肼、乙醇、环丝氨酸、铅等引起,亦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恶性贫血、慢性感染和尿毒症等。,53,发病机制主要是与血红素合成过程中有关酶的缺乏或活性降低有关。铁不能与原卟啉鳌合而积聚在线粒体内,贮存过量,导致红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受损,由于线粒体在幼红细胞内围绕核排列,经铁染色可形成环形铁粒幼细胞。血红素的合成障碍,使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出现低色素性贫血。利用不良而引起贫血。,54,检验,血象: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为低色素或正色素,可出现两种红细胞群,呈双相性改变,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少数病例红细胞体积轻度增大。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可增多,继发于铅中毒者,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增多。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或减低。,55,骨髓象红细胞系明显增生,细胞可伴巨幼样改变。幼红细胞形态异常,出现双核、核固缩,胞质呈泡沫状伴空泡形成。,56,骨髓铁染色骨髓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和细胞内铁增多,铁粒幼细胞明显增多,颗粒增多变粗。幼红细胞铁颗粒在6个以上,并且围绕核周1/2以上者,称为环形铁粒幼细胞,此种细胞常占幼红细胞的15以上,为本病特征。,57,细胞内铁,58,环形铁粒幼细胞,59,铁代谢其他检验血清铁增高;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