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5.doc_第1页
《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5.doc_第2页
《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5.doc_第3页
《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5.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弗敢(f) 逶迤( wi ) 惩罚(chng) 字帖(ti)B遂逐(su) 倔强(ju) 造诣(zh) 猝然(c)C蓦地(m) 蓬勃(png) 蹊跷(qio) 玛瑙(no)D祈祷(q) 蒙骗(mng) 愠怒(wn) 踉跄(ling)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秋水像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说的就是这份明澈。B扬州五亭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C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D新字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 “法兰西”,“阿尔萨斯”。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B由于马航飞机的失联事件,使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政治危机都不被人关注了。C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D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枣核作者是萧乾;最后一课作者是都德,英国小说家。虽然这两篇文章体裁不同,但我们阅读作品时仍倾听到作品中人物抒发出相同的爱国主义心声。B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C甜甜的泥土这篇叙事散文的抒情气氛是很浓的,语言朴实,但充满着溢于言表的深挚感情。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初唐四杰”王勃的一首律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基调凄苦缠绵。二、阅读东坡食汤饼 ,完成题目。东坡食汤饼陆游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注释】汤饼:面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南迁:贬谪到南方。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鬻:卖。恶c:通“粗”。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1)恶不可食_(2)徐谓黄门曰_(3)秦少游闻之_2找出与例句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A录毕,走送之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辍耕之垄上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4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_的人。 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B:造诣(y)C:蓦地(m)D愠怒(yn)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引号内的逗号,移到引号后。B项: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项:顿号改为逗号。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A项:矛盾,“以上”去掉。B项:缺少主语,在“由于”或“使”去掉一个。D语序不当,把“找出”和 “修改”调换位置。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都德是法国人。C项甜甜的泥土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父母离异后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D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二、【答案】1(1)吃(2)告诉,对说(3)听说、听见2C3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4豁达(乐观、洒脱) 【解析】1试题分析:(1)食,有“吃”“喂养”等意思,在此句中是“吃”的意思。(2)谓,有“告诉”“认为”“称得上”等意思,在此处意思为“告诉”。(3)闻,在此用作动词,意思是“听说”。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A代词,代书。B结构助词,的。C助词,无意义。D动词,到-去。例句中“之”的用法为“助词,无意义”。所以,应选C项。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翻译时,注意“置是放下的意思,箸是筷子的意思,尽是吃完的意思”,有时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还要保证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考点: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