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和我们的生活活动报告.doc_第1页
纸和我们的生活活动报告.doc_第2页
纸和我们的生活活动报告.doc_第3页
纸和我们的生活活动报告.doc_第4页
纸和我们的生活活动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纸与我们的生活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指导 教师:王莉 刘海燕活动实施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联盟路小学时 间: 二 一 四 年十一月纸与我们的生活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活动背景:纸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文化用品,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造纸术还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生与纸交往的也不少,可对纸的知识又了解多少呢?学生对纸的发明、种类、用途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在一次与学生的社团活动座谈中,我请他们谈一谈对身边的哪些事情有个人的想法?学生们情绪高涨,提出了很多。当有一位同学提出,“每天扫地时,总要扫出很多纸,一次两次都撮不干净,能否想个好办法来解决”时,全班同学响应强烈,各抒己见。看来这个问题在学生中间肯定是他们比较关心的。而且,在其他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由此,我们确定了以“纸”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对纸重新认识,或说是来一次“再认识”。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研究纸的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对“纸的研究”活动中来。使学生了解有关纸的基本性质、用途、发明和制作过程等内容。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走入生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科普知识,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与纸有关的各种信息,并通过制作再生纸活动,使学生提高保护环境、节约用纸的自觉性以及提高对使用再生纸的认识。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利用Internet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5、使学生了解纸的消耗对环境及资源的影响,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人合作的精神。活动时间: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参加人员:启明星社团全体同学。活动实施过程:(一)准备阶段1、宣传发动,确立活动主题。学生从一出生就始终离不开的“亲密朋友”,从使用纸尿布,到会撕纸,到会折纸、会剪纸、用纸写字那么纸是用什么制成的,是谁发明了纸等一系列关于纸的问题,恐怕学生很少去想。因为纸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好像没有必要问些什么。在生活中,纸始终伴随着我们,几乎就像水和空气一样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但是纸的生产是有限的,也需要发展、珍惜为此,确定本次科技实践活动的主题纸与我们的生活。2、加强领导,成立活动小组。为切实做好这次科技实践活动,根据活动的实际需要,将本社团分为三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选出组长和副组长各一人,负责科技实践活动的宣传、组织、实施和日常事务的安排与协调。指导员由教师担任。3、科学论证,制定活动方案。为了切实搞好这项活动,经过反复讨论,制定出活动计划。注重实际,因教制宜,切合社团实际,把此项活动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相关的学科相结合。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措施得当的系列活动,争取使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德育教育三位一体,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道德素质和知识技能素质。具体实施阶段1、小争议引发大搜索。在制定好活动方案后,社团全体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采取查阅书籍、上网搜集、采访调查等手段,搜集有关纸的历史、种类和用途的知识资料。如“纸”的诞生,纸的发展演变,造纸的过程等。 最早的原始人类划写在泥土、岩石上,我国现在发现的文字公认甲骨文最早。在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记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来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术进一步提高。隋唐是造纸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到了明清,各种笺纸盛行起来。纸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加工制造而成的呢?通过搜索,孩子们才知道,造纸用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原料,如木材、稻草、麦草、玉米杆、甘蔗渣、芦苇、麻、竹等。纸的生产大体上可分为两个过程,即制浆和造纸。通过切碎-蒸煮-磨-筛选-漂白-洗涤,筛选除渣-稀释-上网-压榨-干燥-卷取-复卷-成品打包入库。对于不同的制浆方法、不同的生产线、不同的纸种,具体的工艺也会有差别,由此也产生了纸的众多种类:书写用纸、复制用纸、卫生用纸、生活用纸、装饰用纸。人们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据收集的资料显示,一吨纸等于229048张A4纸,目前我国每生产1吨纸就要耗费20棵大树、100立方米水。 2、小记者做出大文章。为了更好地了解用纸情况,社团成员兵分两路。一路在校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同学们的用纸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用纸的习惯、数量、节约意识和对纸的处理方法四个方面。发放问卷220张,收回有效问卷200张。学生用纸调查统计:序号调查内容选 项1你觉得浪费一张纸没什么(29%)很可惜,积少可以成多(71%)2在使用练习本时,你一般只用一面( 69%)两面都用(31%)3你在草稿纸上写的字是否比平时要大?是(58%)不是(42%)4你平时是否注意节约草稿纸?从来没有注意过(10%)有时会注意(75%)一直比较注重节约(15%)5你每学期大约要用多少练习本?20本以下(31%)2030本(42%)30本以上(27%)6你用过的本子中剩余的空白纸页大约有多少?很少(23%)大约有三分之一(44%)二分之一左右(33%)7你对于没有用完的练习本作何用处?不再管它(27%)把剩余的纸用作草稿纸(71%)撕下剩余纸页订成新本(2%)8你不再使用的教科书大都怎么处理的呢?保存好(63%)廉价卖掉(20%)给亲戚朋友家的孩子(5%)扔掉(12%)9你知道纸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知道一些 (14%)不知道(86%)10你有过节约用纸的想法吗?从来没有(18%)偶尔有过(52%)经常有(30%)这些数据说明,在用纸的态度上,我们很多同学的认识还不够端正,节约用纸的意识比较差,尤其时在使用练习本或是草稿纸时,只用单面的比较多,浪费特别严重。而且在用纸的数量和使用率上,很多同学一学期使用的练习本比较多,存在很多随意浪费的现象。同时在教科书的处理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还需要在我们同学中多加宣传。另一路成员则对校内老师和自己的家人及周围的人进行调查访问,了解他们一周内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用纸的情况。并将调查情况汇总如下表:老师办公用纸消耗情况调查表(在校篇)序号调查内容采访对象调查结果备注1学校一周印卷纸需要多少大白纸?李老师1800张经计算:一个月大概全校师生用纸16400张。一年大概全校师生要用纸196800张。2校长室打印材料一周大概需要多少张A4纸?刘校长10张3大队部打印材料一周大概需要多少张A4纸?赵老师50张4教务处打印材料一周大概需要多少张A4纸?赵主任50张5音乐组打印材料一周大概需要多少张A4纸?孙老师40张6办公室打印材料一周大概需要多少张A4纸?(以一个年组为代表)张老师150张7每一个同学一学期用书、用本大概需要多少张纸?王奕斌2000张生活用纸消耗情况调查表(在家篇)序号调查内容采访对象调查结果备注1家里一周大概需要多少大白纸?全班374张经计算:一个月大概全班家里用纸9500张。一年大概全班家里要用38000张。2家里一周大概要用几卷手纸?全班242卷3爸爸(或妈妈)在单位里一周大概要用多少张A4纸?全班1743张4你在家里大概一周需要使用多少草纸或玩的纸?全班341张根据以上两项调查计算,全校师生及家长(共计5190人)一年大约要用去1108800张纸。而据收集的资料显示,一吨纸等于229048张A4纸,目前我国每生产1吨纸就要耗费20棵大树、100立方米水。1108800张纸高达4.8吨,相当于砍掉96棵20年的大树。如此庞大的用纸量,使得社团成员们瞠目结舌。纸张来源于树木,来源于森林。卷纸被一节节用掉,而紧相连的便是树木在一棵棵减少,森林在一片片消失。仅仅本校师生一年的用纸量让人吃惊,那么全国呢?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约2700吨纸、27万吨水。但这“一纸之费”并非就这样费为无形,它将带来触目惊心的后果:2700吨纸,意味着 54000棵大树将化为乌有;还有,这27万吨水在造纸后变成了污水,如果将这些污水注入一座水质可供饮用的大型水库,顿时变为有害的废水。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劣,与我们生产、使用纸张不无关系,纸张的生产从来就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因此节约用纸就是在保护环境。3、小行动带来大收获。通过社团成员们的收集调查、分析计算,使得他们对纸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一步认识。而观看节约用纸公益广告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造纸对环境的破坏。真正意识到了浪费纸张不仅是浪费资源的开始,更是破坏环境的源头,而节约用纸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植树造林。因此,社团举行“节约用纸,从点滴做起”主题队会,倡议人人节约用纸,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还举行了“红领巾环保小报”手抄报比赛,将活动中调查了解的信息,收集的资料,节约用纸金点子及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等写在手抄报上,评出“优秀小报”,在班级宣传栏里展评。在“保护森林,节约用纸”演讲比赛中,“森林的破坏,土地的沙化,危及着我们的生命。保护森林,减少沙化,我们要从节约用纸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节约一张纸,挽救的可能是一棵大树,甚至整个森林节约不仅是美德,更是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创造节约型社会吧!”各位选手的激情演讲更是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浪费纸张的危害及以及节约纸张就是保护环境。孩子们面向全校师生写了“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倡议书,将调查结果向大家公布。调查报告中那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令全校师生震惊,同时唤醒了大家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每逢双休日,社团成员分成若干小队,深入社区、街头开展宣传活动。迎宾社区、平安家园、文化宫社区、鹰城广场、华府广场,随处可见孩子们头带小黄帽的身影,他们的宣传赢得了市民的夸赞。大家听了孩子们的讲解后,纷纷表示:一定要节约用纸,为环保做贡献!随着活动的一步步深入,社团成员们节约用纸的意识越来越强:地面的废纸少了,乱撕本子的现象不见了,作业本都是两面用,那些用不完的本子订成册再用或做草稿纸;在家里、班里放个废纸回收箱,把废纸集起来送到废品回收站或再利用;旧日历、废报纸来包书、做手工;对周围的浪费纸行为会自觉的予以友好地提醒。社团成员们感受着节约用纸的快乐。老师们在我们的倡议下也加入了节约用纸的行列:文件教案双面打印;学习资料等尽量使用电子文档,进行无纸化办公。如果一棵二十岁的树可造3000张A4纸,全校师生每天节约一张纸,一天就节约1790张,一年能节约653350张,就少砍伐218棵树。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能节约4745亿张纸,就可以少砍伐1581666棵树,“1581666”这个天文数字多么振奋人心啊!4、小巧手成就大创意(1)、“变废为宝”废纸利用我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纸,大部分回收的废纸都是卖到造纸厂废纸做成纸浆,后再造新的纸。社团的同学们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节约用纸,从我做起”的承诺。因此我们开展了“我要变废为宝”成果展示活动。社团成员们在美术课和课余时间利用废纸、旧纸箱等废旧纸制品进行创作,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作出一件件设计独特、美观新颖的作品。当学生们站在前面大胆的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时,那份自豪与喜悦都清晰地写在每一张可爱的笑脸上。(2)、“变废为宝”再生纸在学习了一些有关再生纸的知识之后,社团张旭烁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大胆的进行手工创作制作再生纸。他先将一张旧报纸或用过的作业纸剪成碎屑,把温水和纸片都放进瓶子里,盖上盖子使劲晃动,慢慢纸就变成了纸浆,再把纸浆倒在过滤网上将水滤掉,然后将纸浆片压平、晾干就这样,经过数次的实验和研究,一张像样的再生纸终于制作成功了!看着一团团废纸经过自己的加工变成了又能再次使用的纸,孩子们兴奋不已。张鼎同学激动地说:“我们要把废纸都利用起来,多做一些再生纸,将这些再生纸订成本,再次使用!” 本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变废为宝”的热情,增强他们关注环境、节约用纸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更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3)、“我和纸”故事征文比赛此次征文活动,主要是让同学们将自己在“节约用纸”行动中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亲身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广播,与全体师生共同分享。社团同学在文中这样写道:“现在虽然不是植树的时节,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播散节约用纸的种子,种植植树造林的树木,等到来年春天,这些树木已发了芽,长高了。我们可以带着工具到户外去,将树木的种子播散到土地上,精心呵护它们,让祖国大地充满绿色!”活动实施结果我们的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们的环保意识。教育面广泛,社会反映好,家长支持,领导满意,赞扬我们取得实效。整个活动从10月开始12月份结束,全体社团共75人参加了活动。孩子们利用双休日在学校、社区等处调查10次,调查记录400多份,查阅收集资料300多份,环保手抄报50份,小作文50多篇,举行主题队会2课时,写倡议书70封,红领巾广播5次,活动纪实照片100余张,征集保护语20多条,成果展评2次,累计参加活动达500余人次以上,参与面达100,使全体师生认识到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