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 a n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 a e r o n a u t i c s a n da s t r o n a u t i c s 皿1 eg r a d u a t es c h o o l c o l l e g eo fh u m a n itie sa n ds cie n c e s s o c i a l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t h er e c i p r o c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s t a t ea n d c h i n e s e v i l l a g e a t h e s i si i l s o c i o l o g y b y l in a a d v i s e db y p r o f e s s o rq i uj i a n x i n 轴1 h m j t t e di np a r t i a lf u l f i l l m e n t o f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 m a s t e ro fl a w m a r c h ,2 0 1 0 7 承诺书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 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 。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二壅牡 日期:2 2 0 0 ,弓玎 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 以下简述为乡村) 一书的作者弗里曼、毕克伟和赛尔登 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来华从事当代中国研究的美国学者。弗里曼等人选择了1 9 4 9 年以前社会 科学家们研究过的华北平原地区,以河北省中部定县专区西南端的饶阳县五公村为调查点,将 之放在变动的历史中,重点考察了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问题。然而他们对五公村的研究截止 于1 9 6 1 年,这个时间之后五公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却不得而知。本文的研究继续选取五公村为 个案,将之放入到改革开放的背景之中,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将重点放在 改革开放后“国家一乡村社会”关系的变动中。研究显示,改革开放初期,五公村政治精英成 为控制改革发展路线的第一行动集团而存在,集中化决策以及分配方式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 “乡办企业”实际上履行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合作社”的功能:整个8 0 年代到9 0 年代中期, 五公村的非集体性经济作为“国家一乡村社会”的对抗产物而存在,但这种非集体经济的发展 也不过是产权改革下的“无私有化的进步”;而现阶段地方政府扮演着国家“代理人 、市场推 动者以及谋利型经纪等多重角色。 关键词:社会转型,“国家一乡村社会”关系,地方性市场社会主义,互惠关系 社会转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惠关系 a b s t r a c t t h ea u t h o r so fc h i n e s eh l l a g e , s o c i a l i s ts t a t ef r i e d m a n ,g p i c k o w w i c za n ds e l d e nw e r e a m o n g t h o s ef i r s tr e s e a r c h e r sw h oc a n l et oc h i n at os t u d y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a f t e rt h er e f o r ma n d o p e r m i n g - u p t h e ys t u d i e dw u g o n gv i l l a g ei nr a o y a n gc o u n t y , h e b e ip r o v i n c ew h i c hh a da l r e a d y b e e nr e s e a r c h e db ys o c i o l o g i s t ss i n c e19 4 9 b yl o o k i n ga tn a t i o n a l i s m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f a r m e r s , p o v e r t ya n ds o c i a l i s m , t h e ys t u d i e dt h i si n t e r a c t i v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s t a t ea n ds o c i e t yi nt h e c o n t e x to fd i f f e r e n tt i m e s g r e a tc h a n g e si nw u g o n gv i l l a g eh a v et a k e np l a c es i n c e1 9 6 1w h i l en o s t u d i e sh a v eb e e nd o n eb yn o w u s i n gd a t af o r mw u g o n gv i l l a g e ,t h i ss t u d yc o n t i n u e st oe x a m i n et h e a c t i v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n a t i o na n dc o u n t r ya f t e rt h er e f o r m s t u d i e ss h o wt h a t ,a t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 t h er e f o r mt h o s ep o l i t i c i a n so fw u g o n gw e r ei nc h a r g eo fm a k i n gr e l e v a n tp o l i c i e s c e n t r a l i z e d d e c i s i o n - m a k i n ga n dt h ea l l o c a t i o nh a sn o tb e e nc h a n g e d c o r p o r a t i o n sw h i c hw e r cs u p p o r t e db y l o c a lg o v e r n m e n th a v et h es a m ef o u n c t i o n 嬲c o o p e r a t i fw h i c hi si np l a n n e dm a n a g e m e n ti n e c o n o m ys h i f t i n gp e r i o d ;f r o m1 9 8 0t om i d1 9 9 0 ,t h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i nw u g o n gi sn o t h i n g b u tt h er e s u l t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si nt h ep r i v a t ep o r l ) e r t yr i g h t n o w a d a y s ,t h eg o v e m m e n tp l a y s m u l t i p l er o l e sa s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t h en a t i o n , m a r k e tr e g u l a t o ra n dp r o f i tm a n a g e k k e yw o r d s :s o c i a lt r a n s f o n n a t i o n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s t a t ea n dv i l l a g e ;l o c a lm a r k e ts o c i a l i s m ; r e c i p r o c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l 1 1 问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l 1 2 文献综述l 1 3 本文的研究方法。1 0 第二章改革: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启动1 l 2 1 国家力量的启动1 l 2 2 乡村社会的启动1 3 2 2 1 “原始性社会资本”的投入及超越1 4 2 2 2 超越原始性社会资本的投入1 9 第三章地方性市场社会主义的构建1 9 3 1 局部改革:计划到市场的中间阶段1 9 3 1 1 地方性嵌入。1 9 3 1 2 市场化下的五公村。2 5 3 2 地方政府的角色扮演2 5 3 2 1 作为国家“代理人”的地方政府。2 5 3 2 2 地方政府信任的第三方2 7 3 2 3 地方政府的互惠预期3 l 第四章互惠:“国家一社会关系”的重塑3 5 4 1 改革开放初期的精英控制3 5 4 2 市场改革下的“无私有化的进步”3 6 4 3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3 6 参考文献3 8 j l i 谢z 1 1 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4 2 附录4 3 社会转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惠关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弟一早三:酉y 匕 1 1 问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 以下简述为乡村) 的作者爱德华弗里曼( e d w a r d f r i e d m a n ) 、保罗毕克伟( p a u lgp i c k o w i c z ) 和马克赛尔登( m a r ks e l d e n ) 分别为政治学、 历史学、社会学教授,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来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在 乡 村一书中,弗里曼等人选择了1 9 4 9 年以前社会科学家们研究过的华北平原地区,重点考察了 1 9 3 5 - - 1 9 6 0 年这1 4 世纪间,河北省中部定县专区西南端的饶阳县五公村农民的生活。在此期 间,五公村经历了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最后数年、抗日战争、土地改革、朝鲜战争、 粮食统购统销、合作化“高潮”、百花齐放、反右运动、苏俄集体农庄式的高级社、大跃进及其 造成的人间悲剧等一系列社会变迁。该书作者着眼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将五公村放在变动的 历史中进行考察,运用各自学科的理论,探讨这一变动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现实与历史的互动 关系,在描述五公村的破坏性变迁中,把重点放在民族主义,农民特性,贫困,国家和社会主 义等方面。 弗里曼等人的研究描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到1 9 6 0 年间华北平原的社会状况,以五公村 为调查点,重点放在一些家庭,村民和当地干部是如何置身于带来生存机遇的,新产生的社会 主义之中的。其中国家、社会网络和文化是他们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然而他们对五公村的研究 截止于1 9 6 1 年,这个时间之后五公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却不得而知。在改革开放步深入的今天, 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迁,曾经作为华北农村代表的五公村,原有的“国家一乡村社会” 关系是否依然存在,其表现形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家对于现在的五公村有着怎样的影响, 在地方发展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因此,本选题对于揭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经济改革 的实践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1 2 文献综述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一书以五公村为主要研究对象。五公村位于饶阳县城西南1 4 公里,北距京津均2 4 0 公里,东临秦、唐、沧开发区,西距石家庄i i 0 公里。据书中描述,李 氏家族最早在此定居,他们占据村中央最好的土地,之后大量涌入的移民则住在外围周边地区, 耕种着贫瘠的土地。耿姓和乔姓家族住在村东,姓张、杨和徐的住在村西,还有一些王、刘姓 氏的则分散在各处。搓绳和制蜡是村东农民的副业,居住在村中央的农民种植并贩卖蔬菜,村 西的农民则擅长豆腐加工。 1 9 3 0 年,五公村2 8 5 户共1 3 9 0 人,耕种4 6 2 0 亩土地,平均每户1 6 亩。而村中比较富裕 的有4 户,各户拥有土地8 0 亩以上。与华北平原的其他村庄一样,由于战乱不断,旱涝严重, 社会转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惠关系 加上人们单纯依靠原始耕作缺乏对新技术的应用,导致五公村农业产量极低,土地一人口比率 骤减。到1 9 4 3 年五公的耕地面积仅为3 8 9 2 亩,人口则从1 3 9 0 人降至1 3 4 7 人。“1 9 4 3 年,五 公村几乎颗粒无收3 2 0 户中有1 0 1 户为了活命而卖地卖农具。此外,2 9 户卖孩子,2 5 户外 出乞讨,2 l 户逃离五公。”此时,耿秀峰作为一名家境殷实的知识分子,面对五公村的困境, 受苏联土地合伙和农业集体化思路的启发,他计划将村东的富裕户桥万象,破产者李玉田,“黑 子”卢墨林以及南李的嗜赌者李砚田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农业合伙组。而这四人也认为合作的方 法是可取的,“但他们惟独对耿秀峰提出的把土地合伙耕种的建议表示怀疑。”另一方面,饶阳 县地下县政府虽然知道爱国积极分子耿秀峰有成立农业合伙组的想法,但考虑到苏联当时的农 业集体化道路并不顺畅,所以对他的设想并未给予实质意义上的支持。这样,将土地合伙耕种 的最初想法没能成为现实,而上述四家却阴差阳错的因为打绳这个副业走到了一起。 不可否认,耿秀峰作为一个与外界有着良好关系的革新者是优秀的,但他却是一个失败的 管理者。经他成立的多个副业小组一直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由于结构上没能形成统一的整体, 导致了每个成员都只关心自身利益的得失。比如,副业组转为土地合伙组时,多地的李玉田怕 被其他人占去便宜选择退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玉田退出合伙组后有人提议拉耿长锁入组, 耿秀峰是这样说的“锁哥呀,我了解,去年冬天我就叫他找几个人成立打绳小组。他听说政府 借给小米,就讲了义气,让给你们参加了! ”圆“这个长锁呀,俺们一块打短割麦子的时候就是 这个体儿” 卢墨林补充到。于是,在大家眼中备受信赖的耿长锁很顺利的加入到合伙组中。自 此,桥万象,卢墨林,李砚田和耿长锁被正式确定为土地合伙组的“老四户”。耿长锁的入组过 程用齐美尔的观点去分析,实际上是依靠了五公村熟人社会中的特殊信任,即“在较原始的、 较少分化的情况下,人们对他的搭档知道的要多得多在个人人格方面,而在纯粹客观事务 的可靠性方面,了解的要少得多一旦目的联合体对于参加者的整个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认识就必须大大地通过对个人人格方面的认识作为补充。回这样看来,最终将五公村土地 合伙组整合为一个利益集体的是以地缘为基础的特殊交往关系。土地合伙组中的个人凭借过去 交往中建立起的联系判断对方的可信程度,用郑也夫的话说就是“过去是确定、不变和已知的, 现在是有限和迟疑的,将来是复杂和未知的。现在靠着与过去的联手,超越了未来的不确定性 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的疑惑。”o 个人之间的亲密联系以及空间流动性很小的熟人社会保障了土地 合伙组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存在。 在争取到饶阳县地下政府的支持后,“遵照贺峰的指示,社员投入的土地、工具、耕畜、资 。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 m 3 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2 :8 4 - 8 5 。肖献法耿长锁传 m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 0 0 6 :6 7 国肖献法耿长锁传 m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 0 0 5 :6 7 。齐美尔社会学 m 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 0 0 2 :2 5 1 西郑也夫信任论 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 0 0 6 :1 0 2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金和设备均保留私有权,并且随时可以撤回。4 户小组的章程尊重约定俗成的所有权。”五公 村土地合伙组建立的第一年麦收后,虽不是合伙组成员的耿秀峰,凭借卓越的组织能力和他那 些“关系”以及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被上级评为“先进模范工作者”称号。自此,五 公村的土地合伙组开始受到饶阳县地下党组织以及中央的重视。“毛说,合作社和互助组不仅是 发展根据地经济的新办法,而且是社会主义集体化的一个阶段。”圆不久之后,土地合作农 业集体化的形式在冀中平原全面铺开。 1 9 4 5 年,五公村被定为减租减息的试验点,上级工作队宣布“把合作社农业净收入的一半 分给那些投入土地、农具和耕畜的人是剥削”回,他们重新修改了土地合作章程,将重点放 在扩大劳力收入的分配比例上。章程的改变引起较富裕社员的不满,一些地多的农户甚至退出 了合作组。身为村精英的耿秀峰等人很清楚,过早地加大按劳分配因素,不仅不会调动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反而会损害一部分农户的利益,不过他们却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他们知道这 些话一旦说出口会产生何等影响,自己也会在这个问题上受到社会主义道路“右倾”趋向错误 的批评。这样,投入土地量较多,明显感觉自己吃亏的农户在1 9 4 5 年春耕之后纷纷选择了退出 了土地合伙组,慢慢地合伙组由开始的1 7 户锐减为9 户。 上级工作组对“土地合伙组”的管控从根本上讲是中央实现民众动员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民众动员对于将农民作为统治力量源泉的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艾森斯塔得指出,农民“通常 是最为消极、最无精致目标、最少组织性的阶层,固他们很少在政治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中国 农民对革命和政治是缺乏热情的。所以,保障、增加少地贫农的劳力收入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帮 助中共实现民众动员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它最直接的必要性源于,共产党试图确立的阶级框架 与乡村社会的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它的基本依据是“8 的地主、富农占有全部土 地的7 0 _ _ 8 0 ,9 2 的雇农、贫农、中农、手工工人及其他贫民只拥有2 0 3 0 的土地。”回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组长的耿长锁考虑到,合伙组之所以受到上级的重视归根到底还是农 业产量的提高。在与组内核心成员探讨之后,耿长锁当机立断,重新将粮食分红原则由“劳六 地四”改为“劳四地六”,副业分配也由“劳七资三”改为“劳三资七”。而事实也证明这个险 耿长锁冒的很明智。凭借对农业生产的精通以及耿秀峰等上级领导的支持,“农业合伙组”( 章 程中重新命名) 在耿长锁的细心经营下越变越好。他本人更是确立了在农业合伙组中的核心领 导地位,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政治家,借此进一步加强了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 1 9 5 0 年9 月,毛泽东主席亲自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他充分 肯定了互助合作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年1 2 月,又亲笔撰写通知,要求各级领导把农 。弗里曼,毕克伟,奏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 m 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2 :9 1 。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 m 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2 :9 8 。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 m 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2 :1 0 2 。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 m 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2 :2 2 1 西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a 毛泽东选集( 一卷本)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6 7 :1 1 4 7 3 社会转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惠关系 业互助合作当做一件大事来做。1 9 6 1 年,耿长锁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五公村农 业合伙组,按照上级指示,改名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五公村作为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最 早的村庄之一,被誉为盛开在冀中平原的“社会主义之花”。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耿长锁 也借此第一次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并与一些真正的核心领导建立了紧密的关系。然而当以苏联 传统和共产主义教条为前提的国家政策得到强化时,合作化的繁荣景色开始逐渐失去往日的光 彩。因为,当中国绝大部分农民还沉浸在幸福中时,模范合作社已卷入如何转向社会主义农业 的政治运动中去了,耿长锁合作社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 1 9 6 1 年,毛泽东发布了迅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题词,上级试图把耿长锁合作社树立为领头 羊的角色。为了遵循毛泽东的号召,快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河北省委书记林铁于1 9 6 1 1 9 5 2 年冬把五公村选为带头的标兵。1 9 5 2 年春,已升为省农林厅合作社副处长的耿秀峰被派回五公 村,指导生产。经他推动、扩大耿长锁合作社的发展,鼓励组织新合作社,号召合并成全村范 围的合作社。到1 9 5 3 年,国家实行对粮食垄断控制,强行组织推动更大规模的合作生产,最终 形成了一次以几亿中国人的生命和希望为代价的大冒险。全国各地大社的支持者们为了获取中 央的青睐做着各种努力,力争使自己的合作社走在苏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前列。1 9 5 3 年底,河 北省委书记林铁和省农林厅厅长张克让指派矮小的卢广到五公去发动“火车头”。同年1 2 月, 省政府在保定召开了一次关于合作社组织的会议,口号之一就是“向耿长锁学习”。在组织全国 性大社的过程中,别的村庄都在向五公村看齐。1 9 5 3 - 1 9 5 5 年期间,规模扩大了的合作化运动 聚集了大量锐气,国家也加紧了对农村经济的控制,并断定劳力合伙和平均分配的大社将进一 步提高生产力。因为这些合作社将消灭假想中的剥削、竞争、小农耕作与市场的不合理性。一 句话,要由更大规模的合作社和国家统治来取代较小的合作社和市场。 1 9 5 3 年1 2 月1 6 日,中央委员会下发一份文件,号召“消灭商人,囤积粮食者,投机者, 和高利贷者。农业生产合作社不得从事商业活动”回按照中央的说法,只有国家才能合理的处置 农村剩余产品,而市场却不能。市场与混乱相等同,因而遭到了禁止。“战胜 过花生中间商的 五公村,被当做把粮食、花生和其他作物卖给国家后,走上富裕之路的典型。事实上,早在4 0 年代末期,五公村村民便由于耿长锁卓越的领导力和他那获得国家资源的特殊办法,这种把一 切上缴给国家的损失才勉强被大家接受。其他地方的农民就没那么幸运了,国家关闭市场后他 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回应国家反对被等同于混乱的市场这一宣传时,有人嘲笑道:“市场一 开就乱,国家一关就死。”o 在这场扩大合作化规模的运动中,更大更集中的大社并没有带给社 员们期待的家庭感。作为迈向苏联式集体农庄的一个步骤,通过强制手段组成了更大规模的合 作社后,抛弃了农民家庭经济和自愿加入的小合作社。这样的做法在经济上徒劳无益,在政治 m 肖献法耿长锁传 m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 0 0 5 :1 9 0 。肖献法耿长锁传 m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 0 0 6 ;2 0 8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则疏远了农民。 1 9 5 5 年,毛泽东在主持编写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一书中指出:“在全国农 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就要到来。有些地方已经到来,全国也即将到来对于 条件已经成熟了的合作社,就应当考虑使他们从初级社形式转到高级社形式去,以便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国1 9 5 5 年底,五公村响应国家号召,由初级社转为高级社,取消 了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分红政策。伴随着大规模的生产和国家对农产品的严格控制,“许多被编 入大社的饶阳县农民失去了家庭自主权,如同失去个人自由一样。社员们必须遵从有关种什么、 什么时候种、在哪儿种、如何以及与谁一起种的命令,必须把所有的收成上缴给国家指派的地 方官员,满足定额、税收、福利和投资方面的需求,然后才能均分剩余的粮食。”回国家对全部 社会资源的垄断导致国家意志在经济领域中的贯彻实行,而富裕也就必须依赖国家的政策性支 持和援助。加之,五公村农业合作大社本就是党中央一手提拔起来的模范典型其中夹杂着不少 政治因素。因此合作社从自愿协作的民间团体到现在的“强制性协作组织”,最初自由开放的农 村社会转化成意志明确、强制性认同的协作集体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向大社的转变中,五公村村民虽有不满情绪的存在,比如对低价出售粮食以及被迫放弃盈 利的副业生产存在不快。但他们十分明白,获得上级的青睐和庇护对获取国家越来越垄断的微 薄资源是何等重要。这些势头从合作社建立初期时,第四区地下政府5 0 0 元边币的投入和对牲 畜的捐赠就已经初显端倪。更不用说1 9 5 2 年的旱灾导致农业大量减产,国家悄悄地拨给五公村 的2 万斤救济粮:在反冒进运动中,碍于上级的面子,工作组对耿长锁的抵制睁一只闭一只眼 的态度;到后来化肥的无偿使用,以及五公村成为河北省第一个拖拉机试点。这些通通都说明 了上级的支持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不可取代的优势。作为全国学习的对象,一方面,五公村的 精英们扮演着杜赞奇笔下所描述的“营利型经纪”的角色。他们依靠与掌权阶层的关系巩固了 自身在村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又同时将诸如国家政权等高层权力渗透到五公村合作社之中。另 一方面,他们又承担着乡村社会中“保护型经纪”的角色,与国家进行着讨价还价,为五公村 争取各种稀缺资源。这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五公村形成了一个建立在“国家一乡村社会” 特殊交换关系之上的,牢不可破的权力关系网络。 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在追求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时,把传统的苏联道路看做产生受过教育的苏 联式干部的经营路线。认为寻找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是建立在经济上,而是建立在共产主义 基本信念的基础上。1 9 5 8 年,毛主席视察河南省七里营,当时的七里营把高级社建成了人民公 社,它正好符合了中央急于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政治思想。即只要不断地改变生产关系,提高 公有化程度,就可大大提高生产力水平,加速农业的发展,从社会主义迅速过渡到共产主义。 。肖献法耿长锁传 m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 0 0 5 :2 1 6 - 2 1 7 圆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 m 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2 :2 4 0 2 4 1 5 社会转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惠关系 对“一大二公”( 所谓“大”,即将原有的七十万个小合作社合并;所谓“公”则是更加集体化) 的人民公社发展路线,毛主席说了一个“好”字。“人民公社好”在报纸上一公开,一夜间全国 所有的高级社都变为了人民公社。同年9 月9 日在五公村成立了五公人民公社,其中包括原来 的四个乡,3 5 个行政村,共6 万多人,将原来的l o 个队合并后改为3 个生产大队。对公社的 建立,中央意在资源合伙、增加劳力等方面。可实际上大社对五公村人来说并不上算,因为周 围临近的各村都普遍比自己落后,与他们合作就意味着五公村要拿出更多的资源与之分享,这 就损害了五公村原合作社成员的利益。于是,本应作为一个统一体的五公村人民公社,在实际 的运行过程中,大队之间以及村庄之间关于土地的划分,庄稼浇灌,收入等等问题一直存在着 矛盾甚至是利益争斗。不过,五公村才是整个公社的政治核心,五公村村民在这里仍能获取更 多的资源,对其他村庄来说这些好处就像美丽的肥皂泡可以看得到但永远也摸不到。 伴随人民公社而来的是一个充满诸多幻想,用精神力量取代物质及技术生产的“大跃进” 时期。由于全国经济持续低迷,河北提出“大跃进”的方案,各地干部们为了提高政绩开始了 狂热的攀比。1 9 5 8 年1 0 月2 5 日2 8 日,在天津举行的河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耿长锁 听到刘子厚省长赞扬“高产卫星田”,1 0 0 0 多个大社公布的亩产量超过1 0 0 0 0 斤。1 9 5 8 年, 五公亩产量3 2 8 斤,未能获得卫星资格。后来,陪毛泽东到徐水的阎达开来到五公,他告诉耿 老板,“你们是模范合作社,五公必须成为一颗红卫星一。回也就是说,五公应该公布比别人 更高的数字。但耿长锁却拒绝了把五公产量进行惊人的夸张。鉴于耿长锁近年来发表了反对同 事们宣布高产的激烈言论,其为人正直,老实,可靠,所以让他鼓吹高产,“放卫星”是困难的。 对于耿长锁的此种做法,阎达开发火的说到“照此下去,三年之内,你们五公休想在报纸上出 现了。”这句话充分证明了政治立场对于获得当时国家稀缺资源是多么的重要。这样,上级不切 实际的幻想与下级的奉迎欺骗最终酿成了持续三年的饥荒惨剧。“城里人因为营养不良而浮肿, 乡下的饥饿已经让人的肌肤失去了浮肿的能力。圆五公村在这场残酷的生存战中虽然举步维艰 但却不像临近村庄那样的惨烈。这与我在五公村获取的资料是一致的。 案例1 1受访者:张某五公村某饭馆服务员 俺到这个村都2 0 来年了,这村算不错的( 富裕) 听俺婆婆说,早年饥荒那会儿( 1 9 6 0 年 前后) 枣庄婶子家里啥都没有,那地方的树都是秃的,能吃的部分全被人抢着剥光吃了,就这 样还有不少人被饿死了俺婆婆心疼俺婶子,把l 她偷偷叫过来分了些粗的( 混合面) 啥的,你 要被人看见是要扣你口粮的当时这村儿在全国可是响当当的模范村,国家再困难也不会不管 的救济粮虽然不多,可那会全凭着它活命了 是的,五公村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是客服一切困难的制胜法宝。个人权力与国家权威、地 。肖献法耿长锁传 m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 0 0 5 :2 9 0 。凌志军1 9 7 8 历史不再徘徊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8 :6 8 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方政府与国家政权的稳固结合才是生存的王道。1 9 6 0 一1 9 6 1 年,国家为了重振经济,中央相对 放松了国家对市场的严格控制。“可人们仍按照国家建构的关系进行贸易,这些关系对某些人有 利,却把其他人排除在外。在金字塔式的指令性经济中,首都北京可以征调全国的粮食所 有商品,从细粮到书本、自行车、都在准确的等级关系中按照跟中央的接近程度进行分配。”回一 方面,城市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了黑市的出现,大量城市人涌入农村换粮,粮价越炒越高。另 一方面,在广大贫困的农村,村民对“公社”这个以生产为口号的非生产性组织逐渐失去信心。 然而,在庇护体系下的五公村村民却未感到任何不适,因为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垄断的政府渠道 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资源,此时“国家一乡村社会”交换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 弗里曼等人通过对五公村的调查研究发现,一种强有力的,普遍的文化,在亲戚关系和村 庄,家庭和居住地形成了一种权力关系。无论是反对地主,私有财产或市场的斗争,还是群众 运动和大灾难,都未使旧有人际关系和认知方面产生重大变化。当农民们在社会主义新结构内 部和周围自行其是时,他们同样利用了传统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反应出一种历史的连续性:在 中国农村,新制度的合法化不是民主,而是村民狂热的爱国主义。无论经济政策带来多少阵痛, 从国家以强制性价格控制粮食贸易,到宣布市场为非法和以集体化的名义没收农民土地,再到 大跃进的饥荒,新政权都一直在农村穷人中保持合法化。合法的政治文化中存在着连续性,这 种连续性嵌入在群众的爱国主义激情之中。它超出了新政策变迁和宗派的盛衰沉浮的范畴,深 藏于赋予制度结构以实质内容的忠诚的个人关系之中,而后者变得更加牢固了,一个人想要成 功关键在于跟国家的关系;乡村一书重点突出的一个消极的连续性便是市场混乱。它反映出 长期遗留的历史问题以及可供解决的有限资源问题,即新政府虽然唤起了民族主义感情,建立 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并加速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但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仍没有解决,有些 方面甚至更严重了。 弗里曼作为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一书的主要作者之一,在中国文化和民族主义方 面有着深入研究,发表过大量著。他撰写的 r e v o l u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r e f o r mi nv i l l a g e c h i n a ) ( y a l ea g r a r i a ns t u d i e ss e r i e s ) 一书研究了中国2 0 世纪6 0 年代到2 l 世纪初北方 乡村和国家之间较有争议的关系问题。在文中他提到“南方地区的人们开始反对单一北方的历 史神话,黄河是中华民族来源的神话,转而强调多样化的起源和传统。”圆中国存在着一个强调 商业开放性、国际互动、分权的南方文化,以及一个集权、相对封闭、反帝民族主义的传统北 方文化。随着南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北方的支配正在逐渐削弱,而南方文化正在逐渐取得 优势地位,并对中国共产党起源于南方、中共早期领导人多为南方人这样一个事实进行了阐述。 除此之外,作者在书中还详细描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及市场转型的过程中村民是如何通过与 函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 m 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2 :3 4 5 3 4 6 。e d w a r df r i e d m a n ,p a u lgp i c k o w i c z , m a r ks e l d e n r e v o l u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r e f o r mi nv i l l a g ec h i n a m y a l eu n i v e r si t yp r e s s :2 6 3 7 社会转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惠关系 国家政权之间建立联系进而争取生存空间的,突出说明了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城乡冲突中国 家和社会的关系,并继续描绘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乡村社会的动态变化情况。 另一位作者赛尔登( m a r ks e l d e n ) 主要从事2 0 世纪中国农村历史以及通俗文化的研究。 他的主要论著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写于1 9 6 0 年代,书中把革命和抗战放在反对殖民 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中来考虑,发现了“延安道路”对中国在革命变革和社会进步的理 论和实践中所做出的土生土长的贡献,它确定了1 9 4 1 - 1 9 4 2 年具有分水岭般的重要性,战争和 革命事业都在此找到了新的契合点。 有关2 0 世纪6 0 年代之前中国农村的同期研究,比较著名的还有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 济与社会变迁。圆作者利用二十世纪3 0 年代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满铁) 在华北平原3 3 个自 然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和清代刑科档案,分析了近数百年来华北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以及村庄 与国家政权关系的演变型式。他在调查中发现中国的小农经济在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分化之后其 生产力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小农生产仍处于糊口水平。而半无产化了的小农倚仗家庭式农作与 佣工或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忍受并依赖两者所赋予的低于维持生活所需的收入,才能在内卷和 分化的联合压力下毅力不倒。村庄半无产化的过程伴随着国家政权渗入其中的趋势,士绅的官 僚化成了国家政权渗入村庄的主要工具,在新的压力下村庄内部结构及其与国家的关系都发生 了变化。 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 9 0 0 一1 9 4 2 年的华北农村对1 9 4 9 年之前华北乡村的研 究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作者力图打通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间隔,以“国家政权建设”和“权力的 文化网络”为贯穿全书的两个中心概念,重点研究了国家政权的扩张对华北乡村社会权力结构 的影响。他认为,“国家政权建设”强调的是伴随现代政体而来的压制、僵化和破坏性的一面, 它是一种全球性现象。作者以发展中国家为例,通过分析“国家政权内卷化,来进一步探讨“国 家政权建设”这一概念。“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则吸收了西方学术界有关文化研究的成果,反 对一些现代化论者用单一社会体系或一套所谓的“中国价值观”去理解中国的观点。文中作者 将官府借以统治乡村社会的“经纪人分为“保护型经纪”和“营利型经纪”两类,并说明了 两种类型的国家代理人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对乡村社会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作者全书对 “在中国的国家政权进行现代化的时候,中国的乡土社会处于怎样一种状态;而在国家政权不 断深入乡村社会的同时,乡村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回应,促使乡村这种回应的又是怎样的因素, 这些因素在与国家政权的较量、融合等一系列互动中又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等问题进行了 回答和分析,深入探讨了1 9 0 0 年- 1 9 4 2 年中国华北农村国家政权的扩张与基层乡村社会之间的 关系。 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 m 魏晓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2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0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m 王福明译,南京:江苏机构略,2 0 0 3 :中文序言1 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述学者们有关中国乡村的研究成果影响深远,引发了国内学者许多直接或间接的学术思 考。其中崔效辉论2 0 世纪中国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一文就是基于弗里曼、黄宗智、杜赞 奇等人的研究成果。“五公村这个典型是很有意义的,它说明新中国并没有解决此前被认为已经 解决了的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问题。在五公村,以耿长锁为首的权力集团,依靠上级的政治 庇护,可以不顾村民的意愿推行来自上级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政策。这个集团在成为国家政 权代理人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集团利益。这种利益并不完全等同于国家利益,上级为 了更好推行政策,也默许了他们的特殊利益。耿氏集团的特权,在长期的政治运动中,耿长锁 既能够应对来自村民的不满、内部的争斗,也能应对来自上级整肃。五公在政治上强大的一个 原因是,邻居和宗族关系已形成一个建立在个人权力网络之上的、稳定的、全村范围的联盟, 相反,在国家发起的各种警戒运动中弄得四分五裂的村庄,仍停留在软弱无权的地位。五公村 的模范地位靠着与掌握各层权力的干部们的关系网才得以保留,这些干部们控制着稀缺的资 源。 崔效辉将弗里曼笔下的五公村作为案例,论述了毛泽东时期,甚至是在改革以后,中国 的各个地区、各个行业涌现出了无数个大大小小、这样那样的“先进典型,实质上就是一种“营 利型经纪人”,树这些典型的上级收获的“政绩,典型收获的则是“名与利”。正是在这个 基础上说明了,毛泽东时期中国的地方国家政权依然是内卷化而不是现代化了的。 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一文在“民族一国家”形成的理论背景下, 将“诉苦”作为农民国家意识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来探讨农民对于国家的感受、认知以及农 民国家意识形成的过程与特点,进而从普通农民的视角,即自下而上的视角来揭示这一时期中 国农村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向社会渗透的过程。“诉苦不仅是一种分类( 划 分阶级) 的过程,进而被理解为一种动员社会的方式,诉苦更加有意义的是重构了农民与周围 世界的关系包括与国家的关系,在本文中,它是作为转变人们思想观念的治理技术和农民的国 家观念形成的中介而被讨论的诉苦,不仅建立消极的国家形象把苦的来源归结为万恶的 旧制度,也同时建立了积极的国家形象这是一个诉苦一阶级意识一翻身一国家认同的逻辑 过程。广大农民是通过成为贫下中农这一阶级的成员而成为新国家的人民或群众的。”回 1 9 6 1 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弗里曼的中国研究所基于的社会制度背景和乡村社会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华北农村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对前人的研究 成果进行综合性叙述的基础上,作者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五公村鲜有人问津。而本文正是将前 人的研究空白作为出发点,以五公村为对象,重新审视“国家一乡村社会”交换关系的阶段性 特征是及其必要的。 崔效辉论2 0 世纪中国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 j 世纪中国。2 0 0 6 。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 a 中国社会学第五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6 9 社会转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惠关系 1 3 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以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一书的研究对象一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为个案,借助 实证研究方法,审视市场经济条件下五公村这一地方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为此,本研究拟采用 的方法主要有: 文献研究法:即将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一书作为重点研究的文献资料。该书以五 公村为例“集中阐述了新政权的领导者们如何在中国革命时期,开始进行改革,这些改革创造 一 了一个十分平等的社会,把分裂的家族和村庄重新联结起来;并进一步研究一个新体制建立时, 限制其取得更大成果,甚至损毁早期成果,或前功尽弃的原因。”重点表述了“国家社会一 垂直交换关系是如何嵌入到社会制度中去的。弗里曼等人有关五公村的研究是基于对各种原始 记录、档案材料的综合,汇总多方访谈结果的纪实研究。他从一个“外人 的视角进行观察排 除了潜在可能的人为因素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务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捉浪花课件教学课件
- 游览路线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版权交换合同标的及交换条件
- 2024年品牌授权经销合同
- 2024年度xyz公司人工智能技术授权合同
- 2024年度BIM技术在建筑可视化与展示中的应用合同
- 2024年度培训费用协议书
- 2024年度0KV电力线路施工绿化配套合同
- 2024年北京影视特效技术服务协议
- 回收PET塑料资源化利用及产业化进展研究
- 英语-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2024年11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试题和答案
- 劳动技术教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试卷(含答案)
- 大学美育(同济大学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劳动法律学习试题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应急第一响应人理论考试试卷(含答案)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2024年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软件工程师专业人物访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