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leednd引导下的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思考.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esearch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reen neighborhood based on leed-nd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urban planning by luo yi supervised by professor long bin major: urban planni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june, 2011 中文摘要 i 摘 要 面对环境与气候、能源与资源等诸多问题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理念受到关注。 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此来应对当前日益严重的问题,促进生态文明转型,成 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 最新的表达方式。目前国内有关研究多以宏观政策层面的政府纲领、框架等为主, 难以在具体操作上展开。而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城市社区提供了有效加入可持续 城市建设的平台。绿色社区是实践绿色城市以及绿色发展模式的基本物质载体, 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首先对社区和绿色社区的概念和涵盖内容加以梳理与分析,并与相关概 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其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国内外绿色社区发展状况 以及问题。然后,对 leed-nd 评估体系进行介绍,分别阐述了其形成的背景、组 织构成、体系内容以及其指导的核心理论思想,即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绿色 建筑及基础设施。针对美国 leed-nd 案例的实践经验,分析中美两国城市机制差 异,探讨其对于我国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的借鉴价值。重点探讨绿色社区的规划策 略,从选址、布局、控形、择径、配器、增绿、筑体等规划中观层面以及节水、 省能、绿建等规划微观层面具体展开。然后,提出绿色社区参与途径与实施方法, 指出当前规划作为平衡社会利益的工具在面对公平与效益的困惑,揭示了当前社 区公众参与的现状与缺陷,并针对绿色社区规划设计公众参与提出建议。从政府、 开发商、公众等角度提出绿色社区实施的政策保障建议。最后,结合长沙金外滩 项目的规划设计,阐述绿色社区项目的实际操作。 关键词关键词:leed-nd,绿色社区,规划策略,建设模式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英文摘要 iii abstract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energy and resources problems,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tracted global attentions.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current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s,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t becomes the consensus of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green development is the latest express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welfth five-year-plan” of china. at present, most of domestic researches focus on macro policy levels of government program, frame, but it is difficult to spread out in the concrete operation. as the basic unit of the city, community and neighborhood provides an effective platform to join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and is the practice of green city and the basic material carrier of green transformation. it is mor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ocess. above all,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cept and involving contents of community and green neighborhood, comparing i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concepts low-carbon city and eco-community, expou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blem of green neighborhood in abroad and china. secondly, the paper introduces leed-nd rating system, and respectively expounds its background, organization composition and its core theories smart growth, new urbanism, green building and infrastructure , discussing the guidance and mea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ommunity in our country. thirdly, discusses the green neighborhood planning strategies from location, land layout, spatial form, transportation system, facilities, green space system in medium level and water environment, energy plan, green building in micro level. fourth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implementing mechanism and ways to balance social interests as current planning tools of justice and efficiency in the face of confusion, and propose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green 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sign. finally, combined with jinwaitan in changsha, expounds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green neighborhood. keywords: leed-nd, green neighborhood, planning strategies, construction mode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 录 v 目 录 中文中文摘要摘要 .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i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 ix 1 绪绪 论论 . 1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 1 1.1.1 城市面临的挑战 . 1 1.1.2 绿色理念的提出 . 4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的及意义 . 5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 6 1.3.1 研究方法 . 6 1.3.2 研究层次及主要内容 . 6 1.3.3 思路框架 . 7 2 关于绿色社区的基础概念辨识关于绿色社区的基础概念辨识 . 9 2.1 绿色社区及相关概念绿色社区及相关概念 . 9 2.1.1 关于社区的解析 . 9 2.1.2 绿色社区概念与内涵 . 10 2.1.3 相关概念的辨析 . 11 2.2 国外绿色社区发展状况国外绿色社区发展状况 . 15 2.2.1 美国绿色社区建设 . 15 2.2.2 德国绿色社区建设 . 16 2.2.3 北欧国家绿色社区建设 . 17 2.3 国内绿色社区建设评述国内绿色社区建设评述 . 18 2.3.1 国内绿色社区建设情况 . 18 2.3.2 国内绿色社区面临的问题 . 20 2.4 小结小结 . 21 3 leed-nd 评估体系及理论引荐评估体系及理论引荐 . 23 3.1 leed-nd 评估体系简介评估体系简介 . 23 3.1.1 leed-nd 的诞生背景 . 23 3.1.2 leed-nd 的组织构成 . 26 3.1.3 leed-nd 的体系结构 . 28 3.2 leed-nd 评估体系的核心思想评估体系的核心思想 . 3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i 3.2.1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 . 31 3.2.2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 . 32 3.2.3 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green building victoria.transport policy institute, 2003 “海外信息速递”专栏.国外城市规划.2003,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2 预战略,涉及社会与经济、空间与环境、规划设计与管理、法制与实施等,限制 增长在一定的战略范围内。总而言之,精明增长是针对城市蔓延应运而生的(表 3.7) 。 表 3.7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与城市蔓延(urban sprawl)的对比 table 3.7 comparison of smart growth and urban sprawl 项目 城市蔓延(urban sprawl)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 密度 密度较低,中心分散 密度更高,活动中心比较集聚 增长模式 城市边缘化,侵占绿色空间 填充式(infill)或内聚式发展模式 土地使用混合度 单一的土地利用 混合使用 尺度 大尺度的建筑、 街区和宽阔的道路; 缺少细部 建筑、街区和道路的尺度(适合人 的尺度,注重细部) 公共设施(店、学 校、园等) 区域性、综合性,需要机动车交通 联系 地方性的、分散布置的、适合步行 交通 以小汽车支配的交通和土地利用模 式,忽视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 的环境和设施 多模式的交通和土地利用模式, 鼓 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 连通性 分级道路系统,环线和尽端路多, 步行路连通性差,非机动交通障碍 多 高度连通的街道、 人行道和步行道 路,能够提供短捷的路线 道路设计 道路设计目的是提高机动交通容量 和速度 采用交通安宁措施将道路设计为 多种活动服务的场所 规划过程 政府部门和相关利益团体之间很少 就规划进行协商和沟通 由政府部门和相关利益团体共同 协商和规划 公共空间 重点是私人空间(如私人庭院、封闭 的社区和私人俱乐部) 重点是公共领域(如街景、步行环 境、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 资料来源:galster, et al, 2001 3.2.2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 二战后,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大多数美国人选择了郊区生活,这种不完整 的生活方式造成社会关系的裂变,电话、网络等高科技的产生虽然可以为人与人 之间的联系提供方便,但却不能真正替代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及在行为互动中产 生的邻里关系。然而,即使是在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可建地区进行改造更新时,由 于忽视居民真正的需要、周围环境间的关系等,重新建设的城市中心区不仅不能 3 leed-nd 评估体系及理论引荐 33 从根本上解决市中心贫民窟问题,起到吸引人流回归的作用,反而可能造成了更 大的等级分隔以及贫富分区。 鉴于城市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城市中心区不科学的规划设计造成公众在种族 文化、收入阶层、年龄上的隔离,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社会关系遭受破坏的状 况,美国于上世纪 80 年代晚期兴起了“新城市主义”运动(new urbanism),并逐 渐形成了一个通过规范以及城市设计的方法来塑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空间 的理论。 至上世纪 90 年代, 由建筑师、 规划师组建成立 “新城市主义协会”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举起了试图解决以上城市和社会问题的新城市主义的旗帜 36。 “新城市主义”重申了“精明增长”理论,所不同的是它更侧重于微观物质空 间环境的营造,在相关方面提出了紧凑、适宜步行、多样性、珍视环境、可支付 原则等。在某种程度上, “新城市主义”成为了“精明增长”理论的详细注解。 新城市主义以宪章 (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提出了 27 条原则,从区 域(region) 、都市区(metropolis) 、城市(city and town) ,邻里(neighborhood) 、 分区 (district) 、 廊道 (corridor) , 街区 (street) 、 街道 (block) 、 建筑物 (architecture) 三个层次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开发的理念给予阐述。尤其是在邻里、分区与廊道这 一层次,详细地说明了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要点,包括建立紧凑的、适宜步行的邻 里空间,公共活动场所布置在步行可达范围内,提供适合不同种族、年龄、收入 水平的住宅类型, 合理配置道路交通等37。 “新城市主义” 理论思想内涵非常丰富, 其组成理论主要有传统邻里区开发(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和公 共交通导向开发(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nd 与 tod 作为新城市主义的 两种主要组成理论,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 tnd 侧重于城镇内部邻里社区设计 层面,而 tod 更偏重于城镇区域层面。其实在新城市主义的规划实践中,tnd 与 tod 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两者的出发点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从工业革命前的 城市规划和设计中挖掘灵感,建立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中心,形成适宜步行尺度 的邻里社区单元。 传统邻里开发(tnd)是由安德雷斯 杜安伊与伊丽莎白 普拉特 赞伯克提出 的,相对卡尔索普的以交通引导的开发模式(tod) ,它涵盖了更为精准的设计准 则,而且可适应各地的情况而有更多的变化。此外,tnd 不同于 tod 一样强烈地 植根在公共交通重要性和地方规划之中。采用 tnd 的规划涉及在很多方案中,如 旧城中心区的再开发、风景旅游区开发、活动房屋地区及传统的郊区开发。tnd 重点关注城市设计,而不是城市规划。tod 通常有以下特征: 独特的中心和边界 位于重要的位置的公园、广场和市政建筑, 多样的混合功能和建筑类型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 适量的建筑密度 连通且适宜步行的街道 不同类型的住宅和多种体量的建筑 半径约 400m(步行 5 分钟)的邻里尺度 充满地域性和传统性的建筑及景观 彼得 卡尔索普提出的 tod 模型是考虑了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基本关系, 将 开发建设区集中布置在沿轨道交通线和公共交通网络的节点上,大量人流发生点 设置在距公交车站较近的步行范围内,以此带动更多的人使用公共交通。tod 即 是一个围绕公交车站将功能密集交织在一起的社区38。tod 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中高密度的混合土地利用 步行导向和建筑面向街道 高密度的网状道路 系列的公园和公共空间 “新城市主义”社区理念与当前流行的“现代主义”社区理念相比,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革,可明显看出两者的优劣(表 3.8) 。 表 3.8 “新城市主义”社区理念与“现代主义”社区理念比较 table 3.8 comparison of new urbanism and modernism 项目 “现代主义”社区 “新城市主义”社区 社区功能 功能分区的低密度高消耗花园城市 功能混合的高密度节约型城市 增长模式 无序蔓延的城市增长模式 有节制有序的城市增长模式 交通模式 树状或“大马路”型无序道路系统 高密度网状的城市道路系统 功能组合 功能单一、 相互隔离、 没有社区的住宅、 办公和商业区 混合功能、多样化、各具特色的社区 道路组织 机动车为主的城市道路 适宜步行的街道和城市空间 社区中心 缺乏市镇中心和社区中心的城市 精彩的市镇中心的社区中心 建筑形式 单调的行列式或孤立的纪念碑式建筑 丰富多彩的形成街道的建筑 资料来源:谢珊珊, 新都市主义公共空间研究. 3.2.3 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green building & infrastructure) 随着建造技术的进步,城市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建筑。普通人一天 90%多的 时间都在建筑里度过,这些建筑在为公众提供居住、休憩、工作等空间和功能的 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就美国来说,建筑消耗了 72%的电能、39%的其他能 源、40%的原材料以及 14%的自来水,排放出 38%的 co2以及 30%的废弃物 。建 usgbc.leed-nd public presentation.ppt 3 leed-nd 评估体系及理论引荐 35 筑对资源与能源消耗量巨大,然而城市的资源与能源却越来越短缺,这一矛盾的 现象引起了建筑学家关注。20 世纪 60 年代,绿色建筑理念开始出现。经过 40 多 年的发展,绿色建筑逐渐从注重单一的建筑节能技术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建筑环 境优化。 绿色建筑的概念具有综合性,既衡量建筑队外界环境的影响,又设计建筑内 部环境的质量;既包括建筑的物理特性,也涵盖部分人文及社会的因素。绿色建 筑是平衡了健康、经济与环境三个范畴,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城市建筑问题的方 法39。leed-nd 贯彻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制定的绿色建筑标准, 从可持续的建筑选址、节水、能源与空气、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 5 方面 来建设绿色建筑40(表 3.9) 。 表 3.9 绿色建筑 leed 评价内容 table 3.9 leed green building rating system 项目 前提条件 得分点 可持续的建筑 选址 冲性和沉积控制 建筑选址 城市改造 褐地开发 可选择的交通设施 减少对场地的扰动 雨水管理 景观和室外设计减少热岛效应 减少光污染 节水 景观用水效率 废水创新技术 节约用水 能源和空气 基本建筑系统调试启动 最低能源消耗 减少暖通空调制冷设备中的氟 氛烃 优化能源 可再生能源 其他调试启动 禁止使用含氢代氟氛烃类化合物和卤盐的 产品以减少臭氧 计量和核准 绿色电能 材料和资源 可回收物质的储存和收集 旧建筑的更新 施工废物管理 资源再利用 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就地取材 可快速再生的材料 使用经过认证的木材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6 项目 前提条件 得分点 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低要求 控制环境中的烟草烟雾 co2监测 提高通风效率 施工现场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方案 低挥发材料 室内化学品和污染源控制 系统可控度 热舒适度 天然采光和视野 资料来源: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leed. 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 地表径流流失,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以及实现就地取材。 3.3 基于 leed-nd 美国实践的我国绿色社区规划设计思考 3.3.1 leed-nd 美国绿色社区实践分析 随着 leed-nd 的逐步完善及推广, 国外大量工程实践参与到 leed-nd 的申 请认证中来,以下实践分析皆来源于近来年申请 leed-nd 认证的美国项目,并获 得了较好的评价和影响。 emeryville marketplace41 emeryville marketplace 位于美国加州埃默里维尔市的海湾大桥脚下,距离旧 金山市仅几分钟的路程。 总用地面积为 14 英亩的 emeryville marketplace 力图将一 个过时的、郊区的、以小汽车为导向的商业项目变为充满活力的、适宜步行的、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社区。emeryville marketplace 原本是货运码头,属于棕色地 块。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tmg 公司负责对该地块进行了初步设计。到 2006 年, tmg 公司与其合作伙伴 rockwood capital 开始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重新改造现有 的建筑。公司将美食广场定位成为一个绿色经济,于是开始回收利用场地内的废 弃物,并将餐馆产生的废油转换成生物燃料。在将来的 25 年内,emeryville marketplace 的停车车位将会大大减少,同时将有超过 120 万平方英尺的修复和新 建的办公楼、零售店、住宅和休憩用地,将会创建为一个高密度,混合使用的社 区。emeryville marketplace 是美国率先获得 leed-nd 白金认证的项目。 3 leed-nd 评估体系及理论引荐 37 图 3.5 emeryville marketplace 规划总平面图 fig. 3.5 emeryville marketplace site plan 资料来源:tmg partners () 该项目团队与埃默里维尔市合作,在为期四年的规划和环境审查过程中,共 举行了 30 多次社区会议。这些社区参与对于创建一种高密度、混合使用的社区是 至关重要的。在最后的审查听证会上,市议会以 4:1 的绝大多数投票通过了 emeryville marketplace 的规划修改方案,并允许建设多种建筑类型,建筑高度可 达 175 英尺。 emeryville marketplace 特点在于对棕色地块的再利用与整治,利用现有的结 构,在开发规划中增加绿色功能设计和相应程序,并实现了填充式的开发,充分 利用了现有的交通设施、住房和就业机会等优势。重新设计的步行和自行车路线 将场地与城市路网相连接,该项目组还改善了与周围公共交通站点连通性,提倡 自行车共享使用、免费公共交通、汽车共乘补助等计划。同时,友好的步行设计 把场地开发的空间规模控制在了更宜人的小型地块、广场和开放空间。此外, emeryville marketplace 的绿色屋顶和其他景观都将采用原生植物,以提高自然栖 息地和开放空间的质量,并减少雨水径流和热岛效应。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8 图 3.6 emeryville marketplace 规划效果图 fig. 3.6 design renderings of emeryville marketplace 资料来源:tmg partners () station park green42 station park green 位于美国加州 圣马特奥市, 它是最早获得 leed-nd 认证金奖的项目之一,并获得了 2008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加利佛尼亚分会颁 发的优秀城市设计奖(urban design merit award, 2008, aiacc) 。 因其毗邻 海沃德公园车站,这是一个为旧金山 服务和提供各种社区区间线路的车 站。station park green 将充分利用棕 色地块,重建成一个适合步行、混合 使用,公交导向的社区。设计的目标 就是建设一个由住宅、零售、商业与 开放空间相交织的紧凑型社区,同时 能与周边已有的、建成环境良好的 居住社区相互协调。 项目选址在看似是一个过时 了的大盒子商店的所在地,面积为 12 英亩。场地上的零售连锁店和加油站被一大片为汽车而非行人配置的地面停车 场所围绕。而在改造设计中,新的规划将包含约 600 多户住宅,60000 平方英尺的 零售空间(包括一个为当地居民所喜爱的临时租所) ,10000 平方英尺的办公楼布 图 3.7 station park green 规划总平面图 fig. 3.7 station park green site plan 资料来源:perkins+will () 3 leed-nd 评估体系及理论引荐 39 置在多个小地块。另外,大小为 2 英亩的开放空间被分为四个特色鲜明的公园, 与住宅和零售店紧密相连。自行车停车场、公交站的便捷连接以及汽车共乘制度, 将为居民和职工提供放弃使用个人汽车的可能。不同与以往大距离的建筑退界, 新建筑将被布置在街道上,并将主要入口对向人行道,创造一个安全、美观的步 行环境。由于项目处在圣马特奥市公共交通走廊计划内,而这个计划要求密集开 发,附属的住宅需围绕着公共交通站点,所以项目需要进行紧凑、适合步行的规 划设计, 在绿色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战略上提出场地布局考虑太阳方向,屋顶花园 和低影响雨水管理。雨水管理主要是通过公园和街景设计来实现。此外,至少有 40的建筑获得了绿色建筑单体认证。尽可能减少所有建筑对能源和的水使用。 街道上种植树阵有助于为行人遮阴和保持建筑物的温度。 图 3.8 station park green 规划效果图 fig. 3.8 station park green site plan 资料来源:perkins+will () 从 leed-nd 美国实践案例可以看出,leed-nd 提供了一个从社区规划设计 入手,有效指导绿色社区建设,并步完善绿色城市系统的崭新思路。美国越来越 多的社区开发借以 leed-nd 的指导,以求提高开发项目的整体品质,使得新的理 论思想在整个规划体系中逐渐深入,同时自下而上地完善思想理论的发展。 3.3.2 leed-nd 应用的区域性障碍 leed-nd 在美国可以普遍性地得到应用,然而在我国推行却存在一定阻碍。 这是由于我国的国情与美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城市化机制上表现尤为明显(表 3.1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0 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美国的经济水平不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领先于中国,美国实行了多年开放的 市场经济,而中国是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市场 经济制度不完善。 城市化水平不同。 美国从 1840 年城市开始发展,经过 100 多年的时间,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城市 化进程。中国城市发展起始于建国初期,当时的城市化率仅 10%左右,在改革开 放后加速发展,截止到 2010 年城市化率已基本上达到了 50%,但这一数值仅相当 于美国 1920 年的水平,可见两国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资源背景不同。 美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城市发展资源较为富足,典型的人少地多国家,资 源的人均占有量较高;而中国正好相反,虽然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却普 遍低于国际水平。这一现状决定了我国需要在相对集约的程度上进一步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采取更有为有效的紧凑集约模式。 土地需求机制不同。 美国土地需求多是因为城市功能向外围疏解和空间扩散而产生的;而中国城 市则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大量人口进城和大量资本投资产生的土地需求。 空间蔓延机制不同。 美国是由于中心城区的环境恶化,从而追求良好环境的人口外迁,是在小汽 车产业发展下的居住与就业转移,首先外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较富裕的阶层。而 我国的城市蔓延更多是被动或是有组织的,多是在道路扩张引导下的工业园区开 发等而引起的,富裕阶层可以承受中心区高房价而留下,外迁的主要是并不富裕 的工薪阶层。 郊区化影响不同。 美国的郊区化曾经导致了城市中心区的衰退,而郊区则从单一的居住功能逐 渐向综合功能转变。然而我国郊区发展并没有带来城市中心的衰落,相反城市中 心区经济职能更为加强,中心区持续繁荣与增长:大型的商业中心,就业中心, 医疗教育中心仍在城市中心区,而郊区居住功能首先得到加强,经济和基础设施 建设相对滞后。43 郊区开发密度和开发方式不同。 美国郊区的开发为了满足富裕阶层对环境的高要求,开发密度普遍较低。而 且,这种开发是以小汽车为导向的,需要依赖大量的能源消耗。中国的郊区开发 主要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这类地区由于缺乏相关规划指导,呈现出通勤不合 理、建设较为混乱的现象,开发的密度也较大。 3 leed-nd 评估体系及理论引荐 41 表 3.10 中国与美国城市化机制对比 table 3.10 comparison of urbanization of china and america cities 美国 中国 经济发展阶段 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城市化水平 基本完成城市化 城市化中期,高速城市化阶段 资源背景 资源相对充裕,人均占有率高 资源总量大,人均量普遍较少 土地需求机制 城市功能疏散产生的土地需求 产业资本和加速城市化产生的土地需 求 空间蔓延机制 人口外迁追求良好环境,富裕阶层 首先从中心区外迁 被动的/有组织的外迁,富裕阶层可以 承受中心区高房价而留下,外迁的主 要是并不富裕的工薪阶层 郊区化影响 郊区化导致中心区衰退,郊区从单 一居住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 中心区经济职能大为加强,郊区居住 功能首先得到加强,经济和基础设施 建设相对滞后 郊区开发密度 低密度开发 高密度开发 郊区开发方式 小汽车主导 不合理的通勤流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此外,由于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差异,中国城市相关基础标准及技术 规范不论是在体系构建上,还是具体指标量化值上,均与美国均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在密度理解方面,美国城市密度划分为三类:高密度 3000 人/平方英里;低密 度 2003000 人/平方英里;乡村 200 人/平方英里44。然而在中国,城市建成区的 平均人口密度普遍都已达到了 2.53.8 万人/平方英里的水平,显然美国所谓的“紧 凑”在中国需要重新定义。为了适应各地的特殊性,我国各地方规划建设主管部 门一般都颁布了针对性较强的地方性规划编制办法和相应的技术规范等,以便准 确地指导地方规划建设实践。 leed-nd 沿袭了 leed 关于绿色建筑的主张与要求, 并与美国其他各技术规 范相结合,绿色社区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只有与现行规划设计手段与建筑 技术相衔接才能得到专业人员的认可和有效的应用。由于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实 际情况,leed-nd 在与中国的规范结合及技术衔接上都存在问题,所以在应用上 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突破区域性的障碍。这意味着 leed-nd 不能直接作为我国 绿色社区的评估体系,我国绿色社区建设应充分结合国情和地方特色,积极吸取 leed-nd 中先进的思想和规划建设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体系。 3.3.3 leed-nd 对我国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的借鉴价值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地方城市新区建设大张旗鼓,也开始展现出中 心城区向近郊区蔓延的倾向。另外,在目前国内缺乏相应有效的社区规划理论研 究与实践的时刻,面对人口政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和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伴 随富裕阶层的兴起以及私家车的大量使用,中国必将出现了一系列社会、经济、 环境等问题。可以明显看出,leed-nd 作为绿色社区规划工具,诞生于理论和实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2 践都较为成熟的美国,也将给我国城市和社区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 近年,中国许多城市出现了空前规模和速度的旧城更新,主要是因为城市中 用地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展开的。然而,在旧城更新大拆大建的背景下, 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由于急功近利而造成改造规模过大;破坏了原有的城市空间 结构和原有的社会网络;新建社区配套标准低且不全,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开发土地闲置现象严重,绿地建设远远滞后于房产开发建设;没有注重历史文化 的保护,严重破坏城市的传统风貌和特色;忽视公共利益与公众参与。leed-nd 倡导社区进行全新模式的开发,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方法,能给 我国旧城更新带来新的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leed-nd 的最大价值也许是在将理论界多年的理论成果细分并量化为可操 作的准则指导实践,在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我国 关于绿色社区建设与评估的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相继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 准 和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等技术标准与文件,标志着我国绿色住 区建设与评估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我国绿色社区的技术导则和评估文本无论 从理论前瞻性还是指导实践的影响力度上均有待完善和提高。对于我国建设绿色 社区,leed-nd 给予以下几点启示和借鉴: 更新理论系统,增强适应性和前瞻性。 目前,我国的城市和社区规划建设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现代主义城市理论作 为指导。这种提倡功能分区、低密度、大马路、大街区的规划理论造成了城市结 构不完整、交通混乱与拥挤、空气污浊、城市景观呆板、宜居性差等,更严重的 是它代表了一种浪费资源的不可持续的城市模式:对机动车的依赖、城市效率地 下、土地浪费、能源过度消耗、污染量大等。而中国资源有限的现实不能适应这 种发展模式,中国国情决定必须找到更加有效的城市和社区模式。leed-nd 正是 在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和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等现代规划思潮的指导下,指向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我国应该积极转变城市和社区规划理论,新的 指导理论相比现代主义城市理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与前瞻性。 完善规划技术,关注绿色与活力。 我国缺乏从社区整体角度综合考虑社区活力、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健康环 保、环境宜人性等方面,忽视场地自身(包括自然生境人文等方面)、社区服务的便 捷出行选择的多样性、居住健康性、舒适性等方面。根据 leed-nd 的内容,我国 绿色社区规划设计应在社区选址、环境保护、紧凑开发、交通导向、混合利用、 宜人环境、节能、节水等方面提出相应原则,通过完善系列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 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于 2006 年 6 月 1 日联合发布。 由中华全国卫商联联合会房地产商会发布;自 2001 年至 2007 年,6 年间四易其稿。 3 leed-nd 评估体系及理论引荐 43 减少不合理用地,控制开发强度,倡导功能的混合使用,降低机动车使用率,提 倡步行与自行车出行,改善空气质量,构建活力街区界面,配置便捷多样的服务 设施,减少能源、资源消耗,提供可持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应急预案
-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 新疆精河县七年级生物上册 2.2.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项目实践》教学设计及反思
- 教师品德培训
- 满堂脚手架搭设规范要求
- 酒店培训员会议
- 短期劳务派遣协议书2025
- 采购洗衣机合同范本
- 语文园地五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DL∕T 1753-2017 配网设备检修试验规程
- CJ/T 120-2016 给水涂塑复合钢管
- 第14课推进绿色发展的课件
- 第三单元山野放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教案1000字
- 中国蚕丝绸文化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16J916-1住宅排气道一
-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可打印)
- 武汉大唐不夜城规划方案
- 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 温州商学院辅导员考试试题2024
- 《巍巍井冈山》参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