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学专业论文)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pdf_第1页
(蔬菜学专业论文)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pdf_第2页
(蔬菜学专业论文)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pdf_第3页
(蔬菜学专业论文)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pdf_第4页
(蔬菜学专业论文)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蔬菜学专业论文)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农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之i 一 学位论文 是 如需保密,解密时间 2 0 0 9 r 年石月二z 日 是否保密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华中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与我一同l - 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 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珠;z 立 时间:细多年多月,多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华中农业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生必须按 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提交论文的印刷版和电 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和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 编学位论文本人同意华中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注: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张珠;遂 导师张;l 毒争 签名日期:2 的年多月,舌日签名日期:狱弦6 年 f o 0 5 ) 、n a a 的效应( f = 8 9 2 4 f o 0 5 ) 、6 - b a * n a a 的互作效应 ( f = 5 4 4 f o 0 5 ) 都是显著的,不仅说明6 - b a 和n a a 各自独立地对慈姑茎尖的分化 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说明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慈姑茎尖的分化也有显著的影响。 故分别对6 - b a 和n a a 进行多重比较( 采用l s d 检验) ,见表6 。 华中农业大学2 0 0 6 届硕十学位论文 注:表中的小写字母表示在o 0 5 硅著水平下各处理问的差异,相列的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下i 叫。 n o t e :t h el o w e r c a s el e t t e r si nt h et a b l em c a is i g n i f i c a n ta t0 0 5l e v e l ,a n dt h e s a m el e t t e ra r cn o t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d i f f e r e n t t h es 啪ea sb e l o w 由表6 可以看出,6 一b a 三水平间,6 一b a - 2 0m g l 和1 0m g l 、0m g l 间差 异均显著,后两者之间差异也显著。当6 b a - 2 0m g l 时,分化率最高,为7 6 o ( 反正弦值为6 0 7 ) ;n a a 四水平间,n a a = 0 3 m g l 和其他三水平均有显著差异, 当n a a = 0 3 m g l 时,分化率最高,为7 9 2 ( 反正弦值为6 2 9 ) 。 因为6 - b a 和n a a 的交互作用显著,所以必须高度地重视。由表5 两者处理组 合的平均值可以看出,6 - b a = 1 0m g l 、n a a = o 3 m g l 组合所得分化率最高,为 8 8 1 。 综上所述,当6 - b a = 2 0m g l 时,最利于慈姑茎尖的分化;当n a a = 0 3 m g l 时,也最利于慈姑茎尖的分化:但综合考虑两者的交互作用,得出慈姑茎尖的最适 启动培养基为m s - i - 6 b a1 0m g l + n a a 0 3 m g l 。 3 3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试管苗增殖系数的影响 以慈姑茎尖启动培养基为基础,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基的筛选试验。将茎尖诱导 的再生小植株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l 周后可见根状茎抽生出来,随着根状茎的伸 长,3 周后根状茎顶端向上萌发形成分株。一般1 个再生植株可以抽生2 4 条根状 茎,多则可达5 条。慈姑离体条件下诱导的根状茎如大田抽生的一样,具节和节间, 在节间处也可分枝,形成二级、三级根状茎,它们均可向上萌发形成分株。 本试验针对不同激素配比对慈姑试管苗增殖系数的影响做了方差分析,由试验 结果( 表7 ) 可以看出:当6 - b a :n a a = 3 0 :0 1 时,增殖系数最大,为4 3 54 - 0 0 7 , 且与其它各激素配比问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故选择慈姑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 m s + 6 b a3 0m g l4 - n a a0 1 m g l 。 2 4 试管慈; 1 l i 诱导的初步研究 表7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试管苗增殖系数的影响( 培养4 周) t a b l e 7e f f e c to fd i f f e r e n tm e d i u mt op r o p a g a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p l a n t l e t s ( 4w e e k sc u l t u r e ) 注:试验每l 处理蕈复3 次,数据统计结果为3 次的f 均值。 n o t e :e a c ht r e a t m e n tw s sr e p e a t e dt h r i c e , a n dt h er e s u l t sc o m ef r o mm e a np e r c e n t a g e s 3 4 不同培养时间对试管苗增殖系数的影响 在慈姑试管苗的增殖培养基筛选试验中发现,培养4 周进行继代转瓶增殖系数 为4 3 5 ,还达不到快速繁殖的目的。为此,进行了不同培养时间对增殖系数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表8 。 由表8 可以看出,慈姑的增殖系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试管苗继 代后1 3 周增殖缓慢,原因可能与其适应性有关;4 - 6 周增殖最为迅速,4 周时增殖 系数为4 3 5 士o 1 3 ,6 周时已达8 8 7 士0 1 5 ,为4 周时的2 倍多;而6 周过后增殖又 趋为缓慢,几乎停止增殖,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同一培养基内试管苗大量增殖, 营养物质过度消耗,水分大量散失,以及有毒代谢物质的累积所造成的,且经过7 - 8 周长时间的培养,试管苗枯黄,长势渐弱。且由各处理间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试管苗培养6 周、7 周、8 周3 处理问增殖系数亦无显著差异,但较其它各个处理间 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以,在增殖过程中应及时继代转瓶,太早或太迟都影响 其增殖系数,最佳的继代周期为6 周,增殖系数为8 8 7 4 - 0 1 5 。 华中农业人学2 0 0 6 届硕上学位论文 表8 不同培养时间对试管苗增殖系数的影响 t a b l e 8e f f e c to fd i f f e r e n tc u l t u r et i m et op r o p a g a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o fp l a n t l e t 3 5 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 试验1 6 个处理各5 指标的统计数据取3 次重复的平均数,具体结果见表9 。 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 表9培养条件对试管慈姑诱导影响试验结果 t a b l e 9r e s u l t so fe f f e c to fc u l t u r ec o n d i t i o nt om i c r o t u b e ri n d u c t i o no fa r r o w h e a d 注:试验每i 处理重复3 次,数据统计结果为3 次的卜均值o n o t e :e a c ht r e 组i m e n tw a sr e p e a t e dt h r i c e , a n dt h er e s u l t sc o m ef r o mm 啪p e r c t 她瞄 3 5 1 四因子对试管苗株高的影响 试管苗株高虽然不能直接影响试管慈姑的诱导,但对其形成仍然起着间接的影 响作用。试管苗过高,营养物质就会过多的向地上部叶柄和叶片处运输,而对地下 根状茎的输送则会大大减少,进而影响根状茎的形成;试管苗高度过低,由于营养 累积,叶片宽大叶色浓绿叶柄变粗,短缩茎多膨大成球状,须根较短,根状茎亦短, 使其难以继续发育,继而影响试管慈姑的形成。 针对表9 中的株高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 因子中仅蔗糖浓度 华中农业大学2 0 0 6 届硕j :学位论文 ( f - - 2 7 8 6 f o 0 5 ) 对试管苗株高有显著影响,而激素配比( f = i 5 7 f o 0 5 ) 、温度 ( f = 8 2 4 f o 0 5 ) 、光照时间( f = 4 3 6 f o 0 5 ) 均对株高的影响不显著。故对蔗糖浓度 各水平进行多重比较,见表1 0 。 表l o不同浓度蔗糖对试管苗株高的多重比较表 t a b l e l 0 m u l t i p l ec o m p a r i s o n so fd i f f e r e n ts u c r o s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t oh e i g h t 由表1 0 可以看出,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试管苗高度逐渐降低。当蔗糖浓度由 3 0 9 l 增加至1 0 0 9 l 时,株高由1 5 5 l c m 降至3 5 5 c m 。且3 0 9 l 和6 0 9 l 与8 0 9 l 和l o o g l 之间差异显著,而3 0 9 l 与6 0 9 l 之间以及8 0 9 l 与l o o g l 之间均无明显 差异。 3 5 2 四因子对抽生根状茎的影响 根状茎形成是试管慈姑发育的最初阶段,根状茎抽生与否以及抽生数量的多少, 直接关系到试管慈姑形成的数量。因此寻找一种最适的诱导条件,使慈姑试管苗分 化出大量根状茎,是试管慈姑诱导成功的先决条件。 针对表9 中根状茎的两个指标( 试管苗抽生根状茎株率和单株抽生根状茎条数) 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蔗糖浓度( f = 2 9 3 f o 0 5 ) 、激素配比( f = o 6 5 f o 0 5 ) 、 温度( f = 1 0 4 f o 0 5 ) 2 因子对单株抽生根状茎条数有显著影响,而激素配比( f = o 1 8 f o 0 5 ) 、温度( f = 1 0 5 f o 0 5 ) 和光照时间? ( f = lo 5 6 f o 0 5 ) 等4 因子均对结慈姑株率有显著影响,故分别对4 因 子各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1 2 、表1 3 。 华中农业人学2 0 0 6 届硕十学位论文 表1 2 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激素配比对结慈姑株率的多重比较表 t a b l e l 2 m u l t i p l ec o m p a r i s o n so fd i f f e r e n ts u c r o s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 d i f f e r e n t6 b a :n a at or a t i oo fm i c r o t u b e r 由表1 2 可以看出,蔗糖浓度为6 0 9 l 时,结慈姑株率数最高,平均为5 6 1 ( 反 正弦值为4 8 4 8 ) ,且与其它水平间差异显著;激素配比6 - b a :n a a = 0 :0 时,结慈姑株 率数最高,平均为6 1 6 ( 反正弦值为5 1 7 1 ) ,且与其它水平间差异显著。 表1 3 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时间对结慈姑株率的多重比较表 t a b l e l 3 m u l t i p l ec o m p a r i s o n so fd i f f e r e n t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d i f f e r e n ti l l u m i n a t i o n t i m et or a t i oo fm i c r o t u b e r 由表1 3 可以看出,温度为2 2 时,虽与1 4 和1 8 时无显著差异,但结慈姑 株率数最高,平均为4 1 5 ( 反正弦值为4 0 1 1 ) ,1 4 和1 8 时只有2 4 6 ( 反正 弦值为2 9 7 2 ) 和1 4 6 ( 反正弦值为2 2 5 0 ) ,同时2 2 时也与2 6 有显著差异; 光照时间为o h 时,结慈姑株率最高,平均为5 2 8 ( 反正弦值为4 6 6 1 ) ,且与其 它水平间差异显著。 针对表9 中试管慈姑的指标之二单株结慈姑数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显示,蔗糖浓度( f = 2 0 1 4 f o 0 5 ) 、激素配比( f - - 2 1 4 7 f o 0 5 ) 、温度( f = 1 2 0 3 f o 晒) 和光照时问( f = 1 6 2 5 f o 0 5 ) 等4 因子均对单株结慈姑数有显著影响,故分别对4 因子各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1 4 、表1 5 。 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 表1 4 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单株结慈姑数的多重比较表 t a b l e l 4 m u l t i p l ec o m p a r i s o n so fd i f f e r e n ts u c r o s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d i f f e r e n t b a :n a at on u m b e ro fm i c r o t u b e rp e r p l a n t l e t 由表1 4 可以看出,蔗糖浓度为6 0 9 l 时,单株结慈姑数最多,平均为1 8 8 个, 且与其它水平间差异显著;激素配比6 - b a :n a a = 0 :0 与1 5 :0 1 无显著差异,但两 者都与o 5 :0 1 和1 0 :0 1 有显著差异,且b a :n a a = o :0 时,单株结慈姑数最多, 平均为1 7 8 个,高于1 5 :0 1 时的1 1 3 个。 表1 5 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时间对单株结慈姑数的多重比较表 t a b l e l 5 m u l t i p l ec o m p a r i s o n so fd i f f e r e n t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d i f f e r e n ti l l u m i n a t i o n t i m et on u m b e ro fm i c r o t u b e rp e rp l a n t l e t 由表1 5 可以看出,温度为2 2 时,虽与1 4 无显著差异,但单株结慈姑数最 多,平均为1 5 3 个,且与1 8 和2 6 差异显著;光照时间为o h 时,单株结慈姑数 最多,平均为1 8 3 个,且与其它水平间差异显著。 针对表9 中试管慈姑的指标之三单球质量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蔗糖浓度( f = o 8 6 f o 0 5 ) 、激素配比( f = o 0 8 f o 0 5 ) 、温度( f = o 7 0 f o 0 5 ) 和光照时 间( f - - 0 9 3 f o 0 5 ) 等4 因子对单球质量均没有显著影响。 通过对试管慈姑的三个指标综合分析得出,蔗糖浓度、激素配比、温度和光照 时间等4 因子对结慈姑株率和单株结慈姑数两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单球质量影 华中农业大学2 0 0 6 届硕上学位论文 响不显著,且组合a 2 b l c 3 d i 即当蔗糖浓度= 6 0 9 l ,激素配比6 - b a :n a a = 0 :0 ,温 度= 2 2 * ( 2 ,光照时间= o h ,结慈姑株率和单株结慈姑数均为最高值。 由培养条件对试管慈姑诱导形成的整体影响来进行综合考虑,认为诱导试管慈 姑的最佳处理组合为蔗糖浓度= 6 0 9 l ,激素配比6 - b a :n a a = 0 :0 ,温度= 2 2 ,光 照时间= o h 。 3 6 慈姑组培苗的炼苗及移栽 组培苗炼苗、移栽是植物组培扩繁体系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连接组织培养与 大田生产的中间环节,直接关系到组培苗的大田实际应用。慈姑试管苗移栽至苗床 成活率较高,达9 0 左右。定植大田后,初期生长较为缓慢,生长势远不及种球繁 殖苗,而在后期,生长速度加快,叶片宽大,叶色浓绿,生长势头明显强于种球繁 殖苗。 3 6 1 慈姑组培苗与种球繁殖苗所结慈姑鲜重比较 由表1 6 可以看出,组培苗所结慈姑鲜重在3 6 克以上等级与种球繁殖苗所结慈 姑之间有显著差异,而在2 0 - - 3 5 克、1 9 克以下两个等级两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在平均单个球茎鲜重的比较上,两者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组培苗所结慈姑较种球繁 殖苗所结慈姑增重5 7 6 3 。 表1 6 慈姑组培苗与种球繁殖苗所结慈姑鲜重比较结果 t a b l e l 6r e s u l t so fc o m p a r i s o no ft h ef r e s hw e i g h to nt u b e r sf o r m e db e t w e e n b yp l a n t l e t sa n db ys e e d l i n g s 注:试验每l 处理重复3 次,数据统计结果为3 次的甲均值 n o t e :e a c ht r e a t m e n tw a s 陀p c a t c dt h r i c e , a n dt h er e s u l t sc o i i 忙蛔nm e a np e r c e n t a g e s 3 6 2 慈姑组培苗与种球繁殖苗所结慈姑形状比较 由表1 7 可以看出,3 6 克以上等级组培苗与种球繁殖苗所结慈姑在项芽长、球 茎纵茎和球茎横茎3 指标比较上差异显著,顶芽宽无显著差异:而在2 0 - - 3 5 克、1 9 克以下两个等级两者各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这与以上各等级间的平均鲜重比较结 3 2 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 果相一致。 表1 7 慈姑组培苗与种球繁殖苗所结慈姑形状各指标比较结果 t a b l e l7r e s u l t so fc o m p a r i s o no ft h es i g n so ng r a p eo f t u b e r sf o r m e db e t w e e n b yp l a n t l e t sa n db ys e e d l i n g s 注:试验每l 处理重复3 次。数据统计结果为3 次的平均值。 n o t e :e a c ht r e a t m e n tw a sr e p e a t e dt h r i c e ,a n dt h er e s u l t sc o m ef r o mm e a np e r c e n t a g e s 3 3 华中农业人学2 0 0 6 届硕上学位论文 4 结论与讨论 4 1 外植体的消毒处理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是组织培养的第一步,也是成功进行离体培养的关键技术之 一。外植体的污染影响因素很多,如外植体的种类、取材时间、取材部位以及消毒 剂的种类、消毒方法等等都会影响污染率。而外植体自身带菌是造成污染最重要的 原因,尤其是内生菌,极不容易清除。慈姑为水生植物,整个生长周期都是在水中 完成,其球茎也是在水中萌发、膨大,所以较地上作物更易受到微生物的侵染,加 之慈姑球茎的外在结构比较特殊,属半包裹状态,因而无菌茎尖的获得就比较困难。 本试验选择7 2 农用硫酸链霉素、7 0 乙醇和0 1 升汞三种消毒剂来进行表面 灭菌试验。7 2 农用硫酸链霉素是一种广普杀菌剂,用它进行表面的预消毒效果很 好;7 0 乙醇在进行表面消毒的同时,还可增加材料的表面渗透性,有利于下一步 的消毒操作;0 1 升汞灭菌效果比较彻底,但对植物材料易造成较大的毒害作用, 故处理时间不宜过长。试验通过6 种不同表面消毒方法的比较,最终将污染率控制 在4 3 9 以下,而将成活率提高至5 3 7 ,即对球茎项芽先用7 2 农用硫酸链霉素 处理2 0 m i n ,再用7 0 乙醇表面消毒3 0 s ,最后用0 1 升汞处理5 m i n ,无菌水冲洗 4 5 次,而后用解剖刀剥去2 3 层鳞片,将茎尖剥离至仅剩1 2 个叶原基约0 5 c m 长 时用于接种。 试验过程中,0 1 升汞消毒时间由2 m i n 延长到5 m i n 后,污染率明显下降,这 是否意味着进一步延长消毒时间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染率,而死亡率会不会大幅上升, 都有待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4 2 慈姑组培过程中的叶形变化 慈姑属植物的叶形十分多样,既有无叶柄与叶片之分的带状叶,又有有叶柄与 叶片之分的叶。后一种叶的叶片形状更是多样,但大致可分为非箭形叶和箭形叶两 大类型,前一类型的叶片从窄披针形、披针形、宽披针形、卵形、椭圆形、肾形到 心形都有,后一类型的叶虽都为箭形,但基部裂片与顶端裂片长之比、裂片的宽度 以及基部裂片叉开的角度却有多种式样。有时同一植株上可有数种形态的叶,例如 p o t a m o g e t i f o l i am e r r 最突出,叶片披针形、长卵形、卵形、椭圆形、戟形或箭 形都有。对此,慈姑属研究者曾认为:同一株上的不同叶形似乎是不同水深环境对 叶形塑造起决定作用,即沉水叶呈叶柄状等,浮水叶心形,出水叶箭形,叶形一旦 形成,不管随后的水深发生多大变化,叶形不再改变。而陈家宽( 1 9 8 9 ) 则认为同 一株植物上的不同形态的叶出现的先后都有一定的规律,即叶形主要是个体发育阶 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 段的产物,叶形的变化反映了慈姑属从沉水- , - , - - - i , 浮叶一一挺水的系统发育过程。 在慈姑茎尖诱导成小植株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线形叶、带形叶、锁状叶、箭 形叶等丰富的叶形变化。而在大田生长条件下,通常在长出2 3 片不规则的箭形叶 后就可长出正常的箭形叶,没有如此丰富的叶形变化。组培条件下的叶形变化,是 否也重演了慈姑属系统发育过程,还是与培养基激素配比有关,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4 3 慈姑组培增殖快繁方式 慈姑茎尖的组织培养增殖方式有3 种,第一种是从小植株的基部诱发丛生苗, 第二种是从基部抽生根状茎,既而伸长向上萌发形成分株,第三种则是根状茎顶端 逐渐膨大,形成试管球茎。而田间生长只有第二、三种情况发生。本试验以第二种 增殖方式为主,即以分株的方式增殖;第一种增殖的丛生苗仅出现了几株。 慈姑以分株方式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 s + 6 b a3 0m g l + n a a0 1 m g l ,培 养6 周增殖系数达8 8 7 。如以丛生苗方式进行增殖,不需再诱导根状茎即可直接达 到快繁的目的,这是否意味着此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增殖系数,而又缩短了继代周期? :,。 4 4 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 慈姑茎尖组织培养的第3 种增殖方式就是通过试管慈姑的途径,而根状茎的抽 生是试管慈姑诱导的第一步,因为试管慈姑是根状茎顶端膨大的产物。但根状茎条 数并不等于试管慈姑的个数,一是因为根状茎向上萌发长成分株,二是因为根状茎 节间处的细胞分裂,产生二极、三级根状茎。但根状茎条数仍然直接关系到试管慈 姑形成的数量。因此寻找一种最适的诱导条件,使慈姑试管苗分化出大量的根状茎, 是成功诱导试管慈姑的先决条件。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蔗糖浓度、激素配比、温度和光照时间等4 因子对抽生根 状茎株率均没有显著影响。4 因子中激素配比和光照时间对单株根状茎个数没有显 著影响,而蔗糖浓度和温度2 因子对其有显著影响,以蔗糖浓度3 0 9 l 或6 0 9 l 和 温度2 2 时效果较好,可得到数量较多的根状茎。但是所抽生的根状茎条数仍然不 理想,最多也只有4 5 条,对于诱导多数量的试管慈姑还很困难。是否可以通过培 养方式的改变,来提高单株试管苗抽生根状茎的数量,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作。 正交试验结果还表明蔗糖浓度对株高有显著影响,且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试管 苗高度逐渐降低。当蔗糖浓度由3 0 l 增加至1 0 0 9 l 时,株高由1 5 5 1 c m 降至3 5 5 c m 。 究竟何种高度适宜根状茎的分化以及试管慈姑的诱导,还没有参考的标准。本试验 选择蔗糖浓度为6 0 9 l ,平均株高为1 3 3 0 c m 。 试管慈姑的诱导是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通过蔗糖浓度、激素配比、温度和 光照时问等4 因子对试管慈姑3 指标( 结慈姑株率、单株结慈姑数和单球质量) 的 华中农业人学2 0 0 6 届硕1 j 学位论文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 因子对结慈姑株率和单株结慈姑数都有显著影响,但皆对 单球质量影响不显著。以组合a 2 b i c 3 d i 即当蔗糖浓度= 6 0 9 l ,激素配比b a :n a a = 0 : 0 ,温度= 2 2 ,光照时间= o h ,结慈姑株率和单株结慈姑数均为最高值,为诱导试管 慈姑的最佳组合。 一般认为,高浓度蔗糖是试管微型器官诱导的必要条件,本试验试管慈姑选择 6 0 9 l 而非8 0 9 t , ,是因为蔗糖浓度过高时,由于渗透压过大反而影响营养的吸收, 从而影响球茎的形成。而且当蔗糖浓度增至1 0 0g l 时,试管苗茎叶容易枯死。 本试验是在没有任何外源诱导剂的参与,全黑暗条件下,诱导出了试管慈姑, 这与连勇等( 1 9 9 6 a ) 报道的试管薯的形成一致。且全黑暗条件下,所抽生的根状茎 和诱导的试管慈姑均为白色,试管慈姑形状规则,与大田球茎形状相同。 试验也表明试管慈姑的诱导不需要较高的温度2 6 ,也不需要较低的温度1 8 或1 4 ,而与田间球茎开始形成的温度相一致,田间结球期生长适温2 0 2 5 ,试 管慈姑诱导的最适温度即为2 2 。 试验中诱导出了大量根状茎,但只有一小部分发育成了球茎,大多数长成了分 株,因而试管慈姑的诱导潜力还较大,如何使产生的根状茎继续发育成球茎而不是 长成分株是提高试管慈姑产量的关键。 另外试验诱导出的试管慈姑最大单球重只有8 0 1 m g ,而其越大越有利于田间的 栽植,越利于成活。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蔗糖浓度、激素配比、温度和光照时间等 4 因子对其影响均不显著,因而寻找一种提高单球质量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所诱导的试管微型器官产量均偏低,生产成本偏高,诱导体系还不完善, 生产技术也不很成熟,阻碍了试管微型器官的大范围利用,因而探讨其产生的机理 尤为重要。 4 5 炼苗及移栽 一般植物试管苗移栽是离体快繁全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看似简单,实则充 满风险,若盲目为之,有可能会前功尽弃。这是因为试管苗生长在恒温、高湿、弱 光、无菌和有完全营养供应的特殊条件下( 李浚明,2 0 0 2 ) ,若未经充分锻炼就被移 出极易死亡。试管苗的移栽是从“异养”到“自养”的转变,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 程( 丰锋,2 0 0 1 ) ,因此在移栽之前必须先要开瓶炼苗。而慈姑试管苗的移栽则不需 要炼苗过程,直接从培养基中取出试管苗,洗净根部培养基,栽入苗床中即可。只 是在育苗期间要控制好水层、温度和光照等条件。这可能与其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 有关。 田问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所结慈姑较种球繁殖苗所结慈姑在平均单个球茎鲜 重上增加5 7 6 3 ,原因是前者3 6 克以上等级的慈姑平均鲜重较后者增加1 5 9 0 , 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 所占比例也较后者多。而后者所结慈姑在2 0 - - 3 5 克和1 9 克以下两等级之间居多。 总之,利用组培苗来生产商品慈姑,可以提高其优等级的比例,提高其商品价值。 但是,从表观来看,组培苗所结大个慈姑组织比较疏松,没有中等或小个慈姑组织 致密,其品质是否也受到影响,值得探讨。 4 6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本试验获得了慈姑试管苗的快繁体系,在生产上可直接应用;也成功诱导出了 试管慈姑,但在试验过程中也遇到诸多的问题,需要对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进行深入 的研究,以适应实际生产的需要。 1 ) 如何提高单株试管苗抽生根状茎的数量,是提高试管慈姑数量首先要解决的 问题。 2 ) 大田生产中,慈姑每株可结1 1 1 4 个球茎,最多可达1 7 1 8 个,离体条件下, 最多只能诱导出4 2 个试管球茎。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改变培养方式或者添 加植物生长延缓剂等促进试管球茎形成的物质,是否可以提高试管慈姑的数量,需 要进一步的工作。 3 ) 在提高试管慈姑数量的基础上,继续探讨提高单球质量等的工作。 4 ) 表观上,组培苗所结大个慈姑组织比较疏松,没有中等或小个慈姑组织致密, 因此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鉴定,有较现实的意义。 3 7 华中农业大学2 0 0 6 届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白淑霞,安忠民,冯学赞,王静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因子研究中国马铃薯,2 0 0 1 ,1 5 ( 5 ) : 2 7 1 2 7 3 2 白淑霞,安忠民,王静,冯学赞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与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 0 0 2 ,1 0 ( 2 ) :4 0 4 l 3 曹碚生,蔡汉,李良俊,丁存明温度和光照等因素对荸荠试管球茎形成的影响扬州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0 ,3 ( 2 ) :4 5 4 8 4 曹侃,赵有为,翁训珠 茨菇生物学特性及其丰产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园艺学报,1 9 6 2 , z l :3 0 5 3 1 2 5 陈果香夏茭自套栽慈姑的研究长江蔬菜,1 9 9 0 ( 1 ) :3 6 3 8 6 陈家宽中国慈姑属的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 9 8 9 ,1 6 3 7 崔翠,何风发,王季春,周清元,黄远新,唐道斌光照时间和碳源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西 南农业人学学报,2 0 0 1 ,2 3 ( 6 ) :5 4 7 5 4 8 8 崔瑾,李式军水杨酸对芋试管球茎发育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 0 0 3 ,2 6 ( 1 ) :9 7 9 9 9 党玉丽,刘忠玲,宁爱民,宛新生,周占芳不同苗龄及碳源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河南农业人学学报,2 0 0 4 ,3 8 ( 3 ) :2 9 2 2 9 5 l o 杜光伟,易清明,陈家宽运用ap pcr 对中国慈姑属内亲缘关系的研究植物分类学报, 1 9 9 8 ,3 6 ( 3 ) :2 1 6 2 2 l 1 1 丰锋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技术研究中国南方果树,2 0 0 1 ,3 0 ( 4 ) :6 3 - 6 4 1 2 郭得平,应振土,s h a hg a 植物激素与马铃薯块茎形成植物生理学通讯,1 9 9 1 ,2 7 ( 2 ) : 1 3 0 1 3 3 1 3 韩德俊,陈耀锋,李春莲,任慧利水杨酸对马铃薯试管微薯形成的影响研究西北植物学 报,1 9 9 9 ,1 9 ( 3 ) :4 2 8 - 4 3 3 1 4 胡云海。蒋先明植物激素对微型薯形成的影响马铃薯杂志,1 9 9 2 ,6 ( 1 ) :1 4 2 2 1 5 黄新芳,孔庆东,柯卫东,刘义满,周国林慈姑种质资源保存应注意的问题种子科技, 1 9 9 7 ( 3 ) ,4 0 1 6 黄新芳,孔庆东,柯卫东华夏慈姑种质资源及其研究长江蔬菜,1 9 9 8 a ( 1 1 ) :1 3 1 7 黄新芳,孔庆东,柯卫东华夏慈姑种质资源及其研究长江蔬菜,1 9 9 8 b ( 1 2 ) :1 3 1 8 黄忠兴,王海慈姑栽培技术要点云南农业,1 9 9 9 ( 6 ) :8 - 9 1 9 金波主编中国多年生蔬菜中国农业出版社,1 9 9 7 ,2 0 0 - 2 0 l 2 0 柯卫东,黄新芳,李双梅,叶元英,刘玉平,孔庆东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研究概况长江 蔬菜( 2 0 0 1 年增刊) ,水生蔬菜学术及产业化研讨会论文集,武汉,2 0 0 1 a ,1 5 2 4 2 1 柯卫东,彭静,刘玉平,黄新芳试管藕诱导技术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2 0 0 1 b ,1 9 ( 2 ) : 1 7 3 1 7 5 3 8 试管慈姑诱导的初步研究 2 2 柯卫东,刘义满,吴祝平主编绿色食品水生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 0 0 3 , 1 8 8 一1 9 9 2 3 孔庆东主编中国水生蔬菜品种资源中国农业出版社,2 0 0 4 ,1 4 5 2 4 李浚明植物组织培养教程( 第2 版)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 0 0 2 ,2 6 7 2 5 李曙轩主编蔬菜栽培学各论( 南方本) 农业出版社,1 9 8 5 ,4 0 1 2 6 连勇马铃薯试管薯诱导与应用马铃薯杂志,1 9 9 5 ,9 ( 4 ) :2 3 7 - 2 4 0 2 7 连勇,邹颖,杨宏福,金黎平,卞春松马铃薯试管薯发育机理的研究一 源诱导剂对试 管薯形成的影响马铃薯杂志,1 9 9 6 a ,1 0 ( 3 ) :1 3 0 1 3 3 2 8 连勇,邹颖,杨宏福,金黎平,卞春松马铃薯试管薯发育机理的研究褊度对试管薯形 成的影响马铃薯杂志,1 9 9 6 b ,1 0 ( 3 ) :1 3 3 1 3 7 2 9 连勇,刘蕾,屈冬玉,金黎平,纪颖彪,卞春松,杨琳g a 3 、i a a 和c n 对马铃薯试管根 状茎及试管薯形成的影响马铃薯杂志,1 9 9 9 ,1 3 ( 1 ) :3 石 3 0 连勇,邹颖,东惠茹,金黎平,林桓马铃薯试管薯形成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的变化园。 艺学报,2 0 0 2 ,2 9 ( 6 ) :5 3 7 5 4 1 3 1 梁艳,陈典。黄晓梅,陈青奇大蒜试管微鳞茎形成的激素筛选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 0 0 5 ,3 6 ( 5 ) :5 8 9 5 9 2 3 2 缪建国,潘宜春里下河地区晚水慈姑高产技术长江蔬菜。1 9 9 9 ( 8 ) :l l - 1 2 3 3 刘高琼,李式军,张学平大蒜试管鳞茎微繁技术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 9 9 6 ,1 9 ( 3 ) : 3 1 3 6 3 4 刘高琼,李式军,张学平温光条件对离体人蒜鳞攀形成和内源激素变化的效应园艺。 学报,1 9 9 7 ,2 4 ( 2 ) :1 6 5 1 6 9 3 5 柳俊,谢从华,黄大恩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机制的研究暗处理与光照时间对试管块茎 形成的影响马铃薯杂志,1 9 9 4 ,8 ( 3 ) :1 3 8 - 1 4 1 3 6 3 7 3 8 3 9 4 0 4 1 4 2 柳俊,谢从华,黄大恩,廖勇,吴承金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机制的研究b a 对试管块 茎形成与膨大的影响马铃薯杂志,1 9 9 5 ,9 ( 1 ) :7 - l l 柳俊马铃薯试管块茎的形成机理及块茎形成调控【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图j f 5 馆,2 0 0 l 刘仁祥活性炭和无机盐对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效应( 简报) 植物生理学通讯,2 0 0 1 ,3 7 ( 4 ) :2 9 5 2 9 8 刘玉平,柯卫东慈姑的组织培养植物生理学通讯,2 0 0 2 ,3 8 ( 3 ) :2 4 4 刘玉平,柯卫东黄新芳,彭静试管芋诱导的研究园艺学报,2 0 0 3 ,3 0 ( 1 ) :4 3 - 4 6 龙庆海,赵兵荣早稻茬慈姑的配套栽培技术江苏农业科学,1 9 8 7 ( 1 2 ) ,2 5 - 2 6 罗列,王永龙,徐爱琴,芮根华,徐霞,陈浩慈姑叶根笨同生关系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 究安徽农业科学,2 0 0 4 ,3 2 ( 5 ) :9 5 0 - 9 5 2 3 9 华中农业大学2 0 0 6 届硕i :学位论文 4 3 蒙美莲,刘梦芸,门福义,张宏志赤霉素和脱落酸对马铃薯块萃形成的影响马铃薯杂志, 1 9 9 4 ,8 ( 3 ) :1 3 4 1 3 7 4 4 裴鉴,单人骅华东水生维管束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5 2 ,1 8 1 9 4 5 施国新,徐祥生,陈维培慈姑主茎和根状茎的形态解剖学研究南京师大学报( 自然科 学版) ,1 9 8 9 a ,1 2 ( 1 ) :7 3 8 1 4 6 施国新,徐祥生,陈维培慈姑根状茎的起源和球茎的膨人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1 9 8 9 b , 7 ( 3 ) :2 0 5 2 0 9 4 7 孙祥钟中国植物志第8 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9 2 ,1 2 8 1 3 6 4 8 王爱勤,周歧伟,何龙飞,许鸿源,杨美纯百合试管结鳞摹的研究广两农业大学学报, 1 9 9 8 ,1 7 ( 1 ) :7 1 7 5 4 9 王军马铃薯快繁技术的某些进展中国马铃薯种薯生产研讨会论文集,1 9 9 2 ,9 1 5 5 0 汪俏梅,郭得平编著植物激素与蔬菜的生长发育中国农业出版社,2 0 0 2 ,5 2 5 5 5 1 韦启光,韦兆统,喻忠刚,覃金桥,韦宗赛莲藕套种慈姑栽培技术当代蔬菜,2 0 0 6 ,2 : 2 7 5 2 鄢铮,郭德章植物激素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中国马铃薯,2 0 0 4 ,1 8 ( 2 ) :8 4 8 6 5 3 夏光华,方家齐夏茭后茬慈姑高产栽培技术江苏农业科学,1 9 8 5 ( 8 ) ,2 3 2 4 5 4 肖汝松慈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云南农业,1 9 9 8 ( 3 ) :1 3 5 5 熊正琴,李式军,周燮,刘高琼,黄保健莱莉酸甲酯和水杨酸促进人蒜试管鳞攀的形成剜 艺学报,1 9 9 9 ,2 6 ( 6 ) :4 0 8 - 4 0 9 5 6 颜素珠主编中国水生高等植物图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8 3 ,2 2 0 2 2 5 5 7 杨文玉不同组织培养条件对马铃薯试管微型薯的影响马铃薯杂志,1 9 9 6 ,1 0 ( 1 ) :2 0 2 3 5 8 叶静渊我国水生蔬菜的栽培起源与分布长江蔬菜( 2 0 0 1 年增刊) ,水生蔬菜学术及产业 化研讨会论文集,武汉,2 0 0 1 ,4 1 2 5 9 张志军,李会珍,姚宏亮,周伟军多效唑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和块茎形成的影响浙江大 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 0 0 4 ,3 0 ( 3 ) :318 3 2 2 6 0 赵有为主编中国水生蔬菜中国农业出版社,1 9 9 7 ,6 6 - 6 9 6 1 庄志鸿,刘建百合鳞片试管结鳞茎的研究福建农业科技,2 0 0 2 ,2 :2 6 6 2 a b b o taj ,b e l c h e rar p o t a t ot u b e rf o r m a t i o n nv i t r o p l a n tt i s s u ec u l t u r ea n di t sa g r i c u i m r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1 9 8 6 ,l1 3 1 2 2 6 3 a l l e m a r mj ,h a m m e sps e f f e c to fp h o t o p e r i o do nt u b e r i z a t i o ni nt h el i v i n g s t o n ep o t a t o ( p l e c t r a n t h u se s c u l e n t u sn e b r l a m i a c e a e ) f i e l dc r o p sr e s e a r c h , 2 0 0 6 ,9 8 :7 6 - 8 1 6 4 d o b r a n s z k ij ,m a n d im i n d u c t i o no fi nv i t r ot u b e r i z a t i o nb ys h o r td a yp e d o da n dd a r k 咖仃i l e n t o fp o t a t os h o o t sg r o w no nh o r m o n e - f r e em e d i u m a c t ab i o lh u n g , 19 9 3 ,4 4 :41i - 4 2 0 6 5 d o d d sjh ,s i l v a - r o d r i g u e zd t o v a rpm i c r o p r o p a g a t i o no fp o t a t o ( s o t a n u mt l b e r o s u ml ) b a j ay s p ( e d )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i n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f o r e s t r y , 19 9 2 ,19 :91 10 6 试管慈;【l i i 诱导的初步研究 6 6 e w i n gee h e a ts t r e s sa n dt h et u b e r i z a t i o ns t i m u l u s a mp o t a t oz1 9 8 1 ,5 8 :3 l - 4 9 6 7 g a r n e rn b l a k ej t h ei n d u c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o t a t om i c r o t u b e r s nv i t r oo nm e d i af r e eo f g r o w t hr e g u l a t i n gs u b s t a n c e s a n n a l so fb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