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doc_第1页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doc_第2页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doc_第3页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doc_第4页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过程,掌握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结构,理解这些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以及不同理论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比较优势理论,及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效益不变的假设前提的理解。【教学形式】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课堂提问,形成师生互动;通过适当布置课后练习和作业。【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主,辅之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形式。【计划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地理大发现,对外贸易得以发展。产生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研究对外贸易如何为一国带来财富,孕育着国际贸易理论的萌芽。这以后的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对国际贸易的原因、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可能性和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建立起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我们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建立的理论称为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其中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对当今国际贸易的研究仍具有很深远的影响。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开始使用不同与传统学派的方法,按照生产要素禀赋来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中“现代学派”的出现。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资本日益国际化,国际贸易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商品结构以及贸易地理方向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越来越不能说明现实问题,在此情形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用于分析和解释经济现实的国际贸易理论,称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其中包含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为了达到国内经济增长目标,保护国内幼稚工业等目的,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制订了各种进出口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实施对进口进行限制的保护措施。国际贸易政策分析正是对这些贸易政策工具,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及主要的保护手段 关税的经济学效应进行全面分析。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由于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因此生产技术差异就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差异。由于重商主义是古典贸易理论的前身和批判对象,因而在阐述古典贸易理论之前,我们要对重商主义做一简要介绍。第一节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所处的时代是15世纪至18世纪中叶,重商主义经历了早期和晚期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15541612)。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曼(Thomas Mun,15711641)。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在英国、西班牙、法国和荷兰等国出现了许多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著作,但未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笼统称之为重商主义。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它产生于15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它是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15世纪,西欧各国逐步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特别是新大陆和新航线的发现,商业活动范围空前扩展,商品货币关系不断发展和壮大。商品经济发展,货币需求急剧增长,货币成为社会各界纷纷追逐的对象。商人、高利贷者、手工场主需要货币转换为资本,以获取高利;地主、贵族需要货币,以购买从国外进口的奢侈品;农民需要货币缴纳地租或贡赋,因为实物地租已被货币地租所取代;封建王室也需要货币,以维持宫廷和官僚机构的庞大开支。当时,充当交易媒介的货币,主要是黄金、白银等铸成的金属货币。金银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拜金主义或货币拜物教,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旋律。社会对货币的巨大需求,与金银可能的供应形成强烈反差。西欧除法国出产少量的白银外,大多数国家都不产金银。于是,西欧各国寄希望于发展国际贸易,从国外获取国内所需的大量金银货币。当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是商业资本,作为雏形的生产资本尚处在从属地位。发展对外贸易,商业资本自然就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角。西欧对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殖民掠夺,使大量金银流入,使得西欧积累了巨额的货币财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的加速瓦解。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金银财富,社会各阶级的生活对商业资本都有很大的依赖性。货币财富成为各阶级共同追逐的对象,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支配力量,赤裸裸的拜金主义成了社会风尚。社会经济的这种剧烈变化,必然要反映到上层建筑中来,在经济思想和政策方面,就表现了重商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探讨。它所研究的“商”,世纪上只不过是对外贸易,探讨流通领域里的表面经济现象。二、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标准。在一国范围内这种财富不会增加,因为在一国范围内,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因此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进行国际贸易,并且要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在增加货币财富的方法和手段上,早、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有所不同。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应该把货币以贮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起来,主张国家采取行政措施,禁止货币输出,同时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当时,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曾颁布过各种法令,规定严厉的刑法,禁止金银出口。与早期重商主义者不同,晚期重商主义者逐步认识到货币运动和商品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再强调每一笔交易都必须保持顺差,只要记住如下原则: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不能多于出售本国商品所获得的货币总额,这样最终贸易总量是顺差,金银总量增加。因为按照重商主义的观点各国都希望创造贸易顺差,那么顺差从何而来?因此,重商主义发展到后期,从实践中认识到:一味追求顺差不仅徒劳无益,而且是有害的。正如托马斯曼所说:“凡是我们将在本国加之于外人身上的,也会立即在他们国内制成法令而加之于我们身上因此,首先我们将丧失我们现在所享有的可以将现金带回本国的自由和便利,并且因此我们还要失掉我们输往各地许多货物的销路,而我们的贸易和我们的现金将一块儿消失。”同时,重商主义还认识到,国内金银太多还会造成物价上涨,从而导致消费下降,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因此认为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用来从事更多的国际贸易。这不但不会使金银消失,而且使金银增加。现在的输出是为了将来更多的输入,这就是晚期重商主义“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的精辟结论。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即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你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因此重商主义者鼓吹经济民族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这一观点,反映了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重商主义是否是一种经济理论存在着争议。但无论如何,在探讨国民财富的增长这个问题上,重商主义者做了最早的探索和尝试。三、重商主义的理论内含英国是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重商主义发展得最为成熟。重商主义可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实为重金主义;晚期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重商主义。不论是“货币差额论”还是“贸易差额论”,它们都是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国拥有黄金和白银越多,它就越富有。商业资本家当时认为,只有通过对外贸易,才能将产品变为货币;只有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才是利润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只有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量,因而增加国家财富。因此,国内商品生产应当服从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应尽量鼓励工场手工业和出口贸易的发展。“贸易差额论”在认识上比“货币差额论”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政策实践上也比较完善。这是商业资本发展得更加成熟的表现。“货币差额论”将货币与商品绝对地对立起来,而且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设法要把侥幸得到的货币保存在国内并把它窖藏起来。“贸易差额论”开始认识到货币运动与商品运动的内在联系。 “贸易差额论”并不是单纯用金银的多寡来衡量一国的国力。它片面追求贸易差额,认为贸易顺差是一国取得和保持金银的主要手段,只要总体的贸易状况是顺差,金银就必然会流入国内;总体的贸易状况是逆差,金银必然外流。所以,“贸易差额论”追求的是贸易顺差。3、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在政策方面,“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都主张实行保护主义的对外贸易政策,即国家必需干预对外贸易。以“贸易差额论”为例,重商主义保护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1、 货币政策“贸易差额论”的货币政策不是主张严禁金银出口,而是寓对货币的追求于贸易顺差的追求之中。、对外贸易垄断政策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6世纪实行对外贸易垄断。葡萄牙国王直接掌握并垄断对东方的贸易;西班牙则胧的它和美洲殖民地的贸易,不许外国人插手经营。、奖出限入政策在英国,如果本国货在外国货国内不能和外国货竞争时,可以退还其原来对原料征收的税款,必要时国家给予补贴。阻止原料或半成品的出口,奖励制成品的出口。、保护关税政策这项政策在“货币差额论”时期就开始实行。“贸易差额论”者把它作为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的一种重要手段。、发展本国航运业政策“贸易差额论”者认为建立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和渔船队是一个国家经济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禁止外国船只从事本国沿海航运和殖民地之间的航运。、发展本国工业政策为了实现贸易顺差,必需多卖商品。因此,应该发展本国工业,使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能力,保持出口优势。为此,各国都制定鼓励本国工业发展的政策。重商主义者主张实行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保护主义政策,其政策主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货币政策。早期的货币差额论主张通过立法禁止金银输出;晚期的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有所放松,主张通过追求贸易顺差来增加货币财富,同时重商主义主张吸引国外货币留在本国,如英国政府曾规定,外国商人必须将出售货物所得的全部货币,用于购买当地商品。2、保护关税政策。关税制度在重商主义以前主要用于财政目的,到了重商主义时期,关税成了贸易保护政策的一种手段。具体做法是:对进口的制成品课以重税,对进口的原材料免税,对出口的制成品减免关税。3、限入奖出政策。在进口方面,重商主义者反对昂贵奢侈品的输入,对一般制成品的进口也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在进口方面,重商主义鼓励制成品的大量出口,同时阻止原料和半成品的输出。他们认为,出口廉价原材料和进口高级制成品一样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并用现金奖励在国外市场上出售本国商品的商人。4、鼓励发展本国工业。为了实现贸易顺差,必须多卖出商品,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本国工业。为此各国都制定了鼓励发展工业的政策措施,如高新聘请外国工匠,禁止熟练工人外流和机械设备输出,向生产者发放贷款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等等。四、对重商主义的评价重商主义理论和政策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当时国际贸易和商业运输业的发展。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积极发展出口产业,实行关税保护措施,通过贸易差额从国外取得货币的观点,对各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是有参考价值的。但重商主义也有严重缺陷,主要表现为:1、重商主义的财富观是错误的。财富不是金银,金银也不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贵金属只是获得物质财富的手段或媒介,真正的财富是该国国民所能消费的本国和外国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种类。2、重商主义是经商致富论,。它认为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特别认为国际贸易是财富增殖的源泉,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其实财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流通中纯商业活动并不创造财富。3、重商主义只研究如何从贸易中获得金银,而没有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重商主义认为一国只有在他国损失的前提下才能获利,而没有认识到国际贸易有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如果一个国家无力可得或者只有损失,那他就会拒绝贸易,这样国际贸易就不会发生。只有各国都能从贸易中获利,两国才会自愿进行贸易。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重商主义不适合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需要,但重商主义的影响从来没有消失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被高失业控制的国家试图通过限制进口来刺激国内生产,新重商主义有卷土重来的势头。事实上,除了1815年至1914年间的英国,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曾彻底摆脱过重商主义的观点。第二节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i)比较优势【312312经济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及理论框架,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 1790)是英国产业革命前夕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创始人。他在1776年发表的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国际贸易成因的绝对利益学说。书中对重商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竟争和自由贸易。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绝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的,这些严格的假设是为了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分析更加严谨,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逐步放松这些假设,以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主要有: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只有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2、劳动力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且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3、劳动力在一国之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4、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5、商品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6、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7、不考滤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 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来度量,如果一国生产某单位产品所需投入的劳动更少,或者投入单位劳动所获得的产出更多,则表明该国在生产这一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因此,绝对优势产生于国家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每个国家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条件不同,都会在某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都集中到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上来,然后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产品的一部分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的。因此,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斯密认为,国家为了保护某一产业,限制某种外国产品的进口,这说明该产业没有国际竞争力,生产效率较低。这种保护表面上看保护了本国的产业,但实质上是使本国的资源从效率高的部门转移至效率低的部门,从而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下面,我们看一个关于绝对优势的例子。根据前面的假定,我们进一步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都只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两国的劳动力投入和产出情况如表2.1所示:小 麦布劳动投入量产 出 量劳动投入量产 出 量英 国151205100美 国1012010100表2.1 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从表2.1可以看出英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量)为8,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为20,;美国生产小麦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2和10,英国在布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布,而美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小麦。这种国际分工将导致两国的产出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如表2.2所示:小 麦布劳动投入量产 出 量劳动投入量产 出 量英 国0020400美 国2024000表2.2 国际分工之后各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从表2.2可以看出,进行国际分工之后,整个世界小麦的产出量仍是240,没有变化,但是布的产量增加到400,比分工前增加了200个单位。这说明,国际分工使两国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假定英国用200单位布与美国120单位小麦进行交换,交换的结果如表2.3所示。与没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相比,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之后,英国和美国的消费量各增加了100单位布。这说明贸易双方开展国际贸易后,两国都从中得到了利益。小麦消费量布消费量英 国120200美 国120200表2.3 国际贸易后各国的消费量三、绝对利益学说的图形表述上述的贸易利益可以通过图形直观表示出。绝对利益的图形表述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两国均能获得明显的经济利益。在没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条件下,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消费可能性曲线。经过专业化分工后,A国只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X产品,并按世界价格线Tw同B国交换Y产品;同样,B国只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Y产品,并按照世界价格线Tw同A国交换X产品。由于存在贸易,两国消费者的消费者可能性曲线为Tw,显然,两国通过分工交换均受益,世界福利水平也因此得到提高。其实,我们可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就能够清除地表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利益以及世界福利水平的提高。假定A国放弃X产品的生产而只生产Y产品,也就是将所有的劳动都投入Y产品的生产,即便这样,其Y产品的产量也不如参与国际分工条件下进口的Y产品多;同样,假定B国放弃Y产品的生产而只是生产X产品,其X产品的产量也不如参与国际分工后所进口的X产品的数量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国都将其劳动配置在劳动生产率绝对高的产品生产上,劳动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产品成本相应大为降低。图形的绘制应注意:由于1X交换1Y, 故与价格线相对应的两直角边相等。此图可任意绘制,但应保证进、出口边相等(即一国的进口量等于另一国的出口量),且出口量小于生产。分工与贸易的利益反映在出口后还有剩余、同时进口量大于原有生产。绝对优势理论具有开创意义,它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从中获利。然而,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大卫李嘉图用比较有势原理,回答了绝对优势理论回答不了的问题,更好地解释了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第三节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另一个国家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则这两个国家之间不会进行贸易。根据这一理论,国际贸易可能只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不会发生任何贸易。这显然与国际贸易的现实不符。1871年,大卫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其中他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根据李嘉图的观点,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也就是中国古训所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李嘉图用实例说明了这一道理,他说:“如果两个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就专门制鞋,那个较差的人就专门制帽,岂不是双方都能获利。”下面我们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证明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例子中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中国。两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情况如表2.4所示。小 麦布劳动投入量产 出 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投入量产出量劳动生产率美 国10120121010010中 国401203201005表2.4 国际分工前各国的产出和劳动生产率从表2.4可以看出,中国在小麦和布上的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相比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但中国在小麦上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4,而布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2,相比之下,中国布的绝对劣势要小一些,即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由于小麦的绝对优势比布的绝对优势要大,因此,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模式就是中国专门生产布,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这样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之后,两国的总产出都会有所增加。增加情况如表2.5所示。进行国际分工后,世界布的产量由200增加到300,增加了100单位。如果假定美国以120单位小麦与中国150单位布进行交换,交换后两国布的消费水平比国际分工前都增加了50单位,小麦的产出水平和消费水平没有变化(见表2.6)。小 麦布劳动投入量产出量劳动投入量产出量美 国202400.0中 国0060300表2.5 国际分工后各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小 麦布美 国120150中 国120150表2.6 国际贸易后各国的产量分配由此可见,即使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双方仍然可以通过开展国际贸易获得利益。因此,不仅美、英等发达国家之间可以开展自由贸易,美国和中国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以开展自由贸易。二、比较利益的图形表述首先应该说明,由于存在着机会成本,国际生产专业化不会是完全的专业化,国际分工不会是完全的国际分工。因此,在图示中,任何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都不会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B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选择X产品进行较为专业化的生产,即更多地生产X产品,同时压缩Y产品的生产,将生产组合点从B移至B;在世界市场上按照世界市场的交换比例,用X1X2的X产品交换A国Y1Y2的Y产品。相对于原来的即国际分工之前的消费组合点B来说,在现在的消费组合点X1Y2上,B国不仅消费的Y产品可以比以前多,而且消费的X产品也可以比以前多;社会无差异曲线也从1移动到了2。所有这些都表明了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B国福利水平的提高。当然A国也会如此。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B国现在所消费的Y产品,甚至比自己专业化生产的Y产品还要多,假如B国进行Y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的话。这说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确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还需要注意的是,社会无差异曲线1到2这段距离所显示的利益,既是国际分工的结果,也是国际交换的结果;也就是说,这部分增加的利益,实际上包含着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际分工带来的,另一部分是国际贸易带来的。这一点,可用下述图示表明: 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增加的利益为BC,其中,BD为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CD为国际分工带来的利益。三、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影响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利用精确的逻辑和简单的例子证明了一国无论生产水平高还是低,均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在各自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不仅使世界总产量增加,各国都能得到更多的产品或物质财富,提高消费水平。比较利益理论将亚当斯密的基于绝对利益的自由贸易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可以解释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这一学说被当时大部分经济学家接受,并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推崇,至今仍被作为决定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规律。四、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的基础上,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别。1、基本假设的异同。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论都基于以下的基本假定: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只有一种劳动要素:劳动力,且要素只能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内不能自由流动;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两国的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资源从一部门转移到另一部门时,机会成本保持不变;产品在各国间自由移动,产品市场均处于完全竞争;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即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物物交换;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因此,他们都是研究纯贸易的理论。但绝对利益论假定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有的处于绝对优势,有的处于绝对劣势;而比较利益论假定有的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有的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的优势。2、劳动生产率、国际分工和贸易利益李嘉图和斯密一样,也是劳动价值论者。在衡量产品的成本时,两者都是用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即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所决定。但李嘉图又认为,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即李嘉图在分析国内交换和国际交换时,虽然出发点都是劳动价值论,但认为两者并不完全相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劳动力要素不能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自由移动。对于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形态与方向的决定,绝对利益学说认为一国只有存在绝对优势产品才有可能参与国际分工,通过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该优势产品,从而获取贸易利益。比较优势所注重的不是两个国家同一种产品的成本绝对差异,而是两国国内产品成本比率的差异即劳动成本比率的差异。因此,只要存在劳动成本比率差异,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仍可能通过生产并出口相对优势的产品获利。而两种产品均处于优势的国家则生产并出口优势更大的产品,从贸易获得更多的利益。可以说,斯密的绝对利益情形不过是李嘉图相对利益模式的一个特例,后者更加全面和深刻。3、留待解决的理论问题绝对成本理论和相对成本理论从劳动成本角度分析了贸易产生的原因,但对两国如何分配贸易利益即交换比率的确定只是做了理论的假定,并未进行分析。李嘉图是假定了而不是解释了比较优势。两者没有解释劳动生产率和国家间比较优势的差别,也不能解释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获利的影响。两者虽然用劳动价值论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内在原因,但对影响劳动时间耗费的具体因素有哪些,未进行深入分析,对各国之间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的解释也不明确;两者只从成本或供给角度来分析产生贸易的条件,没有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因素可能构成国际贸易的基础。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存在许多苛刻的假定前提,如假定成本不变,假定要素完全不能在国际间自由移动等。这些假定都不符合客观现实,因此可以进一步放松这些假定前提,以使理论更符合贸易实际。此外,根据比较利益原则,似乎比较利益越大的国家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当今的贸易应该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进行,但事实上今天的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现实与理论的冲突不得不要求人们从多方面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补充:互惠贸易的交换比例与比较优势理论的例外两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这一动力,推动着美国和中国的相互贸易与国际分工。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两国以什么样的价格相互交换产品。在美国和中国的例子中,我们知道通过120单位小麦与150单位布进行交换,两国均可获利。然而这不是两国互惠贸易的惟一交换比例。由于在美国国内单位劳动投入的小麦产量为12,单位劳动投入布的产量是10,因此美国国内的交换比例是1单位小麦等于56单位布(即相对价格)。如果国际交换比例小于或等于这一交换比例,美国将会拒绝贸易。如果国际交换比例大于这一交换比例,美国就可获利。同样的道理,在中国国内,单位劳动的小麦产量为3,布的产量为5,因此中国国内小麦和布的交换比例为1单位小麦等于53单位布。如果用5单位布交换的小麦数量小于或等于3单位,中国也会拒绝贸易。如果中国用5单位布从美国那里换取的小麦多于3单位,中国就可获利。总之,如果美国可用6单位小麦换得多于5单位布就可获利,中国如果用少于5单位的布换取3单位小麦就可获利。因此,美国和中国之间互惠贸易比率范围是:5/6 C 1W 5/3 C。这种价格确定的基本出发点是,国际比价要在参加贸易的两个国家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否则其中一国就会退出贸易。这意味着,任何一方卖出商品的价格不能等于或低于本国的同一商品的卖价,否则厂商选择在本国市场销售商品,而不出口。在此条件下,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价格不能按照美国的国内比价来确定,即不能按1W=5/6 C交换。如果这样,美国的厂商就会退出贸易,将小麦銷在国内;同样也不能按照中国的国内比价来确定国际比价,即1W=5/3 C,否则中国布的生产者将无利可图,中国的厂商也宁愿将布銷在国内。因此,国际比价必须在两个参加贸易对国家贸易前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只有在双方有利的前提下,国际贸易才能被所有的参加国所接受。国际分工以及由此带来的各国劳动生产率优势的充分发挥,是国际贸易利益的根本来源。比较优势原理有一个不常见的例外,那就是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并且两者的不利程度是相同的,则不会发生贸易。例如,如果中国单位劳动投入的布的产量不是5单位,而是2.5单位,则中国在小麦和布上的劳动生产率均只有美国的1/4那么美国和中国将均无比较优势,两国不会有互惠的贸易发生。这样需要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表述稍作修改。应该说,即使一国相当于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绝对劣势,仍有互惠贸易的基础。除非对两种商品而言,一国的绝对劣势比例与另一国的相同。尽管在理论中注意这一例外很重要,但在现实中很少发生这种情况,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另外,一些自然贸易障碍,如运输成本可能在存在比较优势时阻碍贸易。这里我们假设没有自然和人为的障碍存在。第四节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这些严格的假设和现实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他坚持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并且在一国之内,所有劳动力都是同质的,即所有的劳动都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而事实上,劳动既不是惟一的生产要素,也不是以固定比率投入所有商品的生产过程。例如,在一些商品(如钢铁)生产中,需要使用比另一些商品(如纺织品)更大的资本/劳动比率。此外在大多数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本和一些其他要素之间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更进一步来说,劳动显然不是同质的,在培训、生产率和工资上都有很大不同。由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这些缺陷,哈伯勒于1936年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一、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我们在微观经济学中已经了解了机会成本的问题,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且具有多用途,因此就存在着产品间的替换问题,一种产品多生产一些就意味着另一种产品要少生产一些。经济学中用机会成本来衡量产品间的这种替代关系。机会成本就是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价值或数量。在我们前面关于美国和中国的例子中,如果美国要增加种植一单位小麦,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就必须放弃5/6单位布的生产。于是,我们就可以说美国种植一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是5/6单位布(即在美国1单位小麦5/6单位布)。相同的道理,中国增加一单位小麦生产的机会成本是5/3单位布(即在中国1单位小麦5/3单位布)。小麦的机会成本在美国要比中国低,因此在一个两国、两种商品的世界中,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中国在布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哈伯勒根据各国在不同商品生产上机会成本上的差异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其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两国、两种产品的经济中,如果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而另一国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那么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这种生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根据哈伯勒的机会成本理论,美国应专门生产小麦,而中国应专门生产布,在这种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贸易,则美国和中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在这里我们虽没有作出劳动是惟一生产要素和劳动是同质的假设,但得出的结论与李嘉图基于劳动价值论所得的结论是一致的。二、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机会成本可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转换曲线来说明。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经济学用来描述在生产资源被充分使用的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点的连线。表2.7给出了美国、中国两国小麦和布的生产可能性组合(假设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可生产180单位小麦和0单位布,150单位小麦和2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和40 单位布,以及0单位小麦和120单位布。这就是说,美国每放弃30单位小麦,所得资源恰好额外生产20单位布,即30单位小麦20单位布。因此,在美国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是2/3布,而且保持不变。另一方面,中国可生产60单位小麦和0单位布,50单位小麦和20单位布,40单位小麦和40单位布,以及0单位小麦和120单位布,这就是说,中国每放弃10单位小麦可增加20单位布的产量。因此中国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是2单位布,而且保持不变。 美 国中 国小 麦布小 麦布18015012090603000204060801001206050403020100020406080100120表 美国、中国小麦、布的生产可能性组合根据表,我们可以做出美、中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2.1所示。曲线上每一点都代表一个投入其全部资源可能生产的小麦和布的最大数量组合。例如,在A点,美国可生产90单位小麦和60单位布,在B点中国可生产40单位小麦和40单位布。小麦布1204008020 40 6020布小麦90 18030 6060120美国 A0中国 图 美国和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以下或以内的点也是可能的生产组合,但是没有效率的,因为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和现有的最佳技术。基于现有资源和技术,生产可能性曲线右上方的点均是不可能达到的生产组合。由于机会成本不变,两条生产可能性曲线都是直线。它表明,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为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而不得不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是固定不变的。即多生产1单位小麦,美国必须放弃2/3单位布的生产,中国必须放弃2单位布的生产。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这一结论均成立。然而,机会成本固定不变并不现实,我们讨论它是因为它易于理解,这有利于我们在下一章讨论更现实的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一国只能消费它可生产的产品,因此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也是消费可能性曲线。人们的偏好和需求决定了该国事实上选择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组合。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美国选择的生产组合为图(a)中的点A(90W和60C);中国选择的生产组合为图(b)中的点B(40W和40C)。两国的生产组合也就是他们的消费组合。一国的消费水平不可能超越其生产可能性曲线。然而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会使这种不可能性变成现实。70小麦A美国布C18012090 1106000中国小麦布B12060 705040C1A1B1 (a) (b)图 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所得由于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是2/3单位布,中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是2单位布,显然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要比中国小得多。如果有贸易的可能,根据机会成本原理,美国应专门生产小麦,中国应专门生产布,则美国的生产组合将会从没有贸易情况下的点A移动到点A1(180W和0C),而中国的生产组合将会从点B(40W和40C)移动到点B1(0W和120C)。这种生产上的重新组合,扩大了两国经济的整体规模。两国小麦的总产量由贸易前的130单位增加到180单位(全部由美国生产)。两国布的总产量由贸易前的100单位增加到120单位(全部由中国生产)。分工所带来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