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定子卷线生产线平衡的改善论文_第1页
马达定子卷线生产线平衡的改善论文_第2页
马达定子卷线生产线平衡的改善论文_第3页
马达定子卷线生产线平衡的改善论文_第4页
马达定子卷线生产线平衡的改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马达定子卷线生产线平衡的改善 摘 要 生产线平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成预计的生产目标,在既定的条件下,把生产线上的各作业者的负荷时间作平衡的分配,即就是指为了有效地达成计划性的生产,而对设备和人员的调整作适当设计。 本文从生产线平衡的概念出发 ,阐述生产线平衡的制约因素和生产平衡的目的,然后 分析了实现生产线平衡的传统工业工程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接着引进一种新的基于传统工业工程手法的生产线平衡分析辅助工具 表准作业组合票 。表准作业组合票 是一种对生产线进行方法研究的工具, 它准确地描述要素作业的内容、要素作业的时间、要素作业的顺序以及工位周期时间,通过表准作业组合票,可以清楚地知道工位作业人员的作业内容、是否存在浪费作业和不均匀的作业负荷。 最后利用作业测定和表准作业组合票对某公司一条有十几年历史的马达定子卷线生产线进行生产线平衡分析和改善, 从而达到平衡生产线的岗位负荷,减少在制品库存,缩短停滞时间,减少生产加工周期的目的。 关键词 : 生产线平衡,方法研究,表准作业组合票,马达定子卷线 Abstract In order to get the expected production targets, and make sure the workload balance within each worker, line balancing problem is proposed, which means making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to the design of equipment and worker to effectively reach the planned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ne- balance, this paper analyses some principle methods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introduce a new auxiliary tool named Status Operation Table. The Status Operation Table is a production line methods research tool, which accurately describes the operating elements, elements of the operating time, Operating elements of the sequence and cycle-time workers, through the Status Operation Table, you can be clearly aware of the position of personnel operations, the existence of waste operations and uneven load operation. With the Operating Determination and the Status Operation Table, analysis and improving a motor stator rolling line which has a history of 10 years for a company, so as to achieve balance between stations, reduce the apparel inventory ,shorten the time of stagnation and reduce manufacturing cycle time Keywords : Line-balance ,Method analysis , Status Operation Table, Motor stator rolling 目 录 1 绪论 . 1 1.1 工业工程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现况简要论述 . 1 1.2 IE 技术在生产线平衡的应用 . 1 2 生产线平衡的基本原理 . 3 2.1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 3 2.2 生产线平衡要满足的约束 . 3 2.3 生产线平衡的目的 . 3 2.4 生产线平衡率的定义 . 3 2.5 生产线平衡的手段与基本方法 . 4 2.5.1 生产线平衡中的方法研究 . 4 2.5.2 生产线平衡中的作业测定 . 5 3 表准作业组合票 . 8 3.1 表准作业组合票说明 . 8 4 改善实例 . 9 4.1 生产线现状布局及工位人员配置 . 9 4.2 生产线参数 . 10 4.3 各个工位的作业测定 . 10 4.4 平衡率分析 . 10 4.5 改善方案的制定 . 12 4.5.1 改善一 . 12 4.5.2 改善二 . 15 4.5.3 改善三 . 18 4.5.4 改善四 . 19 4.6 改善效果预测 . 21 5 总结与展望 . 24 5.1 降低更换绝缘纸的影响 . 24 5.2 消除不良习惯 . 24 5.3 减少浪费作业 . 24 参考文献 . 26 致谢 . 26 1 1 绪论 1.1 工业工程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现况简要论述 工业工程自 20 世纪初起源于美国,不断发展壮大,作为一门 高效的方法工具推广普及到各国的生产行业中并大量运用,在日本更得到广泛应用并成熟完善。如今在发达国家,工业工程技术已深入应用到各行各业,尤其在第三产业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 IE 技术历经一百多年的成长已成为人类生产创造活动中一门重要学科。 在中国,由于历史 、 政治 、 经济 、 技术及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IE 技术的重视和应用起步于改革开放后的 80 年代中,比西方滞后大半个世纪,其认知层面相对狭窄,国内各生产领域对 IE技术了解不多且不全面,早期从业人员 IE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促使高校教育成为该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经过二十多年 的迅速发展深入,各企事业单位日益重视 IE 的应用投入,融会其精益生产的精髓提高自身竞争力。 中国是个工业基础薄弱的人口大国,针对现阶段国情中国工业将以劳动密集外向加工型的生产制造业为主,其表现特点为:技术含量低 、 自动化程度不高 、 人员配置密集 、劳动素质不高、 制造资源成本耗费大 、 质量参差 、 生产周期长 、 货源不稳定(订单量由客户决定) 、 管理不规范 、反应滞后、 行业内部恶性竞争导致利润空间日渐缩窄、缺乏实力品牌、产品过时滞销、产品寿命周期长、样式单一等 1。 面对以上的困境和挑战,单一生产职能的企业要通过控制成本提高生 产率与质量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IE 技术的应用无疑成为广大企业通往成功的契机。因为 IE 技术是将生产三大要素中人员 、 原料 、 设备充分配合并榨取出最大利润的有效工具,改造投入费用不高且收效显著、反馈快是其最大优势。 IE 有着如此广阔前景及可开发潜力,目前在国内沿海地区外资企业中应用最广泛。就珠三角而言,大部分外企均设立 IE 部来统筹生产管理及现场改善等工作。 1.2 工业工程技术在生产线平衡的应用 制造企业在采用细分化之后的多工序连续作业生产线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 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的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样势必存在工序间 2 作业负荷不均衡的现象。除了造成无谓的工时损失之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严重时会造成生产线的中止 2。 生产线平衡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它是现场 IE 的一种管理手法,也是解决生产线负荷平均化这一影响生产线效率关键问题的重要方法。它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进行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研究、对时间进行测定,使各作业时间具有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工业生产线上的不平衡程度不仅直接反应了生产 线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这是由于生产线的不平衡所造成的装配工人的劳动强度不一,使得劳动强度大的装配工人为了赶上装配线运行节拍,而常常不得不忽视装配质量。生产线的平衡问题一直是生产组织中长期关注的问题,并对企业生产秩序的正常运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生产线的平衡问题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善问题的过程。通过改善 ,从而使生产线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 ,并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发现新的瓶颈、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这是企业真正追求的目标 ,也是工业工程的真谛所在。因此,要保证生产线的平 衡,就必须对生产线进行不断地分析、研究和改善。 本文运用生产线平衡手法对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马达车间的定子卷线S 线进行综合改善,从而达到平衡生产线的工位负荷,减少在制品库存,缩短停滞时间,减少生产加工周期的目的 3 2 生产线平衡的基本原理 2.1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生产线平衡指的是装配加工各工序及装配线上装配任务的排列如何保证每个工序或每个工作站的总制作、处理和装配作业时间近似接近于不变并有相同或近似相等的总作业时间。使生产线上每个组成单元的物件流动为同一生产率,而不会 出现“等待”或传送零件过程中零件的“堆积”失衡 3。 2.2 生产线平衡要满足的约束 生产线平衡要满足下面的约束: 1)节拍的约束:生产线节拍是生产相邻两件产品的时间间隔,每个工作站的总作业时间不能超过生产线节拍。 2)优先关系的约束:优先关系是由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所确定的作业元素之间的加工先后顺序,在生产线平衡中当且仅当一个作业元素的所有紧前作业要素被分配完毕,这个作业元素才能被分配。 3)其他方面的约束:由于场地、设备的限制,一些作业元素只能被分配到固定的工作站,一些作业元素不能(或只 能)分配到同一个工作站等等。 2.3 生产线平衡的目的 生产线平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快速,减少生产周期; 2)减少或消除物料,半成品周转场所; 3)减少在制品堆积 3; 4)消除工程瓶颈,提高作业效率;5)稳定产品质量; 6)提升员工工作士气,改善作业程序。 2.4 生产线平衡率的定义 衡量生产线平衡状态的效果,可采用生产线平衡率 4(Balancing Rate)这一定量指标表示: %100 CT工位数各工位时间总和生产线平衡率 由此式可见生产线各相关工序之间的作业量平均与否必 然直接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的整体效率,生产线在一定作业周期内完成一个产品的时间(即生产线周期)是由生产线上 4 作业时间最长的工序的时间( CT) 决定的,因为无论其他工序作业速度多快也只能在CT 时间内传送产品,从而存在停工待料现象,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降低瓶颈工序的 CT值,使生产线各工序生产负荷平均化是提高生产线平衡率的关键。生产线平衡率越高,生产线的工时消耗越小,生产在制品就越少,生产线整体效率就越高。 提高生产线平衡率的直接效果就是提高作业人员和生产线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工时浪费和工序间的库存,降低生产成 本。但在生产现场,当生产线平衡达到较高水平时,细分化的流水生产线作业人员虽然工作效率较高,但劳动负荷大,长期从事单调较高负荷的操作易失去对工作的专注和乐趣,会对生产现场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通常采用定期交换作业人员工作工位的方法来消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5 生产线平衡的手段与基本方法 目前现代工业工程虽然在许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国外企业及一些国防工业中已取得显著效益,但全球大部分企业仍以基础工业工程为应用的重点。在我国沿海,大部分在华的外资、合资企业对基础工业工程都十分重视,根据我国企 业的技术条件、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和所处的经济与市场环境,企业从基础工业工程(或叫经典工业工程)做起不仅容易,而且成效也快且显著,同时可为将来实行现代工业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为达到生产线平衡的目的可采用传统工业工程的方法研究 5和作业测定6等方法。 2.5.1 生产线平衡中的方法研究 一条均衡性很高的生产线所追求的目标包括:减少物质、能源、时间和资金的占用与浪费;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员工的疲劳度,减少遭受损伤和工伤的概率;利用有限的资源求得更高的产出,提高生产效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方 法,就不可能达到以上目标,也就是说均衡生产需要一个良好方法,一个好方法反过来也能带来好的均衡性。 方法研究就是对现有或拟议的工作方法进行系统记录和严格考察,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按照从粗到精,从宏观到微观,由概括到具体的体系,方法研究包括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三部分。 1)程序分析 完成任何工作所需经过的路线和手续即为程序,程序分析主要以整个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看是否有多余或重复作业,工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太多,等待是否太长, 进一步来改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高平衡 5 率的生产线离不开良好的作业程序。 2)操作分析 所谓操作分析就是通过对以人为主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的结合,合理的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时间消耗之要求,以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为目的而进行的分析。通常,合理的人机配合,能为高平衡率的生产线提高最直接的单元保障。如果人机结合不合理、不科学,那么这种作业就是一种粗放型、高消耗的作业,就没有人员之间、机器之间、人机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更谈不上合理,这时不免会出现人等人、 人等机、机等人和机等机等一系列严重影响生产线平衡的“等待性”浪费。也就是说,人机相互之间高效合理的配合,不仅能够大大减少作业等待,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进而提升作业效率。 3)动作分析 动作分析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并减少甚至消除人体各种动作的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其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时的细微动作,消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动作分析能在其他方法无效时,给生产线的平衡提供一把秘密武器,他从最基本的“动素”入手,寻求改进空间,以提高生产线的 平衡能力。当然它与工业工程其他方法综合运用,会使企业收到更好的效果。 2.5.2 生产线平衡中的作业测定 作业测定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在适宜地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作业测定是工业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对某一作业所必需的要素作业和所需时间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技术。通过时间分析可以去除或减少无效因素,比较作业方法,并进行研究、改进,规定完成作业所必需的标准时间。 作业测定是一种科学、客观的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都采用作业 测定方法制定标准时间。该方法确定的标准时间由正常时间和宽放时间两部分组成。其中正常时间是指合格工人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的作业时间,宽放时间为操作者在工作中必须给予的停顿或休息时间。作业测定技术包括 4 种方法,即时间研究(也称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和标准资料法。我国企业常用的方法是时间研究与预定时间标准法中的模特法。(以下主要介绍时间研究与模特法)。 时间研究方法属于密集型抽样方法。首先, IE 人员利用秒表在一段时间内按照预 6 计的观测次数对作业者的各单元操作进行连续观测、记录、计算各单元实测时 间平均值,并对操作者各单元的操作进行评比,求出工人完成此项工作的正常时间;其次,根据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要求,确定宽放时间,以制定标准时间。 模特法把人作业时的动作分为 21 种基本动作,并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的标准时间。研究人员通过现场记录工人操作动作,可直接计算正常时间。加入宽放时间后,即可求出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的确定,是以科学的时间研究为基础,把作业测定作为控制其合理性的手段,把作业条件、宽放时间作为影响标准时间的重要因素。标准时间的表达式为: 标准时间 =平均观 测时间评定系数( 1+宽放率) 毫无疑问,不同的作业者的作业速度相差较大,即使是同一作业者在不同的时间里作业速度也相差较大。因此,应用作业测定技术对某一时间内进行时间测定后,还要对其作业速度进行评定。这样通过适当的处理(利用评定系数),把具体的时间观测值调整为按照普通作业者速度进行作业的时间值(正常时间)就可以作为计算合理的标准时间的基础。确定评比系数,首先要了解某一作业的标准速度。所谓标准作业速度,是指中等水平的熟练程度、中等水平的适应性和作业热情的作业者,按标准的作业方法,以一定的努力程度进行作业时的 速度。然后,由观测者对所感受的测试对象的作业速度进行评定。另外标准时间的制定离不开宽放时间的确定。宽放时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非主体作业所消耗的附加时间以及补偿某些影响因素影响生产的时间。 在作业测时准备期间,对该工位工人围绕“ 什么是作业测定技术”,“为什么要进行作业测定”等问题进行培训,并作好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工人对该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在此基础上,选择一名中等技术水平的工人作为测时对象,并使测时人员有充分的时间与测时对象相互熟悉,以便于测时人员了解测时对象的个人情况、技术水平和加工速度等。同时也使测 时对象消除紧张和反感情绪,能够在测时期间很自然地工作。此外,还要预先划分工序操作项目,确定定时点(前一个操作终了和下一个操作开始的分界点)以便于准确记录操作时间。最后,进行测时观察记录。在测试过程中,每个工位至少要有 2名测时人员,测试人员应提前上岗,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里集中。在进行作业测定时,选择合格工人是很重要的,工人的工作速度各不相同,如果根据动作速度较慢的或不熟练工人来制定标准时间,势必造成时间过宽,从而使生产活动不经济;而根据动作速度较快的工人制定标准时间,则势必造成时间过紧,使大多数工人不适应。在 7 工业企业中,人工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成本,而且人工配置的合理与否对生产线平衡性的好坏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人工成本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能够折射出生产线的均衡状况,因此,在作业程序和方法都行之有效地基础上,公正合理地制定时间标准,并基于此来恰到好处地分配人工,使整条生产线均衡的生产是每一个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8 3 表准作业组合票 3.1 表准作业组合票说明 表准作业组合票如表 3.1 所示,是一种对生产线进行方法研究的工具,它准确地描述要素作业的内容、要素作业 的时间、要素作业的顺序以及工位周期时间。通过表准作业组合票,可以清楚地知道工位作业人员的作业内容、是否存在浪费作业和不均匀的作业负荷。 表准作业组合票介绍: 1)“作业内容”就是要素作业 2)“时间”一栏下面的“手”表示人的操作时间 ,用黑色的粗实线表示 3)“时间”一栏下面的“送”表示机加工时间 ,用黑色虚线表示 4)“时间”一栏下面的“步”表示人步行时间 ,用黑色的细实线表示 5)如果工人有作业等待,在“手等待”一栏用 *号标记,并在图中用黑色虚线表示 6)竖直的红色粗实线标记该岗位的周期时间 表 3.1 表准作业组合票 间隔秒 0.5要素数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累计时间 累计时间(时间输入)要素 秒 時間 分 秒1手 # # # # # 2.输入各作业后的计测累计时间1歩 输入方法2种。任一种都OK2手 # # # # #2歩 (1)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累计(秒)把握时3手 # # # # # 在累计时间sec里直接输入。3歩 (2)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时钟(ex 0:3:203分20秒)把握时4手 # # # # # 在累计时间(时间输入)的时、分、秒的各个单位里4歩 输入时间。完成后点击5手 # # # # #5歩6手 # # # # #6歩7手 # # # # #7歩8手 # # # #8歩9手 # # # #9歩10手 42 43 45 39 4110歩11手 46 48 44 4611歩12手 66 68 69 63 6512歩13手 68 71 65 6813歩14手 69 73 66 6914歩15手 73 76 70 7215歩16手16歩17手17歩18手18歩19手19歩20手20歩21手21歩22手22歩23手23歩24手24歩25手25歩26手26歩27手27歩28手28歩29手29歩30手机种 KH145表准作业组合票每班必要数图号 周期时间秒生产线名 卷线S线工程名系长 班长 作成6.8IE系 手作业 手头、自动送 步 行SWA005定子刻印(1) 副号 作成日順 作業内容手待時間手 送 歩 1 2 3 43.202821 22 23 245 6 7 16 25 26 2717 18 19 20 29 301 右手取下成品,左手装夹素材,启动 3.582*机加工63 保持启动状态 1.604 等待51.60107891411121318151617221920212623242530272829合計5.2手待01.6周期时间秒 6.8表(標)準作業票半成品加工前 加工後 安全注意 品質 時間換算線引S WA 005 传送链导轨机器 9 4 改善实例 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空调压缩机为主的一个大型日资企业。该公司生产的压缩机,由于种类多,质量好,在市场上得很多空调厂商的好评。但是这几年家电市场的饱和,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造成了压缩机厂商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保持市场的占有率,公司从上到下都在推广 JIT 生产,到处都洋溢着 IE 改善的精神和成功的案例。我这次有幸在三菱电机实习,主要是针对马达车间的定子卷线 S 线。卷线 S 线是生产 KH 机种定子的,由于该生产线的工位比较多,工位之间的负荷很不平衡,在制品库存难以控制,所以对卷线 S 线进行平衡的改善就显得极为重要。为了更容易找出问题,我选择了该线经常生产的 KH145 定子作为这条生产线的研究对象,首先对整条生产线进行调查分析,把握各个工位的实际情况,例如作业内容、布局等。 4.1 生产线现状布局及工位人员配置 图 4.1 卷线 S 的布局图 图 4.2 数据统计截图 如图 4.1 和图 4.2 所示,这次要改善的生产线一共有 18 个工位, 27 个作业人员 , 10 虽然卷线 S 线的后面还有一个工位“定子热套”,但是这个工位并不是只加工卷线 S 线的定子,所以它不在我这次研究范围内。 4.2 生产线参数 该线生产的 KH145 压缩机的瓶颈时间是 15.96s,生产时间是 11hr,稼动率是 81%,所以: p c s2009%8196.15 360011 稼动率瓶颈时间生产时间日产量 hr.76.6 人作业人员总数生产时间 日产量人均产能 4.3 各个工位的作业测定 为保证作业测定的时间具有一般性和可信性,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测定时间段为早上 9 点至 10 点和 下午 2 点至 3 点,因为这两个时候的工人一般都进入 最佳的工作状态,测量的时候可以避免工人速度快慢不均匀和开小差的情况; 2)我对每个工位的每个要素作业都要测量 15 次,计算要素作业的平均值时,去掉两个最大和最小的时间值; 3)这次的时间测定由 3 个人来完成,因为卷线 S 线工位比较多,一个人完成那么多工位的作业测定容易因为集中力不够而造成测量数据的不准确。经过以上措施获得的要素作业时间值,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的核对,得出的结果是:这次的作业测定的时间与实际的生产情况很符合。 4.4 平衡率分析 通过对测定的作业时间统计分析,可以很容易地各个工位的周期时间和整条生产线的 平衡率,表 4.1 和表 4.2 所示。 在产品生产流程中,定子从原材料开始投入到成品装箱共有 18 个工位,其中瓶颈工位是:引线绝缘纸插入,它的周期时间是 15.96s, %88.72%10096.1518%100181 Ini CTCT工位数各工位时间总和生产线平衡率 很显然,该线的平衡率还没达到精益生产 7的要求,工位与工位之间的 CT相差很大 ,造成大量在制品库存,为了使这条十多年的生产线重新焕发活力,进行一步降低定子的生 11 产成本,适应越来越来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 ,在不需要投入大量金钱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利用工业工程的方法,提高这条生产线的平衡率。 表 4.1 改善前工位 参数统计 编号 工序 人数 机 /台 CT/s 差异 1 定子刻印 1 1 7.61 8.35 2 槽绝缘纸插入 1 1 11.85 4.11 3 外线圈卷线插入 3 3 12.96 3.00 4 中间成形 1 1 12.89 3.07 5 内线圈卷线插入 3 3 12.75 3.21 6 前点检 (1) 1 0 8.60 7.36 前点检 (2) 1 0 7.50 8.46 7 套管插入 1 0 11.19 4.77 8 前整形 1 1 13.34 2.62 9 引线烧焊 1 0 8.13 7.83 10 结线去皮膜 1 0 10.37 5.59 11 引线钎焊 1 0 13.41 2.55 12 引线固定 1 1 10.57 5.39 13 引线绝缘纸插入 2 2 15.96 0.00 14 后整形 1 1 13.79 2.17 15 扎线 2 2 13.77 2.19 16 最终整形 1 1 12.50 3.46 17 后点检 3 0 12.83 3.13 18 电气检测 1 2 10.96 5.00 12 表 4.2 改善前工位山积表 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差异 8.35 4.11 3.00 3.07 3.21 5.78 8.46 4.77 2.62 7.83 5.59 2.55 5.39 0.00 2.17 2.19 3.46 3.13 5.00 CT 7.61 11.85 12.96 12.89 12.75 10.18 7.50 11.19 13.34 8.13 10.37 13.41 10.57 15.96 13.79 13.77 12.50 12.83 10.96 定子刻印槽绝缘纸插入外线圈卷线插入中间成形内线圈卷线插入前点检(1)前点检(2)套管插入 前整形 引线烧焊结线去皮膜引线钎焊 引线固定引线绝缘纸插入后整形 扎线 最终整形 后点检 电气检测 4.5 改善方案的制定 4.5.1 改善一 工位 1“定子刻印”与工位 2“槽绝缘纸插入”合并 ,减少一个人。 表 4.4a 工位 1“定子刻印” 间隔秒 0.5要素数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累计时间 累计时间(时间输入)要素 秒 時間 分 秒1手 1 1 1 2 1 2.输入各作业后的计测累计时间1歩 输入方法2种。任一种都OK2手 3 3 2 3 32歩 (1)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累计(秒)把握时3手 6 6 6 7 5 在累计时间sec里直接输入。3歩 (2)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时钟(ex 0:3:203分20秒)把握时4手 11 10 11 12 10 在累计时间(时间输入)的时、分、秒的各个单位里4歩 输入时间。完成后点击5手 13 12 12 14 125歩6手 14 14 14 15 146歩7手 17 17 16 17 177歩8手 26 26 25 268歩9手 29 29 29 289歩10手 42 43 45 39 4110歩11手 46 48 44 4611歩12手 66 68 69 63 6512歩13手 68 71 65 6813歩14手 69 73 66 6914歩15手 73 76 70 7215歩16手16歩17手17歩18手18歩19手19歩20手20歩21手21歩22手22歩23手23歩24手24歩25手25歩26手26歩27手27歩28手28歩29手29歩30手机种 KH145表准作业组合票每班必要数图号 周期时间秒生产线名 卷线S线工程名系长 班长 作成8.4IE系 手作业 手头、自动送 步 行SWA005定子刻印(2) 副号 作成日順 作業内容手待時間手 送 歩 1 2 3 4 5 6 7 8 15 169 10 11 12 2821 22 23 24225 26 2717 18 19 2013 143.2029 301 右手取下成品,左手装夹素材,启动 3.58机加工63 保持启动状态 1.604 到传送带取两个素材到工作台53.19107891411121318151617221920212623242530272829合計8.4手待00周期时间秒 8.4表(標)準作業票半成品加工前 加工後 安全注意 品質 時間換算線引S WA 005 传送链导轨机器 瓶颈工位 15.96s 13 表 4.4b 工位 1“定子刻印” 间隔秒 0.5要素数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累计时间 累计时间(时间输入)要素 秒 時間 分 秒1手 1 1 1 2 1 2.输入各作业后的计测累计时间1歩 输入方法2种。任一种都OK2手 3 3 2 3 32歩 (1)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累计(秒)把握时3手 6 6 6 7 5 在累计时间sec里直接输入。3歩 (2)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时钟(ex 0:3:203分20秒)把握时4手 11 10 11 12 10 在累计时间(时间输入)的时、分、秒的各个单位里4歩 输入时间。完成后点击5手 13 12 12 14 125歩6手 14 14 14 15 146歩7手 17 17 16 17 177歩8手 26 26 25 268歩9手 29 29 29 289歩10手 42 43 45 39 4110歩11手 46 48 44 4611歩12手 66 68 69 63 6512歩13手 68 71 65 6813歩14手 69 73 66 6914歩15手 73 76 70 7215歩16手16歩17手17歩18手18歩19手19歩20手20歩21手21歩22手22歩23手23歩24手24歩25手25歩26手26歩27手27歩28手28歩29手29歩30手 加工前 加工後 安全注意 品質 周期时间秒 6.8表(標)準作業票半成品01.6合計5.2手待2930272825262324212219201718151613141112910781.60563 保持启动状态 1.604 等待 *机加工 3.2029 301 右手取下成品,左手装夹素材,启动 3.58225 26 2717 18 19 2013 14 2821 22 23 2415 169 10 11 125 6 7 81 2 3 4順 作業内容手待時間手 送 歩SWA005定子刻印(1) 副号 作成日6.8IE系 手作业 手头、自动送 步 行系长 班长 作成机种 KH145表准作业组合票每班必要数图号 周期时间秒生产线名 卷线S线工程名時間換算線引S WA 005 传送链导轨机器 表 4.5 工位 2“槽绝缘纸插入” 间隔秒 0.5要素数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累计时间 累计时间(时间输入)要素 秒 時間 分 秒1手 1 1 1 2 1 2.输入各作业后的计测累计时间1歩 输入方法2种。任一种都OK2手 3 3 2 3 32歩 (1)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累计(秒)把握时3手 6 6 6 7 5 在累计时间sec里直接输入。3歩 (2)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时钟(ex 0:3:203分20秒)把握时4手 11 10 11 12 10 在累计时间(时间输入)的时、分、秒的各个单位里4歩 输入时间。完成后点击5手 13 12 12 14 125歩6手 14 14 14 15 146歩7手 17 17 16 17 177歩8手 26 26 25 268歩9手 29 29 29 289歩10手 42 43 45 39 4110歩11手 46 48 44 4611歩12手 66 68 69 63 6512歩13手 68 71 65 6813歩14手 69 73 66 6914歩15手 73 76 70 7215歩16手16歩17手17歩18手18歩19手19歩20手20歩21手21歩22手22歩23手23歩24手24歩25手25歩26手26歩27手27歩28手28歩29手29歩30手机种 KH145表准作业组合票每班必要数图号 周期时间秒生产线名 卷线S线工程名系长 班长 作成11.8IE系 手作业 手头、自动送 步 行SWA010槽绝缘纸插入 副号 作成日順 作業内容手待時間手 送 歩 1 2 3 4 5 6 7 8 15 169 10 11 12 2821 22 23 24225 26 2717 18 19 2013 148.9129 301 取下成品,装夹素材,启动 2.90机加工63 把成品放到导轨上 2.144转身双手拿测量器分别插入两个素材,检查,然后取一个素材,转身返回5 等待 *2.614.16107891411121318151617221920212623242530272829合計7.7手待04.2周期时间秒 11.8表(標)準作業票半成品加工前 加工後 安全注意 品質 時間換算線引S WA 010导轨机器 从表 4.4a、 4.4b 工位 1“定子刻印”和表 4.5 工位 2“ 槽绝缘纸插入 ”的表准作业组合票可知:两个工位的周期时间都小过瓶颈时间,而且两个工位存在等待时间。另外工位 1 的作业人员有两种操作情况,一种要到传送带拿两个定子,它的周期是 8.4S;一种不需要拿定子,它的周期是 6.8s。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造成了中间过程发生了“放下一个定子”和“拿起一个定子”的两个动作浪费。如果合并的话,必须规定作业人员每次只 拿一个定子,这可以避免 “放下一个定子”和“拿起一个定子”的两个动作浪费。当然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这样会增加作业人员的劳动负荷,况且两个工位的总周期时间也超过了瓶颈时间。因此,我做了如下的一些改善: 1)调整工位 1 的传送带速度 由于原来的传送带速度与工位 1 的周期时间不匹配,造成了作业人员经常要走 2至3 步才能拿到定子,而不是计划的走 1 步就能拿到定子。因此,传送带的速度必须对应工位的周期时间。如图 4.3 14 图 4.3 改善对比图 2)加宽检测槽的端口 检测 槽是用来检测定子垂直度的,它的宽度与定子的宽度相差不大,所以当作业人员放置定子时,需要花费一个眼睛注视动作 E2(0.259s), 如果加宽了检测槽的端口,作业人员放置定子就不需要眼睛的注视。如图 4.4 图 4.4 检测槽改善对比图 经过上面的改善后,工位 1作业人员发生的“到传送带取一个素材,右手取下一个成品,左手装夹素材,启动”的要素作业时间如表 3.6 所示,比原来的拿两个定子,加工两次的平均数( 3.20/2+3.58=5.17s ),少了 0.91s 表 4.6 模特分析表 MOD 数: 33 时间: 4.257s 单元 左手 时间 右手 动作叙述 分析式 次数 MOD 次数 分析式 动作叙述 1 到传送带取一个定子 W5M4G1W5 1 15 1 2 装上一定子 M4P2 1 11 1 M4G1M4P0 取下一个定子 3 启动 M3A4 1 7 1 M3A4 启动 不匹配 拿得 舒服啊 15 结合工位 2,整个合并后工位的表准作业组合票如表 3.7,它的总周期是 13.71s,小于生产线的节拍时间。所以工位 1 与工位 2 的合并是可行的。 表 4.7 工位 1 与工位 2合并 间隔秒 0.5要素数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累计时间 累计时间(时间输入)要素 秒 時間 分 秒1手 1 1 1 2 1 2.输入各作业后的计测累计时间1歩 输入方法2种。任一种都OK2手 3 3 2 3 32歩 (1)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累计(秒)把握时3手 6 6 6 7 5 在累计时间sec里直接输入。3歩 (2)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时钟(ex 0:3:203分20秒)把握时4手 11 10 11 12 10 在累计时间(时间输入)的时、分、秒的各个单位里4歩 输入时间。完成后点击5手 13 12 12 14 125歩6手 14 14 14 15 146歩7手 17 17 16 17 177歩8手 26 26 25 268歩9手 29 29 29 289歩10手 42 43 45 39 4110歩11手 46 48 44 4611歩12手 66 68 69 63 6512歩13手 68 71 65 6813歩14手 69 73 66 6914歩15手 73 76 70 7215歩16手16歩17手17歩18手18歩19手19歩20手20歩21手21歩22手22歩23手23歩24手24歩25手25歩26手26歩27手27歩28手28歩29手29歩30手 机种 KH145表准作业组合票每班必要数图号 周期时间秒生产线名 卷线S线工程名系长 班长 作成13.7IE系 手作业 手头、自动送 步 行SWA005定子刻印(1) 副号 作成日順 作業内容手待時間手 送 歩 1 2 3 4 5 6 7 8 15 169 10 11 12 2821 22 23 24225 26 2717 18 19 2013 143.2029 301取一个素材,右手取下成品,左手装甲素材,启动4.26机1加工63 保持启动状态 1.604 检查5 取下成品,装夹素材,启动 2.908.911.30机2加工107 把成品放到导轨上 2.148 走到机191.451411121318151617221920212623242530272829合計14手待00周期时间秒 13.7表(標)準作業票半成品加工前 加工後 安全注意 品質 時間換算線引S WA 005 传送链导轨机器 4.5.2 改善二 工位 6“前点检”与工位 7“套管插入”重新分配作业,使工位 6 的两个人减少一个人 . 表 4.8a 工位 6“前点检” 间隔秒 0.5要素数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累计时间 累计时间(时间输入)要素 秒 時間 分 秒1手 1 1 1 2 1 2.输入各作业后的计测累计时间1歩 输入方法2种。任一种都OK2手 3 3 2 3 32歩 (1)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累计(秒)把握时3手 6 6 6 7 5 在累计时间sec里直接输入。3歩 (2)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时钟(ex 0:3:203分20秒)把握时4手 11 10 11 12 10 在累计时间(时间输入)的时、分、秒的各个单位里4歩 输入时间。完成后点击5手 13 12 12 14 125歩6手 14 14 14 15 146歩7手 17 17 16 17 177歩8手 26 26 25 268歩9手 29 29 29 289歩10手 42 43 45 39 4110歩11手 46 48 44 4611歩12手 66 68 69 63 6512歩13手 68 71 65 6813歩14手 69 73 66 6914歩15手 73 76 70 7215歩16手16歩17手17歩18手18歩19手19歩20手20歩21手21歩22手22歩23手23歩24手24歩25手25歩26手26歩27手27歩28手28歩29手29歩30手机种 KH145表准作业组合票每班必要数图号 周期时间秒生产线名 卷线S线工程名系长 班长 作成8.9IE系 手作业 手头、自动送 步 行前点检(1) 副号 作成日順 作業内容手待時間手 送 歩 1 2 3 4 5 6 7 8 15 169 10 11 12 2821 22 23 24225 26 2717 18 19 2013 14 29 301 从导轨取素材到工作台 1.56插入绝缘纸 7.296345107891411121318151617221920212623242530272829合計 8.9手待00周期时间秒 8.9 表(標)準作業票 半成品加工前 加工後 安全注意 品質 時間換算線引前点 检 导轨工作台 表 4.8b 工位 6“前点检”间隔秒 0.5要素数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累计时间 累计时间(时间输入)要素 秒 時間 分 秒1手 1 1 1 2 1 2.输入各作业后的计测累计时间1歩 输入方法2种。任一种都OK2手 3 3 2 3 32歩 (1)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累计(秒)把握时3手 6 6 6 7 5 在累计时间sec里直接输入。3歩 (2)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时钟(ex 0:3:203分20秒)把握时4手 11 10 11 12 10 在累计时间(时间输入)的时、分、秒的各个单位里4歩 输入时间。完成后点击5手 13 12 12 14 125歩6手 14 14 14 15 146歩7手 17 17 16 17 177歩8手 26 26 25 268歩9手 29 29 29 289歩10手 42 43 45 39 4110歩11手 46 48 44 4611歩12手 66 68 69 63 6512歩13手 68 71 65 6813歩14手 69 73 66 6914歩15手 73 76 70 7215歩16手16歩17手17歩18手18歩19手19歩20手20歩21手21歩22手22歩23手23歩24手24歩25手25歩26手26歩27手27歩28手28歩29手29歩30手机种 KH145表准作业组合票每班必要数图号 周期时间秒生产线名 卷线S线工程名系长 班长 作成7.5IE系 手作业 手头、自动送 步 行前点检(2) 副号 作成日順 作業内容手待時間手 送 歩 1 2 3 4 5 6 7 8 15 169 10 11 12 2821 22 23 24225 26 2717 18 19 2013 14 29 301 反转半成品,拉直引线 5.44修剪过长的引线,放置好 2.066345107891411121318151617221920212623242530272829合計 7.5手待00周期时间秒 7.5 表(標)準作業票 半成品加工前 加工後 安全注意 品質 時間換算線引前点 检 导轨工作台 16 表 4.9 工位 7“套管插入” 间隔秒 0.5要素数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累计时间 累计时间(时间输入)要素 秒 時間 分 秒1手 1 1 1 2 1 2.输入各作业后的计测累计时间1歩 输入方法2种。任一种都OK2手 3 3 2 3 32歩 (1)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累计(秒)把握时3手 6 6 6 7 5 在累计时间sec里直接输入。3歩 (2)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时钟(ex 0:3:203分20秒)把握时4手 11 10 11 12 10 在累计时间(时间输入)的时、分、秒的各个单位里4歩 输入时间。完成后点击5手 13 12 12 14 125歩6手 14 14 14 15 146歩7手 17 17 16 17 177歩8手 26 26 25 268歩9手 29 29 29 289歩10手 42 43 45 39 4110歩11手 46 48 44 4611歩12手 66 68 69 63 6512歩13手 68 71 65 6813歩14手 69 73 66 6914歩15手 73 76 70 7215歩16手16歩17手17歩18手18歩19手19歩20手20歩21手21歩22手22歩23手23歩24手24歩25手25歩26手26歩27手27歩28手28歩29手29歩30手机种 KH145表准作业组合票每班必要数图号 周期时间秒生产线名 卷线S线工程名系长 班长 作成11.2IE系 手作业 手头、自动送 步 行SWA070套管插入 副号 作成日順 作業内容手待時間手 送 歩 1 2 3 4 5 6 7 8 15 169 10 11 12 2821 22 23 24225 26 2717 18 19 2013 14 29 301 取红、白套管插入 4.68取两白套管插入,整理捆扎部位 6.526345107891411121318151617221920212623242530272829合計 11手待00周期时间秒 11.2表(標)準作業票半成品加工前 加工後 安全注意 品質 時間換算線引套管插入 导轨工作台套管盒 如上面表 4.8a、表 4.8b 和表 4.9 所 示,工位 6 有两个作业人员,他们的周期时间分别是 8.9s 和 7.5s,由于 8.9+7.5=16.4s 大于生产线节拍时间 (15.96s),所以不能将它们合并,但是我们可以把工位 6 第二个作业人员的最后一个要素作业“修剪过长引线”放到工位 7。这样,工位 6 由一个作业人员完成的周期时间为 :16.4-2.1=14.3s,而工位 7的周期时间为 :11.2+2.06=13.26s,两个工位的周期时间都小于节拍时间。但是这样的合并,加重了作业人员的负荷,使作业人员不能维持长久的作业。所以必须做一些如下的改善,如图 4.5 所示: 图 4.5 布局图 1)重新布局 把原来工位 7 作业人员的位置调到工位 6 第二个作业人员的位置。 2)改善工具 由于绝缘纸很薄,工位 6 的作业人员都是把一叠绝缘纸拿在手里,然后用手指分出一片插入定子。这样分出一片绝缘纸需要花费 1s 的时间,一个定子要插入两片,就花费了 2s。如果绝缘纸能从一种自动出纳机里吐出来,作业人员只要花费 M3G1M3( 0.9s)就能拿到两片绝缘纸,所以可以考虑在作业人员的左右手分别设一个出纳机,这样的话作业人员还可以空出两手做后面的“拉直引线”套管盒子 改善前 改善后 17 作业。 工位 7 用来装套管的盒子又深又窄,不方 便拿取,应当将盒子设计得浅一些,开口大一些,并且套管横着摆放在作业人员的面前以方便作业人员拿取。 3)充分利用工位 9 作业人员的时间。 工位 9 引线烧焊的周期时间是 8.1s,所以可以将该工位的作业人员设为支援作业人员,使他可以到工位 6 帮忙拿托盘 (这个作业原来是工位 6 第二个作业人员的周期外作业 ),或者把托盘的暂放点设在工位 9,当工位 9 的托盘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 ,工位 9 的作业人员就可以拿着托盘到工位 6;在生产线紧张的时候 ,工位 9 的作业人员还可以帮工位 6 作业人员拉直引线 . 4)建议改善 可以考虑把工位 7 最 后一个“捆扎引线”的作业工序分给工位 8“前整形”。因为工位 7 捆扎了引线,在工位 8 完成了整形作业后又要拆开捆扎好的引线,所以工位 7 的作业人员做捆扎引线可能会因为捆扎得太好了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如果放到工位 8 的作业人员来做捆扎引线,不但可以利用他的等待时间,而且他可能会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比如,在拿定子的过程中就开始捆扎引线,或者用手把所有的引线拨到一边就可以了。 表 4.10 工位 8“前整形” 间隔秒 0.5要素数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累计时间 累计时间(时间输入)要素 秒 時間 分 秒1手 1 1 1 2 1 2.输入各作业后的计测累计时间1歩 输入方法2种。任一种都OK2手 3 3 2 3 32歩 (1)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累计(秒)把握时3手 6 6 6 7 5 在累计时间sec里直接输入。3歩 (2)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时钟(ex 0:3:203分20秒)把握时4手 11 10 11 12 10 在累计时间(时间输入)的时、分、秒的各个单位里4歩 输入时间。完成后点击5手 13 12 12 14 125歩6手 14 14 14 15 146歩7手 17 17 16 17 177歩8手 26 26 25 268歩9手 29 29 29 289歩10手 42 43 45 39 4110歩11手 46 48 44 4611歩12手 66 68 69 63 6512歩13手 68 71 65 6813歩14手 69 73 66 6914歩15手 73 76 70 7215歩16手16歩17手17歩18手18歩19手19歩20手20歩21手21歩22手22歩23手23歩24手24歩25手25歩26手26歩27手27歩28手28歩29手29歩30手机种 KH145表准作业组合票每班必要数图号 周期时间秒生产线名 卷线S线工程名系长 班长 作成13.3IE系 手作业 手头、自动送 步 行SWA080 前整形 副号 作成日順 作業内容手待時間手 送 歩 1 2 3 4 5 6 7 8 15 169 10 11 12 2821 22 23 24225 26 2717 18 19 2013 1411.6729 301 取下成品,装夹素材,启动 1.67机加工63 取成品,转身,装在托盘上 1.594 取工具将两引线拧结5 取素材,转身,放在工作台 1.791.217.08等待 *107891411121318151617221920212623242530272829合計12手待01.2周期时间秒 13.3表(標)準作業票半成品加工前 加工後 安全注意 品質 時間換算線引S WA 080 导轨机器 如图 4.6 所示,把导轨从中打断,把工位 8 的机器搬到导轨的另一边,作 业人员直接站在导轨打断处作业,把托盘暂放点设计在工位 9。这样,工位 8 就不需要花费两了“转身”的动作来拿放工件,而且工位 9 的作业人员可以直接走 18 到工位 7 帮忙(一次来回就比原来少走 12 米)。 改善前 改善后 、图 4.6 布局图 4.5.3 改善三 削去工位 13“引线绝缘纸插入”的瓶颈时间。 表 4.11 工位 13“引线绝缘纸插入” 间隔秒 1要素数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累计时间 累计时间(时间输入)要素 秒 時間 分 秒1手 1 1 1 2 1 2.输入各作业后的计测累计时间1歩 输入方法2种。任一种都OK2手 3 3 2 3 32歩 (1)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累计(秒)把握时3手 6 6 6 7 5 在累计时间sec里直接输入。3歩 (2)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时钟(ex 0:3:203分20秒)把握时4手 11 10 11 12 10 在累计时间(时间输入)的时、分、秒的各个单位里4歩 输入时间。完成后点击5手 13 12 12 14 125歩6手 14 14 14 15 146歩7手 17 17 16 17 177歩8手 26 26 25 268歩9手 29 29 29 289歩10手 42 43 45 39 4110歩11手 46 48 44 4611歩12手 66 68 69 63 6512歩13手 68 71 65 6813歩14手 69 73 66 6914歩15手 73 76 70 7215歩16手16歩17手17歩18手18歩19手19歩20手20歩21手21歩22手22歩23手23歩24手24歩25手25歩26手26歩27手27歩28手28歩29手29歩30手机种 KH145表准作业组合票每班必要数图号 周期时间秒生产线名 卷线S线工程名系长 班长 作成31.9IE系 手作业 手头、自动送 步 行SWA130引线绝缘纸插入(2个) 副号 作成日順 作業内容手待時間手 送 歩 2 4 6 8 10 12 14 16 30 3218 20 22 24 5642 44 46 48250 52 5434 36 38 4026 28 58 601 取素材,整理线束 8.35嵌入绝缘块(3块) 22.0963 放好成品(整理线束) 1.4745107891411121318151617221920212623242530272829合計 32手待00周期时间秒 31.9 表(標)準作業票 半成品加工前 加工後 安全注意 品質 時間換算線引引线绝缘纸插入导轨工作台 1)从节省的作业人员 中抽一个分配到工位 13“引线绝缘纸插入”。 如表 4.11 所示,工位 13 是这条生产线的瓶颈工位,所以对该工位的改善就显得极为重要,但是该工位的最小作业单元也有 8.35s,而工位 12“引线固定”的作业人员的操作时间是 9.07s, 8.35+9.07=17.42s,所以不能把该作业单元分给工位 12。如果在工位13 加多一个作业人员的话,那么工位 13 的周期时间为 10.53s,虽然该工位的周期时间变小很多,会造成作业停滞浪费,但是我们把这个作业人员设成“支援作业人员”。当其他工位出现在制品库存过多的时候,该作业人 员可以抽出时间去帮忙,或者当其他工工位 9 工位 7 工位 6 工位 8 工位 9 工位 7 工位 8 工位 6 19 位需要原料补给的时候,可以吩咐他去帮忙。 2)建议改善 把工位 12 引线固定和工位 13 改成 U 型 8局部生产单元 9。因为工位 12 分配了一个作业人员,他的作业周期时间 10.6s,工位 13 的分配了两个作业人员 ,他们的平均作业周期时间是 31.9s,如果把两个工位合成一个 U 型的局部生产单元 ,一个作业人员完成两个工位作业的周期时间是 :10.6+31.9=42.5s,而这个合并的生产单元有三个作业人员 ,所以它的周期时间应该是 :42.5/3=14.2s 小于合并后的工位 6 的周期 时间 14.3s,因此,这样的改善是可行的,但是这个方案需要搬动工位 12 的机器和增加一个新的工作台,需要的投资比较大,具体的效果还需进一步理论验证,才能确定是否实施。图 4.8 是我对工位 12 和工位 13 设计的布局改善图。 图 4.7 U 型局部生产单元 改善前 改善后 图 4.8 改善前后对比图 4.5.4 改善四 工位 15“扎线”由两人两机改成一人两机。 20 表 4.12 工位 15“扎线” 间隔秒 0.5要素数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累计时间 累计时间(时间输入)要素 秒 時間 分 秒1手 1 1 1 2 1 2.输入各作业后的计测累计时间1歩 输入方法2种。任一种都OK2手 3 3 2 3 32歩 (1)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累计(秒)把握时3手 6 6 6 7 5 在累计时间sec里直接输入。3歩 (2)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时钟(ex 0:3:203分20秒)把握时4手 11 10 11 12 10 在累计时间(时间输入)的时、分、秒的各个单位里4歩 输入时间。完成后点击5手 13 12 12 14 125歩6手 14 14 14 15 146歩7手 17 17 16 17 177歩8手 26 26 25 268歩9手 29 29 29 289歩10手 42 43 45 39 4110歩11手 46 48 44 4611歩12手 66 68 69 63 6512歩13手 68 71 65 6813歩14手 69 73 66 6914歩15手 73 76 70 7215歩16手16歩17手17歩18手18歩19手19歩20手20歩21手21歩22手22歩23手23歩24手24歩25手25歩26手26歩27手27歩28手28歩29手29歩30手机种 KH145表准作业组合票每班必要数图号 周期时间秒生产线名 卷线S线工程名系长 班长 作成27.5IE系 手作业 手头、自动送 步 行140扎线 副号 作成日順 作業内容手待時間手 送 歩 1 2 3 4 5 6 7 8 15 169 10 11 12 2821 22 23 24225 26 2717 18 19 2013 14 29 301 打结(一边) 2.64取下成品,装夹素材,启动 3.9063 机加工 21.004 取成品到台板上,打结(另一边)5 剪断线头,翻转成品 3.7112.874.42等待 *107891411121318151617221920212623242530272829合計15手待013周期时间秒 27.5表(標)準作業票半成品加工前 加工後 安全注意 品質 時間換算線引S WA 135工作台暂存台 表 4.13 工位 16“最终整形” 间隔秒 0.5要素数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累计时间 累计时间(时间输入)要素 秒 時間 分 秒1手 1 1 1 2 1 2.输入各作业后的计测累计时间1歩 输入方法2种。任一种都OK2手 3 3 2 3 32歩 (1)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累计(秒)把握时3手 6 6 6 7 5 在累计时间sec里直接输入。3歩 (2)各要素完成时间采用时钟(ex 0:3:203分20秒)把握时4手 11 10 11 12 10 在累计时间(时间输入)的时、分、秒的各个单位里4歩 输入时间。完成后点击5手 13 12 12 14 125歩6手 14 14 14 15 146歩7手 17 17 16 17 177歩8手 26 26 25 268歩9手 29 29 29 289歩10手 42 43 45 39 4110歩11手 46 48 44 4611歩12手 66 68 69 63 6512歩13手 68 71 65 6813歩14手 69 73 66 6914歩15手 73 76 70 7215歩16手16歩17手17歩18手18歩19手19歩20手20歩21手21歩22手22歩23手23歩24手24歩25手25歩26手26歩27手27歩28手28歩29手29歩30手机种 KH145表准作业组合票每班必要数图号 周期时间秒生产线名 卷线S线工程名系长 班长 作成12.5IE系 手作业 手头、自动送 步 行141最终整形 副号 作成日順 作業内容手待時間手 送 歩 1 2 3 4 5 6 7 8 15 169 10 11 12 2821 22 23 24225 26 2717 18 19 2013 1410.2029 301 左手取下成品,右手装上素材,启动 2.30*机加工63整理引线,把成品放在导轨上,取一素材放在工作台上5.214 等待54.99107891411121318151617221920212623242530272829合計7.5手待05周期时间秒 12.5表(標)準作業票半成品加工前 加工後 安全注意 品質 時間換算線引S WA 141工作台暂存台导轨 如表 4.12 和表 4.13 所示,为了使工位 15 由两个两机改成一人两机。首先把工位15 的最后一个要素作业“剪断线头 ,翻转成品” 3.7s 分配后面的工位 16“最终整形”,刚好工位 16 的作业人员有一个等待时间 5.0s 大于 3.7s,所以分配作业后工位 16 的周期时间还是原来的 12.5s。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安排工位 15 的作业人员操作两机器使工位 15 的周期时间不会超过节拍时间。首先计算一下作业人员可以操作机器的数目 台人操作时间 机操作时间人操作时间人可操作机器的数目 4.296.10 00.2196.10 所以一人二机理论上可以行的 ,表 4.14 是我安排的一人二机表准作业组合票 21 表 4.14 工位 15“扎线”改善后表准作业组合票 从表 4.14 可知,在时间 2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