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论文.doc_第1页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论文.doc_第2页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论文.doc_第3页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论文.doc_第4页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本系统是结合企业实际的人事、人员查询, 经过实际的需求分析,采用功能强大的vfp作为开发工具而开发出来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如下:设置:每个操作员均有自己的密码,可以反之非本系统人员进入系统;又因每个人的权限不一致,故可以反之越权操作。权限设置:设置每个人的权限,使个人有个人的操作范围,不能超出自己的范围操作。一般只有负责人可以进行权限设置。初始化:将计算机中保留的上一次操作后的结果清除。以备重新查询、更新、统计、输出等功能的执行。档案更新:为了存放职工人事档案的全部数据,本系统将每一名职工的档案分为人事卡片、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分别存放。档案更新包括对各种表的记录修改、删除、添加等操作。档案查询:可以按姓名、部门或任意条件查询个人和一部分人的情况。档案统计:包括统计文化程度、技术职务、政治面貌、年龄、工资等。档案输出:可以输出个人档案、全体档案、人事卡片、单位名册、团员名次到屏幕或打印机上。其他操作:包括修改密码、设置权限等。关键字: 需求分析 VFP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Title Perso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Business AbstractThis system accords with enterprises real personnel, personnel inquiry, is analysed through the real demand, adopt powerful vfp as developing instrument and develop enterprise personnel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at come out. Its main function is as follows: Set up : Each operator have ones own password, can systematic person this enter the system non- on the contrary; Because everybodys authorities are inconsistent again, so can go beyond ones commission to operate on the contrary . The authority is set up : Set up everybodys authority , make individuals have personal operation ranges , cant go beyond ones own range operation . Generally only the director can carry on the authority to set up .Initialize: Remove the result after last operation that is kept in the computer. In order to the execution of the function of inquiring about , be newer , count , outputting again etc. The file is upgraded : For deposit all data , worker of personal file, system this divide every file of worker into personnel card , kinsfolk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deposit respectively. File is it is it revise , delete , add etc. and operate to various kinds of record of form to include to upgrade.The file is inquired about: Can inquire about the situations of individuals and some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name , department or wanton terms . The file is counted : Including count schooling , technological post , political background , age , salary ,etc. The file is exported: Can output personal facts , all file , personnel card , unit register , member place reach screen or at the printer. Other operation: Including revise password , setting up the authority ,etc. Key word :VFP system in demand Perso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Business1 引言人事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人事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人事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劳资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我们将以开发一套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为例,谈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因为Visual Foxpro6.0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我们选定Visual Foxpro6.0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各项功能。本系统开发时间将近四个月,初步完成了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初级版本,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原定的基本功能,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将在以后的版本中进行陆续的改进和完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涵盖了三个主要的子系统:人事卡片统计、查询、维护,并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递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工作的准确率和效率。本报告从系统分析、需求分析、概要分析、详细分析到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系统维护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记录了开发过程中的分析依据和设计思路及相关图表,阐明了主要的设计内容和实施、运行情况,为本系统的使用、升级提供了完备的资料。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使传统意义上的人事管理的形式和内涵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在过去,一支笔和一张绘图桌,可能就是进行办公的全部工具。今天,电脑、扫描仪和打印机等,已基本取代了旧的办公用具。如今,人事管理已完全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并在计算机辅助下准确快速地完成许多复杂的工作。这些都大大地缩短管理的时间。而今天,人事管理的内容已经转变为对更为广泛的系统价值的追求。信息管理,如今已是一个热门话题,它已为许多企业所采用。我认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引入现代管理的思想,建立一套可面向企事业单位人事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1)管理本身就是一类复杂的智能行为,是一个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的过程(2)现代的企事业管理迫切需要一个支持人事的信息平台(3)一个协同管理的平台是必不可少的(4)企业需要一个不断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的系统2 系统需求分析21 系统调查系统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系统的基本情况、系统中信息处理的状况、系统的资源情况及系统的各类人员对信息系统的态度。带着上述问题,我多次走访了该企业的领导,对实际操作人员进行了多次联系和调查,了解了实际的业务操作流程情况。发现该企业存在的问题:第一,业务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随意性很大,对人的经验水平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具体操作往往因人而宜;第二,资料多次手工处理,如逾期通知等,出错率高,完全可以用数据库检索自动生成。第三,数据重复率高,有些地方人员多次使用相同数据,有些信息完全可以归类,第四,缺乏统计工作。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来对信息进行查询、修改、统计、输出等日常管理工作,尽量少的人员介入和数据冗余,以简练实用为基础,实现信息管理计算机化,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系统的资源情况:系统的各类人员对信息系统的态度:(1) 主要领导:系统的开发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可。因此他们都以积极的态度支持系统的开发工作,并在人力和物力上提供保证。(2) 系统使用人员:繁重而单调的人工操作使他们非常繁忙,他们迫切希望从原来低效的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但也对系统的适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2 可行性分析2.2.1经济可行性:本课题的开发主要是要花费相当多的人力和时间,虽然开发出来的软件可能离具体产生效益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出于通过毕业设计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从长远利益来考虑,本课题的设计开发还是具有相当大的经济可行性的。222技术可行性: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猛,高速度大容量的电脑已成为许多公司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设备,推动办公自动化的软件不断涌现,微机的普及为该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编制软件采用VFP编程语言,VFP是面向对象程序开发的理想语言,开发接口好,适合非计算机人员使用。223营运可行性:计算机以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作为人类脑力劳动的有利助手登上历史舞台后,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现代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且系统逐步从单项事务信息处理系统迅速向综合服务(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本系统使用界面良好,易于操作。企业拥有一批较高素质的员工,只需进行短期的培训,就可熟练操作本系统了。 通过以上分析,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在经济上、技术上、营运上都是可行的。23 系统的目标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总目标是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开发方法,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通过这个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使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人事管理效率的目的。,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准确、及时处理和沟通及共享,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持和反馈信息,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2.4开发进度安排项目开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用时约一个月,进行系统初步调查、系统分析、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画出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程序流程图。第二阶段 用时约两个月,进行程序的编写。利用VFP进行程序的实际编写、测试、安装及人员培训。3 系统分析3.1系统总体设计3.1.1开发设计思想:要尽量采用企业现有软硬件环境,及先进的开发方案。系统应符合企业人事管理的规定,满足其日常管理的需要。系统应既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补充维护。系统应根据用户需求可以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3.1.2系统的功能:设置:每个操作员均有自己的密码,可以反之非本系统人员进入系统;又因每个人的权限不一致,故可以反之越权操作。权限设置:设置每个人的权限,使个人有个人的操作范围,不能超出自己的范围操作。一般只有负责人可以进行权限设置。初始化:将计算机中保留的上一次操作后的结果清除。以备重新查询、更新、统计、输出等功能的执行。档案更新:为了存放职工人事档案的全部数据,本系统将每一名职工的档案分为人事卡片、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分别存放。档案更新包括对各种表的记录修改、删除、添加等操作。档案查询:可以按姓名、部门或任意条件查询个人和一部分人的情况。档案统计:包括统计文化程度、技术职务、政治面貌、年龄、工资等。档案输出:可以输出个人档案、全体档案、人事卡片、单位名册、团员名次到屏幕或打印机上。其他操作:包括修改密码、设置权限等。3.2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总体结构设计如图3-1所示。人事卡片编辑家庭成员表编辑社会关系表编辑逐条浏览浏览字段设定浏览全局统计技术职务统计职工年龄统计政治面貌统计文化程度统计民族情况统计职工工资个人档案输出全体档案输出职工基本信息输出打印人事卡片档案输出主界面初始化档案更新档案统计档案查询退出档案输出 欢迎界面 输入密码 修改密码 图3-1总体结构设计图3.3 开发工具 与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相比,Visual FoxPro 6.0具有用户的普遍性、功能的完整性、工具的易用性和规模的可伸缩性等特点(1)用户的普遍性勿庸置疑,Visual FoxPro 6.0作为数据库工具拥有众多的开发者。由于它与传统的xBASE数据库兼容,因此了解和使用它的传统用户数量庞大。它安装容易,运行环境要求不高,入门和学习方便,最易于用户接受。(2)功能的完整性经过几个版本的升级,Visual FoxPro 6.0比传统的xBASE数据库有了质的飞跃。在数据管理方面,它基本具备了大型SQL数据库的特征(如视图、关键字、关系、触发器、存储过程等);在数据库设计方面,它提供了各种数据库组件的设计向导和图形化、智能化的设计过程。其独特的优点是提供了各种数据库用户界面的可视化设计工具,提供了自含的编程语言和调试工具,提供了查询数据库的默认表格工具等。总而言之,Visual FoxPro 6.0尽量使得用户不依靠任何其他软件工具就能完成一个较复杂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全部开发工作。(3) 工具的易用性Visual FoxPro 6.0的各种工具之所以容易使用,是因为它以方便和规范开发者的工作为目标,充分考虑了数据库应用软件的特点。窗口化、图形化、智能化、模板化、向导化、参数化和通用化是Visual FoxPro 6.0工具的共同特征。3.4 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需求分析是数据库结构设计的第一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以后进一步的设计打下基础。在仔细调查企业员工人事管理过程的基础上,我们得到本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如图3-2所示。 系统维护 用户设置 企业人事 统计要求 一般用户 人员 管理系统 表单维护 统计结果图3-2 系统数据流程图3.5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流程图的补充说明,主要用来描述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和外部实体。有效的数据字典可以通过数据元素和数据结构来描述数据流、数据存储的属性,这次系统开发准备了以下一分详尽的的数据字典,为后面的具体设计打下基础。数据元素名称:PER-ID字段名:编号 说明:员工编号数据值类型:离散类型:字符长度:50有关数据结构: 员工卡片总编号:000000-009999编号:009999有关编码说明:无 名称:NAME字段名:员工姓名说明:公司名称数据值类型:离散类型:字符长度:100有关数据结构:信息查询表总编号:1-102编号:102有关编码说明:无 名称:所属部门字段名:部门说明:部门名数据值类型:离散类型:字符长度:50有关数据结构:员工卡片总编号:1-100编号:100有关编码说明:无 名称:NAME-1字段名:姓名说明:员工家庭成员姓名数据值类型:离散类型:字符长度:50有关数据结构:家庭成员表总编号:0-09编号:09有关编码说明:无 名称:NAME-2字段名:姓名说明:社会关系姓名数据值类型:离散类型:字符长度:20有关数据结构:社会关系表 总编号:0-09编号:09有关编码说明:无 名称:Cpassword字段名:用户密码说明:用户密码数据值类型:离散类型:字符长度:40有关数据结构:用户密码表总编号:0-02编号:02有关编码说明:无 3.6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化E_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码。对于实体采用如下方法:将每个实体转化为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即为关系的码。对于实体的联系的转化的方法:若实体间的联系是1:1,可以在两个实体转换成的两个关系中任意一个关系的属性加入另一个关系的码。若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n,则在n端实体转换成关系中加入1端实体转换成的关系码及联系的属性。若实体之间的联系是m:n,则将联系转换为关系,关系的属性为诸个实体的码加上联系具有的属性,而关系的码则为实体的码的组合。将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可得到以下 个关系(每个关系的主码用 _标出,外码用#标出):针对本系统,通过对企业员工人事管理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析,设计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如下:人事卡片(员工卡号、所属部门、姓名、性别、现任职务、出生年月、民族、籍贯、政治面貌、职称、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家庭出身、本人成分、婚姻状况、参加工作时间、进单位时间、工资、各种补贴、家庭住址、年龄、备注、部门编号);家庭成员(员工卡号、部门、姓名、成员姓名、与员工关系、出生年月、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工资、经济来源)。社会关系(员工卡号、部门、姓名、关系姓名、与员工关系、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工资、经济来源、)。4 数据库结构的实现在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得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后,我们就可以在VisualFoxpro6.0数据库系统中实现该逻辑4.1 数据库设计4.1.1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这一设计阶段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逻辑结构设计打下基础。本系统根据上面的设计规划出的实体有:人士卡片实体、家庭成员实体、社会关系实体、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E-R图如图4-1所示: 员工编号 所属部门 姓名 年龄 备注 人事卡 拥有 社会关系 家庭成员 员 部 姓 职 备 工 门 名 务 注 卡 员工卡号 部门 经济来源图4-1 多个实体的关系图4.1.2数据库结构设计需要将上面的数据库概念结构转化为VisualFoxpro6.0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也就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在上面的实体及实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数据库中的表格以及各个表格之间的关系。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各个表格的结果如下面的几个表格所示。 人事卡片表表4-1所示。 表4-1 人事卡片表列名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PER-ID数值型(6)否编号NAME字符型(10)否姓名SEX字符型(2)否性别BIRTHDAY日期型(8)否出生年月ADDRES字符型(30)可住址HEALTH字符型(11)可健康状况NATIVEPLACD字符型(10)否籍贯EDUCATION字符型(10)可文化程度PAR字符型(10)可职称DEPT字符型(20)否部门HEADSHIP字符型(10)否职务SALARY数值型(6)否基本工资DEP-ID备注型否部门编号BEGTIME日期型(8)否开始工作时间COMTIME日期型(8)可进本单位时间AGE字符型(2)可年龄ALLOWANCE数值型(6)可各种津贴REMARK字符型(20)可备注RACIAL字符型(4)可民族POLITY字符型(4)可政治面貌家庭成员表如表4-2所示。表4-2 家庭成员表列名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PER-ID数值型(10)否员工号DEPT字符型(20)可所属部门NAME字符型(20)可员工姓名NAME-1字符型(10)可家属姓名RELATION字符型(10)可与员工关系BIRTHDAY日期型(8)可出生年月MARRIAGE字符型(4)可婚姻状况EDUCATED字符型(4)可文化程度SALARY数值型(6)可工资社会关系表如表4-3所示。表4-3社会关系表列名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PER-ID数值型(6)否员工号DEPT字符型(20)是所属部门NAME字符型(8)是员工姓名NAME-2日期型(8)是关系姓名RELATION字符型(4)是与本人关系POLITY字符型(4)是政治面貌FACTORY字符型(20)是工作单位TYPE字符型(10)是职务工种REMARK字符型(20)是备注用户密码校验表如表4-4所示。表4-4 用户密码校验表列名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NAME字符型(10)否合法用户姓名PASSWORD字符型(10)否用户密码 RANK字符型(1)可权限等级4.2数据库中数据完整性所谓数据完整性就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质量。我们所设计的“企业人事管理数据库”实现了以下两类完整性:实体完整性我们在设计表时,保证了部分表中所有的行唯一,即表中所有记录唯一。例如在“人事卡片”中,员工编号设为主键,保证了“人事卡片”的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表的数据的一致性维护。我们创建了24个主键和外键约束,并且增加了级联删除和级联更新来保证数据库的参照完整性。这9个约束分别是:FK_人事变动表_员工信息表、FK_员工出差表_员工信息表、FK_员工出勤表_员工信息表、FK_员工工资表_员工信息表、FK_员工工作经历表_员工信息表、FK_员工考核奖惩表_员工信息表、FK_员工培训表_员工信息表、FK_职称评定表_员工信息表。以FK_人事变动表_员工信息表为例,此约束是通过人事变动表和员工信息表中的员工编号,建立这两个表之间的关系。它表示人事变动表中的员工编号必须在员工信息表存在,当员工信息表中的员工编号删除或更新时,人事变动表中该员工编号的所有信息都将被级联删除或更新。至此,所有对VFP数据库的直接操作都已完成。4.3登录模块、系统主界面设计在这个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中,我主要实现了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档案统计模块、以及档案查询等模块的部分界面设计。在本节中,我将主要介绍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及界面。 用户要使用本系统,首先必须通过系统的身份认证,这个过程叫登录。登录过程需要完成以下任务:根据用户名和密码来判断是否可能进入系统;根据用户类型决定用户拥有的权限。成功登录的用户将进入系统的主界面。以下是系统的登录界面,按顺序输入帐号、密码,如正确即可登录。 功能:用户登录进入人事管理系统。系统启动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用户登录。若不登录系统,所有功能都无法使用。用户只有登录系统后,根据其具有的权限,才能执行一定的操作。操作:进入该功能后,要求输入用户的登录名及其口令,只有其登录名和口令完全正确,才能进入工资管理系统。系统会根据为用户分配的权限,设置其对应的功能为有效,用户就可操作该功能。用户登陆系统的主界面如图4-2所示。图4-2 用户登陆系统的主界面用户设置窗体如图4-3所示。图4-3用户设置窗体系统主菜单界面如图4-4所示。图4-4系统主菜单界面设计主窗体的属性界面如图4-5所示。 图4-5 设计主窗体的属性界面人事查询界面如图4-6,4-7所示。图4-6 人事查询界面图4-7 人事查询界面4.3.4人事统计查询点击人事管理窗口的“统计”按钮,进入如图所示界面,列出的是所有员工技术职称,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职工年龄、文化程度、工资的所有条目情况以网格形式列表出来,由于界面大小有限,不能完全看到,可用鼠标选中一位员工,然后用左、右箭头查看其他条目的情况。人事统计界面如图4-8所示。图4-8 人事统计界面职工政治面貌统计表如图4-9所示。图4-9 职工政治面貌统计系统维护界面如图4-10所示。图4-10 系统维护界面员工人事卡片维护界面如图4-11所示。 图4-11 员工人事卡片维护界面4.4员工人事信息管理模块简介(1) 档案资料:基本资料:基本资料界面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婚姻情况、籍贯、政治面貌、现住址、联系电话、传呼机号码、学历、专业、毕业院校、外语、外语水平、职称及评定时间、受聘时间、部门、职务、工资级别和特长等。(2) 家庭情况: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情况和配偶情况。家庭成员情况中有称呼、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或住址以及政治面貌。并有两个功能键“插入行”和“删除行”,按插入行按钮即在光标所在位置前插入一行,删除行即删除光标所在的行。配偶情况输入框可以自动识别员工的婚姻情况,只有在员工已婚情况时该项才可输入。内容包括:配偶姓名、出生日期、政治面貌、民族、籍贯、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电话、工作单位、职务,其中政治面貌、民族、文化程度、职务可从摘要选择。(3) 工作履历:工作履历包括应聘前工作简历、受聘后工作履历,应聘前简历中有起止年月、工作单位、职位、所做工作,受聘后履历有起止年月、受聘部门、职务、所作工作。主要业绩:(4) 包括主要业绩和技术分析两个内容。(5) 离职处理。在职员工离职时,可通过“离职处理”功能将此离职员工的人事档案转到离职员工档案管理中。(6) 档案打印。4.4.1员工人事信息管理模块的体系结构如图4-12所示。图4-12员工人事信息管理模块4.4.2员工人事信息管理模块的运行流程及详细说明人事信息模块的运行流程如图4-13所示。图4-13 人事信息模块员工详细信息窗口中显示的是员工必要信息。可供用户浏览查询及以其记录为单位的操作。如果用户修改某一纪录中的某一项,可双击该条纪录进入员工基本信息表窗口,此窗口使用数据窗口的FREEFORM风格(典型的录入界面)。该种风格特点是列标题和数据列可以完全按照开发者的意图布置。在此窗口显示的是员工的详细资料,在此窗口还可以编辑员工照片。 该模块的可以呼出多条件查询窗口,在此窗口中应用了数据窗口这一智能化对象。所以多条件查询也就变得简单起来,只要通过修改数据窗口的CAPTION属性。(从此一点就可以看出数据窗口的优越之处)。 在职工信息表中加入职工信息时,用户不能任意的输入职工编号,而是由系统提供负责判别职工编号的唯一性,用于显示该单位花名册已有的职工名,从而要求用户不能任意输入的职工信息了,要加入新的职工信息必须先加入到花名册中去。这样就既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的一致性,又防止了数据的冗余。 在职工工资表中和在职工基本信息表中删除职工信息时,为保持数据的一致性,通过代码将所有有关的数据表中的记录统一删除,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数据的冗余。 另外,考虑到职工的编码可以唯一标示职工的单位,所以就对单位进行编码化,即职工编码的前三位唯一标示一个单位,这样就减少数据的冗余。 修改记录子模块的处理过程如图4-14所示: 图4-14 修改记录子模块的处理过程图在职工信息表中加入职工信息时,用户不能任意的输入职工编号,而是由系统提供负责判别职工编号的唯一性,用于显示该单位花名册已有的职工名,从而要求用户不能任意输入的职工信息了,要加入新的职工信息必须先加入到花名册中去。这样就既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的一致性,又防止了数据的冗余。 在职工工资表中和在职工基本信息表中删除职工信息时,为保持数据的一致性,通过代码将所有有关的数据表中的记录统一删除,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数据的冗余。删除记录子模块的处理过程如图4-15所示:图4-15删除记录子模块的处理过程图对员工信息综合操作的流程如图4-16所示。图4-16对员工信息综合操作的流程图查询操作流程应为:先在员工分布层次图用鼠标选中需要查询档案的员工,然后在右边选择要查询的是哪部分资料(“基本资料”、“家庭情况”、“社会关系”或“用户权限”),然后按“查询”即可。或者,在选中需要查询档案的员工后,右键双击两下要查询的图形按钮也可以。基本资料基本资料界面窗口,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性别(从下拉菜单中选择)、出生日期、民族、婚姻情况(从下拉菜单中选择)、籍贯、政治面貌、现住址、联系电话、学历、职称、受聘时间、部门(从下拉菜单中选择)、职务、工资级别等。其中有些栏目是固定的,栏目名称不能修改,它的内容是必填的;有些栏目,系统提供了对该栏目的“栏目名称”及其“内容选项”的修改功能。栏目设置如下:在“人事管理”基本资料的新增/修改状态下,用鼠标右键单击某一需要调整的栏目名称(例如:部门),系统显示出一个小的“项目设置窗”,在栏内输入000001(可通过单击后边的查询按钮,打开项目管理窗,鼠标双击选择项目),确定后,保存新设置;栏目内容读取如下:在“人事管理”基本资料的新增/修改状态下,鼠标双击该栏目名称(例如:专业),得到“专业”项目内容菜单,再鼠标双击左边列表中的项目内容(例如:计算机应用),系统自动将“计算机应用”填入人事的(专业栏目)中。输入基本资料时可使用键盘回车、TAB键在各条目之间转换。当光标移动到某些项时,会出现按钮,表示这一项可从摘要中选择,用鼠标点击它就会弹出摘要管理窗口,选择你想要的选项,然后按返回按钮,该选择就会自动输入。4.5开发和运行环境开发工具:中文版VisualFoxpro6.0。运行环境:Windows9x、Windows NT或Windows20004.6操作平台本系统是在 Windows 98Windows MeWindows NT 4.0 (SP4)Windows 2000 的中英文环境下运行,完全适用于各式屏幕大小设置 640x480、800x600、1024x768、.。系统推荐在PC 586/32MB 以上各档微机下运行,硬盘上安装占用不到30MB空间。系统的安装和运行,推荐使用如下配置: CPU 586/350MHz以上; 内存64MB 以上; 硬盘100M 以上自由空间; VGA 显示器; 中文操作系统 Windows 98/me/2000/XP/winNT分辩率800600 或更高; 颜色256色以上。 4.7输入输出设计输出是系统产生的结果或提供的信息,是系统开发的目的和评价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尽管有些用户可能直接使用系统或从系统输入数据,但都要应用系统输出的信息,输出设计的目的正是为了正确及时的反映和组成用于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有用信息,因此,系统设计过程与实施过程相反,不是从输入设计到输出设计,而是从输出设计到输入设计。目的:能输出,满足管理上的需要,输出装置主要是显示器和打印机输入设计对系统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重要影响,输入数据的正确性直接决定处理结果的正确性,如果输入数据有误,即使计算机和处理十分的正确,也无法获得正确的输出信息。同时输入设计是信息系统与用户之间交互的纽带,也决定着人机交互的效率。本次设计的输入采用键盘结合鼠标的输入方式。用户界面是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也是控制和选择信息输入输出的主要途径。也是控制和选择信息输入输出的主要途径。用户界面设计应坚持友好、简便、使用易于操作的原则,尽量避免过于花哨和繁琐5 系统实施51 编程软件的特点 本系统的编程软件采用Visual Foxpro 6.0(以下简称VFP ) 。VFP 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xBase 数据库家族的一员,是其前身Foxpro 与可视化程序设计相结合的产物。VFP具有性能好、速度快、工具丰富而且完整、界面友好等特点,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数据库系统之一。在数据库操作、数据库管理、可视化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面,VFP都优于同种类型的数据库软件。VFP 中文版在性能、系统资源利用和设计环境等方面有许多优点,并对系统作了全方面的优化。VFP6.0主要特点(1)强大的查询和管理功能(2)引入了数据库表的概念(3)扩大了对SQL语言的支持(4)大量使用可视化的界面操作工具(5)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6)通过OLE实现应用集成(7)支持网络应用52系统实施、测试方法和特点系统实施是在系统的详细设计以后才开始的,它是以系统分析和设计工作为基础的上,将技术的设计转化为可以实际运行的物理系统的阶段。521系统实施的方法本系统在实施阶段采用了快速原形法、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以及在具体编程中采用的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三者相结合的系统实施方法。快速原型法首先在明确了用户基本信息需求如报表格式、屏幕菜单设计等,建立了一个应用系统的框架作为应用开发的实验模型(即系统的模型)。然后针对用户运行这个模型后提出的更进一步的需求,尽快建立一个可以运行的、简单的功能模型作为初始原型,这个原型系统只响应用户最基本的需求,并交用户使用。用户在使用原型系统后取得经验和加深对系统的理解,评价系统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确定对系统的需求,并提出对原型系统的变更与提高的具体意见。根据用户对系统的更高的要求,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再交给用户,如此循环,就获得比较完善的系统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进入程序设计阶段,根据前面的HIPO图或控制结构图中的各个模块的模块说明。采用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自顶向下模块化设计把一个程序分解为若干个层次模块,接着,对每一个模块逐步细化,力图分解为若干个更为简单的子功能。基本上把每个模块进行功能细化、数据细化和逻辑细化,这样对每个模块都进行上述三个方面的细化,就将整个程序的逻辑过程描述清楚,可以进行编码。面向对象的方法的采用由于VFP是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软件,因此对整个软件形成由抽象到具体,能够起到很好的描述作用,因此整个软件设计比较直观。只要定义各个对象之间消息模式进行操作,就可以在编辑图中所见即所得,快速的看到软件的效果。522系统实施的步骤系统实施这一个阶段的主要步骤由编码、系统测试、系统安装和系统转换。在系统的详细设计,选用了设计的方法后,就开始实施具体程序代码的编码工作。编码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选用适当的程序设计语言,把经过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所确定的信息处理过程转换成可在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的程序源代码。本系统所采用的是VFP6.0软件开发工具。VFP6.0方便灵活的数据库开发功能,其可视化的开发界面及事件驱动的性能,为编码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很容易为用户接受和使用。523 系统测试的基本原则(1) 测试工作应避免由原开发软件的个人或小组来承担。本系统的测试工作由本公司总的相关人员来承担。(2) 设计测试方案时,不仅要包括确定的输入数据,而且应包括从系统功能出发预期的测试结果。(3) 测试用列不仅要包括合理、有效的输入数据,还要包括无效的或不合理的输入数据。(4) 不仅要检验程序是否作了该做的事,还要检查程序是否同时作了不该做的事。(5) 软件中仍存在错误的概率和已经发现错误的个数是成正比的。(6) 保留测试用列,作为软件文档的组成部分。 524 测试方法 对本系统的测试过程采用了对软件进行测试常用的方法,即人工测试和机器测试。人工测试又称代码复审,包括人工复查、走查、会审。机器测试包括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和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由于本系统的规模较小,所以人工测试主要采用的是人工复查,源程序编完后直接由自己进行检查。另外,如条件允许还可请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对系统进行复查。机器测试采用了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方法。白盒测试是按照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逻辑开选定测试用列,对软件的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坚持它与设计是否相符。黑盒测试是在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性。 根据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测试用列,从程序的输入和输出特性上测试是否满足设定的功能。本系统采用白盒测试,然后采用黑盒测试。系统测试工作的四个步骤 单元测试采用条件覆盖的方法来进行测试,设计测试用例,使每个判断中的每个条件可能值至少满足一次。组装测试对每个模块完成了单元测试以后,需要按照设计时的模块图连接起来,进行组装测试,通常采用黑盒测试法,发现模块之间协调性问题,进行局部修改,再次组装,得到了预期的正确结果。确认测试确认测试是以整个软件作为测试对象,进一步检查软件是否符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全部需求,因此又称为合格性测试或验收测试。按照这样的需要,对本系统的功能、性能和配置等做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为符合要求。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将信息系统所有的组成部分包括软件和硬件、用户和环境综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以检验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运行时的协调配套性。系统测试要在系统的实际运行环境现场,在用户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系统转换是新旧系统交替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是准备新系统运行需要的基础数据资料及进行系统的初始化工作。其转化方式主要有: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和分段转换。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开始新旧系统的转换工作。由于本系统是小型的MIS系统,规模较小,实现功能并不复杂,所以采用直接转换的方式。53 系统运行与维护531 系统的运行新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为了保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随着环境的变化始终处于最新的、正确的工作状态,必须加强对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日常管理。系统运行管理主要由系统运行值班人员来完成,对系统每天运行情况、数据输入和输入情况及系统的安全性与完备性及时地如实记录和处置。532 系统的维护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处于系统投入生产性运行以后的日期中,为了纠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进行修改软件的过程,即是软件维护也是为软件的升级提供详细的资料。系统维护的目的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而可靠的运行,并能使系统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以充分发挥作用。系统维护的内容和类型系统维护的内容系统维护的主要内容:应用程序的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和硬件设备的维护。系统维护的类型系统维护的主要类型: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本系统维护工作主要是完善性维护和纠错性维护。系统维护的组织管理系统维护工作并不仅仅是技术性工作,为了保证系统维护工作的质量,需要付出大量的管理工作。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人员软件管理工作。由于本系统的功能简单,规模小,只要一般的机房人员进行维护工作就可以了。6 系统开发小结用户对应用软件的评价主要是根据系统的正确性、易用性(系统的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性能、可维护性及后台连接的数据库等几个方面,本系统的开发正建立在此基础上。本系统的开发过程对我来说是进一步学习的过程,在此将自己在这次开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系统的主要特点作以下总结。61系统的特点企业人事管理系统除具有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有以下特点:(1)对决策的支持 系统根据企业人事统计及查询、维护等信息分析对企业决策提供简单方便的支持。(2)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用户应用系统首先看到的是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