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苏州某高校6层商住楼设计[底层超市]【全套图纸】.doc_第1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苏州某高校6层商住楼设计[底层超市]【全套图纸】.doc_第2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苏州某高校6层商住楼设计[底层超市]【全套图纸】.doc_第3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苏州某高校6层商住楼设计[底层超市]【全套图纸】.doc_第4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苏州某高校6层商住楼设计[底层超市]【全套图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学院商住楼 I 长江学院商住楼长江学院商住楼 全套图纸,加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153893706 摘摘 要要 建筑物名称:长江学院商住楼 建筑所在地点:苏州某高校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层数:六层 总建筑面积:10390.8 2 m 本次毕业设计是设计苏州某高校长江学院商住楼工程。它位于美丽的苏州,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场地类型为类。建筑 总面积为 10390.8 平方米,建筑总高 19.5 米,共有六层。底层层高 4.2 米,其 余各层层高均为 3 米。 本建筑的设计内容包括两部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部分:根据建筑的地理位置以及所要求的功能分区等设计依据并 力求建筑物安全、实用、经济、美观,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平面设计、立面 设计、剖面设计、防火组织设计,以及屋面、楼梯及墙体等构造设计,完成了 建筑设计说明及有关施工图。 结构设计部分: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工程地 质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本 工程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随后进行了结构平面布置、估算截面尺寸、 荷载计算、框架计算、侧移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及构件设计等工作,并 完成了结构设计说明及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框架配筋图、楼梯、基础结构 布置图。 关键词: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内力组合;内力计算关键词: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内力组合;内力计算 长江学院商住楼 II ChangjiangChangjiang InstituteInstitute ofof commercialcommercial andand residentialresidential AbstractAbstract Building Nam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 location: a Suzhou University Type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Storeys: six-storey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10390.8m2 The graduation project is to design a Suzhou Universit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It located in the beautiful Suzhou a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the basic seismic intensity of 7 degrees maximum security, its venue for the type is class . The total area of the construction is 10390.8 square meters, its height is 19.5 meters, and the number of its storey is four. The height of the first floor is 4.2 m, the other layers are 3 meters high. The building design includes two parts: building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quired functions etc, zoning and design on the basis of the building safety, practical, economic, aesthetic, the overall programme design, graphic design, elevation design, profile design, organizational design for the fire and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roof, the stairs and the walls, etc. And complete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lans. Structura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report, the type of construction sites and the height and the storey number of the building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his project and it use a structure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Followed by a structural layout, estimating section size, load, the framework, the lateral basis, the internal force,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and component design work and complete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the structure layout plans for the standard storey and the framework plans for the reinforcement , staircases and infrastructure layout. Key words: frame stru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internal forces combination; calcul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s 长江学院商住楼 III 目 录 1 建筑设计.1 1.1 建筑设计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1 1.2 设计原始资料 .1 1.2.1 建筑环境和地点 .1 1.2.2 建筑使用功能需求 .2 1.3 方案比较及可行性分析 .2 1.4 总平面设计 .3 1.4.1 总平面设计的依据 .3 1.4.2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4 1.4.3 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形式 .4 1.5 建筑平面设计 .5 1.5.1 功能布局及分区 .6 1.5.2 房间形状、使用面积、尺寸的确定 .6 1.5.3 门窗大小及位置的确定 .7 1.5.4 卫生间的设计 .7 1.5.5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8 1.6 立面设计 .12 1.6.1 立面的虚实与凹凸 .12 1.6.2 立面的线条处理 .12 1.6.3 立面的色彩与质感 .13 1.7 剖面设计 .13 1.8 防火设计 .14 1.9 细部构造设计 .17 1.9.1 勒脚 .17 1.9.2 散水 .17 1.9.3 楼地面工程 .17 1.9.4 屋面工程 .18 1.9.5 门窗工程 .18 1.9.6 油漆构件防腐、防锈工程 .18 1.9.7 女儿墙设计 .19 1.9.8 变形缝的设计 .19 1.9.9 建筑细部具体构造做法 .19 长江学院商住楼 IV 1.10 其它相关说明 .21 2 结构设计 .22 2.1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22 2.1.1 设计资料 .22 2.1.2 结构选型 .22 2.1.3 结构布置 .22 2.1.4 确定计算简图 .24 2.1.5 截面尺寸初估 .24 2.1.6 刚度计算 .25 2.2 荷载统计 .27 2.2.1 恒荷载标准值 .27 2.2.2 活荷载标准值 .29 2.2.3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受荷总图 .29 2.3 竖向荷载计算 .41 2.3.1 恒荷载计算 .41 2.3.2 活荷载计算 .46 2.4 水平荷载计算 .53 2.4.1 水平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53 2.4.2 地震荷载的计算 .63 2.5 内力组合 .75 2.5.1 结构弯矩调幅 .75 2.5.2 控制截面 .75 2.5.3 框架内力组合 .75 2.6 双向板的设计 .75 2.6.1 设计资料 .75 2.6.2 荷载计算 .75 2.6.3 按塑性理论计算双向板 .76 2.7 单向板的设计 .83 2.8 次梁的设计 .84 2.8.1 设计资料 .84 2.8.2 AB 跨次梁的设计.85 2.9 楼梯设计 .87 2.9.1 设计资料(选取主楼梯标准层计算) .87 2.9.2 踏步板设计 .88 2.9.3 梯段梁设计 .89 长江学院商住楼 V 2.9.4 平台板设计 .90 2.9.5 平台梁设计 .90 2.10 框架梁柱设计 .92 2.10.1 框架梁设计 .92 2.10.2 框架柱设计 .98 2.11 基础设计 .103 2.11.1 设计基本资料 .103 2.11.2 确定持力层承载力 .103 2.11.3 计算基础底面尺寸 .104 2.11.4 计算基底边缘压力 .104 2.11.5 验算基底的允许条件 .104 2.11.6 基础的冲切破坏验算 .105 2.11.7 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106 参考文献.109 致 谢.110 长江学院商住楼 1 1 1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本建筑根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2007 级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为驻苏州某高校商住楼,建筑名称为长江学院商住楼。该高校位于风光 秀丽的苏州。随着该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已有住房已不能满足住宿的要求, 因此决定拟建一座综商住楼。拟建建筑物要考虑与校区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 也要突出自己的建筑风格。 本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内 外填充墙为 240mm 厚普通砖,围护结构为普通砖砌块填充墙。此外,由于校区 内已有建筑的主色调为暗红色加白色点缀,因此本建筑外墙装饰主要采用砖红 色瓷砖贴面,局部加白色瓷砖及玻璃幕墙点缀,走廊及卫生间局部采用白色瓷 砖镶贴,内墙装饰为涂料。 1.11.1 建筑设计的目的建筑设计的目的、要求和内容、要求和内容 通过毕业设计初步了解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熟悉应用建筑规范和标准图集。 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建筑各细部的构造做法。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 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 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 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还应考虑建筑与结构, 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 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要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 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 果,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即本着“布局合理, 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美观大方,经济合理”的原则设计一座实用,经济,坚 固,美观的现代化教育建筑。 建筑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总平面设计;建筑平、立、剖面设计;防 火设计;抗震设计;建筑结构构造设计;建筑施工图绘制;建筑设计说明的编 写等。 1.21.2 设计原始资料设计原始资料 1.2.11.2.1 建筑环境和地点建筑环境和地点 拟建建筑物位于苏州市,基本风压为 0.5kN/m ;地面粗糙度为 B 类;年平 2 均降雨量 710mm;基本雪压 0.25N/m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三级抗震;建筑 2 长江学院商住楼 2 物场地类别为类。 1.2.21.2.2 建筑使用功能需求建筑使用功能需求 拟建建筑物总面积为 10000m 左右,可上下浮动,层数:6-8 层,层高:首 2 层 4.2-4.5m,标准层 3.0-3.9m。使用房间包括商铺,教师宿舍。 1.31.3 方案比较及可行性分析方案比较及可行性分析 在毕业设计之前进行的毕业实习中,根据搜集的资料和参观的著名教学楼 工程实例,来初步确定设计方案,并根据各种已知的条件(自然条件、施工技 术条件等)进行建筑设计可行性分析,明确初步选定的拟建建筑物设计方案的 优缺点,技术经济指标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苏州市相城区某商住楼是该区域内规模较大、较重要的建筑群体,方案特 点:通过单元模块化集成的空间组织方式实现建筑从单元到整体的过程。不同 的实验室、研究和附属空间、楼梯、走廊甚至洗手间都是构成建筑单元的基本 模块,各个模块如同是批量生产的标准化机器零件,在各单元中被反复运用。 其平面设计在充分研究各类基础实验活动功能的基础上强调空间使用标准化、 资源配置集约化,各类管线、设备的集中布置,经济合理。这种设计方法使空 间使用的灵活性、通用性大大增强。 通过比较几所著名商住楼建筑的建筑、结构方案及考虑与校园环境相协调, 最后确定,此次设计的教学楼建筑外墙装饰主要采用砖红色瓷砖,局部加白色 瓷砖及玻璃幕墙点缀,走廊及卫生间局部采用白色瓷砖镶贴;采用现浇钢筋混 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共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板选用肋梁楼板结构体 系,围护结构,内外填充墙均为 240mm 厚为普通混凝土砌块,内外墙装饰均为 涂料。之所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经济性能较好, 可形成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 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框架结构的组成简单,只有框架柱和框架梁两种基本构 件组成,便于构件的标准化、定性化,可以采用现浇式结构。 商住楼结构体系的框架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框 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 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 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水平 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 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 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框架结构房屋的布置 应对称、均匀,减小抗侧刚度中与水平荷载合力作用线的距离,减小结构重心 长江学院商住楼 3 和刚度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减小结构发生的扭转。由于框架构件截面较小,抗 侧刚度较小,在强震作用下结构整体位移和层间位移都较大,容易产生震害。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除需加强梁、柱和节点的抗震措施外,还需注意填充墙的 材料以及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方式等,以避免框架变形过大时填充墙的破坏。 也要增大房屋的抗侧刚度,以限制房屋的总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所有的建筑 结构都各有利弊,应当就建筑用途、选址条件、建筑工期、成本造价以及施工 难度等因素进行对比后再作选择。 通过建筑方案的比较,选择最佳建筑设计方案。比较分析过程中,发现设计 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体现在:柱网尺寸选定过大或过小均不合理,要结合经济性 和房间的需求使用面积;变形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理,考虑实际施工中有可能 存在的困难以及使用要求,避免设置在楼梯间、卫生间和房间的内部;建筑物 的朝向;独立大空间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大面积房间不能设置柱时应采用井字 梁体系;考虑日照间距对房屋高度的要求等。 1.41.4 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 拟建场地面积为长 100m,宽 100m。本建筑在总平面中为主要建筑,故在 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将其布置在明显而又主要的位置。建筑整体为座北向南,场 地呈中轴对称。 本建筑为商住楼建筑,并且场地面积较大,要求有安静的环境,并考虑美 化、遮阳、挡风防尘、防噪等效果,故在其周围布置大面积绿化场地,在建筑 物靠近道路两向可布置一些高大乔木或攀缘植物。对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 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 互不干扰。 基地内设停车场,并安排车库自行车棚等基础设施,并考虑环境与绿化设 计,其主体部分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为了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 消防车道,及环形车道的相关规定,在建筑周围设置了宽为 4m 的消防车道。 1.4.11.4.1 总平面设计的依据总平面设计的依据 (1)功能分区合理,妥善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流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 有明确的分区和适当的分隔。各用房之间应由紧密地联系,以利综合利用;当 各厅室独立使用时,不互相干扰,对人流量大且集散较为集中的用房,应由独 立的对外出入口。 (2)根据使用要求,基地至少应设两个出口,当主要出入口紧邻交通干道时, 应按有关规定留出缓冲距离。应合理安排好设备机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物。 如设有锅炉房、食堂的宜设运送燃料、货物和清除垃圾等的单独出入口。 (3)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 长江学院商住楼 4 传设施。建筑基地内应设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条件不允许时,可由有 关部门就近统筹建设停车空间。停车场地面积由当地规划部门确定。 (4)不论用地面积大小,在建筑组合及总平面布置时,应尽量紧凑、集中, 以创造宽敞、丰富的室外空间。分散式布置时文化馆较好的组合形式,应合理 地进行不同大小、高低、形体的建筑组合和组织不同的室外空间,以创造良好 的休息和活动环境。 (5)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合理 地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和有关设施,并应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基础工程费用。 (6)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 自然通风条件。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日晒。 (7)总平面布置应使建筑群体的平面布置与空间景观相协调,并应结合城镇 规划及厂区绿化,提高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和整洁的工作环境。 (8)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南向的 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 2h;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 应小于 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 25m。 1.4.21.4.2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总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文化娱乐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 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根据人流组织,厅室活动的特点,妥善安排各组 成活动空间;在功能分区上既要保证其独立活动的条件,也许考虑在特殊情况 下对多种实用要求的适应性。 (2)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 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 (3)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 传设施。 综合楼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 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 1.4.31.4.3 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形式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形式 总平面的布置形式,多受建筑容积率的制约。当建筑容积率大而用地面积 较小时,一般馆舍多采用集中式组合形式,在总平面布置上也要尽量集中、紧 凑;而当地用地面积较大且容积率较低时,总平面有可能采用分散式布局形式, 或馆舍采用集中组合形式,另设置较大面积的室外活动空间纪绿地。设计应尽 长江学院商住楼 5 量采用集中式组合形式,总平面设计也应考虑集中、紧凑、留有较大的室外休 息、活动场地或绿地,作为群众在室外休息与活动场所及留待日后发展的用地。 建筑总平面图详如图 1.1。 图图 1.1 总平面图示意图总平面图示意图 从本建筑总平面图中可看出,其满足教学楼总体选址“闲中取静”的要求, 即既要交通便利又要安详宁静。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既满足了布置足够宽敞、 便利的交通路线,又避免了出现过大的场地,以免引起人流过分集中,破坏教 学楼的安静环境。结合该拟建场地较大,而实际拟建建筑面积较小的状况,可 尽量多布置绿地,并在场中央设置小型广场。 1.51.5 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集中反映了建筑平面各组成部分的特征及相互关系,使用功能的 要求,是否经济合理。除此之外建筑平面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是否满足平 面设计的要求,同时还不同程度的反应建筑空间艺术构思和结构布置的关系。 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个部分的组织关系。在平面设计中, 始终需要从建筑整体空间组合的效应来考虑,紧密联系建筑剖面和建筑立面, 分析剖面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也就是说,我们从平面设计入手,但是要着 眼于建筑空间的组合。 民用建筑的类型繁多,各类建筑房间的使用性质和组成类别也不同,但从 组成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均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组成部分,即使用部分 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部分是指主要使用活动和辅助使用活动的面积,即各类 建筑物中的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是指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 楼层之间和房间内外之间联系通行的面积,即各类建筑物中的走廊、门厅、过 道、楼梯、电梯等占的面积。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就是充分研究几个部分的特 长江学院商住楼 6 征和相互关系,以及平面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各种繁杂的关系中找出平面设 计的规律,使建筑满足功能,技术,美观,经济的要求。民用建筑的平面设计 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 楼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同样必须满足任何建筑物的建筑设计依据,具体内容如 下: 使用功能 (1)人体尺度即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它是确定民用建筑内部各种空间 尺度的主要依据之一。 (2)设备尺寸和使用他们所需的必要空间,它是确定房间内部使用面积的重 要依据。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它直接影响建筑体形的选择、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及屋顶形 式、屋面排水方案、屋面防水构造以及建筑处理等方面。 (2)地形、地址及地震烈度。基地地形、地质构成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 构布置、建筑构造处理和建筑体型等都有明显的影响。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中有关规定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规定,地震烈度为 6 度、 7 度、8 度、9 度地区均需进行抗震设计。 (3)水文。水文条件直接影响建筑物基础及地下室。 模数:建筑设计必须考虑模数的要求。 1.5.11.5.1 功能布局及分区功能布局及分区 平面设计所设计的因素很多,如房间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建筑材料,施 工技术、建筑造价、节约用地以及建筑造型等方面的问题。平面设计实际上就 是研究解决建筑功能、物质技术、经济及美观等问题。综合性教学建筑应根据 使用要求,结合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 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在本建筑的平面设计过程 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如在房间分区是既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使其相互 独立,在同时工作时不相互干扰,但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又要有便利的交通线路。 1.5.21.5.2 房间形状、使用面积、尺寸的确定房间形状、使用面积、尺寸的确定 在具体的设计中,房间的形状应从使用要求、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经济 条件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房间形状。对有特殊功能和视听要求的 房间,在本设计中,这些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都采用 矩形。 本建筑房间采用矩形,其主要原因介绍如下: 长江学院商住楼 7 (1)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墙体平直,便于设备的安排,使用上能充分; (2)利用室内有效面积,有较大灵活性; (3)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 (4)矩形平面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以及空间的组合。 一个房间使用面积基本包括:家具、设备所占的面积;人们使用家具、设备 所占活动面积;以及行走、交通所需的面积。 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在初步确定房间的面积和形状之后进行,一般应综合考 虑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天然采光。为满足此条要求,建筑结构采用框架结构,这样可 以设置较大的窗户有利于采光。首层的层高高于其上其他结构的高度,因为首 层的采光条件差,而且提高层高也给人一种开阔的视觉感觉。让人感觉舒服; (2)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3)充分利用框架结构的优越性,并考虑到柱网布置的要求; 1.5.31.5.3 门窗大小及位置的确定门窗大小及位置的确定 房间门洞口的设置主要从方便交通联系方面来考虑,有时也兼采光和通风, 并考虑房间面积的有效利用,人流活动及交通疏散、建筑外观及经济性等各个 方面。在进行各用途房间的门洞口布置时参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五章 民用建筑的有关规定进行。如本章第三节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中规定如 下:公共建筑合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 2 个,但符合下列要 求的可设一个: 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 60m2,且面积不超过 50 人时,可设一个门。位于走 道尽端的房间(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内由最远一点到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 14m,且人数不超过 80 人时,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净宽不应小于 1.4m。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 50m2时,可设 1 个疏散出口。 设有不少于 2 个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时, 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 200 平米,人数之和不超过 50 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门窗。 对于公用房间如果面积超过 60m2,且容纳人数超过 50 人的建筑,确保安全 疏散,房间的门必须向外开。 窗口面积大小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房间面积以及当地日照情况等因 素来考虑。设计时根据窗地面积比进行窗口面积的估算。 门窗位置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门窗位置应尽量使墙面完整,便于设备布置和合理组织人行通道; (2)窗位置应有利于采光通风; (3)门的位置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房间中的窗大小和位置的确定,主要是 长江学院商住楼 8 考虑到室内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1.5.41.5.4 卫生间的设计卫生间的设计 厕所对称的布置在背阴的一面。厕所有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风和天然 采光,卫生洁具数量按规范要求:男厕所每 40 人设一具大便器,每 30 人 设一具小便器,女厕所每 20 人设一具大便器,每 40 人设一具洗手盆。详细的 布置方案见建筑施工图。 1.5.51.5.5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楼梯设计: 在交通流线方面,根据位置的不同,设置主要楼梯一部(按四股人流考虑, 位于建筑物每层背阴侧中央) ,次要楼梯两部(按四股人流考虑,对称布置在建 筑背阴侧两端) ,并取每股人流在行走时的占地宽度为 0.55,这样确定的主楼梯 开间尺寸为 5.4m,每梯段净宽 3.05m 以此进行楼梯计算,满足要求。 一幢建筑物除了有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房间以外,还需要有把各个使用房 间及室内外有机联系起来的交通联系部分,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按规定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应 符合表 1.2 的要求; 表表1.21.2 安全疏散距离统计表安全疏散距离统计表 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 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者 楼梯间之间的房间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 尽端的房间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名称 一、 三级四级 一、 三级 四 长江学院商住楼 9 二级二级级 托儿所、幼儿园25202015 医院、疗养院35302015 学校35302220 其他民用建筑403525222015 注: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 5.00m。 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 25。 (2)房间的门至最近的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如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 应按表 1.2 减少 5.00m;如房间位于袋形走道或尽端时,应按表 1.2 减少 2.00m; (3)建筑中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建筑中相邻 2 个安全出口或 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0m。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 置不应改变。 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 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 (2)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 可燃气体管道,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等; (3)楼梯间内宜有天然采光,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4)在住宅内、可燃气体管道如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采取可靠的 保护设施。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注:电梯不能作为疏散用楼梯。 表表1.31.3 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m)(m) 长江学院商住楼 10 走道净宽 高层建筑每个外门的净宽 单面布房双面布房 居住建筑1.11.21.3 其它1.21.31.4 表表1.41.4 楼梯门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楼梯门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m/m/百人)百人) 耐火等级 层数 一、二级三级四级 一、二层0.650.751.00 三层0.751.00 四层及以 上 1.001.25 设计楼梯时,还应使其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和其他有关单项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考虑防火要求,多层建筑应设封闭楼梯 间,且应靠外墙设置,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楼梯的门是可以阻挡烟气 入侵的双向弹簧门。考虑结构楼梯平面形式的选用,主要依据其使用性质和重 要程度来决定。 需设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其室外楼梯可为辅助防烟楼梯,但其净宽不应小 于 900mm,倾斜度不应大于 45。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 1100mm,其他建筑 的室外疏散楼梯,其倾斜角可不大于 60,净宽可不小于 800mm。 长江学院商住楼 11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用的楼梯间的规定外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2)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 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3)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4)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 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均应采取非燃烧 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 0.25h。 在楼梯周围 2m 内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 正对楼梯; (5)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00h,楼 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0.25h; (6)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 (7)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 2.0m 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 正对楼梯 楼梯是多层房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楼梯的平面布置、踏步尺寸、栏杆形式 等由建筑设计确定。 楼梯常见型式:板式楼梯、梁式楼梯。梁式楼梯梯段板较薄,可以节省材料。 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斜梁、平台板及平台梁组成。踏步板支承在斜梁上,斜梁 再支承在平台梁上。作用于楼梯上的荷载先由踏步板传给斜梁,再由斜梁传至 平台梁。当梯段板较长时,梁式楼梯较为经济,因而广泛用于办公楼、教学楼 等建筑中,但这种楼梯施工复杂,外观也显得比较笨重。 板式楼梯具有下表面平整,施工支模方便,外观比较轻巧的优点,是一种斜 放的板,板端支承在平台梁上。作用于梯段上的荷载直接传至平台梁。当梯段 跨度较小(一般在 3m 以内)时,采用板式楼梯较为合适。但其斜板较厚,为 跨度的 1/25-1/30。 本设计选取现浇梁式双跑楼梯。作为主要交通用的楼梯梯段净宽应根据楼梯 使用过程中人流股数确定,一般按每股人流宽度 0.55m 计算,并不应少于两股 人流。楼梯平台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 2m,楼梯梯段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 2.2m 楼梯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量至直上方凸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楼梯坡度 的选择要从攀登效率,节省空间、便于人流疏散等方面考虑。因而本建筑楼梯 踏步高度选用 150mm,踏面选用 300mm。 走廊作为水平的交通联系其主要功能是连接同一层内的各个房间、楼梯、 门厅等,以解决建筑物中水平联系和疏散的问题,要求其宽度满足人流通畅和 建筑防火的要求。按规范要求,双面布房且大于 40m 的走道的最小净宽为 1.8m,考虑到柱截面尺寸和基础布置,适当放大取走道宽 3.0m,净宽 2.50m, 长江学院商住楼 12 可让三人并行通过。 门厅设计: 门厅作为交通枢纽,其主要作用是接纳,分配人流,室内外空间过度及各 方面的交通衔接。同时,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的不同门厅还兼有其他功能。除 此之外门厅作为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其不同的饿空间处理可能体现出不同的意 境和形象。 门厅的大小根据教学楼的使用性质,规模及质量标准来确定。民用建筑门 厅面积设计参考指标为中小学校 0.06-0.08m2/人,大学最低取 0.08m2/人。在 本次设计中门厅设计在建筑物底层正中央,面积约为 90 m2,能够满足规范的要 求。 1.61.6 立面设计立面设计 在进行立面设计时,要明确建筑立面是为了满足施工要求而按正投影绘制 的,分别为正立面、背立面、和侧立面,在每个立面的处理时考虑了几个面的 相互协调和乡邻面的衔接以取得统一。立面处理时在符合功能要求和结构要求 上,对建筑空间造型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建筑外形运用了建筑物构件的直接效 果,入口的重点处理以及少量装饰处理。 对于本建筑更是力求简洁、明朗、朴素、大方,避免了繁琐装饰。在建筑 的南立面正中间二至四层,南里面两端突出部分一至四层采用通长的玻璃幕墙, 其余采用竖向分隔条装饰。 建筑立面是有很多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包括门窗、墙柱、阳台、遮阳板、 雨篷、檐口、勒脚、花饰等。立面设计就是恰当的确定这些部件的尺寸大小、 比例关系以及材料色彩等。通过形的变换、面的虚实对比、线的方向变化等, 求得外形的统一与变化和内部空间与外形的协调统一。 立面的比例和尺度的处理是与建筑功能、材料性能和结构类型分不开的, 框架结构的建筑,柱距大,柱子断面尺度小,窗户可以开的宽大而明亮,建筑 立面常借助于门窗、细部等的尺度处理反映出建筑物的真实大小。 由于功能和构造上的需要,建筑外立面常出现一些凹凸部分,凸的部分一 般有阳台、雨篷、遮阳板、挑檐、凸柱、突出的楼梯间等。凹的部分有凹廊、 门洞等。通过凹凸关系的处理可以加强光影变化,增强建筑物的体积感,丰富 立面的效果, 因此,立面设计中应注意:立面比例尺度的处理,立面虚实与凹凸处理, 立面的线条处理,立面的色彩与质感处理,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