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进渠精神.doc_第1页
跃进渠精神.doc_第2页
跃进渠精神.doc_第3页
跃进渠精神.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跃进渠精神 跃进渠,在安阳县西部山丘地区,渠口在林州市古城村西。因初动工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故名。1968年重新上马1977年11月竣工。总干渠至李珍村西,长40公里,过水量每秒15立方米;东干渠顺北岭向东伸,长35公里,过水量每秒10立方米。南干渠沿西山脚向南延伸,长72公里,过水量每秒10立方米。全渠有钻山隧洞139个,建桥、闸、涵、渡572座。总干渠惊险、壮观,是与林州市红旗渠同样宏伟的人工天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安阳县人民苦战十余年,开山劈岭,凿洞架桥,削平300多个大山头,跨越400余条河涧,付出了108人的生命代价所修成的又一特大型水利工程全长147公里的跃进渠,分为总干渠、南干渠、东干渠3条干渠,加上支、农、斗渠共840公里。该工程共建隧洞及各种渡槽995个,大中小水库、池塘807座,容水量4600万立方米,投工4000万个,投资6000万元,是一项引、蓄、堤、灌相结合的大型水利工程。它途经两省三县13个乡镇400余个村庄,自通水以来共计引水30亿立方米,浇地400万亩,同时解决了西部7个乡镇8万人的吃水难题,增产粮食8亿公斤,同时补充了安阳西部的地下水资源。跃进渠跃进渠雕塑奋斗安阳县跃进渠是一首辉煌的史诗,是现代人不应忘记的红色经典。20世纪70年代,中央新闻纪录片厂拍摄了名为今日中国的电影,描绘了这一壮举。喜看银河落安阳等通讯经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著名的外交家黄镇驻法国期间曾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今日中国,这位见多识广的著名外交家被跃进渠雄伟的工程深深震撼,产生了要一睹跃进渠风采的强烈愿望。其后,周恩来总理特地让他到全国各地实地考察一下著名的水利工程,安阳县跃进渠工程便成为他行程中的重要一站。当县委书记吕太学陪同黄镇来到红旗渡槽时,眼前的景象立刻使他惊异万分。黄镇问:“参加这座渡槽设计与施工的工程师有多少个?技术员有多少个?”吕太学回答说:“一个工程师也没有,只有土生土长的技术员。”“跃进渠是安阳县人民自力更生,土法上马,领导、民工、技术员三结合建成的。”黄镇听后,赞不绝口。他说:“奇迹、奇迹,真是了不起的奇迹。目前,就是在国外,建成科技水平这么高的大渡槽,耗资之巨,动用人力、物力之多,花费时间之长,也是难以想象的。”1999年7月,原水利部副部长朱登铨为跃进渠题了词:“安阳儿女多壮志,敢叫漳水听调遣。”1992年到1995年,跃进渠连续被水利部评为优良工程,河南省水利厅领导来安考察时赞扬:“跃进渠工程之宏伟、修筑质量之高,位居全省水利工程之冠。”跃进渠是安阳县人民在上世纪5070年代,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经两下三上、大干十年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蓄水能力4600多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5万亩,是安阳县西部山丘地区常年干旱缺水人民的传家宝。十年修渠,餐风宿露、抛血洒汗,500多人为修渠臂断肢残,108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跃进渠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自力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