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心理知识讲座高三第二次大考心理分析及调试主讲人:肖金莲1、克拉克现象每次考完,都有很多同学会出现这种情况:平时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重要的大考,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减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这种情况称为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也有的称为“竞技综合征”。何谓“克拉克现象”,其实克拉克是个人名,克拉克是60年代著名的澳大利亚长跑远手,他曾19次打破5000m和10000m的世界记录。然而,正是这位出类拔萃的优秀运动员,在他参加的两届奥运会上(1964、1968)均未登上冠军的宝座,仅获得过一枚铜牌,并且,在两届奥运会年他的最高成绩都大大超过了奥运会冠军的宝座成绩。因此,克拉克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失败者”,研究者也借用“克拉克”现象来研究最优秀选手的大赛失利问题。现在,我们也把在考试前失利的问题称为克拉克现象。我们同学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是我们同学对考度期望值过高,而又缺乏自信。只想成功,又恐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随之而生。要克服考试上的克拉克现象要增强信心。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考试上沉着冷静,使自己进入“角色”,发挥出正常水平。要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考试的具体运作过程,而不去多考虑考试的结果。要注意多用正确和肯定的词语唤起积极情绪,特别是出现困难时,要用如冷静!细心!沉住气!等词暗示自己。考前合理安排生活,考试时穿上自己的衣服,带上平日喜欢而用起来得心应手的用具等,这些只属细节问题,却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克服可能出现的“克拉克”现象。2、高原现象相当多的同学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其实这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止不前的时间,心理学称之为“高原现象”。例:我对学习一点信心都没有了,自从上了高三,考了两次大考,我一点提高都没有,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其实我也很认真,也一直在抓紧时间复习,为什么我负出的就得不到收获呢?是不是我现在的脑子变笨了,不行了,记不住东西,感觉脑袋里一团浆糊,长久下去,我还怎么参加高考,我现在明显对高考失去信心了。这位同学出现的情况明显属于“高原现象”,其实出现“高原现象”不必惊慌失措,只要我们同学认真去分析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绝大多数人都会走出高考的高原期,可能有的人长点,有的人短点。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高原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和心态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也不完全相同,我们同学要针对高原期的产生原因有的放矢地、针对性地进行解决。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造成的。高三的学习是相当紧张的,不考同学为了抓紧时间,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对策:注意劳逸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长时间集中精力专注于某一件事,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神经绷的越紧,越容易引起头昏脑胀。因此,开夜车,熬通宵,连续苦战的精神虽然可佳,但未必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产生负作用。所以,我们不提倡大家苦学、苦练,特别不主张熬夜。科学的复习方法是劳逸结合,当自己感到脑袋错昏沉沉时,或当自己觉得学习效率不行时,宁愿停下来休息一下。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比如,有的人擅长于距马拉松,有的人擅长于跑1000米。学习也一样,有的学生只能坚持半个小时,有的学生则能坚持较长的时间。但是再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也不能天天跑马拉松。跑1000米也一样,如果连续跑,第二次、第三次的速度肯定会逐渐减慢。学习一样,盲目地持续很长的时间,只能使学习变的痛苦而不会有任何效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做一个小游戏:从班上挑一个拍皮球最快的同学,定为1号选手。再选一个拍皮球相对慢一点的同学,定为2号选手。如果按常规进行比赛,1号选手一定会取胜,因为两个人拍皮球水平的差距很明显。现在我们来尝试改变比赛规则,看谁能取胜。比赛时间因为10分钟,但要求1号选手要一直不停地用手拍皮球,速度要快,且中间不能休息,如果停顿的时间超过3秒钟就就自动放弃比赛,后面再拍的球就不能计数。对2号选手则要求他拍50下后停下来休息5秒钟,然后再继续拍。最后累计拍的最多的为优胜者。猜一猜,谁将成为这次比赛的优胜者呢?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在高考的“复习的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一产,学习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越是复习到后面,越是需要知识的综合性,要力求把知识融沁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我们大多数同学在复习的整个过程都用单一的学习方法,这就会造成后面的复习内容在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上不适应。我们同学适当地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和策略进行调整,就会走出高原期,学习布线就会有所提高。有些同学题做得过多也做得过乱,不仅做老师布置的卷子,而且买来很多卷子做,做得昏头转向,甚至越做心中越无数,造成学习成不能提高,复习效率低,出现高原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同学就要集中精力和时间做老师布置的卷子,精力集中,心平气和做布置的东西,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3、父母的压力例:曾有个学生,成绩还可以,可最近学习成绩有所下降,感到很烦恼,问其原因,原来父母得知他这段时间学习不佳时,就多啰嗦了他几句,本来自己因考试不好就很烦躁,经父母一说,就激动起来了,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可事后觉得对不起父母,很后悔不该与父母吵架,因父母供自己读书太幸苦了,自己非但不知道感恩,还让他们为自己担心。还有很多同学有类似的情况,每次没考好认为最对不起的就是父母,回家后不知如何向他们交代等。分析:父母为什么会对我们同学造成压力呢?我们与父母缺少沟通,父母知道你在校的信息少,家长不了解你的情况,不知道的话就认为你的学习还可以。我们同学为了让家长少担心,经常隐瞒自己在校的学习成绩。所以要想在学习上得到父母的理解,减少父母这方面的压力,就得主动与父母沟通。父母不停地发问,说明我们没能给予他们足够的信息。敞开胸怀沟通,告诉父母你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并和他们一起探讨。沟通多了,误会就会少,理解多了,关系就会好,在高三紧张的复习中,难免会遇到生活、思想、学习上的困难,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将烦恼告诉父母。作为长辈,他们有较丰富的人生经历,会力尽所能地帮助我们同学,打开你的症结,他们的鼓励和关爱会使你愁云尽散,获得前进的动力。4、不能正确对待考试,夸大考试与个人前途的关系不管是学习好还是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都有类似的困惑。学习好的同学主要表现为:在心理上总想保持住自己原有的优势,担心保不住原来的名次,在心理上出现自责、自卑和难以服气的精神压力。同时我们这些学生也期望自己能考到好的大学,但又害怕自己的成绩跌下来,于是背着沉重而又紧张的心理包袱,每当考试时就会自然产生种种想法,诸如担心考试失败的焦虑情绪等。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表现为:因基础比较差,学习比较吃力,学习方法不当,把考试看得过于严重,如果考不好,如何向父母交代?向老师交代?如何面对同学?以及这次考试是否决定我的命运因此,思想上产生压力,又因压力超过心理负荷造成过度紧张。分析:主要是对自己缺乏自信,没有正确地去认识、分析自己,再夸大了考试与个人前途的关系。建议:正确认识自己,重树自信。同学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在班级和年级中的名次,让自己确实认清自己的实力和不足,确定适当的目标,寻找和维护息信的方法既不是来自与他人的盲目比较,而是与自己比较,战胜自我,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去除杂念,悉心准备信心的建立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而眼下找出错题失分的原因,加强复习,悉心准备是强化自信心的重要举措。只有在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之后,扬长避短,争取下次的月考考有应有的水平,由此而获得的自信才是健康、有益的。另外,高考只不过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小的驿站,不要也不可能将其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因为我们身处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只要自己愿学、肯学,条条大路通罗马。去除高考与前途之间的必然联系等杂念,反而能轻装上阵。放松身心,寻找乐趣当情绪极差时,不如放下手中的书本,到外面散散心,呼吸新鲜的空气,或听听音乐,或到操场上打打球、跑跑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达到放松身心,减缓压力的目的。学习是高三生活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有张有弛是必要的,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寻找和发现高三生活的乐趣。5、高强度地学习造成倦怠心理如:某同学志向远大,立志要考某重点大学,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从开学一开始就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并且每天都要求自己一定要完成。我看过他的计划书,简直可以称为魔鬼计划书,太苛刻了。然而他却认为要想考上重点大学,就得跑在别人的前面,就须吃得苦中苦。在高强度的训练下,他的成绩在开始有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变的越来越“懒“了。魔鬼计划书中的内容最近总是不能完成。更让他接受不了的是,最近上课总是走神,要背的内容老是不能记住,精神也大不如从前了。分析: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和过度紧张会使同学出现疲乏,焦虑,压抑,学习能力下降,甚至身心衰竭等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倦怠心理。学习与高考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在高压下,像刚才我所讲的那个学生,他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感觉到挫折、焦虑、沮丧。解决方案:善于调整心态长时间高强度地学习后特别需要注意调节身心,安排时间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坚持有规律的生活,做到张驰有度,建议每天保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体质,保持良好状态积极备考。精选典型习题,克服复习倦怠精选有代表性的习题,通过有条不紊地训练,提高解题技巧和准确性,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避免题海战术。复习期间制定的目标要保持适当的压力,压力适当既能充分调动个人的潜能,又是实现目标的动力。6、在意学习上出现的一些小杂念,为学习找借口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苦恼,我学习的时候老是有杂念冒出来,老是干扰我学习,如果没杂念的话,我一定能好好的学习,就不至于考出像现在这样的成绩。如:有个学生,在某节课时忽然想起某件事来,想着想着就忘了听课,老师讲完后才知道同听懂,课后很自责,自己不该去想那事。到后来每上课时都暗示自己不要去想,可自己却控制不住自己会去想,到现在已经无法静下心来了,上课老走神,很苦恼。分析:每个同学都知道,要想复习的效率高,心就得静。在复习的过程中,一旦心不静(如有杂念)就紧张,认为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就拼命压制自己的思想,越压制,杂念越会冒出来,最后形成恶性循环,也成为自己没学好的最佳借口。建议:顺其自然的原则:要让自己清楚地认识到偶尔一两次有杂念(也就是上课、自习)是很正常的,发生了就开心地去接受它。接受了反而不会放在心上,自然就不会再想起来了,也就不会影响自己上课、自习。学习不好,效率不高要善于寻找自己的原因。要正确地去分析和认识自己,不能为自己找借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依赖。转移注意力,把心思放在学习上7、学习无计划,盲目、被动地复习很多同学反映:虽然一天很努力地抓紧时间复习、做题,但每天下来还是觉得没做到什么,没什么效率,有的同学想到白天没什么收获,晚上还睡不着觉呢?经仔细分析,了解到我们这部分同学在学习当中属盲目性,没有目的的复习,如:有的同学说每天坐在教室里不知干什么好,不做点作业心理又着急,实在没办法就前后左右看下,看别人在做什么作业自己就跟着做什么;有的同学没什么计划,随便想到哪门科目就拿起来做,或者随便看到哪本资料就做哪本资料这样复习的结果当然对学习没提高了。对策: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要想成绩好,学习效率高,睡觉睡得香,就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分四个部分:确定目标(明确方向),安排学习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