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摘要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上海为例 摘要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金融产业集聚成为政府官员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信 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进了金融产业的全球化进程,金融全球化成为全球经济重 组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流动性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我们看到,在金融资产流动 性增强的同时,金融产业集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而且金融产业集聚同国家与区域经 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格局,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对于增强国家和区域的竞 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都必须高度重视金融产业集 聚,以及金融中心的建设。本文从区域经济学、金融地理学的研究视角,详细总结了 国内外有关金融产业集聚的理论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产业集聚的向心力 和离心力的影响因素,同时运用该思路分析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上海金融产业集聚要高度重视以下问题: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时候,要 高度重视与香港、北京、深圳等城市的分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特有的地域辐 射范围;加快金融企业集聚发展所需要的配套产业建设;要高度重视金融业的监管, 这是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要高度重视文化和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企业 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促进金融企业之间分工与协作等。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聚机制上海 作者:付双双 指导教师:薛誉华 t h et h e o r y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a b o u tf i n a n c i a li n d u s t r ya g g l o m e r a t em a c h a n i s m t h e t h e o r ya n d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a b o u t m lj l n n a n c l a ii n d u s t r y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m a c h a m s m ae m p i r i c a lr e s e a r c ho ns h a n g h a i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a n di n f o r m a t i o n i z a t i o n ,t h e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o ft h e f i n a n c i a li n d u s t r yh a sb e c o m et h ef o c u so fa t t e n t i o nf o rt h eg o v e r n m e n to f f i c i a l sa n dt h e s c h o l a r s 皿ef a s t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h a sp r o m o t e dt h ep r o c e s so f t h ef i n a n c i a li n d u s t r i a l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a n dw h i c hh a sb e c o m et h e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t h eg l o b a l e c o n o m i cr e s t r u c t u r i n g a t h i sh a sl e dt o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p r o g r e s si nt h em o b i l i t yo f f i n a n c i a la s s e t s m e a n w h i l e 。w eh a v er e c o g a n i z e dt h a t t h ef i n a n c i a li n d u s t r y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 h a sa l s od e v e l o p e da ta n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r a t e ,a n df o r m e das o u n di n t e r a c t i o np a t t e r nw i t h t h e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w h i c he n a b l e st h et w ot os u p p o r ta n dp r o m o t ee a c h o t h e r i ti sa l s os i g n i f i c a n tf o rt h ee n h a n c eo ft h en a t i o n a la n dr e g i o n a l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e v e r yc o u n t r y , w h i c hw a n t st os t r e n g t h e ni t so w n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h a v et oa t t a c hg r e a t i m p o r t a n c et ot h ef i n a n c i a li n d u s t r y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f i n a n c i a l c e n t e r t l l i st e x tr e s e a r c hi nt h eo p i n i o no f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 sa n df m a n c i a lg e o g r a p h y e c o n o m i c s ,s u m m a r i z et h e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a b o u t f i n a n c i a li n d u s t r y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i n a n do u to fc o u n t r i e si nd e t a i l s ,b a s e do nw h i c ha n a l y s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a b o u t c e n t r i p e t a l f o r c ea n d c e n t r i f u g a l f o r c ei nt h e p r o c e s s o ff i n a n c i a l i n d u s t r y 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 a tt h es a m et i m et h i st e x tm a k e su s eo ft h i st r a i no ft h o u g h t t or e s e a r c ht h e f i n a n c i a li n d u s t r y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 s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 、e x i s t e dp r o b l e m s s h a n g h a i f i n a n c i a l i n d u s t r i e sm u s t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s u c hp r o b l e m s :s h a n g h a is h o u l da t t a c hg r e a ti m p o r t a n c et o t h ed i v i s i o nw i t hh o n g k o n g ,b e i j i n ga n ds h e n z h e n ,e t cw h e ni ti sc o n s t r u c t i n gt h ef i n a n c i a l c e n t e ri no r d e rt os h a p ei t s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g e o g r a p h i c a ls c o p eo f r a d i a t i o n ;s p e e du p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s u p p o r t i n gi n d u s t r i e sf o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 f i n a n c i a lc o m p a n i e s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 ;p a yh i g h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m o n i t o r i n go ft h ef i n a n c e w h i c hi sa ni m p o r t a n tg u a r a n t e ef o rt h e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s e c u r i t y ;a t t a c h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 c u l t u r ea n di n s t i t u t i 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 ,e s p e c i a l l yt i g h t e nt h ef o r m a la n di n f o r m a le x c h a n g e s b e t w e e nf n m s ,i no r d e rt op r o m o t et h ed i v i s i o no fl a b o ra n dc o o p e r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f i n a n c i a li n d u s t r y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m a c h a n i s ms h a n g h a i w r i t t e nb y :f us h u a n g s h u a n g s u p e r v i s e db y :x u e y u h u a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 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 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研究生签名:2 垂幽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 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文档。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 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逛兰! 导师签名: - 醐卅 醐平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本文选题背景 一、金融产业集聚水平是中心城市核心能力的根本体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建立在现实产业基础上的虚拟产业。一国或一个地区 所具有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性约束条件。目前国际金融中心主要 有三个:欧洲的伦敦、北美的纽约、东亚的东京,其中由于东京自身建设问题,亚洲 各国也在积极争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位置。阿联酋的迪拜、新加坡、香港是最有 可能取代东京,成为亚洲区域的金融中心。面对如此激烈的区域与区域、中心城市与 中心城市的竞争,上海金融前景怎样,上海应选择怎样的路径来发展金融,成为国内 学者关注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对经济发展的竞争就是对世界金融资源主导权的 竞争。如何促进上海金融要素的集聚,提高金融集聚水平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提高金融 核心竞争能力和区域竞争水平的关键。 二、产业集聚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实施的重要公共政策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快速发展的区域出现新的企业集聚特征,引起了 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兴趣,由于它对技术创新和知 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也受到了各国各地区公共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王缉慈, 2 0 0 1 ) 。 p o r t e r m 在竞争论中提到,全球经济方面有关中央、地方和地区竞争力的 理论中,产业集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p o r t e r m ,2 0 0 3 ) 。他在国家竞争优势再版 介绍中也提到,集聚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 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聚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 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他认为:集聚主要关注生产率和跨国公司之 间的联系,而传统的观点则是关注国家干预和补贴。集聚为政府组织、公司、供应商 和当地的制度与协会等提供一个建设性和行动性的共同舞台。 j a c o b s j ( 1 9 8 5 ) 指出,从群聚观点讨论相关地理区域不只是局限在国家,也可以 延伸到城市或特定行政区域。也就是说核心大都市区域拥有特别好的经济发展向心力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章绪论 与创新,将影响所在国家的繁荣。 产业集聚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不仅可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 主导,而且也成为提高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力量。因此它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 新亮点,如美国的硅谷产业群提升了美国信息产业和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台湾的 新竹和印度的班加罗尔产业群各自提升了其信息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 力,使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一个相对强势地位。可以说产业集聚有着巨大的竞争力, 从而使其能够产生强大的经济功能。 总之,集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维方式。上世纪9 0 年代中期以来, 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都把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了促进地方产 业集聚的培育、发展和升级方面。 三、金融产业集聚将成为今后区域发展的普遍现象 在金融产业领域,从2 0 世纪7 0 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也开始采用企业 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 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和业务外包,集聚已经成为现代 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细约、伦敦和东京为代表的三大国 际:金融集聚区,而在一些新兴的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明显的金融企业集聚趋势( 连建 辉、孙焕民、钟惠波,2 0 0 5 ) 。新加坡在2 0 世纪9 0 年代就通过税收政策优惠、亚洲 美元市场的建立,对证券期货市场予以支持等措施吸引大量的金融机构集聚。香港近 年来己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银行中心、亚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世界第五大外 汇交易中心、世界主要的黄金交易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集聚现象也是风起云涌。 北京c b d 内的金融街已经成为国内金融企业的集聚地,那里聚集了以“一行三会为 核心的国家金融决策机构和众多的金融巨头。目前金融街的金融资产总量占全国的 6 0 ,金融企业运营总资产1 3 万亿,控制着全国9 0 以上的信贷资金和6 5 以上的保 险资金。深圳依托其开放经济政策、毗邻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区位优势,也迅速发展 成为金融企业的集聚地。与此同时,深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黄金珠宝集散地,其发展 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日益明显。 国际和国内的实践表明,金融企业集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金 融企业集聚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它一方面以良好的经济 基础为后盾;另一方面,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 2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章绪论 深刻的影响。正是由于不同金融企业的空间集聚和发展壮大,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 了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而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全球经济“马赛克现象 。 正如b i r k i n s h a w 所说,如果看看美国的硅谷和伦敦的金融业集聚,就会发现这样的 集聚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大量的、高质量的外资。这两个集聚都是各自行业的领头羊, 集聚的发展通过外部企业的加入增强了领导能力和升级能力,使得集聚的发展形成一 种自我增强机制,提升了集聚的竞争能力( 滕春强,2 0 0 6 ) 。 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集聚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可以在世界各 地得到验证。众多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储蓄和非储蓄银行聚集在一起联合提供金 融服务;共同利用信息、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旆;金融人才的培养也随之聚集。这种 情形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聚集倾向。如美国的纽 约、加拿大的多伦多,英国的伦敦,爱尔兰的都柏林,印度的孟买等地区,金融企业 聚集的趋势十分明显。 四、国内外金融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及实证研究不足 ( 1 ) 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忽视金融的区域特征无法从根本上解释金融区域化现 象。金融发展理论突出金融的技术“工具 定位,一般以货币和市场作为金融研究的 主要对象和出发点,建立了套比较系统的金融市场理论体系,而区情、条件、类型 在研究过程中却被一般化地抽象掉,这种忽视和脱离“地域特征的研究导致了许多 研究成果缺乏应用价值。 ( 2 ) 现有以产业集聚为基础的金融集聚理论往往强调分析金融资源集中( 如形成 金融中心) 的作用,却忽视了金融资源应具有集中和扩散的双重可能,其相应的经济 效应还应包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 ( 3 ) 直接以金融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作为对象的研究较少,面深入到金融集聚对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方面理论和实证研究则更加不够,也缺乏翔实的数据资料和 计量分析结果作为佐证,使得基于此的政策建议往往缺乏针对性。 第二节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由于近年来兴起的金融地理学仍处于初步阶段。从目前来看,金融地理学越来越 关注某一微观金融主体的具体分析和地理学表述,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微观金融 3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章绪论 主体的地理分布及其流动演化,旨在恰当解释服务业和金融中心的集聚过程。在现有 的集聚理论中却很难找到多少有深度分析的文献,金融产业集聚尚未被正式纳入金融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围内。有限的几篇探索性论文,如p o w e n ( 1 9 1 5 ) 对伦敦银行业 集中进程的描述,g r a s ( 1 9 2 2 ) 对专业化金融机构发展的论述,以及k i n d l e b e r g e r ( 1 9 7 4 ) 、h c r e e d ( 1 9 8 1 ) 、e c o n o m i s t sa d v i s o r yg r o u p ( 1 9 8 4 ) 、d s c h o l e y ( 1 9 8 6 ) 、 e p d a v i s ( 1 9 8 8 ) 对国际金融中心的探索等,更多的是一种金融组织的技术性分析, 还不是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性分析。由于金融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性商品,生 产与消费合二为一,金融产业集聚中不存在中间产品交易市场,集聚产品在技术上不 具有可分性,那种工业企业集聚中普遍存在的“艾萨德现象 对此并不具有现实解 释力( 连建辉,孙焕民,钟惠波,2 0 0 5 ) 。 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西方地理学大量介入金融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 与实证研究成果,金融地理学已经成为一门分支学科( m a r t i n ,r 1 9 9 9 ) 。国外金融地 理学研究的文献中金融服务地理学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至今为止,国内关于金融 产业集聚的研究还少有人涉及。 由于金融集聚理论是金融学、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目前国外 成体系的相关理论并不全。n e l s o n 和w i n t e r ( 1 9 8 2 ) 将v e b l e n 制度经济学思想也容纳 其中;s t o p e r ( 1 9 9 7 ) 以及w a k e r ( 1 9 8 9 ) 就曾利用演化的路径依赖理论来探讨经济地理 学中的区域经济专业化。国内引入其理论对金融服务业集聚所做的实证研究很少。金 融发展的研究仍未深入到区域层面,使用空间和地理视角来考察区域金融问题,国内 更是如此。目前,国内的很多学者从主要集中于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研究,他们从 不同角度对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 国外金融产业集聚理论主要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之上。而我国 金融产业无论在形成背景、发展机制、现实水平以及增长潜力等诸多方面都有别于发 达国家和地区。因此,通过实证研究是挖掘发展中国家金融产业集聚发展规律的重要 途径。本文将以上海为重要突破口进行分析。 上海金融产业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金融集聚效应逐渐发挥,目前,随着各类 金融机构的集聚以及金融机构之间联系的加强,金融产业的根植性、地方网络性等集 聚的重要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在上海这个地方金融产业网络中,其主体不仅包括金融 企业,还包括金融企业之外的组织机构,如咨询、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政府组织 。艾萨德认为:企业集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企业间存在稳固和正式的投入产出关系,集聚内部企业之间的劳动 高度深化,存在大量工序型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 4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第一章绪论 和行业组织等,形成具有相关产业和支持机构、具有相对完整的部门结构,金融产业 集聚竞争优势已初步显现。本文试图突破我国传统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领域,借鉴国 际金融中心城市集聚发展的经验,以产业集聚的视角,通过对上海金融核心功能区金 融产业集聚的分析,初步探索发展中国家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规律,从而丰富我国产 业集聚的理论。 本文在研究中,将涉及全球背景下世界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研究, 从而有利于承接国际金融服务业转移,构建中国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可以明晰 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城市政府的作用和有所作为的公共政策领域, 从而为提高国家金融服务业竞争力以及主要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目标的制订 和实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第三节研究方法、思路与主要框架 一、研究方法、思路 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金融统计数据、国内外城市的横向对比分析等, 采厢一般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深入研究了金融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因素,并以 上海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二、主要框架 本文以理论分析、归纳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尝试金融产业集聚形成发展向心力决 定因素和离心力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上海金融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上海 金融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思路、方法、主要框架等 方面的般性介绍。当今集聚战略正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公共政策重点,因此从产业 集聚的视角,对金融产业集聚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章还简要总结了论 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是概念界定及金融产业集聚研究文献综述。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几个相关概 念,首先对金融产业和产业集聚的概念进行了评析,在评述中外关于金融产业集聚内 5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第一章绪论 涵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产业集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指出金融产业集聚具有的 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简单的评述。 第三章是金融产业集聚的“向心力一离心力”分析。这一章描述和分析影响金融 集聚的主要向心力与离心力因素。 第四章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了上海 金融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因素。同时指出,在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的同时,一些不利因素 成为金融集聚的离心力。本章还简要分析了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发展的共性及对上 海的启示。 第五章是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的思路对策。主要是针对增强上海金融集聚提出政策 建议。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下一步工作方向。总结归纳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主要成果, 并提出在金融集聚领域的重点攻克方向。 第四节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突破了国内产业集聚研究方面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领域 _ 在国内关于产业集聚方面的研究中,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制造业集聚的研 究关于服务业集聚方面的研究尚属于新兴领域。金融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集聚 现象越来越显现,其在国内的发展地位也越重要,但金融产业集聚尚未被正式纳入金 融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国内现有的集聚理论中很难找到多少有深度分析的文 献,相关文献大量涉及的是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如通过宏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 比较来论证成为金融中心的可行性,由地理学者完成的关于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较 少,而且大多是发表在刊物上针对金融产业集聚某一方面进行论述的文章。本文尝试 以上海金融产业为对象,较为全面地探索发展中国家金融产业集聚发展规律,从而丰 富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 二、强化了人文地理学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关于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不仅较少,而且以理论分析为主。本文注重 人文地理学实地调研的方法,以上海这个国内金融产业集聚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 6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章绪论 比较分析等多种方式等获得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 三、系统地整理了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相关理论 在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金融产业集聚的相关 理论,并着重构建金融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因素。根据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 ( a 1 f r e d w e b e r ) 工业区位理论,将金融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 素两大类,分别进行集聚的向心力因素分析,从而构建了金融产业集聚向心力机制的 一般模式。另外,找出阻碍金融产业集聚形成发展的一般因素,即离心力因素。说明 金融产业集聚同时并存的集聚和分散两种趋势。 四、深入分析了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因素,提出上海 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对策 在对大量第一手资料汇总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金融产业集聚的向心力机制,指 出了影响当前金融产业集聚形成发展的主要向心力因素,同时分析了存在的离心力因 素,从而客观反映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状况,为进步研究上海金融产业集聚发 展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所提出的一系列创新性对策建议有助j f 促进上海金融 产业集聚的进步发展。 7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二章概念界定及金融集聚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章概念界定及金融产业集聚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一、产业集聚的内涵 集聚的名词最先由生物学家所使用,用来解释及描述自然界中同种、异种生物集 聚于特定环境的现象及其共生关系,后来为产业界借用,用来解释产业上特殊的空间 集中现象。1 9 9 0 年,哈佛大学教授波特( p o r t e r ) 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出版后, 集聚不仅作为一个理论上的概念,而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成为一个重要的政 策工具。 对集聚的认识起源于1 0 0 多年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的概念 ( m a r s h a l l ,1 8 9 1 ) 。集聚的涵义通常因研究者或政策制定者的不同而有相异的解释, 早期的学术文章认为集聚是由相关部门正式生产链的合作,并不关心地理区位是否接 近,因为产业间的相互交易是超越洲或国际界线的。 产业集聚的定义很多,可以从多个学科进行定义,并且集聚种类繁多,可以是联 系松散的,对现有企业没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集聚;也可以是紧密的,对现有企业的生 产力有重要影响的产业集聚( m a r k u s e n ,1 9 9 6 ) 。观察世界各地集聚经济可以发现,集 聚现象快速且稳定地成长是一般公认情况。可以在集聚中发现某些因素使产业达到最 佳状态,特别是生产力改善、建立强大知识背景以及能力之间的转换。因此,集聚被 视为有效率的组织形态,可以获得的优势有:低成本、生产弹性、企业家精神、规模 经济等。经过实验的研究也反映出强大集聚中的厂商成长会比一般厂商来得快,而且 更具有创新能力。此外,因为集聚是一个复杂系统,所以它很难被其他竞争者模仿。 m a s k e n g a t a l m b e r g ( 1 9 9 9 ) 就指出成功集聚难以被模仿的三个理由:( 】) 区域的优势来自 于不断地研究与经验的积累与公共建设可以继续推动集聚朝创新的方向。( 2 ) 对其他 竞争对手而言,要迅速地创造出新的专门技术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3 ) 最重要的 是重新创造出复杂网络关系,以及在区域系统中连结厂商与公共团体,是需要长久的 时间与经验的积累( 吴家豪,2 0 0 5 ) 。 基于上述的说明,可以发现集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所以本文研究整理出各 学者对于不同类型集聚的定义,可以发现因为有太多的集聚类型,而且每个类型又各 8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第二章概念界定及金融集聚研究文献综述 自拥有不同的特色与管理要素,因此造成集聚有许多不同的定义。综合众多学者的研 究,可将集聚概念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企业集团构成的生产 或社会系统,通常在地理上接近( p o r t e r ,1 9 9 8 ;r o s e n f e l d ,1 9 9 7 ;b e r g m a n 等,2 0 0 0 ) ; 即集聚必有地理因素。第二,集聚内的企业有着非常活跃的创新交互过程( p i m d e n h e r t o g 等,2 0 0 0 ) ,知识转移和分享非常频繁( b r i g i t t e p r e i s s 】,2 0 0 0 ) ;是一个知 识产生和分享的密集区。“相互依存 即为同一领域内的企业间“商业交易,对话和 沟通的积极渠道 ,企业“集体分享共同的机会和威胁( r o s e n f e l d ,1 9 9 7 ) 。第三, 集聚通常有很强的科技基础,提倡创新和创业的文化( 柳卸林、段小华,2 0 0 2 ) 。 a r n e i s a k s e n ( 1 9 9 8 ) 通过对各国的案例研究,总结出区域内产业集聚成功的特征: 1 ) 专业化。在一个或多个产业的专业化,在有限的地域有大量的企业和员工集中 于某一特定产业集团,很多企业是由当地所有的。 2 ) 本地化网络。区域集聚内的企业通常以生产系统的形式构成本地化网络生产系 统大量采用分包的合作方式,在同一生产阶段的企业间进行横向合作。有学习网络, 即企业不仅彼此购买零部件,而且相互学习如共同开发产品,因创新过程就是同一供 应链上的企业内外的一个交互的学习过程。集成的供应链成为企业间产生、传播知识 和解决方案的一种机制。除此之外,沟通规则、“会接近”和恰当的机构在特定区域 的集聚对于企业间的成功合作非常重要。 3 ) 研发和教育机构。包括本地化的技术中心、专业化的服务中心、大学等等这些 机构围绕主导的区域集聚而分布,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有正规的科学基础。 4 ) 拥有融资通道,金融机构熟悉相关产业并能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5 ) 企业和其他组织间的合作。参与各方构成区域系统,区域经济生活建立特定的 社会和文化条件基础上,产生相互信任和共同愿望、适宜的会议场所、正式的经验和 思想交流,这在硅谷特别明显。 6 ) 与知识环境无处不在的联系。获取补充本地能力的知识、能力供给渠道若不 能接受外界的向心力和能力,企业将被锁定在原有的技术和老产品、老方案而失去技 术升级和产品开发的外在激励。 7 ) 创新。为具备在全球产品系统市场的竞争力,区域集聚必须有较高的创新水平。 本地化的产品系统使得生产企业高度专业化,企业专注于核心活动,而让临近企业做 辅助性活动,在相对很窄的领域内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化企业群体提高了发掘新的低 成本方案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研发机构和供应商所需求的客户和伙伴,也易于带来渐 进性的创新。相关经验和能力的积累使得新创企业大量涌现,本地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9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二章概念界定及金融集聚研究文献综述 进一步刺激了创业和创新。 二、金融中心及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 按照波特对集聚的经典定义,集聚是一组在地缘上接近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由于 共同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指生产、制造性企业。集聚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 业组织的基本形式,金融企业集聚在当代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明显( 张志元, 2 0 0 6 ) 。与生产性企业集聚相比,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相对要更加丰富和深刻,它既 是金融资源、金融系统在结构、功能、规模、等级上的时空有序演变的结果,又是金 融资源与地域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结果。 金融服务产业总是以企业集聚的形式出现并形成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是金融企业 高度集聚的产物( p a n d i t e t a l ,2 0 0 1 ) 。因此,目前关于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散见于国 际金融中心的定义之中。根据k i n d l e b e r g e r ( 1 9 7 4 ) 对金融中心的定义,金融中心不 仅仅可以平衡私人企业储蓄和投资以及将金融资本从存款人向投资者转移,也平衡地 区之间存款转移支付。银行与金融服务中心充当了空间价值转移和交易的媒介与桥 梁。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专业化的国际借贷和国家之间支付服务。k i n d l e b e r g e r 认为 银行和高度专业化的金融中介的集聚,形成了今天的金融服务中心。 香港大学饶余庆( 1 9 9 7 ) 将国际金融中心定义为“一个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所趋 近,并进行各种金融交易活动,如存款、放款、汇兑、资金转移、外币买卖、证券买 卖、黄金买卖等等的都市 。复旦大学干杏娣教授认为,金融中心是一定区域内金融 业高度密集发达、资金融通与集散功能强、金融业务辐射半径远超出本地范围的经济 中心城市,是某一地区、全国、大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它既是资金 周转中心和资金融通中心,也是商业、贸易、运输、投资的清算中心,还是金融资产 或金融工具的定价、信息中心。具体而言,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主要有枢纽作用、信 息聚散功能、纽带作用、示范作用、资金清算功能、金融创新功能。党开宇、吴冲锋 ( 2 0 0 0 ) 从网络经济下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再认识:“国际金融中心是指拥有健全发达的 金融机构网络,能提供各种有效的金融服务,经营国际性资本的借贷、有价证券交易 和黄金交易等。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货币资本的集散地和国际金融业务的综 合地,在国际资金的借贷、外汇头寸的调拨和买卖、国际债券的发行和摊销以及黄金 价格的确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学者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开始涉足。王步芳( 2 0 0 6 ) 认为,金融产业 集聚是指金融产业的各种企业和机构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关系, 1 0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二章概念界定及金融集聚研究文献综述 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区而形成具有聚集经济性的产业组织。金融产业集聚综合了金 融市场和金融企业科层组织的功能,能够形成一个稳定、持续、有序的金融生态组织, 从而在金融整合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具备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利益层 组织所不拥有的整体竞争优势。金融中心则不过是金融产业集聚的表现形式。 连建辉、孙焕民( 2 0 0 6 ) 等认为“金融企业集聚是复合性金融产品生产与交易的中 间网络组织,构成所谓金融中心的微观基础,其存在有内在的经济逻辑。金融产业集 聚所具有的区域金融创新优势、风险缓释优势以及生产经营效率优势,能够为区域内 金融企业带来租金,也能够为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提供强劲的成长向心力,由此成为现 代金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栖息地。 滕春强( 2 0 0 6 ) 认为金融产业集聚是具有空间地理接近性、行业接近性、社会接近 性的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企业,通过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 变化,达到一定规模和密集程度的介于金融市场组织和金融企业的一种中间网络组 织。 综合以上学者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定义,本文认为:金融产业集聚是金融企业及相 关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通过市场和非市场联系,形成的相互竞争、 相互合作、地理上高度集中的产业群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 金融产业集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产品复合性。现代金融产品的复合性特征强化,即金融消费者多元化金融 需求的发展和金融供给者获取合作准租的内在驱动;以及金融企业的资产专业性较 高、金融企业的异质性、交易频率较高和不确定性程度较大,使得金融企业越来越多 的采用集聚形式。 第二,空间集聚性。即金融企业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呈现彼此相邻的状态。这是 金融产业集聚的基本性质,使企业之间的联系成为可能。 第三,网络性。金融产业集聚的本质特征在于集聚内金融企业问、金融企业与相 关机构间通过交流与合作,建立了紧密的网络联系。这一网络包括垂直和水平两个层 面。垂直联系,即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水平联系,主要指企业与同一区域 内提供产品和服务类似、相互竞争的一组企业之间,以及相关支持企业之间的联系, 其主要表现为金融从业人员之间的非正式交流( 曾刚、文婚,2 0 0 4 ) 。这种交流可以促 进区域内企业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加强集聚内知识的流动和沉淀,加速不同属 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提高不同知识源的知识的碰撞、整合频率,最终提高集聚整体创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二章概念界定及金融集聚研究文献综述 新水平( 盖文启,2 0 0 2 ;何圣东,2 0 0 2 ;喻小军、蒙庆,2 0 0 5 ) 。 第四,根植性。又称为本地化,指企业扎根于本地的性质( 王缉慈,1 9 9 8 ) ,体 现了产业集聚对特定区域环境关系( 如制度安排、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观念、风俗、 隐含经验类知识、关系网络等) 的依赖性( 庄晋财,2 0 0 3 ) 。这些本地的社会经济因素, 特别是熟练劳动力、顾客和供应者关系的本地化,对于金融服务的创新至关重要。如 波特( p o t e r m ,1 9 9 8 ) 所说,全球经济中持久的竞争力就来自于竞争者无法匹敌的当 地要素。 第五,开放性。金融产业集聚并不是孤立的,它常常依赖于外部市场、信息和技 术。特别是区内不能满足其业务要求时,金融机构会在区外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扩 大外部的创新网络。通过区际问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交换,从而 获得远距离的知识和互补性的资源、资产。 金融产业集聚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关于金融地理学方面的研究,但多半只不 过是作为产业活动的市场服务体系被研究。只是在2 0 世纪7 0 年代以后,集聚逐渐成 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以后,金融产业集聚现象才成为关注的对象。 第二节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根据地理学介入金融地理研究的程度,本文把国外关于金融地理方面的研究主要 分为两个时期。 一、2 0 世纪7 0 年代以前 2 0 世纪7 0 年代以前,西方区域经济学家对金融地理的研究取得了开创性的但并 非十分丰富的成果,并且没有激起经济地理学者对金融研究的热情,地理学家很少关 注金融地理,研究成果较少。最初关于金融地理研究的经典著作并非出自地理学家之 手。最早发现金融景观异质性并进行地理差异研究的学者是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 特廖什,其著作经济区位就对经济景观的金融地理予以重视( m a r t i n ,1 9 9 9 ) , 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不仅图示、描述了2 0 世纪2 0 、3 0 年代 美国贴现率、利率、债权利息等在景观内外存在空间上的差异,而且给出了详尽的解 释。冈纳缪尔达尔( g u n n a r m y r d a l ,1 9 5 7 ) 在他的“因果累积和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o “根植性”( e m b e d d e d n e s s ) - - i 司格兰诺维特于1 9 8 5 年提出,用来描述那些使经济行为偏离效用最人化目标的非 经济因素的社会影1 l 向。 1 2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二章概念界定及金融集聚研究文献综述 由也对区域金融流问题予以了重视。 另一位对金融地理研究做出开创性工作的学者是法国的一位银行家兼城市规划 教授吉恩拉贝斯( j e a n l a b a s s e ) ,其关于法国里昂地区金融地理的博士论文描述了 银行网络的发展,银行的市场区,城市金融的市场联系,银行行政管理的变化,银行 在城市形态中的地位,它们对地区经济的依赖与支持,货币储备,金融周期,储蓄吸 收能力以及银行借贷。其1 9 7 4 年的著作更是涵盖了国际国内的大部分金融领域,包 括银行业网络,城市金融形态,国际和国家金融中心的等级结构,区域支付系统,主 要城市的金融领域等。瑞斯托劳拉詹南认为拉贝斯的工作与标准的地理学文献相比, 具有明显的价值( 瑞斯托劳拉詹南,2 0 0 1 ) 马丁( m a r t i n ,1 9 9 9 ) 认为拉贝斯的开创性 工作预示着2 0 世纪8 0 年代地理学者进行金融研究高潮的到来,但其著作没有被翻译, 也就没有受到英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应有的重视。与区域经济学家相比较,地理学 家对金融地理领域的兴趣更为淡漠,克尔( k e r r ,1 9 6 5 ) 对加拿大金融中心兴衰的实证 研究可称得上2 0 世纪5 0 年代和6 0 年代地理学家在金融地理研究领域绝无仅有的贡 献( m r r t i n r ,1 9 9 4 ) 。 交易费用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产业集聚。1 9 3 7 年科斯( r o n a l d c o a s e ) 发表的企业 的性质提出了规模扩张界限理论。科斯认为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减少市场交易 成本,企业替代市场是节约交易成本。但企业内部也存在交易成本,企业不可能无限 制扩张,不能完全取代市场,所以企业发展规模是有限的。这理论是同样可以用来 解释金融企业。虽然金融机构兼并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追求规模效益,但机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脾胃虚弱动画冬病夏治
- 大叔爷爷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分子筛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物联网毕业设计论文
- 龙虾的课件教学课件
- 牙体牙髓病常用药物
- 2.1.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
- 新公司企业规划
- 合唱团说课稿
- 小学大思政课实施方案设计
- 供应室消防应急预案演练
- 校运会裁判员培训
- 潮湿相关性皮炎的护理
- 脊髓损伤课件
- 关于生殖健康知识讲座
- 洪恩识字配套字库完整版识字启蒙200字-生字组词句子完整版可打印-点读指读
- 幼儿园园长的幼教教研与项目管理
- 儿童超重与肥胖培训课件
- 废弃物管理与处理培训分类与安全处置技巧
- 2024年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