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课件.ppt_第1页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课件.ppt_第2页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课件.ppt_第3页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课件.ppt_第4页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高考18个文言虚词,之,而,何,其,乃,乎,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一、【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例: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例: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例: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逆:逆料,想到将来。今义与“顺”相对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以为,认为。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五)通假1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2通“已”,止。例: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2.把作为或制成。例: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例: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忽魂悸以魄动。何以为计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具告以事皆以美于徐公。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策之不以其道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无以,则王乎?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因为以便修饰并列拿用把认为凭按照范围止把当作把制成,练习,二、【之】(一)动词,到去。例:吾欲之南海。(为学)(二)代词。1指示代词,这,此,这个,这种。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2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例:学而时习之。,3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例: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3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例:马之千里者。(马说)4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例:何陋之有?(陋室铭),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6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可译为“以”。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教战守策),练习,1)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王见之,曰:“牛何之?”5)然后驱而之善6)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7)何功之有哉?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9)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0)石之铿然有声者,这些话兵器的往向这些宾前置我主谓之间定后置,三、【为】,(一)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以为,认为。,例: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3、判断词,是。,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5、治理。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学习,研究。例:群臣为学,门子好辩。(指官员好读杂书而不修政绩贵族子弟好巧言诡辩),7、通“伪”,装作。为善者,非善也。,6、有。顽童之为是心也。,(二)介词。,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例: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例: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4、对,向。,例:为之奈何?(鸿门宴),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三)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四)连词,“因为”。,例: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1)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2)为之,则难者亦易矣3)子墨子解带为城4)项燕为楚将5)窃为大王不取也6)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10)为将者在外而不受君命1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12)为君翻作琵琶行,成为做作为是认为被语气治理担任为了替,练习,古代风俗礼仪常识【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斗百草、驱“五毒”等。,【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2.劝学荀子荀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答案: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吾尝终日而思矣,_;吾尝跂而望矣,_。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_,_,_。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_,_,_。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四、【乃】,(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于是”等。,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却”、“竟(然)”、“反而”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二)动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三)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四)连词:可是,然而。,例: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例: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乃尔】译为“这样”。例: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自杀的)主意这样打定了。,1)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4)视之,乃庞德也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练习,于是才却就是竟然你的可是,五、【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和”。例: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有时也可译为“地”、“着”。例: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译为“为了”。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用作代词1、通“尔”,译为“你的”、“你”。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这样,此例: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三)动词,通“如”:好像,如同。例: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四)助词,1、用于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岂”,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例: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五)复合结构的用法【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例: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练习,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掩口胡卢而笑。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4)蟹六跪而二螯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6)若欲死而父。7)如是而已。8)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转折修饰假设并列承接你的同“耳”何况递进,六、【因】(一)介词。1依照,根据。,例:变法者因时而化。,2依靠,凭借。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3趁着,趁此。例: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4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5因为,由于。例: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二)副词。于是,就;因而。,例: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名词。原因,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根据例: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因此情况随着不同时代而发展,政策措施也要适应不断发展的情况。),2沿袭,继续。例: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因拔刀斫前奏案变法者因时而化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击沛公于坐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因秦宫室,据其府库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根据依靠趁机因为沿袭于是因而,练习,古代职官常识【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太师】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太傅】“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追赠太傅。,【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担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太尉】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八月初,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高一第二册1.过秦论贾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_,_,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_,_。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答案: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七、【其】,(一)用作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例:秦王恐其(他)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例: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你的)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怀其璧。(其:那块),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例:有蒋氏者,专(独自享有)其(这个)利三世矣。(捕蛇者说)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二)名词:周年、满一年,丧:父母三年,叔父、弟兄其,戚、族人五月。,(三)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唐雎不辱使命)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四)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五)助词:1、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2、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例:北风其凉,雨雪其雰。,(六)复合结构的用法【何其】译为“多么”。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2)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3)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4)亦各言其志也5)妻跪问其故。6)且行千里,其谁不知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10)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1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2)其若是,孰能御之?,他们的它的其中的自己的代事难道那个还是大概如果,练习,八、【所】,(一)名词,处所,地方。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例: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3、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例: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4、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例:臣唯命所听。,(三)量词。用于地点、位置,相当于“处”“座”“幢”等。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四)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例:问帝崩所病,立者谁子,年几岁。,(五)形容词。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例: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件事都得到了适当的安排,大家都满意),(六)副词“大约”。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例:父去里所,复还。,【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所谓】所说的。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所在】1.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例: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1)某所,而母立于兹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6)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7)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8)从弟子女十人所。,住所所字结构的方法的原因被所字结构座大约,练习,九、【焉】,(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代词。1、相当于“之”。例: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哪里。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三)副词。怎么、怎样。例: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四)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例: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例: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阿房宫赋),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4)且焉置土石?,5)则牛羊何择焉?,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2)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7)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1)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与,怎么它于之哪里呢的样子语助,练习,古代科举制度常识【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2.兰亭集序王羲之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答案: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十、【且】,(一)用作连词。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3让步关系,尚且,还。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例: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5、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例: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2暂且,姑且。例: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且如】就像。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1)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2)若属皆且为所虏3)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6)三军既惑且疑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8)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9)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暂且将要而且况且尚且又发语词一边那么况且,练习,十一、【于】(一)介词。1在,从,到,例: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从中”例: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3由于例: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例: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5被。例: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6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7比。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1)贫者语于富者曰2)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4)墨子闻之,起于鲁5)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8)不拘于时,学于余9)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对和到从在方面比被受给,练习,十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呵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五)复合结构的用法1、【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例: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4、【何乃】译为“怎能”例: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你怎能这样没见识!)5、【何其】“多么”、“何等”例:吾幸而得汝,又何其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与妻书),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2)如太行、王屋何?3)豫州今欲何至?4)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6)徐公何能及君也?,练习,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什么原因怎么,古代天文历法常识【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曹植“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一万二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汉代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燕太子丹厚养荆轲,让其刺秦王,行前已有天象显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