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管理办法考核.doc_第1页
处方管理办法考核.doc_第2页
处方管理办法考核.doc_第3页
处方管理办法考核.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处方管理办法试题科别: 姓名: 分数:一、 填空题:1.处方管理办法的立法宗旨是( 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2.处方书写应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要在修改处签医师( 全名 )并注明( 修改日期 ),每张处方修改不得超过(两处 ),否则应重新开具。3.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 斜线 )以示处方完毕。处方已达(5 )种药物且正文无空白处时可省略斜线。4.一些临床诊断对心理产生影响的疾病或涉及患者隐私的疾病等,可使用(标准疾病)代码。某些疾病在首次门诊或急诊(不能确诊)时可写某症状待查。5.儿童患者到急诊科或其他临床科室就诊时,要使用( 儿科 )处方。6.医师处方时,须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用法、(用量 )、(禁忌)、(不良反应 )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7.只有(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可将麻醉药品注射剂(带出医院)使用。8.执业医师经有关麻醉、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由医院授予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分别在本院(开具麻、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麻、一类精神药品处方。9.住院或非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使用控/缓释制剂,可同时使用(即释)麻醉药品,以缓解病人的剧痛。癌症病人慢性疼痛不提倡使用(盐酸哌替定 )。10.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 )、( )、( )、镇静和催眠等作用,主要适应证(焦虑),还有失眠、惊恐发作、癫痫、酒精戒断等。11.住院或非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使用控/缓释制剂,可同时使用(即释)麻醉药品,以缓解病人的剧痛。12. 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要使用法定剂量单位。以(克(g)为单位时可以略去不写,液体剂型或注射剂以容量为单位时,须注明药物(浓度)。13、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产生 身体依赖性,能 成瘾癖 的药物。14、“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使用麻Z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3 日用量,控(缓)制剂处方一次不超过 15 日用量,其它剂型处方一次不超过 7 日用量。14、麻Z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的注射剂不得超过 当日 常用量,片剂,糖浆剂,酊剂不得超过 3 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天。15、麻Z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 红色 ,右上角标注 “麻”、“精一 。处方必须保存 3 年。16、常用疼痛的评估方法有 、 和 二、选择题: 1.新的处方管理办法于( B )实施。 A. 2007.1.1 B. 2007.5.1 C. 2007.4.1 D. 2007.10.12.医师开具处方应遵循( C )原则。 A. 安全、经济 B.安全、有效 C. 安全、有效、经济 D.安全、有效、经济、方便3.西药和中成药( B ),但要保证能在一个药房取出处方所列的全部药品。 A.必须分别开具处方 B.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4.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C )种。 A. 3 B. 4 C. 5 D. 65.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 C )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A.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局 C.执业地点 D.医院6.医疗机构购进药品时,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B )种. A.1 B.2 C.3 D.47.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经处方医师在“诊断”栏注明有效期限的不得超过( B )天. A.2 B.3 C.5 D.78.普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D)日用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 B)日用量. A.1 B.3 C.5 D.79.为门诊癌症疼痛患者开具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C)日常用量。 A.1 B.2 C.3 D.510. 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B)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并限制其处方权。 A.2 B.3 C.4 D.511.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B)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A.1 B.2 C.3 D.4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20 10:15 12. 医师开具处方不能使用( D ) A. 药品通用名称. B. 复方制剂药品名称.C. 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 D. 药品的商品名或曾用名.13.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要在( B)栏注明理由。 A处方空白处;B临床诊断;C处方底部(处方后记)。14.我院对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次处方量不得超过(A )日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经处方医师在临床诊断拦内注明理由后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至( B)日用量。 A7; B14; C3。15.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C )日常用量。 A3; B7; C1。16.盐酸哌替啶处方均为(C)次常用量,药品仅限于医院内使用。 A3; B7; C1。17.为门/急诊一般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D)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B)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A )日常用量。A3; B7; C5; D.1。18.布桂嗪为中等强度的镇痛药,对皮肤、黏膜和运动器官的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属第( A )阶梯镇痛药。A2; B1; C3。19. 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是(A C):A二氢埃托啡;B吗啡;C哌替啶。三、简答题:。1.对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如何处置?2.药师调剂处方时的四查十对3.药师应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处方管理办法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 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2全名、修改日期、两处;3斜线、5;4标准疾病、不能确诊;5儿科; 6适应证、用量、禁忌、不良反应;7长期、带出医院;8培训、合格;9即释、盐酸哌替定(度冷丁);10抗焦虑、抗惊厥、肌肉松弛;11即释;12阿拉伯、克(g)、浓度。二选择题:1 B;2 C;3 B;4 C;5 C;6 B;7B;8D 、B;9 C;10 B;11 B;12 D;13 B;14 A 、B;15 C ;16 C;17 D、B、A;18 A;19 A、C。三问答题:2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1)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2)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3)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开具处方时,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并且应当要求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3. 根据WHO癌痛三阶梯治疗指南,癌症疼痛治疗有五项基本原则:(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如口服,芬太尼透皮贴剂,直肠栓剂,输液泵连续皮下输注等。可依患者不同病情和不同需求予以选择。(2)按阶梯给药:指镇痛药物的选择应依疼痛程度,由轻到重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轻度疼痛:首选第一阶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中度疼痛: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重度疼痛:选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两类药合用可增加阿片药物的止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三阶梯用药的同时,可依病情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抗惊厥类药等辅助用药。(3)按时用药:是指止痛药物应有规律地按规定时间给予,不是等患者要求时给予。使用止痛药,必须先测定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一次用药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前给药。患者出现突发剧痛时,可按需给予止痛药控制。(4)个体化给药:阿片类药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即是正确的剂量。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缓解疼痛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用药剂量,即为个体化给药。(5)注意具体细节: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应注意监护,密切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和身体反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治疗效果。4. 如患者突发性疼痛反复发作,需根据个体耐受情况不断调整追加药物剂量,增加药物幅度一般为原用剂量的25%50%,最多不超过100%,以防各种不良反应特别是呼吸抑制的发生。对于因其他辅助性治疗使疼痛明显减轻的长期应用阿片类患者,可逐渐下调药物剂量,一般每天减少25%50%,药物剂量调整的原则是保证镇痛效果,并避免由于减量而导致的戒断反应。当出现不良反应而需调整药物剂量时,应首先停药12次,再将剂量减少50%70%,然后加用其他种类的镇痛药,逐渐停用有反应的药物。四、问答题(10分4=40分)1、你如何理解止痛药物“天花板效应”?哪些阶梯药物会有“天花板效应”?2、在癌症疼痛治疗中,为什么说口服给药方式是最佳途径?3、患者口服吗啡后出现恶心时应如何处理?请详细说明。4. 简述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5. 简述疼痛治疗初期药物剂量调整过程?一单项选择题(20分)1.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内酰胺类 D. 氯霉素类 2.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 ):A. 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 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3.对产生超广谱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_类抗生素。A. 碳青霉烯类 B. 氯霉素类 C. 大环内酯类 D. 氨基糖苷类4.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A. 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5.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感染在我国最常见。A. 尿路感染 B. 术后伤口感染 C. 肺部感染 D. 皮肤感染6.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7.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A. 疝修补术 B.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C. 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 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8.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A. 青霉素 B. 头孢拉啶 C. 头孢哌酮 D. 万古霉素9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 )A. 免疫抑制剂应用者B. 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C. 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D. 以上都是10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属于( )。A. 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B. 限制使用抗菌药物C.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D. 以上都不是二判断题(20分)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要求,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 )2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可局部滴耳。( )3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中需要追加的情况见于手术时间长(3小时)或术中失血量大(1500mL)。( )4新生儿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5确定为肠球菌感染,不宜再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 )6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要求类切口的停药时间为3至7天。( )7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8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