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鲁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鲁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鲁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鲁教版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千里战线上的大气磅礴,其实我解放军之所以会有如此摧枯拉朽的威力,还是得益于那扭转整个中国战场局势的三大战役所奠定的胜利果实,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南阳自古就是战略要地,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商遍天下,富冠海内,是东汉帝刘秀的发迹之地,也曾出过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及诸葛亮,中原解放军解放南阳在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标志老蒋已走上节节败退的道路,因此,毛主席撰写这则新闻,鼓舞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二、快速阅读课文,寻找消息的要素:鄂() 豫(y) 绥(su)靖(jng) 阻遏() 锐不可当(dng) 荻(d)港 溃(ku)退 歼(jin)灭 要塞(si) 二十八宿(xi) 管辖(xi) a. 在文中圈点标记出新闻的六要素。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b. 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导语为第一句话,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其余部分为主体。“南阳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三、角色转换,研读主体部分:假定在座的同学分别是国共双方参谋部成员,请你就当前军情、敌情及应对策略做个分析,1、过去的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重视南阳设绥靖区,阻遏解放军前进妄图打通南阳,信阳的运输线退守徐州汉口放弃开封放弃南阳)2、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伟大胜利。(歼灭正规军,发展武装力量恢复建立扩大根据地纠正左的策略,联合各阶层,孤立敌人)3、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质疑:本文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章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守敌为什么弃城南逃。四、比较阅读:新闻两篇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且都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作,语言、情感极为相似,但同中有异,虽是同一作者所写,也都是写胜利,但情感的强烈程度、写法等方面存在着较细微的差别。相同点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不同点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