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提要 (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而文字又是记录语言的一种符号体系。远古 先民的思想、及其社会状况会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中有所沉淀,文字也丕例外,汉 字作为现存的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体系的文字无疑是一种活化石。本论文从说 文解字“女”部入手,选取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字,通过对文字的形体结构 的分析,以期达到对我国上古社会的一些粗浅探索。( 甲骨文中“女”字为一象形 字由字形我们可以看出殷商时期的女性已经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但结合h 辞进 行分析,此时的男尊女卑观念远没有后来那么严重,女性的社会地位比后世要高 得多。“婚”最初写作“昏”,通过对“婚”的语源的探讨,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 祖先婚姻形式的演变过程,由母系社会的群婚制,进而经过抢婚这过渡形式, 最终形成父系社会的单偶婚。“娶”字就是抢婚这一习俗的遗留。古老的称谓反 映了远古社会的母系群婚制,夫之母称姑,妇之母称姑,父之姊妹称姑,三种不 同的人物周用“姑”这称谓,如果将其置于父系社会是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姑” 这亲属称谓所反映的是业已消亡的亲属制度。“蛭”、“姨”、“娣”、“姒”等称 谓和“姑”一样,它们反映了母系社会的群婚制。把汉语史的研究和社会学、人 类学以及心理学结合起来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衫 7 【关键词】投女性f 婚姻,群婚制,母系氏族社会 【分类号】h 1 0 9 2 a b s t r a c t l a n g u a g e i sc o n s i d e r e dak i n do ft o o l d e a l i n g w i t hh u m a nt h o u g h t sa n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w o r d s ,m e a n w h i l e ,a r eu s e dt or e c o r d i n gl a n g u a g e t h o s es u c ha s a n c e s t o r s t h o u g h t sa n d s o c i a ls t a t em o r eo rl e s sa r er e f l e c t e da n dk e p ti nl a n g u a g e ,s o a r ei nw o r d s c h i n e s e ,a sas o l i t a r y ,c u r r e n t l yu s e di d e o g r a m ,d e f m i t e l yi sc o n s i d e r e d ak i n do f l i v i n gf o s s i l e x p l o r e df r o mt h ea n g l eo f “女”i nc h i n e s e w e l l k n o w nl i n g u i s t i cw o r k ,说 文解字t h et h e s i sh a sp i c k e du ps o m et y p i c a l l ym e a n i n g f u lw o r d sa n da n a l y z e d t h e mb ym e a n so ft h e i rf i g u r e sa n ds t r u c t u r e s 。i no r d e rt od os o m ee x p l o r a t i o n so f 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t i m e s t h ew o r d “女”i ni n s c r i p t i o n sw r i t t e no nb o n e so rt o r t o i s es h e l l sb e l o n g e dt o h i e r o g l y p h ,w h i c hd e m o n s t r a t e dt h a tt h ef e m a l eh a v eb e e nc o n s i d e r e dt h ew e a kg r o u p i ns h a n gd y n a s t y h o w e v e r ,t h en o t i o no ff e m a l e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w a sn o ta ss e r i o u s a sl a t e rs o c i e t yw h e ns o m ea n a l y s i sh a sb e e nd o n et h r o u g hs o m ed i v i n a t i o n s t h e s o c i a ls t a t u so ft h ef e m a l ea tt h a tt i m ew a sf a rh i g h e rt h a nt h a ti nt h el a t e r t h e e v o l v e m e n t ,w h i c h r e f l e c t e dm a r i t a ls t a t eo fo u ra n c e s t o r s ,c o u l db es e n s e db ym e a n s o f t h ee x p l o r a t i o no f t h eo r i g i no f t h ew o r d “婚”f o r mt h ew o r d s “烂”、“姨”、 “娣”、“姒”,c o m m u n a lm a r r i a g ei nm a t r i a r c h a lc l a ns o c i e t y t h e r e f o r e 。a n yr e s e a r c h i n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l i n g u i s t i c sw h i c hc o m b i n e sw i t hs s o c i o l o g y ,a n t h r o p o l o g y a n dp s y c h o l o g y p o s s e s s e sm o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v a l u e k e yw o r d s :w o m a n f e m a l e m a r r i a g e c o m m u n a l m a r r i a g e m a t r i a r c h a lc l a ns o c i e t y 说文“女”部字与古代社会 绪论 人类社会绵延至今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语言作为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 具,一开始就是有声的语言。语言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所迈出的决定性的 一步,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曾经过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历史阶段。文 字的产生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只是近期的事情,但它却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 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淮南子本经篇:“苍颉作书而天雨黍,鬼夜哭。” 这虽然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它说明了在古代人们心目之中,文字的发明是一 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文字是极其神圣的。汉字是一种世界上目前仍在使 用的最为古老的文字,就其较为成熟的甲骨文来说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不 过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固定的相当成熟的文字,汉字的历史肯定要比这个 时间长得多。不过就整个人类的历史而言,文字的历史也不会太长。没有文 字的人类社会也就没有书面的历史记载,所以史前时期人们的社会结构、思 想意识、风俗习惯等情况只能依靠人们一代一代地口耳相传。语言可以反映 历史和文化,这是因为语言是传承历史和文化的载体。语言产生至今虽然有 着漫长的演变历史,今之语言已经与古之语言大不相同,但在今之语言之中 仍然保留着一些古老的成分。我们正是凭借这些宝贵的古成分来窥测史前社 会的某些社会状况和文化现象。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语言可以反映 历史,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文字的使用是文 明伊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刻在石头上的象形文字也具有同样的意义。认 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1 汉字是一种古老 的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虽只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汉民族远古先民的思维方 式以及思想观念无疑会对造字先民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无疑会沉淀到所造 出的汉字之中。前人通过对汉字字形的分析来研究我国上古社会的某些情况, 曾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本篇论文就是在吸收他们这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 人类学的一些观点,力图通过对说文“女”部字的分析以达到对远古社会 1 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男女两性组成了这个大千世界,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 家,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女性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重 要的因数,尤其是在上古时期。“女”字作为构字的部件是非常能产的,说 文收录了从女之字2 5 8 个。康熙字典收录的从女之字多达7 2 6 个。反观 从男之字就少得可怜,说文之中惟有舅、甥二字,这足以说明女性问题在 造字过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为了更好、更方 便地论述说文“女”部诸字,我们有必要对“女”字进行一番溯源工作。 “女”这一汉语中地地道道的基本词语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目前我们所 能见到的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献一殷商h 辞中就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并 且它作为构字部件还产生了一系列女化字。说文女部:“女,妇人也。象 形,王育说。”段玉裁在注中说:“不得其居六书何等,惟王育说是象形也。 盖象其擤敛自守之状。”在解释女字的形体结构时,许慎采用、引证了王育的 说法,究竟是许慎对象形之说有所怀疑,还是为了更有力地说明问题,我们 不得而知。段玉裁在注中用一“盖”字,可见段氏对“女”于六书之中为象 形尚不能确然论定。许、段二氏没有见到甲骨文,仅仅根据字形已发生很大 变化的篆文来分析,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已属不易。现在我们有着比古人更为 有利的条件,那就是我们可以见到目前已经发现的汉字最为古老的形式 甲骨文。现在我们通过对甲骨文“女”字字形的分析,以及结合殷商i - 辞作 全面综合的考察,我们不仅可以肯定地说,“女”字是一个象形字,而且还 可以据此推想“女”字所反映出的殷商社会中有关女性社会地位等有意义的 问题。关于“女”字为象形这一点,现代学者没有什么分歧,然而对于“女” 字究竟所象何形,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赵诚先生说:“女,公认为表意字。 象侧立俯首敛手屈膝形,表示女子温柔顺从之意。”2 徐中舒先生谓:“象屈膝 交手之人形。妇女活动多在室内,屈膝交手为其于室内居处之常见姿态,故 取以为女性之特征,以别于力田之为男性之特征也。”3 中国封建社会历来有 男主外女主内之说,女人的天职就是料理好家中的事务。侍奉好一家之主, 所以对于她们来说也就常常处于跪立的姿态,“女”字象其跪立侍奉之形。陆 宗达先生则说:“氏族社会中,处置战败敌人的男女有所不同:男子被杀死, 妇女则作为妻子被收养入族,其实也就是奴隶。所以甲骨文女字作,孝, 2 象两臂背缚跪倒之形。由此可见,妇女在这种家庭中,是与奴隶或牲畜同等 看待的。一无论是室内跪立侍奉之姿态,还是两臂背缚之奴隶,现在仅凭孤 立的一个字体我们已经很难说出它的确切所指,笔者也不敢妄下定论。笔者 在此关心的只是文字所反映的历史和文化,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女” 字所象之形足以证明,至少在造字之时,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已经被男性所 取代。在造字者的心目中,女性已经沦为男性的附庸,她们是社会中处于被 支配地位的弱势群体。殷商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不一定象后来封建社会 中女性的地位那么低下,但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在殷商人们的头脑中形成。 h 辞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申h 妇好娩妁? 其佳丁娩,助;其为庚娩旗疗, 弘吉。三旬又一日甲寅娩,刁泐,佳女。”( 小屯殷虚文字乙编7 7 3 1 ) 妇 女的生育历来都是一件大的事情,在上古时代可能更是如此。因为在原始社 会它关系到一个部落的人丁兴旺,在奴隶社会它关系到王位的继承,国与国 的战争等重大问题。依据b 辞我们看到,商朝君王多次亲自为女性的生育而 占卜,由此可见商人对此的重视程度。妇好是商朝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女性, 对于她的分娩武丁亲自为她进行 阀也就不足为奇了。生育的吉与不吉无非 就是看生的是男还是女。妇好生了个女孩,被认为是一件不吉的事情,可见 在当时于生育问题上已经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商代尚且如此,周代就更概 莫能外了。尚书牧誓:“古人有言日,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周武王在伐纣前誓师时历数纣之罪行,其中一项罪 名就是任用妇人,听信妇言。在周武王眼中,治国之大事只有男人才有发言 权,若听从妇人之言,就会政治混乱,甚至会导致亡国灭族。诗小雅斯 干上说:“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 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生了男孩,让他睡到床上,给他穿上衣服, 把美玉给他玩耍;生了女孩,让她睡到地上,给她裹上被子,把纺锤给她玩 耍。韩非子六反:“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女孩子 一来到人间就比男孩卑微,有的竟然遭到亲生父母的杀戮,长大成人以后也 无非要求她们温顺贤良、唯男子是听。自此以往,在宗法社会中,女性的社 会地位可谓江河日下,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扎下了根。男尊女卑 的观念是否是与人类有生具来的呢?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下文对“女”部字 的论述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有关上古社会的女性问题。 3 第一章 姓一源自母系社会的远古传说 第一节“姓”字探源 “姓”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字眼,因为我们每一 个人都拥有着它。但很少有人去考虑它的最初形态,它的原始意义。我们在 现在发现的殷商甲骨b 辞中虽然也可以偶然见到“姓”这个字,但是它与我 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姓氏之姓并没有什么关系,二者不能画上等号。据专家考 证,“姓”在甲骨文中只是作为人名来用的,是商代某一妇女的名字。根据p 辞的记载,商王曾经h 问过妇姓分娩之事及其子是否遭遇祸害。作为姓氏意 义上的“姓”在甲骨文、金文中并不写作“姓”,只写作“生”,春秋时期金 文中有时作经? ,直到战国晚期的古文字中才出现“姓”字。就是经后人写 定的尚书中也有以“生”为“姓”的用法。尚书舜典:“帝簪下土, 方设居方,别生分类。”孔颖达疏日:“生,姓也。别其姓族,分其类,使相 从。”姓是一群有着共同血缘传承关系的人的标志,同时姓也有可能具有图腾 的意味。说文:“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 女,从生,生也声。春秋传日:天子因生以赐姓。”据说文的解释, 姓的本义是指女子所生的子嗣,那么由这一基本语义推而广之,由同女性 所生的子嗣而结成的集团也可称为姓,而有着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则又可组 成姓族。徐喜辰说:“姓的最初意义本是氏族的图腾或徽号,由于产生于母系 氏族时代,所以一些古老的姓氏多从女。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则嬗变为奴隶 社会中的特殊组织形式,即大家族。”5 美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就曾注意到 中国某些古老的姓氏,并指出它们可能出自图腾之名。他在古代社会一 书中说:“在中国人当中流行一种特殊的家族制度,这种制度似乎含有某种氏 族组织的遗迹。现在,在这个国度里约有四百个姓,我发现其中某些姓 与动物、果实、金属、自然等物有关,可以译为马、羊、牛、鱼”6 摩尔 根书中所举的例证,尽管有些不符合实际情况,但情有可原,因为他没有学 习和研究过汉字。他立足于早期人类社会的一般特征,在一百多年前就敏锐 4 地感觉到中国古老的姓氏与图腾有着一定的联系。他的这一见解对于我们研 究姓的起源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姓,从女,从生,所以它在古代文献中还用作子孙的通称。左传昭公 四年:“所宿庚宗之妇人献以雉,问其姓,对日:余子长矣,能奉雉而从我 矣。杜预注日:“问有子否。”仪礼特牲馈食礼:“子姓兄弟,如主人之 服。”郑玄注:“言子姓者,予之所生。” 姓作为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标志,它显示的是具有高贵血缘传承的姓族, 所以在先秦时期汉族姓氏的数量是很少的。根据考古资料,西周铜器铭文中所 见的姓己明确考定的不足3 0 个。正因为姓氏特别少,一般普通老百姓是没有 姓氏的,只有那些出身显贵的人才有。姓在这时候又是高贵血统的象征,也 只有具有高贵的血统的人才能成为统治者。国语楚语下记载了观射父说 的一段话:“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 以监其官,是为百姓。”这可能是文献中对“百姓”一词的最早解释,它虽然 托观射父之口,但实际上恐怕也只能代表战国时人对“百姓”古义的解释, 它并不合乎“百姓”的原始意义。商代的奴隶主贵族总称为“百姓”。尚书尧 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孔安国传:“百姓,百官。”诗小雅天保: “群黎百姓,遍为尔德。”毛传:“百姓,百官。”国语周语中:“百姓兆 民。”韦昭注日:“百姓,百官。官有世功,受氏姓也。”韦昭的注为我们揭示 了作为百官的“姓”正是来源家族标志的“姓”。 在本文中我们所关心和感兴趣的是作为家族标志的姓。作为姓氏的“姓” 字,迟至战国晚期才有“女”旁,作为文字来说,它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文 字可以使我们这些后人借此窥测初民造字时的心态,汉字作为现今世界唯一 保存着象形体系的古老文字,尤其如此。汉字有着历史沉淀,含蓄着先民对 更为久远的社会的残存的记忆。杨剑桥先生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语 言可以反映文化,文字在定程度上反映文化”。7 “姓”源于以女性为中心 的母系社会,汉民族姓氏的古老象征着我们汉族历史和文化的悠久。陈顾远 说:“盖所谓姓者,在未被用为别婚姻之工具以前,当系一部族之代表名称, 或与母系社会之图腾符号有其关系。”8 姓在先秦时期有着重要的作用。国语韦昭注日:“太史掌氏姓。”姓氏 5 由太史专门管理,说明在当时人们非常重视它。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 自从汉代以后,人们就不在分别姓和氏。然而先秦时期,姓和氏则迥然不同, 具有不同的社会作用。郑樵通志氏族略:“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 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 为氏,氏不可呼为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男子称 氏是为了“明贵贱”,女子称姓是为了“别婚姻”。所谓别婚姻。就是严格限 制同姓的人进行婚配。王国维说:“男女之别,周亦较前代为严。男子称氏, 女子称姓,此周之通制也。上古女无称姓者,有之,惟一姜嫦。虽不敢 谓殷以前无女子称姓之制,然女子不以姓称,固事实也。同姓不婚之制 实自周始,女子称姓亦自周人始矣”。9 现在对于夏代是否实行同姓不婚这一 禁忌,我们毫无根据。而对于有商一代,目前学术界争论较大,主要有两种 意见。其立论的根据皆为甲骨卜辞中“帚”( 妇) 字后面从女之字。一种意见 认为,“帚”后面从女之字是女子的私名。如果是私名的话,那么,从文字记 载来看,商代女子正象王国维所说的那样的确是不称姓的。而另一种意见则 认为,“帚”后面从女之字是女子的姓。如果这种观点正确的话,女子称姓就 不是始于周代,而是始于殷商。现在我们虽然不能确切证实夏尚二代是否实 行同姓不婚这一禁忌,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同姓不婚”的萌芽应该出 现得较早。因为进入到周代,同姓不婚已成为当时的社会的行为规范和约定 俗成的伦理准则。周代的礼制中详细地叙述了同姓不婚的原则。礼记大传: “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别。四世而缌,服 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也。其庶姓别于上,而戚单于下, 婚姻可以通乎? 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 周道然也。”礼记昏义:“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也。”国语晋语:“娶 妻避其同姓。”当时人们不仅娶妻生子要严格遵守这一原则,就是买妾也要避 免同姓。如果不知其姓,那么还要进行占t - ,可以想见“同姓不婚”这原 则在周代人的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礼记曲礼:“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 不知其姓则h 之。”西周时期,同姓而婚的现象十分罕见,春秋时期陆续出现 了一些同姓而婚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不合乎礼制的,理应受 到讥讽。论语述而:“陈司败问日:昭公知礼乎? 孔子日:知礼。 6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君取于吴,为 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日:丘也幸,苟有过,人必 知之。”吴,太伯之后;鲁,周公之后,同为姬姓。鲁昭公身为一国之君娶 同姓的吴国姬孟子为妻,于礼仪甚为不合,故陈司败斥之为“君而知礼,孰 不知礼”。春秋隐去了鲁昭公夫人的姓,代之以国名吴。对于她的死只书 曰“孟子卒”,而不是按照惯例书为“夫人某氏薨”。由此来看,春秋一书 在用词方面的确有所斟酌,同时也表明女子称姓对婚姻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周代为何要严格规定同姓不婚昵? 究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二点。第一就是 优生优育的观点。在上古时期,同姓的人具有相近的血缘关系。我们的祖先 在漫长的婚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同族或近亲结婚所产生的后代要比那些没有 此种关系的人结婚产生的后代差。诸如智力低下,身体纤弱等。为了氏族的 繁荣昌盛,子嗣永传,自然要通过提倡优生优育来增强种族的生命力。左 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昭公元年载子产说: “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尽矣,则相生疾,君子是以恶之。故志日: 买妾不知其姓则h 之。违此二者,古之所慎也。”国语晋语:“同姓不 婚,恶不殖也。”古代文献中的这些记载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到 “同姓不婚”的重要性。第二点就是附运别厚。关于这一点将在后文论述。 此外,还有畏灾乱说。国语晋语载司空季子日:“异姓则异德,异德则 异类。异类虽近,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 同志,同志虽远,男女不相及,畏黩敬也。黩则生怨,怨则毓灾,灾毓灭姓, 是故娶妻避其同姓,畏乱灾也。”灾乱之说,在现在人看来毫无科学根据,陈 顾运先生认为这“只不过是我国策士底操论”。同姓而婚,有悖于当时的伦理 道德,因此用灾乱之说对同姓而婚的人进行恫吓而已。 7 第二节古老的姓氏 说文女部收录了从女的姓氏共十一个字,其中多为中国古老的姓 氏,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老的姓氏多从“女”,而且“姓”字本身又 从“女”、“生”,所以后人多数认为姓是指女性的后代。陈瑞松指出:“姓 字本身即由女和生两字组成,这就是说它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由 一个老祖母传下来,主要起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所以中国最古老 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姚、姒、姑、姜赢等。”在探讨这些古老的姓 氏之前,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因生以赐姓”。左传隐公八年:“无骇卒, 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日: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 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关 于“因生以赐姓”,前人众说纷纭,杨伯峻先生将之概括为三种说法“。一、 因其祖先所由孕而得姓。王充论衡诘术:“古者因生以赐姓,因其所生 赐之姓也。若夏吞薏苡而生;商吞燕子而生,则姓子氏;周履大人迹,则姬 氏其立名也。”其实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无非说明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那就是远古先民处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一种社会状态。夏禹因其母亲吞薏 苡而生,所以夏姓苡( 史记作姒) ;殷商的先祖契,因其母吞燕子( 卵) 而生,故商姓子;周之祖先弃,是因为其母出郊外踩上了大人的脚印而怀孕 的,所以周姓姬。二、因其祖先的出生地而得姓。姜之得姓,是因为其祖先 世代居于姜水的缘故;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居于姬水,于是就以水名为姓。 三、将“因生以赐姓”中的“姓”字解释为“性”,是说根据其德行而赐之姓。 不过这种意义上的姓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姓,它跟姓氏的起源没有什么关系。 它只不过说明了在姓氏产生以后,姓的来源又多了种途径。古老的姓氏作 为血缘传承象征,它产生于母系时代的早期。说文女部众多的“姓”字 充分说明了在远古时代的确存在着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氏族社会。 姜:说文:“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从女,羊声。”赵宦光说文长 笺:“水因姓而名,故从女,若水先名姜,从女便无义。”时代久远,史料阙 如,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探究出究竟是先有姜水之名,还是先有姜族之姓。尽 管如此,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说姜水与姜姓有着某种密切关系。万九河 8 说:“炎帝氏族以姜水为发祥地,渭水下游有邰为姜媚所居地,因而可以推定 炎帝族以渭水流域为最早的活动中心”。”国语晋语四:“昔少典氏娶于 有蠕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 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韦昭在“成”下注日: “谓生长以成功也。”在韦昭看来,“成”包含了生长和成功两层意义。如果 我们把上面两则文献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话,我们就不难看出:虽然传说中 黄帝和炎帝系一个母亲所生,但由于黄帝生长于姬族,炎帝生长于姜族,而 不同的氏族又具有各自独特的秉承,因此养成了不同的“德”。早期史料关于 我们中华民族活动情况的记载非常之少,虽然简略,却很接近事实的本来面 目,因此弥足珍贵。战国以后,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是越来越丰富多彩,由 人而神,同时也离历史的真相越来越来越远。考甲骨h 辞以及诗经,这中 间绝无炎黄二帝的踪迹。于文献有徵的姜姓始祖,姜螈当为第一人。诗大 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媚。”周人在追述其发源史时,最远也只能上 溯到姜娠。姜螈这一周代女性始祖,无疑是上古社会一个伟大的女性。“姜” 这古老的姓氏,作为文字已经见诸于殷商p 辞,虽然它在甲骨文中字体也 是从女从羊,但是并不是作为“姓”来使用的,而指的是女性的羌人。徐中 舒甲骨文字典卷十二:“姜,羌女之为奴隶者,用为牲。”综观h 辞,男 羌为羌,女羌为姜,姜指的是从战争中俘获而来的羌族女奴隶。她们的命运 极其悲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牲畜没有什么区别,在商人祭祀时常常用 作人牲。“姜”是“羌”的女化字,作为姓氏的“姜”虽不能与甲骨文中的姜 字等而同之,但它们还是有着渊源关系。章太炎文始:“姜姓本羌,以种 为姓。神农盖羌种耳。”华夏民族在上古很长的时间内与羌族有着频繁的战争, 也有者婚姻血缘上的联系。比之其他少数民族,他们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 为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羌字的构形,以便更好地研究羌这一古老的民族。 说文:“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许慎的解释无疑是正确 的,而且触及到了“羌”字的原始意义。他据小篆的形体进行分析,认为羌 是个会意兼形声字。根据甲骨文字形来看,“羌”是独体象形字,而不是合 体字。关于“羌”字具体所象之形,学者间的意见则颇不一致。于省吾先生 认为:“追溯羌字构形的由来,因为羌族有戴羊角的风俗,造字者遂取以为象。 9 戴羊角或牛角、鹿角以为饰,系世界上各原始民族的习见风俗。”“1 孙海波甲 骨文编“羌”字注曰:“此象人饰羊首之形,盖羌族人民之标帜也。”而王献 唐先生则认为:“西方陕、晋、陇、洛一带多羊,初时炎帝族牧于陕西歧山 带的姜水,地产羊,因呼其地日羊。更呼其牧羊之族日羊族。女之嫁者本为 羊,以其为女,例于氏旁加女旁,为后世之姜。4 戴羊角也好,羊字女 化也罢,争论且搁置一边。其中的基本事实已经明朗,“羌”是位于商王朝西 北部的个以游牧羊群为主的民族。根据h 辞的记载,商王朝经常对羌人进 行战争。而将在战争中俘获的战利品“羌”( 男性羌人) 用于祭祀。而对于“姜” ( 女羌) 则或用于祭祀,或被作为贡品进献给商王。据胡厚宣先生统计,p 辞中的“羌”作为人牲而杀掉的多达七千七百五十人,占整个b 辞人牲总数 的一半以上。h 辞中提及“羌”之处,几乎都是与征战、屠杀有关。如:丙 子贞,丁丑又父丁,伐三十羌,岁三牢,兹用。( 小屯殷虚文字甲编6 3 5 ) 甲午贞,己未酒高且亥。大乙羌五,牛三。且已羌小乙羌三,牛二。 父丁羌五,牛三。( 战后南北所见甲骨集朋4 7 7 ) 殷人不但用羌进行频繁 的祭祀,而且有时数目超过牲畜,多至三、四百人,这种血腥的场面真实到 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从商王朝处理战争俘虏的方式,我们似乎可以由此触及 殷商社会的一些本质特征。恩格斯说:“对于低级阶段的野蛮人来说,奴隶是 没有用处的。所以,美洲印第安人处置战败敌人的方法,与较高发展上的人 们的处置办法,完全不同。男子被杀死或者当作兄弟编入胜利者的部落:妇 女则作为妻子,或者把她们同她们残存的子女一起收养入族。”“当个社会 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只仅仅能满足于本集团内部 成员要求,这时候对待俘虏的只有杀戮;而不是将他们作为劳动力进行生产。 我们感觉到商代社会不象是奴隶社会,而似乎是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 度的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赵诚先生也说:“从甲骨h 辞中,可知商代存在着奴 隶,常常用于祭祀,少则一、二百人,多则数百人。从地下发掘也可以得知, 商代存在着人殉,有的墓中有几百人陪葬,且身、首、肢分离。这也说明商 代不是奴隶社会。” “姜”为女羌,用以称羌族之女子。“姜”是对羌族女子出生族名的女化。 周代作为姓氏的“姜”是以女化字取代了本为族名的“羌”。早期甲骨文,是 1 0 在人形之上加以羊角构成“羌”字,而晚期甲骨文和金文中“羌”上部所从 之羊角变化为羊。在先秦人们的心目中,地名与姓之名有着一定的联系。那 么,是先有水名“姬”、“姜”,还是先有“姬”、“姜”之姓昵? 遍考甲骨卜辞, 其中绝不见水名姬、姜的用法。作为水名姬、姜来源于久居此地的姬、羌之 族是极有可能的。羌、姜本为一字,从女、从人本来就没有分别。羌、姜本 为同一民族,只是后来走上了不周的发展道路,才一分为二。徐中舒说:“居 住在西方发达的农业地区居民,后来却走向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条由低 等农业发展到较高等的农业,这是姜姓民族的情况;令一条是由低等农业受 到游牧民族的影响,发展了马、牛、羊的蓄养游牧生产,这便是羌族的道路。” 1 7 姬:说文:“黄帝居姬水,因水以为姓。”姬”字也见于甲骨文,不 过同“姜”一样,它们都不是作为姓来使用。p 辞中记载“姬”被用作祭祀 的人牲,姬当为以女子的私名,她被认为是女奴或者是女俘。“乙卯h ,贞, 王祖乙爽乙姬。”( 战后京津所获甲骨集5 0 8 0 ) 姬在h 辞中还用于祭祀名。 “其又姬于妣辛。”( 殷契粹编三八六) “姜”为羌族人的女俘,“姬”似亦 应为女俘。据殷商地下考古资料可知,姬、姜两氏族的人在殷商统制时期倍 受奴役和压迫,命运等同于牲畜,他们有着类似的痛苦经历。姬、姜两族长 期有着互相通婚的历史传统,周之男性始祖弃的母亲姜嫁就是姜螈就是姜姓 之女。 传说中的炎、黄二帝是中华名族的共同祖先,所以后世一些古老的姓氏 多出于二者。 姑:说文;“黄帝之后伯躲姓也。后稷妃家。”国语晋语四:“凡 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姑”诗大雅都人士 作“吉”。 赢:说文:“帝少嗥之姓也。”传说少吴氏的居住地在今山东曲阜。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吴之国。”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 历史上的少吴族最初的活动中心区域为曲阜,东至山东沿海。少吴氏的后裔 有赢、盈、奄、偃诸姓。汉书地理志:“郯,故国,少吴后,盈姓。”段 玉裁于“赢”下注日:“偃、赢,语之转耳。”其实赢、盈、奄、偃皆为一音 之转。段玉裁谓:“伯翳,赢姓,其子皋陶,偃姓。”此处,段氏似有误记, 历史上只有伯翳为皋陶之子的说法。 姚:说文:“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妫: 说文:“虞舜居妫 油,因以为氏。以说文的解释,“姚”是舜的姓。舜的姓也来源于他的 母亲。帝王世纪:“舜母名握登,生舜予姚墟。”这和炎帝、黄帝一样因出 生地的名称而得姓。依段玉裁之见,“妫”不是舜的姓,而是舜的后代子孙的 氏姓。史记陈杞世家:“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以二女,居于妫、讷,其后因 以为氏姓,姓妫氏。” 以上简述了说文女部所收的六个古老而又显赫的姓氏。它们都从 “女”,虽然这些字产生于父权已经牢固确立的社会,但我们可以这样说,这 些古老的姓氏不必也同样产生于父系社会,它必然与业已逝去的母系社会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造字后人对历史上确实存在着的以母系为中心这样 一个人类发展阶段的追忆。如果我们结合历史和传说来考察这一问题,那么 就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历史上的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真实状况。从古籍的记载 来看,中国上古时期的确存在着一种杂乱的婚姻阶段。在这种婚姻状况下, 对于出生的下代子女而言,他们是不能辨别其生身之父的,而对于其亲生的 母亲则明白无疑。吕氏春秋恃君览:“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 知母不知其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 退、揖让之理,无衣服、履带、宫室、蓄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 阻之备。”商君书开塞:“天地开丽民生之,当此之时也,民知其母,而 不知其父。”殷商王族,子姓。因为文字不从“女”,所以上文没有论及。史 记殷本纪:“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诗商 颂玄鸟的“天命玄乌,降而生商”的诗句,就是对“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这个故事的传诵。契是商人所能辨知的最早的男性祖先,其母简狄是商人所 能追述的最早的女性祖先。商人“子”姓,就是因为简狄吞卵( 子) 而生其 男性祖先契。“子”虽不从女,但其得姓的原因确是其母吞燕卵。卵生的神话 传说,在古代曾经流行于中国东部沿海和亚洲东北部各族中间。魏书中关 于高句丽的传说也有类似的记载。史记和诗经的记载反映了这样一个 历史事实,此时的商人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周人的历史传说与商人有着惊 人的相似。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嫘。生民如何? 克裎克祀, 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史记周本纪:“周后 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日姜原。姜原为帝喾次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 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而生子日弃。”周人在诗 中追述了他们的起源,他们的共同的女始祖姜螈,因为踩上了上帝的足印, 怀孕生弃。这其中既有历史事实,又有神话成分。无父( 确切的说应为不知 其父) 而生子,反映了母系社会较为杂乱的婚姻状态;与上帝有了瓜葛,便 是后人对当时史实的神化。史记更是给姜娠配上了帝喾这样一位身份显赫 的丈夫,这无疑是后人的塑造和神化,是后人对“知其母不知其父”史实的 文饰。弃是周人所能追述到的最为遥远的男性祖先。弃还被后人尊称为后稷, 这可能是因为弃在农业生产方面曾作出过的巨大贡献。生民诗中极力颂美 弃在稼穑方面的超人的才能。“诞降嘉种,维稻维菘,维糜维芑,恒之耜菘, 是获是亩。”这表明弃时的周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已经是以农业为中心。而此时 的周人已经处于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度的历史阶段。甲骨文中的“男” 从“田”从“力”( 力,是一种从事农业生产的工具。) ,这说明此时男子的主 要职责是从事农业生产。而此时的男子的社会地位己大大提高,从而占据了 社会的主导地位。 夏人姒姓,说文未收。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女嬉) 年壮未 孳,嬉于砥山,得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虽为传说,但同样 说明了禹得姓姒氏,是由于其母吞苡草而孕。薏苡是亚洲地区最早栽培的植 物之一。郭沫若说:“黄帝以来的五帝和三皇的祖先诞生的传说,都是感天而 生,知母而不知有父,那正表明是野合的杂交时代或血缘群婚的母系社会。” ”古老的姓氏正沉淀了先民对早已逝去的母系社会的残存记忆。 第二章婚姻嫁娶 婚姻是以人类男女两性的结合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 只要男女两性的一结合就会产生婚姻关系。婚姻是人类社会社会发展到一定 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不仅属于男女双方的个人行为,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 社会行为。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婚姻形式总是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方式和生产力 相适应的。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 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 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此处描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进化过程中的阶段性,古人 已经认识到了婚姻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节婚姻的语源 婚:说文:“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日婚。 从女,从昏,昏亦声。”白虎通嫁娶:“婚者,昏时行礼,故日婚。”释 名释亲属:“妇之父日婚,言塥亲迎用昏,又恒以昏夜成礼也。”尔雅释 亲:“妇之父为婚,妇之党为昆兄弟。”“婚”字本作“昏”,从文字的发展演 变的过程来看,应该先有“昏”,然后才有“婚”,“婚”是“昏”的女化字。 许慎以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说“妇人阴也”,所谓的“阴”就是说女性是 幽阴之物,与男子的阳刚之气相对应。基于这种观点,他不可能正确地探究 出“婚”字的真正语源。其之所以为“婚”,是因为“昏时”。显然“昏”为 “婚”的语源,“婚”之义可谓久远矣。说文、白虎通、释名认为“婚” 之得名是由于男子娶妻的婚礼在昏时举行,这是他们根据当时实际通行的婚 姻状况所作的推测,我们祖先早先婚姻的本来面目或许并不如后代那样。婚 姻中“娶”这一行为,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社会的产物,它产生于父系社 会,而作为事实上的婚姻可以肯定地说远远早于此。当人类的婚姻状况由血 缘婚向非血缘婚转变时,同氏族间男女的结合是绝对禁止的。通常是较为固 定的两个氏族相互通婚,甲族的男子与乙族的女子通婚乙族的男子与甲族 1 4 的女子通婚。在群婚制下,互为婚姻的两个氏族间实行走访婚,也就是说氏 族的成年男子必须在夜晚去与之通婚的女方氏族就宿,天明后必须从女方氏 族返回自己的氏族,男女间的结合仅仅限于晚上,男子们暮出而晨归。摩尔 根在古代社会中详细讨论了这一婚姻形式。我国云南卢沽湖泮的纳西族 在解放以前仍然保留着这种走访婚制。在这种婚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婚姻关 系很不牢固,因为男女双方没有共同的经济基础,有的只是男女双方松散的 性的结合,男女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解除婚姻关系。他们所生的子女随 同母亲姓,和母亲一起生活,没有父子关系,只有母子、母女、甥舅关系。 这种人类早期的婚姻形式是以母性为中心的社会的产物。婚,昏也。确切地 说,不是娶妇以昏时,而是趋妇以昏时。姻,说文:“婿家也。女之所因, 故日姻。”许慎谓姻为婿家,也就是说,姻指的是男方的家庭。这- i j i l 释无疑 是正确的,然而他说姻的得名之由是因为婿家乃“女之所因”,也就意味着男 方家庭才是女人的依靠,男权主义还是蒙蔽了他的眼睛。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说文:“因,就也。”广雅释诂:“因,就也”。“因”就是由某一方向 另一方趋进。婿家之所以为姻,我们不妨作这样的理解:在走访婚的形式下, 男子必须于昏时由自己的氏族就女子于他氏族。男子并不是女子所因,实则 女子乃男子所因。如果我们把诗经上的一些记载作一下对比研究,就很 能说明问题。诗大雅绵:“古公直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直父, 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古公直父之时,周人尚处于野 居穴处的时代,这时的婚姻还是以女性为中心,因此是古公直父“及”姜女, 而不是姜女“及”古公直父。后稷长大以后也仍然出嫁给姜姓女子,所以生 民的第五章说“即有邰家室”。周族到了王季之时已经进入了父系社会,婚 姻也是以男性为中心,诗大雅大明在叙述王季婚姻时,是太任“乃及 王季”。以上通过对婚姻语源的探索,可知婚姻这一古老的社会现象乃母系社 会的孑遗。 第二节历史文献中的婚姻义类 一、指嫁娶的仪式。诗郑风丰郑玄笺曰:“婚姻之道,谓嫁娶之 礼。”孔颖达疏日:“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论其男女之身谓嫁娶, 指其好合之际,谓之婚姻,其事是一,故云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也。”我国 古代在婚姻问题上最重视礼节仪式,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 迎等诸多名目。而这些都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它是人类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 逐渐完善起来的一套繁文缛节,早期的婚姻形式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礼节仪 式。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意义上的婚姻之义,必定不是婚姻的原始语义。 二、婚姻是就夫妻双方而言。礼记经解:“塥日昏,妻日姻。”孔颖达疏 日:“尔雅据男女父母,此据男女之身。塥则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 故云塥日婚,妻日姻。”尔雅谓“婿之父母为姻”,而礼记则谓“妻日 姻”,整个儿男女双方的位置调换了个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分歧,这 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同时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尔雅的成书虽然不象后来传 说的那样早至周公时代,但其中保存了许多古老的语词,则是不争的事实。 礼记成书于汉代,它把姻解释为妻,就是因为在他们看来男子是女子的 依靠,这是典型的男权中心论的反映。尔雅的解释显然更为接近婚姻的历 史真相。三、婚姻指姻亲双方的关系。尔雅释亲:“婿之父为姻,妇之父 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谓婚姻妇之党为婚兄弟,婿之党为婚 兄弟。”从尔雅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婚姻是指男女双方的父母由于子女 的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姻亲关系。而这种关系才是最接近于婚姻的原始意义。 因为在婚姻的早期阶段,以个人为本位的婚姻形态还不可能真正地形成。此 时的夫妻关系只能依附子母系家长制或父系家长制的家族群体而存在。在本 论文的第一章中我们讨论了“同姓不婚”的一个主要作用优生。那么它 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附远别厚”。我们的祖先很早已将婚姻上升到政 治的高度来认识。娶于异姓,其妻必然来于别族他国,而妻子背后的娘家氏 族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语鲁语:“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 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难是为。”婚姻能够起到增进双方氏族的 1 6 联系,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共同进退。所以白虎通。嫁娶篇也说: 。r 天子诸侯一娶九女何? 重国广嗣也。”婚姻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甚至会影 响到整个氏族的兴亡成败。在母系氏族社会,两个互为婚姻的氏族是较为固 定的,而且通婚关系常常是延续不变的,如历史上的姬姜二族就是这种情况 的典型代表。到了周代由互为婚姻的两个氏族扩展到两个国家间的互为婚姻。 象历史上的秦国和晋国,齐国和鲁国,它们世代互为婚姻。左传把这些联 姻的国家称为“甥舅之国”。不仅是两个友好的国家互为婚姻,有时可能处于 某种政治上的需要,两个没有通婚历史的国家,甚至是敌对的国家,也会结 成姻亲关系。诗大雅大明:“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日嫔日 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商朝与周族有着长期的冲 突,周族到周太王的时候力量已经很大了,并且有剪商的意图。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挤塑板外墙保温施工组织方案
- 外墙外保温-膨胀玻化微珠-施工方案标准版
- 高级卷烟商品营销员技能模拟考试卷二答案
- 税务会计试题
- 农田水利土方工程承包协议书
- 垃圾分类器具
- 2024人工智能实验室共建合同
- 遗体防腐行业发展趋势方案
- 金融机构安保服务实施方案
- 2024年图书馆改造合同
- 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研发投入核算管理制度
- 新疆哈密地区(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2030年中国SUV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护理案例教学法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2023年广州市教育系统招聘优才计划笔试真题
-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件
- 新教材适用高中物理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2022年度高端客户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