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环境及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必须具备 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由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等 方面构成。本文从理论、知识和活动维度几个方面介绍了美国高校如何培养大学 一 一一 一, , 一一一 生社会适应能力,分析了美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借鉴美国的 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总结了适合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途径, 希望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适应大学校园的生活和社会角色, 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i i i if ff l ll f li f r l i fi it i i i 19 4 0 7 7 4 t h es o c i a la d a p t a b i l i t yo f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i s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b i l i t yt h a tf o r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l i v i n gi nc a m p u sa n dg o i n gi n t ot h es o c i a l i tm a i n l yc o n s i s t so fa b i l i t yo f l e a r n i n g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w i t ho t h e r s ,m a n t e la d a p t a t i o n a n dw o r k i n g t h e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h o wt oc u l t i v a t et h e s o c i a la d a p t a b i l i t yo f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i na m e r i c a n u n i v e r s i t i e sf r o mt h r e ea s p e c t t h e o r yb a s i s ,k n o w l e d g ea n da c t i v i t y , a n a l y z e st h e f e a t u r e so fs o c i a la d a p t a b i l i t yt r a i n i n gf o r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i na m e r i c a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 t h e nb a s e so nt h ea m e r i c a ne x p e r i e n c e ,s u i r t l a a n z e st h em e t h o d sh o wt oc u l t i v a t et h e s o c i a la d a p t a b i l i t yo f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i nc h i n e s e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o n d i t i o n o fc h i n e s ec o u n t w eh o p et h a ti tc a i lb eh e l p 触t oi m p r o v et h es o c i a la d a p t a b i l i t yo f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p r o m o t et h e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t oa d a p t t oc o l l e g ec a m p u sl i f ea n ds o c i a l r o l e ,e a s et h ed i f f i c u l tp r o b l e mo fe m p l o y m e n tp r o b l e m so fu n i v e r s i t yg r a d u a t e s a n d i m p r o v ee m p l o y m e n tf i d eo f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k e y w o r d s :a m e r i c a nt m i v e r s i t y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 s o c i a la d a p t a b n i t y ,t r a i n i n g 1 i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i 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有些大学 生即使拥有工作的机会,也无法适应工作岗位。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 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大学新生无法适应学校生活。主要 表现在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无法搞好与同学及室友的关系、对陌生的环境无所适 从等。调查发现“有2 0 9 的大学生感到社会变革快,难以适应;6 5 9 的大学生 感到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有4 8 9 的大学生感觉目前的心态压抑;有4 5 的大学生感到空虚;有3 4 3 的大学生感到烦躁。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无法适 应进入社会的工作。主要表现在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工作岗位无法适应工 作的压力等。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单位感到最不满意的前三项分别是知识 不够用、能力不足、同事不友好等,分别占所调查人数的4 4 2 、1 7 4 0 , 0 和1 1 1 。 在适应的能力方面感到不足的占6 1 6 。一 这些数据表明,当代的大学生在适应新 环境,承担压力及适应社会变化等方面的能力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给社会、学校、 家长等带来了无穷的压力。 在整个2 0 世纪,美国是全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早在1 9 9 6 年高等教育 的毛入学率就达到了8 0 9 ,由大众化阶段迈向普及化阶段。然而高等教育的迅猛 扩展必然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样,美国高校大学生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难 问题。“美国劳工部最近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至6 1 ,2 0 0 1 2 0 0 - 2 年度,雇主计划招聘的新大学生总数比上年减少了3 6 。2 0 0 2 年美国整体就业市 。笪学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时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0 0 5 口笪学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d 】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场吸收大学新毕业生的比例比上年下降了l 3 ,目前,尽管少数行业就业前景不错, 但大学生就业比例将再次下降l 3 ,近一半大学生一毕业就直接加入失业大军。 这 是美国劳工部对2 0 0 1 年和2 0 0 2 年大学生做的统计调查,近十年来经济危机的出现 使美国的经济受到负面影响,许多企业纷纷裁员,从而使社会上的工作岗位越来越 少,使美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 然而,美国的社会、公众、学生和家长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心态十分平 和。首先,因为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面对现实,降低要求,积极适应社会的需求。其 次,美国是一个强调个人能力至上的国家,学校及家长从小就培养儿童独立自主、 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美国大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和潜力去应对就业难的问题。再次, 美国高校积极调整学校的课程结构及培养方法,以市场需求人才的标准作为高校培 养的目标,采取各种方法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便增加学生成功就业的筹码。 虽然中国的教育体制、高校的教育政策、学生的培养方式都不同于美国高校, 但是两国培养人才的目的是相似的,都是为了能培养出适合国家发展,能为国家、 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的高技术、高水平、高能力的人才。因此,借鉴美国高校培 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文化、高校制度等特色,总结出适 合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效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缓解社会 就业难的压力。 ( 二) 研究意义 我国在2 0 1 0 年3 月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指出要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国自1 9 9 9 年大学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 进入大学,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没有实现较高的预期,国内研究者对大学生 社会适应情况作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其中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被调查者感到 不足的占到6 1 6 。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感到强烈的不满,如:学术腐 败、缺乏社会责任心、心理素质不健全、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尤其突出的是,许 多毕业大学生由于人文素质欠缺、社会适应能力及创新精神不足,学业精湛却面 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 髓o l 1 6 9 2 2 2 7 5 s h t m l 盟咝趔咝世营i幽 一 一 董i 绪论 m 临困惑,很难适应社会的竞争及事业的创新。衡量大学生的教育质量,除了看学 术水平、政治思想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其社会适应能力如何。因此,不断改 革培养方法是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培养一流 的学者及高技术专业人才、迎接世纪挑战的重要环节。 从2 0 世纪7 0 年代开始,关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研究受到美国教育界的高度 重视,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拓展。我国对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关 注始于2 0 世纪9 0 年代,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西方国 家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发展,并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j 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内化高校内部结构,优化高等教育质量,对我国素质教育的 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一 2 0 世纪初期,一些著名的学者如:埃里克森、皮亚杰就提出社会群体对个体 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2 0 世纪3 0 年代研究者调查研究了儿童与同伴关系,发现 儿童的个性和特点会受到社会群体、社会行为和社会地位的影响。这是最初对个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 之后,国外尤其是美国入对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具体化但从研究 领域来看,多是对于生理障碍、心理障碍和智力缺陷人群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尤其是研究将特殊儿童放入常规学校所产生的不适问题,以及采取什么方法在常 规课堂上培养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如:g k o l a i t i s 和j t s i a n t 前苏联的希 腊移民儿童的社会适应,e m o n t g o m e r y 和a f o l d s p a n 青年流浪者受到的歧视、 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的关系等。 关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的有:w e n t z e l 和a s h e ( 中学生的社会关系和动机: 家长、教师、同龄人的角色,b e m d i 人际关系对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b l a c k 和d e e i 心理自立对青少年学生的独立和适应的影响,b h e t t a e h a r g a 和g a u r i 美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国南亚移民学生的学校适应评价指标等。 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对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已经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 但是这些研究主要局限在特殊群体,包括特殊儿童,移民儿童,青年流浪者等。 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对象也仅仅是中学生或移民学生,还没有具体的研究大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从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逐步展开。随着当前中国 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总结目前我国学者对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可大致归纳如下: 1 关于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一是工作岗位不适应。一些大学毕业生不能适应新的工作,面对问题无所适从。 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工作表现不满意,对大学生抱怨最多的地方有:知识程度 不够、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是人际关系不适应。一些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从而造成与同事、领导 关系紧张,以至于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从而无法适应工作环境而被迫离开工作 岗位。 三是社会生活不适应。一些大学毕业生在离开大学后可能会步入婚姻家庭生 活,还没从孩子的角色转换到一家之长的角色;也有一些大学生在有些单调、乏 味的工作中,无法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更有一些大学生经济收入低,而花销却 大得惊人,收支不平衡导致对工作、对生活的失望;另有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工作 在与自己曾生活的文化环境相差很大的地方,而造成一时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活习 惯和文化传统。 四是身体或心理不适应。由于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许多单位都实行加班的 工作制度,也有的单位实行竞争上岗的工作制度,因此就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身 体和精神的负担。不少大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经常生病的现象;精神压力大,产 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些研究多采用调查的方法,计算统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各方面适应状 4 绪论 况。相关的研究有如:王学臣和牛庆忠( 2 0 0 1 )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的调 查,顾坤华( 2 0 0 3 ) 浅谈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赵发旗、李露、程俊 俏( 2 0 0 9 )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于晓波( 2 0 0 3 ) 大学新生 入学不适应问题的调查分析。 2 关于造成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原因的研究 最主要的原因是“温室教育”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 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青少年在全家“温室教育”下被过分 呵护,再加上“高考指挥棒”注重对青少年知识水平的培养,缺乏对其能力水平 的培养,从而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在离开家长和老师的翅膀后无法适应社会。 另一个原因是,高校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技 术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模式迅猛发展,一些高校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设 置无法紧随时代的发展,从而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还有一个原因是,高校不太重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目前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仅局限于举办几场讲座介绍就业政策、求职技 巧和求职资料的准备等内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面临的种种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邓红霞浅谈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 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调整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校层次布局 等,以便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用人单位普遍认可的大学生。 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构 建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消除对大学生职业设计的短浅认识,提高大学生 积极准备及自我完善的意识。 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通过广泛、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办。如:李大勇试析大学生社会适 应能力不足与求职就业困难,林小燕利用课堂社会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丁丰斌论创设情境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路锋辉大学生社会 适应能力评价指标研究,石达友、贾伟新、陈晓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与提高 气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朱春华、郎益君谈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 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 由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学者近年来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问题的研究还 是比较深入的,但仅限于研究我国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应 采取的措施,并没有学者从国外的视角来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来提高我国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借鉴其经验,以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三、概念界定 ( 一) 适应 “适应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在心理学和生理学范畴里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的提高 或降低的变化。心理学家艾夫考认为,适应是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个体在与 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自我身心状态,使身心与现实环境保持一 致,从而达到认识环境、改造环境、发展自我的目的。 百科词典从三个角度对“适应”这一概念进行定义:“一是地理学角度,是指 使生物有机体的生存能力提高、并使后代超过其他原种型的表型特征的改变;二 是生态学角度,是指有机体面对所有的环境胁迫成分所采取的降低生理压力的改 变;三是遗传学角度,是指生物体的结构或功能在产生任何变化之后对环境条件 能自行调整的过程。 本文从遗传学的角度出发,借鉴心理生理学的解释,并结合本文的中心思想对 “适应 的界定如下:适应即个人与环境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自 我调整,使身心不断与环境保持一致的过程。 ( 二) 社会适应能力 真正把“适应 的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的是赫伯特斯宾塞,他认为:“包括 。百度百科 髓o l h t t p :b a i k e b a i d u c o m v i e w 2 0 3 4 8 1 h t m 6 绪论 人类在内的每一种有机体总是在既间接又直接地使自己适应于它的生存环境;适 应是一个不断被打断又不断趋于完整的过程;适应性总是大致的,而且总在不断 进行。国 对“社会适应 这一概念作了比较详细阐述的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 登。他将社会适应分解为两个方面:“人在社会中定位及社会这棵大树在个人心目 中生根,并研究了适应形成的机制。他认为,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本体安全感和 信任感,而这种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制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 的惯例。惯例总是形成于人们的实践中,并通过对实践的重复在人们的意识中促 发一种指导人们行为举止的实践意识。这种意识不需要言说,不需要意识形态话 语的宣扬,就能够对行动起制约作用。辫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社会适应概念作了阐述,如社会心理学辞典中讲“社会适 应即是个人和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固陈会昌教授 认为,社会适应是指“社会或文化倾向的转变,即人的认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一 通过以上对“适应一及“社会适应矿的阐述,社会适应能力可以理解为适应社 会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个体为了生存需要去协调社会环境的能力。这种协调 包括两个方面,既有个体改变自己使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又有个体改变环境使 之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生活方面。包括几乎全部使自己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日常生活技能和习惯,如自 理能力、饮食、穿戴等;人际沟通方面。即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如人际交 往能力、语言等;社会技能方面。包括和他人共同生活及合作必需的技能,对 于青少年来说,则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和顺应社会行为规范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丝, 才o 。周岚,王平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的理念探讨明中国青年研字乱2 0 0 3 ,( 5 ) 。周岚,王平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的理念探讨明中国青年研究,2 0 0 3 ,( 5 ) o 王康社会学辞典【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 9 8 8 。陈会昌德育忧思录仁【m 1 北京:华文出版社,1 9 9 9 o 陈会昌德育忧思录仁【m 1 北京:华文出版社,1 9 9 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1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概念的界定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校园不再是精英的云集,现在的大学生多是8 0 、9 0 后 的一代,相对来说,这些大学生多出生于独生子女之家,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 他q 4 1 1 1 少有人能够经历大风大浪,因此他们习惯于依赖父母,却又渴望远离父母 自由生活。大学校园是一个进入社会的中转站,因此它就有责任和义务让大学生 独立地去适应突变的环境。除此之外,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 未知的工作任务,各种竞争、打压、排挤都会迎面而来,如果大学生不能够积极 的转换自己学生和社会人的角色,去适应生活,适应环境的话,他们将在社会难 以立足。这种转换角色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而大学校园不应该只是为学生提 供学习课本知识的平台,也要为他们提供机会锻炼适应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 因此,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既包括他们在校园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又包括 他们大学毕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努力融入社会并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角色 转换的过程。 2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结构的建设 众学者们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结构的划分的维度标准看法不同,有的学者依 据内容来分,有的依据影响、调节社会适应的不同因素来分,但是大部分学者是 按照内容来划分的。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不同,划分的内容也不同,本文根据已有 的研究成果,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按内容分析整理,结果如下: 学者研究内容划分 对象 陶沙大学学习适应人际适身心症状环境的 新生应适应总体认 同 笪学车在校学习能力人际交独立生活认知能应对挫实践能 大学往能力 能力力折能力 力 生 风关2 c ;青年人际适生活适应心理适职业遭 应应应 绪论 宋春宏大学学习适应社会交社会生活社会工 生能力往适应生活能力作适应 能力 能力 万从慧大学学习适应人际适环境适心理适未来适 生应应应应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至少包括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生 活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工作能力等五个方面。而大学生在校园的生活即为大学 生的学习、与他人的交往、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等内容,因此生活能力与其他的四 个方面有交叉之处,本文为了研究方便,将生活能力详细分解在其他能力之中。 因此,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分为四个主要的能力,即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 力、心理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大学生在不同于其他时期的学习, 这一时期不仅要在校园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来习得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在生活和 工作中向他人学习规则、经验来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处理人 际关系的能力;心理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适应能力 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工作能力是大学生就业前的准备工作和进入工作岗位后 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研究方法 l 、文献研究:利用各种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了解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的历史和现状并总结其特点。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概念定义,为研究提供 依据。 2 、比较研究:用同一标准对照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研究对象,区分其属性的 不同,划分优劣,以达到全面认识研究对象的目的。本论文主要对高校大学生社 会适应能力进行横向比较,达到整体认识的目的。 五、创新之处 目前我国学者主要从我国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 因和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等方面出发研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很少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涉及借鉴学习国外的研究经验和成果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本文研究的创新 之处在于重点分析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方法,促进我国高校大学 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第一章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理论取向 第一章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理论取向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国家。早在 1 9 9 6 年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就达到了8 0 9 ,进入普及化阶段。随着高校大 学生的增多,毕业生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高的问题。但是 美国政府、学校和学生面对失业的心态比较平和。一方面与美国自由开放的从业 观念有关,另一方面也阿高校不断的调整培养大学生的方式方法,使大学生能够 适应社会的变化有关。本章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四个维 度探讨美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 + 自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尽管多次进行教育改革措施,但美国的教育 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二是教师资源匮 乏。教师的工资低,又不受尊重,许多教师对教学的精神态度欠佳。三是大学生 的学习环境恶劣,吸毒、酗酒、暴力和少年孕妇等现象四处蔓延。 因此,历任总统都将教育 这一话题作为自己就职的重要法宝。如乔治布什 在就职演讲时提出:“教育是提高我们民族竞争力的关键,是增强我国人民精神的 关键”。o 克林顿也表示:“我们应当创造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制度。 为了改善以上 的教育问题,美国政府颁布了两部振兴美国的教育方案:美国2 0 0 0 = 教育战略、 ( 2 0 0 0 目标:教育美国法,确定了教育的总目标,这两部教育方案为美国高校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确立了总的教育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 展人才。 。史静寰当代美国教w i - m i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3 。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3 - 1 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 以辅导员为中心的心理健康辅导 。c o l u m b i au n i v e r s i t y c l u bs p o r t sa tc o l u m b i a e b o l h t t p :w w w c o l u m b i a e d u c u c u a t h l e t i c s c h l b h m d : 3 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心理辅导是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个人或群体进行专门的教育,以纠正大学生的 心理问题。美国高校中辅导员或导师是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主要人员。在录用辅 导员时会选择有心理学基础的人员。任课教授如果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 等方面有情绪问题时会交由辅导员处理。美国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能 够解决学生各种问题,帮助他们发展自身才能,促进学生适应学校、社会能力的 发展。 ( 二) 专业化的心理健康咨询 美国的许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咨询人员必须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 博士。也有不少学校会聘请临床心理学家到学校来提供心理援助。当辅导员无法 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到心理健康咨询室请专家帮助解决。学校的心理咨询 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临床经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心 理服务系统为每位同学建立档案袋,档案袋中记录了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方 面的情况,方便在遇到问题时有据可查。学校还有一些由学生组织的咨询组织, 这些组织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人际关系或心理等问题。这种组织的优点是 由于学生互相咨询,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由于学生有相似的生活经历,更 有亲近感,更容易解决问题。 ( 三) 与其他相关人员配合协助教育 学校的心理学家会经常对大学的教师进行职业培训,让教师们掌握必各的心理 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会和教师一同商量帮助学生的方案,探讨大学生存在的问 题,与教师配合治疗,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健康良好的环境氛围,减少心理健康 问题出现的几率,而教师的关心爱护会让学生感到温暖。 可以说家长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对学生帮助最大的人。美国高校的心理 专家会定期向家长传授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这样家长就能更及时的发现学生的 问题。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因为不良的家庭环境而造成的。通过对家长的培 训,可以让家长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 出现几率。在实施治疗时,也需要家长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大学生离开父母呵护的翅膀,独立面对各种困难和竞争,难免会产生各种 - 4 0 - 第三章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活动维度 心理问题j 如果学校联合教师和家长一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生没有出现 心理问题时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在出现问题时及早发现治疗,会在很大程度上提 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也就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显然,美国 高校认识到了这一点。 三、提高大学生工作能力的职业咨询活动 美国的高校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职业咨询服务。每个学校都设有专门的职业咨询 部门。职业咨询部门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就业的咨询,还会对学生生活、学习、 价值观等给予帮助。咨询韵方式可以以个人形式也可以以团体的形式,但是大部 分是个人形式进行辅导的。目前,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美国各校流行用 网络职业咨询的方式。“目前,在全美使用比较多的职业指导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 职业桥( w w w b r i d g e s c o m ) 公司与政府合作开发的c h o ic e s 及c x o n l i n e 两套 系统。前者侧重决策和选择,后者侧重认知和规划。舫咨询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 面: ( 一) 帮助学生确定就业的方向 美国的大学在学生刚入学时不会要求其选择专业方向,学生在二年级、三年 级时才选择专业。在此期间,学校会有专业人士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指导 学生选择专业方向。职业心理测试是高校常用的一种客观确定学生合适职业的方 式。这种心理测试科学的设计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 征、适应的职业等,之后向学生介绍该职业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该职业的内容, 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 的职业。 ( 二) 指导学生就业观和职业道德 美国的职业无高低之分,每一份职业都有其价值。美国又是一个多元文化的 国家,因此,在选择职业时也体现出了多样性及开放性的特点。美国是一个个人 。赵燕美国高校职业指导研究【d 】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8 , ( 4 ) 4 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1 立论文 主义至上的国家,反映在市场经济上就是自由,平等,公平竞争等特点。因此为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美国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了对职业道德方面的 教育。“如美国律师协会和法院达成协议,规定法学院的所有毕业生必须通过职 业道德课程的考试,才能进入律师界工作。商学院也开设了职业道德课程,着重 讲解企业和公司经常面临的职业道德问题。”o 许多学校也通过让大学生进行社会 服务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将学生的社会服务作为一项考核学生能力的指标。 许多学校将社区服务计入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必要的服务学分,否则不 能毕业。 ( 三) 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 美国高校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作为学校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对学生进 行职业技能培训时,会多方面、全方位地考虑学生需要。首先,学校会指导学生 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让学生能更快地获得一手的就业信息。其次,指导学生如 何美化自己的简历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设计出吸引人的简历。再次,传授 面试的技巧,在面试时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如何着装,用什么样的谈吐来表达 自己。最后,传授与他人交流的技巧,以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 ( 四) 提供就业服务信息 美国的就业信息网十分发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看就业的信息。美国劳工统 计局制定了一本名为职业前景手册的手册,里面有所有知名企业的信息。该 手册人手一份,学生可以通过手册联系自己喜欢的公司。美国高校除了通过网络 发布就业信息外,还会与企业建立直接的人才交流联系,将学校中的合适人选提 供给招聘单位。美国高校会每年举办两次招聘会,有综合性的招聘会,也有专场 的招聘会,这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总的来说,系统的职业咨询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职前培训,让大学生从知 识和心理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提高了大学生的工作 能力,也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 。赵燕美国高校职业指导研究【d 】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8 ,( 4 ) 4 2 - 第三章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活动维度 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创业活动 “美国考夫曼基金会指出,创业教育是一个过程;它提供给学生创业所需要的 观念和技能,使他们辨认出别人可能忽视的机会,并且使他们拥有洞察力和勇气 采取别人可能迟疑的行动。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创业的精神就 是用冒险的精神去寻求机会。创业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才能发现别 人忽视的商机;创业者也要有一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能将想象力和实践能力结 合,更快更好地将创意转化成价值;凡是创业活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 创业者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及随机应变的反应能力。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是让高 校大学生成为具备创业能力的一种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随 之而来的就业压力成为各大高校及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因为工作岗位有限, 毕业生一年多于一年,创业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目前,全世 界各国都对创业教育活动进行了探究,但最成功的、最系统的还要属美国。本文 主要介绍两种主要的创业教育活动。 ( 一) 创业计划大赛 “美国校园的创业计划大赛( b u s i n e s sp l a nc o m p e t i t i o n ) 起源于1 9 8 3 年, 当时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两位m b a 学生希望借鉴法学院的一种模拟法庭形式举 办创业计划大赛,以此来推动高校m b a 学生进入社会,进行企业政策的演变。 圆 此后,美国各高校,包括一些知名院校每年都举行一次这样的比赛。“1 9 9 0 年伦 敦商学院、法国的里昂商学院的研究生院、澳大利亚的邦得大学加入了竞赛。创 业计划大赛开始成为全球性的比赛,并且会有许多公司为比赛赞助风险投资。 “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它把创业者和资金的来源联系在一 起。在竞赛中,学生向审查小组说明该产品或该服务的市场前景,并呈现可行性 的创业计划报告,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从而获得参与审查的投资公司的资金。审 。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口哪浙江教育出版社, 2 0 1 0 西李时椿,常建坤刘怡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0 v i 】北京:国防i q i , e l 版社,2 0 0 4 。b u s i n e s sp l a nc o m p e t i t i o n e b o l ,h a p :w w w s m a l l b u s i n c s s n o t c s c o m p l a n n i n g b u s p l a n c o m p h t m l - 4 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查小组由公司的代表和企业咨询者组成。大多数成功的计划最后会获得在竞赛中 的参与审查公司的资金。 这种比赛对于大学生和投资者来说都是有益的。通过参加比赛,大学生培养了 创新思维,锻炼了创业能力,最重要的是可能会获得投资者的投资,达到自己创 业的目的。即使在比赛中自己的计划并没有赢,但也得到宝贵的创业建议。这些 建议对大学生将来实施创业计划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企业来说,创业计划大赛是 他们从一些优秀人才那寻找创业灵感的机会,同时也是他们引进优秀人才的良机。 ( 二) 企业孵化器 “美国孵化器专家鲁斯坦拉卡卡认为:企业孵化器( b u s i n e s si n c u b a t o r ) 是具 有特殊用途的设施,专门为经过挑选的知识型创业企业提供培育服务,直到这些 企业能够不用或很少借用其它帮助将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成功地打入市场:企业孵 化器在我国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它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 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 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在台 湾地区叫育成中心,在欧洲一般叫创新中心( i n n o v a t i o nc e m e r ) 。”o 大学中的企业孵化器就是为学生提供场地、设施和指导专家,支持学生实施 创业冒险活动。如果是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创业计划,还会吸引很多公司来投资。 大学生通过这种创业活动能够亲身体验创业过程,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为将来 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伯克利大学有两个孵化器:一个是孵化器公司,完全致力于互联网相关的 企业;另一个是伯克利企业孵化器,它接收不同类型的创业冒险活动。这两个组 织使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当地的公司团体。” 这些创业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大学生实现自己的创新理念提供 了平台。创业成功不仅能够解决自己的工作,还能增加社会就业岗位,缓解社会 o d a v i dh u f f m 柚,j o h nm q u i g l e y t h er o l eo f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i na t l r a e t i n gh i g ht e c h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 p : as i l i c o nv a l l e yt a l e i j t h ea n n a l so f r e g i o n a ls c i e n c e , 2 0 0 2 ( 3 6 ) :4 0 8 o 百度百科 明0 l h t t p :b a i k e , b a i d u c o m v i e w 2 0 3 4 8 1 h t m 。李波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8 第三章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活动维度 的就业压力,因此,创业教育活动是培养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最行之有效的 方法。美国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就是通过这种创业活动实现了自己创业的梦想,为 自己找到工作的机会,也为国家创造了财富。 五、提高大学生组织、领导能力的社团活动 高校学生社团是一个由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为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的 群体组织。在这个群体中,所以的成员都秉着发展自己兴趣、能力的初衷建立了 强烈的团体意识。因此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是社会的雏形。大学生在这里能够 亲身体验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大学生在加入这种组织的过程中,在提前充分体 验社会的同时,既发展自己的兴趣领域,又培养了团结合作能力。在社团有一定 的任务时,社团的成员会自觉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高校社团是社会的缩影,所以学校的社团组织是最能锻炼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地 方。 美国最早的学生社团在18 世纪后半期建立。起源于耶鲁大学的文学社团,早 期的学生社团主要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同时也收集一些政治时事,组织学生学习。 起先,校方因为这种社团注重生活娱乐,不务实,曾极力反对,但随着社团内容 的多样化,不再局限于文学,而是向体育,文娱,科技等多方位发展,学校的社 团逐渐摆脱控制,在发展中用实际保卫自己的利益。如今,美国大学生社团组织 是高校必不可少的风景缭,这种组织也在培养学生各项能力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 作用。 ( 一) 美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申请与活动 1 美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申请 美国高校大学生社团十分活跃,种类繁多。美国是个讲求学术自由的国家, 因此,教师会要求学生去完成一些实践性作业,于是学生社团活动成为大学生们 实践的方式之一。美国高校为了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人才,鼓励并资助学生开展 各种社团活动。只要社团秉着“和平 “民主 的原则,不进行暴力活动,没有种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族及宗教歧视,不违反法律都会得到审批。申报的程序一般由发起者向学院院长 提出申请,提交会员名单,聘请指导教师及活动经费。现在这些申请内容可以直 接进入学校的社团申请网页去申请,由学生活动办公室主任负责审批,同时,办 公室会向学生工作办公室和财务部门下达给予批准活动地点和时间,拨给经费的 通知。但是美国大部分高校中存在没有通过审批的社团,甚至这类没审批的社团 比审批的还要多,但是,只要不违反法律,高校是允许这类社团活动的。 2 美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活动 美国高校社团的种类多样化,因此,各个社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总的来说, 社团活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定期组织内部的社团活动。另一种是举办演讲,开 办音乐会或对外公开活动。如有必要社团负责人会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如:专家、 教授、校长、官员等来社团演讲。社团活动时间大多在平时不上课的时间,有的 社团也会在独立活动期和假期组织活动。 ( 二) 美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管理与经费来源 1 美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管理 虽然美国的高校学生社团数量繁多,种类庞杂,但是学校在对社团组织的管理 方面相当专业化。各高校都会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规范社团的活动。这种机构类似 于我国的“社团部 ,是隶属于学术事务处的学生社团辅导室,负责对学生社团提 供必要的知识技术指导和经费支持。另一个是学生社团委员会的管理机构,是由 管理学生事务的院长、教授为主席,学生为成员,负责接受新社团的申请,判断 社团合法与否等管理层面的事务。虽然,美国对高校社团的管理很专业,很严格, 如发现有违反法律,不合规定的社团会立刻勒令停止活动,但是美国是个思想及 文化自由发展的国家,学生社团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社团内部有自我决策的权 利。 2 美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 由于美国高校与社团企业有相当密切的往来,因此,学生社团的经费也十分充 足,经费来源也相当广泛。美国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学校拨 给,包括学生理事会,财务部门提供的经费支持。二是社团自身通过广告、赞助、 _ 4 6 - 第三章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活动维厦 校友捐赠和朋友赞助或者向会员收取会费等方式获得。三是社会公众服务机构提 供的支持。此外,一些社团也会在学校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开展营利性的服务项目, 如办商店、书店等获得收入。 总的来说,美国的大学生社团活动有悠久的历史,所以,社团在申请、活动、 管理、经费来源等方面十分专业。这样,能使学生在参与或建立社团的过程中充 分体会到社会的规范规则,更能充分了解进入社会应遵循的法则,让学生对社会 从心理到实践上都能提前适应。而美国又有思想自由,张扬个性的文化思想,在 严格管理的同时,让大学生能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鼓励创新性思维发 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这里学生有自由的空间发挥自我价值,为培养大学生 的社会适应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节社会服务活动 为社会服务是美国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因此,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为社 会提供服务的实践能力。在美国大部分高校的招生标准里,学生课外为社会服务 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0 左右。高校也十分重视在校大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哈佛 大学就将大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作为考察合格毕业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