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史专业论文)民国时期的铁路交通教育19121937.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 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 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目 录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i 引 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选题意义.1 三、文献综述.2 四、概念界定.4 五、研究方法.5 一、铁路交通教育的背景及其动因.6 (一)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简述.6 1.中国铁路的起源.6 2.中国铁路的发展状况.7 3.铁路行政机关的沿革.9 (二)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需要专门人才.10 (三)普及教育的现状呼唤新的教育形式.12 (四)铁路交通的特殊性要求与之相应的教育形式.14 二、民国时期铁路交通教育的发展.15 (一)清末铁路交通教育的发展.15 (二)交通大学的成立与改革.17 1.交通大学的成立及改组.17 2.学科及课程调整.22 3.严格学校管理.27 4.毕业生就业及留学概况.32 (三)铁路职工教育的三次兴办.37 1.第一次兴办.38 2.第二次兴办.42 3.第三次兴办.45 (四)兴办铁路职工子弟教育.50 1.铁路同人教育会的建立.50 2.扶轮公学的创办.51 3.扶轮学校的各项制度建设.55 三、民国时期铁路交通教育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59 (一)历史意义.59 1.形成了完整的铁路交通教育体系,促进了铁路交通教育事业的发展.59 2.形成了完备的铁路职工教育制度,促进了各行业劳工教育的发展.59 3.铁路交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60 (二)现实启示.61 注 释.65 参考文献.70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73 致 谢.7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民国时期的铁路交通教育(1912-1937) 摘 要 清末民初,我国铁路交通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为遍布全国的铁路交通网,促进 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铁路交通事业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应的铁路交通教育也随之 发展壮大。民国时期的铁路交通教育包括铁路高等教育、职工教育、职工子弟中小学教育 三部分,形成了一个从小学到大学,既有升学教育,又有就业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铁路 交通教育的发展为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促进了铁路职工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 活状况的改善,使更多失学的铁路职工子弟有了上学的机会,促进了普及教育的发展。同 时,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铁路交通教育的发展,为铁路交通教育的发展提 供资金支持,保证各项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更多有价值的资料,采用文献法和分析法等 研究方法,对民国时期的铁路交通教育(1912-1937)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并进一步揭 示其有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论述铁路交通从 1881 年诞生到 1937 年期间的发展状况,并对铁路交 通主管部门的沿革史作简要说明;从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当时社会普及教 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及铁路交通事业发展的特殊性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铁路交通教育发展的 背景。 第二部分,简要论述清末铁路交通教育的发展状况,理清各项教育产生发展的来龙去 脉,民国时期的铁路交通教育的论述提供事实依据。从交通大学的成立与改革,铁路职工 教育的三次兴学,职工子弟教育的兴办三方面论述民国时期铁路交通教育的发展状况。其 中,交通大学本分主要论述了交通大学的成立及改组、学科及课程调整、严格学校管理和 毕业生就业及留学状况;职工教育主要是分别论述三次兴学的状况及特点;职工子弟教育 部分包括铁路同人教育会的建立、扶轮公学的创办及各项制度建设三方面。 第三部分,对民国时期铁路交通教育进行深入剖析,论述其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民 国时期的铁路交通教育形成了完整的铁路交通教育体系,促进了铁路交通教育事业不断发 展;建立了完备的铁路职工教育制度,为各行业劳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铁路交 通教育的发展毋庸置疑地促进了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同时,对于当前的终身教育、职业 教育和企业教育等都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铁路交通;交通大学;铁路职工教育;扶轮教育 分类号:g40-0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rail traffic educa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37) abstract in the early year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of china began to appear,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to be a nationwide rail traffic network. the developing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t the same tim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rail traffic educa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railway traffic education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cluding railway higher education, railway workers education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of railway workers children. railway traffic education is a complete educational system, which include studies education and employed education from primary to tertiary. th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ffic education cultivated a lot of talent for the developing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mproving of productivity and living conditions railway workers. these let more children out of school gain the opportunity to attend school and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education.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conversely provided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ffic education, so that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various education. at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article in-depth valuable data adopted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analysis. through carded and anglicized rail traffic educa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37) and further revealed its valuable history significance and real inspiration. this article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 the structure. the first part, briefly discussed the developed status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nd the changing of management from 1881 to 1937.the article in-depth the background of rail traffic education from the demand for talent of rail transport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education at that time and the special nature of rail transportation. the second part, briefly discussed the developed status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t the period of late qing dynasty. clarify the origin of various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educations and provided theories data for the dissertation of rail traffic educa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dissertated rail traffic education from three parts, the establishment and reform of jiao tong university, three prosperities of railway workers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of railway workers children. among them, jiao tong university was divided in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reform of jiao tong university, subjects and courses adjustment, the rigorous management of jiao tong university and the status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and study abroad. the station and feature of three prosperities of railway workers educ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of railway workers children was divided into setting up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part of railway colleagues, rotary school and various systems. the three part, this article in-depth analyzed rail traffic education and revealed its valuable history significance and real inspiration. railway traffic education gradually formed a complete educational system, 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ffic education. railway workers education gradually formed a complet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l sectors labor education. its no doubt that the developing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had helped to the developing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provided widely references for enterprise education, lifelong education and equlity in education. key word: key word: railway transportation; jiao tong university; railway workers education; rotary education category number:category number: g40-0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 清末,西方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使我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他们在向中国输出商品和资本,疯狂掠夺领土和资源的同时,也向中国传播了资本主 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的先进生产技术, 其中, 铁路交通作为一种便捷、 有效的运输方式开始从西方传入中国。1881 年,我国建成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开 启了我国铁路交通事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至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我国已建成铁路 13000 多公里,有效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铁路交通教育的发展,在铁路领域逐步建立了包括 铁路高等学校、职工学校、中小学校在内的比较完备的铁路交通教育体系,成为当时社会 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铁路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急需铁路建设和铁 路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而我国当时没有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专门学校,所以,清政府和铁 路主管部门开始筹划并建设了一批铁路高等专科学校,开启了大力培养铁路专门人才的序 幕,到民国时期逐步合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交通大学,培养了大批铁路建设人才。与此 同时,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交通部、铁道部还广泛设立了铁路职工学校和铁路职工 子弟学校。由于我国大多数铁路工人来自于破产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生产效率差,通 过设立铁路职工学校,有效地提高了铁路职工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在考虑到当时普及教 育的现状和铁路交通遍布全国各地的特殊性,为了使铁路职工子弟都有上学的机会,各铁 路沿线广泛设立了职工子弟学校,有效解决了职工子女上学的问题。 铁路交通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铁路交通及社会发展所需专门人才的缺 乏问题,对于铁路职工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做出了有效探索和卓越贡献,并在一定 程度上弥补了民国时期普及教育的不足,而铁路交通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今天的教育事业 也有很多借鉴意义。 二、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我们对铁路交通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铁路交 通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律。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到,目前对铁路交通教育的研究论 述尚不充分,没有对民国时期的铁路交通教育的发展脉络和各阶段的发展特征进行系统梳 理,尚有许多有价值的史料有待挖掘和利用,通过对其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民国时期 铁路交通教育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育史研究的范围。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实践意义:铁路交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在当时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当前的企业教 育、职工教育和终身教育等都有广泛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 的发展和企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企业教育、职工教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如何更好 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每个人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 的问题,本文以期通过对民国时期铁路交通教育的研究,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事业提供些许 有意的启示和借鉴。 三、文献综述 有关民国时期铁路交通教育的相关资料散见于一些介绍民国时期铁路交通事业和铁 路交通教育的历史文献中。 史料的整理,对铁路交通教育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有:铁道部铁道年鉴编 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一卷 (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1933 年) ;宓汝成的中国 近代铁路史资料: 1863-1911 (中华书局, 1963 年) 和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1912-194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中,分专题编写了当时我国铁路史的相关文献,是研究 民国时期铁路交通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 交通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 交通史路政编 (交通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1935 年) ;交通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总务 编 (交通、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1936 年)中介绍了从清末到 1925 年之前铁路交通 教育的创办经过及发展状况,并收录了当时有关铁路交通教育的规定章程和统计数据等, 但未对铁路交通教育进行整理归纳和系统研究。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写的交通大学校 史资料选编:1896-1949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 年) ,分年代记述了有关交通大学 三所分校(上海学校、北京学校、唐山学校)的相关史料,详细记载了交通大学的发展相 关文献,为研究民国时期交通大学的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史料。铁道部总务司编辑铁道 部人事法令汇编 (铁道部秘书厅研究室第四组,1936 年)收录了国民政府时期各类教育 相关的学校管理、教师任用、经费管理和视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是我们了解当时各类教 育制度建设状况的重要史料。 民国时期有许多名人志士对铁路事业及铁路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方面的论著 主要有:俞诚之编写的遐庵汇稿 (上海书店,1946 年)和遐庵汇稿年谱 (上海书 店,1946 年) , 遐庵汇稿收录了叶恭绰的公犊、诗文和演讲稿,较为详细的记录了叶恭 绰担任交通总长前后有关铁路交通教育的文章和记事,反映了当时铁路交通教育的发展状 况,对于研究民国时期铁路交通教育提供了帮助。此外,还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室著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孙中山全集 (中华书局,1981 年) ;李吉奎著梁士诒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年) 等文献中也由于铁路交通教育相关的历史资料。这些论著为研究他们思想实践与铁路交通 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在期刊方面,交通部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出版的铁路职工教育旬刊是在当时铁路 职工教育兴办时期,为弥补职工学校不足而设立的,旬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载了当时的 铁路职工教育论著、中外新闻、诗歌、小说等内容,是我们研究铁路职工教育的重要资料。 1912 年,中华铁路协会编辑出版了铁路协会杂志,期刊以介绍当时的铁路法规、铁路 运营统计资料、铁路新闻和铁路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该刊先后更名为铁路协会会报 、 铁路协会月刊和铁路杂志 ,是研究铁路交通教育的重要文献。同时还有学林杂 志 、 交通教育月刊和铁道公报等也有相关的铁路交通教育资料。如学林杂志 上俞梧生的交通教育概况 ,对北洋政府时期各类教育的发展历史和教育经费状况做了 详细介绍; 铁道公报中育才科编制的铁道部交通教育之现状 ,介绍了铁道部成立以 后,大学教育、留学教育和各路附属教育的发展情形。这些文章虽然论述相对简单,且比 较分散,但仍然是研究铁路交通教育的重要史料来源。 著作方面,张毅、易紫编著的中国铁路教育的诞生和发展 1871-1949 (西南交大出 版社,1996 年)是对铁路交通教育论述较为详尽的著作。其中,第一章介绍了铁路教育的 诞生和发展概况,然后又分章节依次介绍了铁路留学教育、铁路高等教育、铁路职业技术 教育、铁路中小学教育和铁路职工教育。虽然比较全面的包括了整个铁路交通教育体系, 但只是对各个学校进行简单介绍,并没有对各类教育进行历史的梳理,缺乏对铁路交通教 育的历史评价和思考。 对交通大学论述较为详尽的著作主要有: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写的交通大学校史 1896-1949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年) 、陈华新的百年树人-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长传 略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年) 、盛懿,孙萍,欧七斤著的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 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年) 、李士群著的拼搏与奋进 北京交通大学百年回顾与思考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年)和北方交通大学校长办 公室编写的北方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其中, 交通大学校史 1896-1949 对民国时期交通大学的成立与改革、学校管理和学校建设等方面有着详细论述,但内容过 于繁杂,有待进一步梳理和论述。 论文方面,目前研究民国时期教育状况的文章很多,但涉及到铁路交通教育的文章却 比较少。主要有武玉兴的硕士论文叶恭绰与近代中国交通事业 ,文中运用大量史料论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述了叶恭绰兴办铁路扶轮学校、铁路职工教育及合并交通大学的情况,主要是论述叶恭绰 出任交通总长时铁路交通教育的发展状况,并没有涉及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的铁路交通教 育,且没有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孙珊珊的硕士论文叶恭绰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主要 是论述了叶恭绰对交通教育的贡献,重点放在了叶恭绰教育思想和历史评价上,对交通教 育的实践状况只是做了简要的梳理,也没有涉及国民政府时期的铁路交通教育的发展状 况。张静的硕士论文叶恭绰与清末民初铁路中论述了孙中山与叶恭绰的交通救国论思 想以及人才培养思想,但没有论述铁路交通教育的具体内容。鲍连湘、李尚全的中国铁 路职工教育史论 ( 甘肃社会科学1994 年第 3 期)中把铁路职工教育的发展与铁路工人 运动相联系,从纵向上把铁路职工教育从诞生至现在的发展归纳为三起三落,但只是简略 叙述,未作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很少有学者对铁路交通教育进行系统研究,仅 有的几篇论著也只是部分介绍了铁路交通教育的内容,并未将民国时期的铁路交通教育作 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论述。现有的文章多是在研究民国时期人物与铁路 交通事业的关系时简要论述铁路交通教育,没有对其做专门研究。本文力图从铁路交通教 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动因,各时期铁路高等教育、职工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等方面对其进行 系统梳理,并对当时的铁路交通教育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探求铁路交通教育的历史意义和 现实启示,以期对铁路交通教育的研究和当代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四、概念界定 (一)铁路交通教育:在辞海 (1989 年版)中对铁路交通教育进行了分别解释, 铁路解释为:铁路又称“铁道” 。使用机车牵引车辆组成列车(或以自身有动力装置的车 辆)循轨行驶的交通路线。按轨距分,有标准规矩铁路、宽规矩铁路、窄规矩铁路。在我 国通车运营的铁路以 1876 年由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擅自修筑的吴淞铁路为最早,但翌年 即赎回拆毁。1881 年开平煤矿公司修筑了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今京沈铁路的一段) , 是我国第一条标准规矩铁路。 1交通解释为:1.彼此相通。陶潜桃花源记中记载“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 ”2.交往、往运。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诸所与交通,无 非亲杰大猾。 ”3.指人、物、资料的交通。包括公路、铁路、邮电、空军、海军、卫星通 讯等。 2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现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综上我们可 以在本文中将铁路交通教育理解为基于使用机车牵引车辆组成列车(或以自身有动力装置 的车辆)循轨行驶的铁路交通方式基础之上的,充分运用铁路交通的各项优势资源,发展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形成的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 (二)扶轮学校:在大辞海中解释扶轮为扶翼车轮,指在车旁待候。 南齐书乐 志中记载“月御案节,星驱扶轮。 ” 3在辞海中又对“扶轮社”的解释:扶轮社又 称扶轮国际,是国际性社团。1905 年 2 月由美国律师哈里斯在芝加哥发起,并成立第一扶 轮社,因在社员的办公处轮流集会,故名。1912 年成立扶轮社国际联合会,1922 年改为 现名,自称以提倡“服务的理想” 、 “促进国际了解、善意与和平”为宗旨。同时他还是联 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和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联系团体。 4综上我们可以将扶轮学校理 解为当时铁路同人教育会为了体现设立铁路职工子弟学校的公益性和对铁路交通事业的 辅助性,受西方扶轮社思想的启发,对扶轮一词的含义加以延伸,使其具有扶住、帮助的 含义,对铁路职工子弟学校一律统称扶轮学校。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又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 区信息, 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本文以原有的铁路交通史料及民国期刊为基础, 深入挖掘其中有价值的铁路交通教育信息,充分论证民国时期铁路交通教育状况。 2.分析法。又称因果分析法,是通过对事物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 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本文把民国时期的铁路交通教育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 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动因进行系统分析,同时,通过对各项教育活动的实施状况和制 度建设的合理分析,归纳出其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3.历史研究法。又称纵向研究法,是比较研究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运用历史资料, 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把民国时期的铁 路交通教育主要划分为交通大学、铁路职工教育和铁路职工子弟教育按阶段分层次进行梳 理,形成民国时期铁路交通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一、铁路交通教育的背景及其动因 民国时期是我国铁路交通事业的大发展时期。自 1876 年唐胥铁路建成,标志着铁路 交通事业的诞生,直至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共建成 13000 多公里铁路线,形成了 遍布全国的铁路交通网。它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 化教育事业的大发展,铁路交通部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了了从小学到大学,既有 升学教育,又有就业教育的完备铁路交通教育体系,其中包括专门培养铁路高级人才的交 通大学,提高职工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的铁路职工学校和针对铁路职工子弟的扶轮公学。 而铁路交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是与民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大背景分不开的。铁路交通事业 的迅速发展为铁路交通领域各项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促进了铁路 交通教育体系的形成;交通大学的建立和铁路职工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铁路交 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扶轮中小学校的广泛建立亦是适应当时普及教育发展薄弱 和铁路沿线职工子弟上学难的情况的应然之举。 (一)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简述 铁路交通的产生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契机的。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为了追求 广泛的经济利益,不断扩大生产,改进技术,逐渐用机器大生产代替了以往的手工业生产。 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寻求更为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以适应生产发展和交通运输需要,而蒸 汽机的发明使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诞生成为可能。 1814 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创造发明了 能在铁轨上运行的蒸汽机车,宣告了火车的诞生,1825 年,从英国斯多克顿到达林顿的世 界上第一条铁路正式通车,标志着一种新的交通方式产生,在之后近一个世纪里,铁路交 通运输作为世界交通运输的领导者,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伴随西方 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的殖民扩张,铁路交通开始由英国向世界各地传播开来,逐渐通行于 世界各地,逐步形成了遍布各国的铁路交通运输网。 19 世纪 40 年代至 60 年代,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和领土资源的掠夺。他们在给我国带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 历史的同时,也传播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唤醒了清末人们自强、求富的民族意识,而 铁路交通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运输方式也逐渐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的广大土地上建立并 发展起来。 1.中国铁路的起源 中国铁路建设始于光绪二年(1876 年) ,当时英国人用欺诈的的手段擅自修筑了从上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海起到吴淞镇的吴淞铁路,全长 14.5 公里。由于国人愚昧迷信,认为铁路的修筑破坏了 风水,会带来厄运,要求拆毁铁路,清政府最终以 28.5 万两白银赎回,并与 1877 年拆除。 1878 年, 鉴于河北开平煤矿运煤需要, 李鸿章多次呈请铺设铁路, 他在奏折中明确指出 “中 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富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 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编辑,则其至要者,逐渐仿形, 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弊者。 ” 5清政府很快批准开平矿务局自修铁路。1881 年,由唐山煤井至胥各庄的轻便铁道建成通车,因清政府禁驶机车,火车需用骡马拖拉, 所以唐胥铁路又称“马车铁路” 。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此路于 1886 年由李 鸿章建议将铁路展筑至大沽口,1888 年又延长至天津,1897 年遂通至北京,成为后来的 京奉铁路。 2.中国铁路的发展状况 自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日益腐败衰落,英、美、德、法等帝国主义 国家乘机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他们通过强行修筑或假借与清政府合办的方式,对中国的 路权进行吞噬和瓜分, 逐步控制了大部分铁路线。 清政府也逐渐认识到铁路交通的重要性, 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等人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开始大力提倡修筑铁路,但因清政 府国力衰弱,无力支付修筑铁路的费用,不得不向帝国主义国家大量举借外债,这在一定 程度上助长了他们掠夺中国路权的气焰。与此同时,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日益加重的民 族危机,中国各工商界人士也加入到兴修铁路和收回路权的运动中来。截至民国成立,共 修筑有铁路 6500 多公里。 其中帝国主义在中国修建和控制的铁路主要有:东省铁路,1897 年俄国在东北强行修 建的,1903 年竣工,全长 2500 多公里,分布在中国东北广大地区;胶济铁路,德国借口 山东曹州事件,强行修筑胶济铁路,全长 440 多公里;滇越铁路,分南北两段,由法国主 持修建,南段全长 389 公里,北段全长 469 公里,1910 年竣工;安奉铁路,日本借口日俄 战争,在中国强行修筑的轻便铁路,全长 261 公里,1905 年竣工。帝国主义通过在各地强 行修建铁路来划分势力范围,以借此掠夺中国的领土主权和路权。 清政府通过向帝国主义列强贷款修筑的铁路主要有有:京汉铁路,俄、法、比三国与 清政府签订贷款合同修筑,全长 1214 公里,南起汉口玉带门,北至北京正阳门西车站, 1989 年动工,1906 年竣工通车;正太铁路,法国巴黎银行向清政府借款修成,将正太铁 路原起点正定改在石家庄,全长 243 公里;汴洛铁路,是清政府向比利时借款 4100 万佛 朗修筑的自开封至洛阳的铁路,1904 年开工,1909 年 12 月竣工,全长 183 公里;沪杭甬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铁路,自上海至宁波,全长 186 公里本路共借英国 150 万英镑;沪宁铁路,是 1903 年英 国胁迫清政府签订的沪宁铁路借款合同,自上海至南京,全长 311 公里,1908 年竣工;津 浦铁路,是英德两国胁迫清政府签订的,自天津总站至浦口,全长 1009 公里,1911 年全 线开通;道清铁路是由英意两国借款承建的,自道口至清化镇,全长 150 公里,1907 年竣 工,等等。据统计,从 1887 年截至 1936 年,铁路建筑借款总计 104353 万元。 6这些通过 借款修筑的铁路,使得帝国主义得以霸占中国路权,干涉中国内政,掠夺中国财富,严重 影响了中国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此外,还有我国自行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此路是由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中国人 依靠自己的财力和物力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自北京丰台至张家口,全长 201 公里,采用“之”字形路线,1905 年开工,1909 年 9 月全线完工。对于帝国主义的疯狂 掠夺,各阶层民众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和反抗侵略的勇气,他们向清政府提出了收回路权、 不借外债的要求,工商界人士也行动起来纷纷起集资修筑铁路,以保护我国的路权,共筑 成新宁、漳厦、南浔、潮汕四条铁路,虽然铁路全长仅有数百公里,但它深刻体现了中国 人民自强不息、勇于反抗的民族精神,在中国铁路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1912 年,民国成立以后,北洋政府通过各种方式赎回了由外国人出资修建或借款修建 的多条铁路,获得了部分铁路的所有权。但由于国内军阀混战,内乱频仍,铁路交通作为 重要的军事资源,成为军阀争夺的对象。铁路交通虽被加以重视,却没有大力发展,而是 将原有铁路线加以扩展,或将未修成的路段,加以完成,所修铁路共计约 5000 多公里。 其中较为显著的主要有:一、将原有的汴洛铁路扩展为陇海铁路。1912 年北洋政府与比利 时签订陇海铁路借款合同,以汴洛铁路为基础向东西方向扩张,1915 年开通开封至徐州段 铁路及洛阳至观音堂段铁路,1920 年开通徐州至大浦的铁路,至 1927 年陇海铁路向西修 至灵宝,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继续修筑,至 1936 年,已修通灵宝至宝鸡段铁路。全 长约 1000 多公里;二、粤汉铁路的完成。其中粤汉铁路湘鄂段 1912 年开工,1918 年竣工, 全长 365 公里,粤汉铁路株韶段 1930 年开工,1936 年竣工,全长 420 公里;三、东北铁 路建设,其中四洮铁路,自四平至洮南,全长 312 公里,1917 年开工,1923 年竣工;洮 昂铁路,自洮南至昂昂溪,全长 240 公里,1926 年竣工;呼海铁路全长 214 公里;吉敦铁 路全长 210 公里;吉海铁路自吉林至朝阳镇,全长 250 公里,1929 年竣工;齐克铁路,自 昂昂溪竟齐齐哈尔至克山,全长 228 公里 1931 年通车至龙溪附近,因日军入侵而终止; 四、同蒲铁路北起大同,南至风陵渡口,全长 865 公里,分南北两段修筑,其中南段 513 公里于 1935 年竣工通车,北段在修至朔县至大同时,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工;五、个碧临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石铁路的建成。 此路是当地各锡矿公司集资修建的商办铁路, 全长 176 公里, 1936 年竣工。 1929 年,因管理需要或铁路线路更改扩建,国民政府铁道部将京汉铁路改名为平汉铁路, 沪宁铁路改名为京沪铁路,京奉铁路改名为北宁铁路,京张铁路改名为平绥铁路。1931 年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铁路线以及吉长铁路、吉敦铁路、吉海铁路、四洮铁路、洮昂铁路 京奉铁路关外线在均被日本占领。截至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国已建成的铁路共 有 13000 多公里。 7据 1935 年国民政府铁道部统计我国各铁路线工人总计 81448 人。8 3.铁路行政机关的沿革 中国铁路创办之始,作为新生事物,在管理上无章可循,所以没有隶属机构。1885 年 清政府设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后,李鸿章奏请铁路事务归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管理,以铁路 加强沿海军事补给,自此铁路交通在中央有所隶属。1896 年清政府设立铁路总公司统一管 理铁路建筑和铁路日常运营事业。后因铁路与矿物事务繁杂,在中央政府下设矿务铁路总 局专门管理, 并将其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 1903 年, 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 铁路事务仍归其管理。1905 年撤消矿务铁路总局,铁路事务改由商务部主办。后因铁路、 航运、邮政等各种新式交通逐渐发展,商务部不能有效管理,遂于 1906 年改革商务部, 将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工商部,将轮船、铁路、电线、邮政等事务专门设立邮传部加强管 理。 9此时铁路交通事业数易管理部门,管理比较混乱,又因与各国签订借款合同,在铁 路管理上多受到帝国主力列强的干涉,所以在铁路管理上虽在中央有主管部门,但各铁路 线亦成立各种铁路公司,具有一定的管理职权,各自为政,使得这一时期的铁路管理相对 混乱。 民国成立以后,邮传部改建为交通部,下设路政、航政、邮政、电政四司,其中路政 司长兼领铁路总局长,管理铁路交通各项事务。其组织管理上虽与邮传部相似,但此时路 政司更趋规范统一,路政司设立各种专门委员会负责审定铁路名词、修订铁路法规、统一 会计规则、统一技术标准、审查全国铁路路线等事务,使其行政管理初具规模。其中交通 部还专门设立育才科专门管理铁路育才事项。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铁路交通仍归交通部管理。1928 年 8 月在国民政府行政院下 设铁道部, 将原来由交通部管理的铁路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驾加盟合同样本
- 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
-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 个人供电合同标准文本
- 幼儿园勤俭节约的教案
- 产品授权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实验学校第二届科技节机器人比赛方案
- 12施工合同标准文本
- 请讲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主题班会教案
- 公司食堂肉菜配送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 中小学国家教育智慧平台
-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 2025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 T-JDFA 02-2024 江苏省转型融资主体认定评价标准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3学年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贵州省县中新学校计划项目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3-2024年护师类之护师初级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 演员经纪合同法律风险-洞察分析
-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 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