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p a s s 理论是作为一种新的智力观而提出来的,并在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的探 索之中逐渐形成的。与传统的智力理论与测验相比,p a s s 理论在许多方面都有 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对传统的智力测验进行了补充,而且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 为智力测验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本研究将p a s s 理论及其c a s 认知评估系统与传统的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 量表进行比较,对1 5 0 名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施测,分别探讨两种测验对 学生学业成绩的预测情况,并在结构、诊断等方面对两个测验进行了比较分析。 主要研究结果: 1 ) 在结构层面上,根据相关矩阵和近期的研究,c a s 量表比韦氏儿童量表 更加系统,更加能够反映儿童智力发展的全貌。2 ) 在预测层面上,c a s 总分数 的预测力明显好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言语i q ,说明c a s 量表在预测儿童学习 成绩方面有独到的特色。3 ) 在诊断层面上,根据个案研究,发现虽然韦氏儿童 量表也具有一定的诊断能力,但结合c a s 分数、依据p a s s 理论进行的诊断更 准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关键词: ( 智瑚;p a s s 理论,认知评估系统e a s 劣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a b s t r a c t t h ep a s st h e o r y , a san e wi n t e l l i g e n c et h e o r y , w a sg r a d u a l l yp u tf o r w a r da n d f o r m e dt h r o u g hm a n y y e a r sp r o b a t i o n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r a d i t i o n a li n t e l l i g e n c et h e o r y a n dt e s t s i th a si t su n i q u ea d v a n t a g e si nm a n yw a y s t h ep a s st h e o r yn o to n l y s u p p l e m e n t s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o n e b u ta l s op r o v i d e st h er e s e a r c ho f i n t e l l i g e n c et e s t 谢t l l ab r a n d - n e wa n g l e ,a san e wf i e l do fs t u d y t h ep r e s e n tp a p e rc o m p a r e st h ep a s s t h e o r ya n dc a s w i t l lw i s c c r b y m e a n so f t e s t i n ga n dd i a g n o s i n g15 0p u p i l s t h e r e s u l t sa r ea sf o l l o w i n g : 1 ) s t r a c t u r a l l y , a c c o r d i n gt oc o r r e l a t i o nm a t r i xa n dr e c e n ts t u d y , c a si s m o r e s y s t e m a t i ct h a nw i s c - c r ,w h i c hc a nm o r ec l e a r l ys h o w t h ep a n o r a m i ci n t e l l i g e n c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c h i l d r e n 2 ) t h ep r e d i c t i b i l i t yo f t h et o t a ls u m o f c a si sf a rm o r eb e t t e rt h a nt h ev e r b a li qo f w i s c - c r , t h e r e f o r e ,s h o w i n gt h a tc a s h a si t so w nc h a r a c t e r i r s t i c si np r e d i c t i n gt h e s c o r e so fc h i l d r e l l 3 ) d i a g n o s t i c a l l y ,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a s es t u d y , t h ed i a g n o s i sm a d e u n d e rc a sa n d p a s si sm o r e p r e c i s e ,m o r e d e t a i l e da n dm o r e p e r s u a s i v et h a n t h a to f w i s c - c r k e yw o r d s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p a s st h e o r y , c a s ,w i s c c r p a s s 理论及其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与传统智力测验的比较研究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1 文献综述 自从人们对心理科学进行研究伊始,人类的智力就是这一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过去的5 0 年中,研究者对智力的探讨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 直到现在心理学家们还是不能肯定他们找到了有关智力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满意答案。2 0 世纪9 0 年代,一些科学家在应用心理学领域仍然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实施着大量的实验。 这些实验从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智力因素观点出发,代表了同时代心理学家们的研究 成果,他们所寻找的是智力理论与实践的连接点,这些实验经常被人们称之为“非传统的” ( n a g l i e f i ,1 9 9 6 a ) 研究。p a s s 理论及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就是对智力进行非传统的研究 方法之一,它基于当前智力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智力视为是一组认知加工过程来进行测量和 评估( d a s ,2 0 0 1 ) 。 1 1 智力理论的发展 智力研究的几十年来,众多心理学家在智力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智力理 论,从以往智力理论的研究历史来看,智力心理学对智力本质的研究经历了从“因素”取向 占主导地位逐步转变为“认知加工”取向占主导地位,进而融合上述两种取向的过程。 1 1 1 因素取向 在六十年代前,因素分析是心理学家建构智力结构的主要方法。主要理论有:s p e a r m a n 的二因素论,t h o m d i k e 的多因素论,t h u r s t o n e 的群因素论、g u i l f o r d 的三维结构理论,以 及c a r e l l 的层次理论。 s p e a r m a n 的二因素论:认为智力主要是一种普遍而概括化的能力,他称这种能力为g 因素( 普通因素) 。在g 因素之外,人的智力活动中还存在着s 因素即( 特殊因素) 的作用, 它代表个人的特殊能力。如果说g 因素参与所有的智力活动的话,那么s 因素则只以一定的 形式参与到不同的智力活动中。 t h o m d i k e 的多因素论:反对g 因素的存在,主张智力由多种成分构成。他认为,智力 的各种成分在不同的智能活动中作用大小不同。当然,智力的各种成分并不是彼此孤立、相 互排斥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性,所以,一种智力测验与另一种智力测验之间会彼 此相关。 p a s s 理论及其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与传统智力测验的比较研究 t h u r s t o n e 的群因素论:提出了一种介于二因素论和多因素论之间的智力理论。认为智 力是由一群相互间无甚联系的“原始的心理能力”组成的,各种智力活动可以分成不同的组 群,每一群中有一个基本因素是共同的。t h u r s t o n e 对5 6 种测验的结果进行了精密分析,把 智力归结为7 种基本的心理能力。它们是:言语理解能力( v ) 、言语流畅性( w ) 、数字能 力( n ) 、空间知觉能力( s ) 、联想记忆能力( m ) 、知觉速度( p ) 、推理能力( r ) 。 g u i l f o r d 的三维结构理论:用内容、操作和成果代表能力特质的三种维度,用三个维度 的立体模型来描述智力的结构,认为发散性思维是智力结构的重要因素( 谢小庆等,1 9 9 2 ) 。 c a t t e l l 的层次理论:把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前者是先天的,能够适应不同的 材料并且与过去经验无关,后者是一种一般的因素,代表流体智力应用结果以及学校教育的 数量和深度。 因素取向的智力理论主要是一种对智力特质进行的静态描述,因此很少涉及智力活动的 内部心理过程。 1 1 2 认知加工取向 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智力的研究者们开 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理解智力,智力研究的焦点也逐渐转移到智力内部活动过程的探索 上。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主要有:m i l l e r 的t o t e 单元,即个体对信息的处理采取 这样的流程:t e s t - o p e r a t e - t e s t e x i t ,意为检验一操作一检验一退出。这样的单元非常象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这个理论“在当时也算是一场革命”( 陈力,1 9 9 5 ) 。还有n e w e l l 与 s i m o n 发展起来的产生式理论。认为个体对信息的加工是一种满足条件就执行某种行动的过 程,也非常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认知加工取向的理论虽然已经把智力研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智力活动的内在过程,但它 们多数只是集中于一般的认知加工过程,没有能对智力活动的高级成分给予充分的关注( 揭 水平,1 9 9 9 ) 。 1 1 3 因索取向与认知加工取向 八十年代后期,出现了因素取向与认知加工取向融合的趋势,如:g a r d n e r 提出的7 种 智力要素论( 语言智力、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 , 认为智力是“种个体逐步形成与特定内容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的潜力”( k o r n h a b e r 1 9 9 3 ) 。 g a r d n e r 的多重智力理论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由此对学校的课程改革、对学生 咨询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评估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在课堂上,该理论认为八种智力在 完成社会功能时都很重要,因此教师要同等看待这八种智力,这和以往学校只看重语言和逻 2 p a s s 理论及其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与传统智力测验的比较研究 辑智力有很大的不同。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所呈现的材料,使之能体现大多数或全部八种 智力。每个人生来就具有这八种智力,学生是带着不同发展水平的智力组合来到教室的,每个 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和劣势,这就决定了以某种智力方式呈现材料时学生学习的难易, 于是g a r d n e r 的多重智力理论和学生学习风格便整合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另外许多学者以 g a r d n e r 的多重智力理论为基础在对学生的咨询改革、对学生进行真正的评估方面也做了不 少探索。 在这些研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m e t t e t a l ,g w e n d o l y n ,j o r d a n ,c h e r y l ( m e t t e t a l , g w e n d o l y n ,j o r d a n ,c h e r y l ,1 9 9 8 ) 的报告。该研究在一所小学通过运用多重智力理论在全 校范围对课程做了大范围的调整,增加了以多重智力理论为主旨的课程,如流动的时间、活动 室、丰富的刺激束等新课程。这些新课程增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除言语和逻辑智力之 外的另外六种智力。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面对g a r d n e r 的多重智力理论的 概念和实施的新课程都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兴趣增加了,学生第二年的 标准化学业成绩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尽管g a r d n e r 的多重智力理论在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应 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g a r d n e r 自己认为许多实验控制得不够好,因此很难说成功来自 于什么。 这一时期的理论还有s t e r n b e r g 的智力三元理论,包括三个亚理论即智力情境亚理论、 成分亚理论和经验亚理论。 情境亚理论明确了智力行为在其发生的社会文化情境中是如何被定义的。s t e r n b e r g 认 为情境智力行为包括对现实环境的适应,选择比个体现实环境更适当的情境和改造现实环境 以使更适合个体的能力、兴趣或价值取向。一般智力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承担个体对环境的适 应能力,当环境与个体的价值取向、能力或兴趣不相符合时,个体就可以尝试改造环境以达 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成分亚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明确了构成智力行为的结构和机制。在经验连续体有关位置上 产生的适应情境行为是否为智力行为,取决于其包含某种心理过程的程度。这一亚理论确定 了个体对环境适应、选择和改造的认知过程。 经验亚理论在经验水平上考察智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处理新情境时的能力和 心理操作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能力。在进一步的研究后,s t e r n b e r g 认为智力的成分亚理论又 包括三个层次不同的部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其中元成分是智力活动的高 级管理成分,它的功能是计划、评价与监控;操作成分的功能是执行元成分的指令及提供信 息反馈;认知获得成分的功能是学习如何解决新的问题。这一智力理论从人的内部世界,外 3 ! ! 望墨笙墨苎坠塑堡堕墨竺! ! 竺! 兰堡竺里垄型兰塑竖墼里壅 一一一 部世界及经验与智力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智力的结构,使我们对智力的理解大大进了一步 ( r j 斯腾伯格,1 9 9 9 ) 。 作为重视心理过程的代表人物,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d a s 、n i a g l i e r i 和k i r b y 提出 了p a s s 模型理论。这一理论侧重于从认知加工角度来描述智力活动内部结构和心理过程。 它以l u d a 的大脑三级机能学说为基础,对信息的编码进行剖析,提出了由计划( p l a r m i n g ) 总体监控下的由注意参与的、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协同工作的、一体化的认知过程模型。 总体来看,智力研究的趋势是将因素分析的方法与认知加工的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实 验研究来揭示智力活动的结构。另外,逐渐向智力的内部活动过程深入,重视元认知和智力 高级活动成分的研究。 1 2 智力测验的发展 1 9 0 5 年,法国心理学家b i n e t 和s i m o n 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开了人类智力 测验的先河。之后,心理学家们编制了与韦氏智力测验类似的许多类型的智力测验,到了二 十世纪9 0 年代初,出现了以认知加工为主的智力理论,因此随后便诞生了基于智力理论 ( p a s s 模型理论) 而编制的智力测验一一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智力测验逐步从缺乏理论 依托,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方向发展。 b i n e t - - s i m o n 智力测验 该测验设计从3 岁到1 5 岁,每个年龄的儿童中有一半能通过的题目即属于这个年龄组 的题目。儿童通过了哪一个年龄组的题目,便说明他具有几岁的智力水平。另外,在这个测 验中,首次采用“智力年龄”的概念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此后,b i n e t - - s i m o n 量表多次 修订,日益完善,并在许多国家有了修订版本。比内测验于1 9 2 2 年传入我国,1 9 2 4 年,陆 志韦先生首次做了修订。1 9 8 2 年,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吴天敏先生再次对比内智力测验进 行了修订,称作中国比内测验,b i n e t 一- s i m o n 智力测验是最早将有关智力的概念进行操 作化的经典测验,也是第一个用综合的心理取向鉴别人类智力的测验,并且首次用智力年龄 作为衡量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 郑日昌,蔡永红,周益群,1 9 9 9 ,p 1 0 9 ) s t a n f o r d - 一b i n e t 智力测验 这个测验是在b i n e t - s i m o n 智力测验基础之上进行改编和重新标准化之后而形成的。最 初的三版s t a n f o r d - b i n e t 智力量表曾一度成为全美多年来最为流行的智力测验工具。第四 版的s t a n f o r d i n e t 智力量表尽管并非完美无缺,但是比第三版比较起来,其理论基础更 4 p a s s 理论及其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与传统智力测验的比较研究 加成熟,建构的方法也更加合理。s t a n f o r d b i n e t 智力量表的理论基础是一种智力分层模 型,该理论把智力界定为三种不同层次的能力:第一层是一般能力( g ) ,第二层是3 种主要 能力:固体智力、流体分析能力和短时记忆,第三层则是3 种特殊能力:言语推理、数量推 理和抽象,视觉推理。但是,第四版测验在样本的采集方面存在问题,比如:这一样本中具 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与受教育程度的个体数目不均衡,而在记分上为修正这一问题所做的诸 多尝试也不太成功。另外,第四版还有其它的问题,比如测验所测量的因素在不同年龄水平 上并不一致,各分数的一致性数据也不充分( l r 艾肯,2 0 0 2 ,p 2 0 2 ) 。 w e c h s l e r 智力测验 这是近年来在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个体智力测验,自从1 9 3 9 年创立,这个测验与 s t a n f o r d - b i n e t 智力测验在许多方面都有区别。首先,它们的目的不同。s t a n f o r d - b i n e t 智力 测验最初是为教育性用途而设计的,而韦氏智力测验的前身w e c h s l e r 量表i 主要用于i 临床并 由此发展起来的。其次,s t a n f o r d - b i n e t 智力测验的前三个版本都是年龄量袭,所含的题目 或任务也是按年龄水平分组,记分依据被试通过的题目所代表的月数;而韦氏测验的所有题 目是按类型归入一系列的分测验,每个分测验中的题目类型( 所测量能力的性质) 相同,记 分依据被试通过的题目得分而定。第三,s t a n f o r d b i n e t 智力测验的成绩使用单一分数来表 示,而w e c h s l e r 量表使用三个智商分数。第四,韦氏智力测验放弃了比率智商,采用离差 智商。这样,一旦得到智商分数之后,便可以在同一年龄了解自己所处的相对位置。w e c h s l e r 智力测验包括三个测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 w a i s r ,1 6 7 4 岁) 、韦氏儿童智力量 表第三版( w i s c - i i i ,6 - 1 6 岁1 1 个月) 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 w p p s i - r ,3 - 7 岁3 个月) 。 w e c h s l e r 认为,智力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理智地思考以及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整体的或综合 的能力。基于这种认识,w e s c h s l e r 的智力量表中设计了十多个分测验,这些分测验又统归 于言语和操作两大类测验之下,以便能从各个侧面了解智力的全貌。韦氏智力测验可以同时 提供3 个智商分数:总智商分数、言语智商分数和操作智商分数以及十个分测验分数,能较 好地反映智力的整体和各个侧面( 王书荃、张绪扬,1 9 9 8 ) 。 底特律学习能力倾向测验( d t l a ) d o n a l dh a m m i l l 设计的三个智力成套测验与韦氏测验相比既有区别也有相同之处,相似 之处是这三个智力成套测验也有三种工具,并且与不同的年龄水平相匹配。但是,d t l a 在 概念、施测和记分上与韦氏测验又有区别。d t l a 目前分为三个成套测验:底特律初级学习 能力倾向测验( d e t r o i t t e s t so f l e a r n i n g a p t i t u d e - p r i m a r y ,d t l a p :2 ) 、底特律学习能力倾 向测验第三版( d e t r o i t t e s t so f l e a r n i n g a p t i t u d e i i i ,d t l a 3 ) 和底特律成人学习能力倾向 5 p a s s 理论及其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与传统智力测验的比较研究 测验( d e t r o i tt e s t so fl e a r n i n ga p t i t u d e - a d u l t ,d t l a - a ) 。其中,d t l a p :2 适用于3 - 1 0 岁儿童,d t l a 3 适用与6 1 7 岁青少年,d t l a - a 适用于1 6 7 9 岁成人,这三个测验都没有 韦氏测验使用得频繁。尽管d t l a 3 同以前的测验相比体现出一定的进步性,但其所有分测 验仍缺乏适度的可靠性,并且所用的标准化样本也不能真正代表测验所指向的对象。此外, d t l a - 3 也缺乏效度方面的信息( l r 艾肯,2 0 0 2 ,p 2 1 0 ) 。 r a v e n 推理能力测验 由于该测验是非文字的,因而测验的结果较少受特殊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们 尤其喜欢采用这个测验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工具。r a v e n 测验按其原名可以译为渐近性矩阵, 整个测验一共由6 0 张图案组成,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 、b 、c ;d 、e 五组,每组 都有一定的主题,题目的类型略有不同。从直观上看,a 组主要测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 图形想象力等;b 组主要测类同、比较、图形组合等:c 组主要测比较、推理和图形组合; d 组主要测系列关系、图形套合、比拟等;e 组主要测互换、交错等抽象推理能力。可见, 各级要求的思维操作水平也是不同的。测验通过评价被测者这些思维活动来研究他的智力活 动能力。 。 。 r k a u f m a n 儿童评价成套测验( k a b c ) k a u f m a n 儿童评价测验( t h ek a u f m a na s s e s s m e n tb a t t e r yf o rc h i l d r e n ,k - a b c ) 是一套 能力倾向和成就方面的测验,在设计上注重文化平等,用以测量2 5 至1 2 5 岁的儿童的认知 能力。其中,能力倾向部分的理论基础是l u r i a 和j p d a s 有关智力构成的神经心理学理论, 即智力包括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两个过程。k a u f m a n 在强调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这 两个过程区别的同时,还借鉴了r o g e rs p e n y ( 1 9 6 8 ) 自蜘卤裂研究。该研究把以上两个过程 分配给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然而,这两个过程在大脑中究竟是一个整体,还是分属于不同的 部分,目前尚在争论之中。k a u f m a n 儿童评价成套测验包含1 6 个分测验,有3 个针对继时 性加工,7 个针对同时性加工、6 个构成成就测验。k a u f m a n 儿童评价成套测验至今还存在 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些地方也受到一些心理学家的批评,比如:其智力理论并不十分相称, 而且在一些分测验中误用了“智力加工”的概念,而另一些测验误用了“成就”这个概念。 而且使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对立了起来,在智力加工合成分中缺少言语理解和推理类题 目,过于强调短时记忆和注意任务等等( l r 艾肯,2 0 0 2 ,p 2 1 2 ) 。 s l o s s o n 智力测验( s i t ) - k s l o s s o n 智力测验属于多水平个体智力测验。当前的版本有初级s l o s s o n 智力测验( t h e s l o s s o n i n t e l l i g e n c et e s t - p r i m a r y ,s i t - p ) 用于2 7 岁1 1 个月的被试,s l o s s o n 智力测验修订 6 p a s s 理论及其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与传统智力测验的比较研究 版( t h es l o s s o ni n t e l l i g e n c er e v i s e d ,s i t - r ) 用于4 - 6 5 岁被试,还有s l o s s o n 全范围智力测 验( t h es l o s s o nf u l lr a n g ei n t e l l i g e n c es f r i t ) 适用于5 岁以上的被试。其中,s l o s s o n 智力 测验修订版( s i t - r ,1 9 9 0 ) ,是有1 8 7 道题目构成,涉及词汇、一般常识、相似与区别、理 解、数量能力和听觉记忆等。s l o s s o n 智力测验的不足在于其标准化的基础不够( l r 艾肯, 2 0 0 2 ,p 2 1 5 ) 。 区分性能力量表( d a s ) 区分性能力量表( t h ed i f f e r e n t i a la b i l i t ys c a l e s ,d a s ) 是英国能力测验( t h e b r i t i s h ia b i l i t ys c a l e ,b a s ) 的美国修订版,适用于2 5 岁一1 7 5 岁的少年儿童。该测 验共有1 9 种能力的分测验,按类分成四个能力范畴:言语能力范畴、非言语能力范畴、空 间能力范畴和诊断能力范畴。其中只有8 一1 2 个分测验在施测时依据给定的年龄水平。相对 于s l o s s o n 智力测验来说,d a s 在量表的标准化方面比较客观,而且得分的信度也比较好( l r 艾肯,2 0 0 2 ,p 2 1 6 ) 。 p i a g e t 与认知发展测验 瑞士心理学家p i a g e t 认为,从婴儿期到青年期,智力发展可分为感觉运动期( o 一2 岁) 、 前运算期( 2 - 7 岁) 、具体运算期( 7 1 1 岁) 和形式运算期( 1 1 岁以上) ,p i a g e t 认为智力不 仅有量的变化,还应该有质的变化。这一观点批判了传统智力测验只考虑量变而忽视质变, 是p i a g e t 对智力测验的一个新的贡献。目前,采用认知发展理论编制的代表性测验有:普通 心理发展量表( o r d i n a ls c a l e so f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 ,p i a g e t 任务成套测验( p i a g e t t a s kk i t s ) ,成套守恒概念评估测验( c o n c e p ta s s e s s m e n tk i tc o n s e r v a t i o n ) ,还有为精神病 患者设计的p i a g e t 任务的测m z 具- 一认知诊断成套测验( c o g n i t i v e d i a g n o s t i c b a t t e r y ) ( 郑 日昌,蔡永红,周益群,1 9 9 9 ,p 1 1 0 ) 。 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认知评估系统( c o g n i t i v ea s s e s s m e n ts y s t e m ,c a s ) 分为基础测验和标准测验,基础 测验为8 个测验,标准测验为1 2 个测验。适用于5 - 1 7 岁又1 1 个月的少年儿童。c a s 分测 验的分数受三个变量的影响:数字准确度、时间、错误检验。c a s 中的智力概念来自l u r i a 的神经心理学理论。根据人脑功能的p a s s 模型,(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9 d i ) , c a s 在结构上分成三个单元、四组分测验。第单元与注意有关,第二单元与同时性与继时 性加工有关,第三单元与计划有关。c a s 将认知加工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整合,实现了测验与 理论的一一对应,对智力理论进行了操作化,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智力测验的准确性。 7 p a s s 理论及其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与传统智力测验的比较研究 1 3 传统智力理论与传统智力测验的不足 1 3 i 有限的智力观 d a s 认为传统的智力测验只能反应真正智力本质的较少部分,传统的智力测验从大的方 面可以分为非言语测验、言语测验、记忆和序列测验以及加工速度测验,而作为人们对智力 的新的认识远不仅是这些。之所以智力测验仍有一定的效度是因为它确实包括了一些反应智 力本质的东西,但还远远不够( j p 戴斯,j a 纳格利尔里,j r 柯尔比,1 9 9 9 ) 。比如, 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里面,操作量表测量的绝大多数都是同时性加工,而数字广度测量的是 继时性加工,言语测验并不能归为p a s s 模型的某个具体的环节,而是需要几乎全部四个 p a s s 过程的参与。韦氏儿童智力量袭中包括一些成就测验如常识、算术等,但p a s s 模型 中非常重要的计划和注意过程,没有在传统智力测验如韦氏测验中得到反映。因此,我们同 意d a s 的观点,传统智力测验只能反映智力本质的较少部分,也是只反映了p a s s 模型的一 些部分。传统智力测验缺乏对计划( p l a n n i n g ) 这类核心智力成分的测验。在p a s s 模型理 论中,计划也常常认为是策略( j p 戴斯,j a 纳格利尔里,j r 柯尔比,1 9 9 9 ) 。d a s 和 n a g l i e r i 认为策略是操作任务的有意识的计划,它对展现哪些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 传统的智力测验并不考虑策略以及对策略的评估。 1 3 2 以因素分析为理论背景 传统的智力理论,以因素分析为其理论背景,忽视了智力的内部心理过程,这使得智力 理论和测验看上去总是分开的。传统的非言语测验、言语测验、记忆和序列测验以及加工速 度测验虽然是根据智力理论的某些“说法”来编制的,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与之对应 ( n a g l i e r i ,2 0 0 0 ) 。例如:比内测验中的言语推理量表和数字回忆以及数量推理量表并没有 来自一个智力理论,而是来自若干种智力的说法,智力学家们认为这样就可以概括智力的全 貌。再例如著名的w e c h s l e r 智力测验,它所测量的是言语、操作和数字广度等虽然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反应被试的智力情况,但是它并不是基于某个智力理论的,它还是一种测量能力 的集合。而这些能力之间并没有依据一定的理论使他们之间发生联系。同时,从操作化的角 度来说,也没有一种传统的理论进行了操作化。 1 3 3 仅仅是一种筛选的手段 传统智力测验往往在筛选不适含接受常规教学的儿童或职业选拔方面十分有用,它的用 处在于它可以作为一种分类标准,而不是作为一种解释的理论结构。 筛选是传统智力测验的目的之一,比如新生入学、选拔儿童进行常规的教学,或者在军 8 p a s s 理论及其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与传统智力测验的比较研究 队中选拔人员进行军官训练或者进行职业决策。目前有很多智力测验用于职业选拔,如 w e s m a n 人员分类测验( w e s m a np e r s o n n e l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t e s t ) 、工业人事测验( p e r s o n n e l t e s t sf o ri n d u s t r y ) 、还有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等,它的目的是了解被试的知识储备情况和 具各的智力技能,减少候选人中的“不合适”的人数。在职业选拔当中,这些测验的确起到 了应有的筛选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有些方面的情况有了改观,即有足够 的学校可以提供给儿童上学或者执行义务制教育,那么教育的目标就自然转到能否最大限度 地适合每个儿童的方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测验的作用应该是指导如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 育,而不是决定谁应该接受教育,那么测验的目的就产生了变化,由筛选变为了诊断。比如 诊断一些学习困难、智力落后的儿童,或者注意力缺陷障碍( a d d ) 的儿童,p a s s 理论的一 些研究学者和代表人物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在p a s s 的四个过程中某个环节的 得分显著低于被试本身的平均值,说明该个体存在认知过程不均衡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学 业成绩较差的儿童多数问题发生在计划和注意方面,阅读障碍多与同时性和继时性加工有 关,再有,如果是注意力缺乏障碍的儿童,那么其注意分测验的得分会明显的低于平均值 ( d a s ,2 0 0 1 ) 。不仅如此,d a s 和n a g l i e r i 还总结出了一些诊断和补救的办法,力图改进 这些儿童的学习处境,如p r e p 补救计划( p a s sr e a d i n ge n h a n c e m e n tp r o g r a m ) 。 1 3 4 传统智力测验的公平性受到置疑 传统的智力测验虽然能够对一般群体的能力状况进行整体的评价,但是许多智力测验在 考虑人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平衡方面有所欠缺。一般看法认为,智力测验言语量表的言语和数 学分测验主要落在大脑左半球范围内,而右半球对某些非言语分测验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 前多数儿童的言语智商主要还是反映了左半球的加工,与此不同的是,操作量表却一分为二, 有的作业似乎需要右脑机能,而另一些作业则主要依赖两半球认知方式的动态整合( 王书荃、 张绪扬,1 9 9 8 ,p 1 1 0 ) 。而黑人作为一个群体具有许多右半球优势,他们存在右脑依赖的倾 向。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包含的右半球加工很少,所以w e c h s l e r 测验对黑人和儿童很不利。 事实上,对右半球的相对依赖不仅仅是黑人的特征,而且也是多数“都市贫困团体”的特征 ( 王书荃、张绪扬,1 9 9 8 ,p 1 1 2 ) 。在这种情况下,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以及所有传统的类似 智力测验的公平性就受到了批评。n a g l i e f i 认为,传统智力测验的这种种族上的不公平性, 严重影响了传统智力测验的效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智力的概念过手陈旧。应该进行 认知方面上的改革( n a g l i e r i & k a u f m a n ,2 0 0 1 ) 。 9 p a s s 理论及其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与传统智力测验的比较研究 1 4 现代智力测验和理论述评 1 4 1p a s s 理论深化了人们对智力本质的认识 传统心理学中的智力理论均为特质论或元素论,多是从静态角度来探讨和界定智力。而 p a s s 理论在认知加工心理学的框架内,从动态层厩深入分析了智力活动的内在过程。认为应 该把智力看做为一个完整的认知活动系统,智力的差异也表现在认知过程的差异上。这样从 元素到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智力研究基本范式的转变。 1 4 2 p a s s 理论为重新理解和评估智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p a s s 理论之所以倍受瞩目,是因为它第一次使智力测验拥有了具体、系统的理论基础。 从而为智力测验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出发点。人们已经认识到,以往多数智力理论只是停 留在智力概念的争论上,以致于许多心理学家在研究智力测验的时候过多的去考虑编制量表 的技术性问题,而偏离了心理学方法。p a s s 理论的神经心理学基础以及它对信息加工心理 学、心理测量学的整合,为智力测验开辟了崭新的研究领域。不仅如此,p a s s 理论还吸收 借鉴了以往智力测验的精华与合理的成分,进一步完善了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使p a s s 理论在测验手段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这就使p a s s 理论不只是关于智力测量操作的一种理论, 而是一般意义上的认知理论。它促使我们再次对以因素分析为基础的传统智力测量产生怀疑 并引发更多的科学探索和实践。 1 4 3 使智力理论的研究更接近于反映智力发展过程的实际 一种理论是否正确,是否更接近于真理,要看它在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真理是需要通过 实践来检验的。p a s s 理论以l u r i a 关于大脑机能分区的理论为基础,这是该理论的突出特点。 众所周知,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神经活动系统是包括智力活动在内的一切心理过程的生理 基础,用神经活动来说明智力活动的机制,提高了p a s s 理论的实证性和可靠性,摆脱了纯思 辨的理论建构,在智力理论的发展中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同时,d a s 和n a g l i e r i 等人根据 p a s s 理论编制了新的智力测验量表g a s ,使理论具有了可操作性。他们在大量的研究当中用 该量表诊断特殊儿童,评价儿童的认知过程。值得赞赏的是,他们还针对测验结果提出了富有 创见性的补救措施,对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儿童( 如注意力涣散,学习困难等) 提出了有针对性 的训练计划。可见,p a s s 理论是个相当完备的智力测验理论。 1 4 4 诊断性的智力测验 尽管人们对智力测量的内容、操作有诸多歧义,尽管对智力测量的批评之声不断,但目前 智力测量似乎并未有颓废之势。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智力测验可以用于选拔,并在一定程度上 l o p a s s 理论及其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与传统智力测验的比较研究 预测被试的能力情况。p a s s 理论及其认知评估系统会满足人们的更多需要,因为它最突出 的特点之一就是诊断功能。由于p a s s 模型理论中提到的认知加工过程和四个基本元素自成 体系,并能够更好的反映智力的实际情况,通过测验,可以非常清楚地发现被试存在的认知 薄弱状况,根据发现的具体薄弱环节分析被试学习上的实际存在的认知缺陷,设计具体的补 救措施。依据p a s s 模型所进行的补救措施拥有具体的理论作为基础( 比如v y g o t s k y 的最近 发展区理论等) 。大量对l d ( 学习困难) 儿童和a d h d ( 注意力缺乏涣散) 儿童的研究表明, 这种做法是正确的,这是以往的智力测验所很少涉及的。在这方面,p r e p ( p a s sr e a d i n g e n h a n c e m e n tp r o g r a m ,p a s s 模型阅读提高计划) 和在数学方面的教学干预便是一些很好的 例子。智力测验的诊断功能是将来智力测验的发展趋势,将来的智力测验在诊断、矫治和训 练方面都会比传统智力测验有长足的进步( 张阔,胡竹菁,2 0 0 0 ) 。 1 4 5p a s s 理论及c a s 测验的不足 p a s s 理论虽然有大量的实验研究作为基础,但就目前而言,其相关研究依然较少,“c a s 测验是一个有前途的测量工具,但还需要收集更多的有关心理测量学特性,以及应用于临床 与教育决策方面的信息” ( l r 艾肯,2 0 0 2 ,p 2 2 0 ) 。p a s s 理论在许多问题上,比如计划是 传统智力测验的第三因素、动机因素在p a s s 模型当中的作用、计划与元认知的关系、对智 力落后儿童的补救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需要更加深入的进行探索。 总之,p a s s 模型理论和c a s 测验使传统的智力理论和测验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智力 理论的研究打开了崭新的领域。未来的智力测验应该是更能够反映被测试者全面、真实的智 力状况,并且兼备诊断和补救功能。可以相信,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 断发展,智力概念及其本质最终会被人们所了解和掌握。 1 5p a s s 模型理论及其评估系统 l - 5 1p a s s 模型理论 p a s s 模型即“计划( p l a n n i n g ) 一注意( a t t e n t i o n ) 一同时性加工(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 一继时性加工( s u c c e s s i v e ) ”这三级认知功能系统中所包含的四种认知过程的缩写。它是 d a s 、n a g l i e r i 和k i r b y ( j p 戴斯,j a 纳格利尔里,j r 柯尔比,1 9 9 9 ) 近年来理论研 究和心理学实践的综合成果。基于p a s s 模型而构建的智力理论,称之为p a s s 理论。 p a s s 理论及其认知评估系统( c a s ) 与传统智力测验的比较研究 p a s s 理论的理论源泉来自信息加工 的认知心理学和l u r i a 关于大脑机能组 织化的思想,以及这种组织化与大脑的 特殊部位相联系的观点。在信息加工的 认知心理学中,b r o a d b e n t 关于知觉和 信息交流的研究,以及h u n t 和l a n s m a n 关于注意和问题解决的研究对p a s s 理 论影响很大,还有s i m o n 等人以人工智 能方法对人类智力进行研究的成果也对 p a s s 模型理论的创建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李其维,金瑜,1 9 9 5 ) 。 p a s s 理论提供了一个智力被重新定义为认知过程的观点。这个理论提出人类的认知功 能基于四个基本活动:计划( p l a n n i n g ) 、注意( a t t e n t i o n ) 、同时性加工(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 和继时性加工( s u c c e s s i v e ) ( 简称p a s s 模型) 。 l u r i a 用三个机能单元来描述人的认知过程。第一机能单元调节皮层状态和维持注意, 包括注意和唤醒;第二机能单元是使用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过程的信息;第三机能单元 是计划负责监视自我与认知活动的组织。l u r i a 的在大脑结构功能方面的研究工作形成了 p a s s 模型的基础。 以上三个机能单元负责个体全部的认知过程和所有的认知活动。注意唤醒的第一个机能 单元位于大脑脑干和网状激活系统。这个单元向大脑提供唤起或大脑皮层的“指导与选择性 注意”的适当水平。维持适合的唤醒水平对于有效 的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全年采购订单协议(供应商版)
-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落叶》
-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水》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时 解决问题(一) 人教版
- 建筑工地材料搬运安全专项方案
- 《克和千克》(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2024年专属:知识产权共享与保护合同
- 缺血中风患者日常生活指导方案
- 医院屋面防水技术方案
- 《变化的量》(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六年级下册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上海市高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 【期中考后反思】《反躬自省,砥砺奋进》-2022-2023学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
- 2019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1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 保险的免责协议书模板
- 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36氪-202409
- 《学校主人公:3 校园广播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胸外科快速康复护理课件
- 外伤急救包扎技术说课课件
- 清淡的晚餐(课件)六年级上册劳动北京版
- T-CRHA 046-2024 标准手术体位安置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