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b r o w n 和l e v i n s o n 的面子理论,l e e c h 的礼貌原则,以及中国学者顾日国 所提出的带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为称赞语回应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旨在回 答:( 一) 中国英语学习者如何回应称赞? 他们采取的主要回应策略是什么? 中 国英语学习者在称赞语回应策路方面同7 年前相比发生了何种变化? ( 二) 不同 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回应称赞时是否存在差异? 英语水平高的学习者 是否更多地使用接受赞扬的回应策略?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的方式对 1 4 4 名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和1 1 8 名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英语专业四年 级学生和高中一年级学生分别代表不同年龄和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问卷借鉴 了陈融( 1 9 9 3 ) 的设计,采取了对话补全测试为数据采集手段。观察法是由被试 的同学和朋友称赞被试,观察被试的回应。 研究结果表明:( 1 ) 从总体上看,中国学生在使用汉语对称赞语做出回应时, 大多使用接受型回应。在接受型回应当中,使用感谢标记的称赞语回应是使用最 频繁的回应策略。虽然间接拒绝策略仍然是主要的应答策略,但其优势地位已经 被明确接受策略所取代。这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 益频繁和英语教学的广泛开展,中国学生已经逐步接受美国英语中常用的称赞语 回应方式,英语的语用方式逐步迁移到了汉语语用之中。( 2 ) 年纪轻的英语学习 者,面并非英语水平高的英语学习者更加倾向于采取接受策略。说明英美文化对 年龄越小的英语学习者影响越大。( 3 ) 数据检验结果并未发现不同水平的学习者 在称赞语回应策略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英语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同样将 本族文化迁移到目的语交际中。这表明当学习者本族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之间差异 较大时,学习者便易于在交际中出现文化负迁移,其主要原因是操控人们思想和 行为的是隐藏在人们内心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深层文化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 为。( 4 ) 虽然中国学生在称赞语回应中的很多方面有西化的表现,但是在回应涉 及本质的问题时,中华民族传统的谦虚美德并未完全被西方文化所替代。研究还 发现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会尊重英语习惯,更多地接受赞美,而在使用汉语 时则尊重汉语的习惯,接受赞美的比例有所降低。从称赞语回应的角度来看,中 国学生在语言的使用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既有西化的表现,也存在中国传统文 化的印记。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英语教学在我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生在使用英 语时能够尊重英语语用习惯。与此同时要注意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 财富,不能被英美文化所取代。只有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基础教育阶段来抓,我 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够得到不断的继承和创新。 本研究只是一个尝试住研究,提出了一些程浅的建议,意在抛砖引玉,要较 全面地了解中国人称赞语回应的现状还有待广大学者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和 探讨。 关键词:称赞语回应;礼貌原则;文化 a b s t r a c t b r o w n & l e v i n s o n sf a c et h e o r y , l e e c h sp o l i t e n e s sp r i n c i p l ea n dc h i n e s e s c h o l a rg uy u e g u o sp o l i t e n e s sm a x i m sw h i c ha l eb a s e do nt h e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p r o v i d e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f o u n d a t i o nf o rc o m p l i m e n tr e s p o n s e t h ep u r p o s eo ft h i s r e s e a r c hi st oa n s w e r ;( 1 ) h o wd oc h i n e s ee f ll e a r n e r sr e s p o n dt oc o m p l i m e n t s ? w h i c hc o m p l i m e n tr e s p o n s es t r a t e g yi sf r e q u e n t l yu s e d ? a r et h e r ea n yc h a n g e si n c o m p l i m e n tr e s p o n s es t r a t e g i e s ? ( 2 ) a r et h e r ea n yd i f f e r e n c e si nc o m p l i m e n tr e s p o n s e s t r a t e g i e sa m o n gc h i n e s ee f ll e a r n e r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e n g l i s hp r o f i c i e n c y ? d ot h e a d v a n c e dl e a r n e r su s et h ea g r e e m e n ts t r a t e g ym o r ef r e q u e n t l yt h a nt h ei n t e r m e d i a t e l e a r n e r s ? t h ep r e s e n ts t u d yi n v e s t i g a t e s1 4 4s e n i o r sw h om a j o ri ne n g l i s ha n d118 s t u d e n t sw h oh a v ej u s te n t e r e dt h eh i g hs c h 0 0 1 t h e yr e p r e s e n tt h ea d v a n c e dl e a r n e r s a n dt h ei n t e r m e d i a t el e a r n e r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d c t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i sr e v i s e do nt h e b a s i so fc h e n ( 19 9 3 ) sd e s i g n t h em e t h o do fo b s e r v a t i o ni sc o n d u c t e db yt h e s u b j e c t s c l a s s m a t e sa n df r i e n d s t h e yc o m p l i m e n tt h es u b j e c t sa n do b s e r v et h e i r r e s p o n s e s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 ( 1 ) i ng e n e r a l ,t h ec h i n e s es t u d e n t sa l ei n o r el i k e l yt o e m p l o yt h ea g r e e m e n ts t r a t e g i e s w h e nr e s p o n d i n gt oc o m p l i m e n t a m o n gt h e a g r e e m e n ts t r a t e g i e s , a p p r e c i a t i o nt o k e ni s t h es t r a t e g ym o s tf r e q u e n t l yu s e d a l t h o u g hi n d i r e c tr e j e c t i o ns t i l li st h em a i nc o m p l i m e n tr e s p o n s es t r a t e g y , e x p l i c i t a c c e p t a n c eh a sr e p l a c e di t a st h ed o m i n a n tr e s p o n s es t r a t e g y i tr e f l e c t st h a tw i t h c h i n ao p e nt ot h eo u t s i d ew o r l da n dw i t hm o r ec r o s s - c u l t u r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c h i n e s es t u d e n t sa r eb e c o m i n ga c c u s t o m e d 幻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si nt h ew e s t e r nw o r l d a n dt h o s ec o n v e n t i o n si ne n g l i s hl a n g u a g eh a v et r a n s f e r r e dt o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 2 ) i t st h ey o u n g e re f ll e a r n e r s ,n o tt h ea d v a n c e dl e a r n e r sw h oa l em o r ei n c l i n e dt o e m p l o yt h ea g r e e m e n ts t r a t e g i e s i ts h o w st h a tt h ey o u n g e rt h ee f ll e a r n e r sa r e ,t h e m o r et h e ya l ei n f l u e n c e db y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 3 ) t h e r ea r e n t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i n c o m p l i m e n tr e s p o n s ea m o n gt h ee f ll e a r n e r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e n g l i s hp r o f i c i e n c y e v e nt h ea d v a n c e dl e a r n e r s t r a n s f e rt h e i rn a t i v ec u l t u r et ot h e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 b e c a u s es o c i a lc u l t u r ea n dv a l u es y s t e m sa r eh i d d e ni nt h ei n n e rm i n d so f p e o p l e , a n d i ti sj u s tt h e s ec u l t u r a lv a l u e st h a td e t e r m i n ew h a tp e o p l et l l i l l l 【w h a tp e o p l es a ya n d w h a tp e o p l ed o ,i t sb e l i e v e dt h a tw h e nt h ec u l t u r a ln o r m so ft h el e a r n e r sa r eq u i t e 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o s eo ft h et a r g e tl a n g u a g e ,t h el e a r n e r sc a nb ei n f l u e n c e db yc u l t u r a l t r a n s f e r , f o rt h ed e e p s t r u c t u r eo fc u l t u r ed e t e r m i n e sp e o p l e st h o u g h t ( 4 ) m o d e s t yi n 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h a s n tb e e nr e p l a c e db y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a lv a l u e s ,e s p e c i a l l y w h e nc h i n e s es t u d e n t sr e s p o n dt ot h ec o m p l i m e n t sr e l a t i n gt ot h e i ri n t r i n s i cq u a l i t i e s t h ep r e s e n ts t u d ya l s of i n d st h a tw h e nu s i n ge n g l i s h ,t h ec h i n e s ee f ll e a r n e r sc a n f o l l o w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so fe n g l i s hl a n g u a g ea n dm o r ea c c e p tt h ec o m p l i m e n t s ;w h e n u s i n gc h i n e s e 。t h e yc o m p l yw i t 圭1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so f 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m a dt e s sa c c e p t t h ec o m p l i m e n t s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c o m p l i m e n tr e s p o n s e ,t h es t r a t e g i e s e m p l o y e db yc h i n e s es t u d e n t ss h o wt h es i g n so fb o t hw e s t e r na n d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 t h ep r e s e n tr e s e a r c hs h o w st h a te n g l i s ht e a c h i n gi no u rc o u n t r yi sf r u i t f u l c h i n e s es t u d e n t sk n o wh o wt of o l l o w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so fe n g l i s hl a n g u a g ew h e n u s i n ge n g l i s h t h es u g g e s t i o n sa r et h a t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i st h et r e a s u r eo f c h i n e s ep e o p l ew h i c hs h o u l d n tb et a k e nt h ep l a c eo fb yt h e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t h e e d u c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s h o u l db er e i n f o r c e dt op r o t e c tt h et r e a s u r e a g a i n s t t h ei n v a s i o no f t h e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a lv a l u e s t h ep r e s e n ts t u d yi so n l yat e n t a t i v eo n e s o m ep r o p o s a l sa r ep u tf o r w a r ds oa s t oo f f e ram o d e s ts p u rt ot r i g g e rm o r ev a l u a b l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i nt h i sf i e l d k e yw o r d s :c o m p l i m e n tr e s p o n s e ;p o l i t e n e s sp r i n c i p l e ;c u l t u r e 1 引言 刖百 称赞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常用的一种礼貌言语行为,往往是称赞与回应共现。也就是说, 接受者一般会对称赞做出某种回应。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具体的文化鹜景中,这一言语行为 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p o m e r a n t z ,1 9 7 8 :w o l f s o n ,1 9 8 3 ;m a n e s & w o l f s o n ,1 9 8 1 ; h o l m e s ,1 9 8 8 b ;h e r b e r t ,1 9 9 0 ) 。到目前为止,针对中国人进行的称赞语回应策略的研究还 比较少( c h e n ,1 9 9 3 ;郭爱先,1 9 9 6 ;李悦娥,冯江鸿,2 0 0 0 ) ,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在这 一方面做一些尝试,其目的在于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当今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称赞语回 应策略的使用状况。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 ,1 理论基础 2 1 1 面子理论 e g o f f m a n 早在2 0 世纪5 0 年代就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面子”( f a c o f n 3 题。后来 b r o w n 和l e v i m o n 对面子的概念做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他们将面子分为正面子( p o s i t i v e f a c e ) 和负子( n e g a t i v ef a c e ) ,并认为面子与说话者及听者的身份、形象密切相关。正面子是 指希望获得他人的赞扬或认同;负面子即希望不受他人的干涉。在交际过程中双方都希望维 持各自的面子,避免伤害对方的面子。在他们看来,称赞这一言语行为一方面满足了听者的 正面子,另一方面听者的负面子又受到了损害,因为说话者的表扬或欣赏损害了听者“不希 望受他人干涉”的负面子。如果称赞被拒绝,就等于礼物被拒绝,说话者的“负面子”又受 到了损害。按照b r o w n 和l e v i n s o n ( 1 9 7 8 ) 的面子理论,人们言谈中的言语行为大部分都为“威 胁面子的行为”( f a c et h r e a t e n i n g a c t s ,以下简称为f t a ) ,于是为了保住面子,最好的方法就 是使用礼貌用语。称赞语的使用属于正面礼貌或负面礼貌策略取决于在特定的交际场合中它 们所起的作用,即主要是为了维护人际之间的关系( s o l i d a r i t y ) ( w o l f s o n ,1 9 8 3 ;h e r b e r t , 1 9 9 0 ) 2 1 2 礼貌原则 根据l e e c h 的礼貌原则,被称赞者一方面遵循一致准则,同意并接受称赞,另方面还 要遵循谦虚准则,拒绝或回避称赞。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北京外国语大学顾曰国教授根据中华文化自身的特点提出 了规范人们言行的五条准则( 顾日国,1 9 9 2 ) :1 贬己尊人准则:2 德、言、行准则;3 文 雅准则:4 求同准则;5 称呼准则。其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 贬己尊人即听到别人的称赞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 综上所述,礼貌原则及面子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去考察 当今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称赞语回应策略的使用状况。 2 2 相关研究回顾 2 2 1 国外学者对称赞语回应的研究状况 对美国英语中的称赞语回应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早,也比较深入和全面f p o m e r a n t z , 1 9 7 8 ; w o i f s o n ,1 9 8 3 ;h e r b e r t ,1 9 8 6 ,1 9 8 9 ,1 9 9 0 ;h o l m e s ,1 9 8 8 b ) 。 p o m e r a n t z 可以说是第一位关注该领域的研究者。p o m e r a n t z ( 1 9 7 8 ) 认为,美国人面对 称赞会采取三种方式;( 1 ) 接受;( 2 ) 拒绝;( 3 ) 避免自我表扬。p o m e r a n t z ( 1 9 7 8 ) 指出,对 赞扬做出应答实际上使被赞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根据礼貌原则( l e e c h ,1 9 8 3 ) ,被赞 者一方面应遵循一致准则,同意并接受赞扬,另一方面还要遵循谦虚准则拒绝或回避赞扬。 为解决这一矛盾,她提出了削弱或转移赞扬的办法。h e r b e r t ( :1 9 8 9 ) 也指出,被赞者可以协调 兼顾二准则即遵循融洽原贝1 ( 1 9 8 9 :2 3 ) 。尽管p o m e r a n t z 对称赞语回应进行了分类,却没有讨 论不同种类的称赞语回应的频率分布。h e r b e r t ( 1 9 8 9 ) 通过实证研究,在p o r a e r a r t t z 分类豹 基础上将称赞语回应分成三大类,共1 2 个种类,并且调查了美国人对各种回应的使用频率, 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除了对美国英语的研究之外,各国学者从称赞语回应的角度对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体进 行了对比研究,如d a i k u h a r a ( 1 9 8 6 ) ,h o l m e s ( 1 9 8 8 a ) ,h e r b e r t ( 1 9 8 9 ) ,o a j a s e n i ( 1 9 9 4 ) ,c h i c k ( 1 9 9 6 ) ,n e l s o n ,a i b a h a ia n de c h o l s ( 1 9 9 6 ) ,g o i a t o ( 2 0 0 2 ) ,等。在研究中发现便用亚洲语言, 如日本语,马来语,泰国语的人与使用英语的人相比往往避免接受赞美,倾向于拒绝赞美 ( d a i k u h a r a , 1 9 8 6 ;h o l m e s ,1 9 8 8 a ;o a j a s e n i ,1 9 9 4 ) 。 2 2 2 国内学者对称赞语回应的研究状况 除国外的研究外,国内的一些外语研究人员对称赞语回应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关注和研 究。但是,就研究成果来看,国内研究主要是引进,介绍国外对称赞语回应的理论( 邹为诚, 1 9 9 0 ;赵英玲,1 9 9 8 :郭爱先,1 9 9 8 ) ,实证研究很少。比较有影响的针对称赞语回应的实 证研究有陈融( 1 9 9 3 ) 、郭爱先( 1 9 9 6 ) 、李悦娥,冯江鸿( 2 0 0 0 ) 等。陈融( 1 9 9 3 ) 通过问 卷的形式对中美大学生的称赞语回应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2 9 2 个中国大学生提供的称 赞语回应当中,9 5 7 3 归于拒绝,仅有1 0 3 是接受赞美。而美国大学生的回应中有6 5 9 1 是接受赞美。郭爱先( 1 9 9 6 ) 对于“中国人受到称赞后出于谦虚往往对称赞予以否定”的 观点提出了质疑。该研究中,语料的收集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观察法。调查的对象是某师专二 年级中文系和英语系的学生,观察的主要对象是在北大进修的国内访问学者。结果分析表明, 中国人回应称赞的主要方式有:明确接受、含蓄接受、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他们对称赞的 态度是:1 被试者中有9 0 听后很高兴,接受的例子占答语总数的8 0 以上。2 问卷 中5 0 以上的例子为含蓄接受。3 多数人通常接受对自己服饰、拥有物等的赞扬,而回应 长相、能力、成就的赞扬时态度很谨慎。李悦娥,冯江鸿( 2 0 0 0 ) 利用问卷调查了2 0 0 多名 男女本科学生,对普通话话语中的赞美及其应答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与传统的拒绝型赞扬 应答模式不同,当代大学生选择含有感谢标记的接受型应答作为主要应答方式。 我们发现陈融( 1 9 9 3 ) 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她的研 究中,绝大多数的回应( 9 5 7 3 ) 是拒绝。我们将陈融( 1 9 9 3 ) 的研究和后来相关研究( 郭 爱先,1 9 9 6 ;李悦娥,冯江鸿,2 0 0 0 ) 的结论进行对比:郭爱先( 1 9 9 6 ) 的问卷中半数以上 的例子为含蓄接受,李悦娥,冯江鸿( 2 0 0 0 ) 的问卷调查结论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应答方式 是含有感谢标记的接受型应答。从上述结论中发现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从1 9 9 3 年到2 0 0 0 年,中国大学生面对称赞采取接受型应答的比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从研究工具上比较, 此三项研究都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得出上述结论;从研究对象上比较,此三项研究的问卷调查 对象都是在校大学生。那么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应当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国外的交流日 益增多,使得中国人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的变化。如今,李悦娥和冯江鸿 ( 2 0 0 0 ) 的研究叉经过了7 年的时间,社会在不断发展,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称赞语回应策略 方面发生了何种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当今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面对称赞都采取何种方式回 应。本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比先前的研究更加多样化,不仅有在校大学生,还有高中学生,分 别代表不同的年龄层次和不同的英语水平。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 一) 中国英语学习者如何回应称赞? 他们采取的主要回应策略是什么? 中国英语学 习者在称赞语回应策略方面同7 年前相比发生了何种变化? ( 二) 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回应称赞时是否存在差异? 英语水平高的学 习者是否更多地使用接受赞扬的回应策略? 围绕这两个主要的研究问题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收集语料问卷借鉴了 c h e n ( 1 9 9 3 ) 的设计,但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对初始问卷傲了修改。 问卷为d c t ( d i s c o u t s ec o m p l e t i o n r e s t ) 的形式,由于采取d c t 的方法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 控制相关的变量,假设需要的场景,而且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收集到相当数量的语料,因 此符合本研究的要求。问卷分中英文版本,中文版本旨在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汉语时主 要采取何种回应策略,英文版本置在考察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回应称赞时是否 存在差异,以及英语水平高的学习者是否更多地使用接受赞扬的回应策略。问卷要求被试给 出最接近实际生活的回答。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南京某大学6 0 名英语专业四年级大学生和南京某中学6 4 名高中一年 级学生。为了控制性别上的变量,数量上男女各半。共得到有效问卷2 4 8 份。英语专业的四 年级大学生年龄在2 1 2 2 岁,他们代表了英语水平高的英语学习者;高中一年级学生年龄 在1 5 1 6 岁,他们代表了中等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比较这两组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的英 文问卷可以考察他们在使用英语回应称赞时是否存在差异。 h o l m e s ( 1 9 8 8 ) 的实验表明,7 8 的称赞语倾向于在同等社会地位的人之间进行。m a n e s a n dw o l f s o n ( 1 9 8 t 诳1 2 0 0 多个语料的基础上锝出结论,大多数的称赞集中在外表,所有物, 成就和能力上。根据h o l m e s ( 1 9 8 8 ) 的实验结果,5 1 7 个称赞语回应中,9 2 5 的称赞话题是 关于外表、行为或所有物。这些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在汉文化背景下,y e ( 1 9 9 5 ) 得出的结论与h o l m e s ( 1 9 8 8 ) 的实验结果也相类似。因此本研究的问卷集中于对外表。 所有物,成就和能力的称赞。由于称赞语的回应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或个人因素的影响,如: 社会地位,熟识程度等,笔者在实验中将称赞者限定为朋友或同学,所有的场景和话题都设 计得完全符合学生生活。 观察法的调查对象是上面提到的问卷调查对象的同学和朋友,包括8 4 名英语专业四年 级学生和5 4 名高中一年级学生。研究者请问卷调查对象去称赞他们的同学和朋友,称赞内 i x 容集中于外表,个性,能力和所有物,然后记录下回应。要求观察对象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处 调查之中,做出日常生活中晟自然真实的回应。通过观察一共收集了1 3 8 个称赞语回应。观 察法能够提供真实的日常生活的语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真实性弥补了问卷调查的不足之处, 因此可以进一步证实问卷调查结果的正确性。 笔者根据对所收集的赞扬应答的整理和分析,并借鉴h e r b e r t ( 1 9 8 9 ) 的分类模式,将收 集的数据做如下分类: a 接受 明确接受 ( 1 ) 感谢标记:指感谢标记“谢谢”。 ( 2 ) 赞同:指被赞者表示同意或接受赞扬的应答。 例如:“真高兴听到你的夸奖。” ( 3 ) 夸耀:指被赞者夸大或强化赞扬的应答。这种应答方式多发生在熟人之间,常带 有开玩笑的性质( h e r b e r t ,1 9 8 9 :1 3 ) 。 例如:“咱哥们穿甚么不帅啊? ” 含蓄接受 ( 4 ) 提供来历:指被赞者提供赞扬所指相关事实,提供来历或原因的应答方式。 例如:“昨天刚买的。” ( 5 ) 转移焦点;指被赞者将会话焦点由赞扬所指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的应答。 例如:“你也买一个h e ? ” ( 6 ) 回赞:指以赞扬来回应赞者的应答。 例如:“你的也不错啊i ” b 。不接受或拒绝 间接拒绝 ( 7 ) 降级:指被赞者降低赞扬级别或削弱赞扬的应答。 例如:“马马虎虎。” ( 8 ) 质疑:指被赞者采用问句确认赞扬的应答。 例如:“是吗? ”,“你真的这么认为? ” ( 9 ) 没有反应:指被赞者由于没有注意到赞扬或有意忽略赞扬的应答。 直接拒绝 ( 1 0 ) 否定:指直接拒绝赞扬的应答。 x 。 例如:“不行,不行,一点也不好。” 其他 例如:“怎么? 有甚么事? ” 4 结果与讨论 表1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汉语时的称赞语回应分布情况 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国英语学习者 称赞语回应类型 ( 问卷调查人数= 1 2 4 )( 被观察人数= t 3 8 ) 感谢标记1 9 62 6 3 4 2 41 7 3 9 赞同 6 79 0 1 1 2 8 7 0 接受 夸耀1 41 8 8 85 8 0 提供来历 2 l2 ,8 2 1 8 1 3 0 4 转移焦点 2 22 9 6 96 5 2 回赞9 41 2 6 4 1 28 7 0 小计 4 1 4 5 5 6 5 8 36 0 1 5 不接受 降级 1 0 91 4 6 5 1 61 1 6 0 或拒绝质疑 1 4 81 9 ,8 9 2 2 1 5 9 4 否定5 97 9 3 1 39 4 2 没有反应 1 4 l ,8 8 42 8 9 小计 3 3 04 4 3 5 5 53 9 8 5 其他 表l 反映了通过问卷调查及观察收集到的中国学生使用汉语时的称赞语回应策略的使 用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接受型回应占了多数( 问卷调查中5 5 6 5 :4 4 3 5 ;观察数据 6 0 1 5 :3 9 8 5 ) 。在陈融( 1 9 9 3 ) 的研究中,中国大学生提供的称赞语回应中的接受型 回应仅占到1 0 3 ,拒绝型回应占到了9 5 7 3 。而郭爱先( 1 9 9 6 ) 的研究表明中国学生接 受型应答占答语总数的8 0 以上。在本研究中,中国学生接受型回应的比例在问卷调查中 是5 5 ,6 5 ,观察得到的数据中为6 0 1 5 ,大大高于陈融( 1 9 9 3 ) 的研究结果,却低于郭爱 先( 1 9 9 6 ) 的研究结果,因此不能证明中国学生采取接受型应答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 表1 显示:在接受型回应当中,使用感谢标记的称赞语回应在问卷调查中占到2 6 3 4 , 在观察中占到1 7 3 9 ,远远高于其他的回应方式,是使用最频繁的回应策略。在李悦娥和 冯江鸿( 2 0 0 0 ) 的研究中感谢的使用频率为3 2 ,s ,也是远远超过其他的回应方式,这说 明“谢谢”是中国学生最主要的应答方式。在h e r b e r t ( 1 9 8 9 ) 的研究中,美国本族人最常 使用的称赞语回应方式就是使用感谢标记,占到所有回应的2 9 5 。而陈融( 1 9 9 3 ) 的研究 结果则表明中国学生使用感谢作为回应的仅占所有回应的1 0 3 。由此可见,中国学生已经 逐步接受美国英语中最常用的称赞语回应方式,这表明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中外交流的增 加等多方面的原因,英语的语用方式逐步地部分迁移到了汉语语用当中。 在接受型回应当中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回应方式是“夸耀”,这种应答方式由于夸大或 强化赞扬的程度,因此与中华民族的谦虚美德背道而驰。研究发现,问卷调查中1 8 8 的称 赞语回应是夸耀式回应,在日常观察中5 8 0 的称赞语回应是夸耀式回应。而在陈融( 1 9 9 3 ) 的研究当中,中国学生没有人使用这种回应方式。在h e r b e r t ( 1 9 8 9 ) 的研究中,美国本族 人的回应有o 3 8 是夸耀式回应。由于本研究将场景特定为同学朋友之间的称赞,而夸耀式 回应常常发生在熟人之间,因此本研究中的夸耀式回应同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所占比例较 高。但这从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中国的年轻人在与人交往时已经并非完全依照顾日国所提出 的贬己尊人准则,而是倾向于强调西方文化中的自我意识。 表2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汉语时的称赞语回应策略使用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 称赞语回应策略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高中一年级学生 数量 排序数量 排序 明确接受 1 3 23 6 6 7l1 4 53 7 7 61 含蓄接受 5 51 5 2 8 3 8 2 2 l r 3 53 间接拒绝 1 2 73 5 2 821 4 43 7 52 直接拒绝 4 6 1 2 7 7 41 3 3 3 94 其他 o000 小计 3 6 dl o o3 8 4】0 0 表3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汉语时的称赞语回应策略使用情况( 观察结果) 称赞语回应策略 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 高中年级学生 数量 排序数量 排序 明确接受 2 52 9 7 6l1 93 5 1 8l 含蓄接受 2 52 9 7 621 42 5 9 33 间接拒绝 2 82 8 5 831 83 3 3 32 直接拒绝 i o1 1 9 0435 5 64 其他 oo oo 小计8 41 0 05 41 0 0 表2 比较了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和高中一年级学生使用汉语时的称赞语回应策略的使 用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使用的称赞语回应策略基本相同,明确接受是使用最多的回应策 略。根据中国学者顾日国所提出的礼貌原则,贬己尊人准则是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 ( 顾日国,1 9 9 2 ) ,即中国人面对称赞总是会自贬一番。此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虽然间接拒绝 策略仍然是主要的应答策略,但其优势地位已经被明确接受策略所取代。这从另一侧面反映 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英语教学的广泛开展,英语语言 习惯已逐步为广大青年学生接受并加以运用。 在使用接受策略方面,高中一年级学生更加频繁地使用明确接受和含蓄接受策略,达到 5 9 1 1 ;而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使用接受策略的比例是5 1 9 5 。高中一年级学生和大学高 年级学生相比较更倾向于采用接受策略。这表明更年轻的英语学习者更加容易接受外来文 化,其原因是年轻人同年长者相比更易于接受外来事物。 表3 显示的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结果,该结果同问卷调查的结果相一致,即:高中一年 级学生使用最多的称赞语回应策略为明确接受,而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嗣样以明确接受为主 要的回应方式,这证明了问卷调查的结果,说明明确接受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生使用最多的 称赞语回应策略。 表4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汉语时在称赞语回应中关于外表,所有物和能力方面的策略 使用情况 外表 所有物能力 数量 数量 数量 明确接受 1 2 31 6 5 39 8】3 j 7 5 67 5 3 含蓄接受 8 61 1 5 63 04 0 3 2 12 8 3 间接拒绝6 18 28 61 1 5 61 2 41 6 6 6 直接拒绝 l l 1 4 82 02 6 92 83 7 6 其他 0000o0 此研究的问卷集中于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外表,所有物和能力三个方面的称赞语回 应,表4 比较了被试在三个不同方面受到称赞时所采取的不同的称赞语回应策略。结果表明 被试倾向于接受别人对自己外表和所有物的称赞。当自己的能力受到别人的称赞对,则更多 地选择间接拒绝。此结果同郭爱先在1 9 9 6 年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郭爱先认为,多数人通常 接受对自己服饰、拥有物等的赞扬,而回应长相、能力、成就的赞扬时态度很谨慎。分析其 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的服饰和拥有物是属于个人外在的。表面的东西,别人同样可以拥有; 两能力和成就是个人内在的,本质的表现,是个人最根本的特性。因此,当别人称赞能力和 成就这种触及个人本质的东西时,大多数中国学生还是以谦虚应对。由此可见,虽然中国学 生在称赞语回应中的很多方面有西化的表现,但是在回应涉及本质的问题时,中华民族传统 的谦虚美德并未完全被西方文化所替代。 表5 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的称赞语回应使用情况 称赞语回应类型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高中一年级学生 数量数量 感谢标记 9 82 7 2 2 1 2 1 3 1 5 1 赞同 2 77 5 4 01 0 4 1 接受夸耀 1 1 3 0 61 33 3 8 提供来历 1 43 8 92 66 7 7 转移焦点 1 54 1 73 38 5 9 回赞 3 08 3 33 79 6 4 小计 1 9 55 4 1 72 7 07 0 3 不接受降级 3 8 1 0 5 63 18 0 7 或拒绝质疑 6 41 7 7 85 81 5 1 1 否定 4 4 1 2 2 21 02 6 1 没有反应 1 2 3 3 3 7 1 8 小计1 5 84 3 8 91 0 6 2 7 6 其他 7 1 6 7 8 2 1 表5 反映了英语水平相对较低的高中一年级学生比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英语专业四年 级学生在称赞语的回应中使用了更多的接受策略( 7 0 3 :5 4 1 7 ) 。这与研究者先前的设 想相反。由于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比高中学生更多地接触英语,更多地受到英美文化的影响, 所以研究者原先设想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当在称赞语回应中更倾向于使用接受策略。研究结果 却证明即使是英语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同样将本族文化迁移到目的语交际中。这表明当学习者 本族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之间差异较大时,学习者便易于在交际中出现文化负迁移。原因是操 控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是深层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世界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魏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英美文化的渗透和冲击。高中一年级学生代表 新生代的中国人,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和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相比更多地充斥着英美文化的 元素,如洋快餐,洋节日,舶来的卡通片和漫画书。通过他们对称赞语回应策略的使用情况 可以看出他们的文化价值观正在逐渐西化,这也说明英美文化对年龄越小的英语学习者影响 越大。 表6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汉语和英语时称赞语回应的分布情况比较 称赞语回应类型 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国英语学习者 ( 汉语问卷)( 英语问卷) n o n o 感谢标记 1 9 6 2 6 3 4 2 1 9 2 9 4 4 赞同 6 79 0 16 79 0 0 接受夸耀 1 4 1 8 82 43 2 3 提供来历 2 l2 8 24 05 3 8 转移焦点 2 22 9 64 86 4 5 回赞 9 41 2 6 46 7 9 0 0 小计4 1 45 5 ,6 54 6 56 2 5 不接受降级 1 0 91 4 6 56 99 2 7 或拒绝质疑 1 4 81 9 8 91 2 21 6 4 0 否定 5 97 ,9 35 47 2 6 没有反应 1 41 8 81 92 5 5 小计 3 3 04 4 3 52 6 43 5 4 8 其他 1 52 0 2 表6 比较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汉语和使用英语时所使用的称赞语回应方式。从中 发现当使用汉语时,接受型回应占到5 5 6 5 ,低于使用英语时的接受型回应的比例( 6 2 5 ) 。 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我国英语教学是卓有成效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会尊重英 语习惯,更多地接受赞美,丽在使用汉语时则尊重汉语的习惯,接受赞美的比例有所降低。 在英语和汉语问卷中,感谢标记都是使用最多的回应方式,在英语问卷中使用感谢标 记的回应比例更高( 2 9 4 4 :2 6 _ 3 4 ) ,完全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而且这种英语习惯迁 移到了汉语的语用当中。 在英语和汉语的问卷中,仅次于感谢标记使用频率的回应方式是“质疑”。在汉语问卷 中占到1 9 8 9 ,在英语问卷中为1 6 4 0 。在c h e r t ( 1 9 9 3 ) 的研究中,美国本族人的数据显 示,“质疑”回应占到6 2 。在h e r b e r t ( 1 9 8 9 ) 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本族人的“质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理工大学《化工过程自动控制与仪表》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电力拖动直流控制系统》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光伏施工专业合同文本
- 广州市合同制护士工资
- 航次出船合同类型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3.1.3概率的基本性质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3
- 作画课件秋之姑娘的花裙子
- 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
-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GS1China)UDI结构-及相关国家标准
- 2024电子产品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妇科住院病历模板
- 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设计-PLC总课程设计报告-概要
-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ppt
- 初中音乐-《小巫师》课件PPT课件
- 第一次工地会议内容与议程
- 工作面安装瓦斯监控安全技术措施
- (2021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 单门门禁一体机操作流程
- 施工现场安全知识答题试卷-附答案版4页
- 肠套叠实用教案
- 学校总务处行事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