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生物电特性.ppt_第1页
心肌生物电特性.ppt_第2页
心肌生物电特性.ppt_第3页
心肌生物电特性.ppt_第4页
心肌生物电特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循环系统生理,第一节心的生理,第二节血管生理,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一节心脏生理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分类1、根据功能及生理特性不同,分:工作细胞(workingcell):富含肌原纤维,主要执行收缩功能。如:心室肌细胞、心房肌细胞。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自律细胞(rhythmiccell):含肌原纤维少或缺乏,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兴奋,控制心脏的节律性活动。特殊传导系统(除结区外),如:窦房结P细胞、浦肯野细胞。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无收缩性。,2、根据生物电活动尤其AP的0期除极速度不同分:(1)快反应细胞: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快反应自律细胞:心房传导组织;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细胞(2)慢反应细胞: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房结区和结希区自律细胞慢反应非自律细胞:结区细胞,心脏各部分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和兴奋传导速度SAN:窦房结AM:心房肌AVN:结区BH:希氏区PF:浦肯野纤维VM:心室肌传导速度单位m/s,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图形,心肌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心房AP,心室AP,心肌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P波:心房肌的APQRS:心室肌AP的0期S-T段:心室肌AP的2期T波:心室肌AP的复极化过程,因先后不一,故T波较宽。,一、心室肌静息电位(RP)的形成机制1.幅度:-90mV(较骨骼肌细胞、神经细胞大)。2.机制:K+外流的电-化平衡电位。RP的产生条件:(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Na+iNa+o113K+iK+o281(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通透性:K+Cl-Na+A-,二、心室肌细胞AP的形成机制:,0期(去极化过程):刺激RP阈电位激活快Na+通道Na+再生式内流Na+平衡电位(0期),快Na+通道:-70mV激活,-55mV失活,持续1-ms,特异性强(只对Na+通透),阻断剂河豚毒(tetrodotoxin,TTX),激活剂(苯妥因钠)。,0期,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1期(快速复极初期):快Na+通道失活+激活Ito通道K+一过性外流快速复极化(1期),Ito通道:70年代认为Ito的离子成分为Cl-,现在认为Ito可被K+通道阻断剂(四乙基胺、4-氨基吡啶)阻断,Ito的离子成分为K+。,1期,Na+,K+,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2期(缓慢复极期或平台期):O期去极达-40mV时已激活慢Ca2+通道+激活IK通道Ca2+缓慢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缓慢复极化(2期=平台期),慢Ca2+通道:激活与失活比Na+通道慢,特异性不高:Ca2+(53%)、Na+(27%)、K+(20%)都通透,阻断剂:Mn2+和维拉帕米(verapamil、异搏定)。,2期,Na+,K+,Ca2+,K+,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3期(快速复极末期):慢Ca2+通道失活+IK通道通透性K+再生式外流快速复极化至RP水平(3期),4期(静息期):因膜内Na+和Ca2+升高,而膜外K+升高激活钠泵及Na+-Ca2+交换体泵出Na+和Ca2+,泵入K+恢复正常离子分布。,3期,Na+,K+,Ca2+,K+,K+,泵,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泵,3期,心(房)室肌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0期Na+内流(再生性钠电流)1期K+外流(Ito)2期K+外流和Ca2+内流处于平衡3期K+外流(Ik再生性复极)4期离子恢复(Na+-K+泵和Na+-Ca2+交换),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和兴奋性,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1.窦房结P细胞的动作电位(AP)及形成机制,*0期去极慢(7ms);*AP幅值小(70mV);*复极简单(无1.2期);*4期有自动去极。,0,-20,-40,-60,3,0,4,AP全程分0,3,4三个时期,心室肌细胞(A)和窦房结细胞(B)跨膜电位比较,-70mV,-70mV,阈电位,窦房结细胞跨膜电位的形成机制,ICa-T,AP全程分0,3,4三个时期,0期:当4期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激活慢钙通道(Ica-L型)Ca2+内流。,Ca2+,Ca2+,0期,阈电位,零电位,按任意键显示动画1、2,3期:慢钙通道(Ica-L型)渐失活+激活钾通道(IK)Ca2+内流+K+递增性外流,K+,Ca2+,3期,按任意键显示动画1、2,4期:K+递减性外流(Ik、主要)+Na+递增性内流(If)+Ca2+内流(Ica-T型钙通道激活)缓慢自动去极化,K+,具“自我”启动“自我”发展“自我”终止的离子流现象。,Na+,Ca2+,4期,按任意键显示动画1、2,2.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1)形成机制:0、1、2、3期:与心室肌细胞基本相似。4期:进行性增强的内向电流(If)+递减性外向K+电流所引起的自动去极化。(2)特点: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大;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比窦房结细胞的慢,故自律性低。,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及离子基础,If的离子电导,IK的离子电导,3期末达最大复极电位(-90mV)后,4期电位不稳定,存在自动去极化,-90mV,If递增,IK递减,心室肌细胞(A)和窦房结细胞(B)跨膜电位比较,-70mV,-70mV,阈电位,根据生物电活动尤其AP的0期除极速度不同分:(1)快反应细胞: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及心室肌细胞快反应自律细胞:心房传导组织、房室束、浦肯野纤维细胞(2)慢反应细胞: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房结区、结希区细胞慢反应非自律细胞:结区细胞,心肌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机械特性:收缩性工作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无自律性;自律细胞(特殊传导系统除结区外):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无收缩性。,一、自动节律性(自律性)1.概念:心肌具有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称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2.形成基础:动作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3.衡量自律性的指标:频率即每分钟自动兴奋的次数(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窦房结房室交界心室内传导组织。4.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潜在(异位)起搏点:房室结等传导系统。5.窦性心律:心脏节律性活动以窦房结为起搏点;异位心律:以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如:结性心律、室性心律。,窦房结,心房内传导,房室交界,房室束,浦氏纤维,100次/分,50次/分,50次/分,40次/分,25次/分,依次降低,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方式:抢先占领:节律高者能抢先达到阈电位产生AP;超速抑制:压抑节律低者的“被动”节律性兴奋,抢先占领,超速抑制,二、兴奋性,(一)心肌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有效不应期(ERP):绝对不应期(ARP)和局部反应期2.相对不应期(RRP)3.超常期(SNP),Na+通道状态,备用(关),激活(开),失活(关),复活,心肌细胞每次兴奋,其膜通道存在备用状态、激活、失活和复活过程;其兴奋性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周期性改变。,局部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心肌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心肌兴奋性特点及其与收缩的关系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平均250ms),相当于心肌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是骨骼肌与神经纤维有效不应期的100倍和200倍。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2期(平台期)。意义:(1)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生理意义);(2)导致期前收缩后发生代偿间歇。,(二)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期前收缩:指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到下一次窦性兴奋传来之前,受到异位起搏点或人工刺激时,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而引起收缩,称为期前收缩。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所出现的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三)影响兴奋性因素1.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距RP距阈电位远需刺激阈值兴奋性RP距阈电位近需刺激阈值兴奋性,Na+通道状态,备用(关),激活(开),失活(关),复活,2.Na+通道状态:心肌细胞每次兴奋,其膜通道存在备用状态、激活、失活和复活过程;其兴奋性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周期性改变。,三、传导性1传导原理:局部电流。闰盘(缝隙连接)为低电阻区,局部电流很容易通过特殊传导系统。2传导特点:左右心房同步收缩,左右心室同步收缩,利射血。房室延搁可避免房室收缩出现重叠,利房排空、室充盈。房室交界是传导必经之路,易出现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传导速度:浦氏纤维(4m/s)束支(2m/s)心室肌(1m/s)心房肌(0.4m/s)结区(房室结)(0.02m/s),传导时间心房内-房室交界-心室内(0.06s)(0.1s)(0.06s),4.影响传导性的因素(1)结构因素:细胞直径大,横截面积大,电阻小,兴奋传导(2)生理因素: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膜反应曲线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四、收缩性1.不发生强直收缩2.对Ca2+o有明显的依赖性3.“全”或“无”式的收缩,离子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1.K+(3.5-5.5mmol/L)血K+o:心肌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均降低。表现为心率减慢、传导阻滞、心肌收缩力减弱,甚至引起心活动停止在舒张状态;血K+o:心肌的自律性、兴奋性、收缩性增加而传导性降低。表现为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出现异位心律。,2.Ca2+(2.25-2.75mmol/L)Ca2+o:心肌收缩力增强,血钙浓度过高,可使心活动停止在收缩状态;兴奋性降低、快反应细胞的传导性和自律性降低,但慢反应细胞的传导性和自律性。Ca2+o:血钙浓度降低则使心肌收缩力减弱。3.Na+(135-150mmol/L)血钠浓度显著增高时,可使心肌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弱,故高血钾所致传导阻滞患者,可输入氯化钠或乳酸钠以改善心的传导功能;低血钠则引起心肌特性发生相反改变。但血钠浓度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在临床上很少见。,心电图(ECG),ECG:将引导电极置于身体一定部位,记录整个心动周期中心电变化(各细胞的综合心电向量)的波形图。,一、心电图各导联的连接及正常图形,aVL,aVR,Avf,1.标准导联与加压肢体导联,V1,V2,V3,V4,V5,2.胸导联,3.电极放置方式,左上肢:LA左下肢:RA左下肢:LL或LF右下肢:RL或RFV1:胸骨右缘第4肋间(三尖瓣区);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V2和V4连线的中点;V4:心尖部;V5:左侧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左侧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二、心肌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P波:心房肌AP的0期;QRS:心室肌AP的0期;S-T段:心室肌AP的2期;T波:心室肌AP的3期;,心肌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三、心电图的基本波形及生理意义,名称时间(S)幅度(mV)意义P波0.080.110.050.25两心房去极化QRS波0.060.100.52.0两心室去极化T波0.050.250.10.8两心室复极化过程P-R间期0.120.20兴奋:房室的时间S-T段0.050.15心室肌的AP处于平台期Q-T间期0.4心室去极化+复极化的时间,复习思考题1与神经纤维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A复极缓慢B复极过程分为四期C无峰电位D去极化时间短E0期Na+快速内流2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相比较,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A0期快速去极化B2期平台C3期快速复极化D3期为K+外流E4期自动去极化,A,E,3.心室肌细胞一次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动作电位的:A0期除极速度B平台期长短C快速复极初期D快速复极末期E4期的除极速度4窦房结作为心脏起搏点的原因是:A能自动除极B兴奋性最高C自律性最高D复极4期电位不稳定E没有明显的1期,B,C,A.因Na+内流而产生B.因Ca2+内流而产生C.因K+外流而产生D.因CI-内流而产生E.因K+内流而产生5.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6.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7.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8.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B,A,C,C,A.窦房结B.房室结C.心室肌D.心房优势传导通路E.浦肯野纤维9.自律性最高的是10.自律性最低的是11.传导速度最快的是12.传导速度最慢的是13.收缩力量最强的是,A,E,E,B,C,14.心电图上代表兴奋由窦房结传至心室肌兴奋开始所需的时间是:A.P-R(P-Q)间期B.Q-T间期C.S-T段D.P-T间隔E以上全不是15.10%KCI溶液不可作为静脉直接推注的原因是:A.使红细胞皱缩B.可导致心肌兴奋性增高,发生早搏C.使组织液增多,发生水肿D.使心肌发生强直收缩E.可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收缩减弱,甚至停搏,A,E,填空题1血中、和三种离子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维持正常的心脏活动。2临床上离子对心肌的生理特性影响最重要。3当血钾浓度降低时,心脏的性、_性和性增高,_性降低,容易产生和。,K+,Na+,Ca2+,K+,自律,兴奋,收缩,传导,期前收缩,异位心律,是非题1心室肌细胞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