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是由两个同义或近义的构词成分组成的并列式双音节复 合词,它是“同义连用”现象在词法层面的反映。根据我们的统计,现代汉语词 典( 第5 版) 和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词汇表) 中同义复合词 分别是3 2 3 2 条和9 2 7 条,并且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连词、介词、 助动词这几大词类都有同义复合词存在。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有以下五个特点: 语序基本固定;词性基本稳定;语义结构复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数量多寡不 一。 同义复合词使用偏误的类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开来看。宏观方面主 要是总体的、抽象的类型,包括词义偏误、词类偏误、词语搭配偏误三种:微观 方面主要是个体的、具体的类型,包括同语素单音词与同义复合词的误用、同语 素同义复合词的误用、非同语素同义复合词的误用三种。同义复合词的教学特点 决定了它要有相应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同义复合词的教学原则包括:“教”、 “学”互动的原则;分级处理的原则;语素与词相结合的原则;语境中教学的原 则:系统中学习的原则。同义复合词的教学方法包括:语素法;对比分析法;拓 展法;以词猜词法。 关键词:同义复合词;同义连用;偏误;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m o d e mc h i n e s e s y n o n y mc o m p o u n d si ss y n o n y m o u so rn e a r i yt w o w o r d f o n n a t i o no ft h ec o m p o s i t i o no ft h et i e c o m p o s i t et w o s y l l a b l ew o r d s ,i ti st h es y n o n y m c o m b i n a t i o np h e n o m e n o nr e f l e c t e di nt h el e x i c a l l e v e l a c c o r d i n gt o o u rs t a t i s t i c s , m o d e m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r ) r o 5 ) a n d f o r e i 印s t u d e n t si nc h i n e s ei n s t i t u t i o n so f 1 1 i g h e rl e a m i n gc u r r i c u l a i nt h ec o m p o u n d 、v o r d sa r es y n o n y m o u s3 2 3 2a n d9 2 7 ,a n d n o u n s v e r b ,a d j e c t i v e s ,p r o n o u n s ,a d v e r b s ,c o n j u n c t i o n s ,p r e p o s i t i o n s ,a u x i l i a r y v e r b s m e s el a r g ep a n so fs p e e c ha r es y n o n y mc o m p o u n d se x i s t e d m o d e mc h i n e s e s y n o n y m c o m p o u n d sh a v et h ef o l l o w i n gf i v ef e a n j r e s :t h eb a s i c 、v o r do r d e rf i x e dp a no fs p e e c hi s b a s i c a l l ys t a b l e ;s e m a i l t i cc o m p l e xs t l l j c t u 】r e ;g r e a t e rs y s t e m i c ;n u m b e ro fd i f f e r e n ts i z e s y n o n y mc o m p o u n d st ou s em e 哆p eo fe r r o rf r o mb o t ht 1 1 em a c r 0a i l dm i c r o s e p a r a t e l y m a c r ol e v e li st h eg e n e r a l ,a b s t r a c t 哆p e s ,i n c l u d i n g 、v o r dm e a n i n ge r r o r , p a r t so fs p e e c he 盯o r ,e r r o rw i t ht h r e e 、v o r d s ;m i c r o e c o n o m i ca s p e c t so f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i s , t h es p e c i f i ct y p e s ,i n c l u d i n gm o r p h e m ew i t ho n es y l l a b l ew o r d ss y n o n y m o u sw i t ht h e m i s u s eo ft 1 1 e 、v o r d u s e ,m o 叩h e m es y n o n y m o u s 、析t ht h em i s u s eo ft l l e 、v o r d , e x t i a o r d i n a r ym o 叩h e m es ) r n o n y m so ft h ew o r do ft h em i s u s eo f 缸e e s y n o n ) ,l t l c o m p o u n d st e a c h j n gc h 黜躬t e r i s t i c so fi t sd e c i s i o nt oh a v et h ea p p r o p r i a t et e a c h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s a n d 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s s y n o n y mc o m p o u n d st e a c h i n gp r i n c i p l e s i n c l u d e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l e 锄i n 分t h ep r i n c i p l e s o f i n t e r a c t i o n ; h i e m r c h i c a l p r i n c i p l e ;m o 叩h e m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w o r d s ;t e a c h i n gp r i n c i p l e so ft e a c i l i n gi nt h e c o n t e x t ; 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l e 删n gt h es y s t e mi n p r i n c i p l e s y n o n y mc o m p o u n d s t e a c h i n gi nt h ef o l l o 谢n g 、v a y s :m o 叩h e m e ;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e x p a n d ;t og u e s st h e w o r dm o 叩h o l o g y k e yw o r d s :s y n o n y mc o m p o u n d s ;m es y n o n y mc o m b i n a t i o n ;e r r o r ;t e a c h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s ;t e a c m n gm e t h o d s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黑龙江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论文作者签名: 檀晶晶 签字日期:肿,月必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墨蕴堑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交送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墨蕉堑丕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植品粕翮签名蔼p 签字日期:腑r 月谚日 签字日期腑岁月罗1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绪论 绪论 第一节研究现状 同义复合词是汉语“同义连用”现象在词法层面的反映。关于“同义连用” 现象,很多先贤都注意到了。早在两千多年前,苟子在荀子正名篇中就说: “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这里的“兼”就包括“同义连用”。而对“同 义连用”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始于清代学者,但他们只是罗列用例,简单说一句“古 人自有复语”而已,对这种现象的称名也各异,像顾炎武、王引之、俞樾、刘师 培、曾运乾等大师,或称“重言”,或称“复字”、“复语”,或称“连文”、“复用”。 近现代学者中,也有一些人对“同义连用”这种现象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有代表 性的是陆宗达训诂简论、郭在贻训诂丛稿等。 最近几十年,关于“同义连用”、“同义复合词”的探讨在研究方法上发生了 很大的转变。以往的研究主要局限在传统训诂学的词义训释上,而现在更多地采 用了现代语言学的义素分析法、语法化等前沿理论。这些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 与传统训诂学的研究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同义复合词”研究的视角,这就使得关 于“同义连用”、“同义复合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论著如: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 和发展、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 变研究、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朱志平汉语双音复合词属性研究、朱 彦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等。 论文如:朱诚同义连用浅论、黎辉亮谈古代汉语的同义连文、解惠全 关于虚词复音化的一些问题、曹广顺敦煌变文中的双音节副词、张世禄“同 义为训”与“同义并行复合词”的产生、徐流论同义复词、吕云生同义复 合词的语素分析等。 虽然汉语学界对“同义连用 、“同义复合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研究中很多学者把同义并列结构和同义复合词放在起进行说明,而且没 有对两者作以区别,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同义并列结构和同义复合词虽然都属于 词汇发展过程中的“同义连用”现象,但性质并不完全相同。前者是词组,属于 句法层面,而且并列的成分之间语序不固定,主要是古代汉语中存在的用法:后 者是复合词,属于词法层面,并列的成分之间语序固定,是古代汉语中同义并列 结构语法化的结果。 2 、研究的重点主要都局限在古代汉语领域,对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进行 探讨的文章很少,只是零星地散见于一些论文、论著之中。 3 、就当前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研究来说,学者们一般都是对名、动、形这 三个词类的同义复合词作以分析和说明,对虚词中的同义复合词进行探讨的文章 很少,没有把现代汉语中的同义复合词放在系统观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有一些文 章虽然也对现代汉语各个词类的同义复合词作了说明,但多为简单的例举,没有 作穷尽性的研究,因而这种研究尚不能全面地把握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存在状 况及其特点,参考价值还不是很大。 4 、当前的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研究主要还局限在本体研究的层面上,诸如面 向对外汉语教学( 尤其是词汇教学) 的应用性研究还很难看到,本体研究和应用 研究严重脱节。 可以说,目前学界对古代汉语中“同义连用”、“同义复合词”的研究已较为 深入,对古代汉语中存在的该种用法都给予了充分的描写和一定的解释。相对而 言,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而且都是宏观 的说明和简要的举例,没有把现代汉语中的同义复合词成系统地加以研究,更没 有穷尽性地加以统计,而把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应 用研究结合起来加以说明的文章更是很难看到。之所以存在如此的状况,我们认 为这与“同义复合词”的研究很长时间一直采用传统训诂学的方法有关。“同义连 用”、“同义复合词”最先被训诂学家注意到,而训诂学家关注的基本上都是文言 的用法。后代的学者受前人的影响,也都把研究对象放在古代汉语上。同时,对现 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研究的文章差不多都把论述的重点集中到名、动、形这三类词 绪论 上,而对其他类词则很少论及,这可能与名、动、形这三类词中的同义复合词是 一个开放的类,数量较多,容易注意到,而其他类中的同义复合词是一个封闭的 类,数量较少,很难发现有关。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二:其一,对现代汉语中的同义复合词进行穷尽的考察 和充分的描写,进而把观察到的这些同义复合词以表格的形式分类列举出来,使其 更具层次性和系统性,以便我们学习和研究。其二,将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本体 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进而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尤其是词汇教学) 。对留学生 在习得同义复合词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试图从“同义连用的视角进行分析 和说明。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两方面: 1 、理论价值:通过对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穷尽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把不同词 性同义复合词的数量、特点、语义结构充分描写出来,建立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 系统,同时也可以对汉语词汇发展史中的“同义连用”原则作进一步的印证。 2 、应用价值:首先,可以将我们的研究成果用于词典编纂。我们制成的现 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总表基本上己将现代汉语中的同义复合词全部列举出来了, 并且这些同义复合词又是成系统的,我们的这个研究成果可以用来编纂大型工具 书。比如可将我们的成果用来编纂汉语同义复合词大词典现代汉语部分,这 就可以使大家更加方便地查阅现代汉语中各个同义复合词的用法,同时也能为同 义复合词的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次,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同 义复合词总表附在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词汇表) 后面,这样 既便于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又便于留学生学习和掌握,并且也有助于对相 关的问题进行解释。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节研究对象、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科学研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确立下来了,接下来的研究工作 才能顺利地开展。由于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同义复合词的研究很薄弱, 所以本文就把研究对蒙限定在现代汉语中的同义复合词,并试图用现代汉语同义 复合词的研究成果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本体研究的语料是 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而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应用研究( 面向对外汉语教 学的同义复合词研究) 的语料则包括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和高等院校外 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词汇表) 。 二、研究步骤 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语料的搜集和整理。首先给出同义复合词的定义,从定义出发,将 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和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词汇表) 中的同义复合词全部摘录出来,尽可能多地占有语料。 第二阶段:同义复合词的本体研究。对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中的语料 进行考察,分析同义复合词的语法类别、特点,在定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定性。 第三阶段: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同义复合词研究。以本体研究的成果为参照, 考察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词汇表) 中的同义复合词。根据同义 关系,建立相对应的小的语义场,说明不同语义场内同义复合词在语义、语法上 的异同,进而指导偏误分析教学。 第四阶段:制成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总表和( 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 教学大纲) ( 词汇表) 同义复合词总表。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l 、归纳:从许多语言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本文在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 特点的探讨中采用的就是归纳的方法。 绪论 2 、统计: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本文对现代汉 语同义复合词总表和( 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 词汇表) 同义复 合词总表的整理运用的就是这种统计的方法。 3 、实证:列举大量事实以证明某种语言现象的存在。为了证实我们的观点, 行文中引用了很多例证进行说明,实证法是语言研究必不可少的一种研究方法。 4 、偏误调查:对留学生在有关同义复合词的学习中存在的偏误进行调查,主 要是留学生的作业和发放的调查问卷。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概貌 第一节“同义连用”及同义复合词的界定 现代汉语的同义复合词与汉语史上的“同义连用”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关 于“同义连用”现象,我国先贤早就注意到了,只不过称名各异,或称“重言”, 或称“复字”、“复语”,或称“连文”、“复用”。那么什么是“同义连用”昵? 我 们兹举几家看法进行说明: 郭锡良( 1 9 8 1 ) 认为:同义连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临时组合在一起,使其意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为一个整体意义,其作用相当于 一个词语。 黎辉亮( 1 9 8 4 ) 认为:同义连用指的就是古文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相 同或者相近的词语并列在一起,它们之间是彼此平等、互相补充、互相说明的。 它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有的现象。 郭春环( 2 0 0 0 ) 认为:同义词连用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 的词连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更为清晰的义项的现象。 王其和( 2 0 0 2 ) 认为:同义连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并列连在一起使用、在句中表示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充当一个语法成分的语言 现象。 虽然各家对“同义连用”现象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从中我们也能发现其共同 点: l 、“同义连用”的组成成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2 、“同义连用”各个组成成分之间语义上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 3 、“同义连用”各个组成成分之间语法结构上是并列关系,整个结构可以是 词,也可以是词组。 汉语史上,既有两个词的“同义连用”,也有多音节词( 即两个以上的词) 的 “同义连用”。多音节词“同义连用”组成的一般都是词组,而两个词“同义连用” o 这里“同义连用”组成成分之一的词指的是单音节词。 6 第一章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概貌 组成的结构起初可能也是词组,但随着词汇化的进行,其中的一部分变成了词。 两个词的“同义连用”如: ( 1 ) 即使文王疏吕尚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 战 国策秦策) ( 2 ) 於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例( 1 ) 中的“即”和“使”都是表假定的连词,由“即”和“使”同义连用 而成的连词“即使”最初也是表假定的。例( 2 ) 中的范围副词“皆”、“并”同义 连用为“皆并”。只不过这一时期我们还很难判断它们是词还是词组。 不过,两个词“同义连用”后表示的是一个词的用法在近代汉语中就已经出现 了,如: ( 3 ) 因为着力,得免回。( 集异记广记) 多音节词的“同义连用”如: ( 4 ) 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诗周颂我将) 仪、式、刑,皆法也,都是名词。 ( 5 )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楚辞离骚) 览、相、观皆观望义,都是动词。 ( 6 ) 若设令惠王之问未知何趣,孟子径答以货财之利。( 论衡刺孟) 若、设、令皆为假设义,都是连词。 ( 7 ) 便遂乃揭却一幕,捉得知更官健,横驰竖拽,到王陵面前。( 敦煌变文 一) 便、遂、乃,皆就也,都是副词。 以上几例多音节词“同义连用”构成的都是并列结构的词组。 基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同义连用”是汉语发展史上十分常见的现象。两 个词“同义连用”所形成的结构起初可能是词组,但汉语双音节化的大趋势以及 词汇化的进行使得两个单音节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越来越紧密,逐渐成为一个词。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 m 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第3 0 3 页 。徐正考、史维国语言的经济原则在汉语语法历时发展中的表现【j 】语文研究,2 0 0 8 年第l 期第1 1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些单音节同义词经常连用,凝固下来,进入现代汉语,就成为同义复合词,如 “城郭”、“朋友”、“爱好”、“罢黜”、“安谧”、“肥胖”、“因为”、“假如”、“应该” 等等。因而这种用词方式又是词汇孽生发展的一种途径。可以说,现代汉语的同 义复合词不过是汉语“同义连用”现象在词法层面的反映。 弄清了同义复合词的来源以及它与“同义连用”现象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对 现代汉语的同义复合词进行准确的界定。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现代汉语同义复合 词所具备的条件: l 、同义复合词是双音节的复合词。 2 、同义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之间语义上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 3 、同义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之间语法结构上是并列关系。 4 、同义复合词属于“同义连用”范畴,是“同义连用”现象在词法层面的反 映。 由此,我们给现代汉语的同义复合词下了定义: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是由两 个同义或近义的构词成分组成的并列式双音节复合词,它也是“同义连用”现象 在词法层面的反映。 第二节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定量考察 为了进一步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我们将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中的同 义复合词全部摘录出来,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归纳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同义复合 词共计3 2 3 2 条,其中动词1 9 8 8 条、形容词7 3 5 条、名词4 1 5 条、副词4 7 条、连 词2 l 条、介词1 7 条、代词4 条、助动词5 条( 详见附录l :现代汉语同义复合 词总表) 。下面我们分类举例加以说明。 一、名词:共计4 1 5 条,又分为具体名词、抽象名词、方位名词三大类。 ( 一) 具体名词 1 、器物: ( 1 ) 器械:棒槌、畚箕、藩篱、绳索、棺椁、橱柜、棍棒、缰绳、蜡烛、 缆索、缆绳、镣铐、铆钉、銮铃、牌匾、器具、器械、绳索、 第一章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概貌 线绳、仪表、仪器、铠甲 ( 2 ) 物质:尘埃、粉末、灰尘、磐石、壤土、岩石、甲壳、甲胄 2 、人称:宾客、兵士、倡优、娼妓、妃嫔、匪盗、夫婿、妇女、 官吏、孩童、豪杰、宦官、魁首、魁元、奴隶、奴仆、 朋友、仆从、仆役、庶民、元首 3 、时间:才刚、初始、俄顷、刚才、古昔、届期、年岁、晌午 时节、现今、夜晚、原初 4 、处所:疆界、疆域、边界、边鄙、边陲、边际、关隘、场院、 场地、堑壕、壕沟、道路、京都、周围 5 、身体部位:臂膊、骸骨、颈项、脸面、躯体、身躯、头颅、牙齿、眼目 6 、建筑:仓库、仓廪、堤坝、堤堰、碉堡、门户、墙垣、塘坝、 塘堰 7 、动植物:凤凰、鸿雁、鹰隼、柑橘、芦苇、草芥、蘑菇 8 、孔洞:缝隙、间隙、孔洞、孔穴、孔眼、窟穴、隙缝 9 、山谷:峰巅、峡谷、山峦、峦嶂、丘陵 1 0 、水体:池沼、沟渎、湖泊、潮汐、浪涛 ( 二) 抽象名词 1 、风范陋习: ( 1 ) 风范:典范、楷模、模范、风采、风度、风姿、才能、技能、技艺、操行 ( 2 ) 陋习:弊病、弊害、舛讹、舛误、疵瑕、错讹、错谬、讹舛、讹谬、讹 误、过错、过失、谬错、谬误、瑕疵、瑕玷、罪过、罪尤 2 、纲纪方略: ( 1 ) 纲纪:概略、概要、纲领、纲要、纪纲、枢要、例规 ( 2 ) 方略:策略、法术、方法、方略、规划、规则、计策、计谋、举措、举 动、诀窍、诀要、谋略、计划 3 、灾祸福禄: ( 1 ) 灾祸:祸患、患难、劫难、疾病、疠疫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福禄:俸禄、祥瑞、红利、利益、裨益、钱财、薪俸 4 、感知意愿:感应、感觉、观念、兴趣、兴致、需求、耻辱、仇怨、嫌怨、 意愿、愿望、志愿、旨意、宗旨 5 、风物习俗:风光、风景、景观、风气、风俗、时尚、世俗、习俗 6 、讯息标识:号令、信息、音信、音讯、线索、印迹、印记、标记 7 、缘由依据:因由、缘故、缘由、凭据、凭证、契据 8 、势态境况:景况、景遇、境遇、境况、势态、状况 9 、类别差异:品类、品种、式样、种类、差别、差异 ( 三) 方位名词:内里、内中、底下、末后、末尾、边缘、边沿 二、动词:共计1 9 8 8 条,又分为行为动词、状态动词、感知动词三类。 ( 一) 行为动词:“有为而发”的行为,即动作在施行或被施行时,有具体的目标。如: 安装、按压、巴望、拔取、把持、罢免、霸占、摆布、搬运、绑缚、避让、 搏斗、摒除、剥夺、擦拭、裁剪、采掘、呈递、叱喝、抽打、瞅见、捶打、 催促、窜改、挥舞、护卫、撰写、咨询、散布、摹仿、匿藏、啮噬、殴打、 披挂、拐骗、观察 ( 二) 状态动词:一般表示某事物处于持续状态中的动作。如: 谙熟、凹陷、邀游、翱翔、罢休、败谢、爆裂、爆炸、崩裂、簸荡、层叠、 颤抖、皴裂、萃聚、缠绕、超升、沉降、痴醉、错杂、环绕、回旋、拥挤、 闪耀、伸展 ( 三) 感知动词:表示心理感受、生理感觉或言语认知方面的动词。如: 爱怜、懊恨、褒奖、贬低、猜疑、测度、谄谀、嘲讽、称颂、揣测、 三、形容词:共计7 3 5 条,分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 ( 一) 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单纯表示属性,它的重叠式是a a b b 。性质形容词 在形容词中占大多数。如: 安全、长久、诚实、慈爱、匆忙、呆傻、笃厚、恶毒、放荡、肥大、愤怒、 o 朱德熙语法讲义 m j 商务印书馆,1 9 8 2 第7 3 7 5 页 1 0 第一章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概貌 公平、孤单、乖巧、鬼祟、浩大、俭省、简洁、健康、洁净、精确、靓丽、 俱全、均匀、苛刻、快乐、宽敞、牢实、良好、辽远、率直、鲁钝、弥蒙、 美丽、勉强、平凡、朴质、普遍、齐全、恰当、浅显、柔软、善良、奢侈、 审慎、生疏、适宜、特殊 ( 二) 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带有明显的描写性,它的重叠式是a b a b 。这一类 形容词数量相对较少,如: 灿亮、苍白、赤红、葱翠、翠绿、芳香、甘甜、寂静、焦急、金黄、精细、 潮湿、黎黑、漫长、墨黑、破败、清静、微细、萎蔫、乌黑、污浊、修长、 银白、幽暗 四、代词:共计4 个,包括己身代词和领属代词两类。 ( 一) 己身代词:自身、自己 ( 二) 领属代词:其他、其它 五、副词:共计4 7 个,又分为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程度副词、 否定副词五类。 ( 一) 范围副词:2 0 个 单独、共总、合共、大多、互相、交互、仅只、全都、通共、统共、唯独、 相互、一概、一总、一共、一同、总共、共同、约略、分别 ( 二) 时间副词:1 2 个 方才、方始、即将、将近、将要、时常、倏忽、行将、奄忽、暂且、正在、 经常 ( 三) 情态副词:1 2 个 保准、但凡、反倒、反而、姑且、或许、聊且、权且、容或、准保、务必、 务须 ( 四) 程度副词:2 个,愈益、根本 ( 五) 否定副词:1 个,无不 六、连词:共计2 1 个,包括表时间、追加、选择、因果、假定、纵予六类。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一) 时间:比及 ( 二) 追加:而况、而且、尚且 ( 三) 选择:抑或 ( 四) 因果:因为 ( 五) 假定:倘使、假如、假若、假使、如若、设若、设使、倘或、倘若、如果 ( 六) 纵予:即或、即令、即若、即使、纵使 七、介词:共计1 7 个,具体又分为起点、关连、到达、经由、原因、依据、排 除七类。 ( 一) 起点:从打、打从、由打、自从、自打 ( 二) 关连:关于 ( 三) 到达:及至 ( 四) 经由:经由、经过 ( 五) 原因:因为、由于 ( 六) 依据:按照、依据、根据、依照 ( 七) 排除:除去、除却 八、助动词:共计5 个,能够、须要、需要、应当、应该 第三节同素异序同义复合词 同素异序同义复合词指的是具有相同的构词语素,而语序却相反的同义复合 词,它的形式是a b b a 。据我们统计,现代汉语中共有同素异序同义复合词1 3 7 对,即2 7 4 个,见下表: 现代汉语同素异序同义复合词总表 兵士士兵补贴贴补才刚刚才峰颠巅峰 负担担负垢污污垢宦官官宦魂灵灵魂 纪纲纲纪诀要要诀恋爱爱恋路道道路 侣伴伴侣貌相相貌壤土土壤滚翻翻滚 缺欠欠缺生产产生和平平和式样样式 第一章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概貌 势态态势先祖祖先畜牲牲畜言语语言 爱怜怜爱傍依依傍比对对比不无无不 裁剪剪裁藏躲躲藏测估估测查检检查 查巡巡查产出出产衬映映衬承继继承 承应应承酬报报酬除去去除除祛祛除 储存存储存贮贮存达到到达答应应答 代替一替代 叨唠唠叨等同同等调谐协调 斗争争斗抖颤颤抖妒忌忌妒掇拾拾掇 发散散发发生生发发抒抒发烦劳劳烦 仿效效仿访查查访访寻寻访奋发发奋 付托托付构建建构挂记记挂管保保管 归回回归含蕴蕴含 喊【1l | 叫喊耗损损耗 和缓缓和回返返回讳忌忌讳毁损损毁 积聚聚积积累累积会集集会集聚聚集 嫉妒妒嫉计算算计减缩缩减荐举举荐 荐引引荐交结结交聚会会聚绝灭灭绝 觉察察觉开展展开拦阻阻拦离别别离 历经经历连接接连疗治治疗论辩辩论 绵连连绵匿藏藏匿攀登登攀配搭搭配 配发发配乞讨讨乞洽商商洽求乞乞求 糅杂杂糅适合合适熟谙谙熟探勘勘探 逃脱脱逃腾升升腾通连连通偎依依偎 卫护护卫吸吮吮吸蓄积积蓄寻查查寻 寻找找寻整修修整住居居住笨拙拙笨 畅顺顺畅畅通通畅诚实实诚诚挚挚诚 浮漂漂浮和谐谐和蛮横横蛮枯干干枯 率直直率朴质质朴齐整整齐爽直直爽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素朴朴素同同微细细微显明明显 虚空空虚共总总共互相相互准保保准 从打打从 由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同素异序同义复合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 其他词类的同素异序同义复合词很少。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如: 名词:兵士士兵宦官官宦纪纲纲纪 侣伴伴侣 动词:生产产生缺欠欠缺产出出产 查检检查 形容词:诚实实诚畅顺顺畅笨拙拙笨 蛮横横蛮 其他词类的如: 副词:共总总共互相相互准保保准 介词:从打打从 通过分析,我们又发现现代汉语同素异序同义复合词的存在状况并不完全一 样,有的语序变换后功能、词义没有变化;有的则存在一定的区别,具体分以下 几种情况: 1 、词义不变,功能相同。这类同素异序同义复合词是语言规范的对象,应该 二者择一,规范掉多余的那部分。如: 峰颠巅峰兵士士兵诀要要诀 式样样式 畜牲性畜除去去除妒忌忌妒 积累累积 2 、语法功能不同。所谓功能不同是指这一组同素异序同义复合词的词性是不 同的。如: 和平平和:“和平”是名词,“平和”是形容词。 不无无不:“不无”是动词,“无不”是副词。 第一章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概貌 合适适合:“合适”是形容词,“适合”是动词。 同同:“同一”是形容词,“一同”是副词。 3 、词义不同。有的是词汇的理性意义不同,有的是附加意义不同。 理性意义不同的如: 生产产生:“生产”的意思是“人们使用工具来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 资料”;而“产生”是“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 言语语言:“言语”是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它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 为,是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而“语言 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是 人类所特有的交际符号系统。它既是人们互相联系、互相交流的工具,又是人们 认识世界、进行思维的工具。 达到到达:“达到 是“到( 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 ”;“到达”是“到了 ( 某一点、某一阶段) ”。 附加意义不同主要包括共同语与方言的不同,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 共同语与方言不同的如: 刚才才刚道路路道烦劳劳烦 “刚才”、“道路”、“烦劳”都是共同语,而“才刚”、“路道”、“劳烦”则都 是方言。 口语与书面语不同的如: 祖先先祖引荐荐引谙熟熟谙 “祖先”、“引荐 、“谙熟”在口语中常用,而“先祖”、“荐引”、“熟谙”都 是书面语。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特点 第一节语序基本固定 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语序一般基本固定。所谓语序固 定,是指同义复合词的两个构词成分的排列顺序是不能随意变换的,如“房屋” 不能说成“屋房”,“依靠”不能是“靠依”,“充足”不能是“足充”。所谓基本固 定,是说不是所有的同义复合词都不可以变换语序,前文论述的同素异序同义复 合词就可以变换语序,不过这类词数量很少。据我们统计,现代汉语中共有同义 复合词3 2 3 2 个,而同素异序同义复合词只有2 7 4 个,占同义复合词总数的8 。 所以,从宏观上来看,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语序还是基本固定的。 第二节词性基本稳定 从词性上来看,同义复合词的一般规律是连用之后词性不变,即动词与动词 同义连用后仍为动词性,如“霸占”、“踊跃”、“凑拢”、“逃亡”等;名词与名词 同义连用后仍为名词性,如“房屋 、“朋友”、“湖泊”、“疾病等;形容词与形 容词同义连用后仍为形容词性,如“衰微”、“安定”、“甘甜”、“古老 等;虚词 型同义复合词也是这样,如“全都”、“自从”、“假如”、“正在”、“因为”等等。 但也有特殊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词连用后也可引申出新的词类: l 、动词+ 动词名词性,如:爱好、裁缝、补贴、称呼、请求等。 2 、形容词+ 形容词名词性,如:故旧、怪异、玄虚等。 3 、量词+ 量词名词性,如:班次、版次、颗粒等。 汉语史上,由于词义引申而存在一些兼类词,因此有些词在不同的词性上分 别同义,当它们分别连用时,虽然形式相同,但词性却是不同的。例如:“需要” ( 动词、助动词) ;“因为”( 介词、连词) ;“依照”( 动词、介词) ;“根据 ( 介词、 动词、名词) :“经常 ( 名词、形容词、副词) ;“根本”( 名词、形容词、副词) 等等。 第二章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特点 第三节语义结构复杂 现代汉语中的同义复合词语义组合类型多样,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本义本义 两词根皆由其本义构成。本义指符合字形结构,又有书证的较原始的意义( 一 般依说文解字) 。如: 焚、烧,本义皆为烧毁、燃烧,复合为“焚烧”。 逃、亡,本义皆为逃跑,复合为“逃亡”。 说文解字互训中多是这类情况,如:追逐、谨慎、饥饿等。 二、本义转义 两词根一是本义,一是转义。转义这一概念在众人的眼里并不是一致的,我 们所谓转义是指词义由本义的基础上而延伸派生出的意义,包括引申义,比喻借 代等修辞义,较为宽泛。如: 粪、除。“粪 本义为扫除,“除”本义为台阶,引申为扫除,复合为“粪除”。 忖、度。“忖”本义为揣度,“度 由量长短一义引申为揣测,复合为“忖度”。 死、亡。“死本义为死亡;“亡 本义逃跑,引申为死亡,复合为“死亡”。 三、转义转义 驽、钝。“驽”本义指劣马,转而喻指人的才能低下;“钝”本义器不锋利, 转而喻指人的才能低下,复合为“驽钝”。 乞、丐。二词本义皆乞求,又都反训为给予义,复合为“乞丐”,兼具乞求、 给予义。 四、古义今义 从历时的角度看,两词根是由古、今语词构成,当然这个古、今的概念是相 对而言的。如: 须、要。“须”上古汉语用得很少,魏晋以后用得较多,助动词“要”表示“必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要”意义助动词的用法是从唐代开始出现的,复合为“须要”。 庠、序。古代地方学校,商代称庠,周代称序,复合为“庠序”。 其他如:功绩、赠送等。 五、本有义借用义 我们所谓借用义,指词根中的一个或两个由借字借义或古今字的古字充当。如: 罢、劳。“罢”通“疲”,“罢劳”复合即为“疲劳”。 倍、畔。复合为“倍畔,实为“背叛”二字之假借。 六、其他 除上述几类情况外,还有汉语与外来语的同义复合,如“驿站”,“驿”为汉 语,“站”来自蒙古语;本称与别称的复合,如“殷商”,“商”为本称,迁都“殷” 后,以此为别称,复合为“殷商”等等。 第四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一、各类词几乎都有同义复合词存在。 同义复合词基本涵盖了现代汉语的各大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副词、连词、介词、助动词中都有同义复合词存在。同义复合词并不是某一类词 特有的用法,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我们可以说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在词 类上是成系统的。 二、根据“同义连用 原则构成小的语义场。 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系统性还体现在构词成分根据“同义连用”原则复合 成同义复合词,于是同义复合词之间、构词成分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个小的语义场, 可以说“同义连用”把分散的词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如“奇”、们隆”、“特”、“异” 是同义词,根据“同义连用”原则,它们两两复合在一起,构成了同义复合词“奇 怪”、“奇特”、“奇异”、“怪异”、“特异”。 第二章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特点 第五节数量多寡不一 如前文所述,现代汉语中同义复合词共计3 2 3 2 条,其中动词1 9 8 8 条,形容 词7 3 5 条,名词4 1 5 条,副词4 7 条,连词2 1 条,介词1 7 条,代词4 条,助动词 5 条。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动词、形容词、名词三类占据了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 的大多数,大约占9 7 左右。与之相比,副词、连词、介词、代词、助动词数量 就少了很多,它们加起来不到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5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其 实很简单,主要是因为汉语史上副词、连词、介词、代词、助动词的数量是有限 的,是封闭的类,它们都属于功能词,而功能词在一种语言中不会太多。动词、 形容词、名词主要是指称动作、状态、事物的,它们是开放的类,数量自然就多。 虽然副词、连词、介词、代词、助动词这几类同义复合词数量很少,但这不等于 不重要。汉语以语序和虚词作为主要语法手段,而这些词主要都是虚词,所以这 几类同义复合词的研究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复合词研究 第一节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词汇表) 同义复 合词的定量考察 我们对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词汇表) 中的同义复合词进行 了穷尽性的考察,统计结果如下:同义复合词共计9 2 7 条,占高等院校外国留 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词汇表) 总词汇量的1 2 ,其中名词1 4 0 条,动词5 4 2 条, 形容词2 0 2 条,副词2 1 条,连词1 3 条,介词6 条,助动词2 条,代词l 条。据 我们观察,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词汇表) 中收录的都是现代汉 语中比较常用的同义复合词,这些词只是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的一部分。为了看 出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词汇表) ( 下表及其分析中简称“大纲”) 中的同义复合词在现代汉语同义复合词中所占的比重,我们将其与现代汉语词 典( 第5 版) ( 下表及其分析中简称“现汉”) 中的同义复合词进行了对比,详见 下表: 项现汉同义复合词大纲同义复合词大纲同义复合词 、 词硅 占现汉同义复合 词的比重 名词 4 1 5 1 4 03 3 7 动词 1 9 8 8 5 4 22 7 2 形容词 7 3 5 2 0 22 7 4 副词 4 7 2 14 4 7 连词 2 11 3 6 1 9 介词 1 76 3 5 3 代词 4l 2 5 o 助动词 52 4 0 0 总计3 2 3 29 2 72 8 7 第三罩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复合词研究 由上表的数据可知,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大纲中的同义复合词占现汉 中同义复合词的1 3 左右,而副词占现汉中同义复合词的比重已经接近l 2 ,连 词占现汉中同义复合词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 5 ,介词、代词、助动词等这些数量较 少的词类,占现汉中同义复合词的l 3 左右。就总数来讲,大纲中的同义复合词 占现汉中同义复合词的比重也是在l 4 到1 3 之间。这就意味着,现代汉语中每 3 、4 个同义复合词就有一个被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词汇表) 收 录。由此可见,同义复合词应作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被我们所重视。 第二节第二语言学习者同义复合词使用偏误的分析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2 0 世纪6 0 年代以来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它最初主要受 到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该领域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句法语义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个领域中比较有影响的研究理论主 要有:( 1 ) 对比分析理论;( 2 ) 中介语理论;( 3 ) 语言共性理论;( 4 ) 认知理论; ( 5 ) 文化同化和语言混合化理论;( 6 ) 监控模式理论等。在这些理论中,“认知” 和“监控模式”这两个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心理学,“语言共性”和“文化同化”这 两个理论主要从人类学、社会语言学的宏观角度研究第二语言现象,跟我们所要 研究的“同义复合词”有一定的距离。“对比分析”由于它生硬地对比第一语言和 第二语言,7 0 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它的一些主张开始遭到批判,可以说其理 论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相比较而言,由于“中介语”的研究主要从语言材料出 发,跟我们的论题比较接近,本文的研究将采用“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的方法。 所谓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 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 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偏 误分析是“中介语理论”的一部分,它对第二语言的教与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对于偏误的认识,不同的着眼点会有不同的结果。考察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过程, 从外显行为来看,学习者所表达的语言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因而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深圳市六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考试真题重组卷(沪教牛津版深圳)
- 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How are you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少版
- 初中英语Unit 1 Whats the matterSection A教案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版
- 人音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的金色阿勒泰 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04 贺卡(二)-苏少版
- (二模)晋城市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发生火灾应急预案培训
- 振东制药:2022年年度财务报告
- 2024年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DBJ33T 1271-202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吊篮安全技术规程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解析答案
-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学校聘用教师劳动合同书5篇
- 2024年07月山东兴业银行济南分行济南管理部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创新创业基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哈尔滨理工大学
- DB 23T 1501-2013 水利堤(岸)坡防护工程格宾与雷诺护垫施工技术规范
- 2024年初中级摄影师资格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徽商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针刺伤警示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