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关联研究.pdf_第1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关联研究.pdf_第2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关联研究.pdf_第3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关联研究.pdf_第4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关联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也是科技、知识创新的源 泉和强劲动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大学作为基础研究 的主要执行部门,其科技研发活动大大加速了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的进程。对美国大学 科技投入与产出要素进行分析,在微观上利于优化配置高校稀缺的科技资源,在宏观上 为科技、教育和经济的互动与整合提供依据。 本文参照科技投入产出体系的研究方法,对1 9 9 5 - - 2 0 0 5 年美国大学的科研活动进 行了定量展示与定性描述。通过对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科研成果产出分析得出结论,科 技投入与产出成正比,即投入越大,产出越多,这样的结论对于我们期望通过比较研究 获得有益启示,以达到合理配置高校科技资源,并对科技投入产出最优化做出理性的价 值判断是不够的。为更深层次地分析高校科技投入对科研成果产出的影响和贡献,在科 技投入产出要素之间遴选出七项关键指标进行量化关系的探索,并建立了关联模型,从 数理分析的视角展示高校科技投入产出要素间的互动关系。 由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产出的关联分析和模型可知,对大学科技成果的贡献而言,科 技人力资源特别是博士科学家和工程师对专利、技术转移和市场化的贡献较大,而对论 文层次的关注和影响在逐渐减弱,说明美国大学在传播新知识和新发现的同时,更加注 重发挥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而从美国大学研发经费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看, 基础研究经费对大学专利、专利许可和许可收入的作用要高于大学应用开发研究经费, 证明美国高校在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等环节正发挥愈来愈显著的功用。通过归纳和 借鉴美国大学科研发展和知识经济的经验,对我国高校科技发展提出了加大高校科研经 费投入力度,完善科技资金配置政策,建立合理有效的“投入一产出 运行和管理机制; 完善大学分层管理体制,发挥科技资源投入的集聚效应,加强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和科研 基地建设;提升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能力,加大高校高层次科技人才储备,积极推 进产学研销有机结合等建议。 关键词:美国大学,科技资源,投入产出,关联分析,回归模型 a b s t r a c t 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r et h ei m p o r t a n tb a s e so fo u t s t a n d i n gt a l e n t s ,s c i e n t i f i cr e s e a r c ha n ds o c i a ls e r v i c e ,a n d t h em a i ns o u r c ea n dp o w e ro ft h ei n n o v a t i o ni ns & ta n dk n o w l e d g e ,w h i c hi sa ne s s e n t i a lp a r ti nn a t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v es y s t e m 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 r & d ) o fu n i v e r s i t i e sh a sg r e a t l ya c c e l e r a t e dt h ep r o c e s so f s & ti n n o v a t i o na n dk n o w l e d g e b a s e de c o n o m yi na m e r i c a w ea n a l y z ea n ds t u d ys & ti n p u ta n do u t p u t o fa m e r i c a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 ,w h i c hc a nb e n e f i tf o rr a t i o n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r e s o u r c e s , a n dc a no f f e rf o u n d a t i o nf o ri n t e r a c t i v es & t e d u c a t i o na n de c o n o m y t h i sp a p e rh a sc o n d u c t e dt h eq u a n t i t a t i v ed i s p l a ya n dq u a l i t a t i v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a m e r i c a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 r & da c t i v i t i e sf r o m19 9 5t o2 0 0 5 ,b yr e f e r r i n gt ot h e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o fs & ti n p u ta n do u t p u ts y s t e m t h r o u g ha n a l y z i n gs & ti n p u ta n do u t p u to fa m e r i c a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ti sc o n c l u d e dt h a ts & ti n p u ti s p r o p o r t i o nt os & to u t p u t ,i e t h eg r e a t e rt h ei n p u t , m o r eo u t p u t w ee x p e c tt og e tu s e f u l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t h r o u g h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 , d i s t r i b u t et h e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r e s o u r c e so fu n i v e r s i t i e sr a t i o n a l l y , a n d m a k er a t i o n a lv a l u ej u d g m e n to n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s & ti n p u ta n do u t p u t t h i sc o n c l u s i o ni sn o te n o u g hf o r t h e s e i no r d e rt oa n a l y z et h ei m p a c ta n dc o n t r i b u t i o ns & ti n p u tm a k e so ns & to u t p u tt oad e e pl e v e l ,t h e p a p e rs e l e c t ss e v e nk e yi n d i c a t o r sf r o ms & ti n p u ta n do u t p u te l e m e n t st oe x p l o r eq u a n t i t a t i v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n ds e tu pc o r r e l a t e dm o d e l s 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s & ti n p u ta n do u t p u to fu n i v e r s i t yi ss h o w nf r o m t h em a t h e m a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p e r s p e c t i v e f r o mt h ec o r r e l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a n dm o d e l so fa m e r i c a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 s & ti n p u ta n do u t p u t ,w ec a r l l e a r nt h a ta sf o r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t h eu n i v e r s i t ys c i e n t i f i c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a c h i e v e m e n t s ,s & th u m a n r e s o u r c e se s p e c i a l l yd o c t o r a ls c i e n t i s t sa n de n g i n e e r sm a k em o r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p a t e n t s ,t e c h n o l o g y t r a n s f e ra n dm a r k e t a b i l i t y , h o w e v e r , t h ea t t e n t i o na n di n f l u e n c eo np a p e r sg r a d u a l l yd i ed o w n i ts h o w st h a t w h e na m e r i c a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s p r e a dn e wk n o w l e d g ea n dd i s c o v e r y , t h e yl a ym o r es t r e s so na p p l i e dv a l u e a n de c o n o m i cb e n e f i t so fs c i e n t i f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 a sf o r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a m e r i c a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 r & d e x p e n d i t u r e sm a k et ot h es c i e n t i f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 ,b a s i cr e s e a r c he x p e n d i t u r e sc o n t r i b u t em o r et ou n i v e r s i t y p a t e n t s ,p a t e n tl i c e n s i n ga n dl i c e n s er e v e n u et h a nt h a tt h eu n i v e r s i t ya p p l i e d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e x p e n d i t u r e sd o i tp r o v e st h a ta m e r i c a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p l a yam o r ea n dm o r e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 s c i e n t i f i c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 , s & ta c h i e v e m e n t s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a n ds o o n b ym e a n so f i i i c o n c l u d i n ga n dd r a w i n go nt h ee x p e r i e n c e o fs c i e n t i f i cr e s e a r c ha n dk n o w l e d g e - b a s e de c o n o m yo f a m e r i c a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 ,t h ep a p e ro f f e r ss u c hs u g g e s t i o n s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i s s u e so fs c i e n t i f i c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n c r e a s i n g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v e s t m e n to f 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c o l l e g e s ,p e r f e c t i n g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o l i c yo fs c i e n t i f i c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f u n d s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i n gr a t i o n a la n de f f e c t i v e “i n p u t - - - - o u t p u t o p e r a t i o n a lm e c h a n i s m ;a c c o m p l i s h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t i e r e d m a n a g e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 ,a n db r i n g i n gt h ea c c u m u l a t i v ee f f e c t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r e s o u r c e si n t op l a y , s t r e n g t h e nt h ea c a d e m i c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y p i c a lo rs u p e r i o rd i s c i p l i n a r ya n ds c i e n t i f i cr e s e a r c hb a s e ; p r o m o t i n gt h ec u l t i v a t e dc a p a c i t yo fa c a d e m i c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m a n p o w e r , i n c r e a s i n gt h e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t a l e n t sr e s e r v e so fu n i v e r s i t i e s ,a n da c t i v e l yp r o m o t i n gt h eo r g a n i ci n t e g r a t i o no ft e a c h i n g , r e s e a r c h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s a l e s k e yw o r d s :a m e r i c a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r e s o u r c e s ,i n p u ta n do u t p u t ,c o r r e l a t e d a n a l y s i s ,r e g r e s s i o nm o d e l s i v 图表目录 表2 - 1 美国大学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分布6 图2 - 1 受聘于美国大学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主要工作职责7 表2 2 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其他大学人力资源配置状况7 图2 2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工作职责变化趋势图8 图2 3 美国其他大学( 除研究型大学) 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工作职责变化趋势图8 表2 - 3 美国大学授予学位总量及科学与工程学位授予情况9 图2 4 美国大学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生的变化趋势图1 0 表2 - 4 美国大学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生及博士后1 1 表2 5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g d p ) 和高校r & d 统计1 2 表2 - 6 美国大学r & d 经费支出总额度及来源统计1 3 表2 - 7 美国大学基础研究、应用和发展研究经费支出状况1 4 表2 - 8 美国大学研究与发展设备支出部分领域及所占比例1 6 表3 - 1 若干国家在世界s & e 领域论文中所占份额及其变化趋势2 0 表3 2 美国科学与工程( s & e ) 领域论文产出2 l 表3 - 3 美国科学与工程( s & e ) 领域跨部门论文合著状况2 3 表3 - 4 美国获得专利权的学术机构与部分大学获得专利份额2 4 表3 5 美国大学技术转移情况2 6 表3 - 6 若干地区或国家科学与工程著作相关引文指数2 7 图3 - 1 美国专利引用各部门的科研论文变化趋势图2 9 表3 - 7 美国专利引用美国s & e 领域论文情况2 9 表4 - 1 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指标及数据3 3 表4 - 2 美国大学科技投入要素与g d p 的p e a r s o n 相关系数矩阵3 4 表4 - 3 美国大学科技产出要素与g d p 的p e a r s o n 相关系数表3 5 表4 4 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产出的p e a r s o n 相关系数表3 6 图4 - 1 美国大学科技论文产出与各项投入关系散点和拟合曲线图3 8 表4 5 大学科技投入与科技论文的关联模型结果综述3 9 图4 2 美国大学专利申请量与各项投入关系散点和拟合曲线图4 0 v 表4 - 6 大学科技投入与专利申请的关联模型结果综述4 l 图4 - 3 美国大学专利授予量与各项投入关系散点和拟合曲线图4 2 表4 7 大学科技投入与专利授予的关联模型结果综述4 3 图4 4 美国大学新专利许可与各项投入关系散点和拟合曲线图4 4 表4 8 大学科技投入与新专利许可的关联模型结果综述4 5 图4 5 美国大学许可收入与各项投入关系散点和拟合曲线图4 6 表4 - 9 大学科技投入与许可收入的关联模型结果综述4 6 图4 6 美国大学科技论文引证与各项投入关系散点和拟合曲线图4 7 表4 1 0 大学科技投入与科技论文引证的关联模型结果综述4 8 v i i i 独创性声明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南师 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饷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h 乒汛 名:一z 竺! 日期:埏哞饵幽 6 5 第一章引言 1 1 选题缘起 第一章引言 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源头和知识转化的重要基地,是生产新知识、新发现和新理论 的沃土,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提高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和发展知识 经济的基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通过合理配置大学科技资 源并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科研的总体水平和实力,进而依托大学科研实现国家创新 的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国高校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 科研活动进入大学肇始于德国,但大学科研得到最成功、最迅速的发展却是在美国。 美国大学的科技研发活动大大促进了知识创新和经济增长,同时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又 反过来为大学科研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持。美国大学科研与国家经济的强劲互动几乎成 了一个基准或导向,成为各国政府借以衡量本国的科技活动和向知识经济进程的一个标 杆。我国高校的科技研发活动近几年来虽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为国家建立科技创新 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我国高校科技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严重制约着我国科 研活动的进程,如何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 一定的科技投入取得最大的科技产出,已成为我国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 1 2 文献综述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1 2 1 文献综述 文献资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几乎都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 基础之上。对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在大学科研、科技资源开发、 科技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科技竞争力分析理论中均有一定的阐述和累积,并取得了相 当丰硕的成果。依据学术领域和研究视角的异同,我们将文献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有关美国高校科学研究方面的数据和资料,主要运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美国高等院校的科研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如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 n s b ) 每两年出版 一次的科学与工程指标【1 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 e c d ) 每年发布两次的主要科 学与技术指标 2 1 、李庆芬、谭松华、刘爱东等人的美国高等院校的科研情况 3 1 。 而有的研究成果则集中于探讨美国大学的科技资源配置及其效益( 严全治、席新2 0 0 3 , 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关联研究 赵可、史静寰2 0 0 6 等) 1 4 1 5 1 。 第二类是有关美国高等教育的资料,多以高等教育的功能、使命和政府的科技政策 为背景,以科技与高等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如美国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 员会出版的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1 6 、v 布什向国会呈交的经典报告 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7 1 、沈红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8 1 等。其中相 当一部分研究成果集中于大学与科研之间的互动与影响方面( 何晋秋、曹南燕2 0 0 2 , a d a mb j a f f e ,1 9 8 9 等) 1 9 1 1 0 】。有的研究成果从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与联邦政府、州政府 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入手,运用理论与案例结合的方法分析探讨美国研究型大学建设 和运行所需要的内外部办学环境和决策机制,并通过比较研究,提出相关的建谢1 1 l 。 第三类是有关科技资源开发、科技创新系统和高校专利和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文献, 在知识经济和大科学的国际背景下,对大学科技投入产出体系和大学科研与国家、地区 经济间的互动关系的探讨日趋广泛和深入。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发 现有许多的研究成果侧重于探讨大学在区域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学与其他科研部 门特别是与产业界的合作等。如c h r y sg u n a s e k a r a 在其论文中通过对大学一产业界一政 府三维螺旋关系的理论探索和案例分析,得出大学在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演化其 功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论【1 2 1 。而h a n sl 6 6 f 和a n d e r sb r o s t r 6 m 在其合著论文 “d o e sk n o w l e d g ed i f f u s i o nb e t w e e nu n i v e r s i t ya n di n d u s t r yi n c r e a s ei n n o v a t i v e n e s s ? 中, 采用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并实证了产学合 作对大公司具有更加显著的正效应【1 3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注重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 育的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过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工业联系项目、成立大学一企业合 作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建立科学园等形式与产业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通过对 大学与产业界合作模式、现状与特征的分析,提出正确处理研究型大学与产业界关系的 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 殷朝晖、沈红2 0 0 6 ) 1 4 l 。 此外,许多学者对如何评价科技投入产出系统及其效益也作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 对科研活动的统计评价经常遵循“投入一产出”的分析框架,b e n o i tg o d i n 在其论文 s c i e n c e ,a c c o u n t i n ga n ds t a t i s t i c s :t h ei n p u t - o u t p u tf r a m e w o r k 中,详细介绍了投入产出分 析框架的渊源,并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给出了界定“投入一科研活动一产出。同时他 引入了另外一个容易被混淆的框架“基础研究一应用研究一发展研究一( 产出和) 扩散 , 并对两者做了较为清晰的阐释和对比【1 5 】。有的学者从科研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出发,以科 2 第一章引言 研投入、产出、效益为主线,构建高校科技“投入一产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科 研活动发展和有关投资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1 6 1 。有的学者通过对我国高校科研人力、财力 资源投入和科技活动产出的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高校的科研投入资金不足和投入结构 不合理的现状,提出国家应该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的地位,继续加大对高等学校的科技 投入,并充分发挥我国有限的科技经费产出效率【研。有的学者运用线形回归的数学方法,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样本,研究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的数学关系,得出目前影响 此类院校科研产出的主要投入因烈1 8 】。还有学者通过对我国高校科研投入产出关系的定 量考察,得出我国高校科研投入产出关系的边际收益特性,在院校科研投入水平较低的 情况下,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与投入水平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但在院校科研投入 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与投入水平之间有正相关关系,且呈现明显的边 际收益递增的特点【1 9 1 。也有学者运用数据包络( d e a ) 方法对我国省、市、自治区的高校 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得出我国各地区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的效率状况,并简要分 析了我国各地区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2 0 1 。 1 2 2 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借阅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系统收集1 9 9 5 2 0 0 5 年期间的相关数据 与资料,依据国际上通用的科技指标体系对美国大学的科技投入与产出状况进行展现和 分析,并在高校投入与产出要素之间遴选出七项关键指标进行深层次、数量化的分析与 研究,进而建立关联模型,从数理分析的角度展现大学科技投入产出要素间的互动关系。 同时积极寻求影响制约大学各项科研成果产出的相应科技投入要素,强化人们对现代大 学价值的系统全面了解,也加深人们对大学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及其优化整合的认识。 1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科技投入与产出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科技活动绩效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本文 以大学r & d 经费、r & d 人员等作为科技投入的主要因素,以专利、论文等作为主要科 技产出,通过对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状况的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并运用社会科学 统计软件s p s s 对高校科研投入与产出要素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关联模型分析,从中发 现影响国家科技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 由于本研究定位于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及其关联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因而在 实际研究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研究分析方法。根据研究需要,拟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文 3 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关联研究 献法、简单的统计方法、比较分析研究法、归纳法等科学方法。 文献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任何研究人员在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之 前,几乎都需要充分累积和掌握与所要研究问题有关的资料,以期全面地了解此问题的 研究现状、成果和动态等。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研究,可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透视以往 研究的概况,了解前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积累丰富 的素材,也有助于尽快找到研究的问题和方法;简单统计方法是基础统计学中的常用方 法,主要通过对相关指标的绝对数量、相对数量、增值率和发展速度等进行定量分析, 反映所研究问题的结构、规模及变化趋势;比较分析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种 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和总结以发现其普遍规律和内在 本质。运用比较分析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克服研究过程的狭隘性,从而使问题更加明确, 更好地揭示问题的本质,而且也有利于研究的借鉴功用充分发挥,为政策性的合理建议 提供可信度。 1 4 研究目的及价值 正是鉴于高校科研活动在国家科技系统中,尤其是国家基础研究中占有的独特而举 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 析,希望藉此发现高校科技活动运行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并在微观上为合理有效配置科 技资源提出决策建议,在宏观上探究高等教育、科技与经济的积极互动和协调发展。 从高校自身改革发展的层面看,围绕美国大学科研发展进行探讨,对寻求高校的持 续潜在优势,促使高校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努力增强高校自身的科研实力和水平, 提升高校的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能力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从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协 调发展层面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正日益融入 市场经济之中,从社会经济建设的边缘走向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心,并积极与工业界、政 府形成密切的互动组合,这在美国大学科研发展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研究美国大 学的科研更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从管理的层面看,系统地分析、归纳美国大学科技投 入产出要素以及积极寻求影响制约科研成果产出的最相关投入解释变量,利于优化配置 高校稀缺的科技资源,建立合理有效的“投入一产出 科技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大学 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优势。 4 第二章美国大学科技资源投入分析 第二章美国大学科技资源投入分析 2 1 美国大学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与配置状况 科技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 主要推动力量,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科技人力资源存量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 已成为一种高产出的创造性资源,具有其他自然资源无法比拟的潜在价值。而高校作为 科技人力资源的主要聚集地,引起了许多国家和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何使高校的科技人 力资源合理配置并使其最优化整合,已成为众多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鉴于研究的 需要,主要聚焦于美国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规模、构成、发展趋势、培养与开发状况。 其中科技研发( r & d ) 人员尤其是学术界从事r & d 活动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及其空间分 布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2 1 1 美国从事r & d 人员总量 要想在当今社会担当科技尖兵,占据科技主导地位,就必须拥有大量的科技潜力和 科技智力资源可供挖掘和支配,这是一条被无数事实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美国人口 仅占世界人口的5 左右,但却有世界近1 3 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云集美国,他们为美国 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小缘何美国拥有如此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 寻根问底不 外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美国自二战以来的科技政策一贯重视国内科学与工程领域科技 人才的培养;二是政府重视创造各种优越条件招徕国外科技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丰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库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之所以有今天的科技成就和经济 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拥有可观的智力资源和相对富足的高质量人力资本存量。 1 9 9 5 - - 2 0 0 5 年,美国从事r & d 活动的科研人员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均呈现逐年增 长的良好势头,从事r d 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由1 0 3 6 万人上升为1 3 9 4 7 万人,增 长3 4 6 ,每万名劳动力中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由7 7 4 人增加到9 3 1 人,增长2 0 3 1 2 。 相比之下,日本( 2 0 0 4 年) 从事r d 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6 7 7 2 万人,而每万名 劳动力中从事r d 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1 0 2 人,德国( 2 0 0 5 年) 这两个指标的数量分 别为2 6 8 1 万人和6 5 人,法国( 2 0 0 4 年) 为2 0 0 1 万人和7 3 人,韩国( 2 0 0 5 年) 为1 7 9 8 万人和7 6 人,加拿大( 2 0 0 2 年) 为1 1 2 6 万人和6 8 人【2 2 1 ,欧盟1 5 国( 2 0 0 5 年) 为1 1 3 4 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 0 0 7 r 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7 :1 7 5 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关联研究 万人和6 1 9 人,中国( 2 0 0 5 ) 为1 1 1 8 7 万人和1 4 6 人【2 3 】。由数据可知,美国拥有相当 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也可以说充足的人力资源优势为高校科技人力的优化配置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2 1 2 美国大学雇用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及其配置 科技人力资源是衡量科技实力和表征科技潜力的要素之一,其中从事科学研究与发 展的人员是科研实力的直接体现。因此,科研人员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 其科研成果和绩效。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传播的主要场所,已成为国家科学进步与技术 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美国,高校凭借其人才集聚效应和基础研究在探求和创造新知 识的独特优势,使学术界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资源,也逐渐成为科技人才资源的主 要集聚区域,而其活力则体现在为高校工作并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与工程师身上。 美国大学近年来雇用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1 9 9 5 年大学 雇用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为2 1 7 5 万人,1 9 9 9 年增至2 4 0 2 万人,而2 0 0 3 年达到2 5 8 3 万人 2 4 1 。美国大学雇用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可粗略地分为教学工作、 研究工作和其他工作三大类。1 9 9 5 - - 2 0 0 3 年,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 4 4 4 ,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占总数的3 8 5 ,而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比例为1 7 1 。从 其所从事不同工作的变化趋势看,三类工作从业人员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但其增长幅 度显现非均衡发展态势。美国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由1 0 0 2 万人增 长到l o 5 9 万人,增长5 6 9 。而以研究为首要活动的人员由8 3 万人增长到1 0 2 9 万 人,增长2 3 9 8 2 5 1 。图2 1 显示了美国大学1 9 9 5 年至2 0 0 3 年间雇用的博士人力资源 所从事主要工作职责的变化趋势。 表2 1 美国大学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分布 单位:千 从事教学从事研究其他工作 年份雇用总数 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数量 比例 1 9 9 5 2 1 7 51 0 0 24 6 18 3 o3 8 23 4 3 1 5 8 1 9 9 72 3 2 5 1 0 5 4 4 5 3 8 8 63 8 1 3 8 61 6 6 1 9 9 92 4 0 21 0 8 64 5 2 9 l - 43 8 1 4 0 21 6 7 2 0 0 12 4 5 51 0 9 04 4 4 9 3 83 8 2 4 2 81 7 4 2 0 0 32 5 8 31 0 5 94 1 01 0 2 9 3 9 8 4 9 51 9 2 1 9 9 5 2 0 0 31 1 9 4 05 2 9 14 4 44 5 9 73 8 54 1 11 7 1 6 第一章天田羊利技资源投入分析 口其他 计究 口教学 j 、”1】m ,1: 一。 图2 - i 受聘于美国大学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王要工作职责 正如前文所述,美国大学拥有相对丰富的博上科学家与工程师,但他们在不同学术 机构及从事不同工作职责的分布是不均衡的。随着学术职位的逐年增加,研究型人学与 其他类型大学的职何均显现上升的总趋势,但增长幅度却不尽相同( 见表2 2 ) 。从受聘 于大学的博士科学家与_ l 程师所从事的不同工作职责看,从业人员的分布呈现下列明显 特征,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力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研究型大学。在2 0 0 3 年研究型大学从 事研究工作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达到7 3 4 万人,而其他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科 学家与:程师仅有29 4 万人:在2 0 0 3 年,研究型大学从事教学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 为28 2 万人,而其他大学从事该工作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达到77 7 万人。尽管两 类学校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博十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相差甚人,但两者从业人员总数却 大致相当( 见图22 和图23 ) ,也就是说不同类型学校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各有 侧重,也恰恰是由于着眼点的不同才使人力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实现了配置和优化,真正 做到“各守其位,各司其责”。 表2 - 2 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其他大学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单位:千 所有研究型大学 其他大学 年份大学职位从事从事从事职位从事从事 从事 职位 数量增长 教学研究其他 数量 增长教学研究其他 2 1 751 1 283 1 76 241 871 0 486 05 2 07 1 5 6 2 3 2 5360 73 346 06 1 96儿89 1 35 7 202 791 90 2 4 02i 1 73 3 33 336 431 971 2 293 47 532 7l 2 05 2 4 55儿96 2 03 196 092 081 2 592 47 7j2 692 l _ 9 2 0 0 32 5 831 2 746 52 827 3 42 581 3 09407 772 942 38 1 0 9 5 2 0 0 31 1 9 405 9 071 5 853 2 761 0 466 0 34 3 7 061 3 201 0 08 呲慨l兰黜耋耋|蓦蛳帆 美国人学科技投入t o 产山的芰联研究 帅! *6 【h“f 【l 】帆 图2 - 3 美国其他丈学( 除研究型大学) 的博士科学家与工程师工作职责变化趋势图 2l3 美国大学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 丰富科技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层次 的教育培养和开发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人才,使之成为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后备力 量,成为科研活动中可供挖掘和支配的智力资源。无数事实证明,谁拥有丰富的科技智 力和人才资源可供支配,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 作为科技人才资源培养和供给的有效选径,为美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成 为其知识经济强劲的源动力之。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使其日益成为各国借以衡 量本国高等教育的尺度和标杆,也成为各嗣政府纷纷仿效的范式。 美国科技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与其高等教育的科技人才资源培养和开发密不可分。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持续发展和学位结构的优化在本质上促进了美国科技、知识创新和 社会进步。近卜余年来,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授予的学位方面呈现了两个较显著的趋势, 一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学位总量的高速增长态势,科学与工程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 8 第二章美国大学科技资源投入分析 势头;1 9 9 5 年至2 0 0 4 年,美国大学年均授予学位1 7 5 万多个,其中授予科学与工程领 域的学位年均为5 3 万多个,约占总授予数量的三分之一。以2 0 0 4 年为例,美国高等教 育机构共授予学位2 0 0 4 7 万个,其中学士学位1 4 0 7 万个,硕士学位5 5 5 5 万个,博 士学位4 2 2 万个。而在科学与工程领域,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数量分别为4 5 5 、 1 1 8 4 和2 6 3 万个,分别占相应层次学位授予总量的3 2 3 、2 1 3 和6 2 3 1 2 7 1 ,由数 据可知,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丰富了科技人力资源,并且各级学位结构比例呈现 相对稳定的总趋势。1 9 9 5 年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的比例为7 2 7 :2 4 7 :2 6 。而在2 0 0 4 年,三种学位比例为7 0 2 :2 7 7 :2 1 。十年间三种学位比例的均值为7 1 6 :2 6 2 4 ( 见 表2 3 ) 。这些定量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一些信息,美国高等教育学位授予的结构层次在 相对稳定中日益趋向合理和优化。 表2 - 3 美国大学授予学位总量及科学与工程学位授予情况 单位:千 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年份学位总数 数量 s & e 数量 s e数量 s & e 1 9 9 51 6 1 5 61 1 7 4 47 2 73 7 8 13 9 9 42 4 79 4 34 1 82 62 6 5 1 9 9 61 6 3 1 21 1 7 9 87 2 33 8 4 74 0 8 92 5 19 5 34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