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理工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最低工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a b s t r a c t 肠加卜 访 加 把ive i n d us 幼e s ofour 亡 0 朋tl y isfac吨 t b e p 戏 沼 5 切 reofth e l o a 陷 留 山 g l at ” r 伪成th atis,而n l m 切 mw a g eis risin g , w 卜 i ch初1l l n c r 侧 ” 哈 the 明 la g e l evel 明 d the costof 加 d us 州 e s e v i d e n t ly . t b e l o c re as i n g l 吐 ” r costwiu a 月 免 c t the p ro 方 t o f the l n d u st ri es , e v e n the g a p of代 g i o n ale c o . o m l c s . a c c o r d i n g to此 叨 口 . l at i v . 由 印 对 e s , the 例 对 奴 沈 由 i d 。也 吐 the m 沉 ha切 m w ag e 初n i 曲u e n e 阮 l al ” urn o w , i n d us 衍公劝 ” c 扣 托 , 化 d u c e the p 拍 fitof 阮 访 d us tri e s , e s 户 戈 l al l y奴 1 址 均 卜 加 t e 朋 i v ei n dl 巧 tri e s , 明dthe 邵 o w thof re gi o naj . c o n o m i c s . u s i n g 阮 成 时 l s t i c aid 副 以ofth e re gi ons 明d th e in d u 川 对 es , i doth e 。 盯 p 试 诫 r 韶 。 班h e s ofs u c b thco ries , the n 活 u ltsi ndic at e 山 a t the ni ghe r 刃 。 1 u m 切 吐w 吸 笋leve l 初1 1 a tt n t th es 切 rp lus ru r 司l a bor 日 rsevid ent l y ; di ff 改 e n ti n d us川es s h o u l d erth edi ff 改 e nt 少 。 5 介 fac吨 the 咏r e a s 吨 l a bor cost , c s pec l ai lythe l 公 ” r , i ni e nsi v e l n d us tries , 认 俪 比15 t b e most女 泊 s iti vctothe l a bor cost.此 hi g h e r 份w 叱c win m ake s o 。 e i ndu s tri es 仕 田 抬 介 r ; the hi ghe r n ” n l m 翅 叮w a g e wiue x p 助 d 阮 。 川 c 印 ri ses 远 朋 d p u t up 俪 l a bor . p 即 ity e v i d e n t l y , b u t itcan n o t l . ip r o ve the e c o n o 们 以 i cben e 6 t ; the l a bor- -i n t c ns ive 访 d u s 苗 esdonot co me toco n v e r g e nce inthe east , but 奴 d l v e r g e n c e , sothe 址 g h . r n u m m . 叮w a g e 诵1 1 n otwid e n th e g apoft 址re gi ons . a c c o rd i n g tothese ,the w ri ter 如nk t hat it p 卿s a pos i t i v e r o leon阮 re g i o n a l e c o n o n ” cs , n 双 a 且 l a bor flow即d c apitai fi o ws tohei ght 即比 c m 远而叨 叮w a g c :m l n u 刀 切 盯w a g e n 趁 al l ai ” r . 伪r c e l a bo卜 i nt c n s i ve i n d u s 厉 e s m g i o n a l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最低工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图表目 录 图3 .1 农村劳动力配置 l 3 表 3 .1 表 3 .2 流入江苏劳动力及江苏经济指标 :.”一 “ j7 变量逐步回归二,.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7 图4 .1 企业的产业分布 ”. ” . . . ” ” 一 ” ” . ” 二 “ . . . . ” ” . . . . ,. . . 一 “. 一 ” 19 图4 2 企业均固 定资产比较, 一 ,. 一 ,. . 二 , 二 “ 一 二, . , 二 二 “ “ ” 二 ” . .一 . . . ” . ” . , ,. . - . 22 图4 3 企业劳 动生产率比较. ” . . . . . ., _ ” . ,. ,. ,- . “ . - . ” “ ” ” ” 一23 图4 . 4 企业人数比 较 ” 二 ,. . . . . .,. 一 ” ”. ,. . . . . . . . ,. ,. 一 , : . . ” 一23 图4 5 企业实收资本比 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23 图4 .6 企业规模与产量 . . 一 “ - 一 . . 一” ” ” . ” 一 “ .,. ,. 一 ” 一 ”. - ” . . ,. ” ” “ 5 图4 .7 企业利润与成本 ( 1) . 二 ,. , ,. . . . 一 . ,. 一 . - . . . . . . . . . . . 一 6 图4 .8 企业利润与成本 (2), . ” . ” . ”:. ,. ” .- . - ,. ” ,. ,. 一 . 一 “ ,. . ” . . ,. 一 26 图4 .9 企业利润与成本 ( 3) . -,. . “ . . . “ . 一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6 图4 .10 企业利润与成本 (4)二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27 图4 .11 最低工资与人均工资比值变化 ” ,. . . . . “ . . . ” . . ,. . . “ 一, , 一30 图4 .捻 美国 最低工资与人均工资比 值变化, . . 一 ,. . r 一 一3 0 图4 .13 企业均固定资产与最低工资回归, , . ” ,. . ” - ” “ - 一31 图4 .14 企业均净利润与最低工资回归二 ”.一 ” . ,. 一 ,. , . ,. . “ . “ ,. . . 一 , 31 图4 .15 年最低工资、 均固定资产、均净利润偏相关 :. “ . ” . “ . . . . ,. - “ 一 3 2 图4 .16 年最低工资、 企业均固定资产偏相关 . ” “ “ . . ” . . . . ” - . - . . 一 3 图4 17 最低工资、 企业均净利润偏相关. . - 一“ . . “ . . ,. 一 - . 一 33 表4 1 纺织业企业经济指标 “ 二 ” “ ”,. . 一 “ “ .,. 一,. . .一 ,- , , . 一 , . “ . . 一 之 1 表4 .2 家具制造业企业经济指标.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22 表4 3 江苏省乡 镇企业经济指标, . ”,. . ” , ,.“ ” “ . . 一 “ ” - “ ,. .” ” :25 表4 .4 江苏省乡 镇企 业规模指标. “ 一”. ,. ” - . . 一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一28 表4 .5 江苏省乡 镇企业劳动成本指标 . ,. 二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9 表4 6 江苏省乡 镇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 .,. ,. . “ . 一” ” “ - ” . . 一 . 一 ,-. 29 表4 7 最低工资与企业规模经济指标. . . “ ,. . “ 二 “ “ “. . - ” , . ,. . - ,. : 3 2 表5 .1 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指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v 声明 本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 在 本学位论 文中, 除了 加以 标注和致谢的部分外, 不包含其他人己 经发 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 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事对本学位论文做出的 贡献均 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 一 势 年 了 月 匕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南京理工大学有权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 子和纸质文档, 可以 借阅 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 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并授权其保存、 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 部分或全部内容。 对 于保密论文,按保密的 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研 究 生 签 名 :续 玉 一 挤7 月 归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最低工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绪论 1 . 1研究背景 最低工资的 研究, 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分歧。 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最 低工资对就业的影晌, 研究结果显示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分为三种, 分别是最低工 资促进就业量增加、 抑制就业量增加和对就业没有显著影响; 实践中, 有些国家实施 了 最低工资 制度, 有些国家则没有, 即便在那些施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国 家中, 最低工 资制度的模式也存在差异. 美国、 法国 等国施行全国 性最低工资制度, 德国、 丹麦等 国施行的是行业性最低工资 制度, 英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施行的是工种性最低工资。 在开放经济背景下, 愈来愈多的国际劳工公约被批准, 发达国家以 双边贸易协定 为突破口, 在与发展中国家发生贸易过程中把国际劳工公约强加于发展中国家, 这无 形之中增加了发展中国 家的劳动力成本。 廉价的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 比 较优势, 劳动力成本增加会减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提高发展中国 家劳动密 集型出口 产品的生产成本, 削弱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 竟争力; 也削弱发展中 国 家劳动密集型出口 产业缓解就业压力的能力。 国际劳工标准对发展中国 家经济的发 展形成压力。 国内外研究劳动成本对区域经济影响的论文已 经很多, 但涉及最低工资的很少, 一方面各地区在最低工资的 认识上不统一, 最低工资制定标准也不一致: 另一方面最 低工资不真实地反映劳 动力成本, 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不相同,最低工资对经济影响也不相同。 我国经济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二个经济现象: 第一个 是农村劳动力向 城市转移, 农村城市化现象; 第二个是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 区梯度转移。 农村劳动力在沿海城市大多 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简单劳动, 领取较低 工资, 甚至部分农村劳动力工资水平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水平: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沿海地区工 业化达到了 一定水平, 企业在沿海地区经营成本逐渐上升, 部分劳动生产 率低, 效益差的企业无法承受, 面临向内 陆地区转移。 从国际经验来看, 制造业中的 劳动密集型 行业往往是最先转移的那部分企业, 因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在 企业总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 重,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总成本的上升影响 很大。 最低工资上升往往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那么最低工资水平的 提高对劳动 密集型行业的转移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1 , 2研究的目 的与意义 在二元经济特征表现明显的中国,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 农村积累了大 量剩余劳动力, 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这些因素都促使农村劳 动力向 城镇转移,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最低工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 缺乏, 在城镇中只能从事低人力资本的工作, 主要是劳动密集 型行业,比 如制造业等, 而这些行业正是人均工资最低的 行业,即农村劳动力从事 的行业基本上就是 适用最低工资的 行业。 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 把获得较高工资作为 转移目 的, 又因为他们期望的工资相当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水平, 所以 选择最低工资 水平高的地区成为他们流动的理性选择。最低工资对劳动力转移将产生重要影响, 大量劳 动力的流动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要素, 那么最低工资的上涨必然 推动部分企业成本上升, 成本的 上升对企业将会产生哪些变化, 哪些企业会积极采 取应对策略; 这些变化对当 地政府制定最低工资产生怎样的 影响: 根据新古典理论, 经济的发展最终会走向 稳态, 大量劳动力流动, 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首 先得到了 发展, 那么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东部地区的差距是不是在缩小. 研究最低工资, 一方面了 解当地劳动力成本, 为企业, 特别是产业转移过程中的 劳动密集型企业, 提供经济参考, 积极面对劳动成本的上涨和国际贸易过程中发达国 家的 “ 刁难” ;另一方面最低工资水平的高低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密切相关,制定怎 样的最低工资标准适应当 地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 题。 1 . 3研究范畴 本文研究的主体有两个:最低工资和区域经济。 最低工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 容, 一是最低工资制度, 最低工资制度是指劳动者在 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 用 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的制度。 最低工资制度的目 的在于为低收入劳动者 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保证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能 够满足其与家庭成员的 基本生活需 要, 促进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安定, 并维持一定的 社会购买力, 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 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 标准是各级 政府在考虑当 地城镇居民 生活费用支出、 职工个 人缴纳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职工平均工资、 失业率、 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情 况下, 制订适用当 地情况的劳动所得最低的工资水平。 关于最低工资的 争议都是围绕 前者, 即最低工资制度展开的, 主要集中 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制订能否促进公平, 减少 贫困, 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生活保障等: 本文研究主体是后者, 即 最低工资标准或者最 低工资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影响。 本文研究回避了 最低工资制度本身存在的争议是 因为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已 经存在, 重点 集中在最低工资标准的 变化对区域经济产生 的影响。 最低工资是一种价格形式, 反映低级劳动力市场上使用劳动要素的最低成本, 不 能代表整个劳动力市场的 成本。 最低工资变化只会影响使用低人力资本劳动力的厂 商、产业或地区的劳动成本, 对使用低人力资本劳 动力经济体的 经济行为产生影响, 所以受最低工资影响的经济实体一定使用大量的低人力资本劳动力。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最低工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本文研究的区域经济是指区域内经济的均衡发展。 联系最低工资的 特征, 本文的 研究对象包括: 与 低人 力资本劳动力相关的生产要素, 即与低人力资本劳动力相关的 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 以及两者对整个区域经济的 作用。 据此得出, 本文要研究内 容 包括: 最低工资与相关劳动要素的 流动; 劳动要素流动带动的资本流动与最低工资的 关系;以 及相关劳动要素、资本要素的流动对区 域经济均衡的关系。 1 . 4研究内 容和框架 第2 章是文献综述, 主要是国内外关于最低工资研究的文献综述, 以 及本文 研究 所涉及理论和内 容。 第3 章根据托达罗的绝对收入差距理论, 探讨最低工资与劳 动要 素在区 域间 流动的影响; 在以江苏为例的实证研究中发现, 江苏最低工资与全国农民 纯收入的差距对于吸引 农村劳动力向江苏流动产生显著作用。 第4 章研究最低工资与 资本要素的区域流动, 资本要素的流动通过行业投资行为和企业规模变化两方面研究 最低工资的影响, 从行业投资行为角度出发, 发现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导 致劳动力成本 上升的过程中, 部分劳动生产率低的企业将被迫转移, 通过不同行业比较研究发现竞 争激励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较先发生转移; 从企业规模变化角度研究最低工资与资本要 素的关系, 发现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将会让部分企业无法生存, 被迫转移或者关闭; 最 低工资水平的 提高导致部分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市场竟争激烈, 企业规模的 扩大导致 企业效益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第5 章主要研究最低工资水平与区 域经济发展, 政府最低工资选择模型表明区域间资本、 劳动力流动趋于均衡, 地区经济发展, 特别 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差距将会缩小。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最低工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文献综述 2 . 1国外最低工资理论研究回顾 最低工资制度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 约定的工作时 间内 提供了 正常劳动的前提下, 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的制度。 最低工 资制度的目 的 在于为低收入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降, 保证劳动者所获得的 工资能 够满足其与家庭成员的 基本生活需要, 促进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安定, 并维持一定的 社会购买力, 促进经济发展。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运行进行干预的一种 重要手段。 2. l i最低工资理论的渊源 第一、 威廉 配第的最低工资生活维持费工资理论 根据价值论, 威廉, 配第认为工资有一个自 然的水平, 这个水平就是最低工资生 活资料的价值, 工资就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 价值. 如果低于这个水平 就会使工人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 就不能为资本所有者继续生产财富: 高于 这个水平就会使资本所有者受到损失。 第二、重农学派的最低限度工资理论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提出“ 纯产品” 理论。 指出纯产品是农业生产出来的总产 品扣除用来补偿消耗的农具、 种子等生产资料和工人与农业资本家所有者吃用的消费 资料之后的剩余产品,将劳动者的工资只限于维持他们最低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 第三、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的工资理论 李嘉图的 工资规律是以马尔萨斯的 人口 论为基础的, 他们的工资理论有个共同的 特点, 即认为劳动力的 供给影响工资的高 低. 当工资超过自 然价格时劳动的 供给就会 增加, 导致工资下降到自 然工资水平之下, 接着劳 动力的供给会减少, 工资 就会超过 自 然价格。 即他把工人的人口 增长率的变化看成会自 动调节工资水平, 使工资只能等 于自 然工资即最低限度生活资料的价格。 2. l 2国外最低工资经济效 应的 理论探俨 国外有关最低工资的 理论探讨涉及到最低工资水平的变化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最 低工资水平的变化对消除贫困的影响, 但主要研究还是集中在最低工资对失业、 就业 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的分析。 在最低工资水平对就业影响问题上, 理论分析和实证分 。 韩 兆 洲 魏 章 进 最 低 工 资 制 度 及 其 统 计 侧 算 模 型 研 究 田 . 绕 计 研 究 第1 期 , 2 侧 场 .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最低工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析都没有得出 有说服力的 统一观点。 第一、 最低工资水平变化对就业的负效应 斯蒂格勒的最低工资经济理论。 他指出为减轻贫困 制定的这种政策不仅对减轻贫 困未能起到作用反而扭曲了资源配置。最低工资法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 而且最低工资高于劳 动力均衡市场工资, 就会导致对劳动力的 需求减少, 从而使失业 人数增加。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中两部门问 题。 在两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中, 如果最低工资标 准高于不适用最低工资制度企业的工资水平, 并促使适用最低工资制度的企业提高工 资, 这会导致适用最低工资制度的企业, 劳动力供给增加, 需求减少, 从而增加这一 部门就业竞争的强度。 而不适用最低工资制度的 企业, 由 于工资水平不变, 对社会就 业无较大不良 影响。 劳动力市场中的垄断效应。 在雇主垄断的情况下, 即在买方决定的市场, 如果是 非歧视性的雇主垄断, 理论界认为在这种市场中当最低工资过低时, 它对就业没有影 响,恰当的最低工资会增加就业, 但是过高的最低工资又会反而增加失业。 第二、最低工资水平变化对就业的正效应 竞争性市场中的冲击效应。 理论认为竞争中有一定的冲击效应,在某些情况下, 工资率的提高将增加劳 动边际产品, 因而增加了 劳动需求。 这种可能性适用于强制实 行法定最低工资的情况。 工资率的提高将冲击厂商, 使其从雇用低工资的劳动力转到 提高管理水平, 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或者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 本。 效率工资。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由最低工资造成的失业对于抑制整个经济中低工资 工人的怠工将产生有效影响。 由于最低工资造成了大量失业, 因怠工而被解雇的工人 找工作将更为困难, 怠工的减少, 意味着厂商能够减少效率工资的支付, 但仍然能够 促使其雇员付出最佳的工作努力, 而较低的效率工资反过来减少了与较高的效率工资 相关的均衡失业水平。 可以 想象, 减少的失业数量将超过因最低工资的增加而引起的 增加的失业数量。因此,最低工资能够减少总失业水平。 家庭供给反应。 该理论认为家庭供给也会某种程度上抵消最低工资的失业效应, 随着最低工资的提高, 由 于收入的 适度增加, 有些家庭可能会减少劳动力的供给, 从 而也能部分抵消失业的表现。 第三、最低工资水平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企业反应效应。 该研究认为最低工资的提高将会促使企业主给工人提供更加差的 工作条件, 更繁重的 工作任务,由 此转移企业主的“ 损失” 。 在设有最低工资法后, 企业会要求工人提供更多的劳动, 而不一定解雇工人。 有些实证研究得出了 最低工资对失业的影响随研究对象的不同得到不同的结论。 雅戈布。 明 塞尔发现最低工资使青少年的就业减少,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最低工资提 5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最低工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高1 璐将导 致青少年拥有的工作数量大约下降1 器,这表明对青少年的劳动需求非常 缺乏弹性。 所以 青少 年 从 最低工资的 收益可能 会 超过受到的 损害. 2 0 se 2 4 岁的 青年人, 尤其那些低学历的人受到了最低工资对就业的不利影响, 对于成年人来说, 就业效应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上都无法确定, 过去的研究者一般都同 意, 目 前最低工 资最多 对成年人的就业产生一个轻微的负效应, 法定最低工资并不会高到引 起就业大 规模降低的水平。 新的 研究表明 最低工资对就业没有明显的负效应, 有些试验的结论甚至是正的效 应,比 如c ard 和k ru g g er的 对新泽西州的 最 低工资与失 业的 研究, 在另 外一 些实证 分析中, 研究者的 大部分得出的结论均是对就业未发现明 显的影响, 但是对低收入者 的收入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2. 1 3最低工资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最低工资可能对人力资本会产生负效应。首先,最低工资可能会减少在职培训, 厂商通常给工人提供一些在职培训, 为弥补这一费用, 厂商在培训期支付较低的工资。 但是, 最低工资给厂商的工资出价设置了最低标准, 有些厂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决定 不提供一般的在职培训, 最低工资减少这种类型的人力资本投资; 其次, 经验证据也 表明,较高的最低工. 资将鼓励青少年退学寻找工作, 从而减少了正规教育形式的人 力资本投资。 2. 1 .4最低工资水平变化对消除贫困的影响 最低工资对贫困的效应来自 三个方面: 第一, 一些工人将会失去工作, 得不到收 入; 第二, 存在未被覆盖的部门, 一些工人在已 覆盖部门 失去工作, 在未覆盖部门找 到工作, 取决于两部门 的工资差别; 第三, 一些工人仍然获得工作, 由于最低工资的 提高,从而收入增加。 可见,最低工资对贫穷的影响也是一个复杂的问 题。 研究表明 最低工资没有改变总体的家庭收入分配或减少贫困。 主要原因是得到最 低工资的人更可能是中等收入或高收 入家庭的成员, 而不是来自 于低收入家庭, 认为 最低工资显然是一个准星很差的反贫困的武器。 目 前理论界则认为如果最低工资的失 业效应较小,则最低工资的增加就会减少贫穷。 2 . 2国内理论界对最低工资的理论探讨 z j . 1国内理论界对最低工资大多持否定态度 经济学家张五常对最低工资制度的批评。 最低工资的意图是维护低收入的贫穷工 人, 但是结果使得这些下层工人找不到工作; 中国工厂的件工合约非常普及, 很多工 6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最低工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商业有分红的制度, 这些是 减少失业的有效制度: 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只会上升, 不 会下降, 减低了中国 企 业的 竞争 力。 目 前, 中国的 经济增 长了 不 起, 是劳 动人口 的竞 争力促成的, 任何削弱这竟争力的政策都不应该考虑; 最低工资是一种价格管制, 其 直接的不良 效果屡见经传, 鲜为 人知的间接效果是阻碍了 合约的 选择。 经济学家薛兆丰认为最低工资法不可取。 他指出, 既然人们的工资是由 其生产力 水平和社会中的劳动力供求状况决定的, 那么, 我们为其做出“ 最低” 的规定就是多 余的。 做出 这样的规定, 它要么不会得到真正严格的执行, 有等于无: 要么会适得其 反, 事与愿违。 香港学者林行止认为我国应慎行最低工资制度, 他指出强迫性提高非 技术工人工资, 有人因 此而被解雇, 人数不多, 但领取最低工资的工人工作量必较前 繁重、 工作环境亦较前差。 著名学者张维迎也指出提高劳 动力的 成本, 特别是提高最 低工资标准,会削弱我国的竟争力,影响我国的阳1 和国际贸易。 2. 2. 2少数学者支持最低工资标准 谢国忠认为, 最低工资 标准是个好政策, 他指出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会缓解货币 升值的压力, 把收入转向家庭从而支持消费支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 研究所 研究员刘军胜也认为,当前我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 低于它应有的标准, 特别是东部以 及其它经济发达, 生活费支出 较高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低于它应有标准 的幅度更趋严重; 在最低工资标准的宏观调控力度上, 应该对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实 施大幅度的提高政策; 对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实施适度提高政策,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 区,实施放缓提高政策。 童大焕认为, 我国企业的 主要 成本不在劳动力成本上, 劳动力成本仅占 企业成本 的一小部分, 人工成本提高3 到4 个百分点, 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大, 也不会影响我国 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目 前我国不仅需要从法律上提高劳工最低工资标准, 而且还应 呼吁政府改革。 马扬、 陈茁在分析最低工资对我国劳动市场的影响后, 认为根据实际情况可将最 低工资微小上调, 其理由 是最低工资标准的微小上调将不会对就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 响,从另一方面看会给劳动者的整体利益带来提高。 2. 23 国内 关于最低工资 理论的实证分析 国内 理论界 对最低工资关注还停留 在经济效益的争论上, 对最低工资的实证分析 不够重视, 对最低工资的实证研究做得很少; 只有部分学者提出了自 己 的实证研究方 法: 暨南大学的韩兆洲、 魏章进在为广东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做关于最低工资的实证分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最低工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析时提出了 一些改进的 方法, 如灰色系统法、 马丁法、 线形支出系统法。 但是他们只 是在验证当地最低工资 标准的 适应性, 面对当前社会上诸多的工资问 题并没有提出自 己的意见。 中南民 族大学的 段敏芳在利用计量模型对最低工资进行实证分析时指出: 最低工 资应该随 着经济的 增长而不断上升, 而近两年物价水平每年都。 一定幅度的上升, 导 致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相应的最低工资也应该有所提升。 最低工资的提升在短 期内 会增加企业生产成 本,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 稍高的最低工资标准会促使企业改进 生产技术, 实现由 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化, 从长期角度来看, 整个社会经济 将会因此而受益。 汪汉、 苑立波在对上海的最低工资做定位研究后得出: 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会造成 失业率同 方向变动。 原因 在于最低工资制度实际上是把企业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劳动 力的手中, 而企业的 逐利本性决定了 他们不可能供给过多的公共产品, 各种降低最低 工资支付的对策最终使得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偏离了其本意。 总之, 最低工资的 研究目 前主要集中在最低工资制度对社会就业的影响, 对缩小 贫富差距的作用, 以 及最低工资制度对其他工资的影响。 对最低工资的经济效应的分 析成为最低工资理论研究的主流和热点。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影响地区的劳动力的流 动, 影响人力资本的 投资, 影响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等等, 即以 最低工资标准为代表的劳动力的成本的变化与地区的经济密切相关。 2 , 3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劳动力在不同产业的分布, 取决 于产业结构和不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结构。 一个社会的需求结构又是决定产业结构的 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 发展, 人们的需求结构会发生 很大的变化。 由 于食品需要的收 入弹性低, 食品消费的比 重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下降, 从而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发 展慢于其他产业, 农业就业相应会下降, 这一点被经济史证实。 中国的三大产业发展 比重分别为:1 9 7 8 年5 0 . 6 : 2 5 . 3 : 2 1 . 7 : 1 9 8 9 年4 2 . 3 : 3 1 . 4 : 2 6 . 3 ; 2 0 0 5 年2 8 . 1 : 40. 2 : 32, 7 ( 中国统 计年鉴2 0 0 6)。 第二、 三产业得到发 展在吸引 工 业投资 者的同时, 也吸引着大量的就业者。2 0 02年城市就业者中外来劳动力占到了总就业量的48 器。 劳动力流动对年平均9 . 2%的国内 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为16. 器, 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 对1 9 8 2 一 1 9 9 7 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 0 . 2 3% ( 蔡防,2 0 0 3 ) 。 王怀民 (20 01 年) 从市场分割和保留价值角度, 运用李实的中国转轨经济中劳 动力流动模型和纳什谈判模型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市场分割导致的劳动力成本差异、 工资效率悖论、 人力资 本专用性程度和劳动力市场的密集程度是外资企业加工出口 的 优势所在, 也促进了 外资 企业的加工出口 大幅度增加。 g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最低工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大量的 廉价的劳动力的供给, 促进了 经济的 发展。 但是大量的劳动力流动受到种 种限 制, 只能 在充 满竞 争的、 边缘的 产业中 工作, 得到 微薄的 工资, 逐渐形成了 劳 动 力 市场的 产业 分割, 即 流动劳动力只能 在二级劳 动力市 场就业。 而二 级劳动力 市场就 业条件是工资低、 工作条件差、 就业不稳定、 缺乏培训、 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或是垄 断行业的机会很小 ( 张展新,2 0 0 4)。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两个突出的现象, 一是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存在职 业与工资上的差别, 二是劳动力流动没有伴随地区间工资差距的缩小, 反而有扩大的 趋势。 这不仅因为当 地劳动力的人际关系资源优势: 更因为外来劳动力没有更高的 人 力资本, 缺乏有用的技术、 文化等素质。 所以要缩小工资的区域差距就要加大人力资 本的投资 ( 钟笑寒, 2 0 0 6)。 工业化的推进必然排斥就业, 农业农村产业的发展不足, 城市对流动劳动力的歧视和限制等也会造成这种差距的 扩大 ( 蔡防,2 0 o 6)。 单纯的商品自 由 流动虽然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 但不能改变各地要素享赋的 差异, 无法最终消除地区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 资本流动若不伴随着资本所有者的流 动, 资本收益就会返回流出 地, 从而无法实现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均等; 劳动力流动除 了 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以 外, 还能改变各地区的需求结构, 削平地区间要素享赋 差异,最终实现地区间 人均收入均等 ( 姚枝仲、 周素芳,2 0 0 3)。 李晶、 汤琼峰 ( 2 0 03 年)利用巴罗的收敛性分析研究了东中 西三大地带间的增 长差异问 题, 发现地区间的初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率都沿东中 西三大地带的空 间推移逐渐下降,而三大地带内部各省份间的经济增长却出现较为明显的收敛迹象。 在收 敛过程中考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因素后, 三个地区间的差距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并且中国 地区间劳动力流动存在着明 显的梯度倾向, 与区域收入差距的状况及特征是 完全相对应的。 劳动力首先从相对不发达地区 农村向 较发达地区农村转移, 随后从较 发达地区的农村向 城市流动。 2 , 4区域经济收敛 上世纪90年代以 来,区域经济收敛成为 研究中国经济问 题的热门 话题,许多国 内 学者研究表明我国 存在明 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 魏后凯( 1 9 9 7)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他认为中国各地区gdp 差距大约以 每年既的速度收敛;林毅夫 ( 1 998)研究三类地区内 部和之间的差异变化形式发现, 东部地区的内 部趋同, 呈现 出改革以 前较发达地区变化比 较稳定而相对于落后地区以 较快的速度赶上来, 中西部 地区则表现出改革以前收入水平较低地区变化较稳定而相对收入较高地区较快速度 落下来的 特征: 蔡防、 都阳( 2 0 0 0)在研究中发现中国 在改革以 来的地区经济发展中, 不存在普遍的 趋同现象, 却形成了东部、 中部和西部地区三个趋同俱乐部。 人力资本 的 初始秉赋、 市场开放程度等, 非常显著地与增长率正相关, 是促进增长速度的重要 ,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最低工资对区 域经济的影响 因 素: 沈坤荣 (20 0 2) 认为,中国 地区间的经济增长, 不仅存在着显著的 俱乐部收敛 特征, 即按东中 西 划分的 区 域内 部人均 产出 具 有明 显的聚集现象, 而且存 在着条 件收 敛的 特征, 即 在具有相同 的人力资本、市场开放度等结构特征的经济地区间存在着一 定的增长收敛趋势;周庆行等 ( 2 0 0 5) 也得出了 相似的结论。 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差距产生了很大影响。刘强 (20 01) ) 分析 表明: 中国 地区间经济 增长的收敛性存在着明 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 大规模劳动力的 区际 迁移, 既是中国 阶段性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重要诱发因素, 也是对区 域差距扩大 的一种解决办法; 姚枝仲( 2 0 03) 研究指出, 1 9 8 5 一 1 990 年期间劳动力流动对我国 地区 差距缩小的贡献大约为 1 2 % ,劳动力流动对于消除地区之间要素察赋差异的作用明 显, 因而可以 有效地消除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条件收敛; 王德等人( 2 0 0 3)研究认为人口 流动在1 9 90年前后使十几个省区的c d p 值平均增加了1 . 5 % , 还验证了 省际间 人口 流 动对地区差距的形成确实起到延缓作用; 段平忠等人 ( 2 0 0 5)研究表明, 人口 流动的 地区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地区差距高度相关, 无素质差异的流动人口对整体经济增长没 有显著的贡献, 但流动人口 确实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贡献作用, 且这种作 用呈递减趋势。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最低工资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最低工资与劳动要素的区域流动 改革开放以 来, 农村生产率得到了 提高, 产生了巨 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随着经 济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 集聚了劳动密集型加工业, 需要大量的劳 动力, 这些必然导致 农村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城镇的转移. 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工资收入差距等诸多因素的影 响, 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工资收入主要分布在5 00元 8 0 0 元之间 ( 中国农民 工调研报告 , 200 5), 当 地政府颁布的最低工资水平也都在这个区间, 即农村劳动力 只能 拿到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资. 此外, 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在 90 年代整体上是领先全国的,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当 地最低工资水平甚至超 过了 深圳等地,深圳等地出 现了“ 民 工荒” 。可见, 最低工资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 生了影响。 本部分根据劳动力迁移的托达罗模型和博鲁斯的劳动力配置理论实证分析 最低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区域间流动的影响。 3 . 1劳动力转移理论托达罗模型 在考虑农村人口向 城市的迁移过程中, 不顾城市失业或隐藏失业的存在而继续进 行的基础上,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托达罗模型的出发点 是, 农村劳动力向 城市迁移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 标做出的。 这种决策的 依 据包括两个方面: 城乡实际工资差距, 这种差距是十分普遍的, 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悬 殊很大, 这是农村向城市非农产业移民的重要动力: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 岗位的概率. 引进这一概率变量, 是托达罗模型的一个重要贡献, 从而可以 解释农民 为什么在城市存在高失业率的 情况下还会做出 迁移的 选择。 迁移决策是根据预期的城 乡收入差距而不是仅仅根据实际城乡收入差距做出的。 只要在城市就业的预期收入现 值比在农村就业的预期收入值高,做出迁移的决策就是合理的。 托达罗的城乡劳动力迁移预期模型表述为 万= f ( d ) , f 0 , d = 竹 一 q 其中, m代表劳动力转移规模, d 代表城乡工资差距, w代表城市工资水平,汀 代表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到就业机会的概率, q代表农村实际收入水平。 尹 0 表明 m是d 的 增函 数。 托达罗 模型 更加接 近发 展中国 家的 现实, 对 于解决发展中国 家失 业问 题, 托达罗 提出 了 一些 政策 措施。 主 要是:降 低城市工资 率( 至少应减缓其提高 速度) 以 增加劳动需求,同时还可以 通过缩小城乡 收入的差距来降低农村劳动力向 城 市转移的速度,从而减轻城市就业负担;鼓励新的发展战略,在农村进行综合开发, 建立乡村工业, 以吸收剩余劳动力, 提高农村居民 收入, 在农业中则强调通过现有资 本资源的更加有效利用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而不是通过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达到这一目 的。 托达罗 理论根据西欧和美国的经验, 认为劳动力从农村流向 城市就是经济发展的 l l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最低工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个重要标志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释放出来, 重新配置到城市生产部门, 促进了工业 化, 也促进了 城市化。 但实际情况表明,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城市中的失业和就业 不足现象在不断加剧。 仍有大量的农村人口 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 既加重了城市的压 力,又荒芜了农田,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3 . 2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资源配置及农村劳动力流动特点 中国 虽然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改革, 传统的 城乡利益格局迄今为止没有根本打 破。 其主要原因 表现为 城乡 之间在资源配置机会上的不平氰 进而导致巨 大的收入和 福利差距。 任何杜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都必然经历一个农业收入份额下降, 从而劳 动力从农业向 非农业产业转移的过程。 正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其 它资源的结 合, 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