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专业论文)喹诺酮类药物合成的新方法研究.pdf_第1页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喹诺酮类药物合成的新方法研究.pdf_第2页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喹诺酮类药物合成的新方法研究.pdf_第3页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喹诺酮类药物合成的新方法研究.pdf_第4页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喹诺酮类药物合成的新方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l 摘要 一自1 9 6 2 年治疗尿路感染的第一个喹诺酮药物萘啶酸问世以来,已 经合谶了许多类似衍生物。尤其是1 9 7 8 年诺氟沙星的合成,标志着此 类药物已经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对此类药物各方面的研究也均有了很 大的进展了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在阅读了1 1 8 篇文献的基础上,对喹诺酮类药物 进行了综述。然后,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归纳,发现:由a 取代芳甲 酰基b 取代氨基丙烯酸缩合,经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形成喹诺酮母 环的合成方法用途非常广,几乎适用于所有不同环系或n 。一位是不同取 代基的喹诺酮类衍生物的制备。但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例如,关键中 间体b 一酮酸酯的合成工艺路线或者污染严重,危险性大,或收率不高。 本文第二部分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三种合成的新路线,选择了环丙沙星, 二氟沙星和替马沙星作为研究对象,在第三部分对新路线的关键步骤a 酮酸的脱羰反应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研究,并取得成功。 一具体实验研究如下: 1 环丙沙星合成新方法的实验研究。其中一条路线是以2 , 4 二氯 5 氟苯乙酮为原料,先与草酸二乙酯进行草酰化,然后与原甲酸三乙酯 进行乙氧亚甲基化,再与环丙胺进行胺化,再在碳酸钾的存在下成环, 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进行n 酮酸的脱羰基,这一系列新反应均取得 成功。最后所得环丙羧酸与哌嗪反应制得环丙沙星:此外对所设计的另 外两条路线也进行了研究。 2 二氟沙星合成新方法的实验研究。以2 , 4 二氯5 氟苯甲酰基乙 酰甲酸乙酯为原料,与环丙沙星合成的新方法类似,先进行乙氧亚甲基 化,然后用对氟苯胺替代环丙胺进行胺化,再进行一系列类似的反应, 制得合成二氟沙星的关键中间体7 。氯6 氟1 对氟苯基1 ,4 二氢- 4 - 氧代 喹啉3 羧酸。 3 替马沙星合成新方法的实验研究。与环丙沙星和二氟沙星类似, 用2 , 4 二氟苯胺进行胺化反应,再进行一系列类似的反应,制得合成替 h浙扛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马沙星的关键中间体7 氯6 一氟- 1 ( 2 ,4 - 二氟苯基) - l ,4 二氢4 氧代喹啉 3 羧酸。 用新方法合成三种药物。至少与文献报道方法的收率相当,此方法 反应条件温和,工艺过程简单,有希望取代目前的工业化路线,成为有 独立知识产权的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方法。而且,在三种药物的合成过 程中,制备了十个新的中间体化合物,均进行了结构鉴定。, 最后总结了全文的工作,并对此新方法进行了展望。7 a b s t r a c t s i n e e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n a l i d i x i ca c i d i nl9 6 2f o r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 u r i n a r yt r a c t i n f e c t i o n s ,al a r g en u m b e ro fr e l a t e dd e r i v a t i v e s h a v eb e e n s v n t h e s i z e d e s p e c i a l l yi n1 9 7 8t h es y n t h e s i s o fn o r f l o x a e i nd e s i g n a t e dt h a t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so fq u i n o l o n e sh a dr e a l l yg o t t e n i n t oh u m a n sl i f e t h u s r e s e a r c hi na l lk i n d so f r e s p e c t sh a sa l s oh a dg r e a tp r o g r e s s as u r v e yo fq u i n o l o n e si sg i v e no nt h eb a s i s0 f1 l8r e f e r e n e e si nt h e f i r s tp a r t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y n t h e t i cm e t h o d ss t u d yo f t h eq u i n o l o n e s ,i t i sf o u n dt h a tt h es y n t h e t i cm e t h o do fp a r e n tr i n gi s o fw i d eu s eb yt h e c o n d e n s a t i o nf r o ma s u b s t i t u t e da r y lf o r m y l t 3 - s u b s t i t u t e da m i n o a e r y l i c a c i da n dt h ei n n e rm o l e c u l a rn u c l e o p h i l i cs u b s t i t u t i o nr e a c t i o n ,w h i c hi s a l m o s ts u i t a b l ef o rt h eq u i n o l o n e sp r e p a r a t i o no fd i f f e r e n tr i n g so rd i f f e r e n t s u b s t i t u t e dg r o u p si nn t - p o s i t i o n t h ea r t i c l e s t u d i e si nad e e pg o i n gw a y a n dc o n s i d e r st h e s y n t h e t i cp r o c e s s e s o fb k e t oe s t e r w h i c hi st h e i n t e r m e d i a t eo f q u i n o l o n e s,h a v e s o m e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 s e r i o u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o l l u t i o n ,h i g hd a n g e ro rl o wy i e l d t h e n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a u t h o rp u t sf o r w a r dt h r e en e wm e t h o d st oi m p r o v et h e s es h o r t c o m i n g sa n d c h o o s e s e i p r o f l o x a c i n d i f l o x a c i na n dt e m a f l o x a c i na s s t u d y i n go b j e c t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a u d a c i o u st r i a lw h i c h i sm a d et ok e y - s t e po ft h en e wm e t h o d s t h a ti sd e c a r b o n y l a t i o no fq k e t oa c i d ,h a sb e e nb r o u g h tt os u c c e s s c o n c r e t ee x p e r i m e n tp r o c e d u r ea sf o l l o w s : 1 c i p r o f l o x a c i n i s s y n t h e s i z e du s i n g n e wm e t h o d t h es u c c e s s f u l r o u t ei ss t a r t e dw i t h 2 , 4 d i c h l o r o 5 一f l u o r o - a c e t o p h e n o n e 。v i a o x a l y l a t i o n ,e t h o x y m e t h y l e n a t i o n , a m i n a t i o n , c y c l i z a t i o n , h y d r o l y s i s a n d d e c a r b o n y l a t i o n t h e n t h ei n t e r m e d i a t e g a i n e d c o n t i n u o u s l y r e a c t sw i t h p i p e r z i n e t oo b t a i n c i p r o f l o x a c i n a d d i t i o n a lr e s e a r c hh a sb e e nm a d ef o rt h eo t h e rt w om e t h o d s 2 d i f l o x a c i ni ss t u d i e du s i n gn e wm e t h o d i ti sm a d et h es a m er e a c t i o n ! 塑垩奎竺堡圭兰堡丝兰 a s c i p r o f l o x a c i ne x c e p tp - f l u o r o a n i l i n e i n p l a c e o fc y c l o p r o p y l a m i n e t h e nt h es i m i l a rs t e p sa r em a d et oo b t a i nt h ei m p o r t a n t i n t e r m e d i a t eo fd i f l o x a c i n ,w h i c hi sn a m e da s7 - c h l o r o 一6 - f l u o r o 一1 一 p - f l u o r o p h e n y l - 1 ,4 - d i h y d r o 一4 - o x o 一3 - q u i n o l i n ea c i d 3 t e m a f l o x a c i ni sa n o t h e re x a m p l et o s t u d yt h en e wm e t h o d i nt h e p r o c e s s 2 , 4 - d i n u o r o a n i l i n c i su s e dt o c a r r y o u ta m m o n i a t e d r e a c t i o n t h e nt h r o u g has e r i e so fs i m i l a rr e a c t i o n s ,t h ei m p o r t a n t i n t e r m e d i a t eo ft e m a f l o x a c i n w h i c hi sc a l l e d7 c h l o r o 6 f l u o r o 1 ( 2 ,4 - d i f l u o r o p h e n y l ) - 1 ,4 - d i h y d r o - 4 一o x o 3 q u i n o l i n ea c i d ,i sg a i n e d t h ey i e l do fn e wm e t h o di sv e r yn e a r l yt h es a m ea sd o c u m e n tr e p o r t i nt h e s ep r o c e s s e s ,t h eo p e r a t i o ni sm o d e r a t ea n dt h et e c h n o l o g yi s e a s y i t i s p o s s i b l et or e a l i z e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 m o r e o v e r ,t e nn e wc o m p o u n d sa r e p r e p a r e da n dc o n f i r m e d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c o n c l u d e sw i t ha s u m m a r ya n d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ft h e n e w s y n t h e t i cm e t h o d 一 笙二主兰茎! 垡一j - _ - _ _ _ - _ _ _ _ _ - _ l _ _ _ _ - _ _ _ l - _ l _ _ - - l _ _ _ - _ _ _ _ - 一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 1 喹诺酮类药物概述 1 1 1 总论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日益临近,人们的生活已逐步进入现代化水平, 但紧随其后的致病微生物似乎也已步入“现代化”。构成对人类更严重 的威胁,迫使人类需要研制出更强效、广谱的药物来遏制它们。 1 1 1 1 引言 微生物无处不在,土壤、河流、海洋、空气,几乎存在于地球的每 一个角落,无论呼吸和饮食,人类始终生活在微生物的包围之中。但是, 微生物侵入人体、繁殖并产生感染的机会是相当罕见的。仅有极少数微 生物如细菌、病毒、衣原体、枝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能真正引起疾 病。许多生长在皮肤、口腔、呼吸道、胃肠道等部位的微生物构成那里 的正常菌群,并在人和致病的微生物之间构成复杂的、动态的相互作用, 一种微生物是成为正常菌群的一部分,还是侵犯宿主引起疾病都依赖 于这些作用。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相互作用的平衡被打破时,微生物大 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发感染,此时人类免疫系统全力促进免疫球蛋 白产生并提高t 细胞免疫应答能力,从而控制感染。抗感染物质通过 抑制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或杀死微生物来控制感染。抗生素则是典型的抗 感染药物【1 1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抗生素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之而 来,对它们耐药的菌株也日趋增多,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研制开发新的 抗菌药物来对付这些耐药菌株所致的严重感染。合成抗菌药已成为目前 z 一 塑望奎兰坚圭堂垒笙奎 国内外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尤其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极为迅速, 为临床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1 1 1 2 简介 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是以1 ,4 - 二氢4 - 氧- 3 一喹啉羧酸为基本结构的 全合成抗菌药物。p r i c e l 2 1 于1 9 4 9 年报道了第一个喹诺酮化合物,1 9 6 0 年b a r t o n l 3 1 等人对它进行了修饰,但由于这些衍生物对试验动物的毒副 作用而未能应用于临床研究。1 9 6 2 年美国s t e r l i n g - w i n t h r o p 研究所发 现了第一个抗菌药萘啶酸( n a l i d i x i ca c i d ) ! ”,它不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 较强的活性,口服吸收效果好,代谢稳定,而且与其它抗生素问无交叉 耐药性,而当时医学界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正是对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产 生耐药性的微生物不断增加,所以它很快被用于治疗尿道、胆道和肠道 感染。1 9 6 6 、1 9 6 7 年又分别报道洲q 了第二及第三个喹诺酮药物奥索利 酸( a 恶喹酸) 和吡咯米酸,由于它们的毒副作用使之仅能应用于有限的 感染。1 9 7 8 年诺氟沙星f 7 1 的闯世,标志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进入 了一个新时代,它不仅比同类老品种抗菌作用更强,而且还增加了对革 兰氏阳性菌的抗菌谱,成功用于尿道感染的治疗。此后,经过几十年的 发展,已报道合成了6 0 0 0 多个该类类似物,出现大量活性更强、抗菌 谱更广或更具特点的新衍生物,现已成为广泛应用予临床的广谱、高效、 低毒性的抗感染药物。 此类药物国外有两种名称:q u i n o l o n e s ( 喹诺酮类) 和p y r i d o n e c a r b o x y - l i c a c i d s ( 吡酮酸类) 。前者为习惯名称,后者从化学意义上讲更为严谨。 因为严格地讲,前者专指的是喹啉环系,只是因为该环系在此类药物中 发展得最快,出现的优秀品种最多,所以将此名称推广,广义上将此类 药物统称为q u i n o l o n e s 。早期上市的几个品种因为结构中均含羧基,故 非专利通用名皆为某菜酸,如萘啶酸、吡咯米酸等;随着该类药物的发 展,越来越多的品种不断涌现,美国负责药物命名的专门机构将这类药 物名称规定为相同的词干“x a c i n ”,不同的药物加上不同的前缀进行区 别,我国药典委员会将中文词干规定为“沙星”,然后根据不同药物的 英文名称音译为某某沙星。如n o r f l o x a c i n ( 诺氟沙星) 、c i p r o f l o x a c i n ( 环 第一章文献综述 3 丙沙星) 、t e m a f l o x a c i n ( 替马沙星) 、l o m e f l o x a c i n ( 洛美沙星) 等。 喹诺酮类药物基本为白色或类白色至淡黄色缩晶性粉末,能溶于稀 酸和稀碱水溶液,在醇类、氯仿、乙醚等溶剂中溶解度都不太好,有的 甚至不溶,在水中几乎不溶,但在冰乙酸中溶解,而成盐状态则能溶于 水而不溶于冰醋酸。 据文献报道f l l f 9 】这类药物与其它抗菌药的作用点不同,它们的作用 靶位为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 d n a ) 旋转酶,影响细菌d n a 的正常形 态与功能以达到抗菌目的。细菌的双股d n a 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 称 为双螺旋) 存在于细菌体内,否则,其长度会远远超过细胞壁,而无法 容纳于其内,更无法进行正常的d n a 复制、转录、转运与重组。使d n a 形成超螺旋的酶称为d n a 旋转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就抑制此种酶, 进一步造成染色体的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它们对细菌 显示选择性破坏作用。当前,一些细菌对许多抗生素的耐药性可因质粒 传导而广泛传播,但是,喹诺酮类药物则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的影响, 因此,这类药物与许多抗菌素问无交叉耐药性,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青睐。 i i 1 3 喳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按发明先后及抗菌作用与性能不同,9 0 年代 以前可分为一、二、三代产品,进入9 0 年代,又有许多新喹诺酮类药 物投放市场,而且,还有许多新品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及研究中。我们 在此举一些典型例子,分述如下【l ”h 】: 第一代喹诺酮药物只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克雷伯杆菌及少部分 变形杆菌有抗菌作用。具体品种有萘啶酸、吡咯米酸等,由于在体内易 被代谢,而且有中枢神经副作用,现已很少使用( 化学结构见图1 1 ) 瓣铲“妒“舵“ 吼c-口h5岛h, 萘啶酸嗯睦酸毗咯米酸 图i 1 第一代喹诺酮类 ! 塑坚查兰堕主堂堡丝苎 一 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于七十年代上市。如西诺沙星与吡哌酸等具有 较强的抗菌作用,对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绿浓杆菌属、沙雷杆菌 也有一定的作用,口服吸收良好,在体内不易被代谢,尿中活性药物的 浓度与排谢率都比较高,毒性低,副作用小,对尿路与肠道感染疗效优 异,各国已普遍应用,我国已将吡哌酸列为国家基本药物之一,有厂家 大量生产。( 化学结构见图1 2 ) 伊h旬d 乩 吼 西诺沙星吡哌酸 图1 2 第二代喹诺酮类 八十年代相继出现抗菌谱更广、抗菌作用更强的第三代喹诺酮药 物。它们结构上的特点是在喹啉环或萘啶环的6 位上有氟、并在7 位上 都连有哌嗪基。如: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和氧氟 沙星( 见表1 1 ) ,化学结构见圈1 3 。 表1 1 年份名称英文名开发单位首市国 1 9 8 4诺氟沙星n o r f l o x a c i n杏林制药日本 1 9 8 5培氟沙星p e f l o x a c i n龙- 普兰克公司法国 1 9 8 5氧氟沙星o f l o x a c i n第一制药公司日本 1 9 8 6依诺沙星e n o x a c i n大日本制药公司e l 本 1 2 1 i墅亘芝星i 2 1 1 旦! ! 璺璺i !蕴璺麴斐丝塞 九十年代各国投放市场的喹诺酮类药物有1 1 种,分别为洛美沙星、 托氟沙星、替马沙星、芦氟沙星、氟罗沙星、司氟沙星、那氟沙星、左 氟沙星、格帕沙星、曲伐沙星和阿拉沙星( 见表i 2 ,化学结构见图1 4 ) 。 这些喹诺酮与过去的第三代品种相比,或在抗菌作用或在药代动力学性 能或在两方面都有所改善,各有其特点。 诺氟沙星 培氟沙星环丙沙星 d 玲“科“ 吼仅 嘣。 依诺沙星氧氟沙星 图i 3 第三代喹诺酮类 表1 2 现今,据不完全统计,各国正竞相开发的新喹诺酮有5 0 余种,其 中报道完成i 、i i 期临床的有巴洛沙星、克林沙星、格替沙星、帕苏沙 星和莫西沙星等( 化学结构见图i 5 ) ,其中已经有部分进行过m 期临床, 例如帕苏沙星j ,这些新喹诺酮的共同特点是既保留了抗革兰阴性菌 的高活性,又明显增强了抗革兰阳性菌活性,并对厌氧菌、枝原体、衣 原体等有较强作用 e 堑垩奎兰苎主堂垡兰苎 砧唧哼铂妒 洛美沙星托氟沙星替马沙星 芦氟沙星 砣秭3 2 h 融h 讪u “咪h 氟罗沙星司氟沙星那氟沙星 左氟沙星 格帕沙星曲伐沙星阿拉沙星 图1 4 九十年代上市的喹诺酮类 另外,进行过i 期临床试验的也有多种,如:氨氟沙星( a m i f l o x a c i n , w i n 4 9 3 7 5 ,山口) 内) 、西它沙星( s i t a f l o x a c i n ,d u 6 8 5 9 a ,第一制药) 、 c s 9 4 0 ( - - - 共) 、d s 4 5 2 4 ( 第一制药) 、h s r 9 0 3 ( 北陆制药) 与y - 2 6 6 1 1 ( 吉 富制药) 等。( 化学结构见图1 6 ) 1 1 1 4 喹诺酮药物的构效关系 自1 9 7 8 年诺氟沙星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先后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品种,使这类药物进入了一个为 世人瞩目的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为了进一步推动该类药物的发展,合 成并筛选出更具特点的新品种,有必要阐述其构效关系。参照文献1 1 ” 阐述如下: d o m a g a l a ”1 、g e r s t e r t “l 、 m i t s c h e r t ”l 和o h t a ( 2 0 l 等人对n 1 位 取代基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 ) 在简单的脂肪取代 烷基或烯基中,乙基最佳,体积与之相似的氟乙基、乙烯基类似物具有 相近的活性,大于或小于乙基的均使活性降低;2 ) 在无取代基的环烷基 第一章文献综述 7 。嘏扩毋扩式扩 巴洛沙星 克林沙星格替沙星 玻嵌蛰 帕苏沙星莫西沙星 图1 5 系列中,环丙基最佳,随着环的增大,其抑酶活性与抗菌活性均降低, 当环丙基上有取代基时。活性降低,但取代基的位置对活性有影响,l - 位取代的活性优于2 位;3 ) 当n ,- 位为苯基时,其具有与乙基类似的活 性,苯基上另有取代基时,有增强活性的趋势,尤其对格兰氏阳性菌, 苯基上取代基的位置对活性影响较为明显,活性强弱依次为对位、邻位 和间位,当n 位是不同的卤苯基时,活性按f 、c l 、b r 的顺序大幅度 下降,n 。位是2 , 4 二氟苯基比对氟苯基类似物活性强。 对c ,位的一般化学修饰均使活性降低,当被甲基或羟基取代后活 性消失。郭惠元等1 2 i l 曾合成2 位氮杂依诺沙星,发现远比依诺沙星活 性弱只有2 位与n 位或c r 位以硫桥形式相连接成环状取代基时, 才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 目前普遍认为3 位羧基与4 位羰基是喹诺酮类药物与d n a 旋转酶 结合产生药效必不可少的部分,3 位羧基的改造,如被磺酸、乙酸、乙 氧羰基等代替均使其抗菌活性消失。但诺氟沙星的3 - 位羧基变为3 - 甲 醛基后,体内活性是诺氟沙星的3 倍m 】,培氟沙星的3 位羧基被特戊 酰氧甲酯基代替后,体内活性提高一倍1 2 3 1 ,这是由于引入这些基团, 增加了体内吸收,同时在酶的作用下又迅速转变为羧基。 d o m a g a l a 研究发现:5 位引入羟基降低活性,引入氨基是降低还 是提高活性,依赖于其它位置取代基的优化程度。一般的说,c ,- 位取 代基的存在,从空间角度看,都一定程度的干扰了4 - 位羰基与靶位的 结合;而从电子效应看,凡能有效地向母环提供电子的取代基,都会使 4 位羰基氧原子上的电荷密度不同程度地提高从而增加了与靶位的结 ! 塑翌盔堂竖主堂垡丝苎 合能力因此,c ,位取代基的存在是有利还是不利于抗菌活性取决于 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删曾嵌粤”戚矿 氨氟沙星西他沙星 c s 一9 4 0 谢对研尹 h s r - 9 0 3 d s 一4 5 2 4 y 一2 6 6 11 图1 6 m a t s u m o t o f 2 4 l 及d o m a g a l a 等人合成并测定一系列喹诺酮类化合物 的抑酶和抗茵活性发现:与其它取代基比较,c 位引入氟原子最佳。 这是因为它即提高了与d n a 旋转酶的结合能力,又提高了对细菌胞壁 的通透性。正是由于c 位引入氟原子,才使喹诺酮的发展进入一个新 时代,即所谓的第三代喹诺酮。c 6 - 位皆有氟原子是新一代喹诺酮的结 构特征,因此人们也称其为氟喹诺酮。 大量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7 位取代基的碱性及适当的水溶性有利 于提高抗菌活性和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比较常见的取代基为哌嗪或甲 基哌嗪。与此同时,具有与哌嗪环类似的骨架和空间分布的取代基如吡 咯烷基和硫代吗啉基等有优异抗菌活性的类似物也大量涌现。u n o i :,】等 人对7 位芳香取代基进行了研究,表明引入芳香毗咯烷基有利于提高 抗格兰氏阳性菌活性,而降低抗格兰氏阴性菌的活性。 s a n c h e z l 2 6 】等比较7c i 位为h 、c l 、n 0 2 、n h 2 的活性。结果表明: 体外活性c 。位c l 类似物最大,然后是f 、h 和n o :类似物,而n h :类 似物与n o ,相当。对于体内活性,c s - f 类似物则表现出最为突出的活 性。当比较c 。一位是甲基、乙基、甲氧基和乙氧基时,发现引入甲基也 能增加活性,随着取代基体积的增大活性明显降低。具体对活性贡献的 顺序为甲基 h 甲氧基 乙基 乙氧基1 2 ”。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发展为人们认识构效关系提供了依据,反之,它 笙二兰奎整堡垄 : _ _ _ _ _ _ - -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_ _ _ 一一 又为修饰或合成新的更优秀的喹诺酮衍生物提供了结构依据,进一步推 动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1 1 1 5 喹诺酮药物研究的主要趋势 抗曹活性及药钧动力学性能的改善:根据构效关系的研究表明,不 同位置不同取代基的喹诺酮药物的抗菌活性有很大差异,为研制出抗菌 活性更高的新型喹诺酮药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为了提高口服吸 收率,研究了若干喹诺酮的前药( p r o d r u g s ) 。发现3 - 位醛基的喹诺酮, 在体内被氧化成相应的羧酸,可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如a 7 1 4 9 7 ( a b b o t t ) 等【2 | j 。为了改善水溶性,常向喹诺酮分子的适当部位导入氨 基酸,如曲伐沙星水溶性低,连上两分子丙氨酸的阿拉曲伐沙星则可注 射使用。连有氨基酸的a - 7 0 8 2 6 ( a b b o t t ) 和p d - 1 3 1 11 2 ( p a r kd a v i s ) 1 2 9 1 也有较高的水溶液性。 安全性的改善:喹诺酮类抗菌药毒副反应小,没有某些抗生素引起 的严重过敏反应。除口服药共有的胃肠道反应外,毒副反应主要有:( 1 ) 中枢神经毒性;( 2 ) 过敏反应;( 3 ) 肝毒性;( 4 ) 肾毒性:( 5 ) 骨 关节损害:( 6 ) 低血糖。此外,在6 和8 位上有二氟取代或6 位为氟, 8 位为氯的喹诺酮,都有不同程度的光敏反应,而且,所有喹诺酮的光 分解产物都有较强的细胞毒性。而巴洛沙星、格替沙星、莫西沙星、 a m 11 7 4 、p d 1 4 1 8 3 l ( w a r n e rl a n b e r t ) 、s 3 2 7 3 0 ( 科研) 、s y n 1 2 5 3 、 y 6 8 8 ( 吉富制药) 的8 位为甲氧基;c s 9 4 0 的8 位为二氟甲氧基,这 些新喹诺酮都没有光敏反应。( 化学结构见图1 7 ) 对移扩“对:磷妒“ 图1 7 1 0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新活性结构的探索:卜位非氮化合物的探索:将萘啶环系和喹啉环系 的1 位n 移到4 ,5 位问的桥头,如a 一7 9 5 2 7 、a 8 6 7 1 9 - l ( a b t - 7 1 9 ) 、 a 1 0 4 9 5 4 ( a b b o t t ) 等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a 一7 9 5 2 7 可与托氟沙星匹 敌,a 8 6 7 1 9 1 抗耐古霉素肠球菌( v r e ) 活性很强;6 - 位非氟取代化 合物的探索:t 3 8 l l ( 富山化学)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抗v r e 活 性优于曲伐沙星;6 氨基的m f - 5 1 3 7 ( 意大利m e d i o l a n u m ) 等有良好 抗菌活性m l l ;w i n 6 4 5 9 3 a ( s t e r l i n g w i n t h r o p ) 具有较强抗病毒作用; 7 位非c n 键相连化合物的探索:帕珠沙星已完成临床评价,正在研 究中的还有c p 1 l5 9 5 3 ( p f i z e r ) 及w i n 5 7 2 7 3 ( s t e r l i n g - w i n t h r o p ) 等。 ( 化学结构见图1 8 ) 图1 8 徽生物来源的新喳诺酮探索:已知微生物可以产生多种喹啉类化合 物,是否也能产生喹诺酮类化合物是一直被关注的问题。1 9 9 6 年k a m i g i r i 等1 3 2 由印度尼西贬西加里曼丹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节杆菌( a r t h r o b a c t e r s p y l 0 2 7 2 9 s ) 。产生的喹诺酮y m 3 0 0 5 9 对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多耐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1 9 9 8 年d e k k e r 等i 1 由假诺卡氏菌c l 3 8 4 8 9 ( p c e u d o n o c a r d i as p c l 一3 8 4 8 9 ) 发酵液中 分离出c j 1 3 1 3 6 等8 种喹诺酮,对幽门杆菌有极强的选择性抗菌作用。 抗肿瘤与抗病毒哇诺酮药物的探索:喹诺酮选择性地抑制细菌的 d n a 旋转酶,该酶为d n a 拓扑异构酶i i ( t o p o i s o m e r a s e i i ) 中的一种, 近来发现若干化合物有抑制拓扑异构酶i i 的活性,并出现抗肿瘤作用, 种计 哼 砷 星二兰苎整签堕 旦 _ _ _ _ _ - _ - _ _ - _ _ _ - - - _ - _ l _ _ _ _ _ _ 一 一 经过结构修饰,有发展成为抗肿瘤药物的可能性稠环喹诺酮a 6 2 1 7 6 和a 7 4 9 3 2e 3 亦有抗肿瘤活性。最近,还报道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喹诺 酮衍生物,如在6 位无氟原子的喹诺酮酰胺w i n 6 4 5 9 3 a i s s j 等显示较强 的抗疱疹病毒i 、的活性。 随着对喹诺酮类抗菌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继续深入与扩展,以及对 它们的构效关系、作用机制、耐药机制等的日益了解,在新化合物筛选 方面除了一般程序外,还增加了抗生素后效应、细胞毒性、光解产物等 若干指标。无疑,必将出现效能更好的新喹诺酮类药物。 1 1 2 母环的合成方法 现今,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十分迅速,各种各样的新药不断涌现, 由上节所述可以看出其母环结构大体一致,根据构效关系,只要改变取 代基与母环相连的位置或种类就可形成新的药物【3 6 l 。我们总结文献1 3 7 。4 0 】 将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方法综述如下: 1 1 2 1 由a 取代芳甲酰基1 3 取代氨基丙烯酸缩合成环 宰生牡撇8 图1 9 如图1 9 由取代芳甲酰乙酸乙酯在醋酐存在下与原甲酸三乙酯反应 生成a 取代芳甲酰基1 3 乙氧基丙烯酸乙酯,然后与各种脂肪胺或芳 香胺反应,再经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形成母环,而取代芳甲酰乙酸乙酯 通常有两种制备方法,一种是通过芳甲酰氯与乙氧基丙二酸二乙酯缩合, 再部分水解并脱羧制得】,另一种方法是由取代芳基甲基酮在强碱作用 下与碳酸酯缩合而得m j 。另外母环合成也可用乙腈或腈乙酸乙酯代替 丙二酸二乙酯,再经相同的步骤制得1 4 3 1 。 上图中,作为离去基团的r ,可以是f 、c l 、b r 、s m e 、s 0 2 m e 或 1 2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n o ,母环上的其它取代基r ,、r :、r ,及r 根据不同的药物,可以是 不同的基团如卤素、氨基、烷基和烷氧基等。y 一般为c 或n 原子。 环合反应一般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环合用的碱可以是强碱( 如n a i l ) , 也可以是弱减( 如k :c o ,) ,主要根据离去基团r ,对亲核试剂的敏感性 及化学环境 用上述方法合成的药物主要有环丙沙星、恩氟沙星、二氟沙星、斯 帕沙星、替马沙星和托磺沙星等1 4 3 - 4 5 | 。这种方法用途极广。适用于几 乎所有不同环系或n 。位不同类型的喹诺酮类衍生物的制备。 1 1 2 2 经g o u l d j a c o b s 环化反应形成母环 哙一蹿严一妒 图1 1 0 如图1 1 0 将取代芳胺与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 e m m e ) 反应,生 成芳胺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再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环合即为g o u l d j a c o b s 环化反应若用乙氧亚甲基乙酰乙酸乙酯代替e m m e ,则环化 后产物的3 。位不是羧基,而是乙酰基,氧化即得酸。环化条件通常有 两种,一种是在惰性高沸点的介质中( 如石蜡油、二苯醚等) 加热环合, 另一种是在l e w i s 酸存在下常温或稍加热即可反应。前一种适用于对热 稳定者,如诺氟沙星等的合成6 ”,后一种适用于对热不稳定者,如 左氟沙星等的合成1 4 $ 1 。 这种成环方法原则上只适用于制备n ,位为一级烷基( 如乙基、丙基 等) 的喹诺酮类化合物,除非环合前已经把取代基引入到氨基上,否则, 环合后很难或不可能再把二级、三级烷基或芳香取代基引入到n - 位。 式中r 、r 。、r ,、r ,、r 及y 如前所述。 1 1 2 3 经d i e c k m a n n 环化反应形成母环 一 整= 主苎整! 茎 ! : - _ _ _ _ _ _ _ _ _ _ - _ - _ _ _ _ _ _ _ l _ _ _ -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 _ 一一 枉书一扩 图1 1 1 如图1 1 1 ,二羧酸酯类在金属钠、醇钠、氢化钠或氨基钠等强碱作 用下发生分子内缩合,生成b 酮酸酯即为d i e c k m a n n 环化反应。用此 反应制备喹诺酮时,生成的产物均为二氢喹诺酮,需要经过脱氢反应才 能得到喹诺酮类衍生物。另外,由于此方法必须在酯基的邻位引入b 取代氨基丙酸酯,所以这就要求邻位基团必须有足够的活性。最常见的 离去基团是f 、c i 。 式中r 、r i 、r 2 、r ,、r 及y 定义同上。 1 1 2 4 由苯并嚼嚎二酮与b 羟基丙烯酸醑的钠盐反应成环 啦。一扩 k 且屯盘 图1 1 2 如图1 1 2 ,苯并嚼嗪二酮与b 羟基丙烯酸酯的钠盐在d m f 溶剂中 反应即得喹诺酮衍生物,该法收率高 4 9 1 , 而苯并嚼嗪二酮则由取代邻氨基 苯甲酸与碳酸酯反应制得m 。“。 式中r 、r l 、r 2 、r 3 、r 及y 定义同上。 1 1 3 取代基的引入 喹诺酮类药物母环有七个位置可以引入基团( 4 位为羰基除外) ,根 据不同的合成方法,有些取代基是在母环合成之前引入,而有些则是合 成母环之后再引入,例如,当n ,位取代基为二或三级碳时( 如环丙基、 卤代苯基等) ,其n 。位烃基一般均在母环形成之前引入i 让l 。另外,c : 位、c ,位、c 。位和c l - 位的取代基通常也都是在形成母环之前引入分 子中 s 3 - 5 5j 。本节则主要介绍母环形成之后取代基的引入方法。 - 4 塑垩查兰壁主兰垒丝苎 _ _ _ - _ _ - _ _ _ _ - - _ _ _ _ _ _ _ _ _ l _ _ _ l _ _ _ _ l _ _ _ - i _ _ _ _ _ _ - _ _ _ - - _ _ - 一 一 i i 3 1n 。位的烃化反应 通常在n a ,c o ,或k 2 c o ,存在下,以d m f 为溶剂,用碘乙烷、溴乙 烷、硫酸二乙酯或对甲苯磺酸乙酯作烷基化剂,可以顺利地在n 。- 位引 入乙基m ”,反应产物通常有酮式和烯醇式两种异构体。研究表明不同 的碱、溶剂或烷基化荆都会影响两者的比例p ”,碱性弱有利于酮式产 物的生成,而且烯醇式异构体在高温时又可转化为酮式结构。 n 。位引入羟基或烷氧基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将g o u l d j a c o b s 环化产物用p o c i ,氯化,过氧化物氧化后,再用n a o h 水解可得n ,位 羟基物,然后烷基化,就可以制得n 位烷氧基取代的喹诺酮类衍生物: 第二种方法是用4 氯化物与乙醇钠反应,生成的4 一乙氧基物再用过氧 化氢氧化,然后在碘代烷中加热回流,即得到n 。位烷氧基物;第三种 方法是用n a b h 和5 p d c 或s n c l 2 等还原剂还原a ( 取代邻硝基苯甲 酰基) 乙酰乙酸乙酯。同时闭环生成n 。位为羟基的喹诺酮衍生物,再烷 基化得n 位烷氧基物。 i i 3 2c 3 - 位羧基的形成 c ,位羧基通常被认为是喹诺酮类药物中和d n a 旋转酶进行结合时 的必需基团,因此,合成此类化合物时,一般c ,位设计合成的基团均 为羧基或易于转化为羧基的基团。 根据所用的反应底物不同,经过各种不同类型的环化反应形成母环 时,c ,位已经形成的取代基常见的有羧基、酯基、氰基和乙酰基等。 其中,酯基和氰基用碱或酸水解,乙酰基用次卤酸盐氧化都可以得到c ,- 位羧酸,最近又有报道【的j ,c ,位还可行成甲酰甲酸基,然后经n i o :氧 化脱羰形成c ,位羧酸。 另外,当c ,位为氟原子时,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否则酯基水 解的同时氟原予也很容易被羟基取代1 1 6 ”。 一 兰二兰苎整簦兰 一一旦 _ _ _ l - l - _ _ _ _ _ l - _ _ - - _ _ _ - _ - _ - _ _ - _ _ 一一一 1 1 3 3c ,位亲核取代反应 7 位处于4 位羰基的对位,电子云密度相对较低,因此容易发生亲 核取代反应。作为亲核试剂的胺与喹诺酮7 位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时,所 用的溶剂是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如吡啶、d m f 、d m s o 、乙腈或n - 甲 基吡咯烷酮等,常用过量的胺作为脱酸剂,也可用k :c o ,、毗啶和三乙 胺等。 有时,为了加强4 位羰基的吸电子效应,活化7 位卤原子,可利用 4 位羰基、3 位羧基与无机或有机硼化合物反应形成硼酸酯螯合物。例 如,7 氯6 氟1 乙基喹啉3 羧酸与无水哌嗪反应时,由于7 - 位卤原子 不够活泼,反应选择性不强,有6 位取代的副产物生成,若用螯合物 与无水哌嗪反应,则7 位氯被取代的产物收率高达9 5 以上【6 6 “”。当 用酯与胺反应时,除生成7 位氨基取代物外,也生成一定量的6 - 位取 代氨基衍生物,这说明3 位羧基物比3 - 位酯基物更有利于c ,- 位的亲核 取代反应,这与羧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大于酯基一致。至于洛美沙星i ” 等采用先与酯缩合再水解的方法,是由离去基团对亲核试剂的活泼性、 溶剂的极性及亲核试剂亲核性的强弱等多种因素所决定。 此外,离去基团的邻位或对位若有吸电子基,则有利于亲核取代反 应的进行,反之,若为吸电子基,则不利于反应进行。 1 2 典型药物综述 喹诺酮类药物,尤其是氟喹诺酮类,已经成为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的优秀的化疗药物,发展十分迅猛,种类繁多,本文举一些典型如环丙 沙星、二氟沙星和替马沙星的例子从合成方法方面进行研究以下先就 文献对上述三种药物分别进行介绍。 1 2 1 环丙沙星综述 环丙沙星是最具代表性的喹诺酮类药物,介绍如下: 1 6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 2 1 1 环丙沙星的简介 环丙沙星( c i p r o f l o x a c i n ) 又名环丙氟哌酸,化学名为1 - 环丙基- 6 氟- l ,4 - 二氢4 氧7 ( 1 哌嗪基) 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