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铁路监管政策的形成和完善.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铁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 用。但到目前为止,铁路运能不足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缓您“瓶颈”翻约,促进铁路浃速发展,改蔫运输紧张状况,铁道 部进行了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由政府单一投资建设铁路的状况。实 践证明,合资铁路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 性,广泛筹集建设资金,加快铁路发展的重要途经之一。但是,合资 铁路并没有保持良好能发展态势。论文以合资铁路发展的闷题为切入 点,在系统总结铁路产业政府蠊管的理论基础和典型发达国家的铁路 监管政策基础上,分析我国铁路监管的问题,并从四方面提出我国铁 路监管政策的形成和完善。这对实现铁路的中长期路网规划,实施铁 路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广泛吸弓| 社会资本参与中强铁路建设,将其有 十分遵要的意义。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 l 、对铁路产煦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进行总结,为分析我国铁路 益管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2 、分析典型发达国家的铁路监管政策,为分析我国铁路监管政 策提供现实经验。 3 、结合我国铁路篮管的沿蕈及主要问题,从厦个方露分孝斤我国 铁路膝管政策的形成和完善。 论文的创新点魁,在系统总结铁路产业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和典 型发达国家的铁路监管政策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监管的问题从四方 嚣提离我国铁路监管致策豹形成耜完善。 论文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即铁路客运专线的监管政策问 题。发展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今后铁路建设的熏点,而铁路客运专线 作为合瓷铁路的一茅中具体形式,它的发展和镑理体制将怒十分重要 的。如何结合本论文的研究,进一步深佬分析锾路客运专线的监管政 策和体制,应该是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研究重点。 笑键词:铁路:监管政策;形成和完善 独创性声明 y8 7 9 0 3 9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本人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 包含为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或其他教学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 材料。与我一起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签名:壬十知 日期:2 丛年土月旦日 引言 。弓i 言 1 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中国铁路是国家现代化交通方式之,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中起着骨干作用,特别在中长距离的旅客运输、大宗货物运输中,占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铁路以其运输熊力大、速度快、安全好、污染小 的优势遥成了现代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但到目前为止,铁路运能 不足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缓辫这一“瓶颈”造成的负露影嫡,促进铁路快速发展,改善 运输紧张状况,铁道部进行了授融资体制改革,改变由政府单一投资 建设铁路的状况。实践证明,合资铁路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调动 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泛筹集建设资金,加快铁路发展的熏耍途 经之一。 截止到2 0 0 4 年底,合资铁路公司达2 7 家,拥有线路3 2 条,分 布于2 2 省市区,营业里程7 7 3 8 公里,总资产l 1 0 6 8 亿元。在全国 铁路中,合资铁路的营业里程约占1 1 ,总资产约占1 5 ,窖货运输 量约占4 ,合资铁路已藏为我国铁路路网的重要缀成部分。但楚,合 资铁路并没有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自1 9 9 8 年以来,随着有关各方 对合资铁路投资逐步减弱,合资铁路发展速度明最减缓。1 9 9 8 年对合 资铁路的投资毫达l ? 7 4 亿元,占当年全国铁路投资总额的3 1 ,到 2 3 年下降到2 0 7 亿元,仅占当年全国铁路投资的4 。 合资铁路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 合资铁路界定范围 狭隘。在法律上,现行的铁路法没有对合资铁路进行器定,也没 有把会资铁路纳入英管辖范困。在这种情况下,现行的台资铁路管 理办法( 试行) 自然就不能以铁路法作为立法的依据,其上位 法是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铁道部关于发展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铁 路意见的通知( 国发( 1 2 ) 4 4 号) 稻国家计委、铁道部联合下发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 关于发展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铁路的意见) 实施方法( 计交通 ( 1 9 9 3 ) 2 2 0 9 号) 两个文件。显然,目前铁路的立法已严重滞后于铁 路的发展,不利于对铁路行业的法治化、规范化管理。 ( 二) 融资方式单一。目前合资铁路的融资一是靠各股东方投入 的资本金,二是靠国内银行贷款或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 债务融资,两者大约各占一半。在资本余中,铁道部约占6 0 ,其余 的4 0 除神华集团外基本上都是地方政府。在债务融资中,几乎都采 取了同一种模式,即由股东提供担保,由合资铁路公司作为债务人贷 款。贷款的大部分主要是国内银行贷款,其中以开发银行贷款为主, 2 0 0 4 年2 月底在开发银行的贷款余额达2 1 3 6 亿元,约占合资铁路债 务总额的4 0 。单一的融资方式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 1 ) 融资量相对于项目建设的投资需求较小,建设标准受资金约束 往往都定得较低;( 2 ) 合资铁路公司的债务压力大,在银行的信誉下 降。 ( 三) 缺乏完善的铁路监管体制。目前,国铁处于铁路市场垄断 地位,合理、有效的监管体制对合资铁路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从 合资铁路的实际运作情况看,目前在监管方面反映的问题比较多也比 较严重,其中的很多问题都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是:一是准入机制 不合理,准入的条件限制过松,造成合资铁路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 低;二是运行图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合资铁路的货 运分流和客车开行计划都要通过铁路局申报,并由铁路局排车、编组 分配运能,难以落实铁道部的“最短径路、最低运费”原则:三是互 联互通存在障碍,铁路局拥有的垄断地位和部分调度权力,在缺乏有 效的监管体制下,往往会对合资铁路采取歧视行为。四是收入清算不 科学,铁路局对合资铁路的清算仍然实行“坐扣”的方式,主动权掌 握在铁路局的手中,使得合资铁路实际得到的收入偏低,且不能及时 获得。 合资铁路发展中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铁路政企合一的体制,缺乏完 善的铁路监管政策。在铁路“政企合一”的体制下,政府赋予铁道部 ( 铁路局) 双重目标和责任,既是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履行监管和行业 引言 管理职责,同时也要追求经济效益。铁道部( 铁路局) 作为政府部门 是监管者,而作为铁路企业又是被监管的对象,集“规则制订者、裁 判和运动员”为一身。这种双重目标和职责定位,一方面给铁道部( 铁 路局) 正常履行职责造成了很多困难,另一方面也不能在体制上保证 实施公平、公正的有效监管。 论文以合资铁路发展的问题为切入点,应用管制经济学的有关理 论分析我国铁路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我国铁路监管的形成和完 善提出政策建议,为保证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1 1 2 研究意义 目前,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形成铁路建设多元化 投资、多渠道融资的新局面,铁路建设资金中路外投资的比重不断加 大。一部分学者认为,在国铁处于垄断地位的情况下,铁路改革的重 点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然而,铁路产业垄断的关键是“路”而不 是“车”。从铁路竞争方式看,目前主要有“平行线竞争”、“网运分 离”和“区域公司”三种基本模式。“平行线竞争”模式的市场竞争 最直接、最充分,但代价太大,我国铁路不能采取这种模式。“网运 分离”模式只是在对“运”上有效,在线路上仍然要维持独家垄断格 局。而“区域公司”模式只是形成了间接竞争格局,是把国铁的全国 独家垄断变为区域公司的区域独家垄断( 如我国电力改革后形成的 南、北电网公司) ,尽管这种垄断的危害可能会比全国范围内的独家 垄断要小,但在本质上也属于垄断,同样也存在垄断的弊端。显而易 见,无论以何种方式分拆国铁,既不能从根本上打破铁路垄断,也不 能解决铁路发展资金的问题。因此,铁路改革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分拆 国铁而打破垄断,而在于必须建立公平、有效、完善的监管体制和政 策,限制国铁的垄断行为,以增加铁路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促进铁 路的跨越式发展。 1 理论意义 国内对铁路监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路监管的理论基础分析、监 管体系的构建、监管机构的构建原则、监管机构的职能、监管机构的 北京交通大学碗:学位论文 论文纵向对铁癌蓝管理论进行总绩,臣此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并从铁路监管的角度分析我国铁路巯管的问题,从酾方面提出了我国 铁路监管政策的形成和宪善,包括立法先行、监管主体再造、监管客 体再造、完善监管政策,对形成和完善我国铁路的监管政策提出政策 建议。 论文横向分析典型发达国家的铁路监管政策,为形成和完善我国 铁路的监管政策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2 论文结构安搀 从论文研究的逻辑思路,论文的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澍国内外关于本 研究领域进毒亍综述,本文所采闫静研究方法,最后篾要分辑了本文磺 究的逻辑绪构和论文结构。 第二部分为铁路产业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和典型发达国家的铁 路监警政镱。概述铁路产业监管理论积美国、英国、| | 本等典型发达 国家豹铁路益管改革,淹我国铁路益管政策的形成秘完善提供理论基 础和现实经验。 第三部分对我国铁路监管的沿革及问题分析,提出我国铁路监管 豉茇的形成和完善熬具体政策设计。这都分蓄先对我国铁路监管瓣沿 革进行梳理,分析了我国铁路的现状与绩效评价以及我国铁路般管存 在的主要问题。其次从阴方面提出了我国铁路监管政策的形成和完 善,包括立法先行、监管主体再造、驻管客体再造、完善监管政策, 对形成帮完善我国铁鼹的j | 鑫管政策提出政策建议。 第四部分为论文的结论、创新点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 铁路产业政府监锊的理论基础 2 ,铁路产监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合资铁路在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与铁路的监管问题有关, 由于国内尚无铁路监管的成熟理论或现成模式可德,而管制经济学理 论懿不薪丰富和发展为我匿铁路监管潋革提供了一乖争理论依据。嚣方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铁路监管体制改革方面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 经验,因此,对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变迁而言,国际经验的 比较借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从先行国家经历过的诸秘问题中获 得启发,馕蕙逑吸取经验、降 氐学习成本、减少摸索时闯是发震中餮 家的后发优势( 吴敬琏,2 0 0 1 ) 。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外来语的影响,与监管含义相似的或相同的 漤见用法至少还有管制酾矮裁等。一般藤言,管翎是过去菜些行业比 较常用的用法,近些年来,学术界更倾向于使用规制,不过在内涵上, 它们与本文使用的监管概念完全一致,本文使用般管的概念主袋是考 虑到习惯用法,特别是政府部门比较镄用这种说法。 2 1 政府监管概述 基础设施产业的政府监管是指,政府依据法规对企业的市场价 格、价格决定、产品质嫠和服务条传施加直接的行政干预。政府监 管包括煎管主体( 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 、被监管者( 企业) 、监管 内容( 对众业的某些行为进行控制) 等几个基本要素。 根据政府监管目标的差异,可把政府监管分为经济性监管和社会 性蓝管蘸大类。经济性簸管是指在蠡然垄断积存禚信息偏在的领域, 主要是为了防止发生资源配置低效率和确保利用者的公平利用,政府 机关用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 格、服务匏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监管。社 会往蓝管是以保障劳动蠹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 。v i s c u s i ,v c m o n ,a n dh a r r i i 堪o n ( t 9 9 5 ) 。植革盏:微理残赘i 经济学,中嚣发矮出版矬l 螂2 年中文蔽,第2 7 页。 7 铁路产业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格监管、市场准入监管、互联互通监管、运输能力配置监管等内容。 2 2 自然垄断的基本理论 2 2 1 自然垄断的定义 最先具体说明自然垄断经济学特征是托马斯法勒( t h o m a s f a r r e r ) 。他归纳出自然垄断行业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经济特性征: ( 1 ) 该行业提供某种必需品和服务;( 2 ) 生产地点具有天然优势;( 3 ) 产品不可储存;( 4 ) 存在规模效应;( 5 ) 用户需要协调的供给安排, 而这种供给制度只有在垄断条件下才能实现。 理解自然垄断,关键的是要搞清楚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成本 次可加等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现代监管经济学理论表明,自然垄断 主要来源与规摸经济和范围经济。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只生产一种产 品时,它的平均成本随着产出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对于自然垄断行业, 产生规模经济的最主要原因是,在生产中存在着不随产出数量的变化 而变化的固定成本,由此导致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下降。在多 产品情形下,范围经济主要指,由一个企业提供几种产品的成本,比 由几个企业分别提供不同种类的产品时的成本要小。范围经济产生的 主要原因包括:( 1 ) 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可以用来生产多种产 品:( 2 ) 某些生产要素投入之后可以重复使用;( 3 ) 零部件或中蚓产 品具有多种组装功能;( 4 ) 企业的无形资产。例如,企业的经营管理 知识和技术在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是可以使用,而无须增加额外费用。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与自然垄断不是一种等价关系,但自然垄断 肯定与这两个来源有关。自然垄断的确切定义是成本的次可加性,它 是指由一个企业提供某些数量的某些种类产品时的成本,低于由多个 企业提供这些产品时的成本。 2 2 2 规模经济与政府监管 自然垄断的传统观点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自由竞争可能 ”f a r r e r t h 1 9 0 2 ,t h cs t a t ei nl t sr e l 砒i o nt ot r a d e l o n d o n :m a c m i l i a n 北京交通大学硕d 一学位论文 造成低效率,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政府必须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监 管。另外,由于企业处于自然垄断的地位,如果政府对价格放手不管, 垄断企业必然会把产量放在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交点,价格定在n 获得垄断利润。可用图2 一l 进行解释。根据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只有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是社会总福利才最大,而如果按边际成本p 。 定价,企业必然亏损。在规模经济情况下,因为平均成本是不断下降 的,说明边际成本必然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定价必然使总成本大 于总收入,这就是自然垄断理论中定价矛盾。这一矛盾使社会陷入社 会福利与企业利益之间进行取舍的两难状态,必须由政府出面对价格 进行监管,在社会福利和企业利益之间进行取舍,这也使对自然垄断 的监管成为必要。 价格 ( p ) l念 k _ _ 、h 平均成年曲缎 收益。;。线边际蝻 q m0rq c产量( q 图2 - 1 规模经济与监管 2 2 3 范围经济与政府监管 鲅 自然垄断的成本次可加定义并不一定要求规模经济,只要求单一 企业的总成本小于多个企业的成本之和,即存在范围经济。这样单一 企业的成本曲线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如图2 2 所示。根据需求水 平的不同,平均成本可能处于下降阶段,这时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定价会导致企业亏损:可能处于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此时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边际成本定价恰使企业盈亏相抵:也可能 处于平均成本上升阶段,这时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定价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在规模经济上的劣势,政府还可要求新企业只按照边际成本付 费,即不要求新企业承担固定资产投资付费。 除了在联网方面实行不对称监管外,政府还可规定在短期内,新 企业可以不承担提供普遍服务义务,使新企业有财力拓展业务范围。 同时,政府还可允许新企业采取比原企业更为灵活的价格政策,利用 价格优势争取顾客。 当然不对称监管只是一种短期现象,当新企业发展到具有一定竞 争力后,政府应该逐渐取消这种不对称监管,实行对称监管,以实现 公平竞争。 2 5 自然垄断产业的竞争理论 自然垄断产业的竞争应该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 竞争,以此为目标导向,发挥竞争机制对经济效率的刺激作用。 2 5 1 竞争理论 自然垄断产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但一家或极少数家企业垄断 经营又会扼杀竞争活力。因此,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便构成了自然垄 断产业政府监管的两难选择。 自然垄断产业需要巨大的投资,这些投资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逐 步得到回报,其投资专用性较强,一旦投资就难以挪作他用,沉淀成 本很大。更为重要的是,自然垄断产业的投资项目一旦投入,单位产 品的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即表现为巨大的规模经济性或显 著的成本次可加性。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提供特定自然垄断产品或 服务是成本效率极大化。这就要求政府制定限制进入的监管政策,以 保证自然垄断产业的规模经济性。但这会使这些垄断经营企业放松内 部管理和技术创新,从而使实际达到的生产效率大大低于可能达到的 最大生产效率,即导致生产低效率。不仅如此,这些垄断企业还可能 凭借其市场垄断力量,制定大大高于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的垄断高价 以牟取垄断利润,从而导致分配低效率。这就意味着为克服市场垄断 所造成的生产低效率和分配低效率,提高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效率, 1 6 铁路产业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就应该允许更多的企业进入产业进行竞争性生产经营活动,发挥市场 竞争机制的作用,以刺激经济效率。这就要求政府制定放松进入产业 的监管政策。 这样,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监管者来说,就面临着规模经济与 竞争活力的两难选择:即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经营,以追求规 模经济效率,还是由多家企业竞争性经营,以较充分地发挥竞争机制 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取舍问题。 2 5 2 特许投标竞争理论 在自然垄断产业中,怎样既保持单一企业生产的成本效率又避免 企业的垄断行为,成为政府监管者的两难选择。特许投标竞争理论和 区域间比较竞争理论就是竞争与监管相兼容的理论。 1 特许投标竞争理论的内容 1 9 6 8 年,德姆塞兹( d e m e s e t z ) 发表了“为什么监管基础设施产 业”重要一文,提出了特许投标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在政府监管中 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拍卖的形式,让多家企业竞争某产业或业务领域 中的独家经营权( 即特许经营权) ,在一定的质量要求下,使提供最 低报价的那家企业取得特许经营权。采用这种方式,如果在投标阶段 有比较充分的竞争,那么,价格可望达到平均成本水平,获得特许经 营权的企业也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2 特许投标竞争理论的实践问题 特许投标似乎是一种很管用的方法,它不仅通过投标者的竞争提 高了效率,而且减轻了监管者的负担。企业对垄断及独家经营权的竞 争消除了传统政府监管所难解决的企业对信息的垄断,使竞争决定价 格而不是监管者决定价格。在实践中,这种借助竞争的间接监管方法 在一些领域中取得了很成功的实际效果,但是,特许投标制并不适合 所有产业,因为采用这种方法会遇到竞争不充分、资产转让、特许合 。h a r o l dd e m e s e t z ,1 9 6 8 ,“w h yr c 掣u i a t eu t i l i t i e s ? ”j o u m a lo f l a wa n de c o n o m i c s1l :p p5 5 6 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豹条款与管理等一些具体翊题。 2 5 3 区域问比较竞祭理论 区域比较竞争理论是政府监管的一种实用理论,它为政府监管嚣 键进区域憔蘩叛经营企盟闻的竞争,提离经济效率提供了理论袄旗, 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 区域间比较竞争理论就是一种借助政府监管机制,促进不同地区 豹被管制企业闰竞争的一种政府监管理论。如栗某个自然垄颐产业是 | ;l j 若干家地区性企业垄断经营,剥政府可以通过比较不问地区性企业 的经营绩效,以经济效率高的企业的经营成本为基准,并考虑各地区 的经营环境差异,在此基础上制定监管价格,促使个地区性企业为降 氐成本,增麴联润嚣展开阅接竞争。 目前,中国的电力、自来水和煤气供应等自然垄断产业是由各地 区性企业垄断经营,同时,中央或地方政府通常以企业的实际成本为 基磁制定箍管价格,这就使褥企业缺乏蹲低成本,提辩经营效率的蒯 激。对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可以用区域性比较竞争骥论,以提高政 府制定监管价格的科学性,刺激各地区性企业的经营效率。对于中央 政府来说,运用这种理论有利于向各地方政府提供不弼地区性企业的 经蓉成本售息和指导性绘格,疆对地方政府来说,运髑这一理论烈有 利于打破本地区企业对信息的垄断,发现本地区的真实成本和降低成 本的潜力,从而为制定合理的监管价格提供客观依据。总之,区域间 比较竞争理论早中国许多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监管实践中具有相当 可观的应罔 ;l f 袋。 1 s 典型发达国家的铁路监管政策 3 典型发达国家的铁路监管政策 3 1 美国的铁路监管政琴 吱羹雕掣卜m 辨韵芝日鞋薹奏冀刚为一。善采声限蚕争i 暴蘩判 旧饼急描鲤甄驰鍪纛“鲫j 垄| 丁髓争毒蟊是手豇争耋薹趣排m 蠹螽 终嚣拦塑k j 誊再i ) = j = l i 成蠢拂 蔫制嚣犁卫| i i 蠹i ; j i i 蚕女目女 i i 季o j j 蓦手刚妻誊奢望薹囊要鼍麓抽j 誓;i j 篓薹 i l 权,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供给的垄断。 同时若赋予铁路定价权,它就会追求垄断价格而减少社会福利,因此 对铁路的监管重点有两方面:价格监管和市场进入监管。 2 3 价格监管理论 价格监管是政府监管的重要内容,政府对经营多种产品和服务的 企业的价格监管,不仅要控制企业总的价格水平,还要控制其价格结 构,以监督企业对不同顾客采取歧视性价格行为。下面分别就价格水 平监管理论和价格结构监管理论作简要概述。 23 1 价格水平监管理论 目格水平监管理论目前,世界上存在两种最具典型意义的、有较大差别的价格水平 x 北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美国铁路运输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区域和干线公司,并采取 “网运合一”为主,以“开放线路使用权”为辅的运营模式,既有线 路的主要使用者拥有线路,向线路的次要使用者开放线路使用权,同 时交纳线路使用费。 北美铁道协会( a a r ) 是由各个铁路货运公司联合出资成立的行 业管理协会,和美国政府无关。其主要功能有:一是作为美国铁路公 司的利益代表,制定统一对外政策,影响政府和立法部门的决策;二 是制定铁路的技术标准,使各个铁路公司之间的运输设备具有较好的 兼容性;三是对货车使用进行跟踪管理和收入清算。 3 2 英国的铁路监管政策 根据“竞争为本,网运分离,多家经营,特许转让,政府监管” 的原则,英国政府1 9 9 4 年提出的铁路改革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将英 国国铁分割为一个线路公司,2 5 个客运公司,6 个货运公司,3 个机 车车辆租赁公司和若干个线路和机车车辆修理公司。 主要的铁路管理机构由运输部、铁路监管者办公室、铁路客运特 许权经营管理办公室以及新成立的国家铁路战略管理局。 铁路监管者办公室是一个基本上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专门监管机 构。其主要职能为:审定线路公司的发展计划及线路公司和运营公司 之间的合同,在线路能力分配、收费标准等方面对线路公司进行监管: 对铁路运输经营者发放营业执照,对经营者在安全、提供全程车票和 向线路公司提交时刻表等进行检查和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确保 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铁路 眇群辐酸薛蛞菩两略醇髓;醯脚鞯磊勘 ;囊霉蠢曼霉孽蠢盏i鋈鬟蔫囊蠢鬟鎏錾誉商墓囊型砉萋誊荔鏊荸善萋誉号晕妻萋i霪l 营_ 妄j 墓喜萋霪璧萋差荔。莹;i i 耋, 煦型发达国家的铁路监管政策 客运特许经蓠管理办公嗣的职能;制定铁路长期发殷规划帮铁路货运 政策:批准铁路薪建项舀和确定政府投资补贴等。 铁路改革后,监管机构对运价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对铁路线路公司的收费水平按照投资报酬率不超过8 进行限定,同时 龛诲线路公司就具体收费水平与客货运经营者进行协商,并诗划逐步 引入r p i x 的价格激励性监管方法;二是对高峰期的客运标价和通勤 用季票实行p r i + 2 的上限监管;三是对铁路吸引公路运量向铁路转移 予以财政补贴或奖励。除此之外,各种铁路运价全部放开,包括非高 峰的客运装价和会云实行合丽运傍等。 3 3 日本的铁路监管政策 星本铁路在1 9 3 8 年麓基本上是由私人掰毒积经营豹,到1 9 6 0 年, 主要是由于战争的需要,日本政府对铁路采取了闺家直接经营的政 策,从1 9 5 1 年开始日本主要铁路成为由国家出资的公司企业,同时 城市内的轻轨铁路与郊区的铁路主要由私人铁路承担,丽城市地铁主 要由地方政府瑟有。 日本政府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于1 9 8 2 年提出取 镉磺语省j 一鞋艮种甄轨酐f 仁飘霁受要内容:第一,将原国铁分解,设置6个区域性客 运公司和1个全国性的货运公司。即对于北海道、四国、九州的三个 岛屿,分别成立独立的公司;对于本州,考虑客运市场的完整性和经 营管理上靛逶度规模等函蠢设立了3 个公毒。作为线辫的主要使用者, 可运公司拥有线路和机车车辆,同时对线路的次要使用者,货运公司 开放线路使用权。第二,将客货运公司由原来的国家全资特殊公司变成了股份铡公 司,并计划尽旱通过般渠上市向民裁化私寿化转变实现。第三,分 别设立铁路透信股份公司、信意系统股份公司和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 。第四,对于国铁的巨额债务,在保证新公司财务健康的条件下,由 新公司负摁近1 3 的债务,剩余的2 3 债务交由国铁清算事业集强处 x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任制向经营承包责任制转变,铁路不仅从利润中提取了职工福利基金 和职工奖励基金,而且还建立了生产发展基金。 2 从“七五”期间开始,实行投入产出,以路建路的全行业经济 承包责任制 1 9 8 6 年3 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铁道部关于铁道部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方案,同意铁道部在“七 五”期间,实行投入产出、以路建路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即“大包干”。 “大包干”的主要内容是:铁路向国家包运输任务、包机车车辆 生产任务、包机间规模和形成运输能力、包基本建设投资和机车购置 费;同时国家给与铁路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保证条件,包括营业税税率 由1 5 降至5 ,所得税和税后利润全部留用,能源交通建设基金返回, 豁免铁路“六五”期间“拨改贷”贷款本息,运价调整列入“七五” 价格调整规划,基本折旧率和大修折旧率从3 5 提至4 ;批准铁路 运输部门实行万换算吨公里工资含量包干。 “大包干”是铁路的经营机制逐步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增强了企业的经营意识,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工资分配实行了工 效挂钩,按每万换算吨公里工资含量包干,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七 五”期间,铁路通过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运输生产和基本建设都取 得了较大成绩。 从总体上看,铁路“大包干”是国家和铁路的关系从单纯的行政 管理走向了经济责任制,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 它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和国家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19 9 2 年以后,铁路开始走向市场的实践 1 9 9 2 年,铁道部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 营机制条例的精神,结合铁路实际,与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经贸办 联合发布了铁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为铁路企业增强自 主经营权、转换经营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行为准则和法规依据。1 9 9 3 年,在济南铁路局进行贯彻条例转换机制试点。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从19 9 8 年起,铁路进入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完成铁道部政府机构改革,铁路政企分开向前迈进了一部。1 9 9 8 年,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铁道部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改革的重 点是“两个强化,两个弱化”,即:强化行业管理职能,强化宏观管 理职能,弱化社会管理和微观管理职能。重点加强铁路行业发展战略、 规划的研究制定,铁路建设的行业管理,铁路行业技术政策、标准和 管理法规等,加强对铁路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运输宏观管理 的职能和安全监查,确定铁路局、工程局、工厂的市场主体地位。 全面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全路扭亏为盈。1 9 9 7 年铁道部对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率先实行了资产经营责任制,1 9 9 8 年对铁道部所属 的工业、工程、建筑、物资和通信信号5 大总公司实行了资产经营责 任制,同时对4 个直管站段的铁路局,即南昌、呼和浩特、昆明和柳 州铁路局,进行了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试点。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生产布局,进行资产重组,适应运输生产和 经营的需要。1 9 9 6 年,成立南昌铁路局,实行不设分局有铁路局直管 站段的新体制,进行铁路局减少管理层次的改革。1 9 9 9 年,在实现铁 路工业、工程、建筑、物资和通信信号5 大公司与铁道部的结构性分 离的基础上,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的 要求,组织研究5 大公司组建集团,实施结构调整的方案,进行“脱 钩”的各项准备工作。 积极推进运输改革,强化客货营销,不断开拓市场。树立运输组 织工作必须为市场营销服务、并提供有力支持的新观念。实施提速和 新图战略,提高铁路的竞争能力。提速和实施新图战略,不仅各铁路 部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大大提高了 铁路的竞争力。 放开搞活小企业,积极推进铁路支线改革。1 9 9 8 年,制定并印发 了铁道部放开搞活小企业暂行办法,对放开搞活铁路小企业的目 标、原则以及具体的操作办法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了加快对铁路实施 战略性调整,铁道部从1 9 9 9 年开始,重点研究了铁路支线改革问题, 我国铁路监管的沿萆及问题分析 引发了加快铁路支线改革指导意见,透过加快支线改革,建立符 合支线特点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 深入研究铁路总体改革方案,进行组建客运公司的试点。从1 9 9 6 年开始,为促进铁路两个根本性转变,全面有序地推进铁路体制改革 工作。铁路俸键改革必须遵獯豹基本原剩:一是坚持政金分开;二是 坚持市场取向;三是坚持制度创新:酾是坚持总体设计,分步实施+ 配套推及,平稳过渡。1 9 9 9 年,在南昌、呼和浩特、昆明、柳州4 个不设分局的铁路局组建了内部客运公司、客运公司以客运( 列车) 段,客车车辆羧蠢主体鳃建,实行鸯主经营,杰帮独立孩算模拟企韭 法人运作。 52 0 0 3 年提出铁路跨越式发展思路 铁潞跨越式发震的内涵:一是运输能力的迅速扩张。集中人力物 力财力,加快铁路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铁路运输能力不适应的 问题,早同使铁路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缀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是技 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充分利用国驻国内先进的技术资源,加快技 术怠l 薪,在较短静时闻肉,是中国铁路主要技术装餐达到或接近发达 国家水平。 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提高运输能力和提升技术装备 水平为主线,全匿推避鼓术创新、体锱翻新和管理锻新,至g2 0 2 0 年 基本实现中国铁路现代亿,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 技术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服务质麓基本满足旅客货主需求,建立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职工 队伍,职工物震文让生活全瑟达到,l 、廉承平。 4 2 我国铁路监管的制度变迁 4 2 。1 。政府对铁路的管理 改革开放前,铁路作为典型的“高、大、半”产业,实行由网家 童接管理、直接经营、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的管理体制。铁路与闺家 之间豹关系不是经济关系,藤是幸亍政关系。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铁路是具有自然垄断性的网络型基础产业,长期实行政企合一和 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政府把对铁路的干预方式主要是行政管 理。政府直接经营和管理铁路,对铁路的经营权和控制权合二为一。 “七五”期间实行的“大包干”虽然改变了国家对铁路实行单纯 的行政管理状况,以经济责任制确定了国家与铁路的关系,是铁路走 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道路,但是“大包 干”并未改变铁路政企合一的体制。“八五”期间,国家与铁路的分 配关系基本维持了“七五”承包制的基本框架。“九五”以来,按照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确立了资产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是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过渡形式。 4 2 2 政府对运价的监管 国家对铁路运价的管理一直是纳入直接管理的范围。运价管理权 限高度集中,全国铁路实行统一运价,运价水平偏低,运价结构单一。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运价的监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 9 9 2 年,全 路全列新型空调客车票价上涨5 0 ,实行优质优价;1 9 9 3 年,对郑武 电气化铁路和大秦铁路分别实行新路新价;1 9 9 3 年春运期间,对部分 热线实行季节浮动价;合资铁路的运价有合资铁路公司根据“保本、 还贷、微利”的原则提出,由所在地( 省、直辖市、自治区) 物价管 理部门审定,报铁道部备案,并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通过改革,不仅是铁路运价水平有所提高,结构有所改善,更重 要的是在运价形成机制和运价管理权限方面引入了市场机制,使铁路 运输的供给状况和需求差别在运价上得到反映,初步建立了以市场需 求相一致的多元化运价体系,为铁路企业的市场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4 2 3 铁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替代性竞争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已初步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 道5 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截止到2 0 0 4 年底各种交通运 输线路的总长度已达到4 1 5 6 0 万公里,其中铁路7 4 4 万公里,占 我国铁路监管的沿革及问题分析 1 7 9 :公路1 8 7 0 7 万公里,占4 5 0 1 :内河1 2 3 3 万公里,占2 9 7 : 民航2 0 4 9 4 万公里,占4 9 3 1 :管道3 8 2 万公里,占0 9 2 。表4 1 说明,铁路运输线路平均增长较少,民航、公路和高速公路增长特别 快,而民航、公路运输是铁路运输最主要的替代方式。铁路与其他交 通运输方式的替代性竞争加强。 表4 1 各种运输方式线路长度平均增长量单位:万公里 铁路营业高速公路 内河运输 民航航线平 管道运输 期间里程平均 公路平均 平均增长平均增长平均增睦 增长量 增长量 均增长量 量量 量 “六五”期间 o 0 3 41 1 8 20 0 1 21 6 4 00 0 6 0 “七五”期间 0 0 5 6 1 7 1 80 0 1 3 0 0 0 2 4 5 9 00 0 8 4 “八五”期间o 0 3 82 5 7 4o 0 3 20 0 2 81 2 4 4 00 0 2 6 “九五”期间o 1 8 04 9 1 40 2 8 0o 1 7 47 4 8 00 0 2 6 “十五”前四年1 0 1 4 3】1 7 0 0o 4 5 00 】0 0】3 6 6 00 _ 3 4 0 注:六五期间修建的高速公路未投入运营,没有数据。 七五时期高速公路线路长度数据为后三年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2 0 0 5 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4 2 4 铁路系统内部的竞争 近年来,铁路所采取的一些改革,实际上也在铁路系统内部移入 了一定程度的竞争。一是合资铁路的发展打破了铁路“独家建设, 家经营”的旧格局,在局部地区形成了区域间竞争和路径间的竞争。 二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与国家铁路开办直通运输,实际上是向其他 运输经营者开放了通路权,在同一路径上产生了不同经营者的竞争。 三是允许私人企业租用国家铁路的机车车辆和线路开行行包专列,实 际上是以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引入了竞争。 4 3 我国铁路现状与绩效评价 中国铁路经历了建国后5 0 余年的积累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二十多年艴快速发鼹。 从国内铁路纵向对比看,与建国初期的1 9 5 2 年和改革开放起始 时的1 9 7 8 年相比,基础设施与运营效能两方面都迅猛增长。参见袭 4 2 袭禾2 中国铁路基础设施与运能发展状况 年度指标倍率 指标 1 9 5 21 9 7 82 0 0 42 0 0 4 l9 5 22 0 0 4 19 7 8 l l 营韭里程 2 2 8 7 64 8 6 1 87 4 4 0 7 73 2 5l ,5 3 ( 公里) 基2 机车保有掇 4 1 8 09 8 5 41 7 0 2 24 0 71 7 3 黜 台) 设3 货车保有鬣 6 2 3 5 6 2 5 0 1 3 8 5 2 6 8 9 48 4 52 “ 施 辆) 4 客车保有澄 5 1 1 3 1 4 8 4 4 4 1 3 5 38 0 92 7 9 ( 辆) 1 货运鬣 t 3 2 1 71 0 7 4 9 22 4 9 0 1 71 s 8 423 2 ( 亿吨) 2 客运量 1 6 3 5 28 0 7 2 91 1 1 7 6 46 8 31 ,3 8 ( 亿人) 营 3 货物周转爨 6 0 1 6 05 3 3 3 4 619 2 8 8 7 73 2 0 636 2 运 :亿吨公里) 效 4 旅客周转量 2 0 0 。6 4 1 0 9 0 8 l 5 7 1 2 。1 7 2 8 + 4 7 5 1 2 4 熊( 亿人公里) 5 换算周转黧 8 0 2 2 4 6 4 2 4 2 72 5 0 0 0 9 43 1 1 63 8 9 ( 亿吨公里) 6 运旅密度 3 5 0 7 01 3 9 0 3 03 3 5 9 9 99 5 82 4 2 万换算吨) 资料来源:1 郝瀛编著:中国铁路建设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 9 9 9 年版 第1 2 5 耍。2 。铁道都统计中心编:铁路统计指标手麓( 至2 0 0 4 年) 。 我阐铁路监管的沿革及问题分析 表 2 中的指标倍率显示,我匿铁路基磷设戆磺髓滞看于客货运 量的增长,其中客货运蕊、客货运周转麓、换算周转量和运输密度等 效能指标的倍率高于营北里程和机车车辆的保有量的倍率形成运力 不足的限制性铁路运输。 从与强外铁路横向对 e 看,见表4 3 ,在运营效能上我国铁路已 挤身世界先进行列,在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如电气化率) 、营业 里程、路网密度等方面仍有待提高;铁路运输设备的技术性能比较落 后,窖货运速度提高缓慢,重载技术、高速铁路应用刚刚起步,差距 还很大。 2 0 0 4 年,铁路共完成旅客发送1 1 1 7 6 4 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 7 1 2 亿人公里,分别比2 0 0 3 年增加1 4 9 1 和1 9 。2 9 ,是1 9 7 8 年的1 3 7 倍和5 2 3 傍,完成货运鬟2 4 1 7 万堍,货物周转霪1 9 2 8 9 亿堍公曩, 分别比2 0 0 3 年增加1 1 0 4 和1 1 8 4 ,是1 9 7 8 年的2 2 6 倍和3 6 l 倍。2 0 0 4 年国家铁路完成运输收入1 7 9 4 4 3 亿元,比2 0 0 3 年增收 3 l1 0 5 亿元。运输生产经营主要指标创立历史最好水平,其中货物发 送量、旅客运输周转量、货物运输周转量、换算周转量、运输收入的 增量也创历史记录。 上述分析表明,中期铁路总体运蕊效能并不比国外同行差,丽这 样兹效能是建立在资金、劳动力离投入,效益产出低下豹疆敖经营基 础上。同时这样的效能是以挖掘铁路自身运能潜力而牺牲铁路用户利 益、降低服务质量、制约经济发展为代价所获得的,结果是货主不得 不选择其他运输方式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实际上出现了整体运营效 能提高于与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豹背离璐象,这是谤鲻经济不计成本、 不讲效益、简单地追求高生产数量的传统所致。 近年来中国铁路运输北为适应运输市场竞争积极采取提速战略, 1 9 9 7 年4 嚣、l 蚂8 年l g 月、2 e 0 0 年l e 胃、2 0 0 1 年l g x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4 3 中外铁路运营指标比较( 2 0 0 4 年底) 国别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德国英国法国 1 营业里 7 4 4 0 82 7 2 8 1 28 5 5 4 26 3 1 2 22 0 0 2 0 3 6 0 4 41 7 0 5 22 9 2 6 9 程( k m ) 2 复线率 3 3 4 7 4 2 4 42 5 6 94 23 54 9 - 8 26 9 7 65 5 1 2 ( ) 3 电气化 2 5 9 4 4 9 4 52 5 7 86 1 5 l5 5 0 12 4 2 94 95 6 率( ) 按国土 面积计 4 算( 公里7 7 52 9 1 15 0 o1 9 1 85 2 9 91 0 0 9 66 9 6 05 3 0 2 路万平方 网 公里) 密按人口 度计算f 公 05 79 6 35 - 8 80 5 91 5 743 628 84 8 9 里万 人、 5 运输密 度( 万 3 3 6 08 6 42 1 2 91 3 7 51 3 1 73 9 83 5 74 0 6 换算吨) 6 货物冕 车平均车2 9 3 45 1 2 l3 5 6 02 5 8 78 2 49 9 35 0 99 4 2 引总重( 吨 7 每营业 公里总重 吨公里5 6 3 4 7 2 6 6 6 0 3 5 0 3 21 7 0 681 3 9 2 29 7 7 96 0 9 t 39 2 33 ( 万吨公 里) 注:铁路统计指标手册数据缺。 资料来源:铁道部统计中心编:铁路统计指标手册( 至2 0 0 4 年) 。 我国铁路监管的沿革及问题分析 时速只有6 l _ 4 公里;平均货物列车技术时速和旅行时速分别为4 1 7 公里和3 2 4 公里。这样的速度无法满足旅客和货物快速流动的要求, 迫切要求进行新的提速。 与前四次提速相比,第五次提速不仅提高了运行速度,而且体现 了铁道部扩充运输能力、提高铁路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意图:新的提速 调整了运输产品结构,大量增开中长途夕发朝至和直达特快列车,特 别是一站直达特快列车这一客运新产品;在提高货运效率、满足货主 对运到时限的需求方面也有了较大改进,如加开“五定”班列,首次 开通行邮特快专列,保证重点物资运输等;本次提速还调整了运输生 产力布局,撤并部分作业量小的客货运站与中间站,以利于减员增效, 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运输效率。提速后铁路运输产品更加贴近市场需 求,服务质量提升,铁路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更具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代乐清围海筑塘考略
- 2025华远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绩效合同
- 2025装修工程施工合同范本:家居装修与商业空间装修
- 买卖合同样本简
- k式房合同样本
- 光租船合同标准文本
- 简单劳务用工协议书
- 计时工工作制的劳动合同二零二五年
- 光伏经销合同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安防工程售后服务承诺书
- 单层轻钢结构施工方案
- 深度学习及自动驾驶应用 课件 第9、10章 生成对抗网络及自动驾驶应用、强化学习理论及自动驾驶应用实践
- 拼多多在线测评98道题
- 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环境监测站运行管理与质量控制标准
- 20以内的加法口算练习题4000题 284
-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 项目风险记录及跟踪表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FZ∕T 73037-2019 针织运动袜行业标准
- 保险:保险投资指南之寿险新准则分析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